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2961B -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2961B
CN103662961B CN201310385888.0A CN201310385888A CN103662961B CN 103662961 B CN103662961 B CN 103662961B CN 201310385888 A CN201310385888 A CN 201310385888A CN 103662961 B CN103662961 B CN 103662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article
mentioned
folding
belt member
cr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58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2961A (zh
Inventor
佃淳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62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2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2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2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8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blade folder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折叠叶片的位置偏移、在适当的位置对吸收性物品进行折叠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200)具备输送机构(210)和折叠机构(250);该输送机构(210)在由架设在第一辊(211)上的第一带构件(221)输送吸收性物品(100)后,由架设在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222)和第一带构件(221)输送吸收性物品;该折叠机构(250)具有对吸收性物品进行折叠的叶片(260)。第一带构件从第一辊侧向夹压区域(N)侧输送吸收性物品,折叠叶片从第二辊侧向夹压区域(N)侧移动,与由第一带构件从第一辊侧向夹压区域(N)侧输送的吸收性物品抵接。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一边输送吸收性物品,一边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正交。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此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折叠机构;该输送机构具有架设在第一辊上的第一带构件和架设在与第一辊相向配置的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而且在由第一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后由第一带构件和第二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该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由输送机构输送的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
此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的折叠机构具备转筒和随转筒一起旋转的折叠叶片。折叠叶片一边随转筒一起向旋转方向移动一边旋转,成为位于转筒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的状态和位于外周面的径向内侧的状态。折叠叶片在位于转筒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的状态下与吸收性物品抵接,通过在此状态下进一步向径向外侧移动,一边将吸收性物品推入,一边折叠吸收性物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8034号公报(图5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中,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
折叠叶片对正在由输送装置输送的吸收性物品进行折叠。此时,由折叠叶片将吸收性物品推入的部位的折叠叶片的移动方向和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是相同方向。因此,由折叠叶片将吸收性物品推入的方向是从第一带构件侧往第二带构件侧去的方向。因此,被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容易碰到与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带构件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带构件。
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带构件,在与第一带构件协作而输送吸收性物品的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与将吸收性物品推入的方向逆行,与折叠叶片的移动方向逆行。因此,在吸收性物品与折叠叶片抵接的状态下,存在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与折叠叶片的移动方向逆行,吸收性物品的折痕弯曲、或折叠叶片的位置偏移而在吸收性物品上发生折皱的危险。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折叠叶片的位置偏移、在适当的位置对吸收性物品进行折叠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折叠机构;该输送机构具有架设在第一辊上的第一带构件和架设在与上述第一辊离开配置的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在由第一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该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由上述输送机构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正交;其中,上述折叠机构具备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以上述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叶片;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夹着上述吸收性物品输送的夹压区域侧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述折叠叶片从上述第二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移动,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上述折叠叶片,在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后,从上述夹压区域侧向上述第一辊侧移动。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上述第一带构件在沿第一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后,沿上述第一辊的外周面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转换方向,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折痕正交的第二方向往上述夹压区域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述第二带构件在沿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移动后,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上述折叠叶片在沿上述第三方向移动后,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上述输送机构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述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内侧折回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任一方的第一端部,该交叉方向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上述折叠机构具备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一折叠机构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一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第一端部;该第二折叠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折叠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另一方的第二端部。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上述输送装置,在上述第一折痕侧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状态下输送由上述第一折叠机构折叠了的上述吸收性物品;上述第二折叠机构,以与上述第一折痕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第二端部和以上述第一折痕为基点被折叠的第一端部。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的主要内容是上述折叠叶片的交叉方向中心的厚度比上述折叠叶片的交叉方向端部的厚度构成得薄。
