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0691B - 车辆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0691B
CN102770691B CN201080064747.3A CN201080064747A CN102770691B CN 102770691 B CN102770691 B CN 102770691B CN 201080064747 A CN201080064747 A CN 201080064747A CN 102770691 B CN102770691 B CN 102770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differential mechanism
differential
oi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47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0691A (zh
Inventor
野畑道夫
村山徹
加藤岳人
茶园和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70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0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82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483Axle or inter-axle different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能够将容置有差动装置的差速器室的油位保持得低的车辆用变速器。容置有差动装置的差速器室(A)通过差速器区隔构件(20)与贮存室(B)隔开。差速器区隔构件(20)具有用于使差速器齿圈(14)和副轴(12)的输出齿轮(12a)啮合的开口部(24),并且在比开口部(24)更靠差速器齿圈在前进时的旋转方向(R2)的上游一侧具有排出差速器室内的油的连通部(26)。在连通部(26)的上方侧立设有壁构件(33),被差速器齿圈(14)搅起的油(F1)从连通部(26)向差速器室外排出,并且从连通部(26)的上方进入的油(F2)被壁构件(33)阻挡而不从连通部(26)流入差速器室(A)内。

Description

车辆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差动装置容置于箱体内的车辆用变速器,详细地涉及车辆用变速器的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允许左右车轮的转速差,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等车辆用变速器经由差动装置向车轮传递动力,例如在横置配置的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型变速器中,已知有将该差动装置一体地容置在变速器的箱体内的变速器。
以往,关于这样的将差动装置容置在箱体内的车辆用变速器,提出了如下的技术:通过设置堰构件4,来将容置差速机构(差动装置)10的差速器室5与贮存动作油的油盘室3隔开,由此,使这些油盘室3和差速器室5的油位(oil levels)不同,并且通过差速机构10的齿圈14的旋转,将差速器室内的动作油向油盘室3搅起(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专利文献1所述的变速器1,尽量减少差速器室内的动作油,从而降低齿圈14进行旋转时搅拌动作油而产生的阻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变速器中,在齿圈14的上方侧设置有副轴(secondary shaft)8,齿圈14与副轴8的末级齿轮(final gear)9啮合,在被搅起的动作油向油盘室3排出之前,担心发生如下的情况,即,特意搅起的动作油在齿圈14和末级齿轮9的啮合部积存在齿圈14的齿槽中,原样返回到差速器室5。另外,担心从上述副轴8的副轴从动齿轮13飞散的动作油从上方侧流入差速器室5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容置有差动装置的差速器室内的油高效地向贮存室搅起且难以使油流入差速器室内的结构的车辆用变速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例如参照图5至图9)是车辆用变速器(1),具有:输入轴(7),其与驱动源(19)相连接并进行旋转,副轴(12),其与该输入轴(7)平行,差动装置(5),其配置在该副轴(12)的下方侧,并且向该差动装置(5)输入来自该副轴(12)的旋转,且该差动装置(5)与左右车轮(18)相连接,箱体构件(6),其容置有所述输入轴(7)、所述副轴(12)及所述差动装置(5),贮存室(B),其处于所述箱体构件内,贮存有油,差速器室(A),其处于所述箱体构件内,容置有所述差动装置(5),并且与所述贮存室(B)隔开;该车辆用变速器(1)的特征在于,具有差速器区隔构件(20),该差速器区隔构件(20)沿着与所述副轴(12)的输出齿轮(12a)相啮合的所述