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5894B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95894B CN103495894B CN201310495893.7A CN201310495893A CN103495894B CN 103495894 B CN103495894 B CN 103495894B CN 201310495893 A CN201310495893 A CN 201310495893A CN 103495894 B CN103495894 B CN 1034958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ulation
- connection dish
- clamp
- base
- gathering si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securing to a spindle in general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双偏心夹具,包括连接盘和调整底座,其中,连接盘上设置有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的第一螺丝孔以及用于固定调整底座的第二螺丝孔;连接盘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连接盘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连接盘的空位槽;调整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且沿第一导向槽的滑行方向延伸的长条孔,第二螺丝孔与长条孔内安装有螺栓;调整底座靠近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部,调整底座远离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具有偏心夹紧孔的夹紧体;调整底座中部安装有位于空位槽内的定位套,定位套上设置有固定待加工件的固定部件。由于将待加工件的一部分置于定位套内部,因此能够加工一些大偏心距的零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背景技术
偏心零件在机械设备上应用非常广泛,如图1所示的待加工件01′,该待加工件01′具有第一偏心03′和第二偏心04′。传统的单卡爪找正或自定心卡盘加垫块找正方法对工人的操作要求较高,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且废品率高,尤其对于加工多个偏心的零件调整更是复杂。因此,上述装置只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常用方法是在待加工件的两端设计工艺塔子02′,用偏心夹套加工零件,但是此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小偏心距的零件。另外,由于需要加工工艺塔子02′,且偏心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工艺塔子02′切割掉,其材料的浪费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传统夹具的局限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双偏心夹具,以实现克服传统夹具的局限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包括连接盘和调整底座,其中,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的第一螺丝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调整底座的第二螺丝孔;所述连接盘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连接盘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盘的空位槽;所述调整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且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滑行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第二螺丝孔与所述长条孔内安装有螺栓;所述调整底座靠近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部,所述调整底座远离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具有偏心夹紧孔的夹紧体;所述调整底座中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空位槽内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固定所述待加工件的固定部件。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第一导向槽两端设置有第一调节固定块,所述第一调节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调整底座与所述第一调节固定块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垂直布置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两端设置有调节垫块,所述调节垫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壁滑动配合,所述调节垫块上设置有将所述调节垫块夹紧所述调整底座的调节螺栓。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调节螺栓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上的第二调节固定块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与所述调节垫块旋转接触。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夹紧体与所述调整底座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夹紧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调整底座上。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定位套与所述调整底座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定位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调整底座上。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定位部件为定位键,所述定位套的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键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地,上述车双偏心夹具中,所述连接盘上还设置有配重块。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双偏心夹具,包括连接盘和调整底座,其中,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的第一螺丝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调整底座的第二螺丝孔;所述连接盘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连接盘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盘的空位槽;所述调整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且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滑行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第二螺丝孔与所述长条孔内安装有螺栓;所述调整底座靠近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部,所述调整底座远离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具有偏心夹紧孔的夹紧体;所述调整底座中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空位槽内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固定所述待加工件的固定部件。
使用时,将连接盘通过第一螺丝孔固定在机床主轴上,根据偏心距计算好调整底座在连接盘上的位置,将待加工件穿过夹紧体以及定位套,并用定位套上的定位部件将该待加工件固定在整个装置上;然后滑动调整底座在第一导向槽中的位置,待到达预设位置后用螺栓穿过第二螺丝孔和条形孔将调整底座固定在连接盘上,方可进行后续加工;当需要加工另外一个偏心部件时,通过旋转待加工件的角度以及在调整底座在第一导向槽位置即可实现。
