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6851A -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26851A CN103026851A CN 201210555092 CN201210555092A CN103026851A CN 103026851 A CN103026851 A CN 103026851A CN 201210555092 CN201210555092 CN 201210555092 CN 201210555092 A CN201210555092 A CN 201210555092A CN 103026851 A CN103026851 A CN 1030268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full
- wheel
- ginger
- ste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和收获作业机构;所述收获作业机构包括振动架、振动铲、传送槽、夹持传送装置、切杆器和落姜槽;振动架设在机架的下方,其前端通过振动装置连接在机架上,后端铰接在机架上;振动铲、传送槽、夹持传送装置和切杆器设在振动架下方,并从前至后依次连接在振动架上;传送槽后端向上倾斜,前端与振动铲铰连接;落姜槽设在切杆器的后方,并固定在机架的后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新颖巧妙,可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姜茎块的破碎率,保持生姜茎块的完好无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背景技术
生姜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而被广泛利用,目前已有几百种药物配方包含生姜制取物质,在食用中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调料。目前,在生姜收获时,为了使生姜茎块保持完好无损,一般采用人工作业方式,首先用铁锨或铁叉将生姜从地下挖出,然后人工除去生姜茎块上的泥土,并用剪刀切掉生姜茎杆。这种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姜茎块的破碎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降低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能保持生姜茎块完好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和收获作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作业机构包括振动架、振动铲、传送槽、夹持传送装置、切杆器和落姜槽;振动架设在机架的下方,其前端通过振动装置连接在机架上,后端铰接在机架上;振动铲、传送槽、夹持传送装置和切杆器设在振动架下方,并从前至后依次连接在振动架上;传送槽后端向上倾斜,前端与振动铲铰连接;落姜槽设在切杆器的后方,并固定在机架的后端。
进一步地说: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偏心轮和连接件,连接件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轮上,下端与振动架连接;偏心轮安装在机架上,其轮轴与传动机构中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手把、转向主动轴、转向主动轮、传动链条、转向从动轮、转向从动轴、转向拉杆和转向臂;转向主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的后端,其上端固定连接手把,下端固定安装转向主动轮;转向从动轮固定安装在转向从动轴上,并通过传动链条与转向主动轮传动连接;转向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的前端,其下端与转向拉杆连接;转向拉杆与安装在前轮上的转向臂连接。
所述夹持传送装置包括两条相配合的第一夹持带和第二夹持带,它们水平设置,分别套在各自对应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第一夹持带和第二夹持带均为空心的橡胶带,设有向其内腔充气的气门。
所述切杆器包括可在电机的带动下相向匀速旋转的圆形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它们水平设置,且部分交错。其中第一刀片的下方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固定在主动轴上,第二刀片的下方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在从动轴上;主动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构,振动机架铰连接在液压升降机构的伸缩杆的端部。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距可同步调整、且由转向机构控制实现转向的前轮,以及轮距可同步调整、且由传动机构中变速箱驱动的后轮,前轮和后轮均为叶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新颖巧妙,可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姜茎块的破碎率,保持生姜茎块的完好无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切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包括机架21以及设在机架21上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和收获作业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即为固定安装在机架21上的发动机7。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列在发动机7前、后两侧的减速器8和变速箱4。
