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2339B - 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72339B CN102772339B CN2012102958745A CN201210295874A CN102772339B CN 102772339 B CN102772339 B CN 102772339B CN 2012102958745 A CN2012102958745 A CN 2012102958745A CN 201210295874 A CN201210295874 A CN 201210295874A CN 102772339 B CN102772339 B CN 1027723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liquid
- fructus lycopersici
- lycopersici esculenti
- faint yellow
- br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以番茄酱厂新鲜皮籽渣为原料,用程序控制的螺旋旋转进料-螺旋停转平推挤压-螺旋倒退复位型式的螺旋压榨机挤压回收其中的番茄废液,再将番茄废液经粗滤、预杀菌、酶解、混凝吸附后浓缩得到的,
并提供了浓缩番茄废液可用于配制护肤液、足疗液和沐浴液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使番茄皮籽渣中的废液变废为宝,消除废液排放;2、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清净杀菌处理的番茄废液对人体皮肤具有养护美化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番茄皮籽渣综合利用主要涉及番茄皮和番茄籽的利用。对于番茄皮籽渣中含有的大量汁液,由于番茄皮籽渣混合粘结,目前没有任何已公开的技术使之得以回收并处理后合理利用,更没有适宜用作番茄护肤品原料的制造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以番茄皮籽渣为原料,采用特殊压榨机回收其中的番茄废液,再经预处理变成淡黄色透明状的番茄汁后,先制成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用作护肤液原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法为: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是以番茄酱厂新鲜皮籽渣为原料,用程序控制的螺旋旋转进料-螺旋停转平推挤压-螺旋倒退复位型式的螺旋压榨机挤压回收其中的番茄废液,再将番茄废液经粗滤、预杀菌、酶解、混凝吸附后浓缩得到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番茄酱厂新鲜皮籽渣为原料;
2)将步骤1)的原料经过用程序控制的螺旋旋转进料-螺旋停转平推挤压-螺旋倒退复位型式的螺旋压榨机挤压回收其中的番茄废液;
3)将步骤2)得到的番茄废液粗滤后,经过75℃-85℃预杀菌30秒-180秒后,降温至45℃-54℃进行酶解2小时-24小时,再加入混凝剂和吸附剂后凝聚分离出红色水不溶性物质,得到淡黄色透明状番茄废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淡黄色透明状番茄废液经过常规真空浓缩,得到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浓度为35°Brix-65°Brix。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酶解工序采用的酶制剂是以黑曲霉为菌种,接种到蒸熟并冷却到35℃-40℃的胡萝卜丝与玉米面混合物上,在35℃-40℃保温发霉,经干燥粉碎制作的含果胶酶的粉状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的应用,是将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应用于配制护肤液、足疗液或沐浴液。配护肤液用纯净水稀释至2°Brix-5°Brix后加甘油、乙醇、透明质酸、维生素C和防腐剂等;配足疗液和沐浴液用纯净水稀释至15°Brix-30°Brix,加防腐剂。防腐剂采用山梨酸钾0.3%-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使番茄皮籽渣中的废液充分利用,提高效益,消除废液排放。
我国番茄酱行业已在世界上占前三位,如果按我国年产番茄酱平均100万吨计,平均加工期仅50天左右,大约每年消耗鲜番茄650万吨,排出(含水不等的)湿的番茄皮籽渣约20万吨以上。番茄皮籽渣处于原始的湿态喂牛羊或丢弃状态。
20万吨番茄皮籽渣可以压榨出8万吨粗番茄汁,其成分与鲜榨番茄汁相近。如果全部丢弃,相当于丢掉10万吨鲜番茄产的番茄汁。如果利用可以增加市场新产品。
2、理论和实践证明番茄渣中的废液具有美容作用。
理论证明,番茄汁所含有的多种有机酸与维生素等成份对人体皮肤是有益的。各类人群的实践证明,番茄切片贴脸面有利于脸部皮肤美白,起作用的是番茄汁。实践也已证明,番茄汁不仅对各类皮肤具美化养护作用,还有快速治癒脚气和手足皮肤开裂的作用,所以采用从番茄皮籽渣回收的废液开发番茄日化用品是有实用价值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番茄酱厂新鲜皮籽渣10吨/时,用旋转螺旋叶片进料-停转平推挤压-螺旋叶片倒退复位型式的自动程序控制螺旋压榨机挤压得到番茄废液4吨/时,使之通过孔径1mm的过滤网粗滤,去除粗杂质得到粗滤番茄废液,经套管式热交换器进行预杀菌,预杀菌温度85℃,时间30秒,然后冷却至54℃进入酶解罐,加入含果胶酶的粗制粉状物酶解。
因为含果胶酶的粗制粉状物有效成分不同,加入量由小试验确定。酶解温度为53℃,保温搅拌3小时后,向酶解罐先加入1%浓度的明矾液1%,强烈搅拌3分钟后,加入用水调成稀糊状的膨润土泥浆,先快速搅拌3分钟再慢速搅拌。膨润土用量为番茄废液处理量的0.06%。采用自动排渣沉降式离心机分离悬浮物,离心机转速为4000转/分,离心分离后得到淡黄色透明状番茄汁,以三效强制循环真空浓缩机浓缩至浓度65°Brix,经板式热交換噐杀菌,杀菌温度129℃,时间4秒,进入无菌大包装机,采用铝箔夹塑复合袋包装,使之成为可常温保存的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
