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9278A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89278A CN103089278A CN2013100609299A CN201310060929A CN103089278A CN 103089278 A CN103089278 A CN 103089278A CN 2013100609299 A CN2013100609299 A CN 2013100609299A CN 201310060929 A CN201310060929 A CN 201310060929A CN 103089278 A CN103089278 A CN 1030892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form
- mould
- limit
- tunnel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3467 Cheek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6 shut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60003331 GOT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3 concert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包括平台框架、行走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支撑丝杠组、模板组;行走装置安装在平台框架的底部,行走装置驱动平台框架沿隧道掘进方向行进;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有至少两组可沿隧道断面方向展开与收缩的所述模板组,收缩后的模板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展开的模板组的内轮廓尺寸、并能够从展开的模板组中穿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一套行走支撑作业平台配合多套可独立自稳的模板组,可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实现多套模板组的循环流水化作业,从而避免错台和因搭接挤压破坏混凝土现象,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高速铁路隧道、高速公路隧道绝大部分采用铁道部或交通部的标准设计图,采取统一的隧道结构形式和相同的半径,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J1149-2011)明确规定“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VI级围岩不得大于70m”,因此快速施工二衬和混凝土等强时间存在一个矛盾,混凝土强度不足不允许拆模,也就无法进入下一组施工。二次衬砌混凝土往往错台严重,由于新旧混凝土收缩情况不一致,因此很难避免错台现象。由于混凝土的搭接挤压,使搭接部分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存在掉块隐患,危及运营安全,如果掉落在高速行走的高速列车或汽车上,将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0003]目前已有的方案是在采取一套行走支撑作业平台配套相应的模板系统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行走支撑系统与模板系统相互不可分割;这种系统的缺陷是:1、等强时间长,影响下一组衬砌施工;2、混凝土施工采取搭接,易产生错台和掉块现象;3、无法在同一隧道内同时使用多套模板施工,不能持续不间断施工,无法满足快速施工要求。
[000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的技术方案。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包括平台框架、行走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支撑丝杠组、模板组;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行走装置驱动平台框架沿隧道掘进方向行进;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有至少两组可沿隧道断面方向展开与收缩的所述模板组,收缩后的模板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展开的模板组的内轮廓尺寸、并能够从展开的模板组中穿过,每套模板组能够通过支撑丝杠组和液压驱动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模板组由液压驱动装置驱动展开和收缩、并由平台框架携带行进,模板组在展开后能够与平台框架分离、独立稳定支撑在隧道内。
[0007] 更进一步,所述行走装置是轮式轨道行走装置,行走装置设有两排车轮在沿隧道掘进方向铺设的轨道上行进。
[0008] 更进一步,所述行走装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经行星摆针式减速器调速、通过链条带动车轮转动;在行走装置中设有刹车装置。
[0009] 更进一步,所述模板组包括顶模、边模、角边模,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是具有弧形外表面的金属结构件,所述顶模与边模通过销轴方式连接,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所述边模与角边模通过销轴方式连接,角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在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两端部设有肋板,两组模板组之间设有定位销。
