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2156A -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2156A
CN103512156A CN201310473630.6A CN201310473630A CN103512156A CN 103512156 A CN103512156 A CN 103512156A CN 201310473630 A CN201310473630 A CN 201310473630A CN 103512156 A CN103512156 A CN 103512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new wind
cooling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36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2156B (zh
Inventor
李继路
黄伟
刘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3104736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2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2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2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2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2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空调新风系统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分离开来处理,潜热负荷由高能量品位的低温冷冻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至室内由低能量品位的高温冷冻水处理;提高空调新风系统的送风温度,提高送风焓值即降低送风能量品位;再通过减小新风机组的耗冷量即降低低温冷水机组的容量、以提高显热处理量的权重;利用冷却除湿原理,采用非接触式即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技术,结合新风冷负荷的梯级处理,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以避免外部热量的加入或避免二次回风而增加的输送能耗,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本发明可避免了空气的交叉污染,实现排气的热回收,提高了热回收量;具有减小了空调负荷、节能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适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空调新风处理。属于空调节能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系统和空调设备的大量涌现,空调的能耗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而空调耗能一般占整个建筑能耗的60%以上,且比例不断增加。城市每年的用电量高峰在夏季,空调在此时间内的耗电要占总发电量的30%左右,部分地区(如广州)高达50%~60%,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要求已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变风量、新排风热回收、冷辐射空调、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等节能措施。带热回收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节能系统就是在目前先进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空调新风处理节能系统。
由于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在空调冷负荷中,新风冷负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冷辐射空调系统中尤为突出,因此,为了降低空调新风负荷的处理能耗,需要研发出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冷辐射空调系统相适应的新风处理节能设备。
冷辐射空调系统的新风为送风温度低于房间露点温度(一般为≤12℃)的高品位干空气,要求的冷冻水供水温度(一般为≤7℃)很低,也就是说能量品位极高,这两者都是导致新风处理能耗高的关键原因,因此,任何超配的新风输送都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另外,传统的转轮全热回收装置存在细菌交叉污染的危险,对于卫生间排气等介质的热回收是不胜任的,可用于排风热回收的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造价和维护费用极高,以上两个质和量的节省和保证正是该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目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冷辐射空调系统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为了解决目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冷辐射空调系统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空调新风系统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分离开来处理,潜热负荷由高能量品位的低温冷冻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至室内由低能量品位的高温冷冻水处理,实现分质处理、以提高冷水机组的平均能效比;
2)提高空调新风系统的送风温度,提高送风焓值即降低送风能量品位,以节省新风过量输配所造成的浪费、从而降低空调运行费用;再通过减小新风机组的耗冷量即降低低温冷水机组的容量、以提高显热处理量的权重,从而提高综合制冷效率;
3)利用冷却除湿原理,采用非接触式即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技术,结合新风冷负荷的梯级处理,即室外新风经过滤、预冷、冷却除湿、再热然后送入室内;热量转移通过溶液热载体,将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进一步降温(也可以理解为将新风显热量转移到再热盘管)、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以避免外部热量的加入或避免二次回风而增加的输送能耗,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第1)点所述将空调新风系统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分离开来处理,是指以溶液(水)作为热量载体,将非接触即蒸发式全热回收装置和新风机组的预冷、冷却除湿及再热盘管组成热量内部转移循环系统,并实施精确控制,将新风的潜热负荷和显热负荷分拣出来,潜热负荷由低温冷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到室内由高温冷水处理,降低低温冷源的权重提高综合制冷效率,同时,降低新风的送风品位;也解决了污染气体交叉污染问题,提高系统的热回收量,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3)点所述的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是在供冷季,新风冷负荷经过梯级处理,室外新风经过过滤、预冷盘管冷却除湿、表冷器冷却除湿,再经再热盘管加温后送入室内。
