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5544A - 光学退偏器 - Google Patents

光学退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5544A
CN103645544A CN201310737228.4A CN201310737228A CN103645544A CN 103645544 A CN103645544 A CN 103645544A CN 201310737228 A CN201310737228 A CN 201310737228A CN 103645544 A CN103645544 A CN 103645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light
optical fibre
maintaining optical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72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5544B (zh
Inventor
傅谦
王兴龙
曹丁象
刘侠
张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372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45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45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5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5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5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退偏器,包括偏振分束器、第一保偏耦合器、第二保偏耦合器、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第二循环保偏光纤、第一输出保偏光纤、第二输出保偏光纤和偏振合束器,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并向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并向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二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与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相等并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产生距离,第一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二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一输出保偏光纤与第二输出保偏光纤之间的长度差大于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该全光纤结构的退偏器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光学退偏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偏振光变成非偏振光的光学退偏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光纤网络的数据传送速度越来越快,对光纤网络的容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光纤网络传输的大多为线偏振光,由此带来的器件偏振相关损耗、偏振相关增益等对偏振光敏感的干扰,都影响光纤网络传输信号的质量。因此,现有的一些光纤网络使用光学退偏器实现对偏振光进行退偏处理,以将偏振光变成非偏振光。
常用的光学退偏器是Lyot退偏器,通过不同偏振态的光分量在两段光纤传播时存在的时间差,从而形成延时,同时为了满足将偏振光变成非偏振光的要求,需要各个光分量形成的延时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并各光分量互不相关。
如图1所示,现有常见的一种采用内部高双折射结构的保偏光纤1包括包层11、应力区12和纤芯13,由于应力区12一般为掺硼高折射率预应力棒,导致应力区12会向外挤压,使得在包层内部沿y轴方向压缩、沿x轴方向扩张。由于在光纤产生这种非对称的应力分布,引起了光弹效应,从而导致快轴x和慢轴y的折射率不均匀,在光纤芯区产生双折射现象,所以线偏振光能够以高消光比在保偏光纤1的慢轴y传播,输出高相干信噪比的线偏振光。
由于保偏光纤中快轴x折射率和慢轴y折射率时间的差值非常小,而为了实现各光分量互不相关且各个光分量的延时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则该退偏器需要总长度上百米的两段保偏光纤1才能实现光分量具有足够的延时,从而实现退偏。由于保偏光纤成本较高,且其传输长距离后保偏效果有所下降,因此退偏器一般只适用于退偏宽光谱的光源,不能用于相干长度较长的常用准单色光的退偏,导致Lyot退偏器的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公开号为CN10216287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为“输入偏振态无关的双光纤环级联退偏器”的发明创造,如图2所示,该退偏器2由两个光纤环21、22构成,即光纤环21的任意一个端口光纤与光纤环22的任意一个端口光纤熔接构成。每一个光纤环由一端长度大于退偏光相干长度的单模光纤和一个2×2单模光纤耦合器25、26,环中的光纤通过多圈盘绕,使光纤弯曲和扭转引入的双折射效应具有半波片的偏振转换效应。光纤环21、22将输入光分解为直通光及在环内循环不同次数的光分量。光纤环具有将输入光进行偏振分解的功能,其中直通光和偶数次循环的光分量具有相同的偏振态,而奇数次循环的光分量具有相同的偏振态。再将上述两个光纤环21、22分别固定在模盘23、24上,根据不同的输入光对调节模盘23和模盘24的相对角度α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光分解,最后输出退偏光。