[0010] 更进一步,所述模板组包括一块顶模、两块边模、两块角边模;所述顶模位于两块边模之上,顶模两端分别与一块边模的一端连接,每块边模的另一端与一块所述角边模的一端连接,边模位于角边模之上;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四只升降油缸、四只伸缩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垂直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顶端,升降油缸的缸臂推动顶模在垂直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油缸安装在平台框架的两侧,伸缩油缸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的侧面连接,伸缩油缸的缸臂与边模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并推动边模以与顶模连接的销轴为轴心转动;
有多组所述支撑丝杠组沿所述平台框架行进方向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每组支撑丝杠组包括三支顶模支撑丝杠、十二支边模支撑丝杠、两支角边模支撑丝杠;所述顶模支撑丝杠的一端通过可拆装的转轴与顶模连接,顶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连接;每块边模与六支所述边模支撑丝杠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最下方的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其余五支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连接;每块角边模与一支所述角边模支撑丝杠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角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
[0011] 更进一步,所述模板组的长度为9000mm ;所述顶模由六块长度为1500mm的顶模板块组成,所述顶模板块包括顶模面板、顶模拱板、顶模拱梁、顶模加劲肋板;所述顶模面板厚度为10mm、圆弧半径为5710mm、弧长为4800mm,所述顶模拱板是设置在顶模面板两端的12mm厚、200mm宽的钢板,所述顶模拱梁是设置在顶模面板中间的20a工字钢拱梁,在所述顶模拱板与顶模拱梁之间设有多条由75X50X5不等边角钢构成的顶模加劲肋板,所述顶模加劲肋板间距为346mm ;
所述边模由六块长度为1500mm的边模板块组成,所述边模板块包括边模面板、边模拱板、边模拱梁、边模加劲肋板;所述边模面板厚度为10mm、圆弧半径为5710mm、弧长为7150mm,所述边模拱板是设置在边模面板两端的12mm厚、200mm宽的钢板,所述边模拱梁是设置在边模面板中间的20a工字钢拱梁,在所述边模拱板与边模拱梁之间设有多条由75X50X5不等边角钢构成的边模加劲肋板,所述边模加劲肋板间距为346mm ;
连接顶模与边模的所述销轴的直径为36mm。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一套行走支撑作业平台配合多套可独立自稳的模板系统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模板组可展开和收缩、并可与平台框架连接或分离,模板组展开并与平台框架分离后能够单独受力自稳,模板组收缩后可由行走的平台框架携带穿过展开的模板组、并与展开的模板组对接,可进行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实现多套模板的循环流水化作业,从而避免错台和挤压破坏混凝土现象,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模板组收缩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4是顶模展开图;
图5是顶模端面图;
图6是边模展开图;
图7是边模端面图;
图8是仅顶模受均布载荷作用力学模型;
图9是仅顶模均布载荷作用模板单元受力图;
图10是仅边模受均布载荷作用力学模型;
图11是仅边模均布载荷作用模板单元受力图;
图12是边模和顶模受均布载荷作用力学模型;
图13是边模和顶模均布载荷作用模板单元受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图2、图3,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包括平台框架1、行走装置2、液压驱动装置、支撑丝杠组、模板组;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行走装置驱动平台框架沿隧道掘进方向行进;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上;采用三套可沿隧道断面方向展开与收缩的所述模板组,收缩后的模板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展开的模板组的内轮廓尺寸、并能够从展开的模板组中穿过(如图2所示),每套模板组能够通过支撑丝杠组和液压驱动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模板组由液压驱动装置驱动展开和收缩、并有平台框架携带行进,模板组在展开后能够与平台框架分离、独立稳定支撑在隧道内。
[0016] 所述平台框架包括五个沿行走方向排列的门架1-1、1-2、1-3、1-4、1_5,在平台框架上设有操作平台1-6。
[0017] 所述行走装置是轮式轨道行走装置,行走装置设有两排车轮2-1在沿隧道掘进方向铺设的轨道2-2上行进。
[0018] 所述行走装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经行星摆针式减速器调速、通过链条带动车轮转动;在行走装置中设有刹车装置。
[0019] 所述模板组包括顶模3、边模4、角边模5,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是具有弧形外表面的金属结构件,所述顶模与边模通过销轴6连接,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所述边模与角边模通过销轴7连接,角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在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两端部设有肋板,两组模板组之间设有定位销。
