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9538A -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9538A
CN103679538A CN201310705165.4A CN201310705165A CN103679538A CN 103679538 A CN103679538 A CN 103679538A CN 201310705165 A CN201310705165 A CN 201310705165A CN 103679538 A CN103679538 A CN 103679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cine
immunity
porcine circovirus
pig
av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051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宏庆
唐现文
黄东璋
管远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gri 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gri 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gri 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gri 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3107051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95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9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95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运用改进的Delphi(德尔菲)法建立一套包括评价指标、指标权重、指标量化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四位一体”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并通过将国内56家代表性猪场的田间免疫数据和猪圆环病毒2型疫病发生情况对所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采用这样的体系,我们才能对养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确定养猪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实际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解决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问题,从而减少PCV2防控工作的被动性与盲目性。

Description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属于预防兽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multisystemicwasting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也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我国自2000年首次报道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后,全国各地陆续报道,当前我国猪场的PCV2感染已相当普遍,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D)在我国猪群中的阳性率高达80~100%,病死猪中的阳性率高达100%。PCV2是一种DNA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猪群一旦被感染就很难消除,所以,如何有效防控PCV2的感染是当前养猪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疫苗免疫接种被认为是防控PCVD的有效手段,PCV2疫苗的推广应用为有效防控中国PCV2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受饲养方式、疫病的复杂性、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和免疫技术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因此,单纯的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已不能准确评价PCV2疫苗的田间实际免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科学的、包括饲养管理、带毒情况、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和免疫技术等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也就是建立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采用这样的体系,我们才能对养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确定养猪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实际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解决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问题,从而减少PCV2防控工作的被动性与盲目性。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运用改进的Delphi(德尔菲)法建立一套包括评价指标、指标权重、指标量化标准、综合评价方法“四位一体”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并通过将国内56家代表性猪场的田间免疫数据和猪圆环病毒2型疫病发生情况对所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
本发明涉及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对养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确定养猪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实际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解决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问题;
