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2090B -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2090B
CN103662090B CN201310684443.2A CN201310684443A CN103662090B CN 103662090 B CN103662090 B CN 103662090B CN 201310684443 A CN201310684443 A CN 201310684443A CN 103662090 B CN103662090 B CN 103662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ance
hovering
acceleration
trajectory
over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44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2090A (zh
Inventor
张洪华
黄翔宇
关轶峰
李骥
梁俊
程铭
赵宇
于萍
何健
王大轶
张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3106844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2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2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2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2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2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判断主减速段是否出现推进剂紧张或由主发动机产生的干扰力矩大于控制力矩导致的姿态连续超差,若出现,则采取推力切换、重新安排制导律及模式切换顺序的轨迹在线规划策略,直接进入悬停段,否则不进行轨迹规划;其次,判断快速调整段是否高度超差,若是,则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悬停目标,否则不进行轨迹规划;然后,判断接近段是否出现高度或速度超差,若出现,则重新规划接近段制导目标、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直接进入悬停段,否则不进行轨迹规划;最后,判断悬停段是否出现推进剂紧张的情况,若出现,则重新规划避障和缓速下降轨迹缩短下降时间,否则不进行轨迹规划。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主要应用于深空着陆探测器,属于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空天体软着陆动力下降过程一般可分为六个任务段:1)主减速段:距天体表面高度从约15km到约3km,该段主要任务是软着陆制动,减小着陆器的速度至预设值,高度下降至约3km。2)快速调整段:距天体表面高度从约3km到约2.4km,该段主要任务是快速衔接主减速和接近段。3)接近段:距天体表面高度从约2.4km到约100m,该段主要任务是粗避障。4)悬停段:距天体表面高度约100m,该段主要任务是对着陆区域的精障碍检测。保持着陆器处于悬停状态,利用三维成像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选择出安全着陆点。5)避障段:距天体表面高度从约100m到约30m,该段主要任务是精避障和下降。6)缓速下降段:距天体表面高度从约30m到0m,该段主要任务是保证着陆器平稳缓速下降到天体表面。
天体软着陆动力下降轨迹的设计是着陆探测器GNC(制导、导航与控制)方案设计的重要方面。Luna和Surveyor系列月球着陆器分别采用了标称轨迹和重力转弯制导,标称轨迹由地面设计确定,重力转弯可现实的标称轨迹也有地面设计确定;Apollo探测器在主减速段和接近段都采用了四次多项式制导,通过在地面优化设计参数实现地面预设的标称轨迹;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提出在主减速段采用PEG制导、接近段采用多项式制导;这些着陆器的GNC方案设计中都没有涉及动力下降轨迹的智能在线规划问题。
对于软着陆深空天体,最终的制动减速过程都需要主发动机产生推力实现。主发动机工作需要消耗大量推进剂,着陆器质量变化大以及推进系统的不平衡排放可能引起着陆器质心偏移较大,进而在主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干扰力矩大于控制力矩的严重故障问题,导致动力下降过程姿态连续超差,无法安全软着陆。
