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4158A -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04158A CN103604158A CN201310512438.3A CN201310512438A CN103604158A CN 103604158 A CN103604158 A CN 103604158A CN 201310512438 A CN201310512438 A CN 201310512438A CN 103604158 A CN103604158 A CN 1036041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medium
- transducer
- control equipment
- control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510 py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931705 Cica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度调节设备,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换能器,设置有用于吸收或者散发能量的第一媒介;地板温控机,用于调节地板的温度,所述地板温控机与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和进口连接,以形成一供所述第一媒介循环的第一回路;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一实时温度;辅助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辅助加热器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地面辐射供暖按照供热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水地暖是以温度不高于60°C的热水为热媒,在暗埋在地热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散热的供暖方式。
[0003] 现有技术中,通过热源设备如壁挂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等对媒介进行加热后,直接通过管道流向地热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媒介释放热量以加热地板,同时媒介再到热源设备继续加热循环。
[0004]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 因为现有技术中,媒介通过热源设备加热后,直接流向地热地板下的盘管系统,在热源设备提供的热量不足时,会导致媒介的温度较低,不能达到预设的温度,从而不能达到加热地板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6]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调节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媒介在加热后,直接流向地板的盘管系统,在热原设备提供的热量不足时,会导致媒介的温度较低,不能达到加热地板的目的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精确控制媒介加热后的温度,保证地板加热温度的技术效果。
[0007]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调节设备,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换能器,设置有用于吸收或者散发能量的第一媒介;地板温控机,用于调节地板的温度,所述地板温控机与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和进口连接,以形成一供所述第一媒介循环的第一回路;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一实时温度;辅助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辅助加热器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
[0008]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媒介为水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换能器连接的用水装置。
[0009]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用水装置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二实时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
[0010]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温控机和所述用水装置之间的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或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补水装置。
[0011] 优选地,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温控机和所述用水装置之间设置有容器,用于存储所述水。[0012] 优选地,所述辅助加热器具体为电加热器。
[0013]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换能器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实时流量的流量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流量检测单元和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实时流量控制所述换能器。
[0014]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换能器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三实时温度的第三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三实时温度控制所述换能器。
[0015]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媒介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换能器连接以形成供所述第二媒介循环的第二回路,以使得所述第一媒介和所述第二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内进行能量交换。
[0016]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三实时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室外机以改变所述空调室外机内的第二媒介的温度,从而改变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第一媒介的温度。
[0017]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0018] 上述温度调节设备通过在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辅助加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媒介在加热后,直接流向地板的盘管系统,在热原设备提供的热量不足时,会导致媒介的温度较低,不能达到加热地板的目的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精确控制媒介加热后的温度,保证地板加热温度的技术效果。
[0019] 通过将地板温控机设置为使用空调室外机进行制冷或者制热,从而无需要另外的加热或者制冷设备对第一媒介进行加热和制冷,从而节约成本。
[0020] 通过换能器将用水装置设置为与地板温控机和空调室内机共用空调室外机10,从而无需另外的加热设备,降低成本。
[0021] 通过在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温控机和所述用水装置之间设置所述补水装置80,以保证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0022] 通过设置用于检测所述用水装置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二实时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用水装置的水的温度的目的。
[0023] 通过设置容器,从而避免从换能器出来的温度过高的第一媒介直接进入地板温控机内,从而避免造成地板被损坏或者烫伤使用者等问题。
