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0349B - 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 - Google Patents

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0349B
CN102870349B CN201080066693.4A CN201080066693A CN102870349B CN 102870349 B CN102870349 B CN 102870349B CN 201080066693 A CN201080066693 A CN 201080066693A CN 102870349 B CN102870349 B CN 102870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via node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relev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66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0349A (zh
Inventor
O.特耶布
B.拉夫
S.雷达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2870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0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提供了用于对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信令进行优化的措施,所述措施示例性地包括通过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接收与中继增强接入网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有关的至少一个信令消息,依据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度对与相应的中继节点有关的信令进行集中,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将集中在信令消息中的信令转发给相应的中继节点。可以将所述措施示例性地应用于优化中继增强LTE接入网中的X2消息发送。

Description

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
背景技术
在诸如移动通信系统(像例如,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等)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开发当中,努力使其无线电接入部分得到演进。就此而言,无线电接入网(像例如,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GERAN)和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等)的演进当前已经得到了解决。有时将这样的改进无线电接入网称为演进无线电接入网(像例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或者将其称为长期演进(LTE)的部分或高级的LTE。尽管这样的命名主要源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术语,但是其在下文中的使用将不会使相应的描述局限于3GPP技术,而是泛指任何种类的无线电接入演进,不管基础系统架构如何。例如,另一个适用的宽带接入系统的示例可以是IEEE 802.16,其又被称为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
在下文中,出于可理解性的原因,将LTE(根据3GPP术语的长期演进)或增强的LET看作是在本发明及其实施例的语境下适用的宽带无线电接入网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应当指出,任何种类的无线电接入网都可以同样适用,只要其展示与下文描述的相当的特征和特点即可。
在一般而言的蜂窝系统的开发当中,尤其是在接入网的开发当中,已经将中继作为一个构思而提出了。在中继当中,用户设备或终端(UE)并非与接入节点(例如,无线电接入网(RAN)的无线电基站(例如,将其称为eNodeB或eNB))直接连接,而是通过中继节点(RN)连接。已经将利用中继节点RN的方式进行中继作为一种构思而提出以用于蜂窝系统的覆盖扩展。除了覆盖扩展这一主要目的之外,引入中继构思还有助于在高遮蔽环境当中提供高比特率覆盖,降低用户设备处的平均无线电发射功率(从而产生长电池寿命),增强小区容量和有效吞吐量(例如,提高小区边缘容量和均衡小区负载),以及增强无线电接入网的总性能和部署成本。
图1示出了一种中继增强接入网(例如,具有无线电中继扩展的长期演进(LTE)RAN)的典型部署方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处于不利位置(例如,处于小区边缘和/或高度遮蔽区域)的UE通过相应的RN连接至所谓的施主基站(DeNB)。可以将DeNB和RN之间的链路称为回程链路、中继链路或Un链路,并且可以将RN和UE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或Uu链路。
可以将UE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bearer)看作是核心网络(CN)和UE之间的虚拟连接,其以不同的服务质量(QoS)参数来表征,并且因而将在网关和UE之间的不同节点上根据这些参数处理属于该承载的业务。另一方面,在RN和DeNB之间定义了RN承载,其又被称为Un承载。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其中,每个UE EPS承载具有一个Un承载)或者多对一的方式(其中,将若干个UE EPS承载映射至一个Un承载)完成UE EPS承载和RN承载的映射。所述多对一映射可以基于诸如QoS要求的映射标准,或者可以在每一UE的基础上完成所述映射(即,对于给定UE的所有承载用一个Un承载,不管QoS如何)。
在LTE和高级的LTE的背景下,当前采用3层(L3)RN作为研究中继扩展的基线情况,所述3层RN又被称为I类型RN。当前,可以设想四个候选中继架构选项,其细节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可以将所述四种候选中继架构划分成两类。
在第一类的中继架构中,DeNB不知道各个UE EPS承载。也就是说,中继UE相对于DeNB隐藏了起来,并且DeNB只能觉察到与所述中继UE所连接的RN。因而,在这样的中继架构中,只支持多对一映射,并且尤其是基于QoS的映射(假定QoS映射是在DeNB之前的节点内通过(例如)根据QoS参数对IP报头的业务类型(TOS)字段做出标记而完成的,例如,所述QoS参数为服务质量类别标识符(QCI))。
在第二类的中继架构中,DeNB知道所有中继UE的各个UE EPS承载。也就是说,DeNB知道中继UE以及与中继UE连接的RN。因而,在这样的中继架构中,有可能既支持多对一(包括基于每一UE的映射)又支持一对一映射,并且可以在DeNB本身处完成所述映射,因为UE EPS承载的信息在DeNB处是可见的。与第一类架构相比,即使使用了多对一映射,也能够在所述第二类架构中采用更为适当的映射,因为在所述映射过程中能够使用所有的QoS参数(除了QCI之外)。
可以根据连接至DeNB以及RN的UE的数量动态地或者半动态地完成DeNB-RN链路和RN-UE链路之间的资源划分。在下文中,采取集中式资源划分,其中,DeNB分配资源,与所述DeNB连接的每一RN能够使用所述资源来服务与其连接的UE。在假定只有DeNB分配的资源可用的情况下在RN处完成用户调度。然而,应当注意同样地也可以使用分布式资源划分。
在LTE和高级的LTE的背景下(即,在版本8的规范的背景下),将所谓的X2接口指定为诸如E-UTRAN的无线电接入网内的无线电基站的(即可以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两个或更多eNB的)互连的接口。X2接口将支持信令信息以及用户数据的交换,并且为点到点逻辑接口,即使在对应的eNB之间不存在物理连接,其也是可行的。
X2接口上的信息交换的主要目的涉及UE移动性、负载均衡以及小区间干扰协调。
就UE移动性而言,将X2接口定义为针对UE移动性的默认接口。由于源和目标eNB通过X2接口直接通信而不涉及核心网络(CN),因而将降低切换准备过程中占用的时间以及数据转发时间,由此这将对整个切换过程有所促进。
就负载均衡(LB)而言,应当指出,在LTE和高级的LTE中不存在集中式无线电资源管理(RRM)功能,并且按照分散方式执行RRM。因而,需要在相邻eNB之间传输负载信息,从而能够对eNB的负载之间的潜在不均衡进行抵消。例如,可以提高切换阈值参数,以避免将很多UE切换到已经过载的eNB上。通过X2接口发送LTE和高级的LTE中的负载均衡信息。
就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而言,除了负载信息以外,使eNB知道相邻小区内的资源利用也是有利的,因为LTE和高级的LTE使用再使用因子1。对于下行链路中的ICIC操作而言,在eNB之间传输相对的窄带发射功率(RNTP)位图,从而向其邻居告知其计划针对每一资源块(RB)发射的相对功率。eNB能够从来自所有相邻eNB的RNTP位图决定例如不调度特定RB上的小区边缘用户,因为大部分邻居都计划在所述RB上发射。在上行链路中,使用过载指示器(OI)和高度干扰指示器(HII)消息来促进ICIC。OI总结每一RB的平均上行链路干扰和噪声,并且相邻eNB能够通过X2接口在它们自身之间传达所述OI,并将其用于最优上行链路调度。与OI相比(该OI是以与过去的传输有关的信息为基础的反应测量),HII为抢先测量,其指示eNB计划近期将某些RB用于小区边缘UE。在相邻eNB之间通过X2接口传达HII,并且可以使用它来避免将属于相邻eNB的小区边缘UE调度为同时使用同一RB,从而导致低的上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并且因而导致低上行链路吞吐量的情况。
除了上文概述的LTE和高级的LTE(无中继扩展)的背景下的X2接口的使用之外,当前还提出将X接口用于中继以及中继增强LTE和高级的LTE环境的背景下。在这一背景中,将X2接口指定到诸如E-UTRAN的无线电接入网内的中继节点(RN)与它的相关施主基站(DeNB)、它的相邻中继节点(RN)和非施主基站(eNB)(在这里,非施主eNB是指不发生控制的eNB或者是相关RN的施主eNB,但是这些eNB可能是其他RN的DeNB)之间。
中继背景下的X2接口可能对切换方案尤为有利。也就是说,切换的频率可以随着中继节点RN的引入而增大,尤其是在采用X2接口功能实施时。此外,DeNB和UE之间的(通过RN的)连接的多跳性质已经使得切换延迟比不基于中继的系统中大,并且如果不支持X2切换(即,仅为S1切换),则可能不满足高级的LTE的切换要求。
除了促进切换之外,还可以将X2接口用于其他目的,例如,上文概述的中继背景下的LB和ICIC。与上文描述的UE EPS承载的情况类似,对于第一类的中继架构而言,RN及其对等节点之间的X2接口对于DeNB而言是透明的(除非所述对等实体是DeNB本身)。对于第二类中继架构而言,DeNB知道RN及其对等体之间的X2连接。
考虑到上述情况,X2接口的适用性包括在LTE/高级的LTE背景下的eNB之间以及中继背景下的RN与DeNB、eNB和/或其他RN之间的应用性。相应地,“X2对等体”可以是任何具有X2接口/连接的任何节点,而不管这一节点是eNB还是RN。