进一步地,第3)点所述的热量的内部转移,是指通过溶液(水)热载体,将新风显热量(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溶液(水)热载体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从而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包括组合式新风空调器,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和热回收循环泵;组合式新风空调器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在新风进风口处设有新风预冷单元,在靠近新风出风口处设有新风再热单元,在新风预冷单元与新风再热单元之间设有新风表冷单元;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连通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通过热回收循环泵连通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连通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形成热交换载体循环回路;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的进风口吸入室风排风通过内置的热交换器后从排风口输出室外;室外新风从通过组合式新风空调器的进风口进入,依次通过新风预冷单元、新风表冷单元和新风再热单元后,从新风出口处进入室内。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新风预冷单元由新风预冷盘管及热交换载体构成,新风表冷单元由新风表冷盘管构成,新风再热单元由新风再热盘管及热交换载体构成。
进一步地,在热回收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的连接处设置电动阀之一M。
进一步地,在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与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的连接处设置电动阀之二M。
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带热回收的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非接触式(蒸发式)热回收装置避免了交叉污染实现全排风(包括卫生间排气等)的热回收,具有造价低廉和免维护的特点;可以将新风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完全分离开来处理,潜热负荷由高能量品位的低温冷冻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至室内由低能量品位的高温冷冻水处理,实现分质(梯级)处理,提高冷水机组的平均能效比;另外,提高新风的送风温度(提高送风焓值即降低送风能量品位),节省新风过量输配所造成的浪费,大大的降低空调运行费用。可以减小新风机组的耗冷量(即降低低温冷水机组的容量),提高显热处理量的权重,从而提高综合制冷效率。
2、本发明涉及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利用冷却除湿原理,采用非接触式(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技术,结合新风冷负荷的梯级处理,节能效果明显。室外新风经过滤、预冷、冷却除湿、再热然后送入室内;热量转移通过溶液(水)热载体,将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进一步降温(也可以理解为将新风显热量转移到再热盘管)、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了热量的内部转移,避免了外部热量的加入或避免了二次回风而增加的输送能耗,大大节省新风处理的能耗。
3、本发明作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部分(新风处理部分),采用排风全热回收技术的同时,通过新风负荷的梯级处理,可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免去外部热量的加入,避免二次回风而增加风输送能耗,节能效果明显。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全热回收装置与带全热回收新风空调器巧妙的组合,避免了空气的交叉污染,实现排气的热回收,提高了热回收量;新风处理过程避免了外部热量的加入或避免了二次回风而增加的输送能耗;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免去外部热源的加入,相应减小了空调负荷,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热量的内部转移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气处理过程各点的参数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涉及的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包括组合式新风空调器1、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和热回收循环泵3;组合式新风空调器1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在新风进风口处设有新风预冷单元,在靠近新风出风口处设有新风再热单元,在新风预冷单元与新风再热单元之间设有新风表冷单元;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连通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通过热回收循环泵3连通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连通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形成热交换载体循环回路;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的进风口吸入室风排风通过内置的热交换器后从排风口输出室外;室外新风从通过组合式新风空调器1的进风口进入,依次通过新风预冷单元、新风表冷单元和新风再热单元后,从新风出口处进入室内。
本实施例中,新风预冷单元由新风预冷盘管及热交换载体构成,新风表冷单元由新风表冷盘管构成,新风再热单元由新风再热盘管及热交换载体构成。在热回收循环泵3的输出端与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的连接处设置电动阀之一M。
本实施例涉及的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空调新风系统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分离开来处理,潜热负荷由高能量品位的低温冷冻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至室内由低能量品位的高温冷冻水处理,实现分质处理、以提高冷水机组的平均能效比;
2)提高空调新风系统的送风温度,提高送风焓值即降低送风能量品位,以节省新风过量输配所造成的浪费、从而降低空调运行费用;再通过减小新风机组的耗冷量即降低低温冷水机组的容量、以提高显热处理量的权重,从而提高综合制冷效率;
3)利用冷却除湿原理,采用非接触式即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技术,结合新风冷负荷的梯级处理,即室外新风经过滤、预冷、冷却除湿、再热然后送入室内;热量转移通过溶液热载体,将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进一步降温(也可以理解为将新风显热量转移到再热盘管)、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以避免外部热量的加入或避免二次回风而增加的输送能耗,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