含粗果胶酶的粉末为自制产品,先将洗净的胡萝卜破碎成酱状,拌入重量比为50%的玉米面粉拌和均匀,蒸熟后冷却至37℃,拌入经扩大培养的黑曲霉菌液,拌和均匀后用聚丙烯塑料盘分装,放入37℃恒温的密闭房屋14天使之充分发霉,再将此发霉的物料太阳晒干后粉碎至通过40目筛网。
将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应用于配制护肤液、足疗液或沐浴液。配护肤液用纯净水稀释至2°Brix-5°Brix后加甘油、乙醇、透明质酸、维生素C、防腐剂等;配足疗液和沐浴液用纯净水稀释至15°Brix-30°Brix,加防腐剂。防腐剂采用山梨酸钾0.3%-0.6%。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番茄皮籽渣挤出废液的设备不釆用旋转螺旋叶片进料-停转平推挤压-螺旋叶片倒退复位型式的自动程序控制螺旋压榨机挤压,而采用带1mm-1.2mm条形缝隙的液压框式压榨机、袋式压榨机或带式压榨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粗滤番茄废液的予杀菌不采用套管式热交换器,而采用板式热交換噐或直接在后工序酶解罐中加热后冷却量酶解适宜温度。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酶解工序不采用含果胶酶的粗制粉状物,而采用市售精制果胶酶制品。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助凝剂不采用明矾水溶液,而采用氢氧化铝、明胶加单宁等。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相比,吸附剂不采用膨润土,而釆用白土或活性炭。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相比,悬浮物的分离不采用沉降式碟式离心分离机,而采用卧式螺旋自动排渣离心机、板框式过滤机、过滤式离心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其特征在于:是以番茄酱厂新鲜皮籽渣为原料,用程序控制的螺旋旋转进料-螺旋停转平推挤压-螺旋倒退复位型式的螺旋压榨机挤压回收其中的番茄废液,再将番茄废液经粗滤、预杀菌、酶解、混凝吸附后浓缩得到的;所述操作过程为番茄废液粗滤后,经过75℃-85℃预杀菌30秒-180秒后,降温至45℃-54℃进行酶解2小时-24小时,再加入混凝剂和吸附剂后凝聚分离出红色水不溶性物质,得到淡黄色透明状番茄废液经过常规真空浓缩,得到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浓度为35°Brix-65°Brix;所述酶解工序采用的酶制剂是以黑曲霉为菌种,接种到蒸熟并冷却到35℃-40℃的胡萝卜丝与玉米面混合物上,在35℃-40℃保温发霉,经干燥粉碎制作的含果胶酶的粉状物。
2.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番茄酱厂新鲜皮籽渣为原料;
2)将步骤1)的原料经过用程序控制的螺旋旋转进料-螺旋停转平推挤压-螺旋倒退复位型式的螺旋压榨机挤压回收其中的番茄废液;
3)将步骤2)得到的番茄废液粗滤后,经过75℃-85℃预杀菌30秒-180秒后,降温至45℃-54℃进行酶解2小时-24小时,再加入混凝剂和吸附剂后凝聚分离出红色水不溶性物质,得到淡黄色透明状番茄废液;所述酶解工序采用的酶制剂是以黑曲霉为菌种,接种到蒸熟并冷却到35℃-40℃的胡萝卜丝与玉米面混合物上,在35℃-40℃保温发霉,经干燥粉碎制作的含果胶酶的粉状物;
4)将步骤3)得到的淡黄色透明状番茄废液经过常规真空浓缩,得到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浓度为35°Brix-65°Brix。
3.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将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应用于配制护肤液、足疗液或沐浴液,配护肤液用纯净水稀释至2°Brix-5°Brix后加甘油、乙醇、玻尿酸、防腐剂;配足疗液和沐浴液用纯净水稀释至15°Brix-30°Brix,加防腐剂,防腐剂采用山梨酸钾0.3%-0.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58745A CN102772339B (zh) | 2012-08-20 | 2012-08-20 | 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58745A CN102772339B (zh) | 2012-08-20 | 2012-08-20 | 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2339A CN102772339A (zh) | 2012-11-14 |
CN102772339B true CN102772339B (zh) | 2013-11-27 |
Family
ID=47117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958745A Active CN102772339B (zh) | 2012-08-20 | 2012-08-20 | 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723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0555B (zh) * | 2013-03-07 | 2015-02-11 | 新疆托美托番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用未成熟青番茄加工足浴液的方法 |