图2示出了一种中继增强接入网的部署方案的示意图,所述接入网诸如例如支持X2接口的具有无线电中继扩展的长期演进(LTE)RAN。出于清晰起见,仅示出了RNa的X2连接。如图2所示,中继节点RN具有两种类型的X2接口或连接,一种朝向其DeNB并且另一种通过其DeNB朝向其邻居。例如,第一小区内的中继节点RNa具有与同一小区内的其相关DeNB1的X2接口或连接,以及与另一小区内的两个中继节点RNb和RNc的X2接口或连接(通过它们的相关DeNB2)以及与DeNB2的X2接口或连接(通过DeNB1)。此外,还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对于所述中继节点中的任何一个而言都不起施主基站作用的其他基站。如图2所示,这样的其他基站可以是eNB3,其具有与DeNB1的X2接口或连接。
按照与LTE/高级的LTE(例如,版本8的)背景下所采取的相同的方式在中继背景下使用X2接口,其中,在RN与DeNB、其所有的相邻RN以及非施主eNB之间具有直接X2连接,这种做法可能在资源利用、信令载荷等方面造成下述不利影响。
从根本上来讲,将通过RN及其DeNB之间的Un接口传输在RN及其X2对等体(例如,DeNB、eNB以及其他RN)之间交换的X2信息,因而消耗了昂贵的无线电资源(这与LTE版本8中的X2接口不同,在该版本中X2接口主要通过eNB之间的有线接口进行工作)。
由于对等实体之间的X2连接独立于彼此,因而在RN向其对等体发送诸如ICIC消息的X2信息时,不得不通过Un接口不必要地发送相同的信息,即多次地发送。
图3示出了一种中继增强接入网的部署方案的示意图,像例如,所述接入网是具有无线电中继扩展的长期演进(LTE)RAN,所述示意图示出了X2信令消息发送,像例如,其用于实现负载均衡目的。如图3所示,RNa朝向DeNB1、RNb和RNc发送相同的信令信息,通过实线、划线和点线箭头对此表示。当在DeNB1处接收到后,将那些指定给RNb和RNc的X2消息转发给DeNB2,并且然后转发给相应的RN。因而,通过Un接口(即,RNa和DeNB1之间的X2接口)发送的X2消息中的两个是冗余的,两个DeNB之间的X2接口上的X2消息中的一个也是冗余的。根据当前的示例方案非施主eNB3未涉入到这样的用于负载均衡目的信令中,但是显然其可能涉及到不同方案中。
例如,如果在不同小区内的两个X2对等中继节点之间执行负载均衡,而不涉及它们的施主基站DeNB(从逻辑的角度来看),那么可能出现使已经加载的DeNB将变得过载的情况。这是因为,在第一中继节点的施主基站DeNB过载的同时第一中继节点可能具有轻地加载,并且第二中继节点的X对等体可能设法将负载转移给第一中继节点,这样做可能加剧所述DeNB的过载情况,因为中继节点的负载将通过Un接口上的资源分配由其DeNB间接共享。尽管可以在还考虑施主小区内的回程链路所承受的负载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切换阈值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样的方法可能无法正确地解决在X2接口上不必要地多次发送相同的信息的问题。
例如,如果在处于不同小区内的两个X2对等中继节点之间执行干扰谐调,而不涉及它们的施主基站DeNB(从逻辑的角度),那么可能出现对不相关信息进行用信号发送的情况。这是因为,第一中继节点可能朝向第二中继节点传输与其资源相关的干扰信息,尽管分配给所述第二中继节点的那些资源可能甚至不会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的那些资源发生干扰,例如,因为所述资源是相互正交的。换言之,具体的中继节点可能从它的每一邻居接收X2消息,而不管这些消息是否与它相关。这样将导致在X2接口上不必要地,甚至可能很多次地发送不相关信息。
例如,如果采取了(非常)高密度的中继节点部署,那么所需的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关联可能相当高,并且因此在保持这些SCTP关联方面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开销。
例如,如果中继节点是移动的,那么只要其改变了其施主基站,它可能就必须既与新的施主基站建立X2连接,又与相邻小区的所有相邻的非施主基站以及其发现的新的中继节点邻居建立X2连接,并且这将在Un接口上导致相当大的延迟和开销。
总之,就资源利用而言,X2信令通信在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根据当前规范的采用效率不高,因为其导致了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冗余的以及不相关的消息。
鉴于此,已经提出了LTE中的施主基站应当支持代理功能,并充当其下级中继节点的X2消息的高速缓存点。也就是说,在DeNB接收到相邻的非施主基站eNB对其中继节点的信息(例如,资源状态信息或干扰信息)的X2消息请求时,所述DeNB(而不是其中继节点)可以负责对所述请求做出应答。只有在DeNB不具有所请求的与其RN相关的信息时,它才向所述RN发送新的请求。对应地,如果RN请求其相邻eNB或相邻RN的信息,那么其可以向其DeNB发送请求,并且然后所述DeNB将通过转发所述请求或者从其高速缓存直接对请求做出应答(因而节约了资源)来负责采用对应的信息为所述RN给出确认。
然而,该方法只是部分地解决了所述冗余性问题,并且其没有完全解决X2消息的相关性的问题。也就是说,RN的所有邻居仍然接收到相同的信息,这是对Un链路上的资源的浪费,因为所述信息的至少部分与某些邻居是不相关的。例如,在RN使用其自身小区内的总资源块的三分之一的资源划分模式的情况下,向其转发与所述总资源块的另外三分之二有关的信息将没有意义。然而,所提出的方法无法避免这样的由于不相关性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应当指出,尽管上文使用了X2接口作为(逻辑)信令接口的非限制性示例,但是任何种类的信令接口可能都同样适于,只要其展示与X2接口相当的特征和特点即可。
因此,不存在任何促进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信令传输的有效率的优化的可行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及其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及其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促进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信令传输的有效率的优化的可行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通过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接收与中继增强接入网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有关的至少一个信令消息,依据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性对与相应的中继节点有关的信令进行集中,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向相应的中继节点转发集中在信令消息中的信令。
根据其进一步发展或修改,下述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适用:
- 所述集中包括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信令消息的信令的类型,收集来自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的针对所确定的信令的类型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以及将所收集的信令信息汇总成所要转发的信令消息;
- 所述方法还包括使从受到共同的施主基站控制的中继节点接收信令消息和/或向所述中继节点转发信令消息同步;
- 如果确定信令的类型涉及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所指向的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地址信息;
- 如果确定信令的类型涉及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可以包括相关和/或非冗余负载信息和/或关于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之间的资源划分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和/或关于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处的干扰水平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
- 所述汇总包括根据来自相应的中继节点的信令信息对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的作用而通过加权因子对所收集的来自不同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进行加权;
-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中继增强接入网的基站之间交换加权因子,和/或根据自动化相邻关系在负载信息和/或资源划分和/或干扰电平的基础上分配适当的加权因子;
- 所述方法能够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施主基站处、不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非施主基站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中继节点网关处操作,或者由它们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可以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演进无线电接入网的部分;以及/或者
- 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X2接口,并且所述X2接口的对等体可以包括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一个或多个相邻中继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被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接收与中继增强接入网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有关的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接收器;被配置为依据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性对与相应的中继节点有关的信令进行集中的集中器处理器;以及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朝向相应的中继节点转发在信令消息中的集中的信令的发射器。
根据其进一步发展和修改,下述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适用:
- 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信令消息的信令的类型,收集来自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的针对所确定的信令的类型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以及将所收集的信令信息汇总成要转发的信令消息;
- 所述设备还包括同步器处理器,其被配置为使从受共同的施主基站控制的中继节点接收信令消息和/或向所述中继节点转发信令消息同步;
- 如果确定信令的类型涉及中继增强接入网内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所指向的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地址信息;
- 如果确定信令的类型涉及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可以包括相关和/或非冗余负载信息和/或关于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之间的资源划分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和/或关于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处的干扰水平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
- 所述汇总包括根据来自相应的中继节点的信令信息对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的作用而通过加权因子对所收集的来自不同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进行加权;
- 还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配置为对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基站之间的加权因子的交换进行控制,和/或根据自动化相邻关系在负载信息和/或资源划分和/或干扰水平的基础上分配适当的加权因子;
- 所述设备能够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施主基站处、不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非施主基站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中继节点网关处操作,或者由它们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可以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演进无线电接入网的部分;以及/或者
- 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X2接口,并且所述X2接口的对等体可以包括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一个或多个相邻中继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含有软件代码部分的程序,所述软件代码部分被布置为当在设备的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和/或其进一步的发展或修改中的任何一个。
根据其进一步发展或修改,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其上存储了软件代码部分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或能够直接加载到所述处理器的内部存储器中的程序。
通过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改进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信令接口的机制和措施,其可以确保以优化的方式使用无线电资源以及回程资源。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对信令接口上的信令进行集中,从而仅在所述信令接口上交换非冗余和/或相关信息来实现。
通过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信令接口可以是X2接口,以及/或者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可以以诸如例如E-UTRAN的LTE/高级的LTE规范为基础。[0044] 通过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降低冗余和/或不相关X2消息的量而减少无线中继增强系统内的总X2业务,从而节约了宝贵的无线电以及回程资源。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一种中继增强接入网的典型部署方案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具有支持X2接口的无线电中继扩展的中继增强接入网的部署方案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说明X2信令消息发送的中继增强接入网的部署方案的示意图;
图4以图2所描绘的部署方案为基础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过程的信令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加权表的示范性说明;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参考具体的非限制性示例以及当前认为成为本发明的可以想到的实施例的内容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决不应使本发明局限于这些示例,并且本发明可以得到更广的应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主要是关于3GPP规范描述的,这里将该3GPP规范用作某些示例性网络配置和部署的非限制性示例。具体而言,使用LTE(E-UTRAN)无线电接入网和对应的标准(版本8、版本9和高级的LTE)作为针对如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应用性的非限制性示例。因此,文中给出的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具体指与之直接相关的术语。这样的术语只是在所提出的非限制性示例的背景下使用的,并且其在自然上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构成限制。相反,只要符合此处描述的特征,也可以利用任何其他网络配置或系统部署等。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信令优化的中继增强(蜂窝)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任何种类的现代通信网络和未来通信网络,包括任何可以想到的根据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或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规范的移动/无线通信网络。
在下文中,将使用若干种备选方案描述本发明及其方面或实施例的各种实施例和实现。总体上要注意,根据某些需要和限制条件,可以单独提供所描述的所有备选方案或者可以按照可以任何想到的组合提供所述备选方案(也包括各种备选方案的各个特征的组合)。
在下文中,将参考方法、过程和功能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集中器单元提供信令集中功能。将下文示例性地称为X2集中器的此类集中器单元配置为代表基础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一个或多个下级中继节点发挥作用。例如,可以在起着施主基站的作用的基站(诸如,在根据图2和图3的用于RNa的DeNB1)处,和/或在中继节点网关(诸如,为相应的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服务的信令网关功能(SGW)或分组网关功能(PGW))处提供所述X2集中器。
参考上文描述的可以想到的中继架构的分类,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X2集中器的并入可以如下。
对于第二类中继架构而言,可以通过在施主基站(DeNB)处实施X2集中器而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信令优化,因为DeNB知道其下级中的任何一者与其对等体(即X2接口端点)之间的X2消息发送。对于第一类中继架构而言,可以通过在经过了升级从而能够“嗅探到”其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消息的施主基站(DeNB)处实施所述X2集中器或者通过在为一个或多个相应的中继节点服务的中继节点网关处实施所述X2集中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信令优化。可以在相应的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施主基站处或者离开它们来实施所述中继节点网关。也就是说,可以由除DeNB以外的节点执行所述X2集中器功能,这可以通过在RN网关协议栈的顶部包含相关的X2协议层功能而实现。
图4以图2所描绘的部署方案为基础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过程的信令图。在图4中,示例性地假定X2集中器功能位于DeNB1处,其为中继节点RNa的DeNB,因而对中继节点RNa加以控制。也就是说,其直接适用于上文提及的第二类中继架构,或者适用于具有升级的DeNB从而能够截取并修改X2消息的上文提及的第一类中继架构。
应当注意,在根据图4的示例中,X2集中器功能还位于DeNB2处,其为中继节点RNb和RNc的DeNB,因而对中继节点RNb和RNc加以控制。尽管这种设置对于使来自RNb和RNc的消息朝向RNa集中而言尤为有利,但是除了DeNB1之外使DeNB2也含有X2集中器功能是没有必要的。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此描述的信令示例性地适用于如上文所述的具有中继扩展的LTE E-UTRAN接入网。例如,可以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用于版本10并且可以超出LTE/高级LTE规范的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础,假定在基础中继增强接入网的网络元件之间建立了X2连通性(即,根据X2接口规范的连通性),就本例而言,在中继节点RNa、其施主基站DeNB1、(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RNb/RNc、它们的施主基站DeNB2和非施主eNB3之间建立了所述X2连通性。为了实现这样的X2连通性,可以从RNa的角度同等地设想两种方法。首先,所讨论的中继节点(例如RNa)可以与其DeNB以及其发现的所有相邻小区(即属于非施主eNB或其他RN的小区)形成X2连接,并且所述DeNB可以截取X2消息,并对其进行作用。其次,所讨论的中继节点(例如RNa)可以只与其DeNB形成X2连接,并且在RNa发现任何邻居时,其可以将这些发现的邻居传达给所述DeNB,并且所述DeNB可以代表RNa与所述邻居形成X2连接。
