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3109A - 车体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43109A CN103043109A CN201210320316XA CN201210320316A CN103043109A CN 103043109 A CN103043109 A CN 103043109A CN 201210320316X A CN201210320316X A CN 201210320316XA CN 201210320316 A CN201210320316 A CN 201210320316A CN 103043109 A CN103043109 A CN 1030431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lateral brace
- flange
- width direction
- longer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该车体前部结构增加车体前部的框架和前纵梁之间的接合强度,并且该车体前部结构的组装作业性良好。在本发明中,在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设置有向上方或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凸缘(14a)。在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凸缘(14a)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第二凸缘(31a)从上侧支柱(8)或下侧支柱(9)延伸。第一凸缘(14a)装配到上侧支柱(8)或下侧支柱(9),并且第二凸缘(31a)装配到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体前部结构,并且尤其涉及前纵梁和上下侧支柱之间的接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汽车的车体前部设置有左右一对前纵梁。在每个前纵梁中,支撑诸如散热器等车辆部件的上梁和下梁经由诸如支柱等构件相连。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利用挡板框架(apron frame)支撑上梁的结构。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该结构,在前围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延伸到车辆前侧的一对挡板框架。每个挡板框架的前端部连接到前纵梁。在此情况下,支撑车辆部件的上梁被装配为跨该对挡板框架。
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不同的支撑上梁的结构。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该结构,由上梁、下梁和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支柱形成矩形框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0-235012A
专利文献2:JP2010-149601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配置,因为挡板框架在前纵梁上方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以诸如灯等部件的设置受到限制。还存在车辆前部的重量增加了挡板框架的重量的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利文献2提出了不使用挡板框架的配置。根据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该配置,尽管矩形框架连接到前纵梁,但是因为该框架的支柱和该前纵梁仅在单个面上接合,所以存在接合刚度弱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该结构具有在装配前保险杠的部位使用螺栓等的复杂配置。因此,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该结构,还存在需要大量的工时用于组装的问题,因此加重了工人的负担。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该车体前部结构增加了车体前部的框架和前纵梁之间的接合强度,并且该车体前部结构的组装作业性良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纵梁,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上侧支柱,其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上侧;以及下侧支柱,其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下侧,所述纵梁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上面和下面以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侧壁面,所述上侧支柱装配到所述纵梁的所述上面并且所述下侧支柱装配到所述纵梁的所述下面,其中:在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中的一个侧壁面设置有向上方或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凸缘;在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一个侧壁面的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凸缘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第二凸缘从所述上侧支柱或所述下侧支柱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凸缘装配到所述上侧支柱或所述下侧支柱,并且所述第二凸缘装配到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一个侧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车体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用于装配保险杠构件的前板,其中:所述上侧支柱和所述下侧支柱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以及从所述外侧面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和后面;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和所述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平面上;并且所述前板跨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所述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通过焊接而装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车体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跨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的背侧面、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的背侧面以及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延伸的加固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车体前部结构中,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具有向上方或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凸缘,并且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三凸缘被设置在所述纵梁的矩形截面的对角位置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该车体前部结构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的纵梁、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上侧的上侧支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下侧的下侧支柱,所述纵梁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上面和下面以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侧壁面,所述上侧支柱被装配到所述纵梁的所述上面并且所述下侧支柱被装配到所述纵梁的所述下面,其中:在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侧壁面中的一个侧壁面设置有向上方或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凸缘;在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所述一个侧壁面的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凸缘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第二凸缘从所述上侧支柱或所述下侧支柱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凸缘装配到所述上侧支柱或所述下侧支柱,所述第二凸缘装配到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所述一个侧壁面。