[0020] 所述模板组包括一块顶模、两块边模、两块角边模;所述顶模位于两块边模之上,顶模两端分别与一块边模的一端连接,每块边模的另一端与一块所述角边模的一端连接,边模位于角边模之上;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四只升降油缸8、四只伸缩油缸9,所述升降油缸在所述平台框架第二门架1-2和第四门架1-4的顶端各垂直安装两只,升降油缸的缸臂推动顶模在垂直方向移动;在平台框架第二门架1-2和第四门架1-4的两侧各安装两支所述伸缩油缸,伸缩油缸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的侧面连接,伸缩油缸的缸臂与边模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并推动边模以与顶模连接的销轴为轴心转动;
有五组所述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的五个门架上;每组支撑丝杠组包括三支顶模支撑丝杠10、十二支边模支撑丝杠11、两支角边模支撑丝杠12 ;所述顶模支撑丝杠的一端通过可拆装的转轴与顶模连接,顶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连接;每块边模与六支所述边模支撑丝杠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最下方的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13连接,其余五支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连接;每块角边模与一支所述角边模支撑丝杠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角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
[0021] 本实施例中,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的主要结构规格如下:
仰拱填充顶面距拱顶中心高度7523mm ;
如图4、图5,顶模面板3-1弧长TL=4800mm,顶模面板圆弧半径TR=5710mm ;顶模由六块长度TW=1500mm的顶模板块组成,顶模总长为9000mm ;顶模模板厚度为IOmm,每块顶模板块的两端设有12mm厚、200mm宽的拱板3_2,每块顶模板块的中心设有一条由20a工字钢构成的拱梁3-3,在所述拱板与拱梁之间设有多条由75X50X5不等边角钢构成的加劲肋板3-4,所述加劲肋板间距为346mm。
[0022] 如图6、图7,边模面板4-1弧长SL=7150mm,边模面板圆弧半径SR=5710mm ;边模由六块长度SW=1500mm的边模板块组成,边模总长为9000mm ;边模模板厚度为10mm,每块边模板块的两端设有12mm厚、200mm宽的拱板4_2,每块边模板块的中心设有一条由20a工字钢构成的拱梁4-3,在所述拱板与拱梁之间设有多条由75X50X5不等边角钢构成的加劲肋板4-4,所述加劲肋板间距为346mm ;
角边模面板弧长1890mm,角边模面板圆弧半径5710mm ;
连接顶模与边模销轴6和连接边模与角边模的销轴7的直径为30_ ;
平台框架长度为9000mm ;
行走装置驱动电机功率7.5kw,最大行走速度8m/min ;
升降油缸行程为650mm ;伸缩油缸行程为320mm。
[0023] 模板组的数量依据隧道的开挖进度和安全步距确定。
[0024] 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的工作方式是:
平台框架将第一组模板组送至设定位置,液压驱动装置将模板组展开,支撑丝杠组将模板组定位并固定在平台框架和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上,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模注混凝土施工,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解除支撑丝杠组和液压液油缸与模板组的连接,平台框架与第一组模板组脱离,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的支撑丝杠继续支撑模板组保持自稳;
平台框架携带第二组处于收缩状态的模板组从第一组模板组内侧穿过,液压驱动装置将模板组展开并调整位置,通过定位销使第二组模板组与第一组模板组在端面对接,支撑丝杠组将第二组模板组定位并固定在平台框架和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上,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模注混凝土施工,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解除第二组模板组与支撑丝杠组和液压液油缸连接,平台框架与第二组模板组脱离,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的支撑丝杠继续支撑第二组模板组保持自稳;
按照相同过程将第三组模板组与第二组模板组对接并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
当第三组模板组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且第一组模板组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解除第三组模板组与支撑丝杠组和液压液油缸连接,平台框架与第三组模板组脱离,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的支撑丝杠继续支撑第三组模板组保持自稳;
平台框架后移至第一组模板组的位置,将液压驱动装置与第一组模板组连接、并支承第一组模板组,解除第一组模板组与第二组模板组对接定位销,解除第一组模板组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的支撑丝杠,升降油缸下行30mm、平台框架方向行进50mm,使混凝土脱模,然后收起角边模,伸缩油缸收回边模,升降油缸将顶模下降至平台框架支承,第一组模板组处于收缩状态;