如图4所示,DeNB1处的X2集中器(例如,其接收器)通过如图2所示的相应X2接口或连接接收到来自其X2对等体(例如,DeNB2和RNa)和/或其下级RN的X2对等体(例如,RNb/RNc/非施主eNB3)的一个或多个X2信令消息。正接收的这些X2信令消息被认为都涉及到受到DeNB1控制的同一中继节点RNa。如上所述,在本示例中,X2集中器还存在于DeNB2处,其对以RNa为目标的X2消息进行集中(即,从DeNB2发送给DeNB1的经过集中的X2消息含有相关且经过总结的ICIC和LB信息,所述信息由在DeNB2处没有集中器的情况下将从DeNB2、RNb和RNc发送的单独的X2消息构成)。然后,DeNB1处的X2集中器(例如,其处理器)依据来自所接收到的X2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性对涉及中继节点RNa的信令进行集中。此后,DeNB1处的X2集中器(例如,其发射器)将集中在X2信令消息中的信令通过相应的X2接口或连接朝向所涉及的中继节点RNa转发。发送给某一RN的X2消息是从其所有的对等体接收到的X2消息(及其内容)的集中/总结版本。
可以对受到相应的施主基站控制的各中继节点中的每一个执行如此描绘的过程,所述过程实际上可以同时和/或依次完成。
因此,也就是说,通过避免对各个X2信令消息中的任何一条都进行转发以及按照关于所涉及到的中继节点而言的冗余性和/或不相关性对如此接收到的信令信息进行总结可以减少所传递的信息消息的数量,并且能够通过一种有效率的方式节约在Un和Uu链路两者上的资源。
应当指出,如图4所描绘的操作顺序意图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是不同的。例如,DeNB1处的第一X2信令消息的接收可能发起X2集中功能,随即可以等待另外的X2信令消息的接收,并且可以在其后执行实际的X2集中功能(即,在已经收集到足够的信令信息时)。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所涉及的信令的类型执行信令集中。如果这样的话,如图4所示,信令集中包括确定所接收到的一条或多条X2信令消息的信令的类型,针对所确定的信令的类型收集相关的和/或非冗余的信令信息,并且将所收集的相关和/或非冗余的信令信息汇聚成要转发给有关中继节点的集中X2信令消息。
在图4的示例中,假设在DeNB1处接收到的X2信令消息具有涉及负载均衡(LB)和/或(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截取所有的X2消息(它们没有正在处理切换),但不是立即转发,而是稍后(如果不冗余的话)在已经收集并总结了其他相关信息之后转发。相关的信令信息包括负载信息和/或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之间的资源划分和/或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处的干扰水平。
尽管图4中未示出,但是在DeNB1处接收到的X2信令消息可以具有与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即切换)相关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截取从下级中继节点接收到的正处理切换的X2消息,并将其立即朝向所意图的X2对等体转发,即朝向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所指向的中继节点转发。在根据上文提及的第二方法的X2连接建立(即RN只与其DeNB形成X2连接)的情况下,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改变一些寻址信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直接的X2连接。按照类似的方式,当在DeNB处接收到意图用于下级RN的处理切换的X2消息时,DeNB还将其以直接的方式转发给所述RN。相关的信令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所指向的中继节点的地址信息。
就此而言,应当指出,尽管RN可能具有朝向其所有邻居的X2连接,但是这些RN只向其相应的DeNB发送ICIC和LB消息和/或从其相应的DeNB接收ICIC和LB消息(优选每一消息仅一次),由此消除了Un接口上的冗余性问题。
换言之,X2集中器(例如,在DeNB1处的)可以由其正在接收的X2消息聚集相关信息,并且可以将它们的集中/总结版本(具有汇总的信令内容)朝向其对等体以及其下级RN的对等体(即,所讨论的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邻居)转发。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X2集中器(例如,其处理器)可以使信令消息的接收和/或转发同步。一方面,所述X2集中器可以任选设置其所有下级RN的X2消息发送的定时,从而将几乎同时地从它们所有接收X2消息。其确保了可以在总结出的X2消息中包含大部分最新的信息。另一方面,替换地或此外地,X2集中器可以任选按照同步化方式设定将X2消息向外发送给其所有下级RN的定时。其确保了可以按照时间对准且采用相同周期性的方式将集中信令信息提供给其RN。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X2集中器可以处理相关性问题,因为可以通过考虑诸如下述内容的因素而创建将要发送给某一(下级)RN的组合消息。
与信令信息的相关性有关的可想到的因素涉及相邻中继节点之间的资源划分。也就是说,将只考虑与所涉及的RN相关的那些资源块(RB)。例如,如果当前的资源划分是以将两个相邻的RN设置为使用正交的资源块集合的这种方式,那么就不必在两个RN之间传达X2消息发送。这是因为由于资源的正交性在这些RN之间不可能存在干扰。
与信令信息的相关性有关的可想到的因素涉及干扰水平。接收自不同邻居的干扰具有不同的水平,并且因此在结合X2消息时,应当对此做适当的考虑。例如,如果在两个相邻的RN之间不存在干扰,那么就不需要在它们之间交换干扰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来自相应的中继节点的信令信息对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的作用而施加加权因子,由此实现对干扰水平的考虑。也就是说,某些信令信息的作用越大,用于对来自相应的中继节点的对应收集信令信息进行加权的加权因子就越大。例如,应当向属于高干扰对等体(例如紧密靠近的其他小区的中继节点)的值赋予更大的加权。
一方面,所述基站可以相互之间交换它们用于其RN的加权因子。因此,不仅可以在DeNB处、而且可以在其他的相邻RN可能所处的非施主eNB处完成去往某一RN的X2消息的加权。另一方面,替换地或此外地,基站可以基于负载信息和/或资源划分和/或干扰水平分配适当的加权因子。因此,可以按照动态地方式调整X2消息的加权。
例如,可以根据自动化相邻关系(例如通过X2集中器的处理器)实现加权因子的适当分配。
根据针对自组织网络(SON)的提议,可以在诸如eNB的基站处基于UE测量保持所述自动化相邻关系(ANR)。就此而言,UE可以发送其检测到的小区的一定强度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并且基于所报告的RSRP的水平,eNB(例如,相关RN的DeNB)可以决定将所报告的小区添加到其邻居列表中,并且还可以决定建立与相邻基站或小区的X2连接,以促进将来的切换、LB和ICIC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利用(并扩展)这一构思来识别用于上文概述的X2消息的集中/总结的加权因子。通过对在长持续时间内从特定的小区报告的RSRP强度值求平均,并将其与其他小区的值进行比较,中继节点能够检测到所有其邻居的相对干扰水平。可以将这一信息从中继节点发送至其DeNB,一旦针对给定的中继节点收集到了足够的统计数据,就使得DeNB能够在总结X2消息时应用适当的加权因子。由于版本8的X2应用协议仅支持邻居列表的传达(通过在X2设置请求期间或者X2邻居列表更新消息期间包含邻居的小区标识符),因而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支持干扰电平的传达的扩展。因而,为了传达适当的加权因子,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X2信息单元(IE),可以将其嵌入,从而将干扰水平也包含在X2信令消息内,以及/或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的X2消息,其可以仅传达给定的小区(集合)的干扰水平。
图5示出了基于加权因子的X2集中的构思。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加权表的示范性说明。在图5中,示例性地假定具有两个相邻的(宏)小区的情况,其中,两个中继节点RN1和RN2连同其施主基站DeNB-X一起存在于第一小区内,并且两个中继节点RN3和RN4连同其施主基站DeNB-Y一起存在于第二个小区内。
如图5所示,可以将所涉及的RN的每一邻居的加权因子保存在其DeNB处,并且可以将所述DeNB配置为使用这些权重对来自每一邻居的X2消息进行总计,并将其转发给所述RN。如上所述,各DeNB还可以交换加权表,从而在源DeNB处而不是在目的地DeNB处执行所述总计。例如,如果对于RN3、RN4和DeNB-Y而言,用于RN1和RN2的加权表是类似的,并且在DeNB-Y中也可以得到所述加权表,那么将不会从DeNB-Y将未经总结的RN3和RN4的X2消息发送至DeNB-X,而是可以已经在DeNB-Y处就执行所述总计,并将其以集中的方式发送至DeNB-X,并且然后在分别添加了RN2和RN1的输入之后将其转发给RN1和RN2。
可以基于版本8的X2应用协议实现使DeNB之间能够进行加权信息表的交换,并且使RN能够将(通过(例如)UE测量收集的)权重值传达给其DeNB。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结合HII消息的原始用法,并且因而可以将其与当前的信令集中结合采用。也就是说,可以将当前的信令集中连同中继增强网络中的资源划分的实现一起使用,其中,也可以将HII消息用于资源划分的请求和准许,其使用HII消息中的一位标识符来区分这两个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果存在密集的中继节点部署,并且存在被指定接收类似的X2消息的若干个中继节点,那么可以使用专用物理信道将所述X2消息立刻广播给所有的这些节点,而不是发送单独的消息。也就是说,可以将当前的信令集中连同中继增强网络中的资源划分的实现一起使用,其中,对资源划分消息进行压缩。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即使在RN朝向其DeNB进行同步化的X2消息发送的情况下,与同一小区内的情况相比来自相邻小区中的干扰者的消息之间总是存在时间滞后,这是由于需要在DeNB之间转发X2消息。DeNB可以考虑这一点,例如,通过在将来自前一报告周期的X2消息添加到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者的X2消息时考虑所述来自前一报告周期的X2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替换地或此外地,不仅可以考虑接入链路上的负载,而且还可以考虑回程链路上的负载,并且因而可以在相邻的RN之间进行交换。参考图5的示例,假设RN1和RN2向RN3和RN4发送负载信息,那么将有关RN1和RN2接入链路的质量和容量信息从DeNB-X发送至DeNB-Y,同时能够在DeNB-X和DeNB-Y之间只发送一次有关回程链路的容量和质量信息(在RN1和RN2共享相同的用于回程的无线电资源的情况下)。这样的方法遵从最近的也考虑了施主小区内的回程链路所承受的负载的设置切换阈值的方法。