另外,如果主发动机在轨出现实际推力远低于标称值,就会致使主减速段时间变长、推进剂消耗较多,引起后续任务的推进剂不足;接近段也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接近段还存在由于地形等因素造成的时间过长,导致后续推进剂紧张。对于推进剂在轨出现紧张,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否则也无法安全软着陆。还有,接近段出现高度和速度超差问题,也容易引发故障,导致无法安全软着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解决问题:本发明针对着陆器在轨出现质心偏移过大、接近段出现高度和速度超差和推进剂紧张等情况引起的安全软着陆难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满足了着陆器故障情况下的安全软着陆要求。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主要为:1)针对着陆器质心偏移较大引起的干扰力矩过大问题,在轨切换推力大小,根据不同状态条件,自适应的规划后续动力下降轨迹以及策略;2)在轨自主判断推进剂状态,根据出现推进剂紧张时对应的着陆器状态条件,智能采用不同的下降策略及轨迹;3)根据接近段高度和速度超差的情况,在线规划后续下降轨迹。
具体实现如下:
针对深空天体软着陆动力下降过程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和悬停段等四个任务段,根据不同任务段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智能轨迹在线规划策略。
(1)对于主减速段,判断是否出现推进剂紧张或由主发动机产生的干扰力矩大于控制力矩导致的主减速段姿态连续超差,如果出现,置标志BKFlag=1(需要进行在线智能轨迹规划);如果不出现,置BKFlag=0(不进行在线轨迹规划,按原有正常模式执行),控后进入快速调整段。
(2)若BKFlag=1,①如果高度在4.5km以上,则主发动机从大推力切换到中推力,3km的目标状态改为1km的目标状态,主减速制导律结构不变,即只需更换制导目标;1km以下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②如果高度小于等于4.5km,则主发动机从大推力切换到变推力;采用设计的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对于这两种情况,控后都直接进入悬停段。
(3)若BKFlag=0(正常进入快速调整段),对于快速调整段,如果出现高度超差,则置PFlag=1,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高度为100m、目标速度为0m/s),控后直接进入悬停段。如果未出现高度超差,则置标志PFlag=0,控后进入接近段。
(4)若BKFlag=0且PFlag=0,即正常进入接近段。在刚进入接近段时,如果高度超差,则重新规划接近段制导目标;如果接近段的过程中出现高度或速度超差的情况,则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高度为100m、目标速度为0m/s)。控后都进入悬停段。
(5)对于悬停段,通过判断在轨推进剂估算与后续标称任务的标称推进剂之差来确定推进剂是否紧张。如果出现推进剂紧张的情况,采取重新在轨规划避障和缓速下降轨迹来实现缩短下降时间的策略;否则,采取正常下降模式,依次进入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直至着陆天体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在轨切换推力大小,根据不同状态条件,自适应的规划后续动力下降轨迹以及策略,解决了由着陆器质心偏移较大引起的干扰力矩大于控制力矩的严重故障问题;在轨自主判断推进剂状态,根据出现推进剂紧张时对应的着陆器状态条件,智能采用不同的下降策略及轨迹,解决了推进剂紧张问题;根据接近段高度和速度超差的情况,在线规划后续下降轨迹,解决了接近段高度和速度超差引起故障的问题;满足了着陆器故障情况下的安全软着陆要求。
(2)本发明属于深空探测器的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非常适合深空天体探测器的高安全着陆制导的需要,可以应用于着陆或附着深空天体探测器的导航、制导与控制,也可以应用到返回地球任务的导航与制导,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现如下:
(一)对于主减速段,判断是否出现推进剂紧张或由主发动机产生的干扰力矩大于控制力矩导致的主减速段姿态连续超差,如果出现,置标志BKFlag=1(需要进行在线智能轨迹规划);如果不出现,置BKFlag=0(不进行在线轨迹规划,按原有正常模式执行),控后进入快速调整段。
(二)若BKFlag=1,①如果高度在4.5km以上,则主发动机从大推力切换到中推力,3km的目标状态改为1km的目标状态,主减速制导律结构不变,即只需更换制导目标;1km以下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
(1)4.5km以上的切换策略。
基于降低推进剂消耗的考虑,对于4.5km以上大推力(如7500N)切换中推力(如5000N),3km的目标状态改为1km的目标状态(高度为1km、目标速度垂向航向与法向分别为-30m/s、0m/s和0m/s),主减速制导律结构不变,即只需更换制导目标。主减速制导律可以采用PEG制导律(见文章SpaceShuttle Ascent Guidance,Navigation,and Control.The Journal of theAstronautical Science,Vol.XXVII,No.1,pp1-38,January-March,1979),也可以采用常推力次优制导(参见文章3-dimensional near-minnmum fuel guidance lawof a lunar landing module.AIAA-99-3983)。
