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7506A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67506A CN102967506A CN201210423939XA CN201210423939A CN102967506A CN 102967506 A CN102967506 A CN 102967506A CN 201210423939X A CN201210423939X A CN 201210423939XA CN 201210423939 A CN201210423939 A CN 201210423939A CN 102967506 A CN102967506 A CN 1029675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al
- lifting jack
- servocontrol
- side direction
- chaining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76 siz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00050571 SUOX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它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定位支柱、顶部传力构件、底部传力构件、设置在顶部传力构件下方的轴向千斤顶,侧向测针、上轴向测针、下轴向测针、位移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匹配的测杆、计算机、伺服控制单元、固定在轴向千斤顶上的滑轮、用于支撑滑轮的支撑架、设置在底部传力构件顶部四周的侧向反力钢框架、均匀布置在侧向反力钢框架四周上的多个侧向千斤顶,本发明采用三向载荷独立伺服控制,能进行复杂应力路径的真三轴试验,且数据全自动采集,能获得全过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Description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技术背景
[0002]目前趋于用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岩体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来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地下工程开挖过程及支护效果,尤其是深埋、高应力条件下的超大超长隧洞、大型洞室和陡高边坡的破坏形态、破坏机理及稳定状态的本构关系研究,都必须进行岩石的真三轴试验。对于其它材料如混凝土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三轴强度及变形参数试验研究,常采用规范规定的立方体标准试块,而国内现有真三轴仪还无法进行这个尺寸的真三轴试验。
[0003] 等围压三轴试验岩石试件尺寸多为50mmX 100mm,应用较为普遍,设备也十分先 进,而不等侧压真三轴试验设备近几年才出现,但试件断面尺寸也多为50mmX 50mm,这种小尺寸的真三轴试验设备具有设备先进、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小尺寸试件难于很好代表现场大尺度的工程岩体;本申请人于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多代大尺寸现场真三轴微机伺服控制系统,试验断面尺寸为500mmX500mm,由于比室内小尺寸试件体积大1000倍,其力学参数的代表性比小尺寸的室内试验好,但因设备笨重且昂贵、操作复杂、成本高等不足而开展的不多。可见,室内和现场真三轴试验仅涉及两种试件尺寸且二者体积相差1000倍,一方面不便于研究岩石在三向应力状态下三轴强度参数的尺寸效应,另一方面,大尺寸真三轴试验的成本比小尺寸试验成本高100倍以上,不便于广泛应用,而且精密仪器难于适应湿度大于80%的环境,使可靠度和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该装置可获得不同尺寸岩石试样的变形和强度参数。解决了现场和室内岩石真三轴试样尺寸跨度大带来的诸多问题。
[0005]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它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定位支柱、顶部传力构件、底部传力构件、设置在顶部传力构件下方的轴向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侧向测针、上轴向测针、下轴向测针、侧向位移传感器、上轴向位移传感器、下轴向位移传感器、与侧向位移传感器匹配的侧向测杆、与上轴向位移传感器匹配的上轴向测杆、与下轴向位移传感器匹配的下轴向测杆、计算机、伺服控制单元、固定在轴向千斤顶上的滑轮、用于支撑滑轮的支撑架、设置在底部传力构件顶部的侧向反力钢框架、均匀布置在侧向反力钢框架内四周上的多个侧向千斤顶;
[0006] 其中,所述每个侧向千斤顶的轴向均贯穿设置侧向测针,侧向测针的一端用于与试体的侧面接触,侧向测针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侧向位移传感器配合;所述上轴向测针的一端用于与试体的顶部接触,上轴向测针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轴向位移传感器配合;所述下轴向测针的一端用于与试体的底部接触,下轴向测针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下轴向位移传感器配合,每个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
[0007] 所述轴向千斤顶和侧向千斤顶均通过伺服控制单元连接计算机。
[0008] 所述每个侧向千斤顶的一端连接侧向反力钢框架,每个侧向千斤顶的另一端设有侧压板。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设置在轴向千斤顶底部的梯形传力体、设置在梯形传力体底部的万向球盘、位于万向球盘下方用于压住试体的轴压板、设置在底部传力构件顶部与侧向反力钢框架底部之间的托板、设置在托板顶部用于托起试体的轴向垫板。
