CN103787519A - 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87519A CN103787519A CN201410035456.1A CN201410035456A CN103787519A CN 103787519 A CN103787519 A CN 103787519A CN 201410035456 A CN201410035456 A CN 201410035456A CN 103787519 A CN103787519 A CN 103787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water body
- wind
- solar
- power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13 oxy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5493 Crypt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1 eutroph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N]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太阳能发电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风力发电模块用于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同时输入到风光互补模块中进行电能大小的判断,风光互补模块时时控制产生电能多的发电模块给供电模块充电;供电模块用于给控制模块、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和增氧模块供电;水体含氧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水体中的含氧量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输入的检测结果控制增氧模块工作。本发明长期使用可降低耗电量,节约成本,节能减排;有效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使用更加方便,同时更加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应用可再生能源已是全球趋势。而风能和太阳能是其中最具前景的两个方向。在偏远的乡村、海岛等电网难以达到的地区可以使用当地充裕的风能、太阳能来提高生活品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排放大量含氮、磷等元素的物质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对渔业及环境危害很大。如何最大限度地快速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增氧净化装置主要是靠电力驱动的水体增氧泵或者搅拌器,存在以下缺点:
1. 功率大,消耗电量较多;
2. 需工作人员手动控制,增加运行成本;
3. 增氧装置不能跟随水体含氧量的变化自动调节功率、转速等参数,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经济性并实现节能减排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风光互补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和增氧模块,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所述风力发电模块用于将风能转换成电能;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和所述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同时输送到所述风光互补模块中,所述风光互补模块对太阳能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电压进行比较并选择产生电压较高的发电模块给供电模块充电;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控制模块、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和增氧模块供电;所述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读取水中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控制增氧模块工作。
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两个光敏电阻、两个保护电阻、第一AD芯片、异步电机和第一单片机,所述两个光敏电阻分别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板对称的两侧,通过所述两个保护电阻分别与第一AD芯片连接,所述第一AD芯片与第一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异步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单片机和所述太阳能板相连接。太阳能发电模块中的太阳能板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直流电压。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增加太阳光追踪系统,追踪系统包括两个光敏电阻,分别设置在在太阳能板对称两侧,并分别与一个保护电阻串联接进电路,单片机通过第一AD芯片分别采样两个光敏电阻上的电压值,电压值的大小间接地反映了光线的强弱,单片机通过判断电压值的大小控制步进电机使得太阳能板朝着光强的一面的转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太阳光吸收效率。
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风力发电机和AC-DC变换电路,所述风力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传输到AC-DC变换电路中转换成直流电。
所述风光互补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和第一继电器,将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分成两路,一路接在所述继电器的一个端子,另一路接在电压比较器的正极;同时太阳能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分成两路,一路接在继电器的另一个端子,另一路接在电压比较器的负极,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切换。风光互补模块将太阳能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和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进行整合,选择性地给供电模块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这样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辅以蓄电池蓄电,从而实现全天候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继电器和第二AD芯片。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二AD芯片与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继电器与增氧模块连接。这样可以实现自动增氧,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中的采用的两个阻值为10欧姆的保护电阻,保护电阻采用普通的水泥电阻。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中采用的第一AD芯片型号为PCF8591;所述控制模块中的第二AD芯片型号为TLC0832。
进一步,所述风光互补模块中的电压比较器型号为LM311。
进一步,还包括远程控制端,在所述控制模块中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单片机及远程控制端连接。这样可以实时显示水体含氧量数据并远距离、无线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远程控制模块可以采用手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所述第二单片机中设置水体含氧量阈值;
步骤2:所述水体含氧量传感器测量水体中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到第二单片机中;
步骤3:所述第二单片机将步骤2中测量到的水体的含氧量数据与设置的水体含氧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水体含氧量小于阈值,则第二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闭合,使增氧模块工作;如果水体含氧量不小于阈值,则第二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断开,使增氧模块停止工作。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可远程、无线读取水体含氧量数据和控制增氧模块工作,操作方便;加入太阳光追踪系统,提高太阳光吸收效率;通过蓄电池驱动增氧模块增氧以改善水质,单片机根据水体含氧量判断、控制增氧模块的工作;长期使用可以降低耗电量,节约运行成本,促进渔业的发展,并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适合大规模推广,尤其适宜在山区等电网难以达到的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太阳光追踪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控制模块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风光互补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和增氧模块。
