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3133B - 吸引捕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引捕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3133B
CN102933133B CN201180027285.2A CN201180027285A CN102933133B CN 102933133 B CN102933133 B CN 102933133B CN 201180027285 A CN201180027285 A CN 201180027285A CN 102933133 B CN102933133 B CN 102933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outlet
mentioned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72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3133A (zh
Inventor
吉田长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33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3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1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14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cleaning by blowing-off, also combined with suction clea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8Nozzles with means adapted for blo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的前部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上述吸入口下方的吹出口,并沿着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

Description

吸引捕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捕集被捕集物的吸引捕集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吸入机构和吹出机构的吸引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吸入并捕集尘、埃等的装置,电动吸尘器、机器人清洁器正在普及。例如电动吸尘器在电动吸尘器主体的内部设有电动鼓风机,利用电动鼓风机的动作,从吸入口吸入包含尘埃的空气。被吸入的空气从过滤器通过,由此捕集尘埃,从过滤器通过的被除去了尘埃的空气从电动吸尘器被排出。为了提高尘埃的吸引效率,这样的电动吸尘器有时设有如下机构:使从电动吸尘器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在电动吸尘器的主体内部循环而从设于吸入口的吹出口吹出。
现有的吸引捕集装置被专利文献1公开。该吸引捕集装置在开口的进气口设有喷嘴,喷嘴通过配管部与气泵连接。当电动鼓风机开始动作时,气流从吸入口被吸入。同时在气泵中开始贮存压缩空气,当为任意的压力以上时,阀门打开,压缩空气在配管部输送并从喷嘴喷射。并且,利用从喷嘴喷射的高速气流吹掉附着于清扫面的尘埃、位于凸凹内的尘埃,吹掉的尘埃从进气口被吸入。由此,能有效地捕集尘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213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吸引捕集装置的进气口配置于比喷嘴更靠高速气流的喷射方向后方。因此,为了从进气口吸入尘埃,需要使尘埃较高地飞扬,因而存在不能利用进气口吸入的尘埃被散播的问题。另外,虽然公开有为了防止尘埃散播而使在开口部具有伞状部,然而以这种构成存在于墙边处伞状部会碰到墙壁,由此无法吸入墙边的尘埃。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物的吸引捕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的前部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下方的吹出口,并沿着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的前部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下方的吹出口,并沿着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根据该构成,当吸引捕集装置被驱动时,从形成于主体箱体的前部的吸入口吸入外部气体,利用吹出机构从吹出口沿着被捕集面吹出空气。另外,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被卷入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沿着被捕集面流动。并且,从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或者风量的大小比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或者风量的大小更大,因此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成为被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而被吸入口吸入。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上述主体箱体相对于被捕集面具有规 定的间隙地配置,并且上述吹出口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后方,从上述吹出口朝向前方吹出在上述间隙流通的气流。
根据该构成,当吸引捕集装置被驱动时,从吹出口吹出在主体箱体和被捕集面的间隙流通的气流。另外,吹出口配置于比吸入口更靠后方,因此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将处于主体箱体和被捕集面相对的范围的被捕集物卷入气流。并且,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沿着被捕集面流动到主体箱体的前方而成为被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而被吸入口吸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上方的吹出口,并朝向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上方的吹出口,并朝向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中,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主体箱体的前部。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中,上述主体箱体相对于被捕集面具有规定的间隙并在底面配置有上述吸入口。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中,上述吸入口形成为在与上述被捕集面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中,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流入方向相对于被捕集面大致平行,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吸入口的前方改变方向而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中,设有多个上述吹出口。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中,多个上述吹出口相对配置,从相对的一个上述吹出口和其它的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发生碰撞并被导向前方。