根据前述传统结构,前部框架的支柱和车体前纵梁仅在一个面处接合。相反,根据本发明,由于上侧支柱装配到纵梁的两个面,即,上面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所以纵梁和上侧支柱之间的接合强度大于该传统结构中的接合强度。此外,由于下侧支柱还装配到纵梁的两个面,即,下面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所以纵梁和下侧支柱之间的接合强度大于该传统结构中的接合强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能够在车体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该车体前部的情况下,抑制纵梁与上侧支柱之间的接合部位和纵梁与下侧支柱之间接合部位的变形。
另外,由于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位置处接合到上侧支柱和下侧支柱,所以可以抑制车辆行驶时纵梁的竖直振动。由于可以由此抑制振动从车体前部传递到地板面板等,所以可以减小车厢内的噪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用于装配保险杠构件的前板,其中:所述上侧支柱和所述下侧支柱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以及从所述外侧面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和后面;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和所述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平面内;并且所述前板跨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所述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通过焊接而装配。
根据上述传统结构,采用了在装配前保险杠的部位处使用螺栓等的配置,因此加重了工人的负担。相反,根据本发明,采用前板通过焊接装配到上侧支柱的前面、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和下侧支柱的前面的配置。由于该前板装配结构是不使用螺栓的简单配置,所以作业性良好,并因此可减小工人的负担。另外,由于采用通过三个构件,即,纵梁、上侧支柱和下侧支柱,支撑前板的配置,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加前板的接合强度。此外,由于前保险杠接受到的载荷可以被上述三个构件,即,纵梁、上侧支柱和下侧支柱接受,所以与该传统结构相比可以进一步增加载荷分散效果和载荷吸收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跨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的背侧面、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的背侧面和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延伸的加固构件。
根据本发明,利用上述加固构件可以增加纵梁与上侧支柱之间接合部位的刚度和纵梁与下侧支柱之间接合部位的刚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可以在车体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该车体前部时更有效地抑制纵梁与上侧支柱之间接合部位和纵梁与下侧支柱之间接合部位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具有向上方或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凸缘,并且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三凸缘设置在所述纵梁的矩形截面的对角位置处,并因此可以提高纵梁的截面刚度。另外,由于第一凸缘和第三凸缘设置在纵梁的对角位置处,并且在所述对角位置处由所述上侧支柱和所述下侧支柱支撑,所以在车体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该车体前部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变形(特别是横向塌陷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省略了前保险杠的图示。
图3是从上方看到的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的右侧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取得的截面图。
图5(a)至(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的右侧部分的图,其中(a)是从车辆前方看到的平面图,(b)是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看到的平面图,(c)是从车辆后方看到的截面图。
图6是从车辆后方并且还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的右侧部分的透视图。
图7是从车辆后方并且还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的右侧部分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
2前纵梁
3前部框架
4前板
5前保险杠
6上梁
7下梁
8上侧支柱
9下侧支柱
10中心支柱
11前纵梁的第一构件
12前纵梁的第二构件
13前纵梁的下面
15前纵梁的上面
14,16前纵梁的侧壁面
17前纵梁的上侧凸缘
18前纵梁的下侧凸缘
21上侧支柱的外侧面
22上侧支柱的前面
23上侧支柱的后面
31下侧支柱的外侧面
31a下侧支柱的外侧面凸缘
32下侧支柱的前面
33下侧支柱的后面
40第一加固构件
50第二加固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车体1的前部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纵梁2。支撑诸如散热器(未示出)等车辆部件的前部框架3连接到该对前纵梁2中每一个的前端部。如图1中所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保险杠5通过前板4装配到前纵梁2的前端部和前部框架3。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前部框架3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梁6和下梁7、在上梁6和前纵梁2之间延伸的上侧支柱8、在下梁7和前纵梁2之间延伸的下侧支柱9以及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上梁6和下梁7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的中心支柱10。
下面利用车体1的右侧部分的前纵梁2描述该结构。另一个前纵梁2的结构(在车辆的左侧)与下面描述的结构相同。
如图4中所示,前纵梁2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L形截面的第一构件11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反L形截面的第二构件12。第一构件11形成前纵梁2的下面13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第二构件12形成前纵梁2的上面15和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16。