如下文所述,可以通过相应的功能元件、处理器等实施上述过程和功能。
尽管在上文中主要参考方法、过程和功能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对应示例性实施例还覆盖相应的设备、网络节点和系统,包括其软件和/或硬件二者。
下文将参考图6描述本发明的相应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出于简洁的考虑,将参考在图2的基础上分别对根据图4和图5的相应的对应方法和操作所做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图6中,基本上将实线块配置为执行上文所述的相应操作。基本上将实线块的整体配置为分别执行上文所述的方法和操作。参考图6,应当注意,各个块旨在分别对实施相应的功能、过程或进程的相应功能块进行说明。这样的功能块是与实现方式无关的,即,可以分别通过任何种类的硬件或软件实现这样的功能块。对各个块进行互连的箭头旨在说明其间的操作耦合,所述耦合可以是物理和/或逻辑耦合,其一方面与实现方式无关(例如,有线或无线),并且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未示出的中间功能实体。箭头的方向旨在说明执行某些操作的方向和/或传递某些数据的方向。
此外,在图6中,仅示出了那些涉及上述方法、过程和功能中的任何一个的功能块。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相应的结构布置的操作所需的任何其他常规功能块的存在,诸如例如,电源、中央处理单元、相应的存储器等。尤其提供存储器以便存储用于控制各个功能实体从而使其按照文中所述那样操作的程序或程序指令。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的方框图。由上文内容来看,这样描述的设备表示X2/信令集中器,并且如上所述可以由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实现或者在其上实现所述设备。
根据图6,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配置为执行结合图4和图5所述的过程。因此,尽管下文描述了基本操作,但是可以参考上文的描述得到细节。
根据图6所描绘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此描绘的X2集中器包括接收器、集中器处理器和发射器。优选将所述接收器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预定X2/信令接口接收与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例如图2中RNa)相关的至少一个X2/信令消息,因而其表示用于接收对应的信令消息的机构。优选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配置为依据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性集中与相应的中继节点(例如RNa)相关的信令,因而其表示用于集中对应信令的机构。换言之,可以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配置为滤除不必要的消息。优选将所述发射器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预定X2/信令接口将集中在信令消息中的信令转发给相应的中继节点(例如RNa),因而其表示用于转发(即发射)对应的集中信令消息的机构。
具体而言,如果在信令的类型涉及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可以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配置为处理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所指向的中继节点的地址信息。替换地或此外地,如果信令的类型涉及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那么可以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具体地配置为处理负载信息和/或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之间的资源划分和/或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处的干扰水平。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优选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信令消息的信令类型,因而表示用于确定信令的类型的机构;收集所确定的信令的类型的(相关的和/或非冗余的)信令信息,因而表示用于收集要集中的信息的机构;以及将所收集的信令信息汇总到所要转发的信令消息内,因而表示用于对信令信息进行汇总以实现集中的目的的机构。
可以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具体地配置为:如上文所述,出于汇总目的采用加权因子对所收集的来自不同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进行加权处理。换言之,可以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配置为向所要转发的(即未被滤除的)信令内容赋予适当的权重。如上文所述,可以根据来自相应的中继节点的信令信息对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的作用而实施这样的加权。
可以将所述集中器处理器具体地配置为:如上文所述,对中继增强接入网的基站之间的加权因子的交换进行控制,和/或根据自动化相邻关系在负载信息和/或资源划分和/或干扰水平的基础上分配适当的加权因子。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此描绘的设备还可以额外包括同步器处理器。优选将所述同步器处理器配置为使从中继节点(尤其是那些受到共同的施主基站控制的中继节点)接收信令消息和/或向所述中继节点转发信令消息同步,因而表示用于使消息接收和/或发射同步的机构。
可以通过分立的处理器单元或者通过单个共同的处理器单元实现所述集中器处理器和同步器处理器(如图6中围绕它们的虚线块所示)。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此描绘的设备还可以额外包括连接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存储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将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任何永久性的和/或临时的数据,以用于信令集中。例如,可以将与某一信令信息的冗余性和/或(不)相关性有关的数据和/或与加权因子/表格、相邻关系等有关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内,以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之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未详细说明,但是还提供了一种表示对上文描述的X2/信令集中器的功能补充的设备。可以由含有实现X2/信令集中器的设备的小区的中继节点(例如,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实现或者在所述中继节点处实现这样的设备。例如,根据上面的图2和图4可以由受到施主基站DeNB1控制的和隶属于施主基站DeNBl的中继节点RNa实现或者在所述中继节点RNa处实现这样的设备。
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此类设备配置为从所讨论的中继节点的角度执行结合图4和图5描述的过程。因此,可以参考上述描述得到细节。
例如,这样的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或存储器以及相应的发射器和/或接收器单元。可以将如此构造的设备配置为与施主基站或者与施主基站和相邻小区形成X2连接或接口。还可以将其配置为向和/或从其施主基站发送和/或接收其所有的信令信息,诸如例如X2消息,所述消息至少包括与UE移动性(切换)、LB和ICIC相关的消息。因而,由于将如此构造的设备配置为只向其施主基站发送这样的信令消息(优选每条消息只一次),因而可以消除以前Un接口上的冗余问题。此外,可以将如此构造的设备配置为例如在自动化相邻关系(ANR)过程、用以进行加权因子计算的UE测量的提供等方面与上文所述的中继增强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包括施主基站和非施主基站以及其他中继节点)协作。例如,可以将其发射器和/或接收器单元配置为在专用物理信道上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系统可以包括如此描绘的设备(例如,施主基站)和其他网络构成部分(例如,下级和/或其他中继节点、其他基站等)的任何可想到的组合,其中,将它们配置为按照上文所述的那样进行协作。
总之,应当注意,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分别借助硬件和/或软件的手段实现根据上述方面的相应功能块或元件,如果其仅适于执行相应部分的所描述的功能的话。可以通过各个的功能块或者通过各个装置实现所提及的方法步骤,或者可以在单个功能块中或者通过单个装置实现所述方法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般而言,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构思的情况下,任何方法步骤适于被实现为软件或者由硬件实现。可以将装置和机构实现为各个装置,但是其并不排除在整个系统内按照分布式的方式对其加以实现,只要保留了所述装置的功能即可。这样的以及类似的原理被看作是技术人员已知的。
本说明书的意义上的软件包括软件代码,照此其含有用于执行相应的功能的代码机构或部分或者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本说明书意义上的软件还包括体现在有形介质上的或者有可能在其处理过程中体现在信号或芯片中的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有形介质诸如是其上存储了相应的数据结构或代码机构/部分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总而言之,出于此处之前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应当指出:
- 有可能被实现为软件代码部分并使用实体、网络元件或终端(作为装置、设备和/或其模块的示例,或者作为包括设备和/或用于其的模块的实体的示例)之一处的处理器对其进行运行的方法步骤或功能与软件代码无关,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或者未来开发的编程语言(诸如例如,Java、C++、C和Assembler)对其加以规定,只要保留了所述方法步骤定义的功能即可;