进一步地,第1)点所述将空调新风系统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分离开来处理,是指以溶液(水)作为热量载体,将非接触即蒸发式全热回收装置和新风机组的预冷、冷却除湿及再热盘管组成热量内部转移循环系统,并实施精确控制,将新风的潜热负荷和显热负荷分拣出来,潜热负荷由低温冷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到室内由高温冷水处理,降低低温冷源的权重提高综合制冷效率,同时,降低新风的送风品位;也解决了污染气体交叉污染问题,提高系统的热回收量,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3)点所述的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是在供冷季,新风冷负荷经过梯级处理,室外新风经过过滤、预冷盘管冷却除湿、表冷器冷却除湿,再经再热盘管加温后送入室内。
进一步地,第3)点所述的热量的内部转移,是指通过溶液(水)热载体,将新风显热量(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溶液(水)热载体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从而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涉及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及热量的内部转移过程如下:
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过程:新风过滤→新风预冷→新风冷却除湿→新风再热。
热量的内部转移过程:非接触式(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装置→热回收循环泵→比例积分三通调节阀→新风再热盘管→新风预冷盘管→非接触式(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装置。
通过调节溶液热载体(水)进入再热盘管的流量,出风温度一般控制在16-18℃之间,可适用于所有带排风热回收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如地板置换送新风+冷辐射空调系统、吊顶送新风的冷辐射空调系统、干式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等。
本发明是一种带热回收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节能设备,其空气处理过程分析如下:
参照图4和图5,举例分析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过程如下:室外新风经预冷盘管排风全热回收后降温、除湿,从W点处理到W’点,然后经过表冷器7-17℃冷冻水降温、除湿处理到机械露点L点,除湿量为新风含湿量与室内湿负荷含湿量Δd之和,最后经再热盘管将新风再热后处理到O点送入室内。
在设计工况下,空气处理过程各点的参数依次为:
W:干球温度:33.5℃,湿球温度:27.7℃,露点温度:26.0℃,焓:89.7kJ/kg·干空气,相对湿度:64.9%,含湿量:21.8g/kg·干空气。
L:干球温度:11.1℃,湿球温度:10.7℃,露点温度:10.3℃,焓:31.3kJ/kg·干空气,相对湿度:95.0%,含湿量:8.0g/kg·干空气。
O:干球温度:18.0℃,湿球温度:13.4℃,露点温度:10.3℃,焓:38.3kJ/kg·干空气,相对湿度:60.8%,含湿量:8.0g/kg·干空气。
N:干球温度:25.0℃,湿球温度:18.6℃,露点温度:15.3℃,焓:53.3kJ/kg·干空气,相对湿度:55.0%,含湿量:11.1g/kg·干空气。
带热回收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节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1.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过程;2.热量的内部转移过程。
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过程:新风负荷经过梯级处理,在夏季,室外新风经过过滤、预冷盘管冷却除湿、表冷器冷却除湿,再经再热盘管加温至16-18℃后送入室内;在冬季,室外空气经空调器过滤、预热盘管预热、加热盘管加热,再经加湿器加湿后送入房间。
热量的内部转移过程:热量转移通过溶液热载体,将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了热量的内部转移,大大节省了新风处理的能耗。
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过程:在供冷季,新风冷负荷经过梯级处理,室外新风经过过滤、预冷盘管冷却除湿、表冷器冷却除湿,再经再热盘管加温后送入室内。如图2-图3所示:
热量的内部转移过程:热量转移通过溶液(水)热载体,将新风显热量(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溶液(水)热载体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了热量的内部转移,大大节省了新风处理的能耗。如下图所示:
该设备以溶液(水)作为热量载体,巧妙的将非接触(蒸发式)全热回收装置和新风机组的预冷、冷却除湿及再热盘管组成热量内部转移循环系统,并实施精确的控制,将新风的潜热负荷和显热负荷分拣出来,潜热负荷由低温冷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到室内由高温冷水处理,降低低温冷源的权重提高综合制冷效率,同时,降低新风的送风品位;也解决了污染气体交叉污染问题,提高系统的热回收量,大大的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通过调节溶液热载体(水)进入再热盘管的流量,出风温度一般控制在16~18℃之间,可适用于所有带排风热回收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如地板置换送新风+冷辐射空调系统、吊顶送新风的冷辐射空调系统、干式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等。
本实施例构成一种带热回收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节能系统,新风经过预冷盘管进行全热回收时,降低了新风的潜热负荷和显热负荷,即降低了表冷盘管的新风冷负荷,而该部分新风冷负荷是由低温冷源来处理的;同时,将新风显热量经过热力循环系统转移到新风再热盘管,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即将该部分新风显热负荷转移至室内,从而再次降低低温冷源处理的冷负荷,提高由高温冷源处理的室内显热负荷。带热回收的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节能设备具有新风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分拣转移的功能,实现新风冷负荷的分质(梯级)处理,可降低低温冷源负荷的权重比例,提高高温冷源负荷的权重比例,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综合效率,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具体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在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与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的连接处设置电动阀之二M。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带热回收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节能系统作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一部分,采用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同时,通过新风负荷的梯级处理,可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免去外部热量的加入,节能效果明显。室外新风经过滤、预冷(预热)、冷却除湿(加热)、再热(加湿)然后送入室内;热量转移通过溶液热载体,采用热量内部转移的方式将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了热量的内部转移,避免了外部热量的加入或避免了二次回风而增加的输送能耗,大大节省了新风处理的能耗。

