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5360A - 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15360A CN102815360A CN2012103316524A CN201210331652A CN102815360A CN 102815360 A CN102815360 A CN 102815360A CN 2012103316524 A CN2012103316524 A CN 2012103316524A CN 201210331652 A CN201210331652 A CN 201210331652A CN 102815360 A CN102815360 A CN 1028153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er
- undersetting
- pivoted arm
- support beam
- mount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包括方向轴底座、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方向轴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梁和第二弧形支撑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套装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套装有“U”形转臂;转臂的两末端设置有安装轮胎联接轴;转臂的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第一弧形支撑梁与方向轴底座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支座;第二弧形支撑梁与方向轴底座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支座;第一阻尼器的上端与第一上支座连接,下端与第一下支座连接;第二阻尼器的上端与第二上支座连接,下端与第二下支座连接。本发明制造简单,轮胎运行平稳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转向减震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前轮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插筒式的减震总成,这种结构由于左右转臂为独立结构,因此转向时,两个转臂的旋转轴独立动作。由于制造和装配的误差,两个旋转轴的同轴度难以精确控制,因此这将导致两个旋转轴的回转中心不一致,从而使摩托车在转向行驶的过程中轮胎的平稳性差。并且,由于轮胎的旋转中心与旋转轴的中心也不一致,进一步减小了轮胎的平稳性从而增大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在左右转臂上安装减震总成,因此转臂需要弯曲造型以预留减震总成的安装空间,这将进一步增加制造和安装误差,从而进一步降低轮胎运行的平稳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使摩托车在转向行驶中运行平稳的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摩托车在转向行驶中运行平稳的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包括方向轴底座、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器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
所述方向轴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梁和第二弧形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相对所述方向轴底座的远端套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装有“U”形转臂;
所述转臂的两末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可安装轮胎联接轴;
所述转臂的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
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梁与所述方向轴底座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支座;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梁与所述方向轴底座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支座;
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支座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下支座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支座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下支座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转臂为整体结构,因此可通过同一旋转轴完成转向传动,从而解决了左右转臂旋转中心不一致而导致的轮胎不平衡的问。
为提高强度,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梁和第二弧形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架。
为提高转臂强度,所述转臂的“U”形底部设置有转臂加强件。
为便于安装制造,所述旋转轴套装在所述转臂的“U”形底部。
为进一步提高轮胎的平稳性,所述方向轴底座的下部铰接有平衡连块;所述平衡连块距所述方向轴底座的远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间隙配合有平衡连杆;
所述平衡连杆整体上为“U”形结构;所述平衡连杆的底部套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平衡连杆的第一伸出端与所述第一下支座连接;所述平衡连杆的第二伸出端与所述第二下支座连接;
所述第一伸出端与所述第一下支座的第一平衡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一下支座的第一阻尼连接点的后侧;
所述第二伸出端与所述第二下支座的第二平衡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第二下支座的第二阻尼连接点的后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转臂为“U”形结构,使左右转臂为一整体,从而使摩托车在转向时可通过同一旋转轴完成转向传动,因此转向时左右转臂同步运行,从而提高了轮胎运行的平稳性;另一方面,这种结构也使转臂及转臂支撑梁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因此简化了制造工艺,并保证了制造精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轮胎运行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包括方向轴底座2、第一阻尼器11a和第二阻尼器11b。第一阻尼器11a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10a,第二阻尼器11b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10b。
