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7211B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17211B CN103017211B CN201310005950.9A CN201310005950A CN103017211B CN 103017211 B CN103017211 B CN 103017211B CN 201310005950 A CN201310005950 A CN 201310005950A CN 103017211 B CN103017211 B CN 1030172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burning boiler
- water inlet
- heating
- adobe ka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设备及其系统,具体为一种在不改变土炕自身的结构,成本低廉,无需煤炭,只用秸秆就能够对室内进行高效供暖的土炕自烧锅炉,以及一种利用该土炕自烧锅炉的供暖系统。土炕自烧锅炉,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2),其中,进水管(1)和出水管(2)之间设置有连通管(3),进水管(1)或出水管(2)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加热管(4),加热管(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相邻的加热管(4)之间设置有间隙。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包括土炕本体(15),以及热水管(6)和回水管(7),还包括土炕自烧锅炉,土炕自烧锅炉设置在土炕本体(15)的灶口内,加热管(4)所在的平面将灶口分隔为燃烧腔和排灰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设备及其系统,具体为一种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土炕又称为火炕,是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由于中国北方和蒙古等国冬季寒冷而漫长,流行于南方的床无法抵挡冬天的寒冷,东北亚的人民就发明火炕做为取暖设施,并一直使用至今。火炕是一种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搭建炕在北方称为盘炕,其内是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有比较平整的石板,石板上面覆盖以泥摸平,泥干后上铺炕席就可以使用。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火炕邻近灶口的位置称为“炕头”;邻近烟口的位置称为“炕稍”。一般“炕头”都留给供家中辈份最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寝卧。
由于北方天气变化大,所以土炕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不会出现南方的一个小朋友给大人“暖被窝”的现象,除了保暖的用处外,它还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病,对于驼背的矫正有奇效,因此在北方十分受欢迎。但是其也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就是在冬天的时候,土炕上是热的,但是房子里面缺还是很冷,需要再单独另行的进行火炉或其他取暖设备的使用,及时采用了其他的采暖设备,也会再晚上出现炕上热,屋里冷的情况,晚上睡觉身子下面热而身体漏在外面的部分凉,晚上起夜也容易因为温差而发生感冒着凉等引发感冒等。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手段都是采用改变土炕本身的结构,增加散热,达到供暖的目的,但是如此便削弱了土炕本身自热的效率,供暖的效果也不理想,同时普遍采用的是煤炭加热取暖,成本高,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土炕自身的结构,能够对室内进行高效供暖的土炕自烧锅炉,以及一种利用该土炕自烧锅炉的供暖系统。
本发明土炕自烧锅炉,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和出水管2之间设置有连通管3,进水管1或出水管2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加热管4,加热管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相邻的加热管4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呈矩形框架结构,与连通管3一同组成立方体框架结构,且内部均相互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的加热管4为直通管,依次沿进水管1或出水管2一边的方向平行设置在对应的矩形框架内,两端分别与矩形框架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的加热管4为蛇形盘管或U型管或矩形盘管,设置在进水管1或出水管2的矩形框架内。
再进一步,所述的加热管4所在平面的下方均匀设置有支撑柱5。
本发明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包括土炕本体15,以及热水管6和回水管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任意一种土炕自烧锅炉,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设置在土炕本体15的灶口内,加热管4所在的平面将灶口分隔为燃烧腔和排灰腔。
进一步,所述的土炕本体15对应燃烧腔设置有加料口8,对应排灰腔设置有排灰口9。
进一步,所述的热水管6和出水管2相连接,回水管7和进水管1相连接,热水管6和回水管7之间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0。
进一步,所述的热水管6或回水管7上设置有循环泵11。
进一步,所述的回水管7上设置有排水阀12和补水箱13;热水管6上设置有泄压管14,泄压管14出口与补水箱13连通。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利用加热管4形成的平面作为土炕中灶口内的炉篦,从而将土炕自烧锅炉完全的融合到土炕本体15的结构当中,土炕本体15加热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本身发热的需要,一部分能够将加热管4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进水管1和出水管2的循环将热量输送到外部,不仅是供暖的锅炉,更是土炕本体15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构简单,利于改造和推广应用,能够无需煤炭,只用秸秆就能够满足加热取暖的需求。
