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3031A -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3031A
CN103113031A CN2013100642422A CN201310064242A CN103113031A CN 103113031 A CN103113031 A CN 103113031A CN 2013100642422 A CN2013100642422 A CN 2013100642422A CN 201310064242 A CN201310064242 A CN 201310064242A CN 103113031 A CN103113031 A CN 103113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ves
materials
tamping
ratio
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42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修山
杨云芳
杨岳斌
吴大志
崔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3100642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3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3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3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主骨架,测定其空隙率; 2)设计细集料,对细集料进行试验,测定其空隙率;3)细集料中的空隙被水填充,主骨架中的空隙被吸水后的细集料填充;从而形成各种级配的混合料。本发明的具体的基本级配思路:(1)先以最佳的方式排列组合较大粒径的集料,使其形成主骨架;(2)然后用细集料和水填充主骨架的空隙体积,要保证填充体积等于(或略小于)主骨架的空隙体积。两者相比,第一条更重要,即如何先构成理想的骨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级配效率,改善了级配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级配碎石是一种具备一定强度和柔性的材料,它是指由各种大小不同的粒级碎石组成的混合料。级配碎石集料定义为:级配符合技术规范的由各种大小不同的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使用中的粒状材料其性能较复杂,它是由许多相关的因素制约。
我国以往的设计规范中,虽然已指出“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于这种松散材料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它的强度、抗变形能力以及耐久性等仍十分怀疑,因此,在我国并未真正的将级配碎石用于公路建设中。更多的是将它作为半刚性基层的底基层或者垫层来使用,其自身的许多优点并未真正发挥出来。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级配碎石有关的技术规范过于简单笼统;没有将级配碎石层的不同功能 (过渡层、基层、底基层等)区分开来做相应技术要求;级配要求不严、级配范围太宽,缺乏指导意义。
基于这种情况,在2007年实施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明确提出了柔性基层的概念,再次指出“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将级配碎石分为防治反射裂缝的过渡层(上基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三种主要的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混合料级配范围分别作了规定,并将基层级配“分为骨架密实型与连续级配型”。详见下表2。原有的规范见表1。
表1级配碎(砾)石的颗粒组成范围(旧规范)
表2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新规范)
Figure BDA0000287203322
注1:表1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得知;表2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得知。
根据规范提供的级配,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基层骨架密实型级配的粗骨料比例过大,过渡带细料含量相对较少,室内成型时很容易离析,现场施工将难于实现,因此在规范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基层骨架密实型(公称最大粒径26.5mm)级配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重型击实法设计级配碎石,但施工现场大量使用振动压路机,这就必然导致按照重型击实法测定而得的室内成果与实际应用不相符。为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更为合理的成型方式,以期设计出性能更为优良的级配碎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级配效率,改善了级配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主骨架,测定其空隙率;
2)、设计细集料,对细集料进行试验(是指获得“空隙率”而对ρ、V 、W进行检测),测定其空隙率;
3)、细集料中的空隙被水(按照设定的含水量)填充,主骨架中的空隙被吸水后的细集料填充;从而形成各种级配的混合料。(即,将细集料、细集料中的空隙和水按照不同的填充系数填充主骨架空隙,与主骨架形成不同级配的混合料。)
本发明的具体的基本级配思路:(1)先以最佳的方式排列组合较大粒径的集料,使其形成主骨架;(2)然后用细集料和水填充主骨架的空隙体积,要保证填充体积等于(或略小于)主骨架的空隙体积。两者相比,第一条更重要,即如何先构成理想的骨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的改进
将碎石分成如下如干档:
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细集料;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内容:
(a)、一级填充:
测定4.75mm档及其以上各档每档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毛体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该档集料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按照26.5mm档:19mm档=(8-1):(2-9)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和19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一级集料,每份一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一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的质量为W11,19mm档的质量为W12;
