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9744A -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9744A
CN103449744A CN2013103746476A CN201310374647A CN103449744A CN 103449744 A CN103449744 A CN 103449744A CN 2013103746476 A CN2013103746476 A CN 2013103746476A CN 201310374647 A CN201310374647 A CN 201310374647A CN 103449744 A CN103449744 A CN 103449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 ash
parts
geopolymer
dry powder
powder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46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子令
李显
杨克家
周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746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497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49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9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06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ineral polymers, e.g. geopolymers of the Davidovits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包括重量比为20:3的干粉相和水;所述干粉相的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粉煤灰60~85份、硅灰0~25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和三聚磷酸钠0.05~0.12份。该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可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砂浆等工程材料,有望在高强保温砂浆、耐高温加固材料、耐腐蚀的混凝土结构、工业废料利用,快速修补材料,高强高性能材料等领域得到应用。同时本发明能够大量高效地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对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意义重大。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材料是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规模扩大,我国水泥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水泥的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据有关部分统计,2012年我国水泥年产量已突破20亿吨。传统的硅酸盐水泥利用石灰石、粘土等原料,经过两磨一烧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其中煅烧温度高达1450℃,因此传统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时一个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的产业,例如,生产1t水熟料大约消耗1t石灰石,排放1tCO2,消耗电力约90kW/h,煤约130kg。水泥工业使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给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地质聚合物材料(Geopolymer)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类碱激发胶凝材料。它是以天然铝硅酸盐矿物或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以及矿渣)为主要原料,与含铝质粘土(主要为偏高岭土或高岭石)和适量碱硅酸盐溶液充分混合后,在20~120℃的低温条件下成型硬化生成的一类铝硅酸盐类沸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性、耐高温、导热率低等特点。地质聚合材料具有高聚物、陶瓷和水泥等材料的性质,可作为胶凝材料来制备混凝土,砂浆等工程材料,是当今公认最具潜力的水泥胶凝材料替代或补充产品的绿色胶凝材料之一。
目前,中国粉煤灰的排放量每年已超过3.0亿吨。由于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约占70%,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以燃煤发电为主,因而仍将产生大量的粉煤灰。国内目前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的粉煤灰得不到有效利用,采用堆放处理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污染环境,可以说,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任务艰巨。本发明提出的利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配制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目标明确,手段得当,实施容易。但由于地质聚合物多采用液体激发剂,并且得到的地质聚合物强度随原材料成分波动很大,难以实现不同强度等级的地质聚合物标准化配置,本发明所述地质聚合物采用干粉相直接加水搅拌而成,与传统的水泥使用工艺完全一样;同时本发明通过添加硅灰来调整地质聚合物的强度等级,实现了不同强度等级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地质聚合物配比强度难以控制、激发剂采用水剂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原材料来源广泛、强度可控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包括重量比为20:3的干粉相和水;所述干粉相的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粉煤灰60~85份、硅灰0~25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和三聚磷酸钠0.05~0.12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的粉煤灰为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其CaO质量含量≤10%(属于F类粉煤灰),强度活性指数≥70%,45微米方孔筛筛余≤45.0%(部分技术性能指标达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的III级及以上要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硅灰为在冶炼硅铁合金或工业硅时通过烟道排出的粉尘,经收集得到的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粉体材料;SiO2质量含量≥85%,比表面积≥15m2/g,活性指数≥105%(部分技术要求符合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2011)要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固体硅酸钠中Na2O的质量含量≥7.2%,iO2的质量含量≥25%,可溶物质质量分数≥95.0,模数在3.0~3.6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工业纯氢氧化钠的部分技术指标满足GB209~2006《工业用氢氧化钠》中I类要求,即氢氧化钠(以NaOH计)的质量分数≥94.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的三聚磷酸钠为市售的粉体状陶瓷减水剂,其纯度≥90.0%。
