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6140B -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96140B CN102896140B CN201210411034.0A CN201210411034A CN102896140B CN 102896140 B CN102896140 B CN 102896140B CN 201210411034 A CN201210411034 A CN 201210411034A CN 102896140 B CN102896140 B CN 1028961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ce
- situ
- biology
- antiseepage
- household refu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570 cla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903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00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06010018987 Haemorrhag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319 bleeding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6 geo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71 so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61 compo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43 lipos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场区整形:2)场区防渗;3)场区覆盖;以及4)场区好氧原位生物治理。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能够使垃圾填埋场在一个可控的区域内进行治理,便于精密的计算治理所需的参数,使得整个治理过程受到精确的监控,而且整个过程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状态,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治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3.5%,其中县城只有27.4%。而且“十一五”期间规划目标还有很多项没有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垃圾的产生量。
目前,中国垃圾处理技术主要采用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填埋是中国目前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的最主要方法,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由于受经济发展的约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垃圾主要采用简易填埋的方式,其特征是:垃圾随意堆放,垃圾场底部和周边没有防渗,填埋过程中不做覆盖,无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系统,渗滤液和填埋气无规排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目前中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约有50%是简易垃圾填埋场,30%是受控填埋场,卫生填埋场只占到20%,其中5%为无害化填埋场。简易填埋场和受控填埋场合称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及封场后会产生渗滤液和填埋气体,他们对环境存在很大的即时和潜在危害,且污染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会对周边的大气、水体、土壤、植被和居民造成严重危害,包括恶臭扰民、瓦斯爆炸事故和火灾、污染地下水、场地温度升高导致植物窒息等。国内填埋场的占地一般在十到几十公顷,这些土地在填埋垃圾后一般会作为废弃土地,而且周边土地受填埋场影响,用途也受到限制,这样就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该类填埋场污染问题,同时释放被占用和受到限制的土地资源,目前国内外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普遍采用原位加速治理、异地卫生填埋、筛分回填处理3种技术路线。原位治理是指通过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使非正规垃圾场的污染物排放从无规到有规,并加速污染物的消解,最终达到消除垃圾堆体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异地卫生填埋是指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堆存的垃圾清运至标准的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以达到彻底消除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的目的。筛分回填处理是指将现存垃圾进行筛选,可回收物质进行资源利用,筛上物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筛下物堆肥或就地填埋。
三种技术相比较而言,异地卫生填埋的运输费用高,而且对规划好的卫生填埋场造成负荷冲击,降低了填埋年限;筛分后异地处理若前期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开挖过程中会存在危险,筛分后直接填埋则会造成后期二次污染。而原位治理技术是在没有对填埋垃圾产生二次暴露的情况下的生物技术,投资相对较少。
国内一直沿用的垃圾场原位治理技术是原地封场后,进行表面绿化等,但是垃圾场产生的污染依然按封场后的方式排放和处理,环境和安全的隐患并没有消除。近年来采用填埋场原位加速治理技术,通过注入空气、回灌渗滤液等措施,提高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使其在2-3年内完成完全降解,但是由于国内的非正规垃圾场边界模糊,底和边无防渗措施,顶部覆盖不到位等问题,单纯的原位加速治理技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先进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其不会造成治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场区整形:2),场区防渗;3),场区覆盖;以及4),场区好氧原位生物治理。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在所述步骤1)中,需要对场区确定一边界,对边界内的垃圾进行压实、顶部形状整形和边坡的整形处理。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所述压实密度为450~800kg/m3;所述顶部的坡度为3-5%;所述边坡的坡度为1∶(3-5)。