差动装置(5)的齿圈(14)形成,并且将所述差速器室(A)与所述贮存室(B)隔开来形成该差速器室(A);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20)具有:肋构件,沿着所述齿圈的外周面延伸设置,且在所述差速器室的上方侧与所述箱体构件之间形成有空间部,开口部(24),其以能够使所述输出齿轮(12a)和所述齿圈(14)啮合的方式形成开口,连通部(26),其形成在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20)的上方部分的比该开口部(24)更靠所述齿圈(14)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一侧的所述肋构件的中途部,该连通部(26)用于从所述差速器室(A)将油排出所述贮存室,壁构件(33、40),其在所述连通部(26)的所述输出齿轮(12a)及所述齿圈(14)的啮合部(E)侧,从所述肋构件的外表面向上方侧立起。
由此,在比差动装置的齿圈和副轴的输出齿轮的啮合部更靠齿圈在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一侧,设置有排出差速器室内的油的连通部,由此能够将被齿圈搅起的油经由该连通部高效地排出至差速器室外。另外,通过在连通部的上方侧设置壁构件,能够防止从连通部的上方侧飞散的油经由连通部流入差速器室内。这样,能够从连通部高效地排出差速器室内的油,并且能够利用壁构件防止油从该连通部流入差速器室内,因而能够将差速器室内的油位保持得低,从而能够降低齿圈的搅拌阻力。
另外,本发明(例如参照图5至图9)的特征在于,所述壁构件(33、40)具有:主体部(33a、42),其向上方侧立设,且下方侧与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20)的外表面相接触;引导部(33b、43),其将从所述连通部(26)的上方沿着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20)的外表面流下的油引导至该连通部(26)的下方侧。
由此,通过引导部,能够使从差速器室的上方侧飞散的油与主体部的外表面相抵接之后引导至连通部的下方侧,从而能够降低流入差速器室内的油量。
而且,具体而言(例如参照图4),优选所述引导部(33b)是通过弯折所述主体部形成的,并且该引导部(33b)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越向前端部宽度越窄。
即,通过弯折壁构件的主体部来形成引导部,并且该引导部形成为从主体部越向前端部宽度越窄,由此能够高效地排出从连通部排出的油,因而能够防止从该连通部排出的油向差速器室逆流。
另外,优选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20)(例如参照图4、图6及图7)具有:所述箱体构件(6),肋构件(rib member)(21、25),其从该箱体构件(6)沿着所述齿圈(14)的外表面延伸,储油盘(30),其呈半球形状,并且隔着所述齿圈(14)从与所述箱体构件(6)的内表面一侧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差动装置(5);在所述肋构件(21)上形成有所述连通部(26)。
由此,能够从形成在肋构件上的连通部高效地排出油。
进而,优选所述壁构件(33)(例如参照图4)与所述储油盘(30)形成为一体。
即,通过使壁构件和储油盘形成为一体,在不对箱体构件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壁构件,从而加工变得容易,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优选所述壁构件(40)(例如参照图8及图9)与所述储油盘(30)分体形成,所述壁构件(40)以不比所述肋构件(21、25)的与所述储油盘(30)相接合的端面(22b)突出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肋构件(21、25)上。
即,将壁构件形成为与储油盘分开的另外构件,并且将该壁构件以不比肋构件的与储油盘相接合的端面更突出方式安装在肋构件上,由此能够提高组装性,并且能够防止在组装时壁构件与其他构件接触而损坏。
此外,上述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用于与附图进行对照,这是为了便于理解发明,不会对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产生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箱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housing