所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可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调整硅灰掺量可实现抗压强度在40~100MPa等强度范围地质聚合物的配置。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为粉煤灰60~85份、硅灰0~25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和三聚磷酸钠0.05~0.12份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干粉相;
(2)将步骤(1)的干粉相与水按重量份20:3在砂浆搅拌机中搅拌5~10min得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浆材;
(3)将步骤(2)中的地质聚合物浆料注入模具中,常温条件下养护28天,得到抗压强度在40~100Mpa之间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所述的常温条件是温度≥20℃。
该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可替代水泥用于制备混凝土、砂浆直接用于结构承重、快速修补的工程。
本发明所述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是以粉煤灰为主要胶凝材料、硅灰为硅质的调节材料、氢氧化钠和固体工业硅酸钠为激发剂,加水搅拌均匀后在常温条件下养护得到的一种节能环保、高强度、高性能的地质聚合物。通过对地质聚合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硅灰掺量,可实现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在40~100MPa之间的调控。其制备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原材料遍布世界各地;该材料有望在保温隔热材料、工业废料利用,快速修补材料,高强高性能材料等领域得到应用。同时,使用本发明能够大量高效地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对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意义重大,符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干粉加水的工艺,与水泥胶凝材料的使用方法相同,有利于该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推广使用;同时,该地质聚合物充分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通过添加硅灰,来调整硅铝比,进而来调整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强度等级,实现了不同强度等级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进而可实现不同强度等级的地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成本适宜,原材料属于工业废料,该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原料配比:
干粉相组分及份数(按重量计)配比如下:
粉煤灰85份;
硅灰0份;
固体硅酸钠10份;
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
三聚磷酸钠0.12份.
具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1)干粉相:粉煤灰85份,硅灰0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三聚磷酸钠0.12份混合,搅拌5分钟使之均匀,得到干粉相;
(2)将干粉相与水按重量比20:3混合,搅拌10分钟,得到浆料;
(3)将浆料注入70.7mm×70.7mm×70.7mm钢模中,置于室内常温条件下养护1天后脱模,脱模后继续养护至28天龄期;
(4)将所得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其基本指标如下:
平均抗压强度为42.8MPa。
实施例2:
原料配比:
干粉相组分及份数(按重量计)配比如下:
粉煤灰77份;
硅灰9份;
固体硅酸钠10份;
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
三聚磷酸钠0.10份
具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1)干粉相:粉煤灰77份,硅灰9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三聚磷酸钠0.10份混合搅拌5分钟使之均匀,得到干粉相;
(2)将干粉相与水按重量比20:3混合,搅拌10分钟,得到浆料;
(3)将浆料注入70.7mm×70.7mm×70.7mm钢模中,置于室内常温条件下养护1天后脱模,脱模后继续养护至28天龄期;
(4)将所得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其基本指标如下:
平均抗压强度为63.8MPa。
实施例3:
原料配比:
干粉相组分及份数(按重量计)配比如下:
粉煤灰68份;
硅灰17份;
固体硅酸钠10份;
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
具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1)干粉相:粉煤灰68份,硅灰17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混合,搅拌5分钟使之均匀,得到干粉相;
(2)将干粉相与水按重量比20:3混合,搅拌10分钟,得到浆料;
(3)将浆料注入70.7mm×70.7mm×70.7mm钢模中,置于室内常温条件下养护1天后脱模,脱模后养护至28天龄期;
(4)将所得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其基本指标如下:
平均抗压强度为87.9MPa。
实施例4:
原料配比:
干粉相组分及份数(按重量计)配比如下:
粉煤灰60份;
硅灰25份;
固体硅酸钠10份;
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
三聚磷酸钠0.05份。
具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1)干粉相:粉煤灰60份,硅灰25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三聚磷酸钠0.05份混合,搅拌5分钟使之均匀,得到干粉相;
(2)将干粉相与水按重量比20:3混合,搅拌10分钟,得到浆料;
(3)将浆料注入70.7mm×70.7mm×70.7mm钢模中,置于室内常温条件下养护1天后脱模,脱模后继续养护至28天龄期;
(4)将所得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其基本指标如下:
平均抗压强度为106.8MPa。

Claims (7)