由于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双偏心夹具,由于将待加工件的一部分置于定位套、调整底座内部,因此能够加工一些大偏心距的零部件,克服了传统的加工工艺的局限性;而且采用此装置进行加装后无需在待加工件的两端加工工艺塔子,因此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待加工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双偏心夹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车双偏心夹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双偏心夹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车双偏心夹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车双偏心夹具第一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车双偏心夹具第二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01′为待加工件、02′为工艺塔子、03′为第一偏心、04′为第二偏心;
图2至图7中:
01为待加工件、03为第一偏心、04为第二偏心、1为连接盘、11为第一导向槽、12为第一螺丝孔、13为空位槽、14为第二导向槽、2为调整底座、21为条形孔、3为夹紧体、31为偏心夹紧孔、4为定位套、41为定位孔、42为定位螺栓、43为定位键、51为第一调节固定块、52为第一调节螺栓、53为第二调节固定块、54为第二调节螺栓、55为调节垫块、6为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核心是提供一种车双偏心夹具,以实现克服传统夹具的局限性的目的。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车双偏心夹具,包括连接盘1和调整底座2,其中,连接盘1上设置有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的第一螺丝孔12以及用于固定调整底座2的第二螺丝孔;连接盘1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连接盘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连接盘1的空位槽13;调整底座2上设置有与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且沿第一导向槽11的滑行方向延伸的长条孔,第二螺丝孔与长条孔内安装有螺栓;调整底座2靠近连接盘1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槽11滑动配合的导向部,调整底座2远离连接盘1的端面设置有具有偏心夹紧孔31的夹紧体3;调整底座2中部安装有位于空位槽13内的定位套4,定位套4上设置有固定待加工件01的固定部件。
使用时,将连接盘1通过第一螺丝孔12固定在机床主轴上,根据偏心距计算好调整底座2在连接盘1上的位置,将待加工件01穿过夹紧体3以及定位套4,并用定位套4上的定位部件将该待加工件01固定在整个装置上;然后滑动调整底座2在第一导向槽11中的位置,待到达预设位置后用螺栓穿过第二螺丝孔和条形孔21将调整底座2固定在连接盘1上,方可进行后续加工;当需要加工另外一个偏心部件时,通过旋转待加工件01的角度以及在调整底座2在第一导向槽11位置即可实现。
由于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双偏心夹具,由于将待加工件01的一部分置于定位套4、调整底座2内部,因此能够加工一些大偏心距的零部件,克服了传统的加工工艺的局限性;而且采用此装置进行加装后无需在待加工件01的两端加工工艺塔子,因此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
另外,如图4至图7所示,为了方便调节固定调整底座2在第一导向槽11上的位置,第一导向槽11两端设置有第一调节固定块51,第一调节固定块5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52;调整底座2与第一调节固定块51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52相配合的凹槽。当需要调节调整底座2在第一导向槽11上的位置时,例如需要将位于图示中上方的第一调节固定块51位置处移动时,首先将位于上方的第一调节螺栓52拧松,然后旋紧位于下方的第一调节螺栓52,在位于调整底座2下方的第一调节螺栓52的推动作用下,调整底座2向上移动,待调整底座2移动到适当位置时,停止旋紧动作,然后拧紧位于调整底座2上方的第一调节螺栓52,将调整底座2的竖直位置进行固定住。
为了加工过程反复调节待加工件01在该夹具中的位置,连接盘1的端面还开设有与第一导向槽11垂直布置的第二导向槽14,第二导向槽14的两端设置有调节垫块55,调节垫块55与第二导向槽14的槽壁滑动配合,调节垫块55上设置有将调节垫块55夹紧调整底座2的调节螺栓。采用该结构的夹具,调整底座2不仅能够在连接盘1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还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节,能够适应更多偏心零部件的加工。
其中,调节垫块55能够通过穿过其端面的螺栓固定在连接盘1上,还可以通过其他零部件固定在连接盘1上,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公开了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调节螺栓与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4上的第二调节固定块53螺纹配合,调节螺栓的末端与调节垫块55旋转接触。其中,该第二调节固定块53固定在连接盘1上,第二调节螺栓54与第二调节固定块53螺纹配合,并穿过第二调节固定块53推动调节垫块55沿着第二导向槽14的延伸方向移动。采用此种调节方式能够实现调节垫块55的无级调节。
偏心外圆通常要求有对称度要求,第二调节垫块55对称设置以保证零件的偏心外圆的对称度问题。通过第二调节螺栓54控制两个对称第二调节垫块55左右移动使调整底座2带动零件左右移动来达到对称度要求。
上述第一调节固定块51和第二调节固定块53可与连接盘1连接形式很多,上述二者可以与连接盘1为一体式结构,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其中分体式结构中,采用焊接工艺或者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维修便于替换报废的零部件,采用螺栓连接。
同样的,夹紧体3与调整底座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其中分体式结构中优先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中优选的采用夹紧体3通过螺栓固定在调整底座2上。
同样的,定位套4与调整底座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其中分体式结构中优先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中优选的采用定位套4通过螺栓固定在调整底座2上。
定位部件为能够实现对待加工件01进行定位的零部件,可以为螺栓也可以为销钉、键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采用定位键43为例,定位套4的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1,定位键43设置在定位孔41中。
使用时,待加工件01插入夹紧体3的孔内,直至待加工件01靠在夹紧体3的右端面,零件被轴向定位。此时定位套4上的定位键43插入零件左端的定位键43槽内,即限制了零件偏心部分相对于定位键43槽的相对位置。定位准确后夹紧体3夹紧零件,至此零件被准确定位于车削夹具上。可进行车削第一偏心03。当需要进行车第二偏心04时,将待加工件01及定位键43旋转一定的角度便可实行对相同中心距角度不同的零件的加工如图6和图7所示。
为了进一步保证该定位键43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设置定位套4的端面上还设置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定位孔41相连通,通过设置在该螺纹孔中的定位螺栓42进一步的将定位键43固定在该定位孔41内。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底座2与连接盘1的导向槽属于间隙配合,间隙的大小以调整好对称为最佳。