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5269A - 汽车导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导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5269A
CN103625269A CN201310639217.2A CN201310639217A CN103625269A CN 103625269 A CN103625269 A CN 103625269A CN 201310639217 A CN201310639217 A CN 201310639217A CN 103625269 A CN103625269 A CN 103625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ing plate
flow guide
collision beam
front anti
gui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92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树
王阳
伍元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LING CHUANJ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LING CHUANJ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LING CHUANJ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LING CHUANJ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392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252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25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52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导流装置,属于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或排气结合的辅助装置领域,用于解决进气格栅进风量偏小、发动机舱散热不良以及加热气体易回流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下导流板以及两侧连接的左、右侧导流板,所述左、右侧导流板的后边缘分别设有与前防撞梁卡接匹配的U型卡槽,左、右侧导流板后边缘分别向两外侧延伸出与前防撞梁支撑柱连接的连接片,所述U型卡槽的竖直边上向外延伸有紧压在前防撞梁上的紧压片。该导流装置安装方便、成本低,并且导流效率高,可避免加热气体的回流。

Description

汽车导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或排气结合的辅助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前端与发动机舱配合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恶劣工况下产生的热量除了 靠风扇制冷外,还需要散热器进行大量散热,而散热器将发动机的热量打出来后,一方面通过内部水套进行散热,更为主要的是靠进入进气格栅的空气对冷凝器和散热器进行风冷式散热,这就需要在相应的工况下,通过散热器本体的风量达到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设置导流板来引导气流,而大多数导流板多是采用垂直或横向的单一导流板,其引导气流的效果不佳,因此会存在如下问题:汽车发动机舱前进气格栅开口比(进气格栅X方向投影的有效进风面积与散热器X方向的投影面积的比值)小,进气格栅位置不在正压区而导致进风量严重偏小,出现发动机水箱开锅,空调不制冷等发动机舱散热不良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892549Y(申请日为2006年4月12日,公告日为2007年4月25日)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装置,包括下导流板和竖直设在下导流板两侧的侧导流板,所述下导流板安装于汽车散热器和汽车水箱框架下部,所述侧导流板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和汽车散热器之间,并与所述下导流板配合形成气流通道。上述技术方案旨在不改变原有汽车风扇和散热器的条件下提高发动机舱内空气流量、加大空气对流从而改善发动机舱内温度。但此文献公开的下导流板结构复杂,安装比较困难。中国专利CN103043020A(申请日为2013年1月11日,公布日为2013年4月17日)公开了一种乘用车车头导流结构,主要包括在前保险杠内设置的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上格栅的后方沿横向设置有上导流板,下格栅后方的底部沿横向设有下导流板,上导流板、下导流板、上格栅和下格栅合围成“口”字形导流结构。其旨在引导空气流向冷凝器和散热器,确保冷凝器和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又避免了气体涡流的产生。由于散热器有密密麻麻的针孔结构,使其本身有较大的阻力,而上述两篇专利文献的下导流板和侧导流板与周围附件安装后存在较大间隙,密闭效果不佳,大量的气流从间隙处跑掉,导致散热器通风效率不高,并且散热器后方产生的热气流易从间隙回流到前进风口,降低了整体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进风量偏小、发动机舱散热不良以及加热气体易回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导流装置,它可以将通过进气格栅的气体有效导向冷凝器和散热器从而提高冷凝器和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并且能够防止散热器加热后产生的气流回流到前进风口。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凝器前端且横置固定在前防撞梁支撑柱上的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下方设置下导流板,下导流板的两侧连接左、右侧导流板,下导流板和左、右侧导流板形成U型导流结构,所述左、右侧导流板的后边缘分别设有与前防撞梁卡接匹配的U型卡槽,左、右侧导流板后边缘分别向两外侧延伸出与前防撞梁支撑柱连接的连接片,所述U型卡槽的竖直边上向外延伸有紧压在前防撞梁上的紧压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左、右侧导流板通过U型卡槽紧压卡在前防撞梁上,通过连接片固定在前防撞梁支撑柱上,通过紧压片压紧在前防撞梁上,这种导流结构作为独立整体,安装牢固、安装位置少,由于各导流板与周围附件紧压固定,使得通过进气格栅的空气能够在导流板的引导下较好的流向冷凝器和散热器,相应提高了进入气流的利用效率。
