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7625A -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7625A
CN103007625A CN2012105427894A CN201210542789A CN103007625A CN 103007625 A CN103007625 A CN 103007625A CN 2012105427894 A CN2012105427894 A CN 2012105427894A CN 201210542789 A CN201210542789 A CN 201210542789A CN 103007625 A CN103007625 A CN 103007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filter
pip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27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7625B (zh
Inventor
周振民
王学超
孔庆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2105427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7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7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7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7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76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絮凝池、斜板沉淀池、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滤池包括滤料层、承托层、配水配气组件、沿滤池中部纵向布置的集配水渠;配水配气组件中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管列和垂直设置的垂直管列,且垂直各管上端连通集水管列中的集水管,其下端通集配水渠,集水管底部设有排水孔,中部和顶部依次设有排气孔和冲刷气孔,在垂直各管的中下部设有进气小孔。本发明解决了双层滤料滤池滤头易堵塞、滤料冲洗不净、积泥球、滤料流失、造价高、维护复杂等问题;建设周期短,土地节省、造价低,能满足农村乡镇、离城市较远的工矿企业、风景区的供水需要。

Description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饮用水源污染的特点是受污染面较广、局部污染已较严重。因此,从战略上可从两个不同层次发展我国的饮用水除污染技术:一是发展适合于我国水厂、易于推广应用的经济型除微污染技术,从现有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某些关键环节入手,使之具备除污染功能;二是发展高级处理技术,重点放在对局部重污染水源的源水进行处理或用于水质要求较高的情况。高级处理技术即是采用某些非常规的技术手段,如高级氧化技术、膜处理技术等措施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强化去除。研究结果表明,从某些关键环节入手,有可能实现经济有效地强化给水处理工艺系统,这样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处理工艺流程、不增加大的附属设施的情况下,经济有效地改善饮用水水质。
净水器是应用现代净水技术将水质净化过程有机地组合于同一机体内来完成净水过程的设备,其功能相当于一个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小型净水厂。常规净水器只不过将此工艺浓缩为一体而成为可工业化生产的设备,因而其处理工艺是可靠的。作为一种常规设备,它极大地缩短了水厂的建设周期,节省了土地,降低了造价,满足了农村乡镇、站、离城市较远工矿企业、风景区的供水需要。
虽然现有净水器有自身的优点,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弊病,主要表现在滤料易板结,滤头滤网易堵塞,絮凝效果差,抗风险能力弱,对原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水承受能力小,反冲洗频繁等。