本发明的第九特征的主要内容是在上述折叠叶片的上述交叉方向中心形成切口。
本发明的第十特征的主要内容是构成为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上述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在上述夹压区域为最窄;上述折叠叶片位于上述夹压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的主要内容是在上述第二带构件与上述折叠叶片之间设置对上述第二带构件的表面进行覆盖的罩构件。
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的主要内容是在上述折叠叶片最接近上述夹压区域的状态下,上述折叠叶片的前端与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比上述折叠叶片的前端与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折叠叶片的位置偏移进行抑制,在适当的位置折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收性物品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折叠工序的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的折叠叶片的轨迹的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由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所进行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的形态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体地说,对(1)吸收性物品的结构、(2)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形态、(3)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的结构以及(4)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图的记载中,对同一或类似的部分标注同一或类似的符号。其中,图是示意性的图,应该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的尺寸的比例等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在图相互间当然也包含相互的尺寸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1)吸收性物品的结构
首先,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0的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00是生理用卫生巾。
吸收性物品100具有卫生巾主体1和用于包装此卫生巾主体1的包装片70。另外,吸收性物品100不限于生理用卫生巾,也可以是内裤衬垫、一次性使用尿布等其它的吸收性物品。
吸收性物品100,通过以将卫生巾主体1配置在包装片70上的状态折叠包装片70和卫生巾主体1,卫生巾主体1被单个地包装。
卫生巾主体1具有透过液体的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10、不透过液体的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未图示)、以及吸收体30。
包装片70单个地包装卫生巾主体1。包装片70具有在卫生巾主体1的背面片侧与卫生巾主体1相向的相向面71和在收容了卫生巾主体1的状态下位于外侧的非相向面(参照图2)。
包装片7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是配置在第一长度方向折痕侧的第一宽度方向端部70A和配置在第二长度方向折痕侧的第二宽度方向端部70B,都沿前后方向配置。另外,包装片的前后方向的端部是配置在前侧的前端部70C和配置在后侧的后端部70D,都沿宽度方向配置。
另外,包装片70也可以为了提高质感等目的在包装片70的表面上实施圆点压花、梨皮纹压花那样的表面加工。作为包装片70的材质,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塑料薄膜,尼龙薄膜等各种薄膜,层叠了无纺布的薄膜,或聚丙烯、聚酯等的无纺布等。
这样构成的卫生巾主体1及包装片70,在沿宽度方向W及前后方向L的规定的折叠位置将卫生巾主体1的表面片10作为内侧进行折叠。在卫生巾主体1被折叠的状态下,包装片70的前后方向L的一方的端部被粘着在包装片70上。包装片70的端部由胶粘带75与包装片70的一部分粘着。
(2)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形态
下面,根据图2说明吸收性物品100的折叠方法。图2是示意地表示吸收性物品100的折叠工序的图。吸收性物品100的折叠工序具有吸收性物品载置工序、第一折叠工序、第二折叠工序、切断工序、第三折叠工序、第四折叠工序、带粘贴工序。
在吸收性物品载置工序S101中,在包装片70上配置卫生巾主体1。另外,可以在单个地包装1个卫生巾主体1的尺寸的包装片70上配置卫生巾主体1,也可以例如构成为在沿输送方向连续的包装片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多个卫生巾主体1。
在第一折叠工序S102中,包装片70和卫生巾主体1从包含宽度方向的吸收性物品100的一方的端部侧的端部区域侧以沿前后方向L的第一长度方向折痕FL1(参照图1)为基点向内侧折回。
在第二折叠工序S103中,包装片70和卫生巾主体1从包含宽度方向W的卫生巾主体1的另一方的端部侧的端部区域侧以沿前后方向L的第二长度方向折痕FL2(参照图1)为基点向内侧折回。
接着,在切断工序S104中,以第二长度方向折痕FL2为基点折回的卫生巾主体1及包装片70的连续体被沿着沿宽度方向的切断线切断。包装片70及卫生巾主体1通过被切断,成为各个产品长度。
在第三折叠工序S105中,包装片70和卫生巾主体1以沿宽度方向W的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为基点折回。具体地说,包装片的后端部70D和吸收性物品的后端部1D以沿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为基点向前方被折叠。在此状态下,包装片的后端部70D向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的前方延伸出。在第三折叠工序S105中,被输送的卫生巾主体1及包装片70通过由折叠叶片260从上方推压,被进行折叠。
在第四折叠工序S106中,包装片70和卫生巾主体1以沿宽度方向W的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为基点折回。具体地说,包装片的前端部70C、吸收性物品的前端部1C、和包装片的后端部70D被以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为基点向后方折叠。在第四折叠工序S106中,被输送的卫生巾主体1及包装片70通过折叠叶片260从侧方推压,被进行折叠。
(3)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下面,根据图3说明在上述第三折叠工序及第四折叠工序中使用的吸收性物品100的折叠装置200的结构。图3是示意地表示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200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200具有输送机构210和折叠机构250。图3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200是进行第三折叠工序S105及第四折叠工序S106的任一个的装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整体中,进行第三折叠工序S105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和进行第四折叠工序S106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在输送方向连续地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折叠装置200沿吸收性物品100的前后方向L向输送方向MD输送吸收性物品100,以沿交叉方向CD(参照图2)的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及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为基点折叠吸收性物品100,该交叉方向CD与输送方向MD交叉。
输送机构210具有第一辊211、架设在第一辊211上的第一带构件221、与第一辊211离开地配置的第二辊212、和架设在第二辊212上的第二带构件222。输送机构210,在由第一带构件221输送吸收性物品100后,在第一带构件221与第二带构件222相向地配置而成的汇合点P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由第一带构件221和第二带构件222协作地输送吸收性物品100。