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场区防渗包括周边防渗结构和/或底部防渗结构,其防渗系数不大于10-7m/s。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所述周边防渗结构嵌入底部防渗结构的下部0.5~1m。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场区覆盖包括顶部覆盖结构和边坡覆盖结构;该覆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黏土层、排水层、含上下土工布的防渗膜以及黏土层。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所述黏土层的厚度为0.5~1.5m;所述防渗膜具体为HDPE防渗膜,厚度为1~3mm,该防渗膜嵌入周边防渗结构中。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在所述步骤4)中,垃圾堆体内含水率为40%~60%,抽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维持在2~4%,温度为45~77。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进一步为:所述场区好氧原位生物治理采用SVE/BV技术(土壤蒸汽抽吸和生物通风技术)。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还可为:所述步骤1)至步骤3)可任选一个或者几个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将场区整形、场区防渗、场区覆盖、好氧原位生物治理技术四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该工艺技术相对目前的治理技术而言更加全面和系统,不会产生在治理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危险,而且将垃圾填埋场放在一个可控、密闭的治理环境中,便于精确的控制整个系统的能量、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了治理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在完成场区整形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在完成场区防渗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在完成场区覆盖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场区整形1
需要对场区确定一边界5,对边界5内的垃圾进行压实、顶部6的整形和边坡7的整形处理等步骤的处理。其中,所述压实密度为450~880kg/m3;所述顶部的坡度为3-5%;所述边坡的坡度为1∶(3-5);这样不仅有利于雨水排放和收集,而且满足后续利用的要求,不产生二次搬运的费用。而缓冲带,如马道等,需要根据坡度和堆高的要求来确定。最终的场区形状需要根据垃圾组成、周边环境现状、场址地质构造、后期土地开发规划等因素来决定。
2),场区防渗2
所述场区防渗2用于防止污染源向周边环境的扩散,其包括周边防渗结构12和/或底部防渗结构13。防渗方式包括灌浆法、铺设防渗膜法等多种。防渗结构的防渗系数不大于10-7cm/s。所述周边防渗结构嵌入底部防渗结构的下部0.5~1m。而底部防渗需根据场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即若存在天然防渗结构,防渗系数<10-7cm/s,该部分可不做防渗处理。
3),场区覆盖3
所述场区覆盖3包括顶部覆盖结构和边坡覆盖结构。所述顶部覆盖结构和边坡覆盖结构的结构相同。该覆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黏土层8、排水层9、含上下土工布的防渗膜10以及黏土层8。其中,所述黏土层8的厚度为0.5~2m;所述防渗膜10具体为HDPE防渗膜10,厚度为1~3mm。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边坡覆盖用防渗膜10需采用糙面。边坡覆盖在施工过程中需和场区周边防渗和边坡稳定性一起结合考虑,可避免二次开挖,在采用HDPE防渗膜10作覆盖材料时,防渗膜10需嵌入周边防渗结构中,这样可采用混凝土压顶或嵌入夹缝等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
4),场区好氧原位生物治理4
所述场区好氧原位生物治理采用SVE/BV技术(土壤蒸汽抽吸和生物通风技术)。其中,SVE(Soil Vapor Extraction)指土壤蒸汽抽吸技术,主要是利用有机污染物饱和蒸汽压不同,通过内外压力差,将杂质气体从土壤中抽吸出来。BV(Bio Venting)指生物通风技术,主要是通过向污染介质鼓风,利用好氧微生物快速繁殖降低其中的有机污染物。SVE/BV技术能够调节微生物在垃圾中最优的环境下活动,即垃圾堆体内含水率为40%~60%,抽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维持在2~4%,温度为45~77℃。
本发明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的四个部分可以根据不同项目任选几个部分,但场区好氧原位生物治理4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场区整形;需要对场区确定一边界,对边界内的垃圾进行压实、顶部形状整形和边坡的整形处理,所述压实密度为450~800kg/m3;所述顶部的坡度为3-5%;所述边坡的坡度为1∶(3-5);
2),场区防渗;所述场区防渗包括周边防渗结构和/或底部防渗结构,其防渗系数不大于10-7cm/s,所述周边防渗结构嵌入底部防渗结构的下部0.5~1m;
3),场区覆盖;所述场区覆盖包括顶部覆盖结构和边坡覆盖结构;该覆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黏土层、排水层、含上下土工布的防渗膜以及黏土层;以及
4),场区好氧原位生物治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层的厚度为0.5~1.5m;所述防渗膜具体为HDPE防渗膜,厚度为1~3mm,该防渗膜嵌入周边防渗结构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垃圾堆体内含水率为40%~60%,抽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维持在2~4%,温度为45~7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1034.0A CN102896140B (zh) | 2012-10-25 | 2012-10-25 |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11034.0A CN102896140B (zh) | 2012-10-25 | 2012-10-25 |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96140A CN102896140A (zh) | 2013-01-30 |
CN102896140B true CN102896140B (zh) | 2015-04-15 |
Family
ID=4756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11034.0A Active CN102896140B (zh) | 2012-10-25 | 2012-10-25 |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961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36713B (zh) * | 2014-01-17 | 2016-06-01 | 广东源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零能耗的生活垃圾生化处理系统 |