1.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20:3的干粉相和水;所述干粉相的组成按重量份计为:粉煤灰60~85份、硅灰0~25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和三聚磷酸钠0.05~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其CaO质量含量≤10%,45微米方孔筛筛余≤45.0%,等级在III级及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为在冶炼硅铁合金或工业硅时通过烟道排出的粉尘,经收集得到的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粉体材料,其中SiO2质量含量≥85%,比表面积≥15m2/g,活性指数≥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硅酸钠中Na2O的质量含量≥7.2%,SiO2的质量含量≥25%,可溶物质质量分数≥95.0,模数在3.0~3.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纯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含量≥9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磷酸钠为粉体状陶瓷减水剂,其纯度≥90%。
7.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为粉煤灰60~85份、硅灰0~25份、固体硅酸钠10份、工业纯氢氧化钠5份和三聚磷酸钠0.05~0.12份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干粉相;
(2)将步骤(1)的干粉相与水按重量份20:3在砂浆搅拌机中搅拌5~10min得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浆材;
(3)将步骤(2)中的地质聚合物浆料注入模具中,常温条件下养护28天,得到抗压强度在40~100Mpa之间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所述的常温条件是温度≥20℃。
CN2013103746476A 2013-08-26 2013-08-26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4497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46476A CN103449744A (zh) 2013-08-26 2013-08-26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746476A CN103449744A (zh) 2013-08-26 2013-08-26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9744A true CN103449744A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3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46476A Pending CN103449744A (zh) 2013-08-26 2013-08-26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49744A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8903A (zh) * 2014-06-18 2014-10-22 东南大学 玉米秸秆纤维增强粉煤灰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3619A (zh) * 2014-01-26 2015-07-2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及地质聚合物材料
CN105130373A (zh) * 2015-09-30 2015-12-09 四川大学 一种粉煤灰基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5819719A (zh) * 2016-03-14 2016-08-0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增强型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35347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Imerys Ceramics France Particulate compos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geopolymers, their us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geopolymers therewith, and geopolymers obtained therefrom
CN106277861A (zh) * 2016-08-15 2017-01-04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地质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056101A (zh) * 2017-06-20 2017-08-18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材料
CN107216084A (zh) * 2017-06-20 2017-09-29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材料粉煤灰的活化方法
CN108585649A (zh) * 2018-06-25 2018-09-28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和矿粉基地聚物快凝型刚性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1917A (zh) * 2018-07-10 2018-11-06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利用低品质粉煤灰制备高强度砂浆和混凝土的方法
CN109133747A (zh) * 2018-09-06 2019-01-04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锈功能的地质聚合物修补砂浆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9231860A (zh) * 2018-09-26 2019-01-18 长安大学 一种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7701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福州大学 一种抗腐蚀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2267A (zh) * 2019-06-28 2019-10-25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强化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方法
CN112551953A (zh) * 2020-06-02 2021-03-2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粉煤灰基地聚合物砂浆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8934A (zh) * 2021-12-08 2022-02-01 北部湾大学 一种地聚物免烧结人造骨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CN114671634A (zh) * 2022-05-30 2022-06-2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含固废的轻质-保温-高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57660A (zh) * 2022-05-24 2022-09-16 武汉工程大学 多孔沥青混合料灌注用兑水快硬型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IT202100011876A1 (it) * 2021-05-10 2022-11-10 Grinn S R L Process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ermo-formati.