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中,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包含上述吸入机构的排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或者风量大小比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或者风量大小更大,因此被吹出的气流成为被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而被吸入口吸入。此时,被吹出的气流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卷入该气流并与被吸入的气流汇合。因此,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分析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分布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中分析被捕集面中的气流的流线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图14是分析在墙边使用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时的气流的流线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而表示本发明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一例的实施方式,并非想要将本发明限定于下面说明的吸引捕集装置,这一点在权利要求书所包含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中也同样。另外,下面说明的具体的数值仅仅是例示,不限定发明的内容。图1、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吸引捕集装置1具备捕集被捕集物的主体箱体2。吸引捕集装置1的主体箱体2相对于被捕集面10具有规定的间隙9地配置。并且,在主体箱体2的相对于被捕集面10正交的前表面2a设有吸入口3,在比吸入口3更靠下方且靠后方设有吹出口4。为了从大范围吸入外部气体,吸入口3在被捕集面10的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在前表面2a的横宽方向大开口地形成。为了使气流以任意的速度吹出到被捕集面10,吹出口4开口形成为点状。
吸入口3通过吸入通道5与电动鼓风机6连接。由此,吸入口3、吸入通道5以及电动鼓风机6构成从吸入口3一并吸入被捕集物和外部气体的吸入机构。吹出口4面向与吸入口3相同的方向开口。另外,为了沿着被捕集面10吹出气流,吹出口4稍微朝向被捕集面10倾斜。吹出口4通过配管部8连接到气泵7。由此,吹出口4、配管部8以及气泵7构成沿着被捕集面10从吹出口4吹出气流的吹出机构。此外,被气泵7压缩的空气为由未图示的过滤器除去了尘埃等被捕集物的 空气。
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1中,当电动鼓风机6被驱动时,如箭头A1所示,从吸入口3以任意的速度吸入外部气体。另外,如箭头B1所示,被气泵7压缩的空气以任意的速度从吹出口4被吹出。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在主体箱体2和被捕集面10的间隙9流通。当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在主体箱体2和被捕集面10的间隙9流通时,将主体箱体2下方的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卷入气流而向吸入口3的前方流通。 
此时,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设定为比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的大小更大。由此,在包含吸入口3和吹出口4的一定范围内产生空气循环,如箭头B2所示,沿着被捕集面10流动的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向上方转换。并且,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成为被吸入口3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而流入到吸入通道5。由此,被捕集面10上的尘埃包含在气流中被捕集。
而且,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在主体箱体2和被捕集面10的间隙9流通,将存在于该间隙9的被捕集物卷入气流而向吸入口3的前方吹出,因此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物。
此外,将吹出口4设于比吸入口3更靠下方且靠后方的哪个位置不特别限定。如图13所示,通过增加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在主体箱体2和被捕集面10的间隙9流通的时间(增加距离),由此遍及更大范围地将存在于该间隙9的被捕集物卷入气流而向吸入口3的前方吹出,因此能不散播地捕集更多的被捕集物。
图3是分析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规定的速度差时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分布的图。将吸入的气流的速度设为17m/s,将吹出的气流的速度设为10m/s,将速度差设为7m/s。据此,在吸入口3的前方40mm附近被吹出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向上方转换,可以确认与被吸入的气流汇合。因此,能将吸入口3的前方40mm的范围设为捕集范围。
此外,通过改变吹出口4的气流速度和吸入口3的气流速度的大小和改变速度差,捕集范围能设定为任意的范围。
另外,在将作为被捕集物的 的发泡珠粒放置于作为被捕 集面10的地板的状态下,将吸入气流的速度设为17m/s、将吹出气流的速度设为10m/s进行吸引。其结果是,在吸入口3的前方40mm、宽10mm的捕集范围内能不散播地吸入全部被捕集物。
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由此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成为被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而被吸入口3吸入。此时,被吹出的气流将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卷入该气流而与被吸入的气流汇合。因此,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
另外,由于使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气流的流入方向与被捕集面10大致平行,因此从吹出口4被吹出的气流在吸入口3的前方改变方向并从吸入口3被吸入。由此,能将捕集范围设为吸入口3的前方的一定范围,能捕集主体箱体2前方的开放空间的尘埃。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的图1~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在吸引捕集装置1的主体箱体2与被捕集面10之间不具有规定的间隙9,吹出口4配置于吸入口3的下方。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的图1~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1的吹出口11形成为在与被捕集面10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而且,吹出口4形成为在与被捕集面10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由此能对于被捕集面10宽幅地吹出气流。由此,气流所流动的被捕集面10上的范围成为在横宽方向大的范围,因此能将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更多地卷入气流,能提高吸引效率。
[第4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的图1~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1的吹出口14包括具有点状开口形状的第1吹出口12和第2吹出口13。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第1吹出口12和第2吹出口13以使被吹出的气流发生碰撞而被导向前方的方式相对地配置。此外,优选的是气流碰撞的位置设为气流的移动向量向上方转换的范围,且是离开主体箱体2的吸入口3的前方。
