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7465A -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57465A CN103757465A CN201410011372.4A CN201410011372A CN103757465A CN 103757465 A CN103757465 A CN 103757465A CN 201410011372 A CN201410011372 A CN 201410011372A CN 103757465 A CN103757465 A CN 1037574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pper
- powder
- casting
- hour
- corro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其含有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铋0.9-1.2、锡3.1-3.4、铝0.2-0.4、锆0.9-1.2、铈0.04-0.06、硅0.1-0.2、锌15.2-16.2、In0.2-0.5、As0.05-0.08、余量为铜。本发明合金铸造性能好,铸造后也可进行挤压、轧制、锻造、拉伸等压力加工,拉伸强度高,切削性能与铅黄铜接近,无毒环保;而且通过添加锡、铈、等元素,耐海水腐蚀,导电性能良好;通过合理控制铸后处理温度,使用废铜作为原料,使芯部硬度与表面硬度基本一致,合金品质均一。本发明精炼剂用于铸造生产,能使铸件中的气孔度降低1-2度,氧化夹杂物在2级左右,明显提高成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合金材料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可塑性,耐腐蚀性,应用非常广泛。在铜合金中添加铝﹑镍﹑锰﹑锡﹑硅﹑铅等元素,可以改善铜的性能,用于不同的场所。目前我国现有的铜合金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合金内含有大量杂质元素,高温疲劳性差、高温强度低;硬度低,耐磨性差、摩擦系数大,使用寿命短;导电性差,浪费电能;弯曲加工性能差,容易折断;质量重,施工困难;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合金材料具有拉伸强度高、耐腐蚀、切削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铋0.9-1.2、锡3.1-3.4、铝0.2-0.4、锆0.9-1.2、铈0.04-0.06、硅0.1-0.2、锌15.2-16.2、In0.2-0.5、As0.05-0.08、余量为铜。
所述的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准备纯a铜与废铜按1:0.4-0.8比例作为铜基质来源,将纯铜加入投入炉中熔化,进行脱杂质、脱氧、采用精炼剂一次精炼、添加合金成分进行合金化,再加入废铜熔化、加入精炼剂二次精炼、检测并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含量至合格、浇铸、铸后热处理等;
(2)、合金化过程中向炉内投入合金元素的批次顺序为:(1)锌、As;(2)锡、铝、铈;(3)铋、锆;(4)其他剩余成分;各批次投入元素的时间间隔为21-23分钟,投料后搅拌均匀。
所述的铸后热处理是:先由室温以260-280℃/小时速率升温至340-350℃,保温50-60分钟,再以260-280℃/小时速率升温至540-550℃,保温1-2小时;再以270-280℃/小时速率降温至320-330℃,保温30-50分钟,再以250-260℃/小时速率降温至100-120℃,保温1-2小时;再以240-250℃/小时速率升温至340-350℃,保温1-2小时;再以250-260℃/小时速率降温至100-120℃,保温1-2小时;再以170-190℃/小时速率升温至280-290℃,保温2-3小时,取出空冷即得。
所述的精炼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氧化硅35-40、三氧化二铝10-15、凹凸棒土5-10、蛭石5-8、树木灰烬1-2、海泡石粉3-4、蛭石粉1-2、蒙脱石粉2-3、刚玉粉1-2、玉石粉3-4、蒙脱石1-2、氟化钙2-3、碳酸钠3-4、氟硅酸钠4-5;其制备方法是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凹凸棒土、蛭石、树木灰烬、海泡石粉、蛭石粉、蒙脱石粉、刚玉粉、玉石粉、蒙脱石混合,加热至2600-3000℃,搅拌1-2小时,冷却后,加入至10-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2小时,过滤,滤渣反复用清水洗净,烘干,与其它成分合并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金铸造性能好,铸造后也可进行挤压、轧制、锻造、拉伸等压力加工,拉伸强度高,切削性能与铅黄铜接近,无毒环保;而且通过添加锡、铈、等元素,耐海水腐蚀,导电性能良好;通过合理控制铸后处理温度,使用废铜作为原料,使芯部硬度与表面硬度基本一致,合金品质均一。本发明精炼剂用于铸造生产,能使铸件中的气孔度降低1-2度,氧化夹杂物在2级左右,明显提高成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其含有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铋0.9-1.2、锡3.1-3.4、铝0.2-0.4、锆0.9-1.2、铈0.04-0.06、硅0.1-0.2、锌15.2-16.2、In0.2-0.5、As0.05-0.08、余量为铜。
所述的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的生产方法为:
(1)、准备纯a铜与废铜按1:0.6比例作为铜基质来源,将纯铜加入投入炉中熔化,进行脱杂质、脱氧、采用精炼剂一次精炼、添加合金成分进行合金化,再加入废铜熔化、加入精炼剂二次精炼、检测并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含量至合格、浇铸、铸后热处理等;