平台框架携带处于收缩状态的第一组模板组从第二组和第三组模板组内侧穿过,按照上述过程将第一组模板组与第三组模板组对接并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如此循环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施工。
[0025] 液压驱动装置只作为脱模及调模使用,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作为受力杆件,支撑丝杠用于模板组的定位和支撑模板组承受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压力。
[0026] 本发明实现多套模板的循环流水化作业的必要条件是所述模板组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够自稳定在隧道内支撑初凝状态的浇筑混凝土 ;同时,模板组的结构尺寸使其能够在收缩状态下穿过其它处于展开状态的模板组。
[0027] 模板组的力学计算方法如下:
边模主要受混凝土浇筑的侧压力,顶模承受混凝土自重荷载,局部超挖荷载,施工荷载等作用。顶模受力远比边模受力复杂,对顶模受力进行检算,考虑面板与拱板、拱梁共同受力。采用IOmm钢板,考虑二衬混凝土厚度50cm,混凝土自重按24KN/立方米计算,取局部最大超挖50cm进行检算,混凝土注入口附近的冲击力考虑注浆口处混凝土对模板的挤压力按47KN/平方米。通过检算,面板、肋板的强度及挠度满足要求,同时拱板强度和拱梁挠度亦满足要求。
[0028] 混凝土浇筑中拱顶混凝土将灌注满时,需进行看模,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过大的挤压力造成模板破坏。
[0029]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模板强度的计算:
a)假定混凝土浇筑后模板组立即与模板台车分离。
[0030]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平台框架脱离模板,面板独立承担混凝土荷载及自身重量,拱板上混凝土自重荷载完全由拱板承担,边板承受混凝土侧压力,以此对模板进行检算。
[0031] 将模板视为圆心以下固定,边模与顶模之间铰接,受垂直于面板方向均布何载作用,将模板受力情况简化为长度约I米的单元建立模型,则模板各部位承受的弯矩如图8、图9、图10,图11。
[0032] 若仅考虑顶模受单位力作用,则模板各部位承受的载荷如图8,模板各部位承受的弯矩如图9 ;
在单位均布荷载作用下,计算模型中杆端内力值为(单位均布荷载q = I)
若仅考虑边模受单位力作用,则模板各部位承受的载荷如图10,模板各部位承受的弯矩如图11 ;
在单位均布荷载作用下,计算模型中杆端内力值为(单位均布荷载q = I)
通过上述两个计算模型,假定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立即拆除行走支撑作业平台,顶模
主要承受混凝土重力,边模混凝土未凝固,主要受混凝土侧压力,因此顶模取I米厚混凝土的自重荷载ql=24KN/m2,边模取最大侧压力q2=51.5KN/m2进行组合,模板幅宽1.5米。
[0033]边模圆心处:M1=(24X0.8498+51.5 X (-4.0633)) XL 5=-283.29KN.m 边模中部 4 单元:M2=(24X (-1.9943)+51.5X0.6809) XL 5=-19.2KN.m 边模中部 5 单元:M3=(24X (-1.8675)+51.5X1.0818) XL 5=16.347KN.m 顶模中部:M4=(24X1.7043+51.5 X (-1.3605)) XL 5=-43.74KN.m
边模最不利截面在圆心高度处,最大弯矩283.29KN,顶模中心最大弯矩43.74KN.m,模板的惯性矩I=3970cm4,形心距Z=IOcm由此计算边模承受最大应力
σ =M.Zx/I=283.29 X IO3X0.1/(3970 X IO-8) =713.6MPa > [ σ ]=170MPa,
混凝土浇筑完毕立即拆除行走支撑作业平台,则边模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0034] 顶模中心最大应力为:
σ =M.Zx/I=43.74X IO3X0.1/(3970X 10_8) =110.2MPa <[ σ ] =170MPa,混凝土浇筑完毕拆除顶模,在拱部混凝土厚度I米情况下,顶模强度满足要求。
[0035] 通过上述计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能立即拆除行走支撑作业平台,需要等待混凝土初凝。
[0036] b)假定混凝土初凝后模板组立即与模板台车分离。
[0037] 假定边模混凝土烧筑时间3〜4小时,顶模混凝土烧筑时间3〜4小时,顶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小时行走支撑作业平台与模板脱离。混凝土初凝时间5小时,则行走支撑作业平台与模板脱离时,边模混凝土已经完全初凝,不再产生侧压力。假定边模、顶模全部都只承受混凝土自重,承受相同的均布荷载;则模板各部位承受的载荷如图12,模板各部位承受的弯矩如图13,计算模型如下:
在单位均布荷载作用下,计算模型中杆端内力值为(单位均布荷载q = I)
由此可看出边模最不利截面在圆心高度处,顶模最不利截面在顶部中心,计算边模、顶模最不利截面处的弯矩为:
边模圆心处:M1=24X (-3.2134) X 1.5=-115.68KN.m顶模中部:M2=24X0.3439X1.5=12.38KN.m
考虑模板的面板、拱板、拱梁及两侧6mm厚贴钢板共同作用,计算模板的惯性矩为:1=2370+1600+491+12.5=4473.5cm4强度计算:
边模承受最大应力:
σ =M.Zx/I=l 15.68 X IO3 X 0.1/(4473.5 X 10_8) =258.6 MPa σ >[ σ]=170MPa,
顶模承受最大应力
σ =M.Zx/I=12.38 X IO3 X 0.1/(4473.5 X 1(Γ8) =27.7 MPa< [ σ ] =170MPa,
由此的知,顶模在 行走支撑作业平台脱离后强度满足要求,边模强度不足,需要提高边模板的刚度。
[0038] 若考虑边模混凝土完全凝固,只受顶模混凝土自重传递的力的作用,由前面计算可得。
[0039]单块边模承受最大弯矩为:Mmax=l.9943X1.5X24=71.8KN.m 边模承受最大应力