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1中,当电动鼓风机6被驱动时,从第1吹出口12被吹出的气流和从第2吹出口13被吹出的气流发生碰撞,由此产生将气流的移动向量向上方转换的力。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能以更少的气流的吹出量有效地将气流的移动向量向上方转换,因此可以采用更廉价的气泵7(参照图1)。因此,能降低吸引捕集装置1的成本,并且能降低耗电。此外,在第1~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气泵7而设置鼓风风扇。
[第5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侧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的图1~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吸引捕集装置1的背面侧设有排气口15,电动鼓风机6和排气口15由排气管道16连接。另外,采用如下构成,即,不设置气泵7(参照图1)而设置从排气管道16分支的配管部17,经由配管部17连接电动鼓风机6和吹出口4。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1中,当电动鼓风机6被驱动时,从吸入口3以任意的速度吸入外部气体。当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外部气体被未图示的过滤器除去被捕集物后,经过排气管道16输送并从排 气口15被吹出。电动鼓风机6的排气的一部分经过从排气管道16分支的配管部17输送而从吹出口4被吹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而且,能利用电动鼓风机6的排气的一部分从吹出口4吹出气流,因此不必搭载气泵等鼓风机,能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成本。另外,能降低用于气泵等鼓风机的电力,因此能减小耗电。另外,能实现装置的轻量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将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设定得比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采用具有排气口15的构成,但在通过改变吸入口3、吹出口4的形状而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不具有排气口15的构成。
[第6实施方式]
图8、图9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的图1~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1的吹出口22包括具有点状开口形状的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另外,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均设于吸入口3的上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在主体箱体2与被捕集面10之间不具有规定的间隙9,但也可以具有规定的间隙9。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在上述构成的吸引捕集装置1中,当电动鼓风机6被驱动时,如箭头C1所示,从吸入口3以任意的速度吸入外部气体。另外,如箭头D1所示,被气泵7压缩的空气以任意的速度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朝向被捕集面10被吹出。
此时,设定为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由此,在包含吸入口3和第1吹出口20以及第2吹出口21的一定的范围内产生空气循环。
参照图9详细说明,如箭头D2所示,到达(碰撞)被捕集面10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向吸入口3的前方方向转换,沿着被捕集面10流 动。接着,如箭头D3所示,沿着被捕集面10流动一定距离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向吸入口3方向转换。并且,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成为被吸入口3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而流入到吸入通道5。由此,被捕集面10上的尘埃包含在气流中而被捕集。
即,当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成为被吸入口3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时,将存在于主体箱体2和被捕集面10的前方的被捕集物卷入气流,因此可以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物。
图10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中分析被捕集面10的气流的流线的图。如图10所示,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在吸入口3的前方10mm附近到达(碰撞)被捕集面10。并且,到达(碰撞)被捕集面10的气流沿着被捕集面10向吸入口3的前方方向流动约30mm。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于在包含吸入口3和第1吹出口20以及第2吹出口21的一定范围内产生空气循环,因此气流的移动向量在吸入口3的前方40mm附近向吸入口3方向转换,与被吸入到吸入口3的气流汇合。另一方面,在吸入口3的前方40mm附近,在散播被捕集物的方向(与吸入口3相反的方向)不产生气流的移动向量。这样,由于在吸入口3的前方40mm附近仅在吸入口3方向产生移动向量,因此能不散播地捕集存在于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
此外,为了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容易向下方转换,也可以采用以使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发生碰撞而被导向前方的方式相对地配置。此时,优选的是气流发生碰撞的位置是在碰撞的气流沿着被捕集面10向前方流动后该气流的移动向量向上方转换的范围,且是离开主体箱体2的吸入口3的前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出口22包括2个吹出口(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但也可以是1个吹出口(第1实施方式的吹出口1)。
[第7实施方式]
图11、图12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的图1~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1的吹出口22包括具有点状开口形状的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另外,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均设于吸入口23的上方。另外,吸入口23形成于主体箱体2的底面2B。其它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吸入口23形成于箱体2的底面2B,由此从吸入口23被吸入的气流不仅包含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箭头C1),而且还包含在被捕集面10和主体箱体2的间隙9处从吸入口23的后方朝向吸入口23的气流(箭头C2)。
由此,能将存在于主体箱体2和被捕集面10的间隙9、且存在于吸入口23的后方的被捕集物卷入气流而从吸入口23捕集。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不散播地捕集被捕集面10上的被捕集物。而且,由于吸入口23配置于主体箱体2的底面2B,因此,不仅能有效地收集吸入口23的前方的尘埃等被捕集物,也能有效地收集吸入口23的后方的尘埃等被捕集物。此外,在第6实施方式和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气泵7而设置鼓风风扇。另外,在第6实施方式和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5实施方式所示那样不设置气泵7。