本发明涉及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风险评估或建立其风险评估模型。
本发明的事实包括如下步骤:
一、成立协调小组
协调小组由五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1名。主要任务是拟定研究主题、确定专家咨询组人员、编制专家咨询表、组织咨询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确定专家咨询组
选择从事猪场养殖、基层兽医、科研院所、动物疾病防控等领域工作10年以上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32名。
三、拟订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依据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重要性、稳定性、独立性和可行性等筛选原则,通过查阅文献、广泛征求意见、参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初步筛选出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拟订了第一轮专家咨询表。向专家咨询组发放专家咨询表,让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从0~10分之间的打分(0分为“非常不重要”,10分为“非常重要”,1~9分的重要程度依次升高)。
四、拟订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回收第一轮专家咨询表,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根据各指标的平均分和相关建议制订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向专家咨询组发放专家咨询表,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要求专家对指标重新进行评价,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从0~10分之间的打分(0分为“非常不重要”,10分为“非常重要”,1~9分的重要程度依次升高)。
五、初步建立PCV2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
回收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分析计算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确定各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回收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分析计算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根据各指标的平均分和相关建议初步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
1.三级指标及判定内容为:
(1)基本情况
1)猪场选址
地理位置:A.相对偏僻、采光良好、易于排水;B.未完全达到相对偏僻、采光良好、易于排水;C.完全未达到相对偏僻、采光良好、易于排水。
与风险源距离:A.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1km以上,B.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0.5~1km,C.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0.5km以下。
与交通干道的距离:A、500米以上;B、300~500米;C、300米以下。
水源:A、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B、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备井水;C、其他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江河湖水等。
2)布局设施
布局:A.布局合理,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严格分开;B.功能区不全,未严格分开;C.无功能区划分;
猪舍设施:A.有良好的通风、保温、防蚊虫设施;B.有简易的通风、保温、防蚊虫设施;C.无有效通风、保温、防蚊虫设施;
消毒池:A.进入场区、生产区和不同功能区前均有消毒池;B.仅部分有;C.完全没有
淋浴和更衣设施:A、进入场区有淋浴设施,进入不同生产区有更衣设施;B、仅部分有;C、完全没有;
污物走道:A、不同生产区有专用污物走道,且不与正常走道交叉;B、仅部分有;C、完全没有;
污水处理设施:A、有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B、有简易污水处理设施;C、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A、有符合要求的相关设施;B、有简易无害化处理设施;C、没有
3)技术人员
人员配备:A、有专职兽医和不同岗位的饲养员;B、有相对固定的兽医和饲养员;C、兽医和饲养员流动性较大
人员培训:A、对兽医和饲养员进行持续、有效培训;B、对兽医和饲养员仅进行上岗前培训;C、对兽医和饲养员从未进行有效培训
技术人员驻场方式;A、兽医和饲养员在场内常住,非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不离开场区;B、兽医和饲养员在场内常住,但可以自由出入;C、兽医和饲养员不在场内常住,按正常上下班方式管理
4)防疫制度
猪只引进管理:A、引进后有严格的隔离、检疫、观察措施;B、引进后有一般隔离、检疫、观察措施,但执行不严;A、引进后无有效的隔离、检疫、观察措施
外来人员管理:A、严格控制,进入后有严格防污染措施;B、有一般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C、无有效的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
外来物资、车辆等管理:A、严格控制,进入后有严格防污染措施;B、有一般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C、无有效的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
消毒频次:A、定期和在紧急情况下对猪舍和周边环境消毒,消毒频次较高;B、仅定期或在紧急情况下对猪舍和周边环境消毒,消毒频次一般;C、很少消毒
消毒剂种类:A、定期更换;B、很少更换;C、从不更换
猪群转出后的猪舍管理:A、彻底清扫、消毒,并空圈足够时间;B、能清扫、消毒,但空圈时间不足;C、清扫、消毒和空圈均执行不到位
