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4907A -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4907A
CN103314907A CN2013102492650A CN201310249265A CN103314907A CN 103314907 A CN103314907 A CN 103314907A CN 2013102492650 A CN2013102492650 A CN 2013102492650A CN 201310249265 A CN201310249265 A CN 201310249265A CN 103314907 A CN103314907 A CN 103314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tching
temperature control
bed
hatching bed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92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春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Niannianyouy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Niannianyouy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Niannianyouy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Niannianyouy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492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4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4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49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于红螯螯虾孵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隔音装置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包括上水箱、温控设备、第一温控感应线、第二温控感应线、第三温控感应线、第四温控感应线、第五温控感应线、第六温控感应线、第七温控感应线、下水箱、第一套管支架、第二套管支架、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该发明解决了人工孵化过程中,孵化周期长、成活率低等问题,能够有效的缩短孵化周期、提高孵化成活率,另外也降低资金投入成本和易进行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螯螯虾孵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新几内亚也有分布。我国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首先在广东湖北两省试养成功,红螯螯虾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类,由于食性很广,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欧洲日本和中国受到市场上的欢迎。
红螯螯虾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一般多在春末夏初开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则是水温;在水温下降至22℃以下则不见有产卵现象,当水温由22℃以上时则逐渐发生交配、产卵现象;因此,由上可知在秋冬季节一般采用孵化装置来进行人工培育,但是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缺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孵化周期较长、成活率较低等,这就直接导致人工孵化投入的增加,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以上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能有效缩短孵化周期、提高孵化成活率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包括上水箱、温控设备、第一温控感应线、第二温控感应线、第三温控感应线、第四温控感应线、第五温控感应线、第六温控感应线、第七温控感应线、下水箱、第一套管支架、第二套管支架、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所述温控设备和第一套管支架上部均与上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温控感应线、第二温控感应线、第三温控感应线、第四温控感应线、第五温控感应线、第六温控感应线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另一端均与温控设备连接,其中第七温控感应线一端连接下水箱另一端连接温控设备;所述第二套管支架下部连接下水箱;所述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的上部连接第一套管支架、下部连接第二套管支架。
所述上水箱和下水箱采用钢化玻璃制得。
所述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由不透水槽体的外床和透水槽体的内床组成,其中透水槽体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数量为80~100,透水孔的孔径小于所孵化卵粒。
所述第一套管支架和第二套管支架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为4-6个。
所述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与第一套管支架和第二套管支架相同。
所述温控设备包括设在第一孵化床、第二孵化床、第三孵化床、第四孵化床、第五孵化床和第六孵化床上方的加温设备和设置在内部的增氧设备,其中加温设备和增氧设备均与温控设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孵化装置解决了人工孵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缩短了孵化周期、提高了孵化成活率,极大降低资金的投入。另外本发明易推广、能够有效推动红螯螯虾产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上水箱、2-温控设备、3-第一温控感应线、4-第二温控感应线、5-第三温控感应线、6-第四温控感应线、7-第五温控感应线、8-第六温控感应线、9-第七温控感应线、10-下水箱、11-第一套管支架、12-第二套管支架、13-第一孵化床、14-第二孵化床、15-第三孵化床、16-第四孵化床、17-第五孵化床、18-第六孵化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包括上水箱1、温控设备2、第一温控感应线3、第二温控感应线4、第三温控感应线5、第四温控感应线6、第五温控感应线7、第六温控感应线8、第七温控感应线9、下水箱10、第一套管支架11、第二套管支架12、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温控设备2和第一套管支架11上部均与上水箱1连接;第一温控感应线3、第二温控感应线4、第三温控感应线5、第四温控感应线6、第五温控感应线7、第六温控感应线8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另一端均与温控设备2连接,其中第七温控感应线9一端连接下水箱10另一端连接温控设备2;所述第二套管支架12下部连接下水箱10;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的上部连接第一套管支架11、下部连接第二套管支架12。
上水箱1和下水箱10采用钢化玻璃制得。
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由不透水槽体的外床和透水槽体的内床组成,其中透水槽体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数量为80~100,透水孔的孔径小于所孵化卵粒。
第一套管支架11和第二套管支架12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为4-6个。
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与第一套管支架11和第二套管支架12相同。