然而,上述的退偏器需要通过偏振分析仪来检测输出光的退偏特性,通过退偏特性来调节模盘的相对角度,对于不同的光均需要进行调节该相对角度,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使用人员在使用时需要精密的调节模盘才能得到较好的退偏光,使得该退偏器不适用于一些复杂严酷的环境,给使用人员在户外进行维修安装时带来不便,影响其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全光纤结构光学退偏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退偏器,光学退偏器,包括偏振分束器、第一输入保偏光纤和第二输入保偏光纤,第一输入保偏光纤接收偏振分束器出射的光,第二输入保偏光纤接收偏振分束器出射的光,第二输入保偏光纤的长度与第一输入保偏光纤的长度相等,其中,光学退偏器还包括第一保偏耦合器、第二保偏耦合器、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第二循环保偏光纤、第一输出保偏光纤、第二输出保偏光纤和偏振合束器,第一保偏耦合器接收第一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的光,第二保偏耦合器接收第二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的光,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并向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并向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二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与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相等并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产生距离,第一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二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第一输出保偏光纤与第二输出保偏光纤之间的长度差大于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偏振合束器接收第一输出保偏光纤及第二输出保偏光纤出射的光。
由上述方案可见,利用由保偏光纤构成全光纤结构的光学退偏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保偏光纤来传输光,使得光路避免受到温度变化带来的振动的影响,且光损耗低,使得光路传输过程稳定高效,不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同时该光学退偏器还利用保偏耦合器将光进行光能分配,再通过循环保偏光纤作循环延时,使得光学退偏器输出的两个光强相等且偏振态相互垂直的偏振光,且所有分量之间互不相干,即实现对任意偏振态的光的退偏,可见,通过保偏光纤的循环结构有利于节省成本并将退偏器的结构简化,也有利于简化生产步骤,提高产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保偏耦合器的分光比为1:2。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保偏耦合器的分光比为1:2。
由上可见,利用保偏耦合器分光比为1:2使两组偏振分量的光功率相等,有利于提高退偏效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第一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之间的夹角为9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第二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之间的夹角为90°。
由上可见,利用接收端主轴和出射端主轴之间的夹角为90°,使保偏光纤的偏振方向在保偏光纤内旋转了90°,其具有结构简单、高效稳定等特点,在不同环境下依旧保证其偏振特性,保证退偏器的退偏效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与第二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平行,第二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与第一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平行,第一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平行,第二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平行。
由上可见,通过输入保偏光纤主轴和输出保偏光纤主轴与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主轴平行,使得两个保偏耦合器的输出的偏振态方向垂直,有利于提高退偏光的退偏效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输出保偏光纤与第二输出保偏光纤之间的长度差为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的偶数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偶数倍的数值为六倍、八倍或十倍。
由上可见,通过偶数倍的长度差的设置使得各个光分量的互不相干,由于光循环三次后,前三个主要的出射光的总光强已达99.72%,所以长度差为六倍时,则该三个光互不相干即可实现退偏,有利于节约制作成本。更进一步的有,当光循环五次后,前五个主要的出射光的总光强已达99.99%,所以长度差为十倍时,则该五个光互不相干即可实现退偏,亦可提高退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保偏光纤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退偏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实施例中第一入射光在各端口的光强分布列表。
图5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实施例中第二入射光在各端口的光强分布列表。
图6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实施例中第一入射光在各端口的输出第一光程差分布列表。
图7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实施例中第二入射光在各端口的输出第一光程差分布列表。
图8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实施例中第一入射光在各端口的输出第二光程差分布列表。
图9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实施例中第二入射光在各端口的输出第二光程差分布列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光学退偏器的结构图。该退偏器包括偏振分束器31、保偏耦合器32、保偏耦合器33、偏振合束器34,其中,保偏耦合器32为分光比1:2的2×2保偏耦合器,该保偏耦合器32包括输入端口1、输入端口8、输出端口2和输出端口5,保偏耦合器33为分光比1:2的2×2保偏耦合器,该保偏耦合器33包括输入端口3、输入端口6、输出端口4和输出端口7。
偏振分束器31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输入保偏光纤41连接于输入端口4,偏振分束器31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输入保偏光纤42连接于输入端口3。
偏振合束器34的一个输入端通过输出保偏光纤61连接于输出端口2,偏振合束器34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输出保偏光纤62连接于输出端口4。
保偏耦合器32的输出端口5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1连接于保偏耦合器33的输入端口6,保偏耦合器33的输出端口7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2连接于保偏耦合器33的输入端口8。