[0010] 所述侧向测针贯穿侧向反力钢框架、侧向千斤顶和侧压板,所述上轴向测针贯穿轴向千斤顶、梯形传力体、万向球盘和轴压板的中心,所述下轴向测针贯穿托板和轴向垫板的中心。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位移采集仪,每个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位移 采集仪连接计算机。
[0012] 所述伺服控制单元包括往复式油泵、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液压阀和伺服控制仪,其中,所述轴向千斤顶的控制端通过对应的高压油管连接相应的往复式油泵,侧向千斤顶的控制端也通过对应的高压油管连接相应的往复式油泵,所述每个高压油管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液压阀,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伺服控制仪连接计算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往复式油泵,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也通过伺服控制仪连接计算机。
[0013] 所述伺服控制单元还包括与往复式油泵连接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的控制端连接伺服控制仪。
[0014] 所述伺服控制单元还包括充溢器,所述充溢器的输出端连接往复式油泵,充溢器的控制端通过伺服控制仪连接计算机。
[0015] 所述轴向千斤顶的顶端设置有与定位支柱配合的定位环,所述轴向千斤顶、顶部传力体、定位环和滑轮连接成为整体,并与定位支柱配合,使该整体能上下运动;且与支撑架配合,使该整体能单向水平移动。
[0016] 所述侧向反力钢框架四周内均匀布置四个侧向千斤顶。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I、可实验试样的尺寸介于室内小尺寸试件和现场大尺寸试件之间,而且试件尺寸可变范围大,试件尺寸范围:长8(T200mm,宽8(T200mm,高16(T400mm。解决了现场和室内岩石真三轴试验尺寸跨度大的问题,通过进行多种不同尺寸试件的真三轴对比试验,能更好的研究岩石变形及强度参数的尺寸效应。解决了小尺寸试件代表性不足、尺寸不能变动问题,和大尺寸试件设备笨重、安装复杂、成本高问题。
[0019] 2、本发明采用三向载荷独立伺服控制,能进行复杂应力路径、高应力条件下的真三轴试验,且数据全自动采集,能获得全过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0020] 3、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装操作方便,系统刚度及测量精度高。
附图说明
[0021] 图I为本发明中机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图I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中控制和测量部分的结构框图;[0024] 其中,I一顶板、2—顶部传力构件、3—定位环、4一轴向千斤顶、5—滑轮、6—梯形传力体、7—万向球盘、8—轴压板、9 一侧向反力钢框架、10—侧向千斤顶、11 一试体、12—侧压板、13—轴向垫板、14一托板、15—底部传力构件、16—支撑架、17—定位支柱、18一侧向测针、19一侧向位移传感器、19. I一上轴向位移传感器、19. 2一下轴向位移传感器、20—侧向测杆、20. I—上轴向测杆、20. 2—下轴向测杆、21—高压油管、22—压力传感器、23—往复式油泵、24—限位器、25—充溢器、26—伺服电机、27—伺服控制仪、28—位移米集仪、29—计算机、30—液压阀、31—底板、32—上轴向测针、33—下轴向测针、34—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 本发明包括轴向反力系统、侧向反力系统、伺服加载控制系统、移动系统和测量系统。适用的试样尺寸可变,试样尺寸范围:长8(T200mm,宽8(T200mm,高16(T400mm ;用洞室或钢构架提供轴向反力,轴向出力千斤顶最大载荷12000kN,用方形厚壁内空钢框架提供侧向反力,反力框架内置四台空心千斤顶分别作用于试样侧面,最大载荷4000kN;通过改变 试体六个面承压板的尺寸可进行多种尺寸的真三轴试验,测针穿过有通孔的传力设备及出力设备一端直接与试体11面中心接触,另一端与位移传感器和采集系统配合,通过专用软件同时采集六个面的变形。三个方向的压力通过往复式油泵23、压力传感器22、伺服电机26和伺服控制仪27进行独立伺服控制与压力采集,能获得任意时刻的应力应变曲线。
[0027]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如图f 3所示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它包括顶板I、底板31、设置在顶板I和底板31之间的定位支柱17、顶部传力构件2、底部传力构件15、设置在顶部传力构件2下方的轴向千斤顶4,它还包括侧向测针18、上轴向测针32、下轴向测针33、侧向位移传感器19、上轴向位移传感器19. I、下轴向位移传感器19. 2、与侧向位移传感器19匹配的侧向测杆20、与上轴向位移传感器19. I匹配的上轴向测杆20. I、与下轴向位移传感器19. 2匹配的下轴向测杆20. 2、计算机29、伺服控制单元、固定在轴向千斤顶4上的滑轮5、用于支撑滑轮5的支撑架16、设置在底部传力构件15顶部四周的侧向反力钢框架9、均匀布置在侧向反力钢框架9内四周上的多个侧向千斤顶10 ;
[0028] 其中,每个侧向千斤顶10的轴向均贯穿设置侧向测针18,侧向测针18的一端用于与试体11的侧面接触,侧向测针18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侧向位移传感器19配合;上轴向测针32的一端用于与试体11的顶部接触,上轴向测针3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轴向位移传感器19. I配合;下轴向测针33的一端用于与试体11的底部接触,下轴向测针33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下轴向位移传感器19. 2配合,每个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29 ;所述上轴向测针32和下轴向测针33用于检测试体11轴向的变形,侧向测针18用于检测试体11侧向的变形;
