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输出短路和欠压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输出短路和欠压保护电路,尤其是应用在电机驱动上的高可靠性开关电源短路和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当今随着中微小直流电机在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也更加精密复杂,直流电机的能量供给来源于AC-DC开关电源,由于电机固有的起动特性,现有传统方案的AC-DC开关电源已无法满足功能需求。现有电机在启动瞬间有很大的峰值电流,在AC-DC开关电源设计保护功能里面必需具有基本的短路保护和过压保护,那么开关电源设计能保证最大的负载额定功率同时要兼顾各项保护功能和成本控制,那么峰值功率设置过小,使得电源的短路保护易于设计,但电机将无法起动;如果在设计时需把过功率点设得足够大,这样在生产时,其短路保护测试的一致性不好控制,在负载模拟测试短路时会烧毁整个开关电源,同时有多数特殊的负载仪器设备对长期欠压运行有很大损害,故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 AC-DC开关电源转换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输出短路和欠压保护电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输出短路和欠压保护电路,包括:整流滤波单元、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初级控制单元及次级反馈单元,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经滤波后输出给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开关转换变压单元用于接收初级控制单元的控制后将能量耦合到电源输出端为负载供电,次级反馈单元用于采集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端电压生成电压反馈信号,并将该电压反馈信号提供给初级控制单元,与负载相连的电源输出端的正极通过一反向二极管D12连接一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负载短路或电源输出欠压时,反向二极管D12正向导通并触发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发出一反馈控制信号至初级控制单元。
[0005] 优选地,初级控制单元包括一用于接收反馈信号的反馈接收端cmp、一用于向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输出端OUt及一用于获得工作电源的工作电源端VCC ;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包括:第一辅助供电端VDD1、第一光耦芯片、PNP型开关管Q5、稳压管ZD3及开关管Q4,第一辅助供电端VDDl在稳压管ZD3的阴极稳压端形成一稳定电压,稳压管ZD3的阴极稳压端连接开关管Q5的发射极e,开关管Q5的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连接一电阻R36,开关管Q5的基极b连接二极管D12的阳极;所述反馈接收端cmp依次经过一二极管D8和开关管Q4的开关通道接地,负载短路或电源输出欠压时,二极管D12正向导通,稳压管ZD3阴极稳压端上形成的稳定电压经过开关管Q5的发射极和集电极驱动第一光耦芯片原边U2A,第一光耦芯片副边U2B产生一使开关管Q4导通的控制信号作用于开关管Q4的基极。
[0006] 优选地,所述工作电源端vcc连接于一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通过一储能电容Cll接地,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经过一电阻R28连接至二极管D8的阴极。
[0007] 优选地,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端的正极依次经过一稳压管ZD2、一电阻R23、一二极管D9连接至第一光稱芯片原边U2A内的光电二极管的阳极。
[0008] 优选地,开关管Q5的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还连接一用于防止开机时开关管Q5发生误动作的缓冲电容C25。
[0009] 优选地,开关管Q5的集电极c依次经过一电阻R35和所述第一光耦芯片原边U2A内的光电二极管接地;第一光耦芯片副边U2B内的光电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一第三辅助供电端VDD3,所述光电三极管发射极经过一电阻R30连接开关管Q4的基极,开关管Q4的基极与地之间并接一电容C21和一电阻R29。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辅助供电端VDDl、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及第三辅助供电端VDD3
均由开关转换变压单元提供。
[0011] 优选地,所述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R及开关管Q3,变压器TR的初级线圈Tl的一端连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经开关管Q3的开关通道和串接的一限流电阻R20接地,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初级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out ;变压器TR还包括分别与初级线圈耦合的次级线圈T2、第一辅助线圈T3和第二辅助线圈T4,次级线圈T2依次经过一半桥整流电路和一滤波电路向负载供电,第一辅助线圈T3依次经过一电阻R18、一二极管D3及一电容C13接地,电容C13的正极弓I出第三辅助供电端VDD3 ;初级线圈Tl连接整流滤波电源的一端依次经过一限流电阻Rl和储能电容Cll接地,储能电容Cll的正极引出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 ;第二辅助线圈T4依次经过一二极管DlO和一储能电容C22接地,储能电容C22的正极引出第一辅助供电端VDDl。
