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1754B -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21754B CN103121754B CN201110367788.6A CN201110367788A CN103121754B CN 103121754 B CN103121754 B CN 103121754B CN 201110367788 A CN201110367788 A CN 201110367788A CN 103121754 B CN103121754 B CN 103121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strain
- floating stuffing
- enters
- anaerob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菌种选择器回流过来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池流出的混合液依次经过缺氧池、缺氧/好氧池进入菌种选择器,菌种选择器对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高密度菌种沉淀在菌种选择器底部,通过污泥泵回流至厌氧池,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所述高密度菌种包括聚磷菌,密度较小的菌种则同水流一起进入悬浮填料池,在悬浮填料池中进行硝化反应,混合液通过污水泵回流至缺氧池,悬浮填料池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该工艺在系统内形成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种菌落形态,通过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在低碳氮比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进水碳源实现高效脱氮除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普遍具有高氮低碳特征,常规脱氮除磷工艺难以实现同时脱氮除磷,而投加额外的碳源不仅提高运行成本,也不符合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以提高进水碳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开发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
(1)生物脱氮基本原理
污水生物脱氮已经被证明是一种经济、高效和可靠的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在传统二级生物处理中,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然后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同时部分氨氮通过同化作用合成新细胞并最终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放;最后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化过程产生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废水脱氮的目的。完整的生物脱氮过程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
(2)生物除磷基本原理
污水生物除磷就是利用活性污泥的超量磷吸收现象,即微生物吸收的磷量超过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磷量,通过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方式的改变,使细胞含磷量相当高的细菌群体能在处理系统的基质竞争中取得优势,通过排放剩余污泥的形式加以去除。通常除磷过程包括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的磷释放和好氧环境下的磷吸收过程,但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一部分聚磷菌在厌氧/缺氧交替的环境下能利用NO3 -作为电子受体,且其基于细胞体内贮存的PHAs和糖原的代谢机理与厌氧/好氧相似。荷兰Delft技术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确认了这种反硝化菌的生物释放/吸收磷作用,并称之为反硝化聚磷菌。
(3)传统脱氮除磷工艺
我国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繁多,其中A/A/O系列工艺以其构造简单,出水稳定,控制方便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常用工艺。该工艺主要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组成,在进水碳源水平较高的情况下,A/A/O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但当进水碳氮比比较低时,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污泥回流的混合液会抑制的聚磷菌释磷过程,影响生物除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控制,实现稳定反硝化除磷过程的脱氮除磷工艺,以解决目前高氮低碳污水的达标脱氮除磷问题,为实现污水处理领域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流程依次包括厌氧池、缺氧池、缺氧/好氧池、菌种选择器、悬浮填料池和二沉池,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菌种选择器回流过来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池流出的混合液依次经过缺氧池、缺氧/好氧池进入菌种选择器,菌种选择器对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高密度菌种沉淀在菌种选择器底部,通过污泥泵回流至厌氧池,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所述高密度菌种包括聚磷菌,密度较小的菌种则同水流一起进入悬浮填料池,在悬浮填料池中进行硝化反应,混合液通过污水泵回流至缺氧池,悬浮填料池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工艺在系统内形成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种菌落形态,通过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在低碳氮比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进水碳源实现高效脱氮除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带菌种选择器的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由厌氧池1、缺氧池2、缺氧/好氧池3、菌种选择器4、悬浮填料池5和沉淀池6串联组成。悬浮填料池5还设有硝化液回流管路与缺氧池2连接。菌种选择器4通过第一污泥回流管路与厌氧池1连接。沉淀池6通过第二污泥回流管路与悬浮填料池5连接。第一污泥回流管路和第二污泥回流管路均设有污泥泵,硝化液回流管路设有污水泵。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1与菌种选择器4回流过来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池1出水依次经过缺氧池2、缺氧/好氧池3进入菌种选择器4,菌种选择器4对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以聚磷菌为代表的高密度菌种沉淀在菌种选择器底部,通过污泥泵回流至厌氧池,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实现除磷目标,密度较小的菌种则同水流一起进入悬浮填料池5,悬浮填料池5中主要进行硝化反应,部分混合液即硝化液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路及污水泵回流至缺氧池2,另一部分混合液则从悬浮填料池5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6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污泥则间歇回流至悬浮填料池5。