提高净水设备出水能力,延长出水周期,提高抗冲击能力,解决滤头堵塞,提高絮凝效果,进一步降低投资和能耗,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净水工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滤池的底板系统、絮凝系统、沉淀系统也是净水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水效果好、投资低、能量消耗低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并公开了以该系统净化水质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絮凝池、斜板沉淀池、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滤料层、承托层、配水配气组件(也可称之为底板系统组件)、集配水渠;所述集配水渠沿滤池中部纵向布置;所述配水配气组件中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管管列(即管列阵)和垂直设置的垂直管管列,且垂直管管列中的各管上端穿过滤板分别对应的连通集水管管列中的集水管,其下端则通入所述集配水渠,所述集水管底部设有两排排水孔,其顶部和中部依次设置有排气孔和冲刷气孔,在所述垂直管列中各管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定数量的进气小孔;在所述滤料层上方15~20cm处池壁上安装有泥水排放阀。
所述滤料层包括厚0.3~0.5m的陶粒层和厚 40~50cm的石英砂层,且陶粒粒径为1~2mm,比重为 1.4~1.6g/cm3,石英砂粒径为0.71~1.2mm,比重为 2.60~2.70g/cm3;所述承托层包括由粒径8~12mm砾石构成的厚20~30cm的大砾石层和由粒径 3~5mm砾石构成的厚8~12cm的小砾石层,且两者之间用 1~3mm 的筛网分隔。
所述集配水渠面积占整个滤池底板面积的15~25%;且按每0.5~1.0m2滤池底板面积布设一支垂直管。
所述集水管底部与滤池底板间距为15~25mm。
所述集水管横截面呈拱门形,其宽80~120mm,高度为120~160mm,各集水管中心间距为200~250mm;所述集水管上的排水管孔眼总面积与滤池总面积之比0.88::80~120;所述排水孔直径10~15mm,纵向两排平行排列,各排水孔纵向孔眼间距120~180mm,水平间距50~60mm。
所述冲刷气孔分布在集水管两侧,其直径3~4mm;所述排气孔直径1~2mm,孔眼间距为120~180mm。
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有旋流网格。
所述沉淀池为小间距斜板沉淀池。
利用上述一体化净水装置净化水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水从絮凝池上部进入絮凝池,经旋流网格絮凝后,经由下部设置的配水板进入斜板沉淀池,沉淀后水经过进水堰溢流均匀流入所述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并以恒定水头渗滤穿过滤料层,经横向水平设置的的排水管中被收集,然后经过纵向垂直管列进入集配水渠,再经由出水阀门排出滤池;
(2)所述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为周期运行,当出水指标超过设计值或水头损失超过2m时,即滤池运行完一周期后,应立即进行反冲洗,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反冲洗废水从侧向翻板阀一次性排出;进气时,将空气送入集配水渠,使气压大于静水压力,空气就汇聚在滤板下并逐渐增厚形成气垫层,当水面渐渐降至垂直管上的进气小孔时,空气开始经小孔进入水平横向集水管,在水平横向集水管内上部,气压大于静水压力,空气聚集形成第二个气垫层,空气经冲刷气孔,排气孔进入承托层、滤层,当流入的空气量与经气孔流走的气量相等时,水便停止下降形成稳定的气垫层;所述排水闸板在反冲洗时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该系统装置可同时配水配气,技术可靠、造价低;
2.解决了双层滤料滤池滤头易堵塞、滤料冲洗不净、积泥球、滤料流失、造价高、维护复杂等问题;
3.改变了双层滤料滤池常规的水冲洗强度及反冲洗排水方式,采用低位侧向排反冲洗废水技术,实现高强度水反冲洗,解决了滤层中残留大量气泡、阻力增大的问题;提高了滤料冲洗的洁净度,且滤料几乎不流失,解决了双层滤料应用中的难题,为双层滤料滤池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4.该装置高效、实用、操作简单、成本低;
5.以混凝动力学的涡旋理论、沉淀理论、过滤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研制的高效一体化净水设备,能缩短水厂建设周期,节省土地、降低造价,能够满足农村乡镇、离城市较远的工矿企业、风景区的供水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体化净水装置中滤池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体化净水装置中滤池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半圆式排水管剖面图;
图6 为垂直管列示意图;
图7为一体化净水装置的运营工艺流程图。
图中,1为絮凝池,2为斜板沉淀池,3为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4为垂直管,5为集水管,6为排水口,7为反冲洗水孔,8为反冲洗气孔,9为絮凝池排泥口,10为配水板,11为沉淀池排泥口,12为反冲洗水排放阀,13为泥水排放阀,14为陶粒层,15为石英砂层,16为承托层,17为气垫层,18为冲刷气孔,19为排气孔,20为气垫层,21为反冲洗水,22为排水孔,23为集配水渠,24为进气小孔,25为溢流堰板,26为冲洗空气进口,27为出水阀,28为排水槽,29为布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系统结构如无特别说明,则为常规的系统结构;所涉及的具体方法步骤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方法步骤。