如图2所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此模块中设有太阳光追踪系统,包括两个光敏电阻、两个保护电阻、第一AD芯片、异步电机和第一单片机,两个光敏电阻分别设置在太阳能板对称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两个电阻与第一AD芯片连接,第一AD芯片与第一单片机电连接,异步电机分别与第一单片机和太阳能板相连接;光敏电阻对光强感应产生不同阻值,单片机通过第一AD芯片分别采样两个光敏电阻上的电压值,电压值的大小间接地反映了光线的强弱,单片机通过判断电压值的大小控制步进电机使得太阳能板朝着光强的一面的转动,即朝着两端电压值大的一侧转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太阳光吸收效率。第一AD芯片采用PCF8591。
风力发电模块用于将风能转换成电能;自然风吹动风力发电机转动,发出的交流电通过AC-DC变换电路,即整流器变为直流电。
风光互补模块将经过整流后的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和太阳能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进行比较,选择电压值较高的发电模块给供电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风光互补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和第一继电器,将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分成两路,一路接在所述继电器的一个端子,另一路接在电压比较器的正极;同时太阳能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分成两路,一路接在继电器的另一个端子,另一路接在电压比较器的负极,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切换。其中,电压比较器采用LM311。
供电模块用于给控制模块、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和增氧模块供电。
控制模块主要是能够根据水体含氧量的数值自动控制增氧模块的工作,并且能够通过蓝牙与远程控制端通信,其中远程控制端为手机,这样实现了随时监测、远程控制。控制模块主要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继电器和第二AD芯片。第二单片机、第二AD芯片与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连接,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二继电器与增氧模块连接。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的控制方法为: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将水体含氧量转换为电压信号,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二AD芯片采样电压信号,得到水体含氧量的大小,通过与设定的含氧量阈值比较,当含氧量小于阈值时,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二继电器控制增氧模块的工作,当含氧量不小于阈值时,则控制第二继电器切断增氧模块的工作。其中,第二单片机还通过串口连接蓝牙模块,可以实现与手机通信,手机端通过发送预先规定的命令,可以查看水体含氧量的多少,也可以人为的控制增氧模块的工作,给系统带来很多便利和灵活性。第二AD芯片采用TLC0832。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以采用两种类型的增氧模块,一种是小型的增氧模块,采用直流电机驱动,蓄电池输出的电压通过AC-DC变换驱动直流电机,这种增氧模块适用于鱼缸等小型养鱼场所;另一种是比较大型的增氧模块,采用交流电机驱动,蓄电池输出的电压通过DC-AC逆变成交流电,驱动交流电机,控制增氧模块运行,适用于池塘等比较大型的养育场所及景观绿化。
Claims (7)
1.一种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风光互补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及增氧模块,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所述风力发电模块用于将风能转换成电能;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和所述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同时输送到所述风光互补模块中,所述风光互补模块对太阳能发电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电压进行比较并选择产生电压较高的发电模块给供电模块充电;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控制模块、水体含氧量传感器和增氧模块供电;所述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读取水体中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控制增氧模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两个光敏电阻、两个保护电阻、第一AD芯片、异步电机和第一单片机,所述两个光敏电阻分别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板对称的两侧,所述两个光敏电阻分别通过所述两个保护电阻与第一AD芯片连接,所述第一AD芯片与第一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异步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单片机和所述太阳能板相连接;
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风力发电机和AC-DC变换电路,所述风力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传输到AC-DC变换电路中转换成直流电;
所述风光互补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和第一继电器;将风力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分成两路,一路接在所述继电器的一个端子,另一路接在电压比较器的正极;同时太阳能发电模块产生的直流电压分成两路,一路接在继电器的另一个端子,另一路接在电压比较器的负极,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切换;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继电器和第二AD芯片,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二AD芯片与水体含氧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二继电器与增氧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中的采用的两个保护电阻为阻值为10欧姆的水泥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中采用的第一AD芯片型号为PCF8591;所述控制模块中的第二AD芯片型号为TLC08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光互补模块中的电压比较器型号为LM3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端,在所述控制模块中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单片机及远程控制端连接。
7.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所述第二单片机中设置水体含氧量阈值;
步骤2:所述水体含氧量传感器测量水体中的含氧量数据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到第二单片机中;
步骤3:所述第二单片机将步骤2中测量到的水体的含氧量数据与设置的水体含氧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水体含氧量小于阈值,则第二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闭合,使增氧模块工作;如果水体含氧量不小于阈值,则第二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断开,使增氧模块停止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5456.1A CN103787519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5456.1A CN103787519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87519A true CN103787519A (zh) | 2014-05-14 |