如图3和图4中所示,第一构件1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上端部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凸缘14a。另外,如图3中所示,第一构件1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前端部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侧壁凸缘14b。此外,如图4中所示,第一构件的下面1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具有向下延伸的下面凸缘13a。
如图4中所示,第二构件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16的下端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三侧壁凸缘16a。此外,第二构件12的上面15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具有向上延伸的上面凸缘15a。
如图4中所示,前纵梁2通过接合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2而形成矩形的闭合截面。更具体来说,第一构件11的第一侧壁凸缘14a和第二构件12的上面凸缘15a重叠并接合在一起。此外,第一构件11的下面凸缘13a和第二构件12的第三侧壁凸缘16a重叠并接合在一起。
如图4中所示,相互重叠的第一构件11的第一侧壁凸缘14a和第二构件12的上面凸缘15a形成向上延伸的上侧凸缘(第一凸缘)17。另外,相互重叠的第一构件11的下面凸缘13a和第二构件12的第三侧壁凸缘16a形成向下延伸的下侧凸缘(第三凸缘)18。如图4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上侧凸缘17和下侧凸缘18设置在前纵梁2的矩形截面的对角位置处。
如图3至图5中所示,上侧支柱8具有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21和从外侧面2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两个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22和后面23。上侧支柱8的前面22和后面2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互面对。
如图3中所示,上侧支柱8的前面2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具有向车辆前侧延伸的前面凸缘22a。此外,上侧支柱8的后面2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具有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第一后面凸缘23a。另外,如图5(b)和(c)中所示,上侧支柱8的后面23的下端部具有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第二后面凸缘23b。
如图3至图5中所示,下侧支柱9具有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31和从外侧面3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32和后面33。下侧支柱9的前面32和后面3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互面对。
如图3和图4中所示,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的上端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外侧面凸缘(第二凸缘)31a。外侧面凸缘31a沿着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设置而成。
如图3中所示,下侧支柱9的前面3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具有向车辆前侧延伸的前面凸缘32a。此外,如图5(b)、图6和图7中所示,下侧支柱9的后面3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具有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第一后面凸缘33a。另外,如图5(b)和图5(c)中所示,下侧支柱9的后面33的上端部具有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第二后面凸缘33b。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中所示,上侧支柱8的前面22、下侧支柱9的前面32和处于前纵梁2的侧壁面14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的第二侧壁凸缘14b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平面内。如图5(a)中所示,前板4被设置成跨上侧支柱8的前面22、前纵梁2的侧壁面14的第二侧壁凸缘14b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32。
另外,如图6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第一加固构件40,第一加固构件40加固上侧支柱8、前纵梁2的前端部和下侧支柱9之间的接合。
如图6中所示,第一加固构件40包括板状部41、第一凸缘部42、第二凸缘部43和第三凸缘部44。第一加固构件40的板状部41跨上侧支柱8的前面22的背侧面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32的背侧面延伸。第一加固构件40的第一凸缘部42从板状部4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车辆前侧延伸,并且被设置成跨上侧支柱8的前面凸缘22a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凸缘32a。
第一加固构件40的第二凸缘部43从板状部41向车辆后侧延伸,并且沿着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16设置而成。第一加固构件40的第三凸缘部44从板状部41向车辆后侧延伸,并且沿着前纵梁2的上面15设置而成。
另外,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第二加固构件50,第二加固构件50加固前板4和前纵梁2的前端部之间的接合。第二加固构件50具有L形水平截面,并且包括第一板部51和第二板部52。第二加固构件50的第一板部51沿着前板4的背侧面定位而成,其第二板部52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和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延伸。
接下来,利用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前纵梁2和上下侧支柱8、9之间的接合结构。
如图4中所示,前纵梁2的上侧凸缘17沿着上侧支柱8的外侧面21设置而成,并且上侧凸缘17和上侧支柱8的外侧面21通过焊接相接合。此外,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的外侧面凸缘31a和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通过焊接相接合。
在该接合状态下,如图4中所示,上侧支柱8的外侧面21、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和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形成大致平齐的表面(没有高度差的表面)。
另外,如图5(c)中所示,上侧支柱8的后面23的第二后面凸缘23b和前纵梁2的上面15通过焊接相接合。此外,下侧支柱9的后面33的第二后面凸缘33b和前纵梁2的下面13通过焊接相接合。
这样,前纵梁2在它的两个面处,即,上面15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接合到上侧支柱8。此外,前纵梁2在它的两个面处,即,下面13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接合到下侧支柱9。
此外,如图5(a)中所示,前板4通过焊接接合到三个构件,即,上侧支柱8的前面22、前纵梁2的侧壁面14的第二侧壁凸缘14b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32。
接下来,利用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加固构件40的接合结构和第二加固构件50的接合结构。
如图6中所示,第一加固构件40的板状部41通过焊接接合到上侧支柱8的前面22的背侧面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32的背侧面。此外,第一加固构件40的第一凸缘部42通过焊接接合到上侧支柱8的前面凸缘32a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凸缘33a。
此外,如图6中所示,第一加固构件40的第二凸缘部43通过焊接接合到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16。另外,第一加固构件40的第三凸缘部44通过焊接接合到前纵梁2的上面15。