温控设备2包括设在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上方的加温设备和设置在内部的增氧设备,其中加温设备和增氧设备均与温控设备2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箱(1)、温控设备(2)、第一温控感应线(3)、第二温控感应线(4)、第三温控感应线(5)、第四温控感应线(6)、第五温控感应线(7)、第六温控感应线(8)、第七温控感应线(9)、下水箱(10)、第一套管支架(11)、第二套管支架(12)、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所述温控设备(2)和第一套管支架(11)上部均与上水箱(1)连接;所述第一温控感应线(3)、第二温控感应线(4)、第三温控感应线(5)、第四温控感应线(6)、第五温控感应线(7)、第六温控感应线(8)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另一端均与温控设备(2)连接,其中第七温控感应线(9)一端连接下水箱(10)另一端连接温控设备(2);所述第二套管支架(12)下部连接下水箱(10);所述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的上部连接第一套管支架(11)、下部连接第二套管支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箱(1)和下水箱(10)采用钢化玻璃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由不透水槽体的外床和透水槽体的内床组成,其中透水槽体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数量为80~100,透水孔的孔径小于所孵化卵粒。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支架(11)和第二套管支架(12)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为4-6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的上、下方分别设有通孔,数量与第一套管支架(11)和第二套管支架(12)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设备(2)包括设在第一孵化床(13)、第二孵化床(14)、第三孵化床(15)、第四孵化床(16)、第五孵化床(17)和第六孵化床(18)上方的加温设备和设置在内部的增氧设备,其中加温设备和增氧设备均与温控设备(2)连接。
CN2013102492650A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Pending CN103314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92650A CN103314907A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92650A CN103314907A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4907A true CN103314907A (zh) 2013-09-25

Family

ID=49184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92650A Pending CN103314907A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49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1648A (zh) * 2018-06-14 2018-09-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虾类孵化水体箱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6497A (en) * 1961-06-23 1963-04-23 John C Novello Brine shrimp hatching apparatus
US3678899A (en) * 1971-04-01 1972-07-25 Sternco Ind Inc Shrimp hatchery
KR20030063054A (ko) * 2002-01-22 2003-07-28 주식회사 그린뱅크 수조식 양식장의 수온조절 시스템
CN201135078Y (zh) * 2007-12-29 2008-10-22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黄颡鱼受精卵节水防水霉的孵化装置
CN201374955Y (zh) * 2009-03-17 2010-01-06 中山大学 一种针对虾类、鱼类或蟹类幼体的孵化装置
CN201821755U (zh) * 2010-10-11 2011-05-11 淮阴师范学院 克氏原螯虾卵人工孵化装置
CN101642067B (zh) * 2009-08-21 2011-09-07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美洲鲥人工催产、授精及受精卵孵化方法
CN203302154U (zh) * 2013-06-21 2013-11-27 太仓年年有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6497A (en) * 1961-06-23 1963-04-23 John C Novello Brine shrimp hatching apparatus
US3678899A (en) * 1971-04-01 1972-07-25 Sternco Ind Inc Shrimp hatchery
KR20030063054A (ko) * 2002-01-22 2003-07-28 주식회사 그린뱅크 수조식 양식장의 수온조절 시스템
CN201135078Y (zh) * 2007-12-29 2008-10-22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黄颡鱼受精卵节水防水霉的孵化装置
CN201374955Y (zh) * 2009-03-17 2010-01-06 中山大学 一种针对虾类、鱼类或蟹类幼体的孵化装置
CN101642067B (zh) * 2009-08-21 2011-09-07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美洲鲥人工催产、授精及受精卵孵化方法
CN201821755U (zh) * 2010-10-11 2011-05-11 淮阴师范学院 克氏原螯虾卵人工孵化装置
CN203302154U (zh) * 2013-06-21 2013-11-27 太仓年年有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1648A (zh) * 2018-06-14 2018-09-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虾类孵化水体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08726U (zh) 手持便携钉耙式底栖生物采集器
CN102742556B (zh) 一种青虾苗的池塘捕捞工具及其捕捞方法
CN103314907A (zh)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CN203302154U (zh) 一种用于红螯螯虾的孵化装置
CN204259632U (zh) 一种鲜活水产品运输物流车
CN204272940U (zh) 一种阶梯式山泉鲟鱼养殖池
CN203536533U (zh) 汇集式酸雾过滤收集器
CN202476282U (zh) 一种幼虾培育池
CN204949086U (zh) 一种黄姑鱼网箱养殖装置
CN204426361U (zh) 有效增加繁殖次数的泥鳅育苗装置
CN203167812U (zh) 对虾育苗池自动恒温加热装置
CN203187495U (zh) 用于封闭式养鱼的水源处理系统
CN204426336U (zh) 一种泥鳅用繁殖栖息平台
CN204410559U (zh) 一种组合式饮水器具
CN204392917U (zh) 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CN206542821U (zh) 一种用于冷水鱼与常温鱼的套式养殖装置
CN207083706U (zh) 一种灌溉装置
CN202958471U (zh) 一种辅助泥鳅催产的器具
CN205455403U (zh) 一种养殖大鲵的装置
CN203814413U (zh) 油棕传粉象甲成虫收集器
CN203860218U (zh) 专用于饲养番鸭的喂食装置
CN205511657U (zh) 一种深水网箱养殖投料系统
CN203120746U (zh) 一种新型反置式上下水渔网
CN203377435U (zh) 连接器
CN204682183U (zh) 适用于银鲳采食的喂料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