CN103787519B CN103787519B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0663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3545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7519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8751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0019A (zh) * | 2014-09-12 | 2014-12-24 |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风能深水曝气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的装置 |
CN107356718A (zh) * | 2016-05-09 | 2017-11-17 | 浙江源态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水质监测系统 |
CN107976600A (zh) * | 2018-01-11 | 2018-05-01 | 浙江中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太阳能微动力智能一体设备 |
CN111943346A (zh) * | 2020-07-27 | 2020-11-17 | 江苏若焱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中增氧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1842A (zh) * | 2008-07-31 | 2009-03-25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由风光互补供电的曝气充氧机的控制、保护装置 |
CN101411309A (zh) * | 2007-10-16 | 2009-04-22 | 上海市枫泾中学 | 风光能水帘飞虫喂鱼鱼塘增氧器 |
CN201678529U (zh) * | 2010-03-15 | 2010-12-22 | 王俊川 | 一种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曝气设备 |
DE202011107086U1 (de) * | 2011-10-24 | 2012-01-19 | Ernst Sack | Unterwasserbelüftung zur Eisfreihaltung von Gewässern |
CN202529915U (zh) * | 2012-05-18 | 2012-11-14 | 惠州市世海电子有限公司 | 自动增氧系统 |
US20130214437A1 (en) * | 2012-01-19 | 2013-08-22 | Bader Shafaqa Al-Anzi | Water aeration system u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10035456.1A patent/CN10378751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1309A (zh) * | 2007-10-16 | 2009-04-22 | 上海市枫泾中学 | 风光能水帘飞虫喂鱼鱼塘增氧器 |
CN101391842A (zh) * | 2008-07-31 | 2009-03-25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由风光互补供电的曝气充氧机的控制、保护装置 |
CN201678529U (zh) * | 2010-03-15 | 2010-12-22 | 王俊川 | 一种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曝气设备 |
DE202011107086U1 (de) * | 2011-10-24 | 2012-01-19 | Ernst Sack | Unterwasserbelüftung zur Eisfreihaltung von Gewässern |
US20130214437A1 (en) * | 2012-01-19 | 2013-08-22 | Bader Shafaqa Al-Anzi | Water aeration system u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
CN202529915U (zh) * | 2012-05-18 | 2012-11-14 | 惠州市世海电子有限公司 | 自动增氧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0019A (zh) * | 2014-09-12 | 2014-12-24 |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风能深水曝气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的装置 |
CN104230019B (zh) * | 2014-09-12 | 2016-03-23 |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风能深水曝气太阳能表面耕水式增氧的装置 |
CN107356718A (zh) * | 2016-05-09 | 2017-11-17 | 浙江源态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水质监测系统 |
CN107976600A (zh) * | 2018-01-11 | 2018-05-01 | 浙江中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太阳能微动力智能一体设备 |
CN111943346A (zh) * | 2020-07-27 | 2020-11-17 | 江苏若焱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中增氧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87519B (zh)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92601A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力监控系统 | |
CN201869411U (zh) | 一种可远程调控的太阳能led路灯控制电路 | |
CN103787519A (zh) | 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为动力的水体增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944659B (zh) | 用于检测工业污水水质的无线传感器 | |
CN101805056B (zh) | 太阳能自动增氧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01953666U (zh) | 自动控制太阳能提水系统 | |
CN212279437U (zh) | 一种基于海洋风电的无人值守海水养殖系统 | |
CN204886792U (zh) | 一种风能、太阳能、沼气综合利用供电、供气系统 | |
CN207333212U (zh) | 一种智能全天候光伏水泵供水系统 | |
CN203057607U (zh) | 太阳光照明与市电led照明互补的电路控制系统 | |
CN205489760U (zh) | 一种智能太阳能水泵 | |
CN204406216U (zh) | 一种独立光伏系统 | |
CN204085738U (zh) | 一种太阳能鱼塘温度测量系统 | |
CN205208392U (zh) | 一种节能型路灯 | |
CN204215192U (zh) | 一种用于港口岸线水环境多参数监测的浮标监控系统 | |
CN204350315U (zh) | 一种水库水质监测系统 | |
CN205061669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型污水曝气生物滤池 | |
CN203276529U (zh) | 一种光伏供电无线压力变送器 | |
CN203299614U (zh) | 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 |
CN202261096U (zh) | 一种通信基站的太阳能供电系统 | |
CN105084525A (zh) | 一种高效节能型污水曝气生物滤池 | |
CN106787181A (zh) | 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多功能电力监控系统 | |
CN204993949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太阳能照明控制系统 | |
CN205356772U (zh) |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公共场所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 |
CN213210827U (zh) | 一种基于ATmage4809单片机的智能渔业监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