由图3可见,循环保偏光纤51包括用于接收保偏耦合器32出射光的接收端53和用于向保偏耦合器33出射光的出射端56,循环保偏光纤52包括用于接收保偏耦合器33出射光的接收端54和用于向保偏耦合器32出射光的出射端55。并且接收端53的主轴以平行于纸面的方向与保偏耦合器32连接,出射端56的主轴以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与保偏耦合器33连接。接收端54的主轴以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与保偏耦合器33连接,出射端55的主轴以平行于纸面的方向与保偏耦合器32连接。
输入保偏光纤41包括用于向保偏耦合器32出射光的出射端43,该出射端43的主轴与出射端55的主轴平行,即平行于纸面。输入保偏光纤42包括用于向保偏耦合器33出射光的出射端44,该出射端44的主轴与出射端56的主轴平行,即垂直于纸面。 
输出保偏光纤61包括用于接收保偏耦合器32出射光的接收端63,该接收端66的主轴与接收端53的主轴平行,即平行于纸面。输出保偏光纤62包括用于接收保偏耦合器33出射光的接收端64,该接收端64的主轴与接收端54的主轴平行,即垂直于纸面。
输入保偏光纤41的长度L01与输入保偏光纤42的长度L03相等,循环保偏光纤51的长度L56与循环保偏光纤52的长度L78相等,且循环保偏光纤51的长度L56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产生距离ΔL,即L56=L78>ΔL。输出保偏光纤61的长度L29大于输出保偏光纤62的长度L49,且L29与L49之间的长度差为ΔM,即图3中标号7所示的一段保偏光纤。
当一束偏振光从偏振分束器入射后,经过偏振分束器31将偏振光分解两束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A和线偏振光B,其中,线偏振光A以平行于纸面的偏振方向入射到保偏耦合器32中,而线偏振光B以为垂直于纸面的偏振方向入射到保偏耦合器33中。
由于保偏耦合器32和保偏耦合器33均为分光比1:2的2×2保偏耦合器,所以由端口1或端口8入射的光经过分光后,以1:2的比例从端口2和端口5出射。具体地,端口2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1入射光光强的1/3,端口2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8入射光光强的2/3,端口5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1入射光光强的2/3,端口5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8入射光光强的1/3。
同样地,保偏耦合器33分光原理和保偏耦合器32一样,具体为端口4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3入射光光强的1/3,端口4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6入射光光强的2/3,端口7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3入射光光强的2/3,端口7出射光的光强为端口6入射光光强的1/3。
参照图4,图4为线偏振光A从端口1入射后在各端口的光强分布列表。当光强为1的线偏振光A入射到保偏耦合器32中后,由于分光比为1:2,所以从端口2出射一束光强为1×1/3=0.333333的光C1,从端口5出射一束光强为1×2/3=0.666667的光,从端口5出射的光再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1传播后,在出射端56同样以光强为0.666667的光入射到端口6。随后在端口4出射一束光强为0.666667×2/3=0.444445的光D1,在端口7出射一束光强为0.666667×1/3=0.222222的光。然后从端口7出射的光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2传播后,以光强0.222222入射到端口8中。由此,线偏振光A完成一次循环。
随后线偏振光A继续进行第二次循环,由于端口8的入射光光强为0.222222,且分光比为1:2,所以端口2出射一束光强为0.222222×2/3=0.148149的光C2,端口5出射一束光强为0.222222×1/3= 0.074074的光。由于端口6入射光的光强为0.074074,所以端口4出射一束光强为0.074074×2/3=0.049383的光D2,端口7出射一束光强为0.074074×1/3= 0.024691的光,随后再从端口8入射光强为0.024691的光,以此,线偏振光A完成第二次循环。
同理,线偏振光A将按照上述分光原理再进行数次循环,其中,线偏振光A进行第三次循环时,由端口2输出光强为0.016461的光C3,由端口4输出光强为0.005487的光D3。
线偏振光A进行第四次循环时,由端口2输出光强为0.001829的光C4,由端口4输出光强为0.000610的光D4。
线偏振光A进行第五次循环时,由端口2输出光强为0.000203的光C5,由端口4输出光强为0.000068的光D5。
从图4的端口2和端口4总计数据可见,光强为1的线偏振光A从端口1入射后,经过五次循环后在端口2输出的光C1、C2、C3、C4和C5相加后光强已达0.499975的线偏振光A1,即光强约等于0.5。端口4五次循环输出的光D1、D2、D3、D4和D5相加后光强已达0.499992的线偏振光A2,即光强约等于0.5。可见,光强为1的线偏振光A经过五次循环后,在端口2输出偏振方向平行于纸面且光强为0.5的光A1,在端口4输出偏振方向垂直于纸面且光强为0.5的光A2,故图4的列表只列出前五次循环在各端口输出的数据。当然,线偏振光A在循环保偏光纤中无限地循环,但由于经过5次后在端口2和端口4输出的光强已经非常小,故图4只记载前5次的循环输出光强数据。
参照图5,图5为线偏振光B从端口3入射后在各端口的光强分布列表。按照上述的保偏耦合器分光原理,同样地,当光强为1的线偏振光B入射到保偏耦合器33中后,由于分光比为1:2,所以从端口4出射一束光强为1×1/3=0.333333的光D1’,从端口7出射一束光强为1×2/3=0.666667的光,从端口7出射的光再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2传播后,在出射端55同样以光强为0.666667的光入射到端口8。随后在端口2出射一束光强为0.666667×2/3=0.444445的光C1’,在端口5出射一束光强为0.666667×1/3=0.222222的光。然后从端口5出射的光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1传播后,以光强0.222222入射到端口6中,以此线偏振光B完成一次循环。
随后线偏振光B继续进行第二次循环,由于端口6的入射光光强为0.222222,且分光比为1:2,所以端口4出射一束光强为0.222222×2/3=0.148149的光D2’,端口7出射一束光强为0.222222×1/3= 0.074074的光。由于端口8入射光的光强为0.074074,所以端口2出射一束光强为0.074074×2/3=0.049383的光C2’,端口5出射一束光强为0.074074×1/3= 0.024691的光,随后再从端口6入射光强为0.024691的光,以此,线偏振光B完成第二次循环。
最后线偏振光B将按照上述分光原理再进行数次循环,其中,线偏振光B进行第三次循环时,由端口4输出光强为0.016461的光D3’,由端口2输出光强为0.005487的光C3’。 
线偏振光B进行第四次循环时,由端口4输出光强为0.001829的光D4’,由端口2输出光强为0.000610的光C4’。
线偏振光B进行第五次循环时,由端口4输出光强为0.000203的光D5’,由端口2输出光强为0.000068的光C5’。
