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6637B - 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96637B CN103096637B CN201310002918.5A CN201310002918A CN103096637B CN 103096637 B CN103096637 B CN 103096637B CN 201310002918 A CN201310002918 A CN 201310002918A CN 103096637 B CN103096637 B CN 1030966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cb board
- fixed strip
- screen
- screen printer
-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包括拼接件、第一丝印机、第二丝印机以及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拼接件用于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连成一体;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连成一体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一丝印机对第一PCB板进行丝印、及送入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二丝印机中的钢网包括掏空部分,该掏空部分与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丝印时第一PCB板所在位置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应的PCB板表面贴装工艺。本发明通过将PCB板拼接后送入两台丝印机分别丝印,可显著提高PCB板加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品种繁多,相应地,PCB板的应用量也越来越大。由于SMT具有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可减少电磁和射频干扰)、易于实现自动化(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目前PCB板加工中普遍采用的技术。
目前传统的SMT生产方式为:丝印板底—贴片—回流—丝印板面—贴片—回流。这种生产方式因为存在大量PCB板进板时间的浪费,造成机器效率的流失。同时上述生产方式一个PCB板需要完成2次转线,无形中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SMT生产中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包括拼接件、第一丝印机、第二丝印机以及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拼接件用于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连成一体;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连成一体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一丝印机对第一PCB板进行丝印、及送入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二丝印机中的钢网包括掏空部分,该掏空部分与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丝印时第一PCB板所在位置对应;所述拼接件为I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无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I形固定条的两侧。
在本发明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中,还包括上板机、贴片机、回流焊接机、自动检测机以及收板机,其中上板机通过传送装置接于所述第一丝印机前方,所述贴片机、回流焊接机、自动检测机以及收板机通过传送装置依次接于第二丝印机后方。
在本发明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中,所述I形固定条的长度大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本发明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中,所述拼接件为T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具有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两侧且该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插座侧固定在横向部,所述T形固定条垂向部两侧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朝向相同。
在本发明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中,所述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的长度等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横向部等于第一PCB板长度、第二PCB板长度及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宽度之和。
在本发明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中,所述T形固定条的横向部设有多个朝向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托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CB板表面贴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一丝印机,并对第一PCB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通过拼接件连成一体;
(b)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二丝印机,并对第二PCB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二丝印机中的钢网包括掏空部分,该掏空部分与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丝印时第一PCB板所在位置对应;
(c)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贴片机贴装元件、送入回流焊接机进行回流焊接以及送入自动检测机进行检测;
所述拼接件为I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无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I形固定条的两侧,所述I形固定条的长度大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本发明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工艺中,所述拼接件为T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具有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两侧且该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插座侧固定在横向部,所述T形固定条垂向部两侧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朝向相同,所述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的长度等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横向部等于第一PCB板长度、第二PCB板长度及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宽度之和,所述T形固定条的横向部设有多个朝向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托片。
