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ents

Search tools Text Classification Chemistry Measure Numbers Full documents Title Abstract Claims All Any Exact Not Add AND condition These CPCs and their children These exact CPCs Add AND condition
Exact Exact Batch Similar Substructure Substructure (SMARTS) Full documents Claims only Add AND condition
Add AND condition
Application Numbers Publication Numbers Either Add AND condition

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目的是提供的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既能保证上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又能降低下山坡侧导线高度的单回路直线边坡塔,从而提高线路防雷击性能。技术方案是: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包括塔腿、塔身、塔头以及三根导线和导线绝缘子串;塔头由下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塔窗和下地线横担、上地线横担组成,下地线横担、上地线横担位于塔窗顶端;塔窗内联结安装有中相导线,下导线横担和上导线横担分别位于塔头的两侧且分别联结安装一边相导线,上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与所述下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基本相等,以使下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以及塔窗内联结安装的三根导线平行于山地自然坡度排列。

Landscapes

Show more

CN103669970B

Chin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Inventor
冯炳
施月泉
刑琦
俞永军
吕建军
王振峰
李攀峰
周吉安
李春筱
张旭阳
Current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haox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Worldwide applications
2013 CN

Application CN201310692367.XA events
2016-01-27
Application granted
Active
Anticipated expiration

Description

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铁塔,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
背景技术
雷击跳闸是输电线路最常见的事故之一,由此引起的停电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山区输电线路比平地线路更易招雷击,从线路实际运行的情况看,由于大部分山区线路存在沿山坡走线的情况,采用水平布置的酒杯型塔、采用三角排列的猫头型塔和下字型塔(如图2至图4所示)在满足上山坡侧导线对地或对树木的最小交跨距离后,由于山地坡度A的存在,此时下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H1远大于上山坡侧对地距离H,大大增加了线路遭雷击的概率(坡度越大越遭雷击的概率越大)。运行经验表明,沿山坡走线的架空线路,发生雷击故障的基本位于下山坡侧导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保证上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又能降低下山坡侧导线高度的单回路直线边坡塔,从而提高线路防雷击性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包括塔腿、塔身、塔头以及固定连接在塔头上的三根导线和导线绝缘子串;所述塔头由下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塔窗和下地线横担、上地线横担组成,下地线横担、上地线横担位于塔窗顶端;塔窗内联结安装有中相导线,下导线横担和上导线横担分别位于塔头的两侧且分别联结安装一边相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与所述下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基本相等,以使下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以及塔窗内联结安装的三根导线平行于山地自然坡度排列。
所述下地线横担的位置低于上地线横担,且两者连线构成的仰角,与直线边坡塔所处山地的自然坡度基本一致。
所述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分别通过“I”型绝缘子串与导线联结;所述中相导线采用“V”型绝缘子串与铁塔联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塔头结构的优化布置,使三相导线呈平行山坡坡度排列,从而在不减少杆塔有效高度的情况下,降低了下相导线高度,大大提高了杆塔以及导线的防雷击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损失,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酒杯型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猫头型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下字型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包括塔腿3、塔身2、塔头1以及固定连接在塔头上的三根导线(两根边相导线和一根中相导线)和导线绝缘子串;所述塔头由下导线横担4、上导线横担6、塔窗5和下地线横担7、上地线横担8组成;塔窗位于塔头的中央,下地线横担、上地线横担位于塔窗顶端;中相导线采用“V”型绝缘子串10联结安装在塔窗内;下导线横担和上导线横担分别通过“I”型绝缘子串9联结安装一边相导线,并且分别位于塔头的两侧又同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以上是常规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的结构。
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上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与所述下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基本相等;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的高度差根据所处斜坡的自然坡度设定;如坡度越大,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的高度差越大;坡度越小,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的高度差越小;由于塔窗位于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所以中相导线,以及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所联结的两根边相导线(共三根导线)就形成平行于山地自然边坡坡度排列的格局。
进一步,所述下地线横担的位置低于上地线横担(由图可知:下地线横担与下导线横担均位于下山坡的一侧),且两者连线构成的仰角(即下地线横担与上地线横担的连线,跟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与直线边坡塔所处山地的自然坡度基本一致。
由于三相导线呈平行山地自然边坡坡度排列,使得三相导线的对地距离基本相同,在满足上山坡侧导线对地或对树木的最小交跨距离后,下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也与上山坡侧导线也基本一致,降低了下山坡侧导线雷击的几率,大大提高了线路耐雷水平。此种塔型尤其适用于位于雷击高发区且沿山坡走线的输电线路。
本发明作为一种改进,将通常水平布置的导线按山坡坡度平行布置,经过结构优化后,显著提高了线路的耐雷水平。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Hide Dependent

1.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包括塔腿(3)、塔身(2)、塔头(1)以及固定连接在塔头上的三根导线和导线绝缘子串;所述塔头由下导线横担(4)、上导线横担(6)、塔窗(5)和下地线横担(7)、上地线横担(8)组成,所述下地线横担、上地线横担位于塔窗顶端;塔窗内联结安装有中相导线,下导线横担和上导线横担分别位于塔头的两侧且分别联结安装一边相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与所述下导线横担离地面的距离基本相等,以使下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以及塔窗内联结安装的三根导线平行于山地自然坡度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地线横担的位置低于上地线横担,且两者连线构成的仰角,与直线边坡塔所处山地的自然坡度基本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边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通过“I”型绝缘子串(9)与导线联结;所述中相导线采用“V”型绝缘子串(10)与铁塔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