- 一般而言,从所实现的功能的意义上来讲,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构思的情况下,任何方法步骤都适于实现为软件或者通过硬件实现;
- 有可能被实现为终端或网络元件或者其(一个或多个)任何模块处的硬件部件的方法步骤、功能和/或装置、设备、单元或机构是与硬件无关的,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或者未来开发的硬件技术或其任何混合对其加以实现,例如,所述技术为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互补MOS)、BiMOS(双极MOS)、BiCMOS(双极CMOS)、ECL(发射极耦合逻辑)、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等,其实现过程可使用例如ASIC(专用IC(集成电路))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部件、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部件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部件;此外,有可能被实现为软件部件的任何方法步骤和/或装置、单元或机构可以例如基于任何能够例如实施验证、授权、密钥加密和/或业务保护的安全架构;
- 可以将装置、设备、单元或机构实现为单个装置、设备、单元或机构,但是这并不排除在整个系统内按照分布式方式对其加以实现,只要保留了所述装置、设备、单元或机构的功能即可;
- 设备可以由半导体芯片、芯片组或者包括这样的芯片或芯片组的(硬件)模块来表示;但是,这并不排除将设备或模块的功能实现为(软件)模块中的软件而不是被实现为硬件的可能性,例如,所述(软件)模块是包括在处理器上执行/运行的可执行软件代码部分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
- 可以将装置看作是设备或者不止一个设备的组件,不管在功能上相互协作还是在功能上相互独立,但是其处于例如同一装置外壳内。
本发明还覆盖上述方法步骤和操作的任何可想到的组合以及上述节点、设备、模块或元件的任何可想到的组合,只要上述方法和结构布置的构思适用即可。
提供了用于对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信令进行优化的措施,所述措施示例性地包括通过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接收与中继增强接入网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有关的至少一个信令消息,依据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性对与相应的中继节点相关的信令进行集中,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将集中在信令消息中的信令转发给相应的中继节点。可以将所述措施示例性地应用于优化中继增强LTE接入网中的X2消息发送。
尽管上文参考根据附图的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认识到,在不背离如本文公开的本发明想法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对本发明做出修改。

Claims (16)

1.一种转发信令的方法,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接收与中继增强接入网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有关的至少一个信令消息,
依据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性对与相应的中继节点有关的信令进行集中,以及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将信令消息中的集中的信令转发给相应的中继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集中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信令消息的信令的类型,
收集来自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的针对所确定的信令类型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以及
将所收集的信令信息汇总到要转发的信令消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从受共同的施主基站控制的中继节点接收信令消息和/或向所述中继节点转发信令消息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所述信令的类型涉及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所指向的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地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信令的类型涉及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包括相关和/或非冗余负载信息和/或有关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之间的资源划分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和/或有关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处的干扰水平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汇总包括根据来自相应的中继节点的信令信息对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的作用而采用加权因子对所收集的来自不同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进行加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中继增强接入网的基站之间交换加权因子,和/或根据自动化相邻关系基于负载信息和/或资源划分和/或干扰电平分配适当的加权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能够在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施主基站处、不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非施主基站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中继节点网关处操作,或者由它们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演进无线电接入网的部分;以及/或者
- 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X2接口,并且所述X2接口的对等体包括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一个或多个相邻中继节点。
9.一种转发信令的设备,包括:
接收器,其被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接收与中继增强接入网的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相关的至少一个信令消息;
集中器处理器,其被配置为依据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消息的不相关性和/或冗余性对与相应的中继节点有关的信令进行集中;以及
发射器,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将在信令消息中的集中的信令转发给相应的中继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所述集中器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信令消息的信令的类型;
收集来自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的针对所确定的信令类型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以及
将所收集的信令信息汇总到要转发的信令消息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同步器处理器,其被配置为使从受共同的施主基站控制的中继节点接收信令消息和/或向所述中继节点转发信令消息同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确定信令的类型涉及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移动性所指向的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地址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到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确定信令的类型涉及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那么要收集和汇总的信令信息包括相关和/或非冗余负载信息和/或有关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之间的资源划分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和/或有关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中继节点处的干扰水平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所述汇总包括根据来自相应的中继节点的信令信息对负载均衡和/或干扰协调的作用而采用加权因子对所收集的来自不同中继节点的相关和/或非冗余信令信息进行加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所述集中器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对所述中继增强接入网的基站之间的加权因子的交换进行控制,和/或根据自动化相邻关系基于负载信息和/或资源划分和/或干扰水平分配适当的加权因子。
