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炼烟气副产物的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金属硫化矿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包含大量的二氧化硫及一些有害金属成分,从环保和综合利用角度出发,在工业化生产中,一般会根据烟气SO2浓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当 SO2浓度<2.5%时,一般需采用烟气脱硫(FGD)的方法进行处理。当SO2浓度为2.5%-3.5%时,SO2烟气可直接用于生产硫酸,目前主要有2种工艺,一种是低浓度SO2非稳态转化工艺,另一种是托普索公司的WSA湿法制酸工艺。当SO2浓度为3.5%-5.0%时,可采用常规的一转一吸制酸工艺,一般加尾气吸收装置后制酸尾气才能达标排放。当SO2浓度>5.0%时,可采用常规的两转两吸制酸工艺。
绝大多数金属硫化矿装置均配套设置有制酸系统,实现烟尘回收及二氧化硫制硫酸。其一般的生产工艺为:烟气净化、干燥、转化,烟气净化的作用是除去杂质、降低温度和移走热量。从冶炼系统来的炉气中含有尘、酸雾、砷、氟等有害物质,通过净化工序后,使上述有害物质含量降低到符合制酸标准要求。烟气净化的方法一般使用稀硫酸对烟气进行洗涤,使烟气中所携带的金属离子和各种杂质大部分进入稀硫酸循环液中,在稀硫酸溶液的循环使用过程中,所含金属离子和各种杂质的浓度会不断增加,为保证稀硫酸循环液的浓度稳定,需要开路(即分流一部分),这部分稀硫酸废水含大量重金属等杂质,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工业化生产中通常称之为“污酸”。
污酸处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课题,污酸中含有汞、砷、镉、铅等对人和动物危害最为严重的重金属毒害物质,这些物质进人大气、水体和土壤等各种环境后,均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各种途径被动物吸收。当这些重金属在动物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会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机能,直至引起动物的死亡。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重金属污染的消除往往更为困难,对生物引起的影响和危害也更为严重,因此烟气制酸中产生的污酸废水必须再进行处理才能排放。
现有技术中,含重金属废水的治理方法很多,如中和法、硫化法、铁氧化法、电凝聚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由于污酸废水具有排量大、含量高和组成复杂等特点,目前在工业化生产中采用得较多的是硫化法和硫酸亚铁—石灰法两大类。
硫酸亚铁—石灰法是用石灰中和污酸并调节pH值,利用硫酸亚铁中的铁能与砷生成难溶盐、铁的氢氧化物具有强大的吸附和絮凝能力的特性,达到去除污酸中砷、镉等有害重金属的目的。但硫酸亚铁—石灰法处理污酸所产生的渣量很大,且砷等重金属在渣中呈稀散分布,砷、镉等资源再回收困难,废渣的无泄漏永久存放也难以实现,二次污染随时都可发生。
硫化法是用可溶性硫化物与重金属反应,生成难溶硫化物,将其从污酸中除去。硫化渣中砷、镉等含量大大提高。在去除污酸中有毒重金属的同时实现了重金属的资源化,这类反应可在pH值较低的条件下发生,但其中含有氟氯等离子,留下的稀酸只能用于磷肥生产或者进行中和法处理,若使用后者,同样产生石膏渣和工业废水。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方法要么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的废石膏渣,处理后的废水得不到综合利用,要么含有氟氯等离子,只能回用于特定的领域,不能做到真正的回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和设备。该发明具有废水零排放量少、适用范围广、重金属回收利用率高、综合渣无害化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在于以下工艺步骤:
a在酸性条件下,污酸经铁置换回收重金属,过滤得滤液1。
b然后将滤液1采用硫化法回收重金属,过滤得滤液2。
c接着将滤液2中和,调节PH =8-9后氧化,过滤的滤液3。
d 对滤液3进行深度处理,回收可用水。
e最后将深度处理后剩余的浓水经热风浓缩回收得到钠盐。
所述的含重金属污酸,含有硫酸1-20%,含砷 0.005-5g/l,含铜 0.01-5g/l。
所述的硫化法,是指在污酸中加入硫化氢气体或其它易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生成难溶的硫化物。
所述中和方法中使用的中和剂为石灰乳、氢氧化钠或石灰石。
所述的氧化的方式为通入空气。
所述的深度处理为膜技术或离子交换技术。