CN104189414A (zh) * | 2014-09-18 | 2014-12-10 | 杨更祥 | 一种皮肤疾病外用药液及其制备工艺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324A (zh) * | 1996-05-27 | 1997-02-12 | 刘伯堂 | 蕃茄酱厂皮籽渣综合利用的生产方法 |
CN101298618A (zh) * | 2008-07-01 | 2008-11-05 | 上海博翼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利用番茄皮渣提取茄红素的方法 |
CN101779775A (zh) * | 2010-02-25 | 2010-07-21 | 刘伯堂 | 一种番茄酱厂番茄皮籽渣的脱水干燥和干法皮籽分离组合生产方法 |
-
2012
- 2012-08-20 CN CN2012102958745A patent/CN1027723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324A (zh) * | 1996-05-27 | 1997-02-12 | 刘伯堂 | 蕃茄酱厂皮籽渣综合利用的生产方法 |
CN101298618A (zh) * | 2008-07-01 | 2008-11-05 | 上海博翼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利用番茄皮渣提取茄红素的方法 |
CN101779775A (zh) * | 2010-02-25 | 2010-07-21 | 刘伯堂 | 一种番茄酱厂番茄皮籽渣的脱水干燥和干法皮籽分离组合生产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番茄皮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袁永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120415(第4期);第5-65页 * |
番茄红素的一种生产途径;薛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版》;20090615(第6期);第1-42页 * |
薛娇.番茄红素的一种生产途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版》.2009,(第6期),第1-42页. |
袁永成.番茄皮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12,(第4期),第5-6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2339A (zh) | 2012-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41160B (zh) | 一种油茶籽常温压榨方法 | |
CN102805350A (zh) | 一种利用柑橘加工废弃物、副产物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 | |
CN102108372A (zh) | 一种β-葡聚糖的制备方法及β-葡聚糖的应用 | |
CN103238819B (zh) | 一种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96677A (zh) | 一种综合利用制备红枣香料、红枣膳食纤维等的方法 | |
CN107183414A (zh) | 一种浮性鱼饲料的制备工艺 | |
CN106085750A (zh) | 一种拳参酸枣根保健酒的加工方法 | |
CN104016854A (zh) | 一种以鲍鱼壳为原料制备的柠檬酸钙及方法 | |
CN102772339B (zh) | 一种淡黄色透明状浓缩番茄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262105A (zh) |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南瓜粉的加工方法 | |
CN104432055A (zh) | 不含添加剂的抗结片葡萄籽超微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75863B (zh) | 一种提取海参煮汁中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的方法 | |
CN102863547A (zh) | 一种从杏鲍菇中提取活性多糖及制备其功能饮料的方法 | |
CN102524678A (zh) | 一种富含白藜芦醇的大麦苗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07520A (zh) | 酶法处理果肉(渣)回收柑橘汁的技术 | |
CN102276455B (zh) | 一种阴香干果实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 |
CN102267855A (zh) | 一种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 | |
CN104030775A (zh) | 一种高粱壳为原料的金针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39938A (zh) | 一种植物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67494A (zh) | 一种提取椰子油的方法 | |
CN102960658A (zh) | 一种紫薯粉条的制备方法 | |
CN106509888A (zh) | 一种金花葵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 |
CN103960652A (zh) | 一种香菇菌柄生产的素食品及加工方法 | |
CN102511789B (zh) | 利用柑橘囊衣废渣生产膳食纤维营养粉的方法及柑橘膳食纤维营养粉 | |
CN107602653B (zh) | 一种从鲜罗汉果中提取罗汉果甜苷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