另外,在第6实施方式和第7实施方式中,从吹出口22被吹出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向吸入口3、23方向转换的地点是比从吹出口22(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到达被捕集面的地点向吸入口3、23的前方方向更远的地点,但是,例如图15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的另一例那样,也可以为从吹出口22被吹出的气流到达被捕集面的地点和从吹出口22被吹出的气流的移动向量向吸入口3、23方向转换的地点是大致同一地点。
即,也可以是在如箭头F1所示以任意的速度从吹出口22朝向被捕集面10被吹出的气流到达被捕集面10时,如箭头F2所示气流的移动向量向吸入口3方向转换。然后,从吹出口22被吹出的气流如箭头E1所示成为以任意的速度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气流的一部分。
[风速和风量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有关吹出口和吸入口的气流的速度,设为从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吹出口的气流的速度<吸入口的气流的速度),也可以换言之,从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风量比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风量大。
这是因为,气流的风量是通过将吹出口或者吸入口的截面面积与气流的速度(风速)相乘而算出的(气流的风量=截面面积×风速)。即,如各图所示,吸入口的截面面积的大小比吹出口的截面面积的大小更大,另外,如上所述,从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风速)大小比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风速)大小更大。因此,从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风量比从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风量大。
气流的风量可以通过调整截面面积和/或气流的速度(风速)而设为所期望的风量。如上所述,通过使吸入口的截面面积和气流的速度(风速)均比吹出口的截面面积和气流的速度(风速)大,可以使吸入口的气流的风量比吹出口的气流的风量大,但也可以是例如使吸入口的气流的速度(风速)比吹出口的气流的速度(风速)小,而使吸入口的截面面积比吹出口的截面面积大,从而使吸入口的气流的风量比吹出口的气流的风量大。此外,在第6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中,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气流的风量设定为0.5m3/min(分钟),从吹出口22被吹出的气流的风量设定为0.002m3/min。
[墙边的集尘效果的说明]
图14是分析在墙边使用本发明的吸引捕集装置时的气流的流线的图。图14是使用第6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1的图,但使用其它实施方式的吸引捕集装置1也能获得同样的集尘效果。
在图14中,吸入口3与壁面W之间为30mm。从第1吹出口20和第2吹出口21被吹出的气流在吸入口3的前方约10mm的地点到达被捕集面10,并沿着被捕集面10朝向吸入口3的前方流动。另外,沿着被捕集面10流动的气流到达(碰撞)壁面W,气流的移动向量向相反方向(吸入口3方向)转换。并且,移动向量向吸入口3的方向转换的气流与从吸入口3被吸入的气流汇合。由此,能不散播地有效地捕集存在于墙边、角落、拐角等难以进行除尘场所的被捕集物。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具有吹出气流的机构和吸入气流的机构的吸引捕集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吸引捕集装置;2:箱体;3、23:吸入口;4、11、14、22:吹出口;5:吸入通道;6:电动鼓风机;7:气泵;8、17:配管部;9:间隙;10:被捕集面;12、20:第1吹出口;13、21:第2吹出口;15:排气口;16:排气管道。

Claims (12)

1.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的前部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下方的吹出口,并沿着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2.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的前部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下方的吹出口,并沿着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3.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上方的吹出口,并朝向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速度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4.一种吸引捕集装置,其利用具有在主体箱体开口形成的吸入口的吸入机构吸入并捕集被捕集面上的被捕集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具备吹出机构,该吹出机构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上方的吹出口,并朝向被捕集面从上述吹出口朝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吹出气流,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比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的风量大小更大,使得从上述吹出口向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主体箱体的前方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汇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入口形成为在与上述被捕集面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的气流的流入方向相对于被捕集面大致平行,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在上述吸入口的前方改变方向而从上述吸入口被吸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上述吹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吹出口相对配置,从相对的一个上述吹出口和其它的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发生碰撞并被导向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吹出口被吹出的气流包含上述吸入机构的排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相对于被捕集面具有规定的间隙地配置,并且上述吹出口配置于比上述吸入口更靠后方,从上述吹出口朝向前方吹出在上述间隙流通的气流。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主体箱体的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箱体相对于被捕集面具有规定的间隙并在底面配置有上述吸入口。
CN201180027285.2A 2010-06-11 2011-06-02 吸引捕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3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3741 2010-06-11
JP2010-133741 2010-06-11
JP2011-057603 2011-03-16
JP2011057603A JP5073840B2 (ja) 2010-06-11 2011-03-16 吸引捕集装置
PCT/JP2011/062669 WO2011155381A1 (ja) 2010-06-11 2011-06-02 吸引捕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3133A CN102933133A (zh) 2013-02-13
CN102933133B true CN102933133B (zh) 2015-09-09