污水处理厂进水经过预处理之后进入厌氧池1,在厌氧池1中与菌种选择器4的回流污泥混合反应,在厌氧池1中主要发生厌氧水解反应和聚磷菌释磷过程,聚磷菌利用短链脂肪酸合成PHB(聚-β-羟丁酸)并释放出正磷酸盐,此时活性污泥内碳源水平达到最高,厌氧池1的水力停留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厌氧池1出水进入缺氧池2,在缺氧池2内与悬浮填料池5回流过来的混合液即硝化液进行反硝化除磷过程,
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4小时左右,一般为3~5小时;缺氧池2出水进入缺氧/好氧池3,当进水COD浓度大于300mg/L时,反硝化速率较快,将缺氧/好氧池3设置为好氧状态进一步提高有机物和磷的去除效果,当进水COD浓度小于250mg/L时,反硝化速率较慢,应将缺氧/好氧池3设置为缺氧状态确保脱氮效果,缺氧/好氧池3水力停留时间宜控制在2小时左右,一般为1.5~2.5小时;缺氧/好氧池3出水进入菌种选择器4,以聚磷菌为代表的高密度菌种迅速沉淀在菌种选择器4底部,而密度较小的菌种由于沉降速度较慢处于菌种选择器4的上部,沉淀于菌种选择器4的菌种大部分通过污泥泵回流至厌氧池1,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剩余污泥占回流污泥的1.0~3.0%,密度小的菌种则随出水进入悬浮填料池5;悬浮填料池5维持稳定的好氧状态,由于在悬浮填料池5形成有利于硝化菌生长的环境,悬浮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主要由硝化菌群构成,依靠悬浮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完成硝化过程,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2进行反硝化除磷,由于采用悬浮填料池避免了反冲洗和固定生物滤池易出现的堵塞问题,降低了运行管理的难度,节约了运行成本,悬浮填料池5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3~5小时;另一部分混合液从悬浮填料池5出水进入沉淀池6,脱落的生物膜与菌种选择器4流出部分悬浮物在沉淀池6中沉淀下来,由于沉淀下来的污泥中的硝化菌比例较大,通过污泥泵间歇性回流至悬浮填料池5以增加硝化污泥浓度,以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
这里的厌氧池1、缺氧池2、缺氧/好氧池3、菌种选择器4、悬浮填料池5和沉淀池6均为现有技术,菌种选择器主要是通过控制泥水分离时间来实现菌种筛选,菌种选择器泥水分离时间控制在0.5h左右, 其在结构上无特殊设置;文中的高密度菌种的密度为1.045~1.060g/mL,低密度菌种的密度为1.02~1.03mg/L;厌氧池只要有回流的带聚磷菌污泥就可以发生厌氧水解反应和聚磷菌释磷过程,最初的聚磷菌污水中有,但是工程中一般是向污水中投加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的;填料提供硝化菌生长的环境,悬浮填料池的硝化菌可通过先投加菌种进行培养的;菌种选择器的回流率为30%~50%,沉淀池回流控制在50%左右,悬浮填料池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50%~150%。
Claims (2)
1.一种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流程依次包括厌氧池、缺氧池、缺氧/好氧池、菌种选择器、悬浮填料池和沉淀池,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菌种选择器回流过来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池流出的混合液依次经过缺氧池、缺氧/好氧池进入菌种选择器,菌种选择器对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高密度菌种沉淀在菌种选择器底部,通过污泥泵回流至厌氧池,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所述高密度菌种包括聚磷菌,低密度的菌种则同水流一起进入悬浮填料池,在悬浮填料池中进行硝化反应,部分混合液通过污水泵回流至缺氧池,另一部分混合液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底部污泥间歇回流至悬浮填料池,菌种选择器的回流率为30%~50%,沉淀池回流控制在50%,悬浮填料池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50%~150%,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发生释磷过程后进入缺氧池,在缺氧池内与悬浮填料池回流过来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除磷过程;缺氧池出水进入缺氧/好氧池,当进水COD浓度大于300mg/L时,反硝化速率较快,将缺氧/好氧池设置为好氧状态进一步提高有机物和磷的去除效果,当进水COD浓度小于250mg/L时,反硝化速率较慢,将缺氧/好氧池设置为缺氧状态确保脱氮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3~5小时,缺氧/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5~2.5小时,悬浮填料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3~5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67788.6A CN103121754B (zh) | 2011-11-18 | 2011-11-18 |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67788.6A CN103121754B (zh) | 2011-11-18 | 2011-11-18 |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21754A CN103121754A (zh) | 2013-05-29 |
CN103121754B true CN103121754B (zh) | 2016-12-07 |
Family
ID=48452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67788.6A Active CN103121754B (zh) | 2011-11-18 | 2011-11-18 |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217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9262B (zh) * | 2013-10-11 | 2015-01-0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改良型a2o 污水处理方法 |
CN103663689B (zh) * | 2013-12-31 | 2014-11-19 | 青岛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污水处理厂总氮处理的一体化反硝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3739073A (zh) * | 2014-01-15 | 2014-04-23 | 长安大学 | 一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CN105776732A (zh) * | 2016-02-19 | 2016-07-20 | 浙江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 |
CN107055815A (zh) * | 2017-05-24 | 2017-08-18 | 中山市和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渗透系统 |
CN107032563A (zh) * | 2017-05-24 | 2017-08-11 | 中山市和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CN111099726A (zh) * | 2018-10-29 | 2020-05-05 | 江苏力鼎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反硝化脱氮除磷双泥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
CN109694132B (zh) * | 2019-02-23 | 2021-12-17 | 何江涛 | 一种序批控温控压生物膜的污水处理方法 |
