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2911A -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2911A
CN102842911A CN2012103311728A CN201210331172A CN102842911A CN 102842911 A CN102842911 A CN 102842911A CN 2012103311728 A CN2012103311728 A CN 2012103311728A CN 201210331172 A CN201210331172 A CN 201210331172A CN 102842911 A CN102842911 A CN 102842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phase
compensation device
dynamic reactive
reactive comp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11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宝平
樊荣
李江文
赵宽明
雷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MARINE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MARINE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MARINE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CADEMY filed Critical XI'AN MARINE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2103311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2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2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2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该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ABC三相电源侧、隔离开关、功率因数控制单元、单相电压互感器、2控3式复合开关、复合开关控制器、三相电压变换器以及电容器组;三相电压变换器包括一次端以及二次端;三相电压变换器的一次端与电容器组并联后依次通过2控3式复合开关以及隔离开关接入ABC三相电源侧;复合开关控制器分别与2控3式复合开关和功率因数控制单元相连;隔离开关通过单相电压互感器接入功率因数控制单元;功率因数控制单元接入ABC三相电源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以及降低系统损耗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Description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滤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井下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气电路图在补偿效果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投切过程涌流大,冲击大,投切响应时间长,补偿效果差;
2、大功率晶闸管长期运行的散热问题;
3、保护配置为非专用的电容保护器,保护内容单一,无法进行电容器的短路和零序保护,安全运行系数低;
4、电容器故障无显示,当发生故障时,无法分别是哪种故障,不便于工作人员的维护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以及降低系统损耗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ABC三相电源侧、隔离开关、功率因数控制单元、单相电压互感器、2控3式复合开关、复合开关控制器、三相电压变换器以及电容器组;所述三相电压变换器包括一次端以及二次端;所述三相电压变换器的一次端与电容器组并联后依次通过2控3式复合开关以及隔离开关接入ABC三相电源侧;所述复合开关控制器分别与2控3式复合开关和功率因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隔离开关通过单相电压互感器接入功率因数控制单元;所述功率因数控制单元接入ABC三相电源侧。
上述2控3式复合开关第一晶闸管组、第二晶闸管组、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一晶闸管组与第一接触器并联后的一端通过隔离开关接入A相电源输入端,另一端接入电容器组;所述第二晶闸管组与第二接触器并联后的一端通过隔离开关接入C相电源输入端,另一端接入电容器组;所述B相电源输入端通过隔离开关接入电容器组;所述复合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所述复合开关控制器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
上述复合开关控制器包括开关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相序检测电路、A相过零检测电路、C相过零检测电路、单片机主控制器、故障复位输入端、投切指令接收端、投切使能信号输入端、接触器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器故障输出端、接触器投切电路以及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所述开关电源通过电压比较电路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相序检测电路分别通过A相过零检测电路以及C相过零检测电路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故障复位输入端、投切指令接收端、投切使能信号输入端以及接触器反馈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接入控制器故障输出端、接触器投切电路以及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所述接触器投切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所述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
上述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包括555定时器以及与555定时器相连的脉冲变压器;所述脉冲变压器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所述接触器投切电路包括ULN2802A芯片以及与ULN2802A芯片相连的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
上述相序检测电路采用TH221芯片;所述A相过零检测电路以及C相过零检测电路均采用TCA785芯片。
上述第一晶闸管组与第二晶闸管组均包括二极管以及与二极管并联的晶闸管;所述开关控制器对晶闸管进行触发。