2)通过由进水管1,出水管2和连通管3形成的立方体框架结构,不仅仅增强了锅炉自身的稳定性,而且大大的简化了土炕本体15的建造过程,对灶口实现了稳定的支撑,加热腔和排灰腔的一体设置还能够增强保温效果,充分的利用燃烧秸秆产生热量,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维护方便。
3)采用土炕自烧锅炉为基础的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巧妙的将土炕的优点与屋内供暖设备的优点结合起来,只需要通过一次燃烧加热,就能够实现对土炕和屋内的同时加热,而且能够充分的利用燃料释放的热量,而且供热持久,使用方便,避免了土炕温度和房间内温度的过大差异,对燃料的要求低,能够不使用煤炭,只用秸秆就能够达到供暖效果,高效环保,极其适用于北方土炕的新建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中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中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1,出水管2,连通管3,加热管4,支撑柱5,热水管6,回水管7,加料口8,排灰口9,散热片10,循环泵11,排水阀12,补水箱13,泄压管14,土炕本体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进行说明和解释。
本发明土炕自烧锅炉,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2,其中,所述的进水管1和出水管2之间设置有连通管3,进水管1或出水管2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加热管4,加热管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相邻的加热管4之间设置有间隙。进水管1和出水管2的结构形式不做限制,并与连通管3和加热管4相连通,锅炉内的水由进水管1加入,在加热管4中加热后经过连通管3最后从出水管2中输出。
优选的,如图1所示,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呈矩形框架结构,与连通管3一同组成立方体框架结构,且内部均相互连通,进水管1和出水管2上下设置,本实施例优选的以出水管2在进水管1上方设置;如图1所示,加热管4为直通管,依次沿进水管1或出水管2一边的方向平行设置在对应的矩形框架内,两端分别与矩形框架连通;本优选实施例中,以加热管4设置在进水管1的矩形框架内为例;加热管4和进水管1所在的平面下方均匀设置有支撑柱5。
其中,加热管4还能够为蛇形盘管或U型管或矩形盘管,设置在进水管1或出水管2的矩形框架内。
本发明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包括土炕,以及热水管6和回水管7,其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任意一种土炕自烧锅炉,土炕自烧锅炉设置在土炕的灶口内,加热管4所在的平面将灶口分隔为燃烧腔和排灰腔;在燃烧腔内进行生火加温,高温烟气从烟道中排出的同时对土炕本体15加热,同时燃烧腔内的温度对加热管4中的循环水进行加热,实现热量的传递,灰渣从加热管4之间的间隙中排出到排灰腔内。
其中,如图2所示,土炕对应燃烧腔设置有加料口8,对应排灰腔设置有排灰口9;热水管6和出水管2相连接,回水管7和进水管1相连接,热水管6和回水管7之间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0,散热片10用于对室内进行供暖升温。
其中,如图2所示,热水管6或回水管7上设置有循环泵11,提高供暖的效率;回水管7上设置有排水阀12和补水箱13;热水管6上设置有泄压管14,泄压管14出口与补水箱13连通。
Claims (6)
1.土炕自烧锅炉,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和出水管(2)之间设置有连通管(3),进水管(1)或出水管(2)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加热管(4),加热管(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相邻的加热管(4)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的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呈矩形框架结构,与连通管(3)一同组成立方体框架结构,且内部均相互连通
;所述的加热管(4)为直通管或蛇形盘管或U型管或矩形盘管;当加热管(4)为直通管时, 依次沿进水管(1)或出水管(2)一边的方向平行设置在对应的矩形框架内,两端分别与矩形框架连通
; 当加热管(4)为蛇形盘管或U型管或矩形盘管时,设置在进水管(1)或出水管(2)的矩形框架内
所述加热管(4)所在平面的下方均匀设置有支撑柱(5)。
2.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包括土炕本体(15),以及热水管(6)和回水管(7),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设置在土炕本体(15)的灶口内,加热管(4)所在的平面将灶口分隔为燃烧腔和排灰腔。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炕本体(15)对应燃烧腔设置有加料口(8),对应排灰腔设置有排灰口(9)。
4.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6)和出水管(2)相连接,回水管(7)和进水管(1)相连接,热水管(6)和回水管(7)之间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0)。
5.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6)或回水管(7)上设置有循环泵(11)。