σ =M.Zx/I=71.8 X IO3 X 0.1/(4473.5 X 1(Γ8) =160.5 MPa< [ σ ] =170MPa即不考虑边模承受混凝土荷载,仅考虑顶模传递荷载作用下,边模应力已接近极限应力。因此应提高边模的弯曲刚度。
[0040] 挠度计算:
在单位荷载作用下,计算模型各部位的变形为:
则顶板最大竖直位移为:
δ =-0.00000033X24X 103X 1.5=-0.01188m=ll.9mm
连接销轴强度计算:
顶模与边模采用直径36mm的销轴连接,铰耳板采用16mm钢板,每块模板设3组铰耳,每组饺耳2块板,连接铰处荷载全部作用到销轴上,钢材的极限剪切应力τ u=200MPa。
[0041] 由前面模板内力计算中得出,连接铰处受到的切向力为:
Fp= -4.82470806X24X1.5=-173.69KN (切向压力)
法向力为:
Fs=0.61898073X24X1.5 =22.28KN,
连接铰处的切向力和法向力对于间接铰均为剪力。
[0042] 连接铰处切向、法向的合力为:
F=175.1lKN
铰耳板上承受的剪力为:τ =F/A=175.11 X IO3/ (3.6Χ 1.6Χ2Χ3Χ 10_4) =50.67MPa< τ u=200MPa 销轴上承受的剪力为:
τ =F/A=175.1lXlO3/ (3.14X 1.6~2X3X 10_4) =72.61MPa〈 τ u=200MPa。
[0043] 铰耳和销轴强度满足要求。
[0044] 通过检算:行走支撑作业平台在现已完成的门架基础上,立柱间在离地面4.3米高度处增设双I20a工字钢撑杆情况下,混凝土浇筑速度不超过2m/h,混凝土初凝时间为5小时情况下,结构满足要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面板满足要求。
[0045]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行走支撑作业平台脱离模板时,须待混凝土终凝以后,并增大边模刚度保证施工安全。
[0046] 角边模的受力面和截面尺寸大大小于边模和顶模,因此省略对角边模的力学计算。
[0047] 根据计算结果,模板组在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后,具有满足要求的强度和刚性,能够自稳定在隧道内支撑初凝状态的浇筑混凝土 ;同时,模板组的结构尺寸使其能够在收缩状态下穿过其它处于展开状态的模板组,如图2所示。
[0048]《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J1149-2011)明确规定“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前施工的,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的,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Mpa,拆模后应及时保湿养护”,混凝土强度增长与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等有关,强度未达到要求,不得进行拆模,否则混凝土无法自稳影响结构受力,由于隧道空间的限制又很难同时满足2套以上模板台车施工,也就无法在未拆模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时传统均是采取搭接施工,由于新旧混凝土施工的时间不同,因此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亦不一样,易产生错台现象。混凝土采取搭接施工时,为了确保搭接密贴无间隙,必须在其上用液压油缸进行挤压受力才能达到要求,而搭接混凝土为局部混凝土,受力易产生内部结构破坏,从而可能发生掉块现象,从而危及运营安全。针对这些缺点,本发明实现了等强时间与下一组施工同时进行,实现流水化作业快速衬砌,彻底改变传统的混凝土搭接施工方法,避免因搭接引起的问题。
[0049] 如果按照普通模板台车进行二衬施工每月正常指标为10组,每组为9m即90m/月,而采用本发明的模板台车进行二衬施工每月正常指标为15组,每组为9m即135m/月,即每月能比普通台车多施工45m,为正常工效的1.5倍,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和节约了管理成本,确保了隧道安全步距不超标。本台车可根据现场施工需要随时增加模板系统的套数,而普通得模板台车无法实现。另外普通模板台车存在破坏混凝土产生掉块和错台问题,而本台车能避免此类问题。
Claims (6)
1.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包括平台框架、行走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支撑丝杠组、模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行走装置驱动平台框架沿隧道掘进方向行进;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和支撑丝杠组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有至少两组可沿隧道断面方向展开与收缩的所述模板组,收缩后的模板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展开的模板组的内轮廓尺寸、并能够从展开的模板组中穿过,每套模板组能够通过支撑丝杠组和液压驱动装置与平台框架连接,模板组由液压驱动装置驱动展开和收缩、并由平台框架携带行进,模板组在展开后能够与平台框架分离、独立稳定支撑在隧道内。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是轮式轨道行走装置,行走装置设有两排车轮在沿隧道掘进方向铺设的轨道上行进。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经行星摆针式减速器调速、通过链条带动车轮转动;在行走装置中设有刹车装置。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包括顶模、边模、角边模,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是具有弧形外表面的金属结构件,所述顶模与边模通过销轴方式连接,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所述边模与角边模通过销轴方式连接,角边模能够向隧道内侧方向折叠;在所述顶模、边模、角边模两端部设有肋板,两组模板组之间设有定位销。