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9698A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49698A CN102949698A CN201210497504XA CN201210497504A CN102949698A CN 102949698 A CN102949698 A CN 102949698A CN 201210497504X A CN201210497504X A CN 201210497504XA CN 201210497504 A CN201210497504 A CN 201210497504A CN 102949698 A CN102949698 A CN 1029496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hizoma
- radix
- medicine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包括生附子、生半夏、细辛、桂枝、伏苓、生姜、干姜、肉桂、苍术、黄芪、麻黄、山茱萸、柴胡共30味中药材与蜂蜜配伍而成,药材经过粉碎或水煎提取制取稠膏后,与蜂蜜配伍制成胶囊剂或丸剂等中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能散中有补,消中有行,利中有清,活血不伤正,扶正不留瘀,用药后子宫肌瘤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瘤体缩小,月经不调、腰腹疼痛、以及内膜炎和伴有卵巢囊肿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易于患者接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属中医症瘕范畴,无论虚实寒热,都有气滞血瘀这一病机。治则当以调摄气血,温经化瘀为本,兼顾它症,始能奏效,少腹逐瘀汤症为气滞血瘀,情志不遂,气机运行不利,故胀,瘀血阻络,遇寒则凝,不通则痛,瘀久不散,而成形则为症瘕。温经逐瘀法可使寒散瘀通气血行,则胀减痛止症瘕消。
现有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较多,有片剂、丸剂、口服液、口含片等,在治疗上也各有特色,但还未见有本申请所述配伍的药物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好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生附子10~500份,生半夏5~200份,细辛5~200份,桂枝5~200份,伏苓5~200份,生姜10~500份,干姜5~100份,肉桂5~50份,苍术5~50份,黄芪5~100份,麻黄3~30份,山茱萸5~100份,柴胡5~100份,升麻5~50份,紫石英5~200份,半枝莲5~200份,白花草5~200份,稀莶草10~300份,莪术10~200份,大黄5~200份,蜂蜜100~500份,炮山甲15~400份,山药10~300份,五灵脂10~100份,党参10~100份,土元10~100份,大贝5~30份,水蛭5~200份,蜈蚣5~200份,当归5~100份,白芥子5~200份。
上述药物中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份为:
生附子200份、生半夏105份、细辛105份、桂枝110份、伏苓110份、生姜260份、干姜55份、肉桂30份、苍术30份、黄芪60份、麻黄18份、山茱萸60份、柴胡55份、升麻30份、紫石英105份、半枝莲105份、白花草110份、稀莶草170份、莪术110份、大黄105份、蜂蜜300份、炮山甲205份、山药155份、五灵脂65份、党参55份、土元55份、大贝20份、水蛭115份、蜈蚣115份、当归55份、白芥子105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其剂型可以是医学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具体可以是丸剂、胶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炮山甲、山药、五灵脂、党参、土元、大贝、水蛭、蜈蚣、当归和白芥子用温水洗净,晒干,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配方量的生附子、生半夏、细辛、桂枝、伏苓、生姜、干姜、肉桂、苍术、黄芪、麻黄、山茱萸、柴胡、升麻、紫石英、半枝莲、白花草、稀莶草、莪术和大黄粉碎后加水浸泡0.5~1小时,滤去浸泡用水,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滤去药渣,取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将步骤1)的细粉和步骤2)的稠膏加蜂蜜混匀,按照需要制成不同的制剂,具体可以是丸剂、胶囊。
上述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细粉的粒度为100~300目。
上述方法中,步骤3)所述的加水煎煮过程中,第一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8~12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0.5~1小时。
本发明中各药物的机理如下:
生附子,味辛、甘,性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生半夏,味辛,性温,入肺、脾、胃三经,消肿止痛;细辛,味辛、性温,入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膀胱、心、肺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伏苓,味甘、淡,性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药毒;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固涩精气;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紫石英,味甘、辛,性温,入心、肝、肺、肾经,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归肺经、肝经、肾经,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白花草,味甘、微苦,性平,清热利湿;稀莶草,味辛、苦,性微寒,入肝、心经,祛风湿,通经络,解毒;大黄,味苦、寒,入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炮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消肿化脓、散淤通络、通经、下乳、活血镇痛;山药,味甘,性温、平,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五灵脂,味甘、性温,活血散瘀,炒炭止血;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土元,味咸、性寒,归肝经,下瘀血,消症瘕;大贝,性寒、味苦,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水蛭,主逐恶血、瘀血、破血消积聚;蜈蚣,性温、味辛,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破血祛瘀,行气止痛,散结;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白芥子,性温,味辛,无毒,入手太阴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蜂蜜,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