病死畜处理:A、病畜及时隔离治疗或扑杀,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理;B、病畜隔离治疗不及时,死畜无害化处理不完全到位;C、完全未做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或扑杀、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理
疫情紧急处置预案:A、有针对性强、易于执行的疫情紧急处置预案;B、有疫情紧急处置预案,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稍差;C、无有效的疫情紧急处置预案
(2)饲养管理
5)养殖方式
猪群更新方式:A、建立了完整的核心母猪群和后备母猪群,除必要的引种外,基本自繁自养;B、有自己的母猪群,但基本采取部分自繁、部分购进的方式;C、完全无自繁自养
猪群进出方式:A、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B、基本能做到全进全出,但偶尔例外;C、完全做不到
猪群流动方式:A、严格按照单向流动;B、基本能做到单向流动,但偶尔会例外;C、完全做不到
饲养人员管理方式;A、严格分区并按不同岗位管理,严禁交叉、串岗;B、基本按照分区和不同岗位管理,但有时候有交叉、串岗;C、人员交叉、串岗频繁
6)饲料管理:
管理制度:A、对饲料采购、储存、饲喂和日常管理均有完善制度规定;B、对饲料采购、储存、饲喂和日常管理均有部分制度规定;C、无有效制度
饲料种类:A、全价饲料;B、配合饲料;C、其他饲料自配
饲料来源:A、来自于知名企业,来源稳定、单一;B、来自于一般企业,来源相对稳定;C、来源复杂、多变
回顾性评估:A、对饲料和饲料报酬经常进行回顾性评估;B、仅发生较大变化时,才进行对饲料和饲料报酬进行回顾性评估;C、无有效的回顾性评估
7)用药管理
日常添加:A、严格按规定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促生长剂等;B、基本按规定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促生长剂等;C、无添加或随意添加
驱虫剂使用:A、按固定程序使用;B、看情况使用;C、基本没有使用
抗生素使用:A、严格控制使用;B、经常使用;C、超剂量、长时间使用
其他药物使用:A、严格控制使用;B、经常使用;C、超剂量、长时间使用
8)防应激措施
温、湿度控制:A、有严格的温湿度控制;B、基本合理,但冬天、夏天稍差;C、无有效的温湿度控制
光照、噪声控制:A、有严格的控制;B、基本合理,但有时候稍差;C、无有效控制
(3)疫病净化、监测情况
9)整体情况
一个生产周期的死淘率:A、2.5%以下;B、5%~2.5%;C、5%以上。
饲料报酬、繁殖率:A、正常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低于平均水平5%~10%;C、低于平均水平10%以上。
10)免疫抑制性病原携带情况
圆环病毒2型带毒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猪瘟病毒带毒率:A、2.5%以下;B、5%~2.5%;C、5%以上或从未监测。
猪伪狂犬病毒带毒率:A、2.5%以下;B、5%~2.5%;C、5%以上或从未监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带毒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11)其他病原
其他致病性病毒携带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致病菌携带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条件性致病原:A、10%以下;B、10%~20%;C、20%以上或从未监测。
(4)疫苗质量
12)疫苗生产厂家
厂家知名度、信誉:A、知名企业,无不良记录;B、一般企业,无不良记录;C、有不良记录。
售后服务:A、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B、售后服务一般;C、无有效售后服务。
13)购买途径
是否由正规渠道供应:A、是;B、基本有保证;C、无保证。
中间环节:A、直接由厂家供货;B、有1~2个中间环节;C、有3个以上中间环节。
14)运输、保存
冷链运输:A、是;B、基本有保证;C、无保证。
保存:A、按规定温度保存;B、基本有保证;C、无保证。
15)疫苗质量
疫苗类型:A、亚单位疫苗;B、灭活疫苗(灭活前病毒含量大于106TCID50/mL);C、灭活疫苗(灭活前病毒含量小于106TCID50/mL)。
(5)免疫程序和免疫操作
16)免疫程序
免疫对象:A、全部猪群;B、仅部分猪群;C、仅在发病率较高的猪群中免疫。
免疫依据:A、根据母源抗体水平或抗体水平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B、按固定免疫程序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C、尽在发病率较高时免疫。
免疫剂量:A、每次1头份/只;B、每次0.5头份/只;C、每次小于0.5头份/只。
免疫密度:A、98%以上;B、90%~98%;C、90%以下。
免疫次数:A、种猪3-4次/年,母猪产前加强免疫1次,商品猪首免后加强免疫1次;B、种猪和母猪2次/年,商品猪免疫1次;C、均只免疫1次。
17)免疫时机
避免药物干扰:A、避开免疫前后的干扰性药物使用2周以上;B、避开免疫前后的干扰性药物使用1~2周;C、避开免疫前后的干扰性药物使用1周以下或没有避开。
避免其他免疫干扰:A、免疫前后避开猪伪狂犬病毒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等2周以上;B、免疫前后避开猪伪狂犬病毒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等1~2周;C、免疫前后避开1周以下或没有避开。
避免其他干扰:A、避开高温、寒冷、转群等应激期;B、有时候没有完全避开;C、没有考虑到或未避开。
18)免疫操作技术
人员能力:A、经过专业训练,培训效果得到确认;B、经过专业培训,但培训效果未评估;C、未经过专业培训。
免疫部位皮肤消毒:A、每只猪免疫部位均进行皮肤消毒,且逐只更换消毒棉;B、每只猪免疫部位均进行皮肤消毒,但未逐只更换消毒棉;C、直接注射。
能否做到一猪一针头:A、能;B、不能完全做到;C、完全不能。
疫苗取出、启封后的使用时间:A、1小时内用完;B、1~2小时内用完;C、2个小时以上。
2.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指标权重=该指标总打分/所有指标总打分;为保证最终满分得分为100分,将各权重分别乘以协调系数52.08%。因此,各指标权重最终实际总和为100%×52.08%=52.08%。
3.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
按评分标准给各项指标作出判定(A为3分;B为2分;C为根据不同程度得0~1分)获得单项得分;而单项得分与相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即为该指标的单项合计,再求总和即可得到该猪场得分。
六、验证和完善
在全国选取养猪业较发达的10个省,根据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猪场信息,供选取有代表性的各类猪场56家,对初步建立的PCV2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采用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式进行。