另外,所谓汇合点P是指开始由第一带构件221和第二带构件222双方进行吸收性物品的输送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汇合点P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吸收性物品的一部分与第一带构件221及第二带构件222接触,并被输送,第一带构件221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221a与第二带构件222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222a之间的距离逐渐变窄。通过这样带构件之间的距离变短,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的表观尺寸逐渐变薄。然后,在汇合点P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吸收性物品大致以整个面与第一带构件及第二带构件接触,并被输送。即,汇合点P是指由第一带构件221和第二带构件222夹着吸收性物品的两个面整体、由第一带构件221和第二带构件222双方输送吸收性物品的夹压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的点。夹压区域N是指由第一带构件221和第二带构件222夹着吸收性物品进行输送的区域,表示在图3中。
第一辊211和第二辊212相向地配置,向相反方向旋转。第一带构件221在沿第一方向D1移动后,沿第一辊211的外周面移动90度。吸收性物品100由第一带构件221往第二带构件222向第一方向D1输送,且在由折叠叶片260折叠后,沿第二方向D2被输送。折叠了的吸收性物品100沿第二方向D2往汇合点P被输送,在汇合点P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夹压区域N中,在被夹持在第一带构件221与第二带构件222之间的状态下被输送。
另一方面,第二带构件222在沿第一方向D1的相反方向,即第三方向D3移动后,沿第二辊212的外周面移动90度。接着,沿与第一方向D1正交且与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及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正交的第二方向D2移动。
折叠机构250以沿与输送方向MD正交的交叉方向CD的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及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为基点,折叠由输送机构210输送的吸收性物品100。折叠机构250具备折叠叶片260。折叠叶片260与吸收性物品100抵接,且以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及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为基点折叠吸收性物品100。
图4是示意地表示折叠机构250的主视图。折叠机构250具有旋转体251和随着旋转体251的旋转而沿旋转体251的外周移动的折叠叶片260。折叠叶片260构成为一边沿旋转体251的外周移动一边相对于旋转体251旋转。图4是示意地表示折叠叶片260的轨迹的图。
折叠叶片260的一端261与旋转体251的外周面接合。折叠叶片260在图4所示状态下以折叠叶片260的一端261为中心轴旋转。折叠机构250通过以折叠叶片260的一端261为中心轴旋转,实现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位于旋转体251的外周面的内侧的状态和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向旋转体251的外周面的外侧突出的状态。在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向旋转体251的外周面的外侧且向输送机构210侧突出的状态下,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与吸收性物品100抵接,以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为折叠基点对吸收性物品100进行折叠。
图4(a)是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位于旋转体251的中心侧的状态。通过旋转体251从此状态以逆时针旋转30度,且折叠叶片260以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往输送机构侧(图4所示的下侧)去的方式旋转,成为图4(b)所示状态。在此状态下,折叠叶片260的一端261及另一端262都位于旋转体251的外周面上。
接着,从图4(b)所示状态,通过旋转体251以逆时针旋转30度,且折叠叶片260以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往输送机构侧(图4所示下侧)去的方式旋转,成为图4(c)所示状态。在此状态下,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向旋转体251的外周面的外侧突出,与吸收性物品100抵接。折叠叶片260抵接的位置成为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或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
接着,通过旋转体251以逆时针旋转30度,折叠叶片的另一端往输送机构侧去地旋转,成为图4(d)所示状态。在此状态下,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进一步向旋转体251的外周面的外侧突出,成为折叠叶片260最接近汇合点P的状态。吸收性物品100由输送机构侧(图4所示的下侧)的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进一步推压,被折叠。
接着,旋转体251以逆时针旋转30度,且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以往旋转体251的中心侧去的方式旋转,成为图4(e)所示状态。然后,通过旋转体251以逆时针旋转30度,且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以往旋转体251的中心侧去的方式进一步旋转,成为图4(f)所示状态。通过这样折叠叶片260及旋转体251旋转,能够实现因折叠叶片260向旋转体251的外周面的外侧突出,由折叠叶片260对吸收性物品100进行折叠的状态和折叠叶片260从吸收性物品100离开的状态。
接下来,根据图5说明由吸收性物品100的折叠装置200进行的吸收性物品100的折叠的形态。首先,如图5(a)所示,由输送机构210的第一带构件221沿第一方向输送吸收性物品100。吸收性物品100沿第一方向D1往第二辊212移动。
吸收性物品100从图5(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第一方向D1被输送,成为图5(b)所示的状态。具体地说,成为吸收性物品100横跨在第一带构件221和第二带构件222上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吸收性物品100成为位于折叠机构250的正下方,并且位于折叠机构250的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所抵接的位置。
折叠叶片260从第二辊212侧沿第三方向D3移动后,一边沿第三方向D3移动一边往夹压区域N向第二方向D2移动。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与在通过第一带构件221从第一辊侧沿第一方向D1移动后往夹压区域N输送的吸收性物品100抵接。图5(c)是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与吸收性物品100抵接的状态。
从图5(c)所示的状态,通过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向输送装置侧(外周面的外侧)进一步突出,吸收性物品100向汇合点P被折入,吸收性物品100被折叠。图5(d)是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最向汇合点P侧突出的状态。
从图5(d)所示的状态,通过旋转体251进一步旋转,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随着旋转体251的旋转,从吸收性物品100离开地移动。具体地说,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从最向汇合点P侧突出的位置,一边向第三方向D3移动,一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图5(e)表示从图5(d)所示的状态折叠叶片的另一端262从吸收性物品100离开了的状态。
通过这样一边由输送机构210输送吸收性物品100,一边由折叠机构对吸收性物品进行折叠,能够以沿与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对吸收性物品100进行折叠,且由第一带构件221和第二带构件222将折叠的状态的吸收性物品夹着输送。
在折叠叶片260与吸收性物品100抵接之前,折叠叶片260从第二辊侧往夹压区域N沿第三方向D3移动。另一方面,吸收性物品100由第一带构件从第一辊侧往夹压区域N沿第一方向D1移动。然后,在折叠叶片与吸收性物品抵接后,折叠叶片260向第一辊侧将吸收性物品推入。因为折叠叶片向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带构件221侧对吸收性物品进行推压,所以,吸收性物品变得容易碰到与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带构件222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带构件。