CN116375408A (zh) * 2023-04-17 2023-07-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多孔无定形铝硅酸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854497A (zh) * 2023-07-13 2023-10-10 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二氧化碳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29010A (zh) * 2023-09-27 2023-12-15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压法的地质聚合物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0426A (zh) * 2009-04-21 2009-11-04 同济大学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0426A (zh) * 2009-04-21 2009-11-04 同济大学 地质聚合物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619A (zh) * 2014-01-26 2015-07-2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及地质聚合物材料
CN104803619B (zh) * 2014-01-26 2017-05-03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聚合物组合物及地质聚合物材料
CN104108903A (zh) * 2014-06-18 2014-10-22 东南大学 玉米秸秆纤维增强粉煤灰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35347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Imerys Ceramics France Particulate compos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geopolymers, their us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geopolymers therewith, and geopolymers obtained therefrom
AU2016223349B2 (en) * 2015-02-27 2020-01-23 Imertech Sas Particulate compos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geopolymers, their us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geopolymers therewith, and geopolymers obtained therefrom
US10472282B2 (en) 2015-02-27 2019-11-12 Imertech Sas Particulate compos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geopolymers, their us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geopolymers therewith, and geopolymers obtained therefrom
US20180022646A1 (en) * 2015-02-27 2018-01-25 Imerys Ceramics France Particulate compos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geopolymers, their use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geopolymers therewith, and geopolymers obtained therefrom
CN105130373A (zh) * 2015-09-30 2015-12-09 四川大学 一种粉煤灰基聚合物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5819719A (zh) * 2016-03-14 2016-08-0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增强型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9719B (zh) * 2016-03-14 2018-05-0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增强型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7861A (zh) * 2016-08-15 2017-01-04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地质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216084B (zh) * 2017-06-20 2019-06-21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材料粉煤灰的活化方法
CN107056101B (zh) * 2017-06-20 2019-06-21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材料
CN107216084A (zh) * 2017-06-20 2017-09-29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材料粉煤灰的活化方法
CN107056101A (zh) * 2017-06-20 2017-08-18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材料
CN108585649A (zh) * 2018-06-25 2018-09-28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和矿粉基地聚物快凝型刚性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649B (zh) * 2018-06-25 2020-02-11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和矿粉基地聚物快凝型刚性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1917A (zh) * 2018-07-10 2018-11-06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利用低品质粉煤灰制备高强度砂浆和混凝土的方法
CN109133747A (zh) * 2018-09-06 2019-01-04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锈功能的地质聚合物修补砂浆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9231860A (zh) * 2018-09-26 2019-01-18 长安大学 一种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7701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福州大学 一种抗腐蚀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2267A (zh) * 2019-06-28 2019-10-25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强化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方法
CN112551953A (zh) * 2020-06-02 2021-03-2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粉煤灰基地聚合物砂浆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IT202100011876A1 (it) * 2021-05-10 2022-11-10 Grinn S R L Process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ermo-formati.
WO2022239041A1 (en) * 2021-05-10 2022-11-17 Grinn S.R.L.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rmo-formed products
CN113998934A (zh) * 2021-12-08 2022-02-01 北部湾大学 一种地聚物免烧结人造骨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CN113998934B (zh) * 2021-12-08 2022-09-23 北部湾大学 一种地聚物免烧结人造骨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CN115057660A (zh) * 2022-05-24 2022-09-16 武汉工程大学 多孔沥青混合料灌注用兑水快硬型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1634A (zh) * 2022-05-30 2022-06-2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含固废的轻质-保温-高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75408A (zh) * 2023-04-17 2023-07-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多孔无定形铝硅酸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375408B (zh) * 2023-04-17 2024-05-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多孔无定形铝硅酸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854497A (zh) * 2023-07-13 2023-10-10 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二氧化碳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54497B (zh) * 2023-07-13 2024-08-27 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二氧化碳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29010A (zh) * 2023-09-27 2023-12-15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压法的地质聚合物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9744A (zh)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0547B (zh) 一种铁尾矿\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5691B (zh) 一种铅锌冶炼渣基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8029B (zh) 锰渣基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43070B (zh) 一种以非煅烧脱硫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的陶粒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8442B (zh) 一种工业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8791A (zh) 一种抢修、抢建用地质聚合物凝胶材料
WO2004058662A1 (en) A two-component wet cement,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4829200A (zh) 一种粉煤灰碱激发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6494A (zh) 一种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313A (zh) 一种强度可控的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794A (zh) 一种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稻壳保温砂浆
CN102674786B (zh) 一种以非煅烧脱硫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的无机保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2717A (zh) 一种含高分子化合物的偏高岭土基土聚水泥的制备方法
CN111393083A (zh) 一种全固废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16634B (zh) 一种快硬早强磷渣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6643B (zh) 一种利用污泥生产的新型矿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6003A (zh) 一种多元复合粉体的钙基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025A (zh) 一种以钢渣为集料的结构加固材料
CN104973848A (zh) 一种地质聚合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3723B (zh) 一种微膨胀早强型低钙粉煤灰基碱激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5433A (zh) 一种单组份碱激发镍渣水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6927735A (zh)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稻壳保温砂浆以及施工建筑外墙保温砂浆层的方法
CN102863160B (zh) 一种复合固体激发剂及由其制备的硅铝质胶凝材料
CN104591562A (zh) 一种用固体废弃物配制再生建筑砂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