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包括一块顶模、两块边模、两块角边模;所述顶模位于两块边模之上,顶模两端分别与一块边模的一端连接,每块边模的另一端与一块所述角边模的一端连接,边模位于角边模之上;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四只升降油缸、四只伸缩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垂直安装在所述平台框架的顶端,升降油缸的缸臂推动顶模在垂直方向移动;所述伸缩油缸安装在平台框架的两侧,伸缩油缸通过转轴 与平台框架的侧面连接,伸缩油缸的缸臂与边模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并推动边模以与顶模连接的销轴为轴心转动; 有多组所述支撑丝杠组沿所述平台框架行进方向安装在平台框架上;每组支撑丝杠组包括三支顶模支撑丝杠、十二支边模支撑丝杠、两支角边模支撑丝杠;所述顶模支撑丝杠的一端通过可拆装的转轴与顶模连接,顶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连接;每块边模与六支所述边模支撑丝杠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最下方的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其余五支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通过转轴与平台框架连接;每块角边模与一支所述角边模支撑丝杠通过可拆装的转轴连接,角边模支撑丝杠的另一端与隧道的仰拱填充顶面支撑脚连接。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的长度为9000mm ;所述顶模由六块长度为1500mm的顶模板块组成,所述顶模板块包括顶模面板、顶模拱板、顶模拱梁、顶模加劲肋板;所述顶模面板厚度为10mm、圆弧半径为5710mm、弧长为4800mm,所述顶模拱板是设置在顶模面板两端的12mm厚、200mm宽的钢板,所述顶模拱梁是设置在顶模面板中间的20a工字钢拱梁,在所述顶模拱板与顶模拱梁之间设有多条由75X50X5不等边角钢构成的顶模加劲肋板,所述顶模加劲肋板间距为346mm ; 所述边模由六块长度为1500mm的边模板块组成,所述边模板块包括边模面板、边模拱板、边模拱梁、边模加劲肋板;所述边模面板厚度为10mm、圆弧半径为5710mm、弧长为7150mm,所述边模拱板是设置在边模面板两端的12mm厚、200mm宽的钢板,所述边模拱梁是设置在边模面板中间的20a工字钢拱梁,在所述边模拱板与边模拱梁之间设有多条由75X50X5不等边角钢构成的边模加劲肋板,所述边模加劲肋板间距为346mm ; 连接顶模与边模的所 述销轴的直径为36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0929.9A CN103089278B (zh) | 2013-02-27 | 2013-02-27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0929.9A CN103089278B (zh) | 2013-02-27 | 2013-02-27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89278A true CN103089278A (zh) | 2013-05-08 |
CN103089278B CN103089278B (zh) | 2015-05-20 |
Family
ID=4820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6092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9278B (zh) | 2013-02-27 | 2013-02-27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89278B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7215A (zh) * | 2014-03-04 | 2014-06-18 | 张进军 |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沟槽整体衬砌台车 |
CN104111259A (zh) * | 2014-07-11 | 2014-10-22 | 上海通芮斯克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地铁盾构隧道病害快速高精度检测设备 |
CN104564106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隧道浇筑台车 |
CN104790977A (zh) * | 2015-03-02 | 2015-07-22 |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初衬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CN104989428A (zh) * | 2015-07-20 | 2015-10-21 | 顾达容 | 一种隧道施工衬砌量确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317439A (zh) * | 2014-07-17 | 2016-02-10 |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轨式隧道断面可调综合台车 |
CN105370298A (zh) * | 2015-12-15 | 2016-03-02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黄土隧道一次衬砌液压模板台车 |
CN106640138A (zh) * | 2016-12-29 | 2017-05-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 廊道分离式钢模板台车 |
CN105317439B (zh) * | 2014-07-17 | 2018-02-09 |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轨式隧道断面可调综合台车 |