上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隔离开关与2控3式复合开关之间的主接触器;所述隔离开关通过主接触器与2控3式复合开关相连;所述主接触器与复合开关控制器相连。
上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隔离开关与主接触器之间的三相电压互感器;所述三相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端连接到复合开关控制器。
上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电容器组的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所述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与电容器组并联后接入2控3式复合开关;所述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与复合开关控制器相连。
上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故障显示单元以及放电显示单元;所述故障显示单元接入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所述放电显示单元接入三相电压变换器的二次端;所述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接入经2控3式复合开关后的A相电源输入端;所述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是电流表;所述故障显示单元以及放电显示单元是LED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采用晶闸管阀组和真空接触器并联组成复合开关进行电容器组投切和运行,即利用晶闸管阀组具有过零投入和切除电容器组的功能,真空接触器具有导通功耗小,导通容量大,散热小的特点。电容器组采用不等容分组方式,即电容器的补偿容量是40kvar、80kvar、160kvar和320kvar,补偿级差为40kvar,可实现16种补偿容量值,总补偿容量可达到640kvar。这样就提高了补偿精度,拓宽了补偿范围,增加了总补偿容量。保护配置为电容器专用保护器,可实现电容器的短路故障和零序故障保护功能。电容器专用保护器的故障信息输出与显示回路连接,分别显示短路、过流、零序和缺相保护动作信号,便于工作人员区分故障类型。本发明可使用在煤矿井下660V/1140V电压等级供电系统中的动态无功补偿,具有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降低系统损耗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复合开关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
1-功率因数控制单元;2-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3-故障显示单元;4-放电显示单元;5-复合开关控制器;6-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7-三相电压变换器;8-电容器组;9-复合开关;10-主接触器;11-三相电压互感器;12-单相电压互感器;13-隔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该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ABC三相电源侧、隔离开关13、功率因数控制单元1、单相电压互感器12、2控3式复合开关9、复合开关9控制器5、三相电压变换器7以及电容器组8;三相电压变换器7包括一次端以及二次端;三相电压变换器7的一次端与电容器组8并联后依次通过2控3式复合开关9以及隔离开关13接入ABC三相电源侧;复合开关9控制器5分别与2控3式复合开关9和功率因数控制单元1相连;隔离开关13通过单相电压互感器12接入功率因数控制单元1;功率因数控制单元1接入ABC三相电源侧。
2控3式复合开关9第一晶闸管组、第二晶闸管组、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第一晶闸管组与第一接触器并联后的一端通过隔离开关13接入A相电源输入端,另一端接入电容器组8;第二晶闸管组与第二接触器并联后的一端通过隔离开关13接入C相电源输入端,另一端接入电容器组8;B相电源输入端通过隔离开关13接入电容器组8;复合开关9控制器5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复合开关9控制器5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
参见图2,复合开关9控制器5包括开关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相序检测电路、A相过零检测电路、C相过零检测电路、单片机主控制器、故障复位输入端、投切指令接收端、投切使能信号输入端、接触器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器故障输出端、接触器投切电路以及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开关电源通过电压比较电路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相序检测电路分别通过A相过零检测电路以及C相过零检测电路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故障复位输入端、投切指令接收端、投切使能信号输入端以及接触器反馈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单片机主控制器接入控制器故障输出端、接触器投切电路以及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接触器投切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包括555定时器以及与555定时器相连的脉冲变压器;脉冲变压器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接触器投切电路包括ULN2802A芯片以及与ULN2802A芯片相连的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
相序检测电路采用TH221芯片;A相过零检测电路以及C相过零检测电路均采用TCA785芯片。
第一晶闸管组与第二晶闸管组均包括二极管以及与二极管并联的晶闸管;开关控制器对晶闸管进行触发。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隔离开关13与2控3式复合开关9之间的主接触器10;隔离开关13通过主接触器10与2控3式复合开关9相连;主接触器10与复合开关9控制器5相连。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隔离开关13与主接触器10之间的三相电压互感器11;隔离开关13通过三相电压互感器11接入复合开关9控制器5。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电容器组8的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6;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6与电容器组8并联后接入2控3式复合开关9;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6与复合开关9控制器5相连。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2、故障显示单元3以及放电显示单元4;故障显示单元3接入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6;放电显示单元4接入三相电压变换器7的二次端;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2接入经2控3式复合开关9后的A相电源输入端;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2是电流表;故障显示单元3以及放电显示单元4是LED灯。