[0029] 上述轴向千斤顶4和侧向千斤顶10均通过伺服控制单元连接计算机29 ;
[0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位移传感器通过表架34与测杆20连接。
[0031]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侧向千斤顶10的一端连接侧向反力钢框架9,每个侧向千斤顶10的另一端连接有侧压板12。该结构的作用是为试体11提供侧向压力。
[0032]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设置在轴向千斤顶4底部的梯形传力体6、设置在梯形传力体6底部的万向球盘7、位于万向球盘7下方用于压住试体11的轴压板8、设置在底部传力构件15顶部与侧向反力钢框架9底部之间的托板14、设置在托板14顶部用于托起试体11的轴向垫板13。该结构的作用是为试体11提供轴向压力。
[003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向测针18贯穿侧向反力钢框架9、侧向千斤顶10和侧压板12,所述上轴向测针32贯穿轴向千斤顶4、梯形传力体6、万向球盘7和轴压板8的中心,所述下轴向测针33贯穿托板14和轴向垫板13的中心。
[0034]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位移采集仪28,每个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位移采集仪28连接计算机29。测针18、位移传感器测量试体11六个面的变形并自动记录。
[0035] 上述技术方案中,伺服控制单元包括往复式油泵23、压力传感器22、伺服电机26、液压阀30和伺服控制仪27,其中,轴向千斤顶4的控制端通过对应的高压油管21连接相应的往复式油泵23,侧向千斤顶10的控制端也通过对应的高压油管21连接相应的往复式油泵23,每个高压油管21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22和液压阀30,压力传感器2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伺服控制仪27连接计算机29,伺服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往复式油泵23,伺服电机26的控制端也通过伺服控制仪27连接计算机29。伺服控制仪27将计算机29发出的弱信 号指令变换为强电压,驱动伺服电机26传送动力给往复式油泵23产生所需要的稳定压力。其主要作用是伺服控制压力并通过计算机采集压力值。这样设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专用软件实时分析压力和位移信号,并发出指令给伺服控制仪27执行,同时采集压力和位移值,并实时成图。
[0036] 上述技术方案中,伺服控制单元还包括与往复式油泵23连接的限位器24,所述限位器24用于限制往复式油泵23的行程,限位器24的控制端连接伺服控制仪27。
[0037] 上述技术方案中,伺服控制单元还包括充溢器25,充溢器25的输出端连接往复式油泵23,充溢器25的控制端通过伺服控制仪27连接计算机29。
[003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向千斤顶4的顶端设置有与定位支柱17配合的定位环3,所述轴向千斤顶4、顶部传力体2、定位环3和滑轮5连接成为整体,并与定位支柱17配合,使该整体能上下运动;且与支撑架16配合,使该整体能单向水平移动。
[0039] 上述技术方案中,顶部传力构件2、定位环3、轴向千斤顶4、滑轮5、梯形传力体6、万向球盘7通过螺栓连接成整体,在非受压状态,它们的重量通过4个滑轮4落在支撑架16的两根滑轨上,打开四个定位环3后可以水平移动。试体安装完毕后,将它整体水平移动至轴中心后将四个定位环3套在定位支柱17上,当千斤顶活塞伸出使上下接触后,滑轮5脱离支撑架16的两根滑轨,并沿定位支柱17向上运动。这样设计的主要作用是能水平移动和升降,便于试体11的精确安装。
[0040] 上述技术方案中,侧向反力钢框架9四周内均匀布置四个侧向千斤顶10。
[0041]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降低控制系统的压力,考虑测针安装及轴向上部传力体移动等因素,轴向千斤顶4设计为空心,活塞行程设计为200mm,保证出力12000kN。万向球盘7可微调轴向传力系统受力中心,轴压板8和轴垫板13内部设有25飞4颗钢珠以减小与试件11之间的摩擦,轴压板8根据试件11的尺寸大小设计,内设中心孔,上轴向测针32穿过中心孔至试体表面,中心孔内还有弹簧,弹簧的作用是给测针一个适当的力使之与试体接触。
[0042] 上述技术方案中,侧向反力钢框架9外形断面尺寸长120cm,宽120cm,高450臟,内空断面尺寸长80cm,宽80cm,侧向反力钢框架由三个尺寸相同的实体钢框叠放构成,单个钢框高度16cm,能承载4000kN水平载荷,侧向千斤顶10活塞行程50mm,保证出力3000kN。侧压板12根据试件尺寸大小设计,其内部设有4(T90颗钢珠以减小侧向摩擦。四个面的侧压板12尺寸相同且错位放置,相互之间不影响。
[0043] 上述技术方案中,侧向测针18、上轴向测针32和下轴向测针33均通过弹簧作用与试体11面接触。弹簧的作用是给测针一个适当的力使之与试体接触。
[0044]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计算机29通过伺服控制仪27控制每个伺服电机26带动往复式油泵23工作,往复式油泵23带动轴向千斤顶4和侧向千斤顶10动作,挤压试件11,试件11在六个面的变形情况由相应的测针和位移传感器测量,并将得到的试件11变形信号通过位移采集仪28传递给计算机29,压力传感器22将千斤顶压力情况通过伺服控制仪27实时反馈给计算机29,计算机根据上述得到的实时变形信号和实时压力信号进行试验分析,并实时成图。限位器24将往复式油泵23的往复行程通过伺服控制仪27实时反馈给计算机29,计算机根据上述得到的位移信号进行分析并发出指令给伺服控制仪27,实行对 往复式油泵23的保护。将梯形传力体6以上的轴向千斤顶4、顶部传力体2、定位环3和滑轮5连接成为整体,在千斤顶4的作用下通过定位环3使该整体沿定位支柱17上下运动,在千斤顶4的作用下通过滑轮5使该整体沿支撑架16能单向水平移动。