CN109809639A (zh) * | 2019-03-07 | 2019-05-28 | 合肥格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
CN110357366B (zh) * | 2019-08-13 | 2022-02-11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费托合成废水生化处理方法 |
CN114634276A (zh) * | 2020-12-16 | 2022-06-17 | 河北恒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脱氮除磷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CN114162967A (zh) * | 2021-10-25 | 2022-03-11 | 北京中环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生物增能aao污水处理工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10111341A (ko) * | 2000-06-10 | 2001-12-17 | 장덕 | 기존공정의 처리수로부터 질소와 인을 추가로 제거하기위한 시스템 |
CN101503248A (zh) * | 2008-10-14 | 2009-08-12 | 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一种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方法及其反应器 |
CN101935132A (zh) * | 2010-07-20 | 2011-01-05 | 华南理工大学 | 城市污水混合粪便污水a2/o-生物膜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
CN201770582U (zh) * | 2010-07-29 | 2011-03-23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79794B (zh) * | 2008-04-18 | 2010-04-14 | 清华大学 | 强化内源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工艺及装置 |
CN201224701Y (zh) * | 2008-04-30 | 2009-04-22 | 北京工业大学 | 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教学装置 |
CN201999835U (zh) * | 2011-04-14 | 2011-10-05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和ao-sbr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池 |
-
2011
- 2011-11-18 CN CN201110367788.6A patent/CN1031217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10111341A (ko) * | 2000-06-10 | 2001-12-17 | 장덕 | 기존공정의 처리수로부터 질소와 인을 추가로 제거하기위한 시스템 |
CN101503248A (zh) * | 2008-10-14 | 2009-08-12 | 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一种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方法及其反应器 |
CN101935132A (zh) * | 2010-07-20 | 2011-01-05 | 华南理工大学 | 城市污水混合粪便污水a2/o-生物膜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
CN201770582U (zh) * | 2010-07-29 | 2011-03-23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21754A (zh) | 2013-05-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21754B (zh) |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 |
CN110615531B (zh) | 一种基于deamox污泥双回流aoao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1759323B (zh) | 一种高含氮猪场废水处理组合工艺 | |
CN106830324B (zh) | 一种分段进水a2/o工艺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6745743B (zh)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系统 | |
CN105884028B (zh) | 连续流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3482820B (zh) | Aao-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与方法 | |
CN112645449A (zh) | 多级AO短程反硝化耦合Anammox结合污泥水解酸化强化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0569669C (zh) | 厌氧-缺氧氧化沟工艺反硝化除磷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9896628B (zh) | Aoa(pd-anammox)生物膜技术深度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 |
CN106946352B (zh) | 一体式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生物膜反应器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1792243A (zh) | 两级生物选择反硝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3787498A (zh) | 一种低温低c/n污水改良a2/o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 | |
CN112456643A (zh) | 城市污水处理厂主流与侧流区生物膜循环交替实现部分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除磷系统与方法 | |
CN101538104A (zh) | 改进a2n反硝化除磷及深度脱氮装置及方法 | |
CN111039406A (zh) | 一种生物转盘集合反硝化除磷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 |
CN108383239B (zh) | 间歇曝气模式下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时除磷的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 | |
CN110981078B (zh) | 利用厌氧氨氧化实现城市污水脱氮耦合生物除磷的连续流工艺 | |
CN112225397A (zh) | 基于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及生物滤塔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5923771A (zh) | 一种自循环生物脱氮反应器 | |
CN105366889B (zh) | 一种无需外加碳源的城镇污水高标准脱氮除磷系统 | |
CN205442793U (zh) | 一种城市污水a2/o-生物同步脱氮除磷装置 | |
CN202625975U (zh) | 分段进水工艺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磷的装置 | |
CN201538728U (zh) | 改进a2n反硝化除磷及深度脱氮装置 | |
CN102730832A (zh) | Aloao双泥循环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及运行方法和所用生物反应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