Claims (8)

1.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空调新风系统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分离开来处理,潜热负荷由高能量品位的低温冷冻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至室内由低能量品位的高温冷冻水处理,实现分质处理、以提高冷水机组的平均能效比;
2)提高空调新风系统的送风温度,提高送风焓值即降低送风能量品位,以节省新风过量输配所造成的浪费、从而降低空调运行费用;再通过减小新风机组的耗冷量即降低低温冷水机组的容量、以提高显热处理量的权重,从而提高综合制冷效率;
3)利用冷却除湿原理,采用非接触式即蒸发式排风全热回收技术,结合新风冷负荷的梯级处理,即室外新风经过滤、预冷、冷却除湿、再热然后送入室内;热量转移通过溶液热载体,将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以避免外部热量的加入或避免二次回风而增加的输送能耗,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点所述将空调新风系统的潜热负荷与显热负荷分离开来处理,是指以溶液或水作为热量载体,将非接触即蒸发式全热回收装置和新风机组的预冷、冷却除湿及再热盘管组成热量内部转移循环系统,并实施精确控制,将新风的潜热负荷和显热负荷分拣出来,潜热负荷由低温冷水处理、显热负荷转移到室内由高温冷水处理,降低低温冷源的权重提高综合制冷效率,降低新风的送风品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第3)点所述的新风冷负荷梯级处理,是在供冷季,新风冷负荷经过梯级处理,室外新风经过过滤、预冷盘管冷却除湿、表冷器冷却除湿,再经再热盘管加温后送入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第3)点所述的热量的内部转移,是指通过溶液或水热载体,将新风显热量即排风热回收冷量转移到再热盘管,溶液或水热载体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预冷盘管升温,最后回到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的内部转移,从而降低新风处理的能耗。
5.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包括组合式新风空调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和热回收循环泵(3);组合式新风空调器(1)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在新风进风口处设有新风预冷单元,在靠近新风出风口处设有新风再热单元,在新风预冷单元与新风再热单元之间设有新风表冷单元;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连通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通过热回收循环泵(3)连通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连通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形成热交换载体循环回路;非接触式排风全热回收机构(2)的进风口吸入室风排风通过内置的热交换器后从排风口输出室外;室外新风从通过组合式新风空调器(1)的进风口进入,依次通过新风预冷单元、新风表冷单元和新风再热单元后,从新风出口处进入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新风预冷单元由新风预冷盘管及热交换载体构成,新风表冷单元由新风表冷盘管构成,新风再热单元由新风再热盘管及热交换载体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热回收循环泵(3)的输出端与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的连接处设置电动阀之一M。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新风再热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出口与新风预冷单元的热交换载体输入口的连接处设置电动阀之二M。
CN201310473630.6A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Active CN103512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3630.6A CN103512156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3630.6A CN103512156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2156A true CN103512156A (zh) 2014-01-15
CN103512156B CN103512156B (zh) 2018-10-16

Family

ID=4989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3630.6A Active CN103512156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215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746A (zh) * 2015-09-18 2015-12-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冻水余热回用系统和方法
CN104236020B (zh) * 2014-09-30 2017-01-11 张迎春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90114A (zh) * 2017-08-29 2017-12-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对数据中心进行散热的方法
CN107504661A (zh) * 2017-09-30 2017-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105931A (zh) * 2018-01-22 2018-06-01 廊坊康平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双级热回收装置的恒温恒湿空气处理设备
CN109425088A (zh) * 2017-08-30 2019-03-05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住宅热平衡系统及利用所述热平衡系统的节能空调系统
CN112109752A (zh) * 2020-09-08 2020-12-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客室温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12984631A (zh) * 2021-02-26 2021-06-18 叶滨 暖通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4628A (zh) * 2005-04-18 2006-11-01 上海大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乙二醇热能回收机构
JP2009287861A (ja) * 2008-05-30 2009-12-10 Panasonic Corp 加湿換気装置