实施例1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按12.5m3/h的出水量进行设计,试验流量为12.5~15m3/h),参见图1、图2,包括依次串联的絮凝池1、斜板沉淀池2、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3,所述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滤料层、承托层16、配水配气组件、集配水渠23;所述集配水渠23沿滤池中部纵向布置;所述配水配气组件中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管5管列和垂直设置的垂直管4管列,且垂直管列中的各管上端穿过滤板分别对应的连通集水管列中的集水管5,其下端则通入所述集配水渠23,所述集水管5底部设有两排排水孔22,其顶部和中部依次设置有排气孔19和冲刷气孔18,垂直管管列中各管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定数量的进气小孔24;在所述滤料层上方15~20cm处池壁上安装有泥水排放阀13。以下为一体化净水装置的主要组成结构设计:
(1)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考虑设备安装运输及占地面积等情况,设备体积尽可能小,设备高度控制在3.10m以内。首先确定滤池的尺寸。过滤速度为8m/h,则滤池的总表面积A,
A=Q/V=12.5/8=1.56m2
式中:Q~设计流量;V~设计滤速;
滤池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长(L)宽(B)按4:1设计,如果:B=0.65m,则L=2.60m。
确定设备长度后,要确定絮凝池和沉淀池的宽度,进而确定净水器外形尺寸。滤池的总深度应包括底部集水系统高度、承托层厚度、滤层厚度、工作水深及保护高度,各层高度具体为承托层0.35m,滤层0.85m,工作水深1.2m,底部集水系统高为0.5m,保护高度0.2m,池深H=3.1m;滤池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也可用钢板建造(供水量较小时),本试验应用的滤池为钢板结构;池内有滤料层、承托层16和配水配气系统,池外有进水管、配水渠、出水管、反冲洗气管、反冲洗水管,冲洗水排出阀门等管道及附件(参见图3)。
本例滤池结构与普通快滤池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配水配气组件(底板系统)和排水方式。本发明底板为横、纵向布水布气管组成的底板系统(其构造参见图4、5、6),配水阻力小。底板系统包括:底板中部采用不锈钢大孔径垂直管管列,各管上接水平设置的大孔径厚壁PE材质集水管,布气布水孔径2.5~13mm,因此不易堵塞,坚固耐用。反冲洗时,在底板上下形成两个均匀的气垫层,从而保证其布水布气均匀,滤料不混层,反冲洗效果易达到最佳状态;底板下部为渠型集配水渠23,泥水排放阀13安装在距滤料上层面15~20cm处池壁上,由电动阀控制,反冲洗废水从侧向翻板阀一次性排出。
滤池设计参数:①滤速为8m/h,通常不大于10m/h;②滤层厚度:滤料总厚0.85m,陶粒层14厚400mm,粒径1.0~2.0mm,石英砂层15厚450mm,粒径0.8~1.2mm;③过滤水头损失2.0m;④反冲洗单位耗气量5.0m3/m2;⑤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步骤为:气冲段,qa=16.67L(m2.s),t=3min;气水混合冲洗段,qa=16.67L(m2.s),qw=3.45L/(m2.s),t=3min;水冲段,qw=15.83L/(m2.s),t=1.0min;停机1min后开启反冲洗排水阀排水,再水冲(qw=15.83L/(m2.s),t=1.0min),静止30s后排水,反冲洗时间约8min。
配水配气系统:滤池运行质量的好坏与气、水反冲洗进水、进气的均匀性有直接关系。纵、横向管式布水布气系统由集水管管列、垂直管管列两部分组成,各垂直管由不锈钢钢管制成,管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孔隙φ13.5mm),各垂直管下端伸入集配水渠23,上部穿过滤板与水平集水管相接,集水管底部设有两排排水孔,中部和顶部为冲刷气孔和排气孔;进气方式,空气用管道送入集配水渠23,由垂直列管送入横向排水管;送气时,只要气压大于静水压力,空气就汇聚在滤板下并逐渐增厚形成气垫层;当水面渐渐降至垂直管上的进气小孔时,空气开始经小孔进入水平的集水管,在水平集水管内上部,气压大于静水压力,空气聚集形成第二个气垫层,空气经冲刷气孔、排气孔依次进入承托层、滤层,如果流入的空气量与经气孔流走的气量相等时,水体便停止下降形成稳定的气垫层。第一个气垫层的作用是保证进入垂直管管列内的空气流量相等;第二气垫层的作用是确保布气管(水平集水管管列)进入承托层的空气流量相等,气体分布均匀;水平集水管底部排水孔的作用,过滤时均匀收集滤后水,经垂直列管进入集水渠,反冲洗时均匀分配反冲洗水;水平集水管底部与滤池底板间距为20mm。