本发明的原理: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在铁置换过程中,按金属元素活性表,金属铁与活性较低的贵金属,如铅、铜、汞、银、铂、金等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价铁,而活性较低的贵金属则被置换成金属态沉淀下来,通过沉降或过滤等物理方法能够沉淀下来,分离的渣能够用于回收贵金属,而水溶液需进一步处理。置换反应方程式为:
M2+ + Fe =M+ Fe2+
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在硫化步骤中,利用硫化氢中的 S2- 与重金属离子之间有较强的亲和力,生成溶度积极小的硫化沉淀物而从溶液中除去。硫化沉淀之后,使用过滤等物理方法分离溶液和沉淀,溶液含有硫酸、氟、氯等需要进一步处理,硫化渣可用于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硫化反应方程式为:
M2+ + S2+ =MS↓
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在中和步骤中,利用碱与污酸中的酸反应,调高PH值,生成氢氧化铁或氢氧化亚铁絮状沉淀物,它们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将含砷化合物吸附,形成绒体凝胶下沉。中和沉淀之后,鼓入空气进行氧化,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使用过滤等物理方法分离溶液和沉淀,溶液达到排放要求,中和渣含重金属低,可用于制作建筑材料。
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在深度步骤中,使用的方法为膜技术或离子交换技术。处理后的大部分为净化水可回用,剩余下来的水为浓水,将剩余浓水作进一步处理。
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在热风浓缩步骤中,污酸经上一步处理得到的浓水溶液,在反应塔或反应釜中加热,再与热风逆流接触蒸发浓缩,在加热和热风的作用下进入气相,经本工艺处理后得到的浓溶液可结晶回收钠盐,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首先利用金属铁与活性较低的重金属,如铅、铜、汞、银、铂、金等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回收其中的有价重金属;再利用硫化氢中的 S2- 与重金属离子之间有较强的亲和力,生成溶度积极小的重金属硫化沉淀物,除去了溶液中铁、砷、镉等重金属离子并回收利用;然后再进行中和与氧化,进一步去除溶液中的铁离子和砷离子,由于经过上两步处理,得到的中和渣重金属含量低,可用于制作建筑材料;接着将上一步过滤后的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分离得到一部分净化水,剩余下来的水为浓水,要再进行热风浓缩处理,回收钠盐。通过上述五个步骤使污酸处理工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本发明是含重金属污酸常规处理工艺的一大突破,大幅降低了硫酸系统的生产用水量和生产成本,通过铁置换和硫化沉淀两次回收有价金属,降低中和渣的重金属含量,解决了污酸处理中和渣的堆存和利用的难题;铁置换和硫化法的结合处理使传统工艺对砷的脱除效果由98%提高到99.9%,实现真正零排放,深度处理的浓盐水采用热风浓缩能耗低,相当于蒸发釜的40%。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附图2:本发明设备连接示意图。
1-置换反应器 。
2-过滤设备一 。
3-硫化反应器。
4-过滤设备二 。
5-中和反应器 。
6-压滤设备。
7-净化储罐。
8-过膜滤设备。
9-浓水储罐 。
10-热风浓缩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某厂采用本发明:一种含重金属污酸的处理工艺。从制酸系统工程二转二吸开路出来的污酸约300t/d,即12.5t/h,含Cu:10 mg/L -1000mg/L,As:50 mg/L -2000 mg/L,含酸1%-10%。
首先在置换反应器1,污酸与铁发生置换反应,每小时加入铁的量为4 kg -10kg。溶液中的铜离子与铁发生置换反应,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再经过过滤设备,将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铜等金属渣与溶液进行分离,得到含铜等金属渣回收再利用。每小时产渣量10 kg -13kg。
经过滤设备一2过滤后的滤液进入到硫化反应器3中,在硫化反应器3中加入硫化钠,通过S2-与金属离子的亲和力,将溶液中剩余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溶度积极小的重金属硫化物,在硫化反应器中加入硫化剂的量为: 12 kg/h -22kg/h,则产生的含Fe、As等硫化渣的量为48 kg/h -65kg/h。再将所形成的含硫化物的溶液通入过滤设备二4中,使含重金属的硫化渣分离出来,回收再利用。