1.问卷调查
向选定的猪场发放初步建立的PCV2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调查表,并回收。
2.采样检测
依据NY/T541-2002《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进行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输。由选定的猪场随机采取30~50个血清样品,做好记录和编号,由当地动物疾控中心统一低温快递给我们。
2.样品检测
将采取的样品用商品化PCR试剂盒(Idexx)进行PCV2病原检测。
3.数据分析
将56家猪场的调查表和实际测得的PCV2携带情况进行比对分析,调整PCV2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相关指标的权重,建立完善的PCV2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见表1)。
七、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1.使用该方法能够对养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确定养猪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实际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并解决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问题。
2.使用该方法能够对养猪场的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风险评估或建立其风险评估模型。
本发明的积极意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运用改进的Delphi(德尔菲)法建立一套包括评价指标、指标权重、指标量化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四位一体”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并通过将国内56家代表性猪场的田间免疫数据和猪圆环病毒2型疫病发生情况对所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采用这样的体系,我们才能对养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确定养猪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实际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解决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问题,从而减少PCV2防控工作的被动性与盲目性。
实施例
实施例1
根据PCV2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见表1),对广东某猪场进行PCV2免疫效果评价,结果该猪场得分为86.9分,情况良好。
实施例2
根据PCV2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见表1),对福建某猪场进行PCV2免疫效果评价,结果该猪场得分为55.2分,表明该猪场PCV2免疫效果较差,存在PCV2发生风险。进一步分析得出其薄弱环节为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
表1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体系
Figure BDA0000441481410000091
Figure BDA0000441481410000101
Figure BDA0000441481410000111
Figure BDA0000441481410000121
注:①“*”单项合计=单项得分×权重。
②合计得分:85分以上为“优”,70~85分为“良”,60~75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差”。

Claims (5)

1.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建立包括以下评价指标、权重和指标评分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其中:
三级指标及判定内容为:
(1)基本情况
1)猪场选址
地理位置:A.相对偏僻、采光良好、易于排水;B.未完全达到相对偏僻、采光良好、易于排水;C.完全未达到相对偏僻、采光良好、易于排水;
与风险源距离:A.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1km以上,B.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0.5~1km,C.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0.5km以下;
与交通干道的距离:A、500米以上;B、300~500米;C、300米以下;
水源:A、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B、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备井水;C、其他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江河湖水等;
2)布局设施
布局:A.布局合理,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严格分开;B.功能区不全,未严格分开;C.无功能区划分;
猪舍设施:A.有良好的通风、保温、防蚊虫设施;B.有简易的通风、保温、防蚊虫设施;C.无有效通风、保温、防蚊虫设施;
消毒池:A.进入场区、生产区和不同功能区前均有消毒池;B.仅部分有;C.完全没有
淋浴和更衣设施:A、进入场区有淋浴设施,进入不同生产区有更衣设施;B、仅部分有;C、完全没有;
污物走道:A、不同生产区有专用污物走道,且不与正常走道交叉;B、仅部分有;C、完全没有;
污水处理设施:A、有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B、有简易污水处理设施;C、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A、有符合要求的相关设施;B、有简易无害化处理设施;C、没有;
3)技术人员
人员配备:A、有专职兽医和不同岗位的饲养员;B、有相对固定的兽医和饲养员;C、兽医和饲养员流动性较大;
人员培训:A、对兽医和饲养员进行持续、有效培训;B、对兽医和饲养员仅进行上岗前培训;C、对兽医和饲养员从未进行有效培训;