[0045] 本发明的结构与现有小尺寸和现有大尺寸试验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不同:①与现有小尺寸试验设备结构相比,本结构中的试样断面尺寸可在80mmX80mnT200mmX 200mm变化,仅通过改变与试体六个面接触的压板适应不同试件尺寸,而不改变反力装置结构,能方便地安装和取出破坏后的试样。②与现有大尺寸试验设备相比,本结构实现了三向应力独立伺服与全过程控制,能进行复杂路径下岩石的变形及强度参数的试验研究,解决了现有伺服控制系统压力不能超过40MPa,油温逐渐升高而不能长期使用问题;解决了大尺寸真三轴装置目前只能伺服控制两个方向问题,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③本发明装置将现有小尺寸和现有大尺寸试件的尺寸衔接起来,可获得不同试样尺寸、复杂应力路径下岩石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和强度参数,有利于研究岩石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尺寸效应。④本发明装置由于试样尺寸为中等,通过对同类岩石的尺寸效应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费用昂贵、周期长的现场大尺寸真三轴试验。
[0046]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 一种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它包括顶板(I)、底板(31)、设置在顶板(I)和底板(31)之间的定位支柱(17)、顶部传力构件(2)、底部传力构件(15)、设置在顶部传力构件(2)下方的轴向千斤顶(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侧向测针(18)、上轴向测针(32 )、下轴向测针(33 )、侧向位移传感器(19 )、上轴向位移传感器(19. I)、下轴向位移传感器(19. 2)、与侧向位移传感器(19)匹配的侧向测杆(20)、与上轴向位移传感器(19. I)匹配的上轴向测杆(20. I )、与下轴向位移传感器(19. 2 )匹配的下轴向测杆(20. 2 )、计算机(29)、伺服控制单元、固定在轴向千斤顶(4)上的滑轮(5)、用于支撑滑轮(5)的支撑架(16)、设置在底部传力构件(15)顶部的侧向反力钢框架(9)、均匀布置在侧向反力钢框架(9)内四周上的多个侧向千斤顶(10); 其中,所述每个侧向千斤顶(10)的轴向均贯穿设置侧向测针(18),侧向测针(18)的一端用于与试体(11)的侧面接触,侧向测针(18)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侧向位移传感器(19)配 合;所述上轴向测针(32)的一端用于与试体(11)的顶部接触,上轴向测针(3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轴向位移传感器(19. I)配合;所述下轴向测针(33)的一端用于与试体(11)的底部接触,下轴向测针(33)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下轴向位移传感器(19. 2)配合,每个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29); 所述轴向千斤顶(4 )和侧向千斤顶(10 )均通过伺服控制单元连接计算机(29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向千斤顶(10)的一端连接侧向反力钢框架(9),每个侧向千斤顶(10)的另一端设有侧压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轴向千斤顶(4)底部的梯形传力体(6)、设置在梯形传力体(6)底部的万向球盘(7)、位于万向球盘(7)下方用于压住试体(11)的轴压板(8)、设置在底部传力构件(15)顶部与侧向反力钢框架(9)底部之间的托板(14)、设置在托板(14)顶部用于托起试体(11)的轴向垫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测针(18)贯穿侧向反力钢框架(9)、侧向千斤顶(10)和侧压板(12),所述上轴向测针(32)贯穿轴向千斤顶(4)、梯形传力体(6)、万向球盘(7)和轴压板(8)的中心,所述下轴向测针(33)贯穿托板(14)和轴向垫板(13)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移采集仪(28 ),每个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位移采集仪(28 )连接计算机(29 )。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单元包括往复式油泵(23)、压力传感器(22)、伺服电机(26)、液压阀(30)和伺服控制仪(27),其中,所述轴向千斤顶(4)的控制端通过对应的高压油管(21)连接相应的往复式油泵(23),侧向千斤顶(10)的控制端也通过对应的高压油管(21)连接相应的往复式油泵(23),所述每个高压油管(21)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22)和液压阀(30),所述压力传感器(2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伺服控制仪(27)连接计算机(29),所述伺服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往复式油泵(23),所述伺服电机(26)的控制端也通过伺服控制仪(27)连接计算机(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单元还包括与往复式油泵(23)连接的限位器(24),所述限位器(24)的控制端连接伺服控制仪(2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单元还包括充溢器(25),所述充溢器(25)的输出端连接往复式油泵(23),充溢器(25)的控制端通过伺服控制仪(27)连接计算机(29)。