[0012] 优选地,所述次级反馈单元包括第二光耦芯片、基准源芯片IC2及一限流电阻R22,次级反馈单元的电压采样端依次经过限流电阻R22、第二光耦芯片原边UlA内的光电二极管及基准源芯片IC2接地;第二光耦芯片副边UlB内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经一电阻R6连接初级控制单元的反馈接收端cmp,第二光稱芯片副边UlB内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0013] 优选地,所述初级控制单元采用PWM芯片。
[0014]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在现有的反馈环路之外增加一个能够在负载短路或电源输出欠压时产生一个反馈控制信号的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并通过一反向二极管进行隔离,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的采样端连接在电源输出端与负载相接的位置上,因此,短路检测的及时性得到提高,解决了在负载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源得到及时保护的问题,并在开关电源稳压反馈环路异常导致输出电压欠压时能及时终止低压供电,保护负载低压供电所带来的危害,同时又能保证负载峰值功率的需求,提高了开关电源转换器可靠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整流滤波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输出短路和欠压保护电路,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整流滤波单元、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初级控制单元及次级反馈单元,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接入AC (交流)电压,其输出端+HV端连接到开关转换变压单元的输出端,从而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经滤波后输出给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在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整流桥与滤波电容结合的电路结构实现;开关转换变压单元用于接收初级控制单元的控制后将能量耦合到电源输出端为负载供电,其主要是通过内部的开关转换将能量耦合到输出端,根据开关管的开关频率与周期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对于内部的开关的控制,则由初级控制单元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现有开关电源中任何的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应用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电路中,而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开关转换变压单元的具体电路结构会在后面文字中做出具体介绍;次级反馈单元用于采集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端电压生成电压反馈信号,并将该电压反馈信号提供给初级控制单元,初级控制单元根据次级反馈控制单元提供的电压反馈信号对电源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实现闭环控制,因此次级反馈单元跨接在开关电源初级电路与次级电路之间,形成反馈环路,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以将不同电路形式的次级反馈单元应用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电路中。
[0019] 本发明实施例中与负载相连的电源输出端的正极VO+通过一反向二极管D12连接一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负载短路时,反向二极管D12正向导通并触发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发出一反馈控制信号至初级控制单元。
[0020] 为了进一步保证电源输出端的输出波形更加稳定,在开关转换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还会连接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可以是单独的电容滤波电路,也可以采用LC滤波电路,甚至可以采用多个滤波电路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转换变压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增设了一由电感LI和电容C18构成的LC滤波电路,对电源输出电压做进一步滤波,保证电压平稳输出,同时能够减小次级反馈单元的采样端与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的采样端之间的相互影响。
[002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转换变压单元的输出端可以直接作为电源的输出端。
[0022] 如图2所示,整流滤波单元的具体结构包括分别连在两交流输入端上的保险丝Fl和热敏电阻TH1,保证电源交流输入的安全性;在两交流输出端上还分别接有自感系数相同的电感LF1,对于防止较大电流冲击,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然后,在两交流输入端之间并接一个压敏电阻,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进一步防止交流输入异常时,对电源形成全面保护。交流电输入到整流桥BDl后经过全桥整流转换为直流电,经过电容C3的过滤,在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HV上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供给,本发明实施例中整流滤波部分具有全面保护,工作安全的特点。