16.根据权利要求9到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设备能够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施主基站、不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非施主基站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的中继节点网关来操作,或者在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处进行操作,并且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演进无线电接入网的部分,以及/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预定信令接口是根据LTE和/或高级的LTE规范的X2接口,并且所述X2接口的对等体包括所述施主基站、非施主基站和/或中继节点网关、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中继节点。
CN201080066693.4A 2010-03-11 2010-03-11 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 Active CN102870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0/053090 WO2011110224A1 (en) 2010-03-11 2010-03-11 Optimized signaling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0349A CN102870349A (zh) 2013-01-09
CN102870349B true CN102870349B (zh) 2015-07-22

Family

ID=4298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6693.4A Active CN102870349B (zh) 2010-03-11 2010-03-11 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65533B2 (zh)
EP (1) EP2545661B1 (zh)
JP (1) JP5647697B2 (zh)
KR (1) KR101483073B1 (zh)
CN (1) CN102870349B (zh)
WO (1) WO20111102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935A (zh) * 2010-05-11 2011-11-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关系的方法
CN102104930A (zh) * 2010-06-12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状态过程的映射方法和设备
WO2011159211A1 (en) * 2010-06-18 2011-1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probing types of interfaces
JP5557644B2 (ja) * 2010-08-06 2014-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2045370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lay nodes
CN102457965B (zh) * 2010-10-15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聚合场景下中继节点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US9007993B2 (en) * 2010-11-05 2015-04-14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inter-base station signaling
WO2012067120A1 (ja) * 2010-11-18 2012-05-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WO2012070045A2 (en) * 2010-11-24 2012-05-31 Elta Systems Ltd. Various traffic management methods for dynamic multi-hop backhauling cellular network and system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WO2012079241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relay nod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987838B2 (ja) * 2011-04-13 2016-09-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基地局、及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CN103139796B (zh) * 2011-11-29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064468A (ko) * 2011-12-08 2013-06-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펨토 기지국 게이트웨이 및 펨토 기지국 게이트웨이의 동작 방법
WO2013109171A1 (en) * 2012-01-16 2013-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laying
CN102638872B (zh) * 2012-04-18 2014-12-03 西安邮电学院 协作中继网络中基于负载均衡的中继选择方法
US20150172975A1 (en) * 2012-06-07 2015-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Nod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Neighbor Cell List
US9480106B2 (en) * 2012-11-28 2016-10-25 T-Mobile Usa, Inc. Inter-base station logical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using relay devices
CN103856991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中继邻区信息的维护方法及装置
WO2015064053A1 (ja) * 2013-10-28 2015-05-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トラフィック負荷分散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EP3108689A1 (en) * 2014-02-21 2016-12-28 Convida Wireless, LLC Handover in integrated small cell and wifi networks
WO2015169384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ditional benefit metric transmiss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hypothesi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0123232B2 (en) * 2014-07-22 2018-11-06 Parallel Wireless, Inc. Signaling storm reduction from radio networks
US9973256B2 (en) 2016-01-25 2018-05-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Relay gateway for wireless relay signaling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009826B1 (en) 2016-01-25 2018-06-2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de area network (WAN) backhaul for wireless relay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87761B2 (en) 2016-01-25 2018-02-0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backhaul for wireless relay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913165B1 (en) 2016-02-03 2018-03-0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relay quality-of-service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67114B2 (en) 2016-02-04 2018-01-0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relay backhaul selection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608715B1 (en) 2016-03-02 2017-03-28 Sprint Cô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dia service delivery over a wireless relay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405358B1 (en) 2016-03-02 2019-09-0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ata communication usage tracking in a wireless relay
US9973997B1 (en) 2016-03-03 2018-05-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provide network access data sets for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of a wireless relay
US10038491B2 (en) 2016-03-11 2018-07-3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PMIP) tunnel selection by a wireless relay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631211B1 (en) 2016-03-11 2020-04-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User equipment (UE) hand-over of a media session based on wireless relay characteristics