(2)、合金化过程中向炉内投入合金元素的批次顺序为:(1)锌、As;(2)锡、铝、铈;(3)铋、锆;(4)其他剩余成分;各批次投入元素的时间间隔为22分钟,投料后搅拌均匀。
所述的铸后热处理是:先由室温以270℃/小时速率升温至345℃,保温55分钟,再以270℃/小时速率升温至545℃,保温1.5小时;再以275℃/小时速率降温至325℃,保温40分钟,再以255℃/小时速率降温至110℃,保温1.5小时;再以245℃/小时速率升温至345℃,保温1.5小时;再以255℃/小时速率降温至110℃,保温1.5小时;再以180℃/小时速率升温至285℃,保温2.5小时,取出空冷即得。
所述的精炼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二氧化硅35、三氧化二铝10、凹凸棒土5、蛭石5、树木灰烬2、海泡石粉3、蛭石粉1、蒙脱石粉2、刚玉粉1、玉石粉3、蒙脱石1、氟化钙3、碳酸钠4、氟硅酸钠5;其制备方法是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凹凸棒土、蛭石、树木灰烬、海泡石粉、蛭石粉、蒙脱石粉、刚玉粉、玉石粉、蒙脱石混合,加热至2600-3000℃,搅拌1-2小时,冷却后,加入至10-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2小时,过滤,滤渣反复用清水洗净,烘干,与其它成分合并混合均匀即得。
本实施例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抗拉强度 бb为546Mpa,屈服强度510MPa,硬度值HB为135,导电率%IACS62,软化温度602℃,20℃延伸率17.6%。
Claims (4)
1.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铋0.9-1.2、锡3.1-3.4、铝0.2-0.4、锆0.9-1.2、铈0.04-0.06、硅0.1-0.2、锌15.2-16.2、In0.2-0.5、As0.05-0.08、余量为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准备纯a铜与废铜按1:0.4-0.8比例作为铜基质来源,将纯铜加入投入炉中熔化,进行脱杂质、脱氧、采用精炼剂一次精炼、添加合金成分进行合金化,再加入废铜熔化、加入精炼剂二次精炼、检测并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含量至合格、浇铸、铸后热处理等;
(2)、合金化过程中向炉内投入合金元素的批次顺序为:(1)锌、As;(2)锡、铝、铈;(3)铋、锆;(4)其他剩余成分;各批次投入元素的时间间隔为21-23分钟,投料后搅拌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后热处理是:先由室温以260-280℃/小时速率升温至340-350℃,保温50-60分钟,再以260-280℃/小时速率升温至540-550℃,保温1-2小时;再以270-280℃/小时速率降温至320-330℃,保温30-50分钟,再以250-260℃/小时速率降温至100-120℃,保温1-2小时;再以240-250℃/小时速率升温至340-350℃,保温1-2小时;再以250-260℃/小时速率降温至100-120℃,保温1-2小时;再以170-190℃/小时速率升温至280-290℃,保温2-3小时,取出空冷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炼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氧化硅35-40、三氧化二铝10-15、凹凸棒土5-10、蛭石5-8、树木灰烬1-2、海泡石粉3-4、蛭石粉1-2、蒙脱石粉2-3、刚玉粉1-2、玉石粉3-4、蒙脱石1-2、氟化钙2-3、碳酸钠3-4、氟硅酸钠4-5;其制备方法是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凹凸棒土、蛭石、树木灰烬、海泡石粉、蛭石粉、蒙脱石粉、刚玉粉、玉石粉、蒙脱石混合,加热至2600-3000℃,搅拌1-2小时,冷却后,加入至10-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2小时,过滤,滤渣反复用清水洗净,烘干,与其它成分合并混合均匀即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1372.4A CN103757465B (zh) | 2014-01-10 | 2014-01-10 |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1372.4A CN103757465B (zh) | 2014-01-10 | 2014-01-10 |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57465A true CN103757465A (zh) | 2014-04-30 |
CN103757465B CN103757465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0524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11372.4A Active CN103757465B (zh) | 2014-01-10 | 2014-01-10 |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5746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8690A (zh) * | 2018-07-02 | 2018-11-02 | 徐善武 | 一种热力管道连接法兰的制造方法 |
CN114262854A (zh) * | 2021-11-30 | 2022-04-01 | 镇江金鑫有色合金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的锡青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1281A (zh) * | 2003-02-13 | 2004-08-18 | ͬ�Ϳ�ҵ��ʽ���� | 耐脱锌性优良的铜基合金 |