case)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储油盘(reservoirplate)的图,图4中的(a)是俯视观察开口部时的俯视图,图4中的(b)是主视图,图4中的(c)是俯视观察壁构件时的俯视图,图4中的(d)是后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2安装了储油盘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了图3安装了储油盘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差速器室周围的油的液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自动变速器的差速器室周围的油的液流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壁构件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图9中的(a)是从前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9中的(b)是从后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9中的(c)是后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壁构件的示意图,图10中的(a)是后视图,图10中的(b)是俯视图,图10中的(c)是侧视图,图10中的(d)是仰视图,图10中的(e)是立体图,图10中的(f)是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是适于安装在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型车辆上的前进6个挡的自动变速器,在下面的说明中的左右方向与在实际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相对应。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的上下方向以自动变速器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作为基准,并且,在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图2的右侧为车辆的前方侧,左侧为车辆的后方侧。
[第一实施方式]
[自动变速器的概略结构]
首先,对能够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FF型自动变速器1具有容置变速机构3、副轴部4及差动装置5的箱体构件6,在该箱体构件6的前方侧配置有能够与发动机(驱动源)19相连接的自动变速器1的输入构件(前盖及中心件(center piece))10和具有锁止离合器2a的液力变矩器2。
上述液力变矩器2配置在以变速机构3的输入轴7为中心的轴上,其中,变速机构3的输入轴7与发动机19的输出轴同轴,并且,上述液力变矩器2以允许该输入轴7与发动机19之间产生旋转速度差的方式向该输入轴7输出来自发动机19的驱动力,或者,在锁止离合器2a接合的状态下直接向该输入轴7输出来自发动机19的驱动力。换言之,输入轴7经由液力变矩器2与发动机19相连接而进行旋转。
另外,副轴部4配置在作为与输入轴7平行的轴的副轴12上,差动装置5在与该副轴12平行的轴上具有与左右车轮18、18相连接的差速器轴15、15。
在变速机构3的上述输入轴7上具有行星齿轮(减速行星齿轮)DP,在行星齿轮DP的后方侧具有行星齿轮单元(行星齿轮组件)PU。上述行星齿轮DP是所谓双极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具有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架CR1及第一齿圈R1,并且在该第一行星架CR1上具有与第一太阳轮S1啮合的小齿轮P2和与第一齿圈R1啮合的小齿轮P1,并且小齿轮P2和小齿轮P1相互啮合。
另一方面,行星齿轮单元PU是所谓拉威娜式行星齿轮,具有第二太阳轮S2、第三太阳轮S3、第二行星架CR2及第二齿圈R2这四个旋转构件,并且,在该第二行星架CR2上具有与第三太阳轮S3及第二齿圈R2啮合的长小齿轮P3和与第二太阳轮S2啮合的短小齿轮P4,并且长小齿轮P3与短小齿轮P4相互啮合。
上述行星齿轮DP的第一太阳轮S1的旋转相对于箱体构件6被固定。另外,上述第一行星架CR1与上述输入轴7相连接,进行与该输入轴7相同的旋转(下面,称之为“输入旋转”)。进而,第一齿圈R1进行输入旋转通过被固定的该第一太阳轮S1和进行输入旋转的该第一行星架CR1减速了的减速旋转,并且该第一齿圈R1与第一离合器C1及第三离合器C3相连接。
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三太阳轮S3与第一制动器B1相连接,相对于箱体构件6自由固定,并且该第三太阳轮S3与第三离合器C3相连接,向该第三太阳轮S3自由输入上述第一齿圈R1的减速旋转。另外,上述第二太阳轮S2与第一离合器C1相连接,向第二太阳轮S2自由输入上述第一齿圈R1的减速旋转。
进而,上述第二行星架CR2与输入输入轴7的旋转的第二离合器C2相连接,经由该第二离合器C2向上述第二行星架CR2自由输入输入旋转,另外,该第二行星架CR2与单向离合器F1及第二制动器B2相连接,通过该单向离合器F1,第二行星架CR2相对于箱体构件6向一个方向旋转被限制,并且通过该第二制动器B2,自由固定第二行星架CR2的旋转。并且,上述第二齿圈R2与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副轴支撑构件上的副轴齿轮8相连接,其中,上述副轴支撑构件固定在箱体构件6上。