[0023] 本发明实施例中,初级控制单元包括一用于接收反馈信号的反馈接收端cmp、一用于向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输出端out及一用于获得工作电源的工作电源端VCC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初级控制单元采用PWM芯片ICl,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PWM芯片,均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反馈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功能即可。对于由PWM芯片构成的初级控制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PWM芯片手册功能,自行搭建其周边电路,因此,对于PWM芯片的周边电路此处不——赘述。
[002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输出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包括:第一辅助供电端VDD1、第一光耦芯片、PNP型开关管Q5、稳压管ZD3及开关管Q4,第一辅助供电端VDDl用于为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的正常工作供电,第一辅助供电端VDDl在稳压管ZD3的阴极稳压端形成一稳定电压。
[0025] 为了保证进一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第一辅助供电端VDDl依次通过一二极管Dll和电阻R33连接到稳压管ZD3的阴极稳压端,在二极管Dll的阴极还通过一电容C23接地。
[0026] 稳压管ZD3的阴极稳压端连接开关管Q5的发射极e,开关管Q5的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连接一电阻R36,开关管Q5的基极b连接二极管D12的阳极;所述反馈接收端cmp依次经过一二极管D8和开关管Q4的开关通道接地,从而能够实现当开关管Q4导通时,反馈接收端cmp的电压被强制拉低。
[0027] 负载短路时,电源输出端正极VO+的电压被拉低,二极管D12的阴极电压随之被拉低;稳压管ZD3上的电压经电阻R36作用于开关管Q5基极b并施加到二极管D12的阳极,,从而使二极管D12正向导通,由于电阻R36两端的压差,开关管Q5发射极电压大于开关管Q5基极电压,开关管Q5导通,稳压管ZD3阴极稳压端上形成的稳定电压经过开关管Q5的发射极和集电极驱动第一光稱芯片原边U2A,即第一光稱芯片原边U2A内的光电二极管光射强度增加,第一光耦芯片副边U2B产生一使开关管Q4导通的控制信号作用于开关管Q4的基极。
[0028] 电源输出欠压时,电源输出端正极VO+的电压低于稳压管ZD3的设定值时,二极管D12产生正向压降,即稳压管ZD3上的电压经电阻R36作用于开关管Q5的基极b并施加到二极管D12的阳极,从而使二极管D12正向导通,由于电阻R36两端的压差,开关管Q5发射极电压大于开关管Q5基极电压,开关管Q5导通,稳压管ZD3阴极稳压端上形成的稳定电压经过开关管Q5的发射极和集电极驱动第一光耦芯片原边U2A,即第一光耦芯片原边U2A内的光电二极管光射强度增加,第一光耦芯片副边U2B产生一使开关管Q4导通的控制信号作用于开关管Q4的基极。
[0029]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既有短路检测的功能,又同时具有输出欠压检测的功能;输出欠压保护的电路与短路保护的电路为同一检测电路,其核心原理取决于稳压管ZD3的稳压值,即使其他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同样的检测电路分别实现短路保护和欠压保护,也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0] 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管Q5的集电极c依次经过一电阻R35和所述第一光耦芯片原边U2A内的光电二极管接地;第一光耦芯片副边U2B内的光电三极管集电极连接一第三辅助供电端VDD3,所述光电三极管发射极经过一电阻R30连接开关管Q4的基极,开关管Q4的基极与地之间并接一电容C21和一电阻R29。当第一光耦芯片被驱动时,其副边的光电三极管导通,第三辅助供电端VDD3经过电阻R30并在电阻R29上形成偏置电压,使开关管Q4导通。
[0031] 为了避免电源刚启动时,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中开关管Q5发生误动作。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管Q5的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还连接一用于防止开机时开关管Q5发生误动作的缓冲电容C25。
[0032] 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端的正极依次经过一电阻R32、一稳压管ZD2、一电阻R23、一二极管D9连接至第一光稱芯片原边U2A内的光电二极管的阳极,从而形成一过压检测支路,其中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端的正极作为过压检测支路的采样端,可以理解该支路中电阻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当开关转换变压单元输出端的电压过大时,稳压管ZD2击穿导通,进而驱动第一光耦芯片原边U2A内的光电二极管,实现反馈效果O