从图5的端口2和端口4总计数据可见,光强为1的线偏振光B从端口3入射后,经过五次循环后在端口2输出的光C1’、C2’、C3’、C4’和C5’相加后光强已达0.499992的线偏振光B1,即光强约等于0.5。端口4五次循环输出的光D1’、D2’、D3’、D4’和D5’相加后光强已达0.499975的线偏振光B2,即光强约等于0.5。可见,光强为1的线偏振光B经过五次循环后,在端口2输出偏振方向平行于纸面且光强为0.5的光A1,在端口4输出偏振方向垂直于纸面且光强为0.5的光A2。当然,线偏振光B也会在循环保偏光纤中无限地循环,但由于经过5次后在端口2和端口4输出的光强已经非常小,故图5只记载前5次的循环输出光强数据。
由上可见,在端口2输出的光强为A1+B1, 端口4输出的光强为A2+B2,两束光的光强基本相等。
要使偏振光退偏,除了将偏振光分解成两束光能相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光外,还要满足各光分量互不相关且各个光分量的延时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的要求,即输出保偏光纤61的长度L29与输出保偏光纤62的长度L49之间的长度差ΔM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产生距离ΔL,即ΔM>ΔL。
参照图6,图6线偏振光A当ΔM=6ΔL时在各端口的输出光程差分布列表。由于图3中标号7所示的一段保偏光纤为ΔM,所以当线偏振光A从端口1入射后,在进行第一次循环时,以光D1’依次经过L03和L49到达保偏耦合器9这段光需要出射到退偏器外的最短距离作为基准,从端口2出射光C1由于依次经过L01和L29,所以光C1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6ΔL。由于从端口5出射的光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1传播再从端口4出射,所以从端口4出射光D1经过L01、L56和L49,所以光D1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ΔL。随后,线偏振光A进行第二次循环,由端口7出射的光经过循环保偏光纤52传播后再从端口2出射,所以从端口2出射光C2依次经过了L01、L56、L78和L29,所以光C2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ΔL+1ΔL+6ΔL=8ΔL,随后从端口5出射的光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1传播再从端口4出射,所以从端口4出射光D2依次经过了L01、L56、L78、L56和L49,所以光D2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ΔL+1ΔL+1ΔL=3ΔL。随后,线偏振光A按照上述原理进行第三次循环,可计算得出,从端口2出射光C3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0ΔL,从端口4出射光D3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5ΔL。
参照图7,图7线偏振光B当ΔM=6ΔL时在各端口的输出光程差分布列表。由于图3中标号7所示的一段保偏光纤为ΔM,所以当线偏振光B从端口3入射后,在进行第一次循环时,以光D1’依次经过L03和L49到达保偏耦合器9这段光需要出射到退偏器外的最短距离作为基准,所以由端口4出射光D1’的光程差为0ΔL。由于从端口7出射的光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2传播再从端口2出射,所以从端口2出射光C1’ 依次经过了L03、L78和L29,所以光C1’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ΔL+6ΔL=7ΔL。随后,线偏振光B进行第二次循环,由端口5出射的光经过循环保偏光纤51传播后再从端口4出射,所以从端口4出射光D2’ 依次经过了L03、L78、L56和L49,所以光D2’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ΔL+1ΔL =2ΔL,随后从端口7出射的光通过循环保偏光纤52传播再从端口2出射,所以从端口2出射光C2’ 依次经过了L03、L78、L56、L78和L29,所以光C2’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ΔL+1ΔL+1ΔL+6ΔL =9ΔL。随后,线偏振光B按照上述原理进行第三次循环,可计算得出,从端口4出射光D3’ 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4ΔL,从端口2出射光C3’ 相对于光D1’的光程差为11ΔL。
结合图6和图7可见,D1’的光程作为基准,C1的光程差为6ΔL ,C2的光程差为8ΔL,C3的光程差为10ΔL,D1的光程差为1ΔL,D2的光程差为3ΔL,D3的光程差为5ΔL,C1’ 的光程差为7ΔL,C2’ 的光程差为9ΔL,C3’ 的光程差为11ΔL,D2’ 的光程差为2ΔL,D3’ 的光程差为4ΔL,由于线偏振光循环三次后在端口2和端口4分别输出的总光强已接近1,第四次和第四次以后循环输出的光强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前三次循环中的各个光分量的光程差均互不相等,即各个光分量的延时互不相等且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使得各个光分量互不相干。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端口2输出线偏振光A’的光强与在端口4输出偏振光B’的光强相等,且线偏振光A’与线偏振光B’相互垂直,同时,在端口2和端口4输出的各个光分量均互不相干,当线偏振光A’和线偏振光B’经过保偏合束器34合束后输出退偏光E。
当然输出保偏光纤61的长度L29与输出保偏光纤62的长度L49之间的长度差ΔM也可以等于8ΔL或者10ΔL,同样是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以ΔM=10ΔL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8和图9,图8线偏振光A当ΔM=10ΔL时在各端口的输出光程差分布列表,图9线偏振光B当ΔM=10ΔL时在各端口的输出光程差分布列表,按照上述光程差的计算原理,以光D1’依次经过L03和L49到达保偏耦合器9这段光需要出射到退偏器外的最短距离作为基准,可得线偏振光A在端口2和端口4出射光的光程差如图8所示的数据,线偏振光B在端口2和端口4出射光的光程差如图9所示的数据。结合图8和图9可知,线偏振光A和线偏振光B在五次循环输出的各个光分量的光程差均互不相等,即各个光分量的延时互不相等且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使得各个光分量互不相干。可见,由互不相干的光分量组成的线偏振光A’和线偏振光B’经过保偏合束器34合束后输出退偏光E。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全光纤结构的光学退偏器,有利于使该退偏器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利用循环保偏光纤进行循环延时,使得退偏器输出高质量的退偏光,通过保偏光纤的循环结构有利于节省成本并将退偏器的结构简化,也有利于简化生产步骤,提高产能。使用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ΔM的长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对制作成本进行控制。