因此,能够抑制以往的折叠装置的问题(在吸收性物品与折叠叶片抵接的状态下,因为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与折叠叶片的移动方向逆行,所以,吸收性物品的折痕弯曲,或折叠叶片的位置偏移而在吸收性物品上发生折皱)。
另外,进行第四折叠工序的折叠装置,在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侧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状态下输送由第一折叠机构折叠的吸收性物品100。然后,以位于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为基点,对吸收性物品的前端部1C和以第一宽度方向折痕FW1为基点折叠的吸收性物品的后端部1D进行折叠。
能够在吸收性物品的前端部1C和吸收性物品的后端部1D位于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状态下,以第二宽度方向折痕FW2为基点进行折叠。因此,能够使折叠时的吸收性物品100的折皱、歪扭脱离至吸收性物品的前端部1C及吸收性物品的后端部1D。
另外,在图5(d)所示的状态,即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最向夹压区域N侧突出的状态下,折叠叶片的另一端262与第一带构件221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221a的距离,比折叠叶片的另一端262与第二带构件222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222a的距离更短。根据这样的结构,吸收性物品100变得容易碰到第一带构件侧,能够圆滑地输送折叠了的吸收性物品100。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221a与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222a的距离在夹压区域N最短,且折叠叶片260位于夹压区域N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例如,若折叠叶片260的另一端262到达第一带构件221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第二带构件222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为最短的夹压区域N,则由第一带构件221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和第二带构件222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夹着折叠叶片260及被折叠了的吸收性物品100,存在因该摩擦导致折叠叶片磨损、或受伤的危险。然而,通过折叠叶片构成为位于夹压区域N的输送方向上游侧,能够抑制折叠叶片的磨损、损伤。
另外,夹压区域N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构成为,比夹压区域N的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和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更长,而且比吸收性物品的厚度乘以折叠次数得到的长度更长。另外,更优选的是,夹压区域N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构成为,比吸收性物品的厚度乘以折叠次数得到的长度和折叠叶片的厚度相加后的长度更长。根据这样的结构,当由折叠叶片折叠了吸收性物品时,吸收性物品变得难以卡在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之间,能够顺利地将折叠叶片拔出。
(4)其它的实施方式
虽然如上述那样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应该理解构成此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及图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根据此公开,各种各样的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图6是示意地表示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的一部分的图。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在第二带构件222与折叠叶片260之间设置对第二带构件222的表面进行覆盖的罩构件270。通过设置罩构件270,能够抑制吸收性物品100的卷入,能够由第一带构件221圆滑地输送吸收性物品100。罩构件只要设置成至少向第三方向移动的第二带构件与吸收性物品不抵接即可,其形状、配置不限于图6所示的方式。
另外,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例如虽然实施方式的折叠叶片的厚度大致均匀地构成,但折叠叶片的交叉方向中心的厚度也可以与折叠叶片的交叉方向端部的厚度相比构成得薄,也可以在折叠叶片的交叉方向中心形成切口。
具有吸收芯的吸收性物品的交叉方向中心的厚度比交叉方向端部的厚度厚。根据折叠叶片的厚度变化的结构,能够沿吸收性物品的凹凸配置折叠叶片,能够抑制折叠叶片与吸收性物品的偏移,抑制折叠时的折皱、歪扭的发生。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具备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实施第三折叠工序和第四折叠工序,但不一定非要折叠多次,折叠工序也可以是一次。另外,在第四折叠工序中,也可以构成为不折叠吸收性物品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仅折叠吸收性物品的后端部。
符号说明:
1:卫生巾主体
1C:前端部
1D:后端部
10:表面片
30:吸收体
70:包装片
70A:第一宽度方向端部
70B:第二宽度方向端部
70C:前端部
70D:后端部
71:相向面
75:胶粘带
100:吸收性物品
200: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210:输送机构
211:第一辊
212:第二辊
221:第一带构件
222:第二带构件
250:折叠机构
251:旋转体
260:折叠叶片
261:一端
262:另一端
CD:交叉方向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FL1:第一长度方向折痕
FL2:第二长度方向折痕
FW1:第一宽度方向折痕
FW2:第二宽度方向折痕
L:前后方向
MD:输送方向
N:夹压区域
P:汇合点
S101:吸收性物品载置工序
S102:第一折叠工序
S103:第二折叠工序
S104:切断工序
S105:第三折叠工序
S106:第四折叠工序
W:宽度方向

Claims (35)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折叠机构;
该输送机构具有架设在第一辊上的第一带构件和架设在与上述第一辊离开配置的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在由上述第一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
该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由上述输送机构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正交;
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叠机构具备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以上述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叶片;
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夹着上述吸收性物品输送的夹压区域侧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叶片从上述第二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移动,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上述折叠叶片,在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后,从上述夹压区域侧向上述第一辊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带构件在沿第一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后,沿上述第一辊的外周面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转换方向,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折痕正交的第二方向往上述夹压区域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带构件在沿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移动后,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叶片在沿上述第三方向移动后,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