另外,上述副轴齿轮8与固定在上述副轴部4的副轴12上的大直径的输入齿轮(副轴从动齿轮)11啮合,该副轴12经由形成在副轴12的外周面上的小直径的输出齿轮12a与差动装置5的差速器齿圈(齿圈)14啮合。并且,该差速器齿圈14固定在差速器齿轮13上,经由差速器齿轮13与左右差速器轴15、15相连接。
[箱体结构]
接着,对箱体构件6进行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箱体构件6具有容置上述输入轴7、副轴12及差动装置5的变速箱6a(参照图2)和从发动机一侧安装在该变速箱6a上的壳体6b(参照图3),利用多个螺栓将该壳体6b安装在变速箱6a上,由此壳体6b和变速箱6a构成为一体。
上述箱体构件6在自动变速器1的前方下部(即,车辆安装状态下的驱动源一侧(右侧))容置有由上述的差速器齿圈14、差速器齿轮13及差速器轴15构成的差动装置5,在该差动装置5的上方侧设置有副轴12。副轴12的水平方向位置与上述差速器轴15的水平方向位置不同,副轴12、差速器轴15及输入轴7在箱体构件6内配置成三角形状。
另外,在箱体构件6的下方侧形成有用于贮存通过未图示的过滤器吸引的油的贮存室B,上述差动装置5容置在箱体构件内的通过差速器区隔构件20与该贮存室B区隔开的差速器室A内。该差速器区隔构件20沿着差速器齿圈14形成,具有变速箱6a、从变速箱6a沿着差速器齿圈14的外周面延伸设置的肋构件21以及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储油盘30(图4参照)。
如图2所示,上述变速箱6a的肋构件(下面,称之为变速箱肋(transmission rib))21由在差速器室A的上方侧从变速箱6a延伸设置的上部肋22和从变速箱6a的底部沿着差速器齿圈14的外周面朝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下部肋23构成,并且在上部肋22和下部肋23之间形成能够使差速器齿圈14和副轴12的输出齿轮12a啮合的开口部24a。
上述上部肋22从变速箱6a朝向差速器齿圈14与输出齿轮12a的啮合部E延伸至副轴12的输入齿轮11的外径侧为止,并且上部肋22的前端部沿着输入齿轮11的外周面朝向上方侧弯曲。由此,抑制从副轴12、输入齿轮11及输出齿轮12a飞散并且接触到变速箱6a的内表面上部的油进入差速器室A内的情况。即,将从副轴12、输入齿轮11及输出齿轮12a飞散的油,积极地引进变速箱6a和上部肋22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部S,并将这些油引导并排出至壳体侧,由此减少流入差速器室A的油的量。
另外,在上部肋22的中途部朝向变速箱6a的内表面6a1(差速器轴15的轴向)设置有一定宽度的缺口22a,该缺口22a形成在比上述开口部24a靠差速器齿圈14在前进时的旋转方向(图5的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由此能够在啮合部E的(图5的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将被差速器齿圈14搅起的油从差速器室A排出至贮存室B。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壳体6b上形成有形状与上述变速箱6a的上部肋22大致呈相同的壳体肋25,在将壳体6b和变速箱6a合起时,上部肋22的外周面和壳体肋25的外周面大致处于一面内,能够将进入上述空间部S的油引导至壳体侧。
但是,与上部肋22不同地,该壳体肋25呈屋檐状地向储油盘30的外径侧突出而不直接形成差速器室A的外壁,所以虽然在该壳体肋25的中途部没有用于排出来自差速器室A内的油的缺口22a,但在与沿着输入齿轮11的外周面朝向上方弯曲的前端部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基端部不与壳体6b相连接而形成开口。并且,该壳体肋25的开口部是将进入空间部S的油向贮存室B排出的排出口25a,其中,该空间部S形成在由上述变速箱肋21及壳体肋25构成的肋构件21、25与箱体构件6之间。
另外,如图4所示,上述储油盘30是中央部34鼓出的大致半球形状(碗型)的箱体构件,在储油盘30的外周缘的上方侧和下方侧形成有宽度宽的鳍状的凸缘部31a、31b。
另外,在上述储油盘30的外周缘的一部分形成开口,并且该开口部34b与形成在储油盘30的中心部的用于穿过差速器轴15的插入孔34a连通。在开口部34b和上方侧的凸缘部31b之间与储油盘30一体地形成有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壁构件33。
上述壁构件33包括主体部33a和引导部33b,其中,上述主体部33a在差速器轴15的轴向上朝向与向壳体侧鼓出的中央部34一侧相反的一侧延伸,上述引导部33b是该主体部33a的靠壳体侧的端部朝向凸缘部31b侧弯折成钝角而形成的,该引导部33b形成为从主体部33a越向前端部宽度越窄的三角形状,该引导部33b的前端部延伸至凸缘部31b。更详细地,如图4A所示,引导部33b是主视呈矩形的主体部33a的位于储油盘30的上方侧的角部被弯折而成的,并且该引导部33b的基端部33b1不是从与主体部33a的基端部33a1、33a2相同的位置起始。
即,主体部33a在用于向储油盘30上安装的安装部33a1及与上部肋22接触的下缘33a2处一定垂直立起,引导部33b是从该主体部33a的基端部33a1、33a2立起的中途部起弯折而形成。