方向轴底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梁3a和第二弧形支撑梁3b。第一弧形支撑梁3a和第二弧形支撑梁3b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架4。
第一支撑梁3a和第二支撑梁3b相对方向轴底座2的远端套装有旋转轴5,旋转轴5上套装有“U”形转臂7。旋转轴5套装在转臂7的“U”形底部。转臂7的“U”形底部设置有转臂加强件6。
转臂7的两末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4a和第二安装孔14b,第一安装孔14a和第二安装孔14b内可安装轮胎联接轴8。
转臂7的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座9a和第二下支座9b。
第一弧形支撑梁3a与方向轴底座2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支座13a,第二弧形支撑梁3b与方向轴底座2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支座13b。
第一阻尼器11a的上端与第一上支座13a连接,下端与第一下支座9a连接。第二阻尼器11b的上端与第二上支座13b连接,下端与第二下支座9b连接。
方向轴底座1的下部铰接有平衡连块15,平衡连块15距方向轴底座1的远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6,第三安装孔16内间隙配合有平衡连杆12。
平衡连杆12整体上为“U”形结构。平衡连杆12的底部套装在第三安装孔16内,其第一伸出端12a与第一下支座9a连接,第二伸出端12b与第二下支座9b连接。
第一伸出端12a与第一下支座9a的第一平衡连接点17a位于第一阻尼器11a与第一下支座9a的第一阻尼连接点18a的后侧。
第二伸出端12b与第二下支座9b的第二平衡连接点17b位于第二阻尼器11b与第二下支座9b的第二阻尼连接点18b的后侧。
将减震总成通过方向轴1安装于摩托车上后,将轮胎19通过轮胎联接轴8安装在“U”形转臂7的左右转臂之间。摩托车行驶时,由于转臂7为“U”形结构,使传统的左右转臂为一整体,从而使摩托车在转向时可通过同一旋转轴完成转向传动,因此转向时左右转臂同步运行,并且使左右两边阻尼器的受力点从转臂转移到左右两边的支座上,从而提高了轮胎运行的平稳性。
另一方面,摩托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即使遇到颠簸,可能出现不平稳时,由于平衡连杆12的设置,轮胎一侧所受外力可通过平衡连杆12传导到另一侧,从而实现轮胎左右两侧同步,保证了轮胎运行的稳定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包括方向轴底座(2)、第一阻尼器(11a)和第二阻尼器(11b);所述第一阻尼器(11a)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10a);所述第二阻尼器(11b)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10b);其特征是:
所述方向轴底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梁(3a)和第二弧形支撑梁(3b);所述第一支撑梁(3a)和第二支撑梁(3b)相对所述方向轴底座(2)的远端套装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上套装有“U”形转臂(7);
所述转臂(7)的两末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4a)和第二安装孔(14b);所述第一安装孔(14a)和第二安装孔(14b)内可安装轮胎联接轴(8);
所述转臂(7)的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座(9a)和第二下支座(9b);
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梁(3a)与所述方向轴底座(2)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支座(13a);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梁(3b)与所述方向轴底座(2)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支座(13b);
所述第一阻尼器(11a)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支座(13a)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下支座(9a)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器(11b)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支座(13b)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下支座(9b)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梁(3a)和第二弧形支撑梁(3b)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架(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转臂(7)的“U”形底部设置有转臂加强件(6)。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轴(5)套装在所述转臂(7)的“U”形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方向轴底座(1)的下部铰接有平衡连块(15);所述平衡连块(15)距所述方向轴底座(1)的远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6);所述第三安装孔(16)内间隙配合有平衡连杆(12);
所述平衡连杆(12)整体上为“U”形结构;所述平衡连杆(12)的底部套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16)内;所述平衡连杆(12)的第一伸出端(12a)与所述第一下支座(9a)连接;所述平衡连杆(12)的第二伸出端(12b)与所述第二下支座(9b)连接;
所述第一伸出端(12a)与所述第一下支座(9a)的第一平衡连接点(17a)位于所述第一阻尼器(11a)与所述第一下支座(9a)的第一阻尼连接点(18a)的后侧;
所述第二伸出端(12b)与所述第二下支座(9b)的第二平衡连接点(17b)位于所述第二阻尼器(11b)与所述第二下支座(9b)的第二阻尼连接点(18b)的后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316524A CN102815360A (zh) | 2012-09-10 | 2012-09-10 | 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316524A CN102815360A (zh) | 2012-09-10 | 2012-09-10 | 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5360A true CN102815360A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7299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316524A Pending CN102815360A (zh) | 2012-09-10 | 2012-09-10 | 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1536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38770A1 (en) * | 2016-08-22 | 2018-03-01 | Big Cat Human Powered Vehicles, Llc | Suspended spindle assembly for recumbent tricycles |