所述收获作业机构包括振动架15、振动铲14、传送槽16、夹持传送装置17、切杆器18和落姜槽20。振动架15设在机架21的下方,其前端通过振动装置连接在机架上,后端通过连接件5铰接在机架21上。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偏心轮11和连接件12,连接件12的上端通过轴承9安装在偏心轮11上,下端与振动架15连接;偏心轮11安装在机架21上,其轮轴10与传动机构中减速机8的动力输出装置传动连接。工作时,偏心轮11会在减速机8的带动下匀速旋转,连接件12在偏心轮11的带动下作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振动架15前后振动。
振动铲14、传送槽16、夹持传送装置17和切杆器18设在振动架15下方,并从前至后依次连接在振动架15上;传送槽16后端向上倾斜,前端与振动铲14铰连接。工作时,振动架15会带动振动铲14、传送槽16、夹持传送装置17和切杆器18前后振动。振动铲14前后振动,会减小铲挖作业时的阻力,传送槽16、夹持传送装置17和切杆器18前后振动,会将生姜上的泥土或者土块震落。落姜槽20设在切杆器18的后方,并固定在机架21的后端,落姜槽20的作用是将收获的生姜收纳至容器内。
如图2所示,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手把1、转向主动轴2、转向主动轮26、传动链条3、转向从动轮25、转向从动轴22、转向拉杆23和转向臂。转向主动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21的后端,其上端固定连接手把1,下端固定安装转向主动轮26。转向从动轮25固定安装在转向从动轴22上,并通过传动链条3与转向主动轮26传动连接。转向从动轴2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21的前端,其下端与转向拉杆23连接,转向拉杆23与安装在前轮13上的转向臂连接。工作时,通过转动手把1,通过转向主动轴2带动转向主动轮26,再通过传动链条3、转向从动轮25带动转向从动轴22,转向从动轴22通过带动转向拉杆23和转向臂控制前轮13完成转向。
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传送装置包括两条相配合的第一夹持带29和第二夹持带34,它们的结构近似于自行车内胎,即:第一夹持带29和第二夹持带34均为空心的橡胶带,并设有向其内腔充气的气门。第一夹持带29和第二夹持带34水平设置,其中,第一夹持带29套在第一主动轮30和第一从动轮27上,并由这二者涨紧。第一主动轮30、第一从动轮27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轴31和第二固定轴28上,第一固定轴31和第二固定轴28的上端固定在振动架15上。同样,第二夹持带34套在第二主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6上,并由这二者涨紧,第二主动轮33和第二从动轮36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固定轴32和第四固定轴35上,第三固定轴32和第四固定轴35的上端固定在振动架15上。工作时,第一主动轮30从减速器8接受动力,带动第一夹持带29匀速转动。由于第一夹持带29和第二夹持带34内腔充满气体后,二者紧贴在一起,第一夹持带29转动时,会带动第二夹持带34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被振动铲14挖出,并经传送槽16传送来的生姜的茎杆就会被第一夹持带29和第二夹持带34夹紧,并向后传送。
如图4所示,所述切杆器18包括水平设置的圆形的第一刀片37和第二刀片44,它们部分交错。所述第一刀片37的下方设有主动齿轮38,主动齿轮38固定在主动轴39上,第二刀片44的下方设有从动齿轮42,从动齿轮42固定在从动轴43上,主动齿轮38与从动齿轮42啮合。主动轴39与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主动轴39接受动力后,在带动第一刀片37旋转的同时,通过主动齿轮38、从动齿轮42将动力传递至从动轴43,从动轴43带动刀片44反向旋转。这样,夹持传送装置17将带有茎杆的生姜传送到切杆器18时,切杆器18将茎杆从生姜块上切除,生姜块落在落姜槽20内,并最终经落姜槽20收纳至容器内。
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21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构6,振动架15铰连接在液压升降机构6的伸缩杆的端部。这样,在非工作状态下,收获作业机构会在液压升降机构6的提升作用下升起,不会妨碍行走。
为了适应不同行距的地块,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距可同步调整、且由转向机构控制实现转向的前轮13,以及轮距可同步调整、且由传动机构中变速箱4驱动的后轮19,前轮13和后轮19均为叶轮。为实现轮距同步可调的目的,如图2所示,前桥24为套筒结构,同样,后桥也为套筒结构。当然,前桥和后桥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只要能实现轮距同步可调的目的即可。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包括机架(21)以及设在机架(21)上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和收获作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作业机构包括振动架(15)、振动铲(14)、传送槽(16)、夹持传送装置(17)、切杆器(18)和落姜槽(20);振动架(15)设在机架(21)的下方,其前端通过振动装置连接在机架上,后端铰接在机架(21)上;振动铲(14)、传送槽(16)、夹持传送装置(17)和切杆器(18)设在振动架(15)下方,并从前至后依次连接在振动架(15)上;传送槽(16)后端向上倾斜,前端与振动铲(14)铰连接;落姜槽(20)设在切杆器(18)的后方,并固定在机架(2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偏心轮(11)和连接件(12),连接件(12)的上端通过轴承(9)安装在偏心轮(11)上,下端与振动架(15)连接;偏心轮(11)安装在机架(21)上,其轮轴(10)与传动机构中减速机(8)的动力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手把(1)、转向主动轴(2)、转向主动轮(26)、传动链条(3)、转向从动轮(25)、转向从动轴(22)、转向拉杆(23)和转向臂;转向主动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21)的后端,其上端固定连接手把(1),下端固定安