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千斤顶(4)的顶端设置有与定位支柱(17)配合的定位环(3),所述轴向千斤顶(4)、顶部传力体(2)、定位环(3)和滑轮(5)连接成为整体,并与定位支柱(17)配合,使该整体能上下运动;且与支撑架(16)配合,使该整体能单向水平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反力钢框架(9)四周内均匀布置四个侧向千斤顶(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3939.XA CN102967506B (zh) | 2012-10-29 | 2012-10-29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3939.XA CN102967506B (zh) | 2012-10-29 | 2012-10-29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67506A true CN102967506A (zh) | 2013-03-13 |
CN102967506B CN102967506B (zh) | 2015-05-06 |
Family
ID=47797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23939.XA Active CN102967506B (zh) | 2012-10-29 | 2012-10-29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67506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87319A (zh) * | 2013-10-11 | 2014-01-01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ct三轴试验的压力室 |
CN104729936A (zh) * | 2015-04-13 | 2015-06-24 | 南通理工学院 | 一种多功能疲劳试验机 |
CN104977217A (zh) * | 2015-07-16 | 2015-10-14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土体三轴拉伸试验仪 |
CN106338440A (zh) * | 2015-07-09 | 2017-01-18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一种真假三轴岩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WO2017008319A1 (zh) * | 2015-07-14 | 2017-01-19 |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生物软组织的力学特性测试仪 |
CN108982254A (zh) * | 2018-08-07 | 2018-12-11 | 东北大学 | 研究脆性材料等离子爆破破裂过程的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
CN110411842A (zh) * | 2019-08-01 | 2019-11-05 | 东北大学 | 可获取脆岩峰后曲线和残留强度的真三轴实验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28895A (en) * | 1970-12-18 | 1973-04-24 | Trw Inc |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pparatus |
CN101477004A (zh) * | 2009-01-16 | 2009-07-08 | 成都理工大学 | 携带式真三轴仪 |
CN201335796Y (zh) * | 2009-01-06 | 2009-10-28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一种滑动横置式对称加载结构 |
CN102353592A (zh) * | 2011-05-27 | 2012-02-15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现场伺服控制岩体真三轴试验装置 |
CN102735548A (zh) * | 2012-07-05 | 2012-10-17 | 重庆大学 | 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 |
CN202886200U (zh) * | 2012-10-29 | 2013-04-17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
2012
- 2012-10-29 CN CN201210423939.XA patent/CN1029675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28895A (en) * | 1970-12-18 | 1973-04-24 | Trw Inc |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pparatus |
CN201335796Y (zh) * | 2009-01-06 | 2009-10-28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一种滑动横置式对称加载结构 |
CN101477004A (zh) * | 2009-01-16 | 2009-07-08 | 成都理工大学 | 携带式真三轴仪 |
CN102353592A (zh) * | 2011-05-27 | 2012-02-15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现场伺服控制岩体真三轴试验装置 |
CN102735548A (zh) * | 2012-07-05 | 2012-10-17 | 重庆大学 | 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 |