1km以下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高度为100m、目标速度为0m/s),转出条件改为主减速段直接切换到悬停段(如:若(三个方向速度均小于<1m/s且高度≤101m)或(主减速制导时间<0.128秒)),则:切换到悬停模式),悬停段后续模式顺序正常执行。
安全模式制导律的具体实现为:
1)高度方向控制可采用一次线性加速度近似制导律,高度方向指令加速度可表达为
a cmd _ r = a rf - 6 ( v rf + v r ) t go + 12 ( r f - r ) t go 2 + g m - - - ( 1 )
式中,arf为垂向目标加速度,vrf为垂向目标速度,vr为着陆器当前垂向速度,rf为制导高度目标,r为着陆器当前高度,gm为着陆天体表面引力,tgo为着陆剩余时间。
根据位置矢量确定高度方向的指令加速度矢量
a &OverBar; cmd _ r = a cmd _ r r I &OverBar; | | r I &OverBar; | | - - - ( 2 )
式中,为着陆器位置。
2)水平方向只控制速度及加速度,而不控制位置,也是尽可能快地消除水平速度,减小不安全着陆因素。
a &OverBar; cmd _ h = c Ph ( - v &OverBar; mI _ h ) + c Dh ( - a &OverBar; I _ h ) - - - ( 3 )
式中,分别为着陆器相对月面的水平速度和水平加速度,cPh、cDh分别为速度和加速度控制参数。
3)综合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确定合加速度制导指令为
a &OverBar; cmd = a &OverBar; cmd _ h + a &OverBar; cmd _ r - - - ( 4 )
为了避免由最大推力约束导致的着陆器硬着陆,制导律选择了优先保证垂向高度安全的策略。如果根据制导律直接确定的指令推力大于主发动机最大推力约束(如5000N),则优先保证高度方向的控制需求,通过调节指令加速度与垂向夹角来实现。
(2)如果高度小于等于4.5km,则主发动机从大推力(如7500N)切换到变推力(如5000-1500N);采用设计的安全模式制导律(如上(1)所示),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高度为1km、目标速度为0m/s)。
(3)对于这两种情况,控后都直接进入悬停段。
(三)若BKFlag=0(正常进入快速调整段),对于快速调整段,如果出现高度超差,则置PFlag=1,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如上述),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高度为100m、目标速度为0m/s),控后直接进入悬停段。如果未出现高度超差,则置标志PFlag=0,控后进入接近段。
(四)若BKFlag=0且PFlag=0,即正常进入接近段。在刚进入接近段时,如果高度超差,则重新规划接近段制导目标;如果接近段的过程中出现高度或速度超差的情况,则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如上述),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高度为100m、目标速度为0m/s)。控后都进入悬停段。
在刚进入接近段时,如果高度超差,则重新规划接近段制导目标
(1)根据星上存储的或地面注入的推力方向角αA(如9°)和航向角βA(如45°),计算制导需要轨迹的参数。
取参数α=αA、β=βA,则有
推力加速度大小:aF=gm/(cosα-tanβ·sinα)
规划的垂向加速度:axt=aF·cosα-gm
规划的垂向速度:vx=-sqrt(2·axt·h)
规划的时间:T=|vx/axt|
规划的航向加速度:azt=-axt
规划的航向速度:vz=-vx
规划的航程:sz=vz 2/|azt|/2
规划时间的负值:TIF=-T
式中,gm为着陆天体表面引力,h为着陆器当前高度。
(2)根据上面的计算,可以确定已知的终端和初始状态,利用四次多项式制导的状态转移矩阵,确定终端状态(JFGZ、SFGZ分别为航向加加速度、航向加加加速度),具体表达式为
J FGZ S FGZ = A 1 ( R IGZ V IGZ - B 1 R FGZ V FGZ A FGZ )
式中,制导系终端航向位置RFGZ=0,制导系终端航向速度VFGZ=0,制导系终端航向加速度AFGZ=azt,制导系初始航向位置RIGZ=-sz,制导系初始航向速度VIGZ=vz,中间矩阵 A 1 = - 24 / T IF 3 - 6 / T IF 2 - 72 / T IF 4 - 24 / T IF 3 , 中间矩阵 B 1 = 1 - T IF T IF 2 / 2 0 1 - T IF , 其它参数物理意义见上面的(1)。
(五)对于悬停段,通过判断在轨推进剂估算与后续标称任务的标称推进剂之差来确定推进剂是否紧张。如果出现推进剂紧张的情况,采取重新在轨规划避障和缓速下降轨迹来实现缩短下降时间的策略;否则,采取正常下降模式,依次进入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直至着陆天体表面。
规划避障下降轨迹的具体实现为:
根据探测器主发动机最小推力(Fmin)计算着陆器能实现的最大下降加速度admax
admax=(mass×gm-Fmin)/mass   (5)
式中,mass为着陆器质量,gm为着陆天体引力。
根据下降时间(tmax)和高度(h)约束确定上下两段加速度(a1,a2)与最大下降速度vm之间的关系
v m - v 0 a 1 + v t - v m a 2 = t max v m 2 - v 0 2 2 a 1 + v t 2 - v m 2 2 a 2 = h - - - ( 6 )
式中,v0为探测器当前的垂向速度,vt为缓速下降制导目标速度。
如果上下两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即a2=-a1),则可得到如下关系
2 t max v m 2 - 4 h v m + 2 h ( v t + v 0 ) - ( v t 2 + v 0 2 ) t max = 0 - - - ( 7 )
由此可解得最大下降速度vm,于是加速度大小可得到
a = v t + v 0 - 2 v m t max - - - ( 8 )
如果a>admax,则取a1=-admax,由式(6)可解算出a2
a 2 = 2 a 1 v t ( a 1 t max + v 0 ) - a 1 v t 2 - a 1 v 0 2 - 2 a 1 2 h ( a 1 t + v 0 ) 2 - v 0 2 - 2 a 1 h - - - ( 9 )
否则,取a1=-a,a2=a。
根据上下两段的加速度取值,确定最大下降速度
v m = a 1 a 2 t max + a 2 v 0 - a 1 v t a 2 - a 1 - - - ( 10 )
进而确定上下两段的切换时间
t &lambda; = v m - v 0 a 1 - - - ( 11 )
于是,根据初始高度、垂向速度,利用确定的加速度和切换时间规划出当前时刻的制导目标速度和高度。
缓速下降轨迹的具体实现为:在限定的着陆速度范围内,增大原来的缓速下降制导目标速度为(例如原来vt=-1.5m/s,置为vt=-3m/s)。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

1.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1)对于主减速段,判断是否出现推进剂紧张或由主发动机产生的干扰力矩大于控制力矩导致的主减速段姿态连续超差,如果出现,置标志BKFlag=1,需要进行在线智能轨迹规划;如果不出现,置BKFlag=0,不进行在线轨迹规划,按原有正常模式执行,控后进入快速调整段;
(2)若BKFlag=1,①如果高度在4.5km以上,则主发动机从大推力切换到中推力,3km的目标状态改为1km的目标状态,主减速制导律结构不变,即只需更换制导目标;1km以下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②如果高度小于等于4.5km,则主发动机从大推力切换到变推力;采用设计的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对于这两种情况,控后都直接进入悬停段;
(3)若BKFlag=0,正常进入快速调整段,对于快速调整段,如果出现高度超差,则置PFlag=1,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控后直接进入悬停段;如果未出现高度超差,则置标志PFlag=0,控后进入接近段;
(4)若BKFlag=0且PFlag=0,即正常进入接近段。在刚进入接近段时,如果高度超差,则重新规划接近段制导目标;如果接近段的过程中出现高度或速度超差的情况,则调用安全模式制导律,目标状态改为100m的悬停目标状态,控后都进入悬停段;
(5)对于悬停段,通过判断在轨推进剂估算与后续标称任务的标称推进剂之差来确定推进剂是否紧张;如果出现推进剂紧张的情况,采取重新在轨规划避障和缓速下降轨迹来实现缩短下降时间的策略;否则,采取正常下降模式,依次进入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直至着陆天体表面;
所述安全模式制导律的具体实现为:
a.高度方向控制采用一次线性加速度近似制导律,高度方向指令加速度表达为
a cmd _ r = a rf - 6 ( v rf + v r ) t go + 12 ( r f - r ) t go 2 + g m - - - ( 1 )
式中,arf为垂向目标加速度,vrf为垂向目标速度,vr为着陆器当前垂向速度,rf为制导高度目标,r为着陆器当前高度,gm为着陆天体表面引力,tgo为着陆剩余时间;
根据位置矢量确定高度方向的指令加速度矢量
a &OverBar; cmd _ r = a cmd _ r r I &OverBar; | | r I &OverBar; | | - - - ( 2 )
式中,为着陆器位置;
b.水平方向只控制速度及加速度,
a &OverBar; cmd _ h = c Ph ( - v &OverBar; mI _ h ) + c Dh ( - a &OverBar; I _ h ) - - - ( 3 )
式中,分别为着陆器相对月面的水平速度和水平加速度,cPh、cDh分别为速度和加速度控制参数;
c.综合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确定合加速度制导指令为
a &OverBar; cmd = a &OverBar; cmd _ h + a &OverBar; cmd _ r - - - ( 4 ) .