技术人员驻场方式;A、兽医和饲养员在场内常住,非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不离开场区;B、兽医和饲养员在场内常住,但可以自由出入;C、兽医和饲养员不在场内常住,按正常上下班方式管理;
4)防疫制度
猪只引进管理:A、引进后有严格的隔离、检疫、观察措施;B、引进后有一般隔离、检疫、观察措施,但执行不严;A、引进后无有效的隔离、检疫、观察措施;
外来人员管理:A、严格控制,进入后有严格防污染措施;B、有一般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C、无有效的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
外来物资、车辆等管理:A、严格控制,进入后有严格防污染措施;B、有一般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C、无有效的控制人员进入和防污染措施;
消毒频次:A、定期和在紧急情况下对猪舍和周边环境消毒,消毒频次较高;B、仅定期或在紧急情况下对猪舍和周边环境消毒,消毒频次一般;C、很少消毒;
消毒剂种类:A、定期更换;B、很少更换;C、从不更换;
猪群转出后的猪舍管理:A、彻底清扫、消毒,并空圈足够时间;B、能清扫、消毒,但空圈时间不足;C、清扫、消毒和空圈均执行不到位;
病死畜处理:A、病畜及时隔离治疗或扑杀,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理;B、病畜隔离治疗不及时,死畜无害化处理不完全到位;C、完全未做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或扑杀、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理;
疫情紧急处置预案:A、有针对性强、易于执行的疫情紧急处置预案;B、有疫情紧急处置预案,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稍差;C、无有效的疫情紧急处置预案;
(2)饲养管理
5)养殖方式
猪群更新方式:A、建立了完整的核心母猪群和后备母猪群,除必要的引种外,基本自繁自养;B、有自己的母猪群,但基本采取部分自繁、部分购进的方式;C、完全无自繁自养;
猪群进出方式:A、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B、基本能做到全进全出,但偶尔例外;C、完全做不到;
猪群流动方式:A、严格按照单向流动;B、基本能做到单向流动,但偶尔会例外;C、完全做不到;
饲养人员管理方式;A、严格分区并按不同岗位管理,严禁交叉、串岗;B、基本按照分区和不同岗位管理,但有时候有交叉、串岗;C、人员交叉、串岗频繁;
6)饲料管理:
管理制度:A、对饲料采购、储存、饲喂和日常管理均有完善制度规定;B、对饲料采购、储存、饲喂和日常管理均有部分制度规定;C、无有效制度;
饲料种类:A、全价饲料;B、配合饲料;C、其他饲料自配;
饲料来源:A、来自于知名企业,来源稳定、单一;B、来自于一般企业,来源相对稳定;C、来源复杂、多变;
回顾性评估:A、对饲料和饲料报酬经常进行回顾性评估;B、仅发生较大变化时,才进行对饲料和饲料报酬进行回顾性评估;C、无有效的回顾性评估;
7)用药管理
日常添加:A、严格按规定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促生长剂等;B、基本按规定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促生长剂等;C、无添加或随意添加;
驱虫剂使用:A、按固定程序使用;B、看情况使用;C、基本没有使用;
抗生素使用:A、严格控制使用;B、经常使用;C、超剂量、长时间使用;
其他药物使用:A、严格控制使用;B、经常使用;C、超剂量、长时间使用;
8)防应激措施
温、湿度控制:A、有严格的温湿度控制;B、基本合理,但冬天、夏天稍差;C、无有效的温湿度控制;
光照、噪声控制:A、有严格的控制;B、基本合理,但有时候稍差;C、无有效控制;
(3)疫病净化、监测情况
9)整体情况
一个生产周期的死淘率:A、2.5%以下;B、5%~2.5%;C、5%以上;
饲料报酬、繁殖率:A、正常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低于平均水平5%~10%;C、低于平均水平10%以上;
10)免疫抑制性病原携带情况
圆环病毒2型带毒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猪瘟病毒带毒率:A、2.5%以下;B、5%~2.5%;C、5%以上或从未监测;
猪伪狂犬病毒带毒率:A、2.5%以下;B、5%~2.5%;C、5%以上或从未监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带毒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11)其他病原
其他致病性病毒携带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致病菌携带率:A、5%以下;B、5%~10%;C、10%以上或从未监测;
条件性致病原:A、10%以下;B、10%~20%;C、20%以上或从未监测;
(4)疫苗质量
12)疫苗生产厂家
厂家知名度、信誉:A、知名企业,无不良记录;B、一般企业,无不良记录;C、有不良记录;
售后服务:A、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B、售后服务一般;C、无有效售后服务;
13)购买途径
是否由正规渠道供应:A、是;B、基本有保证;C、无保证;
中间环节:A、直接由厂家供货;B、有1~2个中间环节;C、有3个以上中间环节;
14)运输、保存
冷链运输:A、是;B、基本有保证;C、无保证;
保存:A、按规定温度保存;B、基本有保证;C、无保证;
15)疫苗质量
疫苗类型:A、亚单位疫苗;B、灭活疫苗,灭活前病毒含量大于106TCID50/mL;C、灭活疫苗灭活前病毒含量小于106TCID50/mL;
(5)免疫程序和免疫操作
16)免疫程序
免疫对象:A、全部猪群;B、仅部分猪群;C、仅在发病率较高的猪群中免疫;
免疫依据:A、根据母源抗体水平或抗体水平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B、按固定免疫程序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C、尽在发病率较高时免疫;
免疫剂量:A、每次1头份/只;B、每次0.5头份/只;C、每次小于0.5头份/只;
免疫密度:A、98%以上;B、90%~98%;C、90%以下;
免疫次数:A、种猪3-4次/年,母猪产前加强免疫1次,商品猪首免后加强免疫1次;B、种猪和母猪2次/年,商品猪免疫1次;C、均只免疫1次;
17)免疫时机
避免药物干扰:A、避开免疫前后的干扰性药物使用2周以上;B、避开免疫前后的干扰性药物使用1~2周;C、避开免疫前后的干扰性药物使用1周以下或没有避开;
避免其他免疫干扰:A、免疫前后避开猪伪狂犬病毒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等2周以上;B、免疫前后避开猪伪狂犬病毒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等1~2周;C、免疫前后避开1周以下或没有避开;
避免其他干扰:A、避开高温、寒冷、转群等应激期;B、有时候没有完全避开;C、没有考虑到或未避开;
18)免疫操作技术