如图7中所示,第二加固构件50的第一板部51通过焊接接合到前板4,并且第二加固构件50的第二板部52通过焊接接合到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和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
根据按上述配置而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前纵梁2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上面15和下面13以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侧壁面14和16。此外,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上端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侧凸缘17,并且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下端部设置有从下侧支柱9延伸的外侧面凸缘31a。另外,上侧凸缘17接合到上侧支柱8的外侧面21,外侧面凸缘31a接合到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上侧支柱8的后面23的第二后面凸缘23b接合到前纵梁2的上面15,并且下侧支柱9的后面33的第二后面凸缘33b接合到前纵梁2的下面13。
根据前述传统结构,前部框架的支柱和车体的前纵梁仅在一个面处相接合。相反,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上侧支柱8在两个面处,即,上面15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接合到前纵梁2,所以前纵梁2和上侧支柱8之间的接合强度大于该传统结构中的接合强度。下侧支柱9也在两个面处,即,下面13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接合到前纵梁2,因此,前纵梁2和下侧支柱9之间的接合强度大于该传统结构中的接合强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如果车体1的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车体1的前部,则在前纵梁2与上侧支柱8之间的接合部位以及前纵梁2与下侧支柱9之间的接合部位的变形可以被抑制。特别地,由于上侧支柱8、前纵梁2和下侧支柱9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处相接合,所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向内侧的横向塌陷变形。
此外,由于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在其竖直方向上的两端的位置处与上侧支柱8和下侧支柱9相接合,所以能够抑制车辆行驶时前纵梁2的竖直振动。因此,由于抑制了振动从车体前部传向地板面板(附图中未示出)等,所以可以减小车厢内的噪声。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上侧支柱8的外侧面21、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和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形成大致平齐的表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上侧支柱8的外侧面21和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之间的边界部分和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和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之间的边界部分不存在高度差,所以在车体1的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车体1的前部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该载荷局部集中。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车体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车体前部时的载荷分散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用于装配前保险杠5的前板4,上侧支柱8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21和从外侧面2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22和后面23,并且下侧支柱9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31和从外侧面3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32和后面33。此外,上侧支柱8的前面22、下侧支柱9的前面32和前纵梁2的侧壁面14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处的第二侧壁凸缘14b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平面上,并且前板14跨上侧支柱8的前面22、前纵梁2的侧壁面14的第二侧壁凸缘14b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32通过焊接而装配。
根据前述传统结构,采用在装配前保险杠的部分使用螺栓等的配置,因此加重了工人的负担。相反,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前板4通过焊接装配到上侧支柱8的前面22、前纵梁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和下侧支柱9的前面32的配置。由于前板4的装配结构是不使用螺栓的简单配置,所以作业性良好,因此可以减小工人的负担。另外,由于该配置是由三个构件,即,前纵梁2、上侧支柱8和下侧支柱9,支撑前板4的配置,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加前板4的接合强度。此外,由于前保险杠5接受到的载荷可以被前述三个构件,即前纵梁2、上侧支柱8和下侧支柱9接受,所以与该传统结构相比可以增加载荷分散效果和载荷吸收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加固上侧支柱8、前纵梁2的前端部和下侧支柱9之间的接合的第一加固构件40。在该结构中,第一加固构件40跨上侧支柱8的前面22的背侧面、下侧支柱9的前面32的背侧面、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16和前纵梁2的上面15延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第一加固构件40可以增加前纵梁2和上侧支柱8之间的接合部位以及前纵梁2和下侧支柱9之间的接合部位的刚度。因此,如果该车体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该车体前部,则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前纵梁2和上侧支柱8之间的接合部位以及前纵梁2和下侧支柱9之间的接合部位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加固前板4和前纵梁2的前端部之间的接合的第二加固构件50。在该结构中,第二加固构件50跨前板4的背侧面、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和下侧支柱9的外侧面31延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第二加固构件50可以增加前板4和前纵梁2之间的接合部位的刚度。因此,能够抑制前保险杠5接受到的载荷传递到前板4时前板4或前纵梁2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前纵梁2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L形截面的第一构件11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反L形截面的第二构件12。前纵梁2通过接合第一构件11与第二构件12而形成矩形的闭合截面,并且上侧凸缘17和下侧凸缘18设置在前纵梁2的矩形截面的对角位置处。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前纵梁2利用两个构件(第一构件11和第二构件12)以矩形截面形成,所以提高了其截面刚度。此外,由于上侧凸缘17和下侧凸缘18设置在前纵梁2的矩形截面的对角位置处,并且在该对角位置处由上侧支柱8和下侧支柱9支撑,所以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该车体前部与物体碰撞并且碰撞载荷作用于该车体前部时的变形(尤其是横向塌陷变形)。