[0024] 通过设置用于检测所述换能器的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三实时温度的第三温度检测单元,在所述第三实时温度较高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换能器,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能吸收较少的热量;在所述第三实时温度较低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换能器,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内吸收较多的热量,以保证地板的温度。
[0025] 通过设置用于检测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实时流量的流量检测单元,在所述实时流量较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换能器,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内吸收较多的热量,在所述实时流量较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换能器,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内吸收较少的热量。
附图说明[0026] 图1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温度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8]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温度调节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温度调节装置100包括换能器30、地板温控机40、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1、辅助加热器32和控制单元50。
[0029] 换能器30内设置有用于吸收或者散发能量的第一媒介。具体地,第一媒介可以为油、水等媒介,换能器内第一媒介吸收的热量可以来自于热源设备如壁挂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等的加热,也就是说,换能器30可以为直接对第一媒介进行加热的热源设备;换能器30也可以包括热交换性能较好的管路,管路上设置有散热鳍片,第一媒介需要散热时,直接通过管路散热。当然,第一媒介也可以与另外的媒介进行热交换,具体方式后续再详细说明。
[0030] 地板温控机40用于调节地板的温度。所述地板温控机40与所述换能器30的出口 311和进口 312连接,以形成一供所述第一媒介循环的第一回路。具体地,在地板温控机40与换能器30之间的距离大于一预设距离时,地板温控机40与换能器30通过管路相互连接。在制冷时,地板温控机40接收低温的第一媒介,用于吸收地板的热量,使得地板温度降低,同时,低温的第一媒介变为高温的第一媒介,进入换能器30继续能量交换。在制热时,地板温控机接收高温的第一媒介,用于向地板散发热量,使得地板的温度升高,同时,高温的第一媒介变为低温的第一媒介,进入换能器30继续能量交换。
[0031] 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1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用于检测所述换能器30的出口处311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一实时温度。具体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31可以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检测器、IC温度传感器等。
[0032] 辅助加热器32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用于加热所述换能器30的出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具体地,所述辅助加热器32可以,所述辅助加热器可以为电加热器,如电热棒、电热水器,也可以为锅炉、燃气热水器等。
[0033] 控制单元50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1和所述辅助加热器32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32。具体地,控制单元50可以控制辅助加热器32打开和关闭或者调节辅助加热器32的加热温度。具体地,假设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预设温度为60摄氏度,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1检测到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一实时温度小于60摄氏度时,控制单兀50控制辅助加热器32打开,并根据第一实时温度控制辅助加热器32的加热温度,加热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的第一媒介,使得进入所述地板温控机40的第一媒介的温度能够满足预设要求。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1检测到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一实时温度等于或高于60摄氏度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辅助加热器32关闭。
[0034] 上述温度调节设备100通过在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1和所述辅助加热器32,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媒介在加热后,直接流向地板的盘管系统,在热原设备提供的热量不足时,会导致媒介的温度较低,不能达到加热地板的目的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精确控制媒介加热后的温度,保证地板加热温度的技术效果。
[0035] 所述控制单元50还与地板温控机40的控制阀41连接,用于开启和关闭地板温控机40。
[0036] 在上述描述换能器30时,提到第一媒介也可以与另外的媒介进行热交换即,第一媒介可以通过与空调室外机10加热或者制冷后的第二媒介进行热交换。具体地,所述温度调节设备100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媒介的空调室外机10,所述空调室外机10与所述换能器30连接以形成供所述第二媒介循环的第二回路,以使得所述第一媒介和所述第二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内进行能量交换。所述空调室外机10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用于控制空调室外机10的开启、关闭、以及加热或者制冷温度。在制冷时,低温的第二媒介进入换能器30与高温的第一媒介进行能量交换,使得低温的第二媒介变为高温的第二媒介,高温的第一媒介变为低温的第一媒介,从而完成能量交换。在制热时,高温的第二媒介与低温的第一媒介进行能量交换,使得高温的第二媒介变为低温的第二媒介,低温的第一媒介变为高温的第一媒介,从而完成能量交换。通过将地板温控机设置为使用空调室外机进行制冷或者制热,从而无需要另外的加热或者制冷设备对第一媒介进行加热和制冷,从而节约成本。
[0037] 在所述第一媒介具体为水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100还包括所述用水装置70、补水装置80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72。
[0038] 所述用水装置70与所述换能器30和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水。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50与所述用水装置70的控制阀71连接,用于控制用水装置70的开启和关闭。用水装置70可以为厨房的水龙头、卫生间的水龙头等,用于将接收的水用于洗漱、清洁等。将用水装置70设置为与地板温控机40通过换能器和空调室内机20共用空调室外机10,从而无需另外的加热设备,降低成本。
[0039] 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100包括用水装置70时,因为用掉的水不能回收达到循环使用,因此,需要设置所述补水装置80。所述补水装置80连接于设置于所述换能器30与所述温控机40和所述用水装置70之间,用于补充水,以保证所述温度调节设备100能够正常运行。所述补水装置80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用于控制补水装置80的开启和关闭。