本发明结合中医中药理论,以软坚散结,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破血消癓,通经活络,破气行滞,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益气摄血,通经络,消淤肿为指导,诸药配伍可发挥散中有补,消中有行,利中有清,活血不伤正,扶正不留瘀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其疗效确切、作用温和、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易于患者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按以下表1中实施例1的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原料中的炮山甲、山药、五灵脂、党参、土元、大贝、水蛭、蜈蚣、当归、白芥子用温水洗净,晒干,粉碎成100目细粉,备用;
3)将原料中的生附子、生半夏、细辛、桂枝、伏苓、生姜、干姜、肉桂、苍术、黄芪、麻黄、山茱萸、柴胡、升麻、紫石英、半枝莲、白花草、稀莶草、莪术、大黄加粉碎后布包,加水浸泡0.5小时,滤去浸泡用水,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0.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去药渣,取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
4)将步骤2)的细粉和步骤3)的稠膏加蜂蜜混匀,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检验合格后分装。每丸含内容物1g,每次10丸,每日3次,30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1)按以下表1中实施例2的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原料中的炮山甲、山药、五灵脂、党参、土元、大贝、水蛭、蜈蚣、当归、白芥子用温水洗净,晒干,粉碎成300目细粉,备用;
3)将原料中的生附子、生半夏、细辛、桂枝、伏苓、生姜、干姜、肉桂、苍术、黄芪、麻黄、山茱萸、柴胡、升麻、紫石英、半枝莲、白花草、稀莶草、莪术、大黄加粉碎后布包,加水浸泡1小时,滤去浸泡用水,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12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去药渣,取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
4)将步骤2)的细粉和步骤3)的稠膏加蜂蜜混匀,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检验合格后分装。每粒胶囊含内容物1g,每次10粒,每日3次,30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3
1)按以下表1中实施例3的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原料中的炮山甲、山药、五灵脂、党参、土元、大贝、水蛭、蜈蚣、当归、白芥子用温水洗净,晒干,粉碎成200目细粉,备用;
3)将原料中的生附子、生半夏、细辛、桂枝、伏苓、生姜、干姜、肉桂、苍术、黄芪、麻黄、山茱萸、柴胡、升麻、紫石英、半枝莲、白花草、稀莶草、莪术、大黄加粉碎后布包,加水浸泡0.8小时,滤去浸泡用水,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2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7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0.8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去药渣,取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
4)将步骤2)的细粉和步骤3)的稠膏加蜂蜜混匀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检验合格后分装。每丸含内容物1g,每次10丸,每日3次,30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
1)按以下表1中实施例4的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原料中的炮山甲、山药、五灵脂、党参、土元、大贝、水蛭、蜈蚣、当归、白芥子用温水洗净,晒干,粉碎成100目细粉,备用;
3)将原料中的生附子、生半夏、细辛、桂枝、伏苓、生姜、干姜、肉桂、苍术、黄芪、麻黄、山茱萸、柴胡、升麻、紫石英、半枝莲、白花草、稀莶草、莪术、大黄加粉碎后布包,加水浸泡1小时,滤去浸泡用水,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滤去药渣,取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
4)将步骤2)的细粉和步骤3)的稠膏加蜂蜜混匀,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检验合格后分装。每粒胶囊含内容物1g,每次10粒,每日3次,30天为一个疗程。
表1
原料(g)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生附子 | 10 | 500 | 200 | 10 |
生半夏 | 5 | 200 | 105 | 200 |
细辛 | 5 | 200 | 105 | 5 |
桂枝 | 5 | 200 | 110 | 200 |
伏苓 | 5 | 200 | 110 | 5 |
生姜 | 10 | 500 | 260 | 500 |
干姜 | 5 | 100 | 55 | 5 |
肉桂 | 5 | 50 | 30 | 50 |