尽管前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上端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侧凸缘17并且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下端部设置有从下侧支柱9延伸的外侧面凸缘31a的配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配置。
根据本发明,上侧支柱8和下侧支柱9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接合就足够了。例如,可以采用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下端部设置向下延伸的凸缘并且在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14的上端部设置从上侧支柱8延伸的凸缘的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固构件40跨上侧支柱8的前面22的背侧面、下侧支柱9的前面32的背侧面、前纵梁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16和前纵梁2的上面15延伸。
根据本发明,第一加固构件40是跨上侧支柱8、下侧支柱9和前纵梁2这三个构件延伸的形状就足够了,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形式不受限制。例如,在前纵梁2与第一加固构件40的接合部分可以设置第二凸缘部43和第三凸缘部44中的一个。
Claims (4)
1.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纵梁,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上侧支柱,其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上侧;以及下侧支柱,其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下侧,所述纵梁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上面和下面以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互面对的侧壁面,所述上侧支柱装配到所述纵梁的所述上面并且所述下侧支柱装配到所述纵梁的所述下面,其中:
在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面中的一个侧壁面设置有向上方或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凸缘;
在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一个侧壁面的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凸缘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第二凸缘从所述上侧支柱或所述下侧支柱延伸;并且
所述第一凸缘装配到所述上侧支柱或所述下侧支柱,并且所述第二凸缘装配到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一个侧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
用于装配保险杠构件的前板,其中:
所述上侧支柱和所述下侧支柱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面,以及从所述外侧面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前面和后面;
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和所述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平面上;并且
所述前板跨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所述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通过焊接而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跨所述上侧支柱的所述前面的背侧面、所述下侧支柱的所述前面的背侧面以及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延伸的加固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壁面具有向上方或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凸缘,并且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三凸缘被设置在所述纵梁的矩形截面的对角位置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23899A JP5748127B2 (ja) | 2011-10-11 | 2011-10-11 | 車体前部の構造 |
JP2011-223899 | 2011-10-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43109A true CN103043109A (zh) | 2013-04-17 |
CN103043109B CN103043109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790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2031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43109B (zh) | 2011-10-11 | 2012-09-03 | 车体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48127B2 (zh) |
CN (1) | CN103043109B (zh) |
DE (1) | DE102012019013B4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49768A (zh) * | 2013-06-26 | 2014-12-31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身前部的构造 |
CN106573650A (zh) * | 2014-06-10 | 2017-04-19 | 雷诺股份公司 | 机动车辆结构的前部部分 |
CN111376980A (zh) * | 2018-12-30 | 2020-07-0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架前端结构与电动汽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4571B (zh) * | 2013-09-06 | 2017-02-0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前纵梁端板总成、前端总成及汽车 |
FR3025168B1 (fr) * | 2014-09-01 | 2018-01-19 | Psa Automobiles Sa. | Cadre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our groupe ventilateur-radiateur |
JP6391392B2 (ja) * | 2014-09-26 | 2018-09-19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JP6278996B2 (ja) * | 2016-03-18 | 2018-02-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6236111B2 (ja) * | 2016-03-18 | 2017-11-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DE102017123325A1 (de) * | 2017-10-09 | 2019-04-11 | Kirchhoff Automotive Deutschland Gmbh | Stoßfängerquerträger |
CN108791147A (zh) * | 2018-07-20 | 2018-11-13 |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保险杠组件与车身装配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34799A2 (de) * | 2004-09-09 | 2006-03-15 | Wilhelm Karmann GmbH | Säulen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101148175A (zh) * | 2006-09-19 | 2008-03-26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前部结构 |