KR100559812B1 (ko) * | 2002-10-31 | 2006-03-10 | 닛코 킨조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가공이 용이한 고력 고도전성 구리합금 |
CN1930314A (zh) * | 2004-03-12 | 2007-03-14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397222A (zh) * | 2013-07-01 | 2013-11-20 | 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不锈钢拉深模具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1-10 CN CN201410011372.4A patent/CN1037574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59812B1 (ko) * | 2002-10-31 | 2006-03-10 | 닛코 킨조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가공이 용이한 고력 고도전성 구리합금 |
CN1521281A (zh) * | 2003-02-13 | 2004-08-18 | ͬ�Ϳ�ҵ��ʽ���� | 耐脱锌性优良的铜基合金 |
CN1930314A (zh) * | 2004-03-12 | 2007-03-14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397222A (zh) * | 2013-07-01 | 2013-11-20 | 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不锈钢拉深模具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8690A (zh) * | 2018-07-02 | 2018-11-02 | 徐善武 | 一种热力管道连接法兰的制造方法 |
CN114262854A (zh) * | 2021-11-30 | 2022-04-01 | 镇江金鑫有色合金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的锡青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57465B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57475B (zh) | 一种高强度易切削锡黄铜合金材料的生产方法 | |
CN103757479B (zh) | 一种无铅环保锌白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28064A (zh) | 一种无铅易切削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7481A (zh) | 一种易切削铋镍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73A (zh) | 一种高强度锡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7465A (zh) | 一种耐腐蚀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69B (zh) | 一种含铈无铅易切削锌白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7476A (zh) | 一种镁铋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7480A (zh) | 一种耐海水腐蚀复杂白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72A (zh) | 一种无铅易切削耐腐蚀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53828B (zh) | 低铅环保a级铜锭的制备方法 | |
CN104032164A (zh) | 一种无铅易切削硅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83B (zh) | 一种易切削的环保白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73993B (zh) | 一种环保锌白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7472B (zh) | 一种含铈易切削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70A (zh) | 一种易切削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7473B (zh) | 一种环保易切削锌白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65B (zh) | 一种防污及耐海水腐蚀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74A (zh) | 一种无铅易切削锌白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63B (zh) | 易切削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78A (zh) | 一种耐高温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7474A (zh) | 一种高锰易切削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75B (zh) | 一种含镧黄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79A (zh) | 一种无铅环保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32181A (zh) | 一种高强高导易切削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