Claims (8)

1. 光学退偏器,包括
偏振分束器;
第一输入保偏光纤,所述第一输入保偏光纤接收所述偏振分束器出射的光;
第二输入保偏光纤,所述第二输入保偏光纤接收所述偏振分束器出射的光,所述第二输入保偏光纤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输入保偏光纤的长度相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退偏器还包括
第一保偏耦合器,所述第一保偏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一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的光;
第二保偏耦合器,所述第二保偏耦合器接收所述第二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的光;
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接收所述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并向所述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
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所述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接收所述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并向所述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所述第二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相等并大于传输光的相干时间产生距离;
第一输出保偏光纤,所述第一输出保偏光纤接收所述第一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
第二输出保偏光纤,所述第二输出保偏光纤接收所述第二保偏耦合器出射的光,所述第一输出保偏光纤与第二输出保偏光纤之间的长度差大于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
偏振合束器,所述偏振合束器接收所述第一输出保偏光纤及所述第二输出保偏光纤出射的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退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偏耦合器的分光比为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退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偏耦合器的分光比为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退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之间的夹角为9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退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之间的夹角为9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学退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平行;
所述第二输入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与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出射端的主轴平行;
所述第一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平行;
所述第二输出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循环保偏光纤接收端的主轴平行。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光学退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保偏光纤与第二输出保偏光纤之间的长度差为所述第一循环保偏光纤的长度的偶数倍。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光学退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数倍的数值为六倍、八倍或十倍。
CN201310737228.4A 2013-12-25 2013-12-25 光学退偏器 Active CN103645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7228.4A CN103645544B (zh) 2013-12-25 2013-12-25 光学退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7228.4A CN103645544B (zh) 2013-12-25 2013-12-25 光学退偏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5544A true CN103645544A (zh) 2014-03-19
CN103645544B CN103645544B (zh) 2015-12-16

Family

ID=5025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7228.4A Active CN103645544B (zh) 2013-12-25 2013-12-25 光学退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55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6764A (zh) * 2018-01-11 2018-04-27 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偏振光的消偏系统及消偏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833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Francois Gonthier All-fiber depolarizer
US6735350B1 (en) * 2001-08-31 2004-05-11 Nlight Photonics Corporation Passive depolarizer
JP2004258506A (ja) * 2003-02-27 2004-09-16 Fujikura Ltd 偏光解消素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ラマン増幅器
CN102221729A (zh) * 2011-07-05 2011-10-19 珠海保税区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退偏器