将一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标定过的干捣筒是指预先对干捣筒的精度进行检测是否满足标准)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例如为30下);从而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即,干捣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即,高度的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1,计算出混合集料(即,一级集料)的捣实密度ρ1=(W11+W12)/V1;空隙率VV1=1-(W11/ρ11+W12/ρ12)/V1,其中ρ11、ρ12分别为26.5mm档和19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即26.5mm档:19mm档按照(8-1):(2-9)的不同质量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和19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1最大,且空隙率VV1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一级比例;
(b)、二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和16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二级集料,所述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二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二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的质量为W21,16mm档的质量为W22;
将二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例如为3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即,干捣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即,高度的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2,计算出混合集料(即,二级集料)的捣实密度ρ2=(W21+W22)/V2;空隙率VV2=1-(W21/ρ21+W22/ρ22)/V2,其中ρ21、ρ2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和16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即(26.5mm档+19mm档):16mm档=(5-9):(5-1)的质量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和16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2最大,且空隙率VV2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二级比例;
备注说明:(26.5mm档+19mm档)的毛体积密度可采用我国规范的T0330法(塌落筒法)测得,以下类同;
(c)、三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16mm档和13.2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三级集料;所述(26.5mm档+19mm档):16mm档的质量比为二级比例,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三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三级集料均进行如下操作: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16mm档的质量为W31,13.2mm档的质量为W32;
将三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例如为3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即,干捣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即,高度的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3,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3=(W31+W32)/V3;空隙率VV3=1-(W31/ρ31+W32/ρ32)/V3,其中ρ31、ρ3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16mm档)和13.2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即,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5-9):(5-1)的质量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16mm档)和13.2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3最大,且空隙率VV3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三级比例;
(d)、四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和9.5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四级集料,所述(26.5mm档+19mm档+16mm档)与和13.2mm档的质量比为三级比例,(26.5mm档+19mm档):16mm的质量比为二级比例,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四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四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的质量为W41,9.5mm档的质量为W42;
将四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例如为3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即,干捣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即,高度的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4,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4=(W41+W42)/V4;空隙率VV4=1-(W41/ρ41+W42/ρ42)/V4,其中ρ41、ρ4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和9.5mm档的毛体积密度;建立不同集料比例(即,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5-9):(5-1)的质量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和9.5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4最大,且空隙率VV4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四级比例;
(e)、五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五级集料;所述(26.5mm+19mm+16mm+13.2mm)和9.5mm档的质量比为四级比例,(26.5mm档+19mm档+16mm档)与和13.2mm档的质量比为三级比例,(26.5mm档+19mm档):16mm档的质量比为二级比例,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五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五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的质量为W51,4.75mm档的质量为W52;