CN201310684443.2A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Active CN103662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4443.2A CN103662090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4443.2A CN103662090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2090A CN103662090A (zh) 2014-03-26
CN103662090B true CN103662090B (zh) 2015-04-22

Family

ID=5030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4443.2A Active CN103662090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20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571A (zh) * 2017-06-06 2017-08-18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外天体软着陆制导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579B (zh) * 2014-03-31 2015-11-25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深空探测返回过程的预测校正制导方法
CN103926835B (zh) * 2014-04-04 2016-06-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着陆器动力下降段优化控制方法
CN103984356B (zh) * 2014-05-22 2016-06-0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轨迹规划量测噪声抑制方法
CN104494845B (zh) * 2014-12-03 2016-04-13 长春工业大学 无模型干扰在线估计的小天体探测器着陆控制方法
CN104648695B (zh) * 2014-12-18 2016-08-2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倾侧角可用性的再入走廊最优规划方法
CN105253328B (zh) * 2015-09-02 2017-06-27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动力下降过程位置速度全可控的近似最优显式制导方法
CN105739511B (zh) * 2016-01-31 2019-02-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缺失迹向控制的欠驱动航天器悬停渐近控制方法
CN108454884B (zh) * 2018-02-27 2020-09-18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动力上升安全制导方法及系统
CN111196382B (zh) * 2019-12-25 2021-08-03 北京理工大学 保证收敛的火箭动力下降段实时轨迹规划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3096A (zh) * 2009-12-24 2010-06-09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迭代制导下减少大姿态扰动的控制方法
CN103303495A (zh) * 2013-04-11 2013-09-18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动力下降过程干扰力矩的估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9260B2 (en) * 2008-12-16 2013-07-1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ed descent guidan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3096A (zh) * 2009-12-24 2010-06-09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迭代制导下减少大姿态扰动的控制方法
CN103303495A (zh) * 2013-04-11 2013-09-18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动力下降过程干扰力矩的估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胜勇.变推力月球软着陆制导优化研究.《航天控制》.2008,第26卷(第5期),22-2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571A (zh) * 2017-06-06 2017-08-18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外天体软着陆制导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2090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2090B (zh)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CN102360216B (zh) 双发舰载飞机单发停车的安全着舰控制方法
CN104035335B (zh) 基于高精度纵、横程解析预测方法的平稳滑翔再入制导方法
CN108427406B (zh) 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舰载机着舰控制及艉流抑制方法
Keller et al. Planning of optimal collision avoidance trajectories with timed elastic bands
CN102981507A (zh) 一种软着陆自主障碍规避常推力器控制方法
CN103587723B (zh) 一种再入初始段解析式纵向在线轨迹设计及跟踪方法
CN103662092B (zh) 一种衔接主减速和接近段的预测校正方法
CN101624097B (zh) 自由基座对接器的自主最优轨迹跟踪设计方法
CN102163057A (zh) 一种自治飞艇平面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06371312A (zh) 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升力式再入预测‑校正制导方法
CN106054604A (zh)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再入飞行器鲁棒最优制导方法
CN105173051A (zh) 一种平流层飞艇的制导控制一体化及控制分配方法
Sun et al. Collision avoidance guidance and control scheme for vector propulsion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with disturbance
Dong et al. Real-tim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simultaneous drift and trajectory tracking of autonomous vehicles
Monaco et al. A reconfigurable guidance approach for reusable launch vehicles
CN105335573A (zh) 一种四点式飞机起落架转弯载荷计算方法
Zhou et al. A simple reentry trajectory generation and tracking scheme for common aero vehicle
CN102582849B (zh) 两级固定推力空间交会控制方法
CN104634182A (zh) 一种跳跃式再入标准弹道在线修正的跟踪制导方法
CN112580188A (zh) 一种运载火箭圆轨道在线规划方法
CN103869823B (zh) 火星着陆器喷气推力器和质量矩复合控制系统
Yomchinda et al. Autonomous control and path planning for autorotation of unmanned helicopters
CN113682467B (zh) 一种尾座式垂直起降飞机人工应急辅助起降操纵控制方法
CN112319858B (zh) 一种航天器轨道转移的允许控制集合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