CN102494372A (zh) * 2011-12-21 2012-06-13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冷源全新风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17262A (zh) * 2012-11-28 2013-04-03 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新风除湿机
CN203203157U (zh) * 2013-04-17 2013-09-18 北京科瑞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4628A (zh) * 2005-04-18 2006-11-01 上海大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乙二醇热能回收机构
JP2009287861A (ja) * 2008-05-30 2009-12-10 Panasonic Corp 加湿換気装置
CN102494372A (zh) * 2011-12-21 2012-06-13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冷源全新风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17262A (zh) * 2012-11-28 2013-04-03 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新风除湿机
CN203203157U (zh) * 2013-04-17 2013-09-18 北京科瑞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6020B (zh) * 2014-09-30 2017-01-11 张迎春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35746A (zh) * 2015-09-18 2015-12-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冻水余热回用系统和方法
CN107490114A (zh) * 2017-08-29 2017-12-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对数据中心进行散热的方法
CN107490114B (zh) * 2017-08-29 2023-05-0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对数据中心进行散热的方法
CN109425088A (zh) * 2017-08-30 2019-03-05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住宅热平衡系统及利用所述热平衡系统的节能空调系统
CN109425088B (zh) * 2017-08-30 2021-09-14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住宅热平衡系统及利用所述热平衡系统的节能空调系统
CN107504661A (zh) * 2017-09-30 2017-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105931A (zh) * 2018-01-22 2018-06-01 廊坊康平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双级热回收装置的恒温恒湿空气处理设备
CN112109752A (zh) * 2020-09-08 2020-12-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客室温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12109752B (zh) * 2020-09-08 2022-03-08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客室温度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轨道车辆
CN112984631A (zh) * 2021-02-26 2021-06-18 叶滨 暖通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
CN112984631B (zh) * 2021-02-26 2022-07-22 广东国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暖通空调系统热回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2156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2156A (zh)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新风负荷梯级处理装置
CN103017269B (zh) 溶液除湿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装置及其节能运行方法
CN203132011U (zh) 溶液除湿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装置
CN206234930U (zh) 一种基于高温冷冻水的温湿分控新风机组
CN104197435A (zh) 自带全部冷源和热源的溶液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CN203215882U (zh) 一种全空气节能空调系统
CN107255336B (zh) 一种单风道紧凑型热泵驱动的溶液除湿新风处理机组
CN103712291B (zh) 可制备冷或热媒并同时处理空气热湿负荷的空调装置
CN203628881U (zh) 可制备冷或热媒并同时处理空气热湿负荷的空调装置
CN204313419U (zh) 自带全部冷源和热源的溶液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CN207395044U (zh) 一种两级溶液除湿混合冷热源利用复合型空调系统
CN102213465A (zh) 一种船舶用水源热泵温湿分控中央空调
CN107228435A (zh) 一种两级溶液除湿混合冷热源利用复合型空调系统
CN202494181U (zh) 双效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
CN103697543A (zh) 可处理空气热湿负荷并同时制备冷水或热水的空调装置
CN203810609U (zh)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6895530B (zh) 一种水蓄冷温湿度独立控制区域供冷系统
CN104819523A (zh) 自带全部冷和热源的冷冻除湿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CN202598731U (zh) 内置热泵热回收空气处理装置
CN202254021U (zh) 冷却塔与太阳能制冷机联合供冷的温湿独立处理系统
CN205156198U (zh) 内嵌冷源并蒸发冷却全热回收的独立除湿一体新风机组
CN204786907U (zh) 自带全部冷和热源的冷冻除湿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CN204987542U (zh) 自带全部冷热源并制备冷热水的冷冻除湿式空调装置
CN208282311U (zh) 一种新型节能节费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05371397A (zh) 内嵌冷源并蒸发冷却全热回收的独立除湿一体新风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20 No. 3-5 East Sports street, sports east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No. 3-5 East Sports street, sports east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