内侧折回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任一个的第一端部,该交叉方向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机构具备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一折叠机构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一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第一端部;该第二折叠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折叠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一折痕侧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状态下输送由上述第一折叠机构折叠了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折叠机构,以与上述第一折痕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第二端部和以上述第一折痕为基点被折叠的第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上述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在上述夹压区域为最窄;
上述折叠叶片位于上述夹压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8.一种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折叠机构;
该输送机构具有架设在第一辊上的第一带构件和架设在与上述第一辊离开配置的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在由上述第一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
该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由上述输送机构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正交;
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叠机构具备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以上述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叶片;
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夹着上述吸收性物品输送的夹压区域侧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叶片从上述第二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移动,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上述折叠叶片的上述交叉方向的中心的厚度比上述折叠叶片的上述交叉方向的端部的厚度构成得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带构件在沿第一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后,沿上述第一辊的外周面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转换方向,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折痕正交的第二方向往上述夹压区域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带构件在沿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移动后,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叶片在沿上述第三方向移动后,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内侧折回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任一个的第一端部,该交叉方向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机构具备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一折叠机构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一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第一端部;该第二折叠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折叠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一折痕侧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状态下输送由上述第一折叠机构折叠了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折叠机构,以与上述第一折痕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第二端部和以上述第一折痕为基点被折叠的第一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上述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在上述夹压区域为最窄;
上述折叠叶片位于上述夹压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15.一种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折叠机构;
该输送机构具有架设在第一辊上的第一带构件和架设在与上述第一辊离开配置的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在由上述第一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
该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由上述输送机构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正交;
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叠机构具备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以上述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叶片;
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夹着上述吸收性物品输送的夹压区域侧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叶片从上述第二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移动,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在上述折叠叶片的上述交叉方向的中心形成切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带构件在沿第一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后,沿上述第一辊的外周面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转换方向,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折痕正交的第二方向往上述夹压区域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带构件在沿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移动后,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叶片在沿上述第三方向移动后,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内侧折回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任一个的第一端部,该交叉方向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机构具备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一折叠机构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一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第一端部;该第二折叠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折叠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一折痕侧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状态下输送由上述第一折叠机构折叠了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折叠机构,以与上述第一折痕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第二端部和以上述第一折痕为基点被折叠的第一端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上述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在上述夹压区域为最窄;