装转向主动轮(26);转向从动轮(25)固定安装在转向从动轴(22)上,并通过传动链条(3)与转向主动轮(26)传动连接;转向从动轴(2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21)的前端,其下端与转向拉杆(23)连接;转向拉杆(23)与安装在前轮(13)上的转向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传送装置包括两条相配合的第一夹持带(29)和第二夹持带(34),它们水平设置,分别套在各自对应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带(29)和第二夹持带(34)均为空心的橡胶带,设有向其内腔充气的气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杆器(18)包括可在电机(41)的带动下相向匀速旋转的圆形的第一刀片(37)和第二刀片(44),它们水平设置,且部分交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37)的下方设有主动齿轮(38),主动齿轮(38)固定在主动轴(39)上,第二刀片(44)的下方设有从动齿轮(42),从动齿轮(42)固定在从动轴(43)上;主动轴(39)与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主动齿轮(38)与从动齿轮(42)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1)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构(6),振动机(15)铰连接在液压升降机构(6)的伸缩杆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全自动生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距可同步调整、且由转向机构控制实现转向的前轮(13),以及轮距可同步调整、且由传动机构中变速箱(4)驱动的后轮(19),前轮(13)和后轮(19)均为叶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555092 CN103026851A (zh) | 2012-10-25 | 2012-12-08 |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606244.0 | 2012-10-25 | ||
CN201220606244 | 2012-10-25 | ||
CN 201210555092 CN103026851A (zh) | 2012-10-25 | 2012-12-08 |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6851A true CN103026851A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801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10555092 Pending CN103026851A (zh) | 2012-10-25 | 2012-12-08 |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2685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3539A (zh) * | 2013-11-13 | 2014-02-12 | 山东理工大学 | 一种大蒜切根切茎收获机 |
CN103597949A (zh) * | 2013-11-13 | 2014-02-26 | 山东理工大学 | 一种大姜挖掘拍土采摘收获机 |
-
2012
- 2012-12-08 CN CN 201210555092 patent/CN10302685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3539A (zh) * | 2013-11-13 | 2014-02-12 | 山东理工大学 | 一种大蒜切根切茎收获机 |
CN103597949A (zh) * | 2013-11-13 | 2014-02-26 | 山东理工大学 | 一种大姜挖掘拍土采摘收获机 |
CN103563539B (zh) * | 2013-11-13 | 2016-02-17 | 山东理工大学 | 一种大蒜切根切茎收获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22751A (zh) | 绿叶蔬菜收割机 | |
CN103518464A (zh) | 多功能地下作物收获机 | |
CN102144449A (zh) | 一种新型马铃薯杀秧机 | |
CN202998845U (zh) |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 |
CN203027713U (zh) | 花生收获机 | |
CN201609038U (zh) | 履带式高清洁度小型联合收割机 | |
CN204047180U (zh) | 一种水稻联合收割机 | |
CN103026851A (zh) | 一种全自动生姜收获机 | |
CN102282960B (zh) | 一种用于番茄收获机上的采摘头 | |
CN103918396B (zh) | 秧果铺放装置以及带有该秧果铺放装置的花生收获机 | |
CN202160428U (zh) | 小型玉米联合收割机 | |
CN202210962U (zh) | 番茄收获机上的采摘头 | |
CN103210736B (zh) | 小型摆动筛式薯类作物收获机 | |
CN2805338Y (zh) | 生姜收获机 | |
CN201639984U (zh) | 土豆收获机 | |
CN104813797A (zh) | 一种带有拨禾扶禾功能的肩挎式小型收割机 | |
CN201467689U (zh) | 花生收获机 | |
CN201894073U (zh) | 薯类收获机 | |
CN104521413A (zh) | 茨菰收获机 | |
CN208029450U (zh) | 一种多功能的手扶大蒜收获机 | |
US1436396A (en) | Root harvester | |
CN214257187U (zh) | 一种新型收获机 | |
CN203968829U (zh) | 一种残膜回收机 | |
CN217241441U (zh) | 一种大蒜收获机 | |
CN203027712U (zh) | 花生收获机的振动输送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