经过过滤设备二4所得到的滤液进入到中和反应器5,在中和反应器5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8,每吨污酸氢氧化钠的使用量60 kg -80kg,并将溶液中存留的微量重金属离子(主要含Fe)进一步去除,得到的溶液再通入空气进行氧化,使亚铁离子全部转化成铁离子,再进入压滤设备6,将中和渣分离出来外用,此时得到的中和渣量为1.5 t/h -2.25t/h,从压滤设备6出来的滤液进入净化储罐7中,再经过膜滤设备8,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得到的上清液,可直接作为净化水回用,而浓水进入浓水储罐9中后,再经过热风浓缩处理器处理,通过热风与液体进行热交换,而以饱和水的形式将浓液中水分带走,达到浓缩的目的。尾气由烟囱达标排放,浓缩后的溶液结晶回收钠盐,从而实现零排放。
实例2
某厂从制酸系统工程二转二吸开路出来的污酸约200t/d,即8.3t/h,含Cu:1000 mg/L -2500mg/L,As:1500 mg/L -3000 mg/L,含酸5%-15%。
首先在置换反应器1,污酸与铁发生置换反应,每小时加入铁的量为8 kg -20kg。溶液中的铜与铁发生置换反应,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再经过过滤设备,将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铜等金属渣与溶液进行分离,得到含铜等金属渣回收再利用。每小时产渣量9 kg -22kg。
经过滤设备一2过滤后的滤液进入到硫化反应器3中,在硫化反应器3中通入硫化氢,通过S2-与金属离子的亲和力,将溶液中剩余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溶度积极小的重金属硫化物,在硫化反应器中加入硫化剂的量为: 13 L/h -27 L/h,则产生的含Fe、As等硫化渣的量为43 kg/h -72kg/h。再将所形成的含硫化物的溶液通入过滤设备二4中,使含重金属的硫化渣分离出来,回收再利用。
经过过滤设备二4所得到的滤液进入到中和反应器5,在中和反应器5中加入石灰乳,调节PH值=9,每吨污酸中和剂使用量70 kg -110kg,并将溶液中存留的微量重金属离子(主要含Fe)进一步去除,得到的溶液再通入空气进行氧化,使亚铁离子全部转化成铁离子,再进入压滤设备6,将中和渣分离出来外用,此时得到的中和渣量为1.5 t/h -2. 5t/h,从压滤设备6出来的滤液进入净化储罐7中,再经过膜滤设备8,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得到的上清液,可直接作为净化水回用,而浓水进入浓水储罐9中后,再经过热风浓缩处理器处理,通过热风与液体进行热交换,而以饱和水的形式将浓液中水分带走,达到浓缩的目的。尾气由烟囱达标排放,浓缩后的溶液结晶回收钠盐,从而实现零排放。
实例3
某冶炼厂从制酸系统工程二转二吸开路出来的污酸约300t/d,即12.5t/h,含Cu:2500 mg/L -5000mg/L,As:3000 mg/L -5000 mg/L,含酸11%-20%。
首先在置换反应器1,污酸与铁发生置换反应,每小时加入铁的量为35 kg -60kg。溶液中的铜与铁发生置换反应,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再经过过滤设备,将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铜等金属渣与溶液进行分离,得到含铜等金属渣回收再利用。每小时产渣量45 kg -70kg。
经过滤设备一2过滤后的滤液进入到硫化反应器3中,在硫化反应器3中加入硫化钠,通过S2-与金属离子的亲和力,将溶液中剩余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溶度积极小的重金属硫化物,在硫化反应器中加入硫化剂的量为: 45 kg/h -75kg/h,则产生的含Fe、As等硫化渣的量为110 kg/h -190kg/h。再将所形成的含硫化物的溶液通入过滤设备二4中,使含重金属的硫化渣分离出来,回收再利用。
经过过滤设备二4所得到的滤液进入到中和反应器5,在中和反应器5中加入石灰石,调节PH值=8.5,每吨污酸中和剂使用量80 kg-160kg,并将溶液中存留的微量重金属离子(主要含Fe)进一步去除,得到的溶液再通入空气进行氧化,使亚铁离子全部转化成铁离子,再进入压滤设备6,将中和渣分离出来外用,此时得到的中和渣量为3 t/h -5t/h,从压滤设备6出来的滤液进入净化储罐7中,再经过膜滤设备8,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得到的上清液,可直接作为净化水回用,而浓水进入浓水储罐9中后,再经过热风浓缩处理器处理,通过热风与液体进行热交换,而以饱和水的形式将浓液中水分带走,达到浓缩的目的。尾气由烟囱达标排放,浓缩后的溶液结晶回收钠盐,从而实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