CN108050198A (zh) * | 2017-12-06 | 2018-05-18 | 重庆市鑫奕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用减震装置 |
KR20200001763U (ko) * | 2019-01-30 | 2020-08-07 | 박경래 | 주행보드용 전륜 충격 흡수장치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07682B2 (ja) * | 1990-11-30 | 2000-02-0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前輪懸架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調整装置 |
EP1449757A2 (en) * | 2003-02-21 | 2004-08-25 | HONDA MOTOR CO., Ltd. | Rear suspension |
CN201395223Y (zh) * | 2008-08-25 | 2010-02-03 | 吴国东 | 大型农用三轮车前减震器 |
KR101005278B1 (ko) * | 2008-08-21 | 2011-01-04 | 주식회사 유진로봇 | 삼륜 점핑 자전거 |
CN202879722U (zh) * | 2012-09-10 | 2013-04-17 | 周兴奎 | 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
2012
- 2012-09-10 CN CN2012103316524A patent/CN1028153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07682B2 (ja) * | 1990-11-30 | 2000-02-0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前輪懸架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調整装置 |
EP1449757A2 (en) * | 2003-02-21 | 2004-08-25 | HONDA MOTOR CO., Ltd. | Rear suspension |
KR101005278B1 (ko) * | 2008-08-21 | 2011-01-04 | 주식회사 유진로봇 | 삼륜 점핑 자전거 |
CN201395223Y (zh) * | 2008-08-25 | 2010-02-03 | 吴国东 | 大型农用三轮车前减震器 |
CN202879722U (zh) * | 2012-09-10 | 2013-04-17 | 周兴奎 | 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38770A1 (en) * | 2016-08-22 | 2018-03-01 | Big Cat Human Powered Vehicles, Llc | Suspended spindle assembly for recumbent tricycles |
US9981711B2 (en) | 2016-08-22 | 2018-05-29 | Big Cat Human Powered Vehicles, Llc | Suspended spindle assembly for recumbent tricyles |
CN108050198A (zh) * | 2017-12-06 | 2018-05-18 | 重庆市鑫奕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用减震装置 |
KR20200001763U (ko) * | 2019-01-30 | 2020-08-07 | 박경래 | 주행보드용 전륜 충격 흡수장치 |
KR200493488Y1 (ko) * | 2019-01-30 | 2021-04-07 | 박경래 | 주행보드용 전륜 충격 흡수장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05900B1 (en) |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 |
US9649905B2 (en) | Shock absorber | |
CN204451877U (zh) | 用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轮支架 | |
CN103317988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独立车轮悬架系统 | |
CN104875574B (zh) |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 |
CN204750418U (zh) | 一种反向三轮车上的前置两轮机构 | |
CN204432765U (zh) |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 |
CN102815360A (zh) | 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
CN201751219U (zh) | 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摆臂总成 | |
CN201597405U (zh) | 双摇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
CN106043423A (zh) |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 |
CN202879722U (zh) | 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 |
CN204712807U (zh) |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 |
CN101412357B (zh) | 一种带横向稳定机构的双减振器螺旋弹簧悬架系统 | |
CN106080768A (zh) |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 |
CN207328692U (zh) |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 |
US10421327B2 (en) | Suspension system | |
KR102029844B1 (ko) |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타입 현가장치 | |
CN206357946U (zh) | 用于车辆的悬架结构 | |
CN211730962U (zh) | 车用减震器安装结构 | |
CN105291753A (zh) | 用于骡子车的悬架和骡子车 | |
CN207902063U (zh) | 下控制臂及汽车 | |
CN211808896U (zh) | 车辆及其悬架总成 | |
CN104354755A (zh) | 一种全地形车转向操纵机构 | |
CN207029290U (zh) | 一种新型汽车转向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