优选地,所述下导流板的底部至少在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至少能与左、右侧导流板配合,并将下导流板固定住。加强件的设置能够加强左、右侧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的稳固性,从而提升导流装置整体的导流效果。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均向后端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L型的固定在水箱下横梁上的格挡片。格挡片可以减少下导流板对前防撞梁产生的冲击力,提高下导流板的安全性能。
优选地,所述下导流板,左、右侧导流板以及与左、右侧导流板配合的加强件通过螺栓或卡扣固定连接。所述螺栓或卡扣固定的方式成本低,易实现。
优选地,所述左、右侧导流板在与周缘附件的接触位置处密封设置柔性部。通过在左、右侧导流板与其它附件的接触位置设置的柔性部,能够密封空隙,防止气流泄露,进而优化了导流装置的导流效果,还避免了散热器后方产生的热空气回流到正进风口,同时柔性材料部还有减震降噪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柔性部材料为聚氨酯。这种材料拉伸强度、抗撕裂强度高、弹性好,减振效果佳,且抗腐蚀、抗老化性能都比较好。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合理的导流装置安装结构,可以高效地将前端进气导向冷凝器和散热器,防止周围出现明显漏气,密封用的柔性材料还可以防止冷凝器、散热器周围加热气流回流到前进风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汽车导流装置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汽车导流装置的左视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汽车导流装置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汽车导流装置俯视结构图;
图6为汽车导流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下导流板;2-左侧导流板;21-U型卡槽(左);22-紧压片(左);23-连接片(左);3-右侧导流板;31-U型卡槽(右);32-紧压片(右);33-连接片(右);41-加强件;42-格挡片;5-柔性部;6-散热器;7-冷凝器;8-前防撞梁;9-前防撞梁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为从发动机舱向车辆前端看过去的立体图,图2~5以图1的视角作为参考方向,而图6是在车辆前端看过去的组装立体图,且本申请书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词只是为了区别各部分名称,而不应理解成对其进行限制。发动机舱设有冷凝器7和散热器6,冷凝器7上下分别设置水箱上横梁和水箱下横梁(图中未示出),冷凝器7前端横置有固定在前防撞梁支撑柱9上的前防撞梁8,所述前防撞梁8下方设置下导流板1,下导流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左侧导流板2和右侧导流板3,下导流板1、左侧导流板2以及右侧导流板3形成U型导流结构,其中下导流板1的上表面、左侧导流板2和右侧导流板3的内表面选择光滑平面,有利于减小进气阻力。所述左侧导流板2、右侧导流板3的后边缘分别设有与前防撞梁8卡接匹配的U型卡槽21、31,在左侧导流板2和右侧导流板3的后边缘分别向两外侧延伸出与前防撞梁支撑柱9连接的连接片23、33,所述U型卡槽21、31的竖直边上向外延伸有紧压在前防撞梁上的紧压片22、32。
由于前防撞梁8将前格栅(图中未示出)分为上格栅和下格栅两部分,因此气体会分成上下两部分进入,依次通过冷凝器7和散热器6。
如图2所示,下导流板1的底部设有三个加强件41,其中两个位于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侧导流板2、3配合,将下导流板1固定于其间,另外一个设在下导流板1的底部中部,提高了下导流板1的强度,避免其在车辆高强度运动下出现断裂的情况,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合适数量的加强件。
为提高导流装置整体的安全性能,上述三个加强件41均向后端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L型的可紧压在水箱下横梁上的格挡片42,当下导流板1与前防撞梁8之间在车辆行驶中发生碰撞时,格挡片42因增大受力面积降低了两者时间的撞击力,格挡片42也可以点焊或铆接在水箱下横梁上,进一步提高下导流板1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下导流板1、左侧导流板2和右侧导流板3以及与左、右侧导流板2、3配合的加强件41通过螺栓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由于下导流板1、左侧导流板2和右侧导流板3与周围附件安装后密闭效果不佳,间隙中会有部分进气泄露,使得前端进气的利用效率不高,并且间隙中回流的热气还影响散热效率。因此发明人在左、右侧导流板2、3与周围附件接触的周缘位置密封设置有柔性部5,该柔性部5的材料可以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E(聚乙烯)、CR、PU泡棉(聚氨酯)、PORON(聚氨酯)或者EPE(可发性聚乙烯,珍珠棉)、EPP(可发性聚丙烯)等等。这样通过加强密封空隙,防止了散热器后方的热空气回流到正进风口,优化了导流装置的导流效果,同时柔性材料还有减震降噪的作用,避免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摩擦撞击造成的损害。
对于该汽车导流装置的安装问题,可以在装配新车时先于前保险杠安装该导流装置,即使是已经上市的车辆,也可以简单的拆下前保险杠后再安装,因此适用性非常广。具体安装方式为:左侧导流板2和右侧导流板3分别通过连接片23、33与前防撞梁支撑柱9搭接,U型卡槽21、31卡在前防撞梁8上面,下导流板1底部前端与下格栅压紧,后端与水箱下横梁压紧,左、右侧导流板2、3上部前端与上格栅压紧,这种安装结构保证了导流装置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为了测试安装本装置后的汽车导风性能,发明人根据有或无该导流装置的情况下做了相关实验,得到了如表1所示的数据: 
测试项目 无导流板通过风量(kg/s) 有导流板通过风量(kg/s) 提升比例
散热器通风量 0.158 0.23 45.6%