人员能力:A、经过专业训练,培训效果得到确认;B、经过专业培训,但培训效果未评估;C、未经过专业培训;
免疫部位皮肤消毒:A、每只猪免疫部位均进行皮肤消毒,且逐只更换消毒棉;B、每只猪免疫部位均进行皮肤消毒,但未逐只更换消毒棉;C、直接注射;
能否做到一猪一针头:A、能;B、不能完全做到;C、完全不能;
疫苗取出、启封后的使用时间:A、1小时内用完;B、1~2小时内用完;C、2个小时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权重是指各项指标的权重,其:
指标权重=该指标总打分/所有指标总打分;为保证最终满分得分为100分,将各权重分别乘以协调系数52.08%,各指标权重最终实际总和为100%×52.08%=52.0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指标的评分标准为:
按评分标准给各项指标作出判定(A为3分;B为2分;C为根据不同程度得0~1分)获得单项得分;而单项得分与相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即为该指标的单项合计,再求总和即可得到该猪场得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该方法能够对养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田间免疫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评价,确定养猪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实际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并解决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该方法能够对养猪场的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风险评估或建立其风险评估模型。
CN201310705165.4A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Pending CN1036795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5165.4A CN103679538A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5165.4A CN103679538A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9538A true CN103679538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05165.4A Pending CN103679538A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953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166A (zh) * 2015-03-17 2015-06-1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灭活疫苗灭活程度的检测方法
CN105010235A (zh) * 2015-08-14 2015-11-04 湖南新南方养殖服务有限公司 猪场净化疫病的方法
CN109061160A (zh) * 2018-07-25 2018-12-21 韩永刚 猪瘟病毒e2蛋白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CN110348655A (zh) * 2018-04-06 2019-10-18 李孝文 一种用于猪场蓝耳病经济评估(rsy)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2112Y (zh) * 2006-06-07 2007-10-17 浙江大学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01871941A (zh) * 2010-01-28 2010-10-27 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效力检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2112Y (zh) * 2006-06-07 2007-10-17 浙江大学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01871941A (zh) * 2010-01-28 2010-10-27 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效力检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画诗: ""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和验证"",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白金: ""规模猪场猪瘟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臧一天 等: ""规模化猪场疫病传入的外部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初探"", 《中国动物检疫》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166A (zh) * 2015-03-17 2015-06-1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灭活疫苗灭活程度的检测方法
CN105010235A (zh) * 2015-08-14 2015-11-04 湖南新南方养殖服务有限公司 猪场净化疫病的方法
CN110348655A (zh) * 2018-04-06 2019-10-18 李孝文 一种用于猪场蓝耳病经济评估(rsy)的方法
CN109061160A (zh) * 2018-07-25 2018-12-21 韩永刚 猪瘟病毒e2蛋白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CN109061160B (zh) * 2018-07-25 2021-08-27 韩永刚 猪瘟病毒e2蛋白灭活疫苗非疾病诊断目的效果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raig et al. Echinococcosi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rsel et al. Missing pieces of the puzzle to effectively control digital dermatitis
Ellis et al. Investigation of outbreaks of highly pathogenic H5N1 avian influenza in waterfowl and wild birds in Hong Kong in late 2002