将五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例如为3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即,高度的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5,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5=(W51+W52)/V5;空隙率VV5=1-(W51/ρ51+W52/ρ52)/V5,其中ρ51、ρ5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和4.75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即,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5-9):(5-1)的质量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和4.75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5最大,且空隙率VV5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五级比例;
(f)、经过上述五级填充,形成主骨架。
备注说明:为了获得精确的结论,上述步骤(a)~(f)中的质量比例可按照0.1为基准进行集料间的配比的调节;为了节省时间,上述步骤(a)~(f)中的质量比例可按照1为基准进行集料间的配比的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首先选定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设定4.75mm为粗集料、细集料的分界点;按照规范骨架密实型级配进行细集料级配;通过击实试验测定细集料密度。
作为本发明的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的质量比为: 1∶(3.9~4.1)∶(2.1~2.3)∶(1.7~1.9)∶(2.2~2.4)∶(2.7~2.9);从而获得主骨架(即粗集料);
细集料分成:2.365mm档、1.185mm档、0.65mm档、0.35mm档、0.155mm档、0.0755mm档和<0.0755mm档;所述2.365mm档:1.185mm档:0.65mm档:0.35mm档:0.155mm档:0.0755mm档:<0.0755mm档按照30.2%、21.2%、15.2%、9.1%、6.1%、9.1%、9.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获得细集料;
设定细集料是粗集料重量的45~55%;
设定含水量为4.2~5.2%。含水量为水与细集料吸水后的重量之比。
将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按照上述配比关系进行混合,就能得到本发明所述的级配碎石混合料,以下所述的设计(本文设计)均指上述级配碎石混合料。
本发明中,建议不管作为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还是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本发明推荐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是指: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90~100%时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为26.5mm。
在本发明中:
公称最大粒径≥26.5mm的碎石,简称为26.5mm档;
公称粒径≥19mm且<26.5mm的碎石,简称为19mm档;
公称粒径≥16mm且<19mm的碎石,简称为16mm档;
公称粒径≥13.2mm且<16mm的碎石,简称为13.2mm档;
公称粒径≥9.5mm且<13.2mm的碎石,简称为9.5mm档;
公称粒径≥4.75mm且<9.5mm的碎石,简称为4.75mm档;
公称粒径<4.75mm的碎石,简称为细集料。
细集料中各档的设定,以此类推。
本发明在规范推荐的骨架密实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插捣逐级填充的方法进行级配试验,对比三种级配碎石,对级配碎石的骨架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试验研究,提出了更易适合施工现场的设计级配。在级配设计时,考虑结构的优越性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比振动成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了3种级配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经CBR、车辙试验等验证了设计级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工艺流程图。
图2 干燥及浸水状态下的车辙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利用填充系数法来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1)设计主骨架,实测其空隙率;(2)设计细集料,进行工艺试验并测其空隙率;(3)将细集料、细集料中的空隙和水按照不同的填充系数填充主骨架空隙,与主骨架形成不同级配的混合料。
具体的基本级配思路:(1)先以最佳的方式排列组合较大粒径的集料,使其形成主骨架;(2)然后用细集料和水填充主骨架的空隙体积,要保证填充体积等于(或略小于)主骨架的空隙体积。两者相比,第一条更重要,即如何先构成理想的骨架结构。
1)级配碎石最大粒径级配选择
用不同最大粒径的密实级配碎石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最大粒径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结构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在同一侧向压力下,级配碎石所能承受的正应力随最大粒径增大而增大,集料中起骨架作用的粗集料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相对增多;从获得级配碎石最大CBR值来看,最大粒径以37.5mm为最佳;从可以获得的最大干密度来看:50mm 最大,37.5mm次之,31.5mm最小。
通过分析发现:其最大粒径越大,在运输、摊铺过程中会发生粗细颗粒离析的问题,而施工中一旦出现离析,其路用性能会大大降低。同时考虑到较大粒径,机械也不容易整平,且用于拌和整平的设备也易磨损。林有贵、罗竞对工程实践研究表明:最大粒径为31.5mm的不易离析、质量均匀,而最大粒径为37.5mm的级配碎石施工中离析较大。
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一2000),对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也做了要求:作为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 mm;作为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表3是国外一些规范的最大粒径要求:
表3 国外基层级配碎石最大粒径要求
Figure BDA0000287203323
因此最大粒径的选择应考虑最大粒径对路用性能的影响,根据具体气候、施工现场、原材料来源及施工离散性要求来确定。建议不管作为二级或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还是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本发明推荐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
2)级配设计思想