参见图1,本发明主回路是:电源侧连接隔离开关13,在连接主接触器10,在连接复合开关9,在连接电容器组8,其余是辅助回路。
功率因数控制单元1的工作电源和电压采样均来自于单相电压互感器12,即工作电源和电压采样合二为一。同时又与复合开关控制器5连接,作用是将投切命令传输给它。
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2不仅检测各电容器支路的电流,而且还将各支路电流通过显示单元予以显示,便于工作人员实时观察电容器的运行情况。
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6与故障显示单元3连接,用于显示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6的故障信号。同时又与主接触器10连接,作用是故障发生时切除主接触器10,以保护电路中其它设备的安全。
三相电压变换器7的一次端与电容器组8连接,其二次端与放电显示单元4连接,用于检测和显示电容器组8的放电电压是否在安全范围之内。
电容器组8分为四组,其容量分别是40kvar、80kvar、160kvar和320kvar,而且每一组回路中都串联限流熔断器。
复合开关9采用2控3控制电路,即在本发明电路图中的任意两项各配置一组复合开关9,另一项直接连通。其与2控3控投切制器5连接,由复合开关9控制器5控制其投入和切除,即晶闸管阀组在电压过零时投入电容器,在电流过零时切除电容器,真空接触器在电容器组8正常运行时闭合。
主接触器10与2控3控制器5连接,作用是2控3控制器5本身发生故障时切除主接触器10。
三相电压互感器11一次端与主回路连接,二次端与2控3控制器5连接,作用是为2控3控制器5提供同步检测电压,同步检测电压取自系统电压。
本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路图的所有接线采用航空插头连接,接线简单,使用维护方便。

Claims (10)

1.一种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ABC三相电源侧、隔离开关、功率因数控制单元、单相电压互感器、2控3式复合开关、复合开关控制器、三相电压变换器以及电容器组;所述三相电压变换器包括一次端以及二次端;所述三相电压变换器的一次端与电容器组并联后依次通过2控3式复合开关以及隔离开关接入ABC三相电源侧;所述复合开关控制器分别与2控3式复合开关和功率因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隔离开关通过单相电压互感器接入功率因数控制单元;所述功率因数控制单元接入ABC三相电源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控3式复合开关第一晶闸管组、第二晶闸管组、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一晶闸管组与第一接触器并联后的一端通过隔离开关接入A相电源输入端,另一端接入电容器组;所述第二晶闸管组与第二接触器并联后的一端通过隔离开关接入C相电源输入端,另一端接入电容器组;所述B相电源输入端通过隔离开关接入电容器组;所述复合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所述复合开关控制器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开关控制器包括开关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相序检测电路、A相过零检测电路、C相过零检测电路、单片机主控制器、故障复位输入端、投切指令接收端、投切使能信号输入端、接触器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器故障输出端、接触器投切电路以及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所述开关电源通过电压比较电路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相序检测电路分别通过A相过零检测电路以及C相过零检测电路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故障复位输入端、投切指令接收端、投切使能信号输入端以及接触器反馈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入单片机主控制器;所述单片机主控制器接入控制器故障输出端、接触器投切电路以及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所述接触器投切电路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所述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包括555定时器以及与555定时器相连的脉冲变压器;所述脉冲变压器对第一晶闸管组以及第二晶闸管组进行触发;所述接触器投切电路包括ULN2802A芯片以及与ULN2802A芯片相连的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控制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二接触器的开启或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序检测电路采用TH221芯片;所述A相过零检测电路以及C相过零检测电路均采用TCA785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闸管组与第二晶闸管组均包括二极管以及与二极管并联的晶闸管;所述开关控制器对晶闸管进行触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隔离开关与2控3式复合开关之间的主接触器;所述隔离开关通过主接触器与2控3式复合开关相连;所述主接触器与复合开关控制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隔离开关与主接触器之间的三相电压互感器;所述隔离开关通过三相电压互感器接入复合开关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电容器组的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所述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与电容器组并联后接入2控3式复合开关;所述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与主接触器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故障显示单元以及放电显示单元;所述故障显示单元接入电容器综合保护装置;所述放电显示单元接入三相电压变换器的二次端;所述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接入经2控3式复合开关后的A相电源输入端;所述支路电流测量显示单元是电流表;所述故障显示单元以及放电显示单元是LED灯。