6.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土炕自烧锅炉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管(7)上设置有排水阀(12)和补水箱(13);热水管(6)上设置有泄压管(14),泄压管(14)出口与补水箱(13)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5950.9A CN103017211B (zh) | 2013-01-08 | 2013-01-08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5950.9A CN103017211B (zh) | 2013-01-08 | 2013-01-08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17211A CN103017211A (zh) | 2013-04-03 |
CN103017211B true CN103017211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796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059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7211B (zh) | 2013-01-08 | 2013-01-08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172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1322B (zh) * | 2013-05-08 | 2016-01-20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双线铁路隧道冬季混凝土施工供热防冻方法 |
CN104879828B (zh) * | 2015-04-20 | 2017-06-20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结合土灶供暖的地暖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14178Y (zh) * | 2005-08-05 | 2006-09-06 | 郑百书 | 炕暖气 |
CN2819071Y (zh) * | 2005-09-01 | 2006-09-20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家用取暖装置 |
CN201212699Y (zh) * | 2008-03-06 | 2009-03-25 | 杜山江 | 环保节能多功能热水锅炉装置 |
CN201344617Y (zh) * | 2009-01-21 | 2009-11-11 | 徐晓欣 | 安装在火炕内的实用型家庭取暖锅炉 |
CN202082964U (zh) * | 2011-05-19 | 2011-12-21 | 牛连壁 | 炉条吸热式炕暖气炉 |
CN203010685U (zh) * | 2013-01-08 | 2013-06-19 | 钟殿玺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
2013
- 2013-01-08 CN CN201310005950.9A patent/CN10301721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14178Y (zh) * | 2005-08-05 | 2006-09-06 | 郑百书 | 炕暖气 |
CN2819071Y (zh) * | 2005-09-01 | 2006-09-20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家用取暖装置 |
CN201212699Y (zh) * | 2008-03-06 | 2009-03-25 | 杜山江 | 环保节能多功能热水锅炉装置 |
CN201344617Y (zh) * | 2009-01-21 | 2009-11-11 | 徐晓欣 | 安装在火炕内的实用型家庭取暖锅炉 |
CN202082964U (zh) * | 2011-05-19 | 2011-12-21 | 牛连壁 | 炉条吸热式炕暖气炉 |
CN203010685U (zh) * | 2013-01-08 | 2013-06-19 | 钟殿玺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17211A (zh) | 2013-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80588C (zh) | 低温热水盘管炕辐射采暖系统 | |
CN103017211B (zh)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
CN203116158U (zh) |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炕 | |
CN203010685U (zh) | 土炕自烧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 |
CN203274037U (zh) | 对流与辐射复合型太阳能热风供热系统 | |
CN202813454U (zh) | 高效环保炉 | |
CN206001583U (zh) | 一种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炉 | |
CN204612238U (zh) | 一种太阳能补偿式供暖空调系统 | |
CN202927888U (zh) | 一种取暖锅灶 | |
CN206459360U (zh) | 一种热水器及供暖系统 | |
CN205746984U (zh) | 一种带有暖水器的炉具 | |
CN204786717U (zh) | 家用新型太阳能供暖系统 | |
CN214249765U (zh) | 一种清洁能源驱动的户用全室及局部供热系统 | |
CN204554889U (zh) | 双烟道直烧式供暖炉 | |
CN203443120U (zh) | 节能型燃气热水器 | |
CN202013018U (zh) | 采暖供水两用热水炉 | |
CN206944239U (zh) | 燃烧生物质燃料的灶连炕采暖及热水系统 | |
CN203489350U (zh) | 圆形采暖器 | |
CN202868747U (zh) | 一种热风取暖锅灶 | |
CN208124598U (zh) | 多功能防垢壁挂炉 | |
CN211177409U (zh) | 一体化集烟式燃气采暖热水炉 | |
CN201421111Y (zh) | 火炕采暖系统 | |
CN107218625B (zh) | 燃烧生物质燃料的灶连炕采暖及热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792111U (zh) | 炕炉 | |
CN102162679B (zh) | 集供暖气和热水为一体的智能热水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