本发明采用与国内研究应用的下置式振动成型(俗称振动台)不同的、与振动压路机压实方式基本匹配的上置式振动试验仪。可近似地模拟振动压路机在材料表面的作业状况,其仪器参数与常用的振动压路机的参数相近,仪器振动击实参数见表4。
表4 上置式振动试验仪振动击实参数
Figure BDA0000287203324
3)设计步骤
从前文分析得知,骨架密实型的结构是要找寻较理想的结构。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是用细集料、细集料中的空隙和水填充先由粗集料形成的主骨架空隙。首先选定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设定4.75mm为粗、细集料的分界点, 作填充试验,多级插捣成型。
(1)测定4.75mm档及其以上各档单一粒径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即,测定4.75mm档及其以上各档每档集料的毛体积密度);
毛体积密度:
单位体积该档集料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2)以相同的总质量、不同的比例取26.5mm档和19mm档的集料进行试验,并记26.5mm档的质量为W11,19mm档的质量为W12;
(3)将称好的两档粗集料混合均匀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3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1,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1=(W11+W12)/V1;空隙率VV1=1-(W11/ρ11+W12/ρ12)/V1(其中ρ11、ρ12分别为26.5mm档和19mm档的毛体积密度)。
(4)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这两档(26.5mm档和19mm档)粒径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为捣实密度最大、同时空隙率最小时的集料比例),即一级比例;
(5)以确定的比例为准,将26.5mm档与19mm档作为一级填充料,以同样的方法研究26.5mm档、19mm档与16mm档的比例关系,并将其作为二级填充料;以此类推,最终确定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各档形成骨架时的最优比例。设计流程图见图1。
虽然单独粗集料骨架的性能与混合料中粗集料骨架的性能有差别,但仍然能够反映问题,研究结果可以为级配的选择提供依据。以规范中基层骨架密实型级配提供的各档细集料比例为准,并考虑大致的最佳含水量等因素对粗集料所形成骨架的空隙填充,得到粗、细集料的比例,从而确定级配组成。详见发明内容。
备注说明:最佳含水量通过振动试验确定。在进行空隙填充时,水主要填充的是细集料中的空隙。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2.6.1 原材料技术性质
原材料技术参数详见表5所示。原材料符合《公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2000)对级配碎石基层材料技术指标的有关规定。粒径密度见表6。
表5碎石物理技术参数表
Figure BDA0000287203325
表6 原材料粒径密度
Figure BDA0000287203326
一级填充试验
按上述方法,将26.5mm与19mm单一粒径集料以不同比例取总重10kg并拌合均匀进行填充试验,结果见下表7。
表7  集料不同比例的干捣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87203327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首先26.5mm档单一粒径形成嵌挤,19mm档集料开始阶段主要起填充作用,随着19mm档粒径的增多,两者混合后的结构逐渐密实,石料之间的接触点增多,因此捣实密度增大,空隙率减小;当两者比例达到5:5时,捣实密度至第一个峰值,相应的空隙率至第一个谷值。此时26.5mm档与19mm档粒径形成了较好的嵌挤结构。随着19mm档粒径集料的增多,对26.5mm档的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此时19mm档粒径集料开始撑持原先已形成的骨架结构,并且19mm档粒径集料已逐渐取代26.5mm档的集料,成为形成骨架的主要力量;当两者比例达到4:6时,互相的干涉影响最为严重,致使此时捣实密度出现谷值、空隙率出现峰值。由于空隙率的增大,石料之间的接触点相对减少,此时的结构并不是很理想。19mm档粒径集料含量的增多,使结构从量变产生了质变—此时的结构已经主要由19mm档形成骨架,因此密度又会再次增加、空隙率再次减小。当两者比例达2:8时,密度再次出现峰值、空隙率出现谷值。以19mm档单一粒径集料为主,26.5mm粒径“悬浮”其中,两者共同形成骨架嵌挤结构。
当26.5mm档与19mm档粒径的集料比例在5:5与2:8时,均形成了较为理想的嵌挤结构。从理论上讲,级配碎石随着结构中最大粒径含量的增多其性能将增强。但是考虑实际情况,石料经轧制所形成集料中的最大粒径一般是很少的,而次一级的粒径往往又是最多的,这种情况就使得我们所设计级配当中的公称最大粒径往往较少,而次一级的粒径相对要较多,这样才能使提供的集料能更容易满足我们的级配要求,并使集料的利用率最大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最大粒径含量的增多也会带来更多的离析问题,因此综合考虑之后,本次试验以2:8作为两者的最佳比例进行下一轮试验。
二级及其他填充试验
在上述确定的一级填充比例的基础上,26.5mm档与19mm档粒径以确定的比例不变,加入16mm档粒径的集料,改变不同的比例,以相同的总质量进行试验。
表8 不同比例集料的干捣试验结果
由上可以看出,在一级填充形成骨架的基础上,当19mm档以上粒径与16mm档粒径的比例在7∶3时,互相填充嵌挤的效果较好,此时混合料的密度最大,空隙率最小。故取两者比例为7∶3,即26.5mm档∶19mm档∶16mm档的大致为1∶4∶2.2时填充嵌挤效果最佳。并以此作为二级填充比例。
在二级填充基础上,进行其他粒径的试验,结果如下:
表9   集料不同比例的干捣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87203329
由表可确定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的大致为1∶4∶2.2∶1.8时,嵌挤效果较好。进一步试验结果如下:
表10   集料不同比例的干捣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872033210
由表可以确定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的大致为1∶4∶2.2∶1.8∶2.3时,嵌挤效果较好。
表11 不同比例集料的空隙率
由表可以确定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的大致为1∶4∶2.2∶1.8∶2.3∶2.8时,嵌挤效果较好。
对比各级填充试验的捣实密度及空隙率见下表:
表12 不同比例集料的空隙率
Figure BDA00002872033212
由表可以看出在26.5mm档单一粒径集料中逐级加入次级粒径时,密实度逐渐增大,空隙率逐渐减小。并且加入9.5-19mm档的各级粒径时,捣实密度增加较缓慢,空隙率基本在39%左右变化。主要是由于9.5mm档以上粒径都是骨架的组成部分,各级之间主要还是嵌挤作用,因此密实度的增加主要是颗粒之间不同的排列方式引起的,而空隙率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是当加入4.75mm档粒径时引起的变化却大不相同:密实度陡增的同时,空隙率也下降较多,降低了近两个百分点,可以说4.75mm粒径已经部分起到了填充的作用。实际上,非常明显的分界点不存在,更为合理的是存在一个分界带或是分界区间。因此对4.75-9.5mm过渡带的粒径含量应予以重视,含量不可太高,否则撑持骨架;但也不宜过低,以免密实度不足。
粗、细集料级配合成:
由于采用上述捣实填充的方法对于细集料特别是0.3mm当以下的颗粒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在参考已有结论的情况下,仍采用已公开的新规范中所给的细集料级配。细集料各档比例见下表:
表13 细集料各档比例
筛孔(mm) 2.36 1.18 0.6 0.3 0.15 0.075 <0.075
分计筛余 10 7 5 3 2 3 3
比例(%) 30.2 21.2 15.2 9.1 6.1 9.1 9.1
按表中各档比例取一定质量的细集料,考虑到级配碎石中的水主要是由细集料吸收,因此在5%左右的含水量(相对于细集料来确定,含水量的定义为含水物质中所含水分量占该物质总重量的百分比;因此此处的含水量为水与细集料吸水后的重量之比。)下,对细集料进行击实试验。测得细集料的击实密度为2.308g/cm3。按前述填充试验确定的粗集料空隙率36.7%,确定粗细集料比例。
表14 细集料填充骨架空隙
Figure BDA00002872033213
由上表确定的各档集料的质量汇总于下表,并反算出各档比例:
表15 各档集料比例
Figure BDA00002872033214
根据各档比例得出每个筛孔的通过率,进行微调之后,结果见下表16,表16中还给出了规范推荐的作基层使用的骨架密实型级配的级配中值:
表16设计级配与规范骨架中值级配的通过率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骨架级配的大粒径颗粒含量较高,16mm以上粒径颗粒达50%,级配整体偏粗,而且注意到4.75-9.5mm粒径颗粒只占3%,而根据前述填充试验的有关结果可知,4.75mm粒径附近的颗粒对骨架密实度较为敏感,含量过低并不好。规范骨架级配强调了大粒径颗粒骨架的作用,但对过渡带的颗粒粒径含量重视不足,这样可能导致级配容易离析,施工现场难于实现,且压实困难,这点在后续试验中得到证实。而设计级配一方面重视了骨架结构,同时兼顾了粗细集料间的过渡,减少了离析等现象的发生。
参考规范推荐骨架密实型级配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建议我国骨架密实型级配的范围取值如表17所示,规范推荐的连续型级配范围不变。
表17 不同类型级配的推荐级配范围
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材料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力学性能。在车轮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随着组成方式的不同,各种类型的粒料基层所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差异。它和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级配的力学性能,将有助于设计出更符合实际需要的粒料基层。
 不同成型方式下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振动成型及重型击实确定的3种级配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见表18,
表18 不同成型方式下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Figure BDA00002872033217
综上所述:
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按照1∶4∶2.2∶1.8∶2.3∶2.8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获得粗集料;
2.365mm档:1.185mm档:0.65mm档:0.35mm档:0.155mm档:0.0755mm档:<0.0755mm档按照30.2%、21.2%、15.2%、9.1%、6.1%、9.1%、9.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获得细集料;
设定细集料是粗集料重量的45~55%(最佳约为49%);
设定4.2~5.2%(较佳约为5%)的含水量,含水量为水与细集料吸水后的重量之比;
将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按照上述配比关系进行混合,就能得到本发明所述的级配碎石混合料,以下所述的设计(本文设计)均指上述级配碎石混合料。
备注说明:本发明是在规范的基础按填充系数法对基层骨架密实型级配进行研究,按照填充系数法设计。粗集料:26.5mm档∶19mm∶16mm∶13.2mm∶9.5mm∶4.75mm的大致为1∶4∶2.2∶1.8∶2.3∶2.8。
细集料级配采用新规范中的值。(由于采用上述捣实填充的方法对于细集料特别是0.3mm以下的颗粒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在参考已有结论的情况下,仍采用新规范中所给的细集料级配。)
可根据振动压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可分别画出含水量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通过该曲线可得到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无论级配形式如何,成型方式对密度和含水量的影响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振动成型方式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大于重型击实的,是重型击实结果的1.05倍左右,而最佳含水量小于重型击实的,是重型击实结果的0.89倍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振动成型击实功大幅度增加(是重型击实功的2.2倍);另一方面,振动成型施加的冲击力使材料在被压实过程中以动摩擦状态产生移动,集料可充分就位,并进一步使材料结构趋于合理化。通过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级配碎石在振动状态作用下最大干密度大幅度提高,而最佳含水量降低。
2)无论击实方式如何,级配对密度和含水量的影响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ρ设计连续骨架
Figure BDA00002872033218
连续> 设计>
Figure BDA00002872033220
骨架。优化的连续嵌挤密实级配粗细集料比例合理,粗细集料相互填充嵌挤作用更加充分,最大干密度大;而规范骨架结构相比设计级配和连续级配结构:细集料含量少、吸水量低,最佳含水量小。
备注说明:细集料中的空隙主要是被水填充,从表中可以看出,规范骨架的含水量最少,所以相对另外两种级配它的细集料含量少,吸水量低。通过工程应用发现,规范骨架中的粗骨料比例过大,过渡带细料含量相对较少,室内成型时很容易离析,这也对它的吸水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从CBR试验的结果来看,所设计的骨架密实型级配与规范相比,达到了较高的强度要求,而且和易性有了较大改善。
2.7.2 成型方式对混合料CBR影响
分别采用振动和重型击实成型法,对三种级配成型6组试件,对各种级配进行CBR试验,结果见下表19:
表19  级配碎石CBR(%)实测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872033221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级配,振动成型方式下的CBR值要大于静压成型方式;三种级配,成型方式对CBR的影响都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振动成型方式设计的级配碎石CBR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相应级配的重型击实方式设计结果的1.6倍-2.21倍。这主要是由于采用振动成型后,级配碎石密度大幅度提高,同时集料嵌挤分布更为合理,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级配碎石内摩擦力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级配碎石CBR显著提高。不同类型的级配碎石都是具有较高强度的,而且差别不是很明显。