CN202886200U (zh) * | 2012-10-29 | 2013-04-17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B.G.D. SMART: "A rock test cell with true triaxial capability",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
叶绳涛,等: "《液晶面板生产线上机械归正装置的应用及其结构》", 《通信与广播电视》 * |
张坤勇,等: "国内真三轴试验仪的发展与应用", 《岩土工程技术》 *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87319A (zh) * | 2013-10-11 | 2014-01-01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ct三轴试验的压力室 |
CN103487319B (zh) * | 2013-10-11 | 2015-12-09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ct三轴试验的压力室 |
CN104729936A (zh) * | 2015-04-13 | 2015-06-24 | 南通理工学院 | 一种多功能疲劳试验机 |
CN104729936B (zh) * | 2015-04-13 | 2017-11-10 | 南通理工学院 | 一种多功能疲劳试验机 |
CN106338440A (zh) * | 2015-07-09 | 2017-01-18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一种真假三轴岩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06338440B (zh) * | 2015-07-09 | 2019-04-16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一种真假三轴岩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WO2017008319A1 (zh) * | 2015-07-14 | 2017-01-19 |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生物软组织的力学特性测试仪 |
US10119893B2 (en) | 2015-07-14 | 2018-11-06 | Soochow University |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er of biological soft tissue |
CN104977217A (zh) * | 2015-07-16 | 2015-10-14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土体三轴拉伸试验仪 |
CN104977217B (zh) * | 2015-07-16 | 2018-04-06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土体三轴拉伸试验仪 |
CN108982254A (zh) * | 2018-08-07 | 2018-12-11 | 东北大学 | 研究脆性材料等离子爆破破裂过程的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
CN110411842A (zh) * | 2019-08-01 | 2019-11-05 | 东北大学 | 可获取脆岩峰后曲线和残留强度的真三轴实验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67506B (zh) | 2015-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67506B (zh)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
CN103969107B (zh) | 高压伺服动真三轴试验机 | |
CN102175533B (zh) | 超大型岩土工程三维模型试验系统 | |
CN102507086B (zh) | 土工试验压力测试标定机械加荷装置 | |
CN103175728B (zh) | 土的动力真三轴仪 | |
CN102353592A (zh) | 现场伺服控制岩体真三轴试验装置 | |
CN103454138B (zh) | 一种卧式压力室结构土工平面应变三轴仪 | |
CN102914630A (zh) | 一种岩石水-力耦合流变损伤多尺度力学试验系统 | |
CN201983987U (zh) | 超大型岩土工程三维模型试验系统 | |
CN103698493B (zh) | 一种岩土材料多场耦合多尺度宏细观试验机 | |
CN102252910A (zh) | 伺服控制岩体真三轴试验装置 | |
CN103335895A (zh) | 多尺度岩石直剪仪 | |
CN202886200U (zh) | 中尺寸岩石伺服控制真三轴试验装置 | |
CN102914475A (zh) | 一种观测水下土与结构界面力学特性的剪切试验装置 | |
CN205449453U (zh) | 一种水平定向钻穿越冲击钻具性能测试装置 | |
CN106908226A (zh) | 一种水平定向钻穿越冲击钻具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
CN203798658U (zh) | 高压伺服动真三轴试验机 | |
CN102410960A (zh) | 一种多功能管材检验和材料试验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3376215U (zh) | 适用于大跨度载荷和多尺度试样的岩石直剪仪 | |
CN203785966U (zh) | 便携式岩石三轴压缩试验仪 | |
CN202256087U (zh) | 土工试验压力测试标定机械装置 | |
CN201637522U (zh) | 模拟实验架采掘面顶板载荷测定装置 | |
CN103439198B (zh) | 一种软弱煤岩材料剪切蠕变试验装置 | |
CN201724733U (zh) | 三轴仪剪切波速检测装置 | |
CN103063526A (zh) | 超低温下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的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