车削时,为使夹具总体结构平衡,故夹具上设置有配重块6,配重块6使夹具在工作时满足动平衡要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和调整底座,其中,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的第一螺丝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调整底座的第二螺丝孔;所述连接盘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连接盘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盘的空位槽;所述调整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且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滑行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第二螺丝孔与所述长条孔内安装有螺栓;所述调整底座靠近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部,所述调整底座远离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设置有具有偏心夹紧孔的夹紧体;所述调整底座中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空位槽内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固定待加工件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为定位键,所述定位套的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键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两端设置有第一调节固定块,所述第一调节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调整底座与所述第一调节固定块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相配合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垂直布置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两端设置有调节垫块,所述调节垫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壁滑动配合,所述调节垫块上设置有将所述调节垫块夹紧所述调整底座的调节螺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上的第二调节固定块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与所述调节垫块旋转接触。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体与所述调整底座可拆卸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调整底座上。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与所述调整底座可拆卸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调整底座上。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双偏心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上还设置有配重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5893.7A CN103495894B (zh) | 2013-10-21 | 2013-10-21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95893.7A CN103495894B (zh) | 2013-10-21 | 2013-10-21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5894A CN103495894A (zh) | 2014-01-08 |
CN103495894B true CN103495894B (zh) | 2016-09-07 |
Family
ID=4986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95893.7A Active CN103495894B (zh) | 2013-10-21 | 2013-10-21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958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7430A (zh) * | 2014-09-17 | 2014-12-24 | 平湖市当湖街道飞天人机械图文设计服务部 | 一种数控车床提升系统底座及其热处理工艺 |
CN105479226B (zh) * | 2016-02-04 | 2017-11-03 | 付国祥 | 一种偏心加工夹具 |
CN107023214B (zh) * | 2017-06-09 | 2022-05-06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可周转式快速安装临时围墙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4313A (zh) * | 2009-03-23 | 2010-09-29 | 毕学兰 | 一种新型可调式偏心夹头 |
CN201702601U (zh) * | 2010-01-26 | 2011-01-12 | 福建省飞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普通车床可调式偏心夹具 |
CN201848721U (zh) * | 2010-11-15 | 2011-06-01 | 安阳鑫盛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普通车床用车偏心工件装置 |
CN202910619U (zh) * | 2012-09-06 | 2013-05-01 | 上海航菱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圆料车偏心圆的工艺装备 |
CN202964214U (zh) * | 2012-11-27 | 2013-06-05 | 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内齿轮偏心套外圆加工夹具 |
CN203527087U (zh) * | 2013-10-21 | 2014-04-09 |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87153B1 (ko) * | 2008-04-01 | 2010-10-11 |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 다중 편심 지그 |
-
2013
- 2013-10-21 CN CN201310495893.7A patent/CN1034958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4313A (zh) * | 2009-03-23 | 2010-09-29 | 毕学兰 | 一种新型可调式偏心夹头 |
CN201702601U (zh) * | 2010-01-26 | 2011-01-12 | 福建省飞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普通车床可调式偏心夹具 |
CN201848721U (zh) * | 2010-11-15 | 2011-06-01 | 安阳鑫盛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普通车床用车偏心工件装置 |
CN202910619U (zh) * | 2012-09-06 | 2013-05-01 | 上海航菱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圆料车偏心圆的工艺装备 |
CN202964214U (zh) * | 2012-11-27 | 2013-06-05 | 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内齿轮偏心套外圆加工夹具 |
CN203527087U (zh) * | 2013-10-21 | 2014-04-09 |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5894A (zh) | 2014-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08608A (zh) | 铣长轴键槽用夹具 | |
CN103495894B (zh)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
CN203527087U (zh) | 一种车双偏心夹具 | |
CN103639478A (zh) | 一种可调辅助支承装置 | |
CN105522421A (zh) | 一种叶片加工辅助夹具 | |
CN106425572B (zh) | 一种铝合金压铸件机加工转台夹具底座共用装置及切换方法 | |
CN210232301U (zh) | 一种塔机爬升架轴承座底座加工的定位工装 | |
CN205520544U (zh) | 一种叶片加工辅助夹具 | |
CN104526421A (zh) | 一种用于发电机机壳加工的涨胎定位装置 | |
CN204295378U (zh) | 一种用于发电机机壳加工的涨胎定位装置 | |
CN207103916U (zh) | 基于虎钳的六角螺母保险丝孔简易钻模 | |
CN206416063U (zh) | 一种定位转臂的装夹夹具 | |
CN103612138B (zh) | 连杆盖、轴承盖类零件加工的夹具柔性定位方法与装置 | |
CN108637749A (zh) | 一种齿轮泵阀盖钻孔加工工装 | |
CN205520494U (zh) | 卧式机床中心架及卧式机床 | |
CN209598691U (zh) | 一种阀体上盖螺纹加工用钻孔机工作台 | |
CN104690327B (zh) | 电机机座的钻孔方法 | |
CN206717467U (zh) | 一种适应于多尺寸的定位环耳孔加工夹持工装 | |
CN207807167U (zh) | 一种阀门法兰的定位夹具 | |
CN206105425U (zh) | 一种刹车鼓加工辅助装置 | |
CN206028770U (zh) | 组合式微调便携式镗杆装置 | |
CN206492945U (zh) | 一种弯折式内孔车刀杆 | |
CN110000581A (zh) | 一种用于加工薄壁内孔件的缠绕式夹具及加工方法 | |
CN201940827U (zh) | 一种加工船用柴油机连杆用的装夹工具 | |
CN101456130A (zh) | 一种卧式车床中心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