上述水平集水管孔眼总面积与滤池总面积之比0.88%;集水管孔口流速5~6m/s,排水孔直径13mm,纵向两排平行排列,排水孔纵向孔眼间距150mm,水平间距54mm。集水管横截面呈拱门形,宽100mm,高度为150mm,集水管中心间距为230mm;垂直管直径15mm,进口流速5m/s,冲刷气孔孔口流速10m/s。冲刷气孔分布在集水管两侧,冲刷气孔直径3.5mm;排气孔直径1.5mm,孔眼间距为150mm。集配水渠高度为800mm,冲洗时形成的气垫层厚度为100~150mm。
滤池的反冲洗排水方式:采用侧向排水技术,以解决滤料流失问题,同时降低反冲洗水量,增收节支。侧向排水,泥水排放阀13安装在滤料上部约15~20cm处,在排水时首先开启50%,然后开启100%。排水闸板在反冲洗时处于关闭状态,确保滤料在高速反冲洗下不流失,并且使附着在滤料上的气泡都可带走,滤料膨胀率大,冲洗得干净,反冲洗废水量可减少到最小程度。阀板可根据池体尺寸分单板式和双板式,每个单板长度一般不大于3.0m,孔宽度约10~15cm,排水时间控制1.5min以内。
(2)絮凝池:絮凝池采用旋流网格技术,即在穿孔旋流絮凝池的基础上增加网格板,以达到充分絮凝所要求的絮流状态,使能量损失得到充分利用。絮凝池基本参数的设定:确定处理量为 12.5m3/h;絮凝时间为 10min;絮凝池长为 2.4m;
设计流量为 Q=12.5m3/h=0.0035m3/s,絮凝时间为 10min,得絮凝池的有效体积为:V=0.0035×10×60=2.1m3;设平均水深 h′=3.0m,得池的面积为:
,池长 L=2.4m,池宽 B=A/L=0.7/2.4=0.29m,取 0.30m;
设每格为正方形,边长采用 0.3m,因此每格面积为 0.09m2,由此得分格数为:
Figure 356832DEST_PATH_IMAGE002
,可取 7;实际絮凝时间为:
Figure 686183DEST_PATH_IMAGE003
絮凝池和沉淀池底部容易积泥,必须及时排泥。沉淀池排泥管采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DN100mm;穿孔管孔眼间距100mm,孔眼向下和中垂线成45°交角,并排排列;管长设计为 235cm,排泥阀为手动蝶阀。絮凝池1-6 格泥水采用快开式球阀(φ25mm)排出。
斜板采用1mm厚有机塑料制作,考虑板厚池长一定的情况下,取54 块,每块板长1m,宽0.6m,共55 块,镶嵌在3mm厚的PE塑料中成为整体。
(3)斜板沉淀池:沉淀池底部安装穿孔板,以保证絮凝池出水均匀进入沉淀池内,匀速上升,提高沉淀效率。斜板为有机玻璃板,厚度为1mm,斜板傾角为60o;设斜板沉淀池长(L)2.4m,板内上升速度采用ν0=3mm/s,流量=0.0035m3/s,清水区上升流速ν为:ν=ν0sinθ=3×0.866=2.60mm/s=0.0026m/s,则清水区面积(A),
Figure 885083DEST_PATH_IMAGE004
沉淀池宽(B):B=A/L=1.35/2.4=0.56m,取0.6m;斜板间距为d=30mm,颗粒的沉降距离为L=d/cosθ=0.03/cos60°=0.06m;矾花沉降速度取 V0=2m/h(0.55mm/s),则颗粒沉降时间:t=L/V0=0.06/2=0.03h;斜板内沉淀时间为 5.56min,斜板上部的清水区高度1m,底板下部废水区水深得 0.834m。斜板之间水平间距 x=d=0.06m,斜板块数:
Figure 865546DEST_PATH_IMAGE005
(4)主要配件及安装
①水泵和电动头:选用进水泵2台,做为净水器的进水泵,即将曝气水箱的水泵入絮凝池,一台卧式离心泵,流量为12.5m3/h,压头为5m水压;一台为 2m3/h 的浅水泵,压头为10m 水压。反冲洗泵,用于滤池的反冲洗,为卧式离心泵,流量为89m3/h,压头为10m水压。电动头:安装在斜管沉淀池的上部,主要是为开启反冲洗水排放阀,为多点自动控制。提水曝气泵:用于将水窑中的水提升后通过曝气头进入曝气水箱中,流量为15m3/h,压头为10m水压的浅水泵,曝气头采用喷淋式,距水面 1.7m。
②阀门:除反冲洗水排放阀外,其它阀门全部为手动蝶阀,有反冲洗水阀 DN100,出水阀 DN65,反冲气阀 DN50,沉淀池和絮凝池泥水排放阀 DN100,止回阀DN65,曝气水箱的出水阀 DN65等。反冲洗水排放阀的阀门,长 1.1m,宽 0.15m,厚2cm,中间开口长 1m,宽 0.1m,用螺丝固定在滤池和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上,用橡胶密封。
③控制系统采用液位和定位控制,全自动运行,曝气水箱和滤池的水位采用全自动液位控制器,曝气水箱液位控制范围为0.5m,滤池为10cm,反冲洗水排放阀的开启量由电动头控制,按两点定位控制,开启量分别为 30%和60%。
水泵和电动头及液位计的电源开关全部集中于一个电器控制箱内,由手动按钮启动,电器控制箱有漏电和过载自动保护。
④沉淀池斜板和排泥管斜板采用厚1mm的有机半透明塑料板制造,用3cm 厚塑料板连接,用角钢固定在箱体上,穿孔管排泥管用φ100 的镀锌管制造。
⑤箱体材料采用普通碳钢板焊接而成;底面钢板厚8mm,侧面2m高以上采用6mm厚钢板,2米以上采用 4mm厚钢板,用三道加强筋增加强度。
⑥防腐处理箱体内壁用环氧树脂涂刷三遍,箱体外侧刷了一遍底漆和二遍灰色瓷漆。
⑦布水布气管采用340L不锈钢制造,集水管采用PE工程塑料制造,对焊接情况全部进行了气密性检测。
⑧滤料承托层采用粒径8~12mm 砾石,厚25cm;粒径3~5mm 砾石,厚10cm,两者之间用2mm 的筛网分隔。石英砂厚45cm,粒径为0.71~1.2mm,比重为2.65g/cm3,上层陶粒厚0.4m,粒径为 1~2mm,比重为 1.5g/cm3