CN105952482B (zh) * | 2016-07-19 | 2018-05-04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自行式隧道仰拱衬砌台车 |
CN108442942A (zh) * | 2018-02-26 | 2018-08-24 | 龚岗 | 隧道锚喷支护混凝土机用移动式灌注模板及施工工艺 |
CN109291257A (zh) * | 2018-10-30 | 2019-02-01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隧道衬砌混凝土快速拆除方法 |
CN112647976A (zh) * | 2020-12-26 | 2021-04-13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燕尾式大断面隧道的新型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464166A (zh) * | 2021-07-02 | 2021-10-01 |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模板式二衬台车的隧道二衬连续施工工艺 |
CN114060066A (zh) * | 2021-11-25 | 2022-02-18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982108U (zh) * | 2010-12-03 | 2011-09-21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单线铁路隧道整体式全液压衬砌台车 |
KR20110131530A (ko) * | 2010-05-31 | 2011-12-07 | 선산철강공업(주) | 이동식 강재 거푸집 |
CN202325547U (zh) * | 2011-11-30 | 2012-07-11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连续变截面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CN202483587U (zh) * | 2011-12-30 | 2012-10-10 |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未拆支撑施工衬砌情况下的异型衬砌台车 |
CN202628119U (zh) * | 2012-06-29 | 2012-12-26 |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二衬台车模块单元对接组合装置 |
CN203214071U (zh) * | 2013-02-27 | 2013-09-25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
2013
- 2013-02-27 CN CN201310060929.9A patent/CN10308927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10131530A (ko) * | 2010-05-31 | 2011-12-07 | 선산철강공업(주) | 이동식 강재 거푸집 |
CN201982108U (zh) * | 2010-12-03 | 2011-09-21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单线铁路隧道整体式全液压衬砌台车 |
CN202325547U (zh) * | 2011-11-30 | 2012-07-11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连续变截面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CN202483587U (zh) * | 2011-12-30 | 2012-10-10 |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未拆支撑施工衬砌情况下的异型衬砌台车 |
CN202628119U (zh) * | 2012-06-29 | 2012-12-26 |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二衬台车模块单元对接组合装置 |
CN203214071U (zh) * | 2013-02-27 | 2013-09-25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7215B (zh) * | 2014-03-04 | 2016-03-16 | 张进军 |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沟槽整体衬砌台车 |
CN103867215A (zh) * | 2014-03-04 | 2014-06-18 | 张进军 |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沟槽整体衬砌台车 |
CN104111259A (zh) * | 2014-07-11 | 2014-10-22 | 上海通芮斯克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地铁盾构隧道病害快速高精度检测设备 |
CN105317439A (zh) * | 2014-07-17 | 2016-02-10 |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轨式隧道断面可调综合台车 |
CN105317439B (zh) * | 2014-07-17 | 2018-02-09 |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轨式隧道断面可调综合台车 |
CN104564106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隧道浇筑台车 |