冷凝器通风量 0.182 0.26 42.9%
表1 有/无导流板情况下散热器和冷凝器的通风量对比
其中“有导流板”是指安装了本发明结构的导流装置,可以看出安装了本导流装置后,散热器和冷凝器的通风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这种提升比例相比现有技术的导流板有明显优势,研究表明:现有技术的导流板通风量提升比例最多只能达到10%~30%之间。而本文提到的导流板因其特有的结构和独特的安装方式,加上采用了合理有效的密封措施,使冷凝器和散热器的通风量达到40%以上。
本发明的导流结构作为独立整体,安装牢固且安装位置少,各导流板与周围附件密闭效果好,使得通过进气格栅的空气能够在导流板的引导下流向冷凝器和散热器,气流的利用效率得到质的提高,明显改善了冷凝器和散热器的热交换效率,解决了空调不制冷,散热器水箱开锅等实际工程问题。同时柔性材料不但减震减噪,加强密闭的同时防止冷凝器、散热器周围加热气流回流到前进风口。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导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例如在设计阶段,直接将导流板和进气格栅做成一体,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凝器前端且横置固定在前防撞梁支撑柱上的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下方设置下导流板,下导流板的两侧连接左、右侧导流板,下导流板和左、右侧导流板形成U型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导流板的后边缘分别设有与前防撞梁卡接匹配的U型卡槽,左、右侧导流板后边缘分别向两外侧延伸出与前防撞梁支撑柱连接的连接片,所述U型卡槽的竖直边上向外延伸有紧压在前防撞梁上的紧压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的底部至少在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至少能与左、右侧导流板配合,并将下导流板固定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均向后端延伸,并向下弯折形成L型的固定在水箱下横梁上的格挡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左、右侧导流板以及与左、右侧导流板配合的加强件通过螺栓或卡扣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导流板在与周缘附件的接触位置处密封设置柔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材料为聚氨酯。
CN201310639217.2A 2013-12-03 2013-12-03 汽车导流装置 Pending CN1036252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9217.2A CN103625269A (zh) 2013-12-03 2013-12-03 汽车导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9217.2A CN103625269A (zh) 2013-12-03 2013-12-03 汽车导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5269A true CN103625269A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0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9217.2A Pending CN103625269A (zh) 2013-12-03 2013-12-03 汽车导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2526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4062A (zh) * 2016-02-11 2017-08-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挡板组件和车辆
US9969342B2 (en) 2015-03-26 2018-05-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ody-on-frame bumper step pad with seal between bumper beam and radiator grill
CN108973654A (zh) * 2017-05-31 2018-12-11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前端模块
CN10998982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导气结构
CN113431716A (zh) * 2021-07-16 2021-09-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引气功能的导风板组件及空滤器进气结构
CN114313017A (zh) * 2021-12-15 2022-04-1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冷却模块总成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0275A1 (en) * 2000-01-28 2001-08-02 Norihisa Sasano Vehicle front end panel
DE102006041109A1 (de) * 2006-09-01 2008-03-20 Audi Ag Fahrzeug mit einem bewegbar angeordneten Spoilerelement
CN201354674Y (zh) * 2008-12-30 2009-12-0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导风罩
CN102341259A (zh) * 2009-04-24 2012-0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导风管道构造
CN202213482U (zh) * 2011-07-22 2012-05-0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散热导风结构
CN10272980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冷却风导入装置
CN103043020A (zh) * 2013-01-11 2013-04-1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车头导流结构