上述折叠叶片位于上述夹压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22.一种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折叠机构;
该输送机构具有架设在第一辊上的第一带构件和架设在与上述第一辊离开配置的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在由上述第一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
该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由上述输送机构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正交;
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叠机构具备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以上述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叶片;
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夹着上述吸收性物品输送的夹压区域侧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叶片从上述第二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移动,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在上述第二带构件与上述折叠叶片之间设置对上述第二带构件的表面进行覆盖的罩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带构件在沿第一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后,沿上述第一辊的外周面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转换方向,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折痕正交的第二方向往上述夹压区域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带构件在沿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移动后,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叶片在沿上述第三方向移动后,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内侧折回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任一个的第一端部,该交叉方向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机构具备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一折叠机构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一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第一端部;该第二折叠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折叠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一折痕侧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状态下输送由上述第一折叠机构折叠了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折叠机构,以与上述第一折痕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第二端部和以上述第一折痕为基点被折叠的第一端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上述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在上述夹压区域为最窄;
上述折叠叶片位于上述夹压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29.一种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该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折叠机构;
该输送机构具有架设在第一辊上的第一带构件和架设在与上述第一辊离开配置的第二辊上的第二带构件,在由上述第一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输送吸收性物品;
该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折叠由上述输送机构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该交叉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输送方向正交;
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叠机构具备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以上述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折叠叶片;
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由上述第一带构件和上述第二带构件夹着上述吸收性物品输送的夹压区域侧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叶片从上述第二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移动,与由上述第一带构件从上述第一辊侧向上述夹压区域侧输送的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在上述折叠叶片最接近上述夹压区域的状态下,上述折叠叶片的前端与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比上述折叠叶片的前端与上述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短。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带构件在沿第一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后,沿上述第一辊的外周面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转换方向,沿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上述折痕正交的第二方向往上述夹压区域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带构件在沿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移动后,沿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叶片在沿上述第三方向移动后,与上述吸收性物品抵接。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沿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输送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折叠机构以沿交叉方向的折痕为基点,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内侧折回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任一个的第一端部,该交叉方向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后方向正交。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叠机构具备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该第一折叠机构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一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上述第一端部;该第二折叠机构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折叠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以沿上述交叉方向的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作为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一折痕侧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状态下输送由上述第一折叠机构折叠了的上述吸收性物品;