本发明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通过将PCB板拼接后送入两台丝印机分别丝印,可显著提高PCB板加工的效率。在采用I形固定条实现两PCB板阴阳板拼接时,仅需一次转线即可完成PCB板贴片,可简化生产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PCB板拼板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PCB板拼板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T形固定条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丝印机中钢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PCB板表面贴装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包括拼接件、上板机11、第一丝印机12、第二丝印机13、贴片机14、回流焊接机15、自动检测机16、收板机17以及传送装置。其中拼接件用于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连成一体;传送装置用于将连成一体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从上板机11依次传送到第一丝印机12、第二丝印机13、贴片机14、回流焊接机15、自动检测机16以及收板机17,从而由第一丝印机12、第二丝印机13、贴片机14、回流焊接机15、自动检测机16分别完成第一PCB板丝印、第二PCB板丝印、贴片、回流焊接、自动检测,即实现两块PCB板的贴片生产。
本实施例中,由拼接件固定在一起的两块PCB板沿着传送装置传送方向前后排列。为了避免在第二丝印机13对第二PCB板进行丝印时影响已丝印完成的第一PCB板上的锡膏,该第二丝印机13中的钢网50包括掏空部分51,如图5所示。上述掏空部分51与第二丝印机13对第二PCB板丝印时第一PCB板所在位置对应。而第一丝印机12则可采用普通钢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拼接件固定在一起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被同时送入第一丝印机12、第二丝印机13、贴片机14、回流焊接机15、自动检测机16等,相较单片PCB板贴装的工艺,可显著提高效率。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了两台贴片机14,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贴装元件的数量及物料的种类增加或减少贴片机的数量。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上述方式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SMT产线,只需保持上述第一丝印机12、第二丝印机13前后相接即可。
如图2所示,用于实现第一PCB板22、第二PCB板23固定的拼接件可采用I形固定条21(例如采用铝质材料或铁质等金属材料),第一PCB板22和第二PCB板23分别固定在I形固定条21的两侧。当拼接件采用I形固定条21时,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无插座(SOCKET)。而I形固定条21的宽度可以为8毫米左右,厚度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厚度相同,即为1.6mm毫米左右。
特别地,为了使拼接后的两块PCB板保持稳定,上述I形固定条21的长度大于第一PCB板22的长度(即第二PCB板23的长度)的二分之一至等于第一PCB板22的长度(即第二PCB板23的长度)。
在I形固定条21两侧的第一PCB板22和第二PCB板23可同向设置,即两块PCB板的正面都朝上;也可反向设置,即其中一块PCB板的正面朝上、另一PCB板的背面朝上(阴阳板)。当采用阴阳板时,无需拆下I形固定条21即可直接将第一PCB板22和第二PCB板23翻转后进行另一面的丝印及贴片安装,而无需转线两次,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如图3-4所示,拼接件也可采用T形固定条,此时第一PCB板32和第二PCB板33上具有插座,其中第一PCB板32和第二PCB板33分别固定在T形固定条垂向部312的两侧且该第一PCB板311和第二PCB板322的插座侧固定在横向部311。并且T形固定条垂向部312两侧的第一PCB板32板和第二PCB板33朝向相同。当采用T形固定条时,在第一PCB板32板和第二PCB板33的一面丝印、贴片完成后,需拆下T形固定条并对第一PCB板32和第二PCB板33重新拼板才能生产第二面。
特别地,为了保持稳定固定,上述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312的长度等于第一PCB板32和第二PCB板长度33,横向部311等于第一PCB板32长度、第二PCB板33长度及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312宽度之和,且T形固定条的厚度等于第一PCB板及第二PCB板的厚度,即在1.6毫米左右。
为进一步保持稳定固定,T形固定条的横向部311上设有多个朝向T形固定条垂向部312的托片313,如图4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两块PCB板与拼接件之间可采用高温胶纸固定。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也可采用现有的其他方式固定。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PCB板表面贴装工艺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通过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一丝印机,并对第一PCB板进行丝印,上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通过拼接件连成一体。
步骤S62:通过传送装置将上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二丝印机,并对第二PCB板进行丝印,第二丝印机中的钢网包括掏空部分,该掏空部分与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丝印时第一PCB板所在位置对应。
步骤S63:通过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贴片机贴装元件、送入回流焊接机进行回流焊接以及送入自动检测机进行检测。
特别地,在上述的PCB板表面贴装工艺中,拼接件为I形固定条且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无插座,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I形固定条的两侧且I形固定条的长度大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拼接件还可采用T形固定条,此时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具有插座,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两侧且该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插座侧固定在横向部,T形固定条垂向部两侧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朝向相同,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的长度等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横向部等于第一PCB板长度、第二PCB板长度及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宽度之和,T形固定条的厚度等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厚度,T形固定条的横向部设有多个朝向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托片。
在实际应用中,拼接件还可拼接更多块PCB板一起进行丝印及元件贴装,例如四块PCB板等,只需增加丝印机的数量并在丝印机中放置具有对应掏空部的钢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件、第一丝印机、第二丝印机以及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拼接件用于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连成一体;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连成一体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一丝印机对第一PCB板进行丝印、及送入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二丝印机中的钢网包括掏空部分,该掏空部分与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丝印时第一PCB板所在位置对应;所述拼接件为I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无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I形固定条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板机、贴片机、回流焊接机、自动检测机以及收板机,其中上板机通过传送装置接于所述第一丝印机前方,所述贴片机、回流焊接机、自动检测机以及收板机通过传送装置依次接于第二丝印机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形固定条的长度大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件为T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具有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两侧且该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插座侧固定在横向部,所述T形固定条垂向部两侧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朝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的长度等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横向部等于第一PCB板长度、第二PCB板长度及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宽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固定条的横向部设有多个朝向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托片。