总之,通过级配碎石CBR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相比规范,所设计的骨架密实型级配达到了较高的强度要求,而且和易性有了较大地改善。
不同级配的车辙试验比较
由于CBR试验本身的缺陷,在级配满足较高强度要求的同时,应检验各级配抵抗变形的能力。为此本节通过车辙试验进行对比。
由于本次试验级配碎石的公称最大粒径较大,因此按照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的相关方法,以最佳含水量在室温下成型300mm×300mm×100mm的板块状试件。
对各级配分别进行试件干燥、试件浸水24h的车辙试验。其中,干燥条件是指在最佳含水量下碾压成型后将试件置于室温环境至试件完全干燥(干燥至恒重);而将成型好的试件浸水24h后需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h左右后进行车辙试验。
备注说明:本文设计最佳含水量为4.25%,规范骨架最佳含水量为4.23%,规范连续最佳含水量为4.55%。
结果见下表:
表20 车辙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2872033222
由于骨架密实型结构中,粗集料含量大,细料相对较少,所以试件表面较粗燥。当在干燥状态下进行车辙试验时,胶轮易将试件表面的细集料带走,所以可以看到在干燥状态下,骨架密实型试件的车辙曲线并不像有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曲线那样光滑,尤其对细料含量更少的规范推荐级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其曲线更像是无数点的集合。而悬浮密实结构中较多的细集料使其车辙曲线相对较光滑。而经浸水后试件的车辙曲线较为光滑。如图所示:
在干燥状态下各级配的变形都比较小,均不超过1mm,可见此时级配碎石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抵御一定的变形。骨架密实型级配的变形始终小于悬浮密实型级配,以规范推荐的骨架级配变形最小,设计级配次之,悬浮型最大。这里,由于车辙试件用料量大,且试件成型于一个面积较大的方形模具中,很大程度上避免了CBR试验中用料量少、拌和不易均匀、和易性差以及颗粒破碎多等缺点,使骨架结构中粗集料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因此,级配中粗料含量越高,变形会相对越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骨架结构在抵御变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细料含量相对较多的悬浮结构在抵御变形方面较弱。
浸水24h后的车辙试验结果有所变化,各级配的变形均有所增加。悬浮型级配的增加较大,规范骨架结构次之,设计级配变形增加最小。如果说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的车辙试验是检验粗集料骨架结构,那么浸水之后的车辙试验更重要的是检验级配中细集料的填充功能。悬浮结构中细集料的含量多,在浸水之后吸水饱和,体积会膨胀增大,有可能使原有结构不稳定,进而使车辙变形增大;而规范骨架结构中细集料含量少,9.5mm筛孔通过率仅为36%,4.75-9.5mm(粗细集料分界敏感带)含量仅为3%。虽其骨架特征十分明显,但细料填充性能不佳,粗细集料间缺乏“缓冲”(4.75-9.5mm的过度粒径)。因此在浸水之后可能造成部分细料流失,骨架之间的空隙增大,因此车辙变形也增加较多。设计级配兼顾粗集料骨架作用,又考虑了细集料填充作用:9.5mm筛孔通过率为46%左右,4.75-9.5mm含量增至为13%,使粗细集料过渡趋于缓和。因此在浸水后不至对原有骨架有太大的撑持作用,同时细集料中粗颗粒含量的增多,又不至使细料流失。所以浸水后变形有所增加,但不是很大。而且单从车辙试验来看,细集料含量过大比细集料含量少对结构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细料的含量。
另一方面,从成型的试件来看,悬浮型级配与设计级配的表面均较为致密,表面颗粒不易松散,而规范骨架结构仍不易成型,表面仍有松散颗粒存在,这在路面实际使用中可能形成较大的隐患。因此,在级配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结构的优越性,还须考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求得到结构优良且施工现场容易实现的级配。
本发明在规范推荐的骨架密实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插捣逐级填充的方法进行级配试验,对比三种级配碎石,对级配碎石的骨架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试验研究,提出了更易适合施工现场的设计级配。
在级配设计时,考虑结构的优越性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比振动成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了3种级配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经CBR、车辙试验等验证了设计级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表21、各档集料比例
Figure BDA00002872033223
备注说明:
上述对比组中,相对于本发明而言,含水量不变,但是改变了粗、细集料之间的重量比。
将上述对比组按照上文进行相同的车辙试验,最终所得结果如下表22:
表22 车辙试验结果对比
Figure BDA0000287203322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主骨架,测定其空隙率;
2)、设计细集料,对细集料进行试验,测定其空隙率;
3)、细集料中的空隙被水填充,主骨架中的空隙被吸水后的细集料填充;从而形成各种级配的混合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碎石分成如下如干档:
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细集料;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内容:
(a)、一级填充:
测定4.75mm档及其以上各档每档集料的毛体积密度;
按照26.5mm档:19mm档=(8-1):(2-9)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和19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一级集料,每份一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一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的质量为W11,19mm档的质量为W12;
将一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从而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1,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1=(W11+W12)/V1;空隙率VV1=1-(W11/ρ11+W12/ρ12)/V1,其中ρ11、ρ12分别为26.5mm档和19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和19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1最大,且空隙率VV1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一级比例;
 (b)、二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和16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二级集料,所述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二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二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的质量为W21,16mm档的质量为W22;