上述第二折叠机构,以与上述第一折痕相比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第二折痕为基点,折叠上述第二端部和以上述第一折痕为基点被折叠的第一端部。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第一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与上述第二带构件的吸收性物品相向面的距离在上述夹压区域为最窄;
上述折叠叶片位于上述夹压区域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CN201310385888.0A 2012-08-30 2013-08-30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62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9685 2012-08-30
JP2012189685A JP5969862B2 (ja) 2012-08-30 2012-08-30 吸収性物品の折り畳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2961A CN103662961A (zh) 2014-03-26
CN103662961B true CN103662961B (zh) 2017-09-26

Family

ID=5030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588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62961B (zh) 2012-08-30 2013-08-30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69862B2 (zh)
CN (1) CN103662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522088A (ja) * 2014-06-30 2017-08-10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吸収性物品を折り畳むための方法
JP5938126B1 (ja) * 2015-05-22 2016-06-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折畳方法及び折畳装置
WO2017094081A1 (ja) * 2015-11-30 2017-06-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連結包装製品の製造方法
JP6381578B2 (ja) * 2016-05-02 2018-08-2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8082622B (zh) * 2018-01-12 2023-08-08 广州市兴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平片产品的折叠装置与方法
EP3954637B1 (en) * 2019-04-12 2024-04-24 Zuiko (Shanghai) Corporation Folding device for disposable hygiene art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51014A (zh) * 1972-09-16 1974-05-17
US4410324A (en) * 1981-03-16 1983-10-18 Sabee Reinhardt N Form fit diaper with inside seal and thickened crotch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4519596A (en) * 1984-07-13 1985-05-28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lding diapers with selective movement of orbit of tucker balde
DE4028889A1 (de) * 1990-09-12 1992-03-19 Winkler Duennebier Kg Mas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lten von hygieneprodukten
JPH05208034A (ja) * 1992-01-31 1993-08-20 Kao Corp 被折り畳み製品の折り畳み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61528A (ja) * 1992-06-19 1994-01-11 Ishikawa Kogyo Kk タオル類の折り畳み装置
US6708855B2 (en) * 2002-04-03 2004-03-23 Robert W. Wilson Transverse folding apparatus
US7617656B2 (en) * 2007-03-16 2009-11-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folding or redirecting
CN201920996U (zh) * 2010-10-09 2011-08-10 杭州珂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婴儿拉拉裤、训练裤成品折耳系统
US8882648B2 (en) * 2010-12-20 2014-11-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nd folding absorbent art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45847A (ja) 2014-03-17
CN103662961A (zh) 2014-03-26
JP5969862B2 (ja)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2961B (zh) 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装置
JP4019020B2 (ja) 吸収性物品の折戻し装置
US9492330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sheet-like member associated with an absorbent article
JP5351649B2 (ja) 切断転写装置及び切断転写方法
TW201143732A (en) Packaging structure of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029025A (zh)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CN107074476A (zh) 用于折叠吸收制品的方法
JP5645575B2 (ja) 吸収性物品の回転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回転方法
CN108430410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JP5926121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09123213A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JP6220795B2 (ja)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連続シートの複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138903B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TW200946089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bsorptive article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bsorptive article
CN107613922A (zh) 吸收制品以及用于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和装置
JP6329929B2 (ja) 連続シートを折る方法、ファスニングテープを製造する方法、物品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これらの方法を実行する装置
CN107334580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3908378B (zh) 吸收性物品的单个包装体及吸收性物品的单个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JP4420860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10084980A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
TWI736725B (zh) 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EP3424474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article
JP7296301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129291B1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587999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