苍术 | 5 | 50 | 30 | 5 |
黄芪 | 5 | 100 | 60 | 100 |
麻黄 | 3 | 30 | 18 | 3 |
山茱萸 | 5 | 100 | 60 | 100 |
柴胡 | 5 | 100 | 55 | 5 |
升麻 | 5 | 50 | 30 | 50 |
紫石英 | 5 | 200 | 105 | 5 |
半枝莲 | 5 | 200 | 105 | 200 |
白花草 | 5 | 200 | 110 | 5 |
稀莶草 | 10 | 300 | 170 | 300 |
莪术 | 10 | 200 | 110 | 10 |
大黄 | 5 | 200 | 105 | 200 |
蜂蜜 | 100 | 500 | 300 | 100 |
炮山甲 | 15 | 400 | 205 | 400 |
山药 | 10 | 300 | 155 | 10 |
五灵脂 | 10 | 100 | 65 | 100 |
党参 | 10 | 100 | 55 | 10 |
土元 | 10 | 100 | 55 | 100 |
大贝 | 5 | 30 | 20 | 5 |
水蛭 | 5 | 200 | 115 | 200 |
蜈蚣 | 5 | 200 | 115 | 5 |
当归 | 5 | 100 | 55 | 100 |
白芥子 | 5 | 200 | 105 | 5 |
以下结合具体病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使用及治疗效果。
典型病例:
1、陈某,女,81岁,2011年8日患子宫癌,子宫肌瘤左侧10×15毫米,经上级医院行放疗,于2012年5月转移肠癌,人体消瘦,四肢浮肿,头晕,泛力,脉细无力,腹泻,腹胀,小腹部更加明显,小便黄,大便带血,于2012年5月17日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10天后血便停止,继续服用50天,症状消失,现健在随访见在。
2、李某,女,34岁,于2012年3月经上级医院疹断为子宫肌瘤22×22毫米,月经过多,一月2~3次,腹痛,腹胀,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胃胀,失眠,轻度贫血,于2012年3月21日用本发明治疗60天,症状消失。
3、苏某,女,45岁,因腹痛,月经过多,腰痛,头晕,头痛,于2010年3月经上级医院诊断子宫肌瘤17×15毫米,于20107月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冶疗2个月,症状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4、杨某,女,38岁,近一年经期出血量多,有血块,小腹胀痛,于2011年12月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6×12毫米,当日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药物10天后,月经正常,且小腹无不适感,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缩小至3×4毫米,继续服用20天后,复查发现子宫肌瘤消失,至今未复发。
5、柳某某,女,48岁,B超发现子宫肌瘤已有4年,月经有时拖后有时提前,经后身体倦乏,胃脘疼痛,近半月咽喉肿痛,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滑。于2012年3月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连续服用2个月后,诸症消失,半年后复查未见复发。
6、范某,女,39岁,月经量增多,有血块,经期延绵不绝,并伴有外阴瘙痒以及感冒咽痛声哑,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滑。于2012年1月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8×13毫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子宫肌瘤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Claims (7)
1.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附子10~500份、生半夏5~200份、细辛5~200份、桂枝5~200份、伏苓5~200份、生姜10~500份、干姜5~100份、肉桂5~50份、苍术5~50份、黄芪5~100份、麻黄3~30份、山茱萸5~100份、柴胡5~100份、升麻5~50份、紫石英5~200份、半枝莲5~200份、白花草5~200份、稀莶草10~300份、莪术10~200份、大黄5~200份、蜂蜜100~500份、炮山甲15~400份、山药10~300份、五灵脂10~100份、党参10~100份、土元10~100份、大贝5~30份、水蛭5~200份、蜈蚣5~200份、当归5~100份、白芥子5~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为:生附子200份、生半夏105份、细辛105份、桂枝110份、伏苓110份、生姜260份、干姜55份、肉桂30份、苍术30份、黄芪60份、麻黄18份、山茱萸60份、柴胡55份、升麻30份、紫石英105份、半枝莲105份、白花草110份、稀莶草170份、莪术110份、大黄105份、蜂蜜300份、炮山甲205份、山药155份、五灵脂65份、党参55份、土元55份、大贝20份、水蛭115份、蜈蚣115份、当归55份、白芥子1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为丸剂或胶囊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炮山甲、山药、五灵脂、党参、土元、大贝、水蛭、蜈蚣、当归和白芥子用温水洗净,晒干,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配方量的生附子、生半夏、细辛、桂枝、伏苓、生姜、干姜、肉桂、苍术、黄芪、麻黄、山茱萸、柴胡、升麻、紫石英、半枝莲、白花草、稀莶草、莪术和大黄粉碎后加水浸泡0.5~1小时,滤去浸泡用水,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滤去药渣,取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将步骤1)的细粉和步骤2)的稠膏加蜂蜜混匀,按照需要制成不同的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细粉的粒度为100~3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加水煎煮过程中,第一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8~12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1.5小时;第二次煎煮时,水的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0.5~1小时0.5~1小时。