[0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反馈控制,初级控制单元的所述工作电源端vcc连接于一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通过一储能电容Cll接地,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经过一电阻R28连接至二极管D8的阴极。由于二极管D8的阴极经过开关管Q4的开关通道接地,因此,一旦开关管Q4导通,则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的电压水平也会被强制拉低,当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的电压下降到初级控制单元的工作电源端vcc正常工作所需电压水平之下时,初级控制电源会立即停止工作。
[003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供电端VDD1、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及第三辅助供电端VDD3均由开关转换变压单元提供。对于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实现辅助供电的电路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获得多种电路结构。
[0035] 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实现辅助供电的方案由下述电路结构实现:所述开关转换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R及开关管Q3,变压器TR的初级线圈Tl的一端连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经开关管Q3的开关通道和串接的一限流电阻R20接地,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初级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out,本发明实施例中初级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out依次经一电阻R16和一电阻R17接地,由控制输出端out输出的控制信号在电阻R17上的分压作为开关管Q3的偏置电压,为了能够加速开关管Q3的关断时间,提升电源效率,电阻R16两端并接一反向二极管D4,即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控制输出端out,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开关管Q3的控制端,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管Q3采用MOS管,栅极作为控制端,漏极和源极之间形成开关通道;变压器TR还包括分别与初级线圈耦合的次级线圈T2、第一辅助线圈T3和第二辅助线圈T4 ;次级线圈T2依次经过一半桥整流电路和一滤波电路向负载供电,该半桥整流电路由两个双二极管D6和D7组成,电感L1、电容C16及电容C17构成滤波电路部分,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双次级线圈进行耦合输出,提升输出效率;第一辅助线圈T3依次经过一电阻R18、一二极管D3及一电容C13接地,电容C13的正极引出第三辅助供电端VDD3 ;初级线圈Tl连接整流滤波电源的一端依次经过一限流电阻Rl和储能电容Cll接地,储能电容Cll的正极引出第二辅助供电端VDD2 ;第二辅助线圈T4依次经过一二极管DlO和一储能电容C22接地,储能电容C22的正极引出第一辅助供电端VDD1。此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lO均具有隔离效果。
[0036]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次级反馈单元做出了相应的改进,所述次级反馈单元包括第二光耦芯片、基准源芯片IC2及一限流电阻R22,次级反馈单元的电压采样端依次经过限流电阻R22、第二光耦芯片原边UlA内的光电二极管及基准源芯片IC2接地;第二光耦芯片副边UlB内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经一电阻R6连接初级控制单元的反馈接收端cmp,第二光耦芯片副边UlB内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由于次级反馈单元中采用了基准源芯片IC2,能够在第二光耦芯片原边UlA内的光电二极管的阴极形成恒定电压,即使次级反馈单元的电压采样端有微小的电压变化,也能够在第二光耦芯片原边UlA内的光电二极管上反应出来,从而使得次级反馈单元的采样精度、灵敏度得到提高。
[0037]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PWM芯片的工作方式有两个必需条件,一个是PWM芯片的工作电压需达到一定电压水平,另一个是PWM芯片的反馈接收端的电压也要达到一定电压水平,关闭PWM芯片的工作电压和拉低PWM芯片反馈接收端的电位都会使PWM芯片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本发明电路的保护功能,当第一光耦芯片得到短路和欠压保护单元的驱动后,第一光耦芯片的光电三极管输出电流到开关管Q4的基极,开关管Q4通过二极管D8将PWM芯片的反馈接收端的电位拉到地,同时开关管Q4也通过电阻R28将PWM芯片的工作电源端vcc的供电拉到工作门限之下,PWM芯片停止工作,从而整个系统停止向负载供能,直到负载故障解除,保证电源系统不致损坏。
[0038]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 一款适用于高可靠性开关电源的输出短路、过压及欠压的保护电路。通过光耦芯片、三极管、二极管、阻及电容的简单组合,达到次级输出短路和初级控制电路失效时的保护效果。解决了目前在直流电机和有峰值功率需求的电子设备上的AC-DC开关电源应用的可靠保护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有效的提闻AC-DC开关电源的可罪性和寿命。
[0039]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短路和欠压保护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