CN104790977A (zh) * | 2015-03-02 | 2015-07-22 |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初衬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CN104989428A (zh) * | 2015-07-20 | 2015-10-21 | 顾达容 | 一种隧道施工衬砌量确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370298A (zh) * | 2015-12-15 | 2016-03-02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黄土隧道一次衬砌液压模板台车 |
CN105952482B (zh) * | 2016-07-19 | 2018-05-04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自行式隧道仰拱衬砌台车 |
CN106640138A (zh) * | 2016-12-29 | 2017-05-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 廊道分离式钢模板台车 |
CN108442942A (zh) * | 2018-02-26 | 2018-08-24 | 龚岗 | 隧道锚喷支护混凝土机用移动式灌注模板及施工工艺 |
CN109291257A (zh) * | 2018-10-30 | 2019-02-01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隧道衬砌混凝土快速拆除方法 |
CN109291257B (zh) * | 2018-10-30 | 2021-04-23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隧道衬砌混凝土快速拆除方法 |
CN112647976A (zh) * | 2020-12-26 | 2021-04-13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燕尾式大断面隧道的新型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647976B (zh) * | 2020-12-26 | 2022-06-28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燕尾式大断面隧道的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464166A (zh) * | 2021-07-02 | 2021-10-01 |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模板式二衬台车的隧道二衬连续施工工艺 |
CN113464166B (zh) * | 2021-07-02 | 2022-07-05 | 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模板式二衬台车的隧道二衬连续施工工艺 |
CN114060066A (zh) * | 2021-11-25 | 2022-02-18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89278B (zh) | 2015-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89278A (zh)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
CN103114862B (zh) | 一种循环对接式隧道衬砌施工方法 | |
CN201704630U (zh) | 混凝土现浇连续梁滑移模架 | |
CN104695337B (zh) | 自提升滑翻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6089253B (zh) | 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 | |
CN106480828A (zh) | 一种小半径弯道t梁架桥机及旋转安装施工方法 | |
CN203214071U (zh) | 一种连续作业翻模对接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 |
CN101550769B (zh) | 一种移动栈桥 | |
CN104632251A (zh) | 一体浇筑式模板台车和地下通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 |
CN202596743U (zh) | 地下隧道无拉杆侧墙施工用模板台车 | |
CN106677542A (zh) | 一种屋盖基座桁架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207608833U (zh) | 一种跨既有线空间刚构移动液压支撑台架 | |
CN102979038A (zh) | 宽幅变宽现浇箱梁移动支架 | |
CN103257080A (zh) |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原型试验装置及二次衬砌浇筑装置 | |
CN210562056U (zh) | 用于溢流面曲面混凝土施工的可调连续四杆自适应拉模 | |
CN107829374A (zh) | 公路预应力砼箱梁移动模架及悬挑施工方法 | |
CN103527218A (zh) | 多功能组合式砼衬砌台车 | |
CN111455852A (zh) | 桥梁施工用移动模架的拼装方法 | |
CN107386246A (zh) | 一种船闸闸室墙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 |
CN206205905U (zh) | 一种适用于城市地铁车站异形大断面衬砌整体浇筑的台车 | |
CN206386132U (zh) | 隧道浇筑混凝土用快速支模脱模装置 | |
CN205669205U (zh) | 一种单侧式岩锚梁混凝土浇筑台车 | |
CN103526697B (zh) | 一种用于双矩形水利渡槽施工的自行式移动模架 | |
CN104453951A (zh) | 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 | |
CN202176343U (zh) | 一种自行式多功能模板台车组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