7.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制剂的剂型为丸剂或胶囊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97504XA CN102949698A (zh) | 2012-11-29 | 2012-11-29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97504XA CN102949698A (zh) | 2012-11-29 | 2012-11-29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49698A true CN102949698A (zh) | 2013-03-06 |
Family
ID=47759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97504XA Pending CN102949698A (zh) | 2012-11-29 | 2012-11-29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4969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4330A (zh) * | 2014-11-20 | 2015-02-04 | 解淑琼 | 一种治疗淤血蓄结型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48043A (zh) * | 2015-01-23 | 2015-04-29 | 崔银方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
CN110507793A (zh) * | 2019-07-23 | 2019-11-29 | 广州伍氏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癌、卵巢癌及肌瘤的组合药物及其制法 |
-
2012
- 2012-11-29 CN CN201210497504XA patent/CN10294969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24330A (zh) * | 2014-11-20 | 2015-02-04 | 解淑琼 | 一种治疗淤血蓄结型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48043A (zh) * | 2015-01-23 | 2015-04-29 | 崔银方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
CN110507793A (zh) * | 2019-07-23 | 2019-11-29 | 广州伍氏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癌、卵巢癌及肌瘤的组合药物及其制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299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816428B (zh) | 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的制剂 | |
CN105664099A (zh) | 一种温补肾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62650A (zh) |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4225215A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 | |
CN102048893A (zh) |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740437A (zh) |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06540B (zh) | 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84717A (zh) | 一种内服治疗便秘的中药方剂 | |
CN101085328A (zh) | 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922281A (zh) | 一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贴敷药膏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99404A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汤剂 | |
CN102949698A (zh)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64250B (zh) |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784234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463588A (zh) |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394030A (zh) |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85596B (zh) | 一种用于治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988858A (zh) | 治疗腰腿酸痛、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0534468C (zh) | 一种内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435641A (zh) |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4043024A (zh) | 一种治疗气滞型癥瘕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027784A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袋中药组合物 | |
CN103463397A (zh) | 一种治疗肾阴虚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028086B (zh) |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药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