当水源地水质改变时,例如有机物增加或有微生物污染,可以由改变滤池滤料(如活性碳)的方法处理源水,本发明设计的滤池允许不改变滤池的结构,只改变滤料的组合,而达到更严格的出水标准。
(5)进水系统水头损失计算:假设斜板沉淀池水位为10m,则滤池进水系统水头损失;滤池内水位:10—0.01—0.05=9.94m,
μ=0.628,b=2.4,Q=15m3/h,则 h=0.01m。
(6)滤池过滤时水头损失:当滤池滤料处于清洁状态, 滤池内部各项水头损失计算如下,
a.堰上高:h=10mm;
b.滤池滤料:(当滤速为 9.6m/h时),陶粒层:厚 40cm △P=110mm;石英砂层:厚 45cm △P=280mm;
c.卵石承托层:厚 35cm △P=27mm;
d.底板排水系统,△P=700mm;
e.出水管:△P=248mm;
当滤料处于清洗状态时,滤池出水管末端的压头为:
9.94—0.11—0.28—0.027—0.7—0.248=8.58m,设滤料的容污水头为 2m,则滤池出水堰允许的水头为 6.58m。
(7)絮凝池和沉淀池的阻力:絮凝池的阻力主要有穿孔旋流和网格产生的水阻,各清水孔口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Figure 675556DEST_PATH_IMAGE007
单层网格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式中:h0—孔口水头损失(mm),h—网格板水头损失(mm),b—网格长度(mm),s—网格宽度(mm),g—重力加速度。
(8)高程设定:设滤池集配水渠底板相对标高为 0.00m,则:滤池内底板标高为 0.5cm;砾石垫层上层面标高为 0.85m;滤料上层面标高为 1.80m;排泥水阀底面标高为 0.2m;滤料上水深 1.2m,上层面水标高 2.9m;按沉淀池进水水头损失计算,沉淀池水位标高应为 2.91m。
(9)反冲洗系统:冲洗主要是滤池反冲洗和沉淀池絮凝物的排放,沉淀池内泥水和絮凝池内泥水由穿孔管放排,絮凝池内1~6 格各格内泥水由侧向安装的快开阀(DN25)排放。滤池反冲洗用水量为3.4 吨,分两次冲洗。
采用三式冲洗,气冲段:Q=16.67L/m2·s,t=3min;
气水混合段:Qa=16.67L/m2·s,Qw=3.47L/m2·s,t=3min;
水冲段:Qw=15.83L/m2·s,t=0.6min,停机1min,排水0.5min,再水冲 t=1.05min,停1min,排水。鼓风机运转时间6min/次,冲洗水泵运行时间4.55min/次。
反冲洗水泵采用卧式离心泵,流量为20m3/h、89m3/h,扬程 6.5m。采用罗茨鼓风机,流量90m3/h,风压4m。
(10)工艺运行效果
①絮凝池设计上采用旋流网格技术,是在穿孔旋流的基础上,增加网格板,以达到充分絮凝所要求的紊流状态,使能量损失得到充分作用。水流通过网格的区段是速率激烈变化的区段,微涡旋比例增强,颗粒有效碰撞次增加。由于过网水流的作用,矾花吸附能级提高,矾花变得更密实。通过合理的碰撞,形成均匀密实、易于沉淀的矾花,达到最佳絮凝效果,大大提高了絮凝反应效率,提高水处理能力,较传统工艺节省药剂20~30%。
②沉淀池为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抑制了水流的脉动。小间距斜板沉淀单元的作用,不仅是由于深度缩小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同时还改善了沉淀过程的水力条件。由于斜板沉淀深度d很小,由d计算的水力半径 R(R=d/2~d/4)也就很小,这就使斜板沉淀池的Re一般小于500,保证水流呈层流状态,当悬浮物沉淀时,不致受紊流所产生搅拌混合作用的影响,因此改善了沉淀过程的水力条件,稳定的水流也使沉淀过程稳定,因而得到稳定的沉淀效果,沉淀效率提高。小间距斜板增大了排泥面积,为斜管沉淀池的4倍,单位面积排泥负荷为斜管的1/4,任何时期排泥无障碍沉淀距离变短,有利于更小颗粒沉淀下来,沉淀池中水流量分布更均匀,因此沉淀池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强。
③滤池为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其特点是采用独特的水平、垂直布气布水管的底板系统和侧向排水技术。反冲洗时,在底板上下形成两个均匀的气垫层,从而保证配水配气均匀,滤料不混层,允许多层滤料组合。反冲洗易达到最佳效果。水平向集水管为PE材质,布水布气孔孔径3~20mm,孔径大不易堵塞,坚固耐用。因其独特的底板系统及侧向排废水方法,反冲洗段水冲强度大,为16.67L/(m2·s),而一般滤池为 5~7L/(m2·s),经过两次水冲,滤料基本干净,滤料含污量为0.09kg/m3,滤料不流失,反冲水量为3.6m3/m2,为普通滤池的1/3~1/2,相对应耗电量也低。双层滤料容污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反冲洗周期长,能耗低。陶粒为粘土烧制而成,化学性质稳定,孔隙发育,呈棱角状,粒径 1~2mm,比表面积大(650~800m3/m2),具有极大的表面自由能,从而使陶粒具有较强烈的吸附能力、过滤截留能力。容污能力、反冲洗周期为单层滤料的2倍。
④滤池底板安装简单、成本低廉,普通滤池需在底板安装滤头,一般 49 个/ m2,这样底板就需49个孔,而非溢流滤池只在滤池中部纵向布置集水渠,占整个底板面积 20%,集水渠中安装布水布气管,一般在 0.5~1.0m2范围内安装一个布水布气管,净水器滤池底板面积1.56,安装3个水平布水布气管,因而安装容易。由于必须施工的布水布气面积减少近80%,所以材料费用相应减少50~80%,成本降低。