CN203600991U (zh) * 2013-12-03 2014-05-21 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导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0275A1 (en) * 2000-01-28 2001-08-02 Norihisa Sasano Vehicle front end panel
DE102006041109A1 (de) * 2006-09-01 2008-03-20 Audi Ag Fahrzeug mit einem bewegbar angeordneten Spoilerelement
CN201354674Y (zh) * 2008-12-30 2009-12-0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导风罩
CN102341259A (zh) * 2009-04-24 2012-0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导风管道构造
CN10272980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冷却风导入装置
CN202213482U (zh) * 2011-07-22 2012-05-0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散热导风结构
CN103043020A (zh) * 2013-01-11 2013-04-1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车头导流结构
CN203600991U (zh) * 2013-12-03 2014-05-21 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导流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9342B2 (en) 2015-03-26 2018-05-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ody-on-frame bumper step pad with seal between bumper beam and radiator grill
CN107054062A (zh) * 2016-02-11 2017-08-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挡板组件和车辆
CN107054062B (zh) * 2016-02-11 2020-01-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挡板组件和车辆
CN108973654A (zh) * 2017-05-31 2018-12-11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前端模块
CN10998982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导气结构
CN109989823B (zh) * 2017-12-29 2022-03-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导气结构
CN113431716A (zh) * 2021-07-16 2021-09-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引气功能的导风板组件及空滤器进气结构
CN114313017A (zh) * 2021-12-15 2022-04-1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冷却模块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5269A (zh) 汽车导流装置
CN203600991U (zh) 汽车导流装置
CN2892540Y (zh) 发动机舱辅助导风散热装置
CN102050010B (zh) 后置客车发动机舱强制排风散热结构
CN201680768U (zh) 一种车用格栅式防弹装置
CN206653921U (zh) 一种动力舱风道装置
CN109094667B (zh) 汽车前端导流罩及汽车前端导流密封装置
CN113581117B (zh)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结构
CN103043020B (zh) 乘用车车头导流结构
CN203920920U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散热装置
CN204088525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CN101985271B (zh) 一种增强汽车冷凝器冷却效果的导风装置
CN201635803U (zh) 排风降噪系统
CN203612062U (zh) 一种顶盖散热结构及车辆
CN112440728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冷却系统的布置结构
CN207809297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结构
CN208498212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前端模块的布置架构
CN201951230U (zh) 后置客车发动机舱强制排风散热结构
CN109339967B (zh) 航空风冷发动机导风结构
CN207225068U (zh) 一种改善汽车机舱进风量的前部导流结构
CN207106152U (zh) 中冷器总成
CN218509582U (zh) 一种出风板及发电机组
CN214371097U (zh) 一种具有风道的冷凝器
CN214728305U (zh) 一种机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散热结构
CN220447607U (zh) 一种空调进气口挡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02246 new industry zone,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Weichai Automobile Co. Ltd (Chongqing)

Address before: Two, No. 9, building A, 402284 Industrial Park,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JIALING CHUANJIA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