[0040] 第二温度检测单元72设置于所述用水装置70的进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用水装置70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二实时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72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或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补水装置80,并根据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32。
[0041] 具体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72可以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检测器、IC温度传感器等。在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值大于60摄氏度时,如第一实时温度为70摄氏度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的补水装置80开启,以注入所述的冷水,降低从所述换能器30的出口 311出来的所述第一媒介的温度,避免引起地板的温度过高,以达到保证地板的温度在小于最高预设温度值的目的。假设所述用水装置70进口处的温度为50摄氏度,在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值低于50摄氏度时,如第二实时温度为40摄氏度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32打开,并根据第二实时温度调节加热温度;在所述第二实时温度值大于50摄氏度时,如第二实时温度为60摄氏度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的补水装置80开启,以注入所述的冷水,以降低进入所述用水装置70的水的温度,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用水装置70的水的温度的目的。[0042] 换能器30可以通过管路与地板温控机40和用水装置70直接连接,也可以在管路上设置用于存储所述水的所述容器60,即在换能器30和地板温控机40之间设置所述容器60。具体地,容器60可以包括一个容置空间,也可以包括两个容置空间。在所述容器60包括一个容置空间时,从换能器30出来的第一媒介,进入容器60内,再从容器60进入地板温控机40和用水装置70内,散热或者吸热后再进入容器60内,与从换能器30出来的第一媒介进行中和,然后部分第一媒介进入换能器30内,部分第一媒介进入地板温控机40内,如此循环。
[0043] 在所述容器包括两个容置空间时,从换能器出来的第一媒介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后,再进入地板温控机40,散热或者吸热后进入第二容置空间,然后进入换能器30,而不需要与从换能器30出来的第一媒介进行中和,如此循环。当然,在容器60包括一个容置空间时,可以仅从换能器30出来的第一媒介进入容器60内,而从地板温控机40出来的第一媒介直接进入换能器30内。
[0044] 另外,在温度调节设备100包括容器60时,所述补水装置80可以直接连接所述容器60,直接向容器60内补充水。通过设置容器60,从而避免从换能器30出来的温度过高的第一媒介直接进入地板温控机40内,从而避免造成地板被损坏或者烫伤使用者等问题。
[0045] 所述温度调节设备100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单元33和流量检测单元34。
[0046] 第三温度检测单元33设置于所述换能器30的进口处312,用于检测所述换能器30的进口处312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三实时温度。所述控制单元50与所述第三温度检测单元33和所述换能器3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第三实时温度控制所述换能器30。
[0047] 具体地,第三温度检测单元33可以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检测器、IC温度传感器等。在所述第三实时温度较高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换能器30,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30能吸收较少的热量;在所述第三实时温度较低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换能器30,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30内吸收较多的热量,以保证地板的温度。
[0048] 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100包括所述空调室外机10时,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第三实时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室外机10以改变所述空调室外机10内的第二媒介的温度,从而改变所述换能器30的出口处的第一媒介的温度。具体地,在所述第三实时温度较高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空调室外机10,使得第二媒介在所述空调室外机10内吸收的热量较少,在第一媒介与第二媒介进行热交换时,第一媒介吸收的热量相对较少;在所述第三实时温度较低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空调室外机10,使得第二媒介在所述空调室外机10内吸收的热量较多,在第一媒介与第二媒介进行热交换时,第一媒介吸收的热量相对较多,从而保证地板的温度。
[0049] 流量检测单元34亦设置于所述换能器30的进口处312,用于检测设置于所述换能器30的进口处312的所述第一媒介的实时流量。所述控制单元50与所述流量检测单元34和所述换能器3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实时流量控制所述换能器30。具体地,在所述实时流量较大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换能器30,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30内吸收较多的热量,在所述实时流量较小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换能器30,使得所述第一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30内吸收较少的热量。[0050] 上述温度调节设备100通过在所述换能器的出口 311处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1和所述辅助加热器32,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媒介在加热后,直接流向地板的盘管系统,在热原设备提供的热量不足时,会导致媒介的温度较低,不能达到加热地板的目的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精确控制媒介加热后的温度,保证地板加热温度的技术效果。
[0051]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5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换能器,设置有用于吸收或者散发能量的第一媒介; 地板温控机,用于调节地板的温度,所述地板温控机与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和进口连接,以形成一供所述第一媒介循环的第一回路; 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一实时温度; 辅助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 