⑤由于采用一体化设计,净水器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进、出水阀门,加药系统由电磁阀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
⑥沉淀池与滤池液位差20cm,具有跌水曝气作用,有利于Fe、Mn氧化;陶粒孔隙率大,接触氧化速率高,净水器集跌水曝气、接触氧化于一体,空气和滤膜接触,水中溶解氧可以不断得到补充而参与氧化反应,因此除铁的速率较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絮凝池、斜板沉淀池、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滤料层、承托层、配水配气组件、集配水渠;所述集配水渠沿滤池中部纵向布置;所述配水配气组件中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管管列和垂直设置的垂直管管列,且垂直管管列中的各管上端穿过滤板分别对应的连通集水管管列中的集水管,其下端则通入所述集配水渠,所述集水管底部设有两排排水孔,其顶部和中部依次设置有排气孔和冲刷气孔,在所述垂直管管列中各管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定数量的进气小孔;在所述滤料层上方15~20cm处的池壁上安装有泥水排放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包括厚 0.3~0.5m的陶粒层和厚 40~50cm的石英砂层,且陶粒粒径为 1~2mm,比重为 1.4~1.6g/cm3,石英砂粒径为 0.71~1.2mm,比重为 2.60~2.70g/cm3;所述承托层包括由粒径8~12mm 砾石构成的厚20~30cm的大砾石层和由粒径 3~5mm砾石构成的厚8~12cm的小砾石层,且两者之间用 1~3mm 的筛网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配水渠面积占整个滤池底板面积的15~25%;且按每0.5~1.0m2滤池底板面积布设一支垂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底部与滤池底板间距为15~2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横截面呈拱门形,其宽80~120mm,高度为120~160mm,各集水管中心间距为200~250mm;所述集水管上的排水管孔眼总面积与滤池总面积之比0.88:80~120;所述排水孔直径10~15mm,纵向两排平行排列,各排水孔纵向孔眼间距120~180mm,水平间距50~6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气孔分布在集水管两侧,其直径3~4mm;所述排气孔直径1~2mm,孔眼间距为120~18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有旋流网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为小间距斜板沉淀池。
9.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净水装置净化水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处理原水从絮凝池上部进入絮凝池,经旋流网格絮凝后,经由下部设置的配水板进入斜板沉淀池,沉淀后水经过进水堰溢流均匀流入所述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并以恒定水头渗滤穿过滤料层,经横向水平设置的的排水管中被收集,然后经过纵向垂直管列进入集配水渠,再经由出水阀门排出滤池;
(2)所述非溢流双层滤料滤池为周期运行,当出水指标超过设计值或水头损失超过2m时,即滤池运行完一周期后,应立即进行反冲洗,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反冲洗废水从侧向翻板阀一次性排出;进气时,将空气送入集配水渠,使气压大于静水压力,空气就汇聚在滤板下并逐渐增厚形成气垫层,当水面渐渐降至垂直管上的进气小孔时,空气开始经小孔进入水平横向集水管,当水平横向集水管内上部的气压大于静水压力,空气聚集形成第二个气垫层,空气经冲刷气孔、排气孔依次进入承托层、滤层,当流入的空气量与经气孔流走的气量相等时,水便停止下降形成稳定的气垫层;所述排水闸板在反冲洗时处于关闭状态。
CN201210542789.4A 2012-12-15 2012-12-15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7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2789.4A CN103007625B (zh) 2012-12-15 2012-12-15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2789.4A CN103007625B (zh) 2012-12-15 2012-12-15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7625A true CN103007625A (zh) 2013-04-03