CN203658619U (zh) * 2013-12-25 2014-06-18 光库通讯(珠海)有限公司 光学退偏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5350B1 (en) * 2001-08-31 2004-05-11 Nlight Photonics Corporation Passive depolarizer
US20030063833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Francois Gonthier All-fiber depolarizer
JP2004258506A (ja) * 2003-02-27 2004-09-16 Fujikura Ltd 偏光解消素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ラマン増幅器
CN102221729A (zh) * 2011-07-05 2011-10-19 珠海保税区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退偏器
CN203658619U (zh) * 2013-12-25 2014-06-18 光库通讯(珠海)有限公司 光学退偏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6764A (zh) * 2018-01-11 2018-04-27 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偏振光的消偏系统及消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5544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eng et al. High-sensitivity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ric temperature fiber sensor based on a waist-enlarged fusion bitaper
Zhang et al. Polarization-dependent coupling in twin-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CN102023337B (zh) 一种双偏振光保偏光纤消偏器
CN103605187B (zh) 一种基于选择性填充的类双芯光子晶体光纤可调谐滤波器
Ren et al. Analytical formulation of supermodes in multicore fibers with hexagonally distributed cores
CN103308082A (zh) 一种单环镶嵌谐振腔耦合m-z干涉仪的传感结构
CN203658619U (zh) 光学退偏器
CN103645544B (zh) 光学退偏器
CN102221729B (zh) 光学退偏器
CN205861002U (zh) 一种基于球形结构和光子晶体光纤的光纤应变传感器
CN105203135A (zh) 一种基于直波导-反馈波导-环-直波导的高灵敏度谐振系统
CN201464669U (zh) 干涉型细芯光纤滤波器
CN205861548U (zh) 一种基于球形结构和腰椎放大结构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
Xu et al. A novel polarization splitter based on dual-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Wang et al. Polarization splitter based on dual-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with octagonal lattice
Di et al. Measurement of Principal Modes in Few-Mode Fibers by S 2 Method
CN202133701U (zh) 全光纤电流传感器
Sharma et al. Annular 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for transmission of endlessly mono-radial vortex beams
He et al. A graded-index fiber taper design for laser diode to single-mode fiber coupling
CN206270542U (zh) 透射型保偏分光耦合器
Zhu et al. Spatially-Resolved Specklegram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Ring-Core Fiber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Mohammed Fem analysis of two-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Cao et al. Research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multi-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couplers
Zhou et al. All-fibe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 broadband functional devices for OAM generation and beam splitting in conventional graded-index multimode fiber
Di et al. Detection of Principal Modes in Few-mode Fibers by S2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3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Tang software Road No. B5 Building 2 floor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Address before: 51903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Tang software Road No. B5 Building 2 floor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ADVANCED FIBER RESOURCE (ZHUHAI) CO., LTD. TO: ZHUHAI AFR TECHNOLOGY CO., LT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30, 1, two, 1-6 and 8 units, No. 5,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center, software garden road,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Address before: 51903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Tang software Road No. B5 Building 2 floor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