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辅助加热器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媒介为水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换能器连接的用水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用水装置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二实时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温控机和所述用水装置之间的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实时温度或所述第二实时温度控制所述补水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温控机和所述用水装置之间设置有容器,用于存储所述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器具体为电加热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换能器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实时流量的流量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流量检测单元和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实时流量控制所述换能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换能器进口处的所述第一媒介的第三实时温度的第三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三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三实时温度控制所述换能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媒介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换能器连接以形成供所述第二媒介循环的第二回路,以使得所述第一媒介和所述第二媒介能够在所述换能器内进行能量交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三实时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室外机以改变所述空调室外机内的第二媒介的温度,从而改变所述换能器的出口处的第一媒介的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2438.3A CN103604158A (zh) | 2013-10-25 | 2013-10-25 |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2438.3A CN103604158A (zh) | 2013-10-25 | 2013-10-25 |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04158A true CN103604158A (zh) | 2014-02-26 |
Family
ID=50122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12438.3A Pending CN103604158A (zh) | 2013-10-25 | 2013-10-25 |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04158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18979A (en) * | 1971-12-09 | 1974-06-25 | Tour Agenturer Ab | Heat exchange system |
CN1637352A (zh) * | 2003-12-30 | 2005-07-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复合制冷采暖系统 |
JP2008249248A (ja) * | 2007-03-30 | 2008-10-16 | Sharp Corp |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システム |
CN101476760A (zh) * | 2009-01-23 | 2009-07-08 | 曼瑞德自控系统(乐清)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热源住宅舒适集成系统 |
CN202101467U (zh) * | 2010-12-16 | 2012-01-04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的热泵兼容系统 |
CN102538067A (zh) * | 2010-12-07 | 2012-07-04 |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供热设备 |
CN202561876U (zh) * | 2012-06-01 | 2012-11-28 |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地暖恒温系统 |
JP2013185745A (ja) * | 2012-03-07 | 2013-09-19 | Rinnai Corp |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暖房機 |
-
2013
- 2013-10-25 CN CN201310512438.3A patent/CN10360415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18979A (en) * | 1971-12-09 | 1974-06-25 | Tour Agenturer Ab | Heat exchange system |
CN1637352A (zh) * | 2003-12-30 | 2005-07-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复合制冷采暖系统 |
JP2008249248A (ja) * | 2007-03-30 | 2008-10-16 | Sharp Corp |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システム |
CN101476760A (zh) * | 2009-01-23 | 2009-07-08 | 曼瑞德自控系统(乐清)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热源住宅舒适集成系统 |
CN102538067A (zh) * | 2010-12-07 | 2012-07-04 |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供热设备 |
CN202101467U (zh) * | 2010-12-16 | 2012-01-04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的热泵兼容系统 |
JP2013185745A (ja) * | 2012-03-07 | 2013-09-19 | Rinnai Corp |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暖房機 |
CN202561876U (zh) * | 2012-06-01 | 2012-11-28 |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地暖恒温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13949B1 (en) | Liquid circulation heating system | |
CN104165414B (zh) | 一种温度调节装置 | |
CN103604168A (zh) | 冷暖型空调器 | |
CN105318540A (zh) | 热水供给装置 | |
CN103123193B (zh) | 一种用于闭式热源塔的融霜装置 | |
CN103604170A (zh) | 冷暖型空调器 | |
KR101389361B1 (ko) | 고효율 하이브리드 흡수식 냉난방 및 급탕 시스템 | |
US10006670B2 (en) | Method for managing a refrigerant charge in a multi-purpose HVAC system | |
CN105588331A (zh) | 一种热泵热水器用水箱、热泵热水器及使用方法 | |
CN105180315A (zh) | 多功能集成空调系统 | |
CN204141892U (zh) | 一种简化型实用多功能热水空调机 | |
CN103604158A (zh) |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 |
KR101548073B1 (ko) | 축열조와 분리된 열원의 뜨거운 열을 바로 사용하는 축열식 난방기 및 온수기 | |
CN106705231A (zh) | 空调室内机组件、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
CN105783159A (zh) | 太阳能空调器 | |
CN108507164A (zh) | 一种热水器 | |
CN105698303A (zh) | 一种用于老化房的冷却系统 | |
CN104633773A (zh) | 一种温度调节系统 | |
CN202267132U (zh) | 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3604156B (zh) | 一种地板换热设备 | |
CN105020933A (zh) | 一种实用多功能热水空调机 | |
KR101604418B1 (ko) | 급탕 기능을 구비하는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 시스템 | |
CN104329729B (zh) | 一种自由冷却和加热系统 | |
CN104833042B (zh) | 风机盘管换向阀的控制方法及风机盘管系统 | |
KR102290789B1 (ko) | 대류열을 활용한 주택용 냉난방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영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