CN105234146A (zh) * | 2014-06-10 | 2016-01-13 | 冯忠良 | 一种垃圾填埋新工艺 |
CN106001081A (zh) * | 2016-05-30 | 2016-10-12 | 青岛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沼渣的新型污染场地Sb原位解毒方法 |
CN105935693B (zh) * | 2016-05-30 | 2021-02-23 | 上海洁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重污染场地Sb原位及异位耦合解毒方法 |
CN109759416B (zh) * | 2018-05-21 | 2022-04-19 | 光大环境修复(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方法 |
CN109482610A (zh) * | 2018-10-24 | 2019-03-19 | 湖北云应矿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碱渣回填处置工艺 |
CN110644585A (zh) * | 2019-09-06 | 2020-01-03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渗滤液调节系统的施工方法 |
CN111744945A (zh) * | 2020-06-28 | 2020-10-09 |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填埋场土壤修复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5846A (zh) * | 2005-10-21 | 2006-06-14 | 同济大学 | 利用通风填埋层进行渗滤液处理的方法 |
CN1806950A (zh) * | 2006-02-16 | 2006-07-26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
CN101879516A (zh) * | 2009-05-06 | 2010-11-10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改进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结构体和填埋处理方法 |
CN102380498A (zh) * | 2011-08-03 | 2012-03-21 | 城市建设研究院 | 垃圾填埋场好氧治理系统和方法 |
CN202479197U (zh) * | 2012-02-27 | 2012-10-10 | 华侨大学 | 简易垃圾填埋场卫生改进的结构 |
-
2012
- 2012-10-25 CN CN201210411034.0A patent/CN1028961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5846A (zh) * | 2005-10-21 | 2006-06-14 | 同济大学 | 利用通风填埋层进行渗滤液处理的方法 |
CN1806950A (zh) * | 2006-02-16 | 2006-07-26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
CN101879516A (zh) * | 2009-05-06 | 2010-11-10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改进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结构体和填埋处理方法 |
CN102380498A (zh) * | 2011-08-03 | 2012-03-21 | 城市建设研究院 | 垃圾填埋场好氧治理系统和方法 |
CN202479197U (zh) * | 2012-02-27 | 2012-10-10 | 华侨大学 | 简易垃圾填埋场卫生改进的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96140A (zh) | 201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96140B (zh) |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原位生物治理的方法 | |
CN205530203U (zh) | 废物利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结构 | |
CN100395041C (zh) | 一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 |
CN104863184A (zh) | 一种延长渗沥液击穿时间的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1588199U (zh) |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 | |
CN203200794U (zh) | 一种以陈旧垃圾为库底的填埋场防渗结构 | |
CN103264039B (zh) | 垃圾填埋场综合处理方法 | |
CN105983562A (zh) | 垃圾填埋场高维填埋方法 | |
CN109570181A (zh) | 一种组合式垃圾填埋场封场系统 | |
CN208884586U (zh) | 一种固体废物堆存阻隔结构 | |
CN212452804U (zh) | 工业固体废物简易贮存场所污染阻隔系统 | |
CN103357642A (zh) |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原址原位强化好氧稳定方法 | |
Gupta et al. | Bioreactor landfill for MSW disposal in Delhi | |
CN205421353U (zh) | 用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扩容的防渗结构 | |
CN204769817U (zh) | 一种简易填埋场好氧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 | |
KR101008566B1 (ko) | 공기막 구조를 이용한 순환형 매립지의 호기성 정비 및 조성, 운영방법 | |
Srivastava et al. | Bioreactor landfills: sustainable solution for disposa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 |
Reddy |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bioreactor landfills | |
CN108580503A (zh) | 大型垃圾堆边坡整形施工方法 | |
CN203741884U (zh) | 一种填埋场表面密封系统 | |
CN209810895U (zh) | 垃圾填埋场的水平导排系统 | |
CN1850369A (zh) | 一种惰性垃圾的干式填埋方法 | |
CN112962680A (zh) | 一种新型垃圾填埋系统 | |
CN208390625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处理覆盖层 | |
CN110303022A (zh) | 一种防渗透污染的生活垃圾填埋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