Family

ID=4509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728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3133B (zh) 2010-06-11 2011-06-02 吸引捕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7680A1 (zh)
JP (1) JP5073840B2 (zh)
CN (1) CN102933133B (zh)
WO (1) WO20111553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7458A (zh) * 2013-11-01 2014-01-2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循环风灰尘清除器
CN104224045B (zh) * 2014-10-08 2016-08-17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双功能吸尘器
KR101684353B1 (ko) * 2015-06-22 2016-12-08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무동력 집진장치
WO2017124633A1 (zh) 2016-01-20 2017-07-2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WO2017124627A1 (zh) 2016-01-20 2017-07-27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US10575688B2 (en) 2016-01-20 2020-03-03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CN105496303B (zh) * 2016-01-20 2018-01-30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吸尘器
CN105662272B (zh) * 2016-01-20 2019-04-26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吸尘器
DE102017100301A1 (de) * 2017-01-09 2018-07-12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Sich selbsttätig fortbewegendes Reinigungsgerät
DE102017100299A1 (de) 2017-01-09 2018-07-12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Sich selbsttätig fortbewegendes Reinigungsgerät
CN109811685A (zh) * 2019-03-22 2019-05-28 中南大学 一种清扫机构
JP2021115390A (ja) * 2020-01-29 2021-08-10 スリー・ア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掃除機
US20240050993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Onsite cleaning system and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7376Y (zh) * 1994-10-20 1996-01-17 蔡文滋 兼具清洁地面作用之吸尘器吸头结构
CN201290641Y (zh) * 2008-11-20 2009-08-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脉冲喷气助吸式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7015U (ja) * 1993-12-13 1995-07-11 英夫 土井 掃除機
JPH11187988A (ja) * 1997-10-14 1999-07-13 Kankyo Co Ltd 気流循環式掃除機
JPH11346970A (ja) * 1998-06-08 1999-12-21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及び掃除方法
KR100267385B1 (ko) * 1998-06-11 2000-10-16 구자홍 진공청소기의 흡입/불기겸용 흡입구의 구조
JP2001078926A (ja) * 1999-09-17 2001-03-27 Hitachi Koki Co Ltd 携帯用集塵機
JP2001321305A (ja) * 2000-05-18 2001-1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2001353110A (ja) * 2000-06-14 2001-1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165734A (ja) * 2000-11-30 2002-06-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床用吸込具
JP2005034782A (ja) * 2003-07-17 2005-02-10 Sony Corp 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7376Y (zh) * 1994-10-20 1996-01-17 蔡文滋 兼具清洁地面作用之吸尘器吸头结构
CN201290641Y (zh) * 2008-11-20 2009-08-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脉冲喷气助吸式吸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3133A (zh) 2013-02-13
WO2011155381A1 (ja) 2011-12-15
US20130067680A1 (en) 2013-03-21
JP2012016572A (ja) 2012-01-26
JP5073840B2 (ja)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3133B (zh) 吸引捕集装置
CN104095590B (zh) 吸尘器
DE60234694D1 (de) Selbständiger hochwirksamer staubsauger
EP1457150A3 (en) Vacuum cleaner
GB2409403B (en) Suction cleaners
CN200958203Y (zh) 高效吸尘车吸尘口结构
US20070039123A1 (en) Vacuum cleaner
CN106073634A (zh) 吸尘器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06443652U (zh) 吸尘器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05251751B (zh) 矿粉尘排放与收集装置及方法
US7143468B2 (en) Vortex vacuum cleaner nozzle with means to prevent plume formation
CN205288978U (zh) 一种打叶复烤出料口除尘装置
CA2461879A1 (en) Nozzle assembly with air flow acceleration channels
CN211439606U (zh) 一种喷砂机防尘装置
EP1437081A3 (en) Vacuum cleaner
CN103213846A (zh) 一种谷物晒场清扫方法及装置
US8857013B2 (en) Vacuum cleaning device, comprising a unit with a movable surface for generating an oscillating airflow
JP2008188422A (ja)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電気掃除機
CN203775732U (zh) 一种收割机清选系统
CN103142184A (zh) 一种循环节能吸尘装置
CN2614789Y (zh) 一种湿法静电除尘器
SE0302705D0 (sv) Vacuum cleaner outlet
JPH07144112A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04744001U (zh) 吸尘清洁装置
JP6503918B2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