7.一种PCB板表面贴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一丝印机,并对第一PCB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通过拼接件连成一体;
(b)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第二丝印机,并对第二PCB板进行丝印,所述第二丝印机中的钢网包括掏空部分,该掏空部分与第二丝印机对第二PCB板丝印时第一PCB板所在位置对应;
(c)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送入贴片机贴装元件、送入回流焊接机进行回流焊接以及送入自动检测机进行检测;
所述拼接件为I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无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I形固定条的两侧,所述I形固定条的长度大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B板表面贴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件为T形固定条且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具有插座,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固定在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两侧且该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插座侧固定在横向部,所述T形固定条垂向部两侧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朝向相同,所述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的长度等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长度,横向部等于第一PCB板长度、第二PCB板长度及T形固定条的垂向部宽度之和,所述T形固定条的横向部设有多个朝向T形固定条垂向部的托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2918.5A CN103096637B (zh) | 2013-01-04 | 2013-01-04 | 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2918.5A CN103096637B (zh) | 2013-01-04 | 2013-01-04 | 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6637A CN103096637A (zh) | 2013-05-08 |
CN103096637B true CN103096637B (zh) | 2015-10-21 |
Family
ID=4820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02918.5A Active CN103096637B (zh) | 2013-01-04 | 2013-01-04 | 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966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4007A (zh) * | 2018-03-27 | 2018-10-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锡膏印刷生产线的钢网及锡膏印刷生产线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15324Y (zh) * | 2007-08-22 | 2008-09-10 | 深圳市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贴片机的拼板夹具 |
CN201663750U (zh) * | 2009-10-09 | 2010-12-01 | 厦门天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双面smt生产的pcb板双拼板结构 |
CN102118957A (zh) * | 2009-12-30 | 2011-07-0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片产品共线生产方法及smt生产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10443A (ja) * | 2000-04-27 | 2001-11-06 | Sony Corp | 印刷装置 |
-
2013
- 2013-01-04 CN CN201310002918.5A patent/CN1030966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15324Y (zh) * | 2007-08-22 | 2008-09-10 | 深圳市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贴片机的拼板夹具 |
CN201663750U (zh) * | 2009-10-09 | 2010-12-01 | 厦门天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双面smt生产的pcb板双拼板结构 |
CN102118957A (zh) * | 2009-12-30 | 2011-07-0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片产品共线生产方法及smt生产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6637A (zh) | 201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08697C (zh) | 在印刷电路板上贴装连接器的工艺方法 | |
CN102689065B (zh) | 一种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方法 | |
CN101827501A (zh) | 通孔回流焊接工艺,以及对应的模板和制具 | |
CN201550366U (zh) | 钢网 | |
CN209550847U (zh) | 一种smt贴片回流焊夹具 | |
CN102186312B (zh) | 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通孔回流焊接方法和模板 | |
CN103096637B (zh) | Pcb板表面贴装系统及工艺 | |
CN204915759U (zh) | 一种smt贴片料架车 | |
CN201550359U (zh) | 电路板和用于焊盘制作的钢网 | |
CN116614962A (zh) | 一种高低温焊接工艺 | |
CN209355013U (zh) | 一种三条导线制成的led灯串 | |
CN109588038A (zh) | 电路板的贴装方法 | |
CN112243318A (zh) | 电路板的表面贴装方法、单轨阴阳贴片的生产线 | |
CN205196114U (zh) | 一种smt载具周转架 | |
CN214627533U (zh) | 一种pcb板用smt贴片机 | |
CN202364474U (zh) | 一种手机的pcb板结构 | |
CN211047390U (zh) | 一种用排线增强连接的线路板 | |
CN110958786A (zh) | 一种片上贴片的pcba侧面上锡焊接的方法 | |
CN112066288A (zh) | 一种短灯带首尾焊接成的长灯带及其接板方法 | |
CN112153808A (zh) | 一种用排线增强连接的线路板及其连接方法 | |
CN207052391U (zh) | 一种smd大电流电感器 | |
CN210479822U (zh) | 一种治具缓存机用料框 | |
CN218006649U (zh) | 一种用于插件smt贴装的吸嘴夹爪装置 | |
CN110933868B (zh) | 一种折弯式定位pin脚的PTH焊接方法 | |
CN212183613U (zh) | 一种用于点阵智能笔的摄像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