将二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2,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2=(W21+W22)/V2;空隙率VV2=1-(W21/ρ21+W22/ρ22)/V2,其中ρ21、ρ2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和16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和16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2最大,且空隙率VV2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二级比例;
(c)、三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16mm档和13.2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三级集料;所述(26.5mm档+19mm档):16mm档的质量比为二级比例,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三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三级集料均进行如下操作: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16mm档的质量为W31,13.2mm档的质量为W32;
将三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3,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3=(W31+W32)/V3;空隙率VV3=1-(W31/ρ31+W32/ρ32)/V3,其中ρ31、ρ3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16mm档)和13.2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16mm档)和13.2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3最大,且空隙率VV3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三级比例;
 (d)、四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和9.5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四级集料,所述(26.5mm档+19mm档+16mm档)与和13.2mm档的质量比为三级比例,(26.5mm档+19mm档):16mm的质量比为二级比例,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四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四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的质量为W41,9.5mm档的质量为W42;
将四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4,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4=(W41+W42)/V4;空隙率VV4=1-(W41/ρ41+W42/ρ42)/V4,其中ρ41、ρ4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和9.5mm档的毛体积密度;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和9.5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4最大,且空隙率VV4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四级比例;
 (e)、五级填充:
按照(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5-9):(5-1)的质量比例,将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混合,得若干份的五级集料;所述(26.5mm+19mm+16mm+13.2mm)和9.5mm档的质量比为四级比例,(26.5mm档+19mm档+16mm档)与和13.2mm档的质量比为三级比例,(26.5mm档+19mm档):16mm档的质量比为二级比例,26.5mm档与19mm档的质量比为一级比例;每份五级集料的质量相等;
将每份五级集料均进行如下处理:
干捣,并记(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的质量为W51,4.75mm档的质量为W52;
将五级集料均匀搅拌后分三层装入标定过的干捣筒内,干捣筒容积为10L或15L,每层以相同力度均匀插捣20~40下;保证最上层集料上表面水平,在干捣筒十字对称处分别量取集料上表面距离击实筒上边缘的高度,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捣实后集料所占总体积V5,计算出混合集料的捣实密度ρ5=(W51+W52)/V5;空隙率VV5=1-(W51/ρ51+W52/ρ52)/V5,其中ρ51、ρ52分别为(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和4.75mm档的毛体积密度;从而建立不同集料比例与捣实密度、空隙率之间的关系,确立(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和4.75mm档之间形成骨架结构的最优组成比例(即,捣实密度ρ5最大,且空隙率VV5最小时的组成比例),为五级比例;
(f)、经过上述五级填充,形成主骨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选定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设定4.75mm为粗集料、细集料的分界点;按照规范骨架密实型级配进行细集料级配;通过击实试验测定细集料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6.5mm档∶19mm档∶16mm档∶13.2mm档∶9.5mm档∶4.75mm档的质量比为: 1∶(3.9~4.1)∶(2.1~2.3)∶(1.7~1.9)∶(2.2~2.4)∶(2.7~2.9);
细集料分成:2.365mm档、1.185mm档、0.65mm档、0.35mm档、0.155mm档、0.0755mm档和<0.0755mm档;所述2.365mm档:1.185mm档:0.65mm档:0.35mm档:0.155mm档:0.0755mm档:<0.0755mm档按照30.2%、21.2%、15.2%、9.1%、6.1%、9.1%、9.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获得细集料;
设定细集料是粗集料重量的45~55%;
设定含水量为4.2~5.2%。
CN2013100642422A 2013-02-28 2013-02-28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Pending CN103113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42422A CN103113031A (zh) 2013-02-28 2013-02-28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42422A CN103113031A (zh) 2013-02-28 2013-02-28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3031A true CN103113031A (zh) 2013-05-22