US10484517B2 (en) * 2017-02-10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layer 2 based device-to-device relay
US10455464B1 (en) * 2017-05-12 2019-10-22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handover threshold adjustment
EP3656185A1 (en) 2017-07-18 2020-05-2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6848769B2 (ja) * 2017-08-29 2021-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中継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中継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39488B2 (en) 2018-04-05 2021-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ation layer setup and configuration i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ed networks
US11064417B2 (en) * 2018-05-10 2021-07-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QoS and hop-aware adaptation layer for multi-hop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system
EP3780733B1 (en) 2018-05-22 2023-08-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ccess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point
JP2021530151A (ja) 2018-06-28 2021-11-04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Nr v2xサイド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データ送信の優先順位付けプロシージャ
CN111757395B (zh) * 2019-03-27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438820B2 (en) * 2019-09-16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determination between relays
US11563482B2 (en) * 2020-03-26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a repeater via system inform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927A (zh) * 2006-01-23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用户设备的实现方法
EP2026625A2 (en) * 2007-08-16 2009-02-18 Fujitsu Ltd. Signalling method in a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89857B2 (ja) 2003-02-27 2007-10-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5303828A (ja) * 2004-04-14 2005-10-27 Ntt Docomo Inc 無線ブリッジ、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経路へのリソース割当制御方法
US20080070510A1 (en) * 2006-09-18 2008-03-20 Nokia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4905558B2 (ja) 2007-10-16 2012-03-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負荷分散方法
GB2458258A (en) 2008-02-04 2009-09-16 Nec Corp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load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64636B2 (en) * 2008-06-23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centrator for multiplexing access point to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US8532015B2 (en) * 2009-02-20 2013-09-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on wireless relay link
US9210622B2 (en) * 2009-08-1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backhaul desig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76806B2 (en) * 2009-08-14 2015-03-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L backhaul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relays
US9014079B2 (en) * 2009-10-29 2015-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ra-subframe time multiplexing
EP2355608B1 (en) * 2009-10-30 2016-03-09 Institute for Imformation Industry Donor evolved nodeb, relay nod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927A (zh) * 2006-01-23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用户设备的实现方法
EP2026625A2 (en) * 2007-08-16 2009-02-18 Fujitsu Ltd. Signalling method in a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65533B2 (en) 2015-06-23
JP5647697B2 (ja) 2015-01-07
EP2545661A1 (en) 2013-01-16
US20130039185A1 (en) 2013-02-14
JP2013522941A (ja) 2013-06-13
CN102870349A (zh) 2013-01-09
KR20120139796A (ko) 2012-12-27
EP2545661B1 (en) 2015-05-06
KR101483073B1 (ko) 2015-01-15
WO2011110224A1 (en)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0349B (zh) 中继增强接入网中的优化信令
CN102870460B (zh) 优化的切换配置
US9155012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relay network
CN103703814B (zh) 用于异构网络中的小区边缘容量改进的波束形成
CN103069860B (zh) 协作中继系统
US8660547B2 (en) Optimized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base stations
WO2021027860A1 (zh) 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KR20160130373A (ko) 연합 x2 게이트웨이
CN104380803A (zh) 用于实现多个无线回程的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5391478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站点、控制站点及程序
EP244984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sing protocols
CN101877856B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US11570705B2 (en) Method of securing wireless backhaul, a child base station, a par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in the child and parent base stations
KR20120139841A (ko) 링크의 각 섹션에서 서비스의 품질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장비 및 노드
EP327703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paging, and storage medium
Ouali et al. An efficient D2D handover management scheme for SDN-based 5G networks
US8855640B2 (en) Partitioning resources on a target side of a handover of a user equipment based on data traffic indication
CN1060343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Bernal A Friendly Introduc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for 5G Cellular Networks
JP2024513004A (ja) 情報送受信方法、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3190166B (zh) 在多运营商场景中的中继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