Casaubon et al.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in free-ranging wild ruminants in Switzerland: low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despite regular interactions with domestic livestock
Gates et al. American bison: status survey and conservation guidelines 2010
Bordier et al. Zoonoses in South-East Asia: a regional burden, a global threat
Marshall et al. Risk factors for Taenia saginata cysticercus infection in cattl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farm-level case-control study and 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movement history, age and sex
Mbony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illnesses and care‐seeking practices in rural Uganda
Hoque et al. Factors limiting the health of semi-scavenging ducks in Bangladesh
CN103679538A (zh)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田间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Pavone et al. African swine fever: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Italy
Kydyshov et al. Brucellosis in humans and animals in Kyrgyzstan
Bricarello et al. Understanding animal-plant-parasite interaction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nematodes in grazing ruminants
Ali et al. Outbreak investi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Punjab, Pakistan
Jansen et al. Belgian bulk tank milk surveillance program reveals the impact of a continuous vaccination protocol for small ruminants against Coxiella burnetii
Lolli et al. Infections and risk factors for livestock with species of Anaplasma, Babesia and Brucella under semi-nomadic rearing in Karamoja Region, Uganda
Kirchner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longitudinal shedding patterns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nd Salmonella Dublin on dairy farms
Eckstein et al. Viral and bacterial zoonotic agents in dromedary camels from southern Tunisia: A seroprevalence study
Padrós et 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viral nervous necrosis (VNN) disease control in marine fish farming in the mediterranean
Koura et al. Nutritional Value of Climate-Resilient Forage Species Sustaining Peri-Urban Dairy Cow Production in the Coastal Grasslands of Benin (West Africa)
Xinhua et al. Use of veterinary medicines in Chinese aquaculture: current status
Mutombo An assesment of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n indigeneous chicken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of Katangi and Ikombe Divisions of Yatta Sub County, Machakos County
Rueben et al. Management-associated risk factors for Heifer mastitis before and after parturition in german dairy herds
Hidano et al.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population demographics, the prevalence of major disease conditions and reason-specific proportional mortality of domestic cattle in the Kingdom of Bhutan
Kano et al. Prevalence and socio-economic importance of major bovine metacestodes in Bedele municipal abattoir, south western Ethiop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u Hongqing

Inventor after: Tang Xianwen

Inventor after: Huang Dongzhang

Inventor after: Guan Yuanhong

Inventor after: Li Changbin

Inventor before: Fu Hongqing

Inventor before: Tang Xianwen

Inventor before: Huang Dongzhang

Inventor before: Guan Yuanh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