CN101544218A (zh) * | 2008-03-26 | 2009-09-30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和车体前部结构 |
JP2010149601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Toyota Motor Corp | 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構造 |
CN201800772U (zh) * | 2009-12-31 | 2011-04-20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前纵梁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11903B2 (ja) * | 1990-04-20 | 1998-10-15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フロント部の冷却風取入構造 |
JP3832233B2 (ja) * | 2000-12-05 | 2006-10-1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FR2919566B1 (fr) * | 2007-08-03 | 2010-04-30 | Faurecia Bloc Avant | Face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traverse au niveau des longerons principaux |
JP2009096330A (ja) * | 2007-10-17 | 2009-05-07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体前部構造 |
JP4938717B2 (ja) * | 2008-04-08 | 2012-05-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0235012A (ja) * | 2009-03-31 | 2010-10-21 | Mazda Motor Corp | 電着塗装液排出孔を備えた自動車車体のチューブ状フレーム構造 |
JP5504974B2 (ja) * | 2010-02-26 | 2014-05-28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接合構造 |
DE102010055445A1 (de) * | 2010-12-21 | 2012-06-2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Karosserievorderbau eines Kraftfahrzeugs |
-
2011
- 2011-10-11 JP JP2011223899A patent/JP5748127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9-03 CN CN201210320316.XA patent/CN10304310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9-18 DE DE102012019013.1A patent/DE102012019013B4/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34799A2 (de) * | 2004-09-09 | 2006-03-15 | Wilhelm Karmann GmbH | Säulen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101148175A (zh) * | 2006-09-19 | 2008-03-26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前部结构 |
CN101544218A (zh) * | 2008-03-26 | 2009-09-30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和车体前部结构 |
JP2010149601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Toyota Motor Corp | 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構造 |
CN201800772U (zh) * | 2009-12-31 | 2011-04-20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前纵梁结构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49768A (zh) * | 2013-06-26 | 2014-12-31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身前部的构造 |
CN106573650A (zh) * | 2014-06-10 | 2017-04-19 | 雷诺股份公司 | 机动车辆结构的前部部分 |
CN106573650B (zh) * | 2014-06-10 | 2019-01-15 | 雷诺股份公司 | 机动车辆结构的前部部分 |
CN111376980A (zh) * | 2018-12-30 | 2020-07-0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架前端结构与电动汽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748127B2 (ja) | 2015-07-15 |
CN103043109B (zh) | 2015-04-29 |
JP2013082337A (ja) | 2013-05-09 |
DE102012019013B4 (de) | 2016-12-01 |
DE102012019013A1 (de) | 2013-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43109B (zh) | 车体前部结构 | |
US9187130B2 (en) |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 |
CN109383633B (zh) | 汽车的前部构造 | |
US9610980B2 (en) |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8814248B2 (en) |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 |
CN101528530B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US10112651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 |
US20120119544A1 (en) |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 |
JP5377559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 | |
US20120119542A1 (en) |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 |
CN103038125A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JP2020029162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08137483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6181099B2 (ja) | 車体の後部構造 | |
JP2021075089A (ja) | 車両下部構造 | |
JP5262524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08195204A (ja) |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 |
CN107021138B (zh) | 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汽车的制造方法 | |
JP2020029161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13199206A (ja) | 自動車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JP2011037288A (ja) | 車両のカウル部構造 | |
JP5262522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20029163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10083196A (ja) | 車体前部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989258B (zh) | 汽车车身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