Family

ID=4841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42422A Pending CN103113031A (zh) 2013-02-28 2013-02-28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30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3259A (zh) * 2014-08-14 2014-12-10 东南大学 一种关于高铁路基用水泥级配碎石的制备方法
CN110128070A (zh) * 2019-05-08 2019-08-16 河海大学 级配碎石灌入式半柔性复合路面混合料及路面施工方法
CN110487685A (zh) * 2019-08-29 2019-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沥青混合料骨架填充体系的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修山: "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特性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3259A (zh) * 2014-08-14 2014-12-10 东南大学 一种关于高铁路基用水泥级配碎石的制备方法
CN104193259B (zh) * 2014-08-14 2015-11-18 东南大学 一种关于高铁路基用水泥级配碎石的制备方法
CN110128070A (zh) * 2019-05-08 2019-08-16 河海大学 级配碎石灌入式半柔性复合路面混合料及路面施工方法
CN110128070B (zh) * 2019-05-08 2021-09-17 河海大学 级配碎石灌入式半柔性复合路面混合料及路面施工方法
CN110487685A (zh) * 2019-08-29 2019-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沥青混合料骨架填充体系的评价方法
CN110487685B (zh) * 2019-08-29 2021-1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沥青混合料骨架填充体系的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3244B (zh) 骨架嵌挤型粗粒式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组成及其确定方法
Nejad et al. Fatigue behavior of SMA and HMA mixtures
Lira et al. Gradation-based framework for asphalt mixture
Nie et 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ne-grained soil under cyclic loading with intermittence
CN113185195B (zh) 改良复合路基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9645A (zh) 一种基于振动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Chen et al.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on resilient modulus of a granular material with high fines content
CN103526664A (zh) 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路面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方法
Mohsenian Hadad Amlashi et al. Resilient modulus of pavement unbound granular materials containing recycled glass aggregate
CN103113031A (zh) 利用填充系数法设计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方法
CN103255696A (zh) 一种半刚性路面结构及其使用的联结型级配碎石混合料
Xiao et al. 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a gradation design concept for sustainable applications of unbound granular materials in pavement construction
CN103616312A (zh) 一种天然砂砾最大干密度的测算方法
CN103485255A (zh) 一种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方法
Havanag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gypsum waste for Road construction
Ganesh et al. Studies on fatigue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dense bituminous macadam mix using nano silica as an additive
He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umulativ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Coarse‐Grained Soil High‐Grade Roadbed under Long‐Term Vehicle Load
Kolay et al. Resilient modulus of a blended mixture of 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and natural aggregate as road pavement base material
Akpinar et al. Pavement subgrade stabilization with lime and cellular confinement system
Q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Road Performance Index of Graded-Gravel Flexible Base Course
Lavanya et al. Effect of lime-stabilised copper slag cushion on swelling behaviour of highly plastic clay
Gallage et al. Effects of moisture content on resilient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s (RCAs)
CN114933451B (zh)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分散型基层材料、设计方法、道路结构
Cai et al. The Bearing and Breakage Characteristics of Crushed Stone Aggregates in the Bedding Course of Permeable Roads
Ghaaowd et al. A Evaluation of a Quarry Byproduct Material for Use in an Inverted Pav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