CN103007625B CN103007625B (zh) 2015-08-05

Family

ID=4795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278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7625B (zh) 2012-12-15 2012-12-15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762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9116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广东汇众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技术一体化综合净水工艺
CN104722135A (zh) * 2015-03-16 2015-06-24 大庆聚三元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絮凝连续砂滤器
CN105373092A (zh) * 2015-01-28 2016-03-02 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厂专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61673A (zh) * 2015-12-14 2016-05-11 江苏源泰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冲式净水器
CN107285521A (zh) * 2017-08-02 2017-10-24 金剑环保有限公司 全自动压力式净水站
CN108101143A (zh) * 2017-12-25 2018-06-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纳米吸附剂改性制备与吸附-同质混凝反应装置
CN108926880A (zh) * 2018-08-27 2018-12-0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滤料及具有该混合滤料的过滤装置
CN110902871A (zh) * 2019-09-19 2020-03-24 深圳市深水龙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低浊度原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93608A (zh) * 2021-10-14 2022-01-07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悬浮快滤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052A (zh) * 2005-02-19 2005-10-19 杜加富 翻板型滤池
CN101870534A (zh) * 2010-07-09 2010-10-27 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组合净水构筑物
CN102407037A (zh) * 2011-09-21 2012-04-11 成都碧水齐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气水反冲洗过滤池及气水反冲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052A (zh) * 2005-02-19 2005-10-19 杜加富 翻板型滤池
CN101870534A (zh) * 2010-07-09 2010-10-27 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组合净水构筑物
CN102407037A (zh) * 2011-09-21 2012-04-11 成都碧水齐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气水反冲洗过滤池及气水反冲洗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9116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广东汇众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技术一体化综合净水工艺
CN105373092A (zh) * 2015-01-28 2016-03-02 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厂专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73092B (zh) * 2015-01-28 2017-12-22 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厂专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22135A (zh) * 2015-03-16 2015-06-24 大庆聚三元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絮凝连续砂滤器