CN2012103311728A 2012-09-07 2012-09-07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Pending CN102842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1728A CN102842911A (zh) 2012-09-07 2012-09-07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1728A CN102842911A (zh) 2012-09-07 2012-09-07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2911A true CN102842911A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7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11728A Pending CN102842911A (zh) 2012-09-07 2012-09-07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291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9839A (zh) * 2015-07-13 2015-10-14 江苏嘉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复合开关控制共补型智能电容器
CN105826930A (zh) * 2016-05-19 2016-08-03 黑龙江特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中压tsc阀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的晶闸管阀组投切方法
CN109038595A (zh) * 2018-06-29 2018-12-18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低容/低抗柔性投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2296A (ja) * 1995-12-20 1997-07-11 Aichi Electric Co Ltd 無効電力補償装置
CN2812373Y (zh) * 2005-08-04 2006-08-30 姜平 矿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CN201038780Y (zh) * 2007-03-27 2008-03-19 蒋少庆 三相共补式智能复合开关
CN102130443A (zh) * 2011-03-07 2011-07-20 郑州鼎慧中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容器的动态自适应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817769U (zh) * 2012-09-07 2013-03-20 西安船舶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2296A (ja) * 1995-12-20 1997-07-11 Aichi Electric Co Ltd 無効電力補償装置
CN2812373Y (zh) * 2005-08-04 2006-08-30 姜平 矿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CN201038780Y (zh) * 2007-03-27 2008-03-19 蒋少庆 三相共补式智能复合开关
CN102130443A (zh) * 2011-03-07 2011-07-20 郑州鼎慧中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容器的动态自适应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817769U (zh) * 2012-09-07 2013-03-20 西安船舶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9839A (zh) * 2015-07-13 2015-10-14 江苏嘉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复合开关控制共补型智能电容器
CN105826930A (zh) * 2016-05-19 2016-08-03 黑龙江特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中压tsc阀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的晶闸管阀组投切方法
CN109038595A (zh) * 2018-06-29 2018-12-18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低容/低抗柔性投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9100U (zh) 电力双电源装置
CN109995015A (zh) 220kv两电两充直流系统
CN103441508A (zh) 一种多用途低压智能电容器
CN105470930A (zh) 一种雷达智能配电系统
CN102842911A (zh)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N202159979U (zh) 智能无功功率调节补偿设备
CN101237147B (zh) 集成电力电容器
CN201130861Y (zh) 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
CN203261040U (zh) 低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CN201061150Y (zh) 一种智能型无功补偿无触点路由投切机构
CN205029421U (zh) 一种供电电源切换装置
CN203933147U (zh) 一种切换主备电源的箱式变电站
CN207410016U (zh) 一种变流装置保护装置
CN204068280U (zh) 三相负荷自动平衡器的换相装置
CN203761134U (zh) 风电场用基于ats的双电源站用电进线屏
CN202949229U (zh) 可控硅复合开关
CN103326378B (zh) 一种稳态自动接地放电电容器复合开关
CN202817769U (zh) 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N102957157B (zh) 智能过零投切的可控硅复合开关
CN200990575Y (zh) 电梯变频器外挂式能量回馈装置
CN201928233U (zh) 提升机交流双控高压矩阵变频电控系统
CN203813447U (zh) 变电站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CN204886390U (zh) 一种高压双电源供电的接线电路
CN203368040U (zh) 一种稳态自动接地放电电容器复合开关
CN102545242A (zh) 10kV无功补偿设备智能投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