CN104722135B (zh) * 2015-03-16 2016-02-24 大庆聚三元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微絮凝连续砂滤器
CN105561673A (zh) * 2015-12-14 2016-05-11 江苏源泰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冲式净水器
CN107285521A (zh) * 2017-08-02 2017-10-24 金剑环保有限公司 全自动压力式净水站
CN108101143A (zh) * 2017-12-25 2018-06-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纳米吸附剂改性制备与吸附-同质混凝反应装置
CN108926880A (zh) * 2018-08-27 2018-12-0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滤料及具有该混合滤料的过滤装置
CN110902871A (zh) * 2019-09-19 2020-03-24 深圳市深水龙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低浊度原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93608A (zh) * 2021-10-14 2022-01-07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悬浮快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7625B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7625B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JP6175575B2 (ja) 人工湿地による汚水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汚水処理方法
CN102359172B (zh) 一种城市生活小区雨水分流收集处理系统
CN101851043B (zh) 一体化气升环流动态膜生物反应装置
CN100366549C (zh)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和装置
CN102505728A (zh) 雨水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
CN100464812C (zh) 一种人工强化土地渗滤污水处理装置
CN2036130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1723560A (zh) 处理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a/o生物滤池装置
CN103332834B (zh) 一种适用于乡镇的人工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CN201033264Y (zh)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CN103232099A (zh) 村镇集中供水一体化净水设施
CN105884072A (zh) 一种非溢流双层滤料型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1375837Y (zh) 生物絮凝体过滤沉淀装置
CN104291519B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1317701Y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CN208802966U (zh) 一种自来水厂用水净化装置
CN103159379A (zh) 零能耗生态过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2962116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03346199U (zh) 高效混合与沉淀的一体化净水器
CN104986863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818472Y (zh) 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原位复合反应处理装置
CN210764857U (zh)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0368323C (zh) 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原位复合反应处理装置
CN101239766A (zh) 高浓度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