另外,特别地,如图4D所示,引导部33b的上端缘33b3的高度始终与主体部33a相同,并且下方缘33b2朝向上方侧倾斜而该引导部33b形成为三角形状,而且下方缘33b2越向前端侧与储油盘30之间的距离I越大。
接着,基于图5及图6,对组装了上述储油盘30的状态下的差速器室A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利用安装部35将半球形状的储油盘30安装在从壳体6b的内表面朝向变速箱6a突出的凸起部6b1上,由此构成差速器室A,该差速器室A沿着差动装置5大致呈球形状。
在组装了该储油盘30的状态下,上述储油盘30的凸缘部31a、31b分别别沿着容易漏油的下部肋23及壳体肋25的排出口25a延伸,由此凸缘部31a、31b与肋构件21、25贴紧而不使油流入差速器室内。另外,通过壳体肋25从壳体侧向变速箱侧推压这些凸缘部31a、31b,由此使凸缘部31a、31b更紧密地与肋构件21、25贴紧。
另外,在差速器室A,上述储油盘30的开口部34b和变速箱肋21的开口部24a对齐形成开口部24,差速器齿圈14和副轴12的输出齿轮12a能够通过该开口部24而啮合。
另一方面,在差速器区隔构件20的上方部分,在比开口部24靠差速器齿圈14在前进时的旋转方向(图5的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上部肋22的缺口22a和储油盘30的孔32对齐,由此形成用于排出被差速器齿圈14搅起的油的连通部26,差速器室A通过该连通部26与形成在差速器室A外侧的空间部S(贮存室B)相连通。
另外,在该连通部26的啮合部E一侧,插入配设有储油盘30的壁构件33。就该壁构件33而言,主体部33a沿着缺口22a的上方缘(差速器齿圈14在前进时的旋转方向R2的里侧的边缘)延伸,并且以使主体部33a的下方侧与上部肋22的外表面(上部肋22的差速器轴15所相向的面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接触的方式向上方侧立起,由此,使得在空间部S内飞散的油F2不从连通部26流入差速器室A内。即,壁构件33从上部肋22的外表面垂直地立起,由此防止从缺口22a流入油。
另外,从连通部26的上方侧沿着上部肋22的外表面及主体部33a流下来的上述油F2,被以规定角度向壳体6b一侧弯曲的上述壁构件33的引导部33b引导至连通部26的下方侧。
接着,基于图5至图7,对差速器室周围的油的液流进行说明。在驾驶员乘上车辆,起动发动机19并且将挡位置于D挡位时,经由副轴齿轮8及输入齿轮11从输入轴7向副轴12传递发动机19的动力。
在从上述输入轴7向副轴12传递动力时,副轴12以从上方经过空间部S的入口而朝向啮合部E的方式(图5及图7的旋转方向R1)的方式开始进行旋转,并且传递至该副轴12的动力经由输出齿轮12a传递至差动装置5的差速器齿圈14。由此,差速器齿圈14以从下方侧经过连通部26而朝向啮合部E的方式进行旋转(图5及图7的旋转方向R2),并且传递至该差动装置5的动力通过差速器轴15传递至左右的车轮18。
在上述副轴12开始沿着R1方向进行旋转时,油从输入齿轮11及输出齿轮12a向空间部S飞散。进入了该空间部S的油F2沿着上部肋22的外表面流向箱体构件6的下方侧,当靠近连通部26时被壁构件33的主体部33a阻挡。
被上述主体部33a阻挡的油F2沿着该主体部33a流动,并通过从该主体部33a朝向壳体侧弯曲的引导部33b向壳体侧流动。并且,向该壳体侧流动的油F2流入壳体肋25的排出口25a,然后沿着形成为半球形状的储油盘30的外表面环流至贮存室B。
另一方面,在上述差速器齿圈14开始向R2方向旋转时,被差速器齿圈14搅起的油F1从连通部26排出至差速器室外,其中,连通部26由在与差速器轴15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贯通上部肋22的缺口22a构成。
在从差速器室A排出该油F1时,该油F1因惯性而从里表面侧与壁构件33的主体部33a抵接,沿着该主体部33a流动,并且通过形成为三角形状的引导部33b一边聚集一边流向壳体侧。然后,在流到壳体侧时,油F1流入壳体肋25的排出口25a,并沿着形成为半球形状的储油盘30的外表面环流至贮存室B。
通过如上述那样在连通部26的上方侧立设壁构件33,能够防止进入空间部S的油从连通部26流入差速器室内。另外,连通部26,除了设置储油盘30的孔32之外,还在上部肋22上形成缺口22a,由此还能够从上部肋侧排出油F1,从而能够高效地从差速器室A排出油。并且,这样可抑制油流入差速器室内,并且能够高效地从差速器室A搅起油,由此能够将差速器室内的油位保持得低,从而能够降低差速器齿圈14的搅拌阻力。
另外,设置从壁构件的主体部33a向壳体侧弯曲形成的引导部33b,并且该引导部33b形成为三角形状,由此能够使从上述连通部26的上方侧流入的油F2越过该连通部26被引导至排出口25a而环流至贮存室B,并且能够降低从连通部26排出的油F1被引导至壳体侧而逆流至差速器室内的情况。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形成在上部肋22上的缺口22a和储油盘30的孔32形成贯通差速器区隔构件20的连通部26,但只要至少在上部肋22上形成贯通部即可,缺口22a可以是从差速器室A贯通空间部S的孔。
另外,壁构件33不需一定与储油盘30形成为一体,例如,也可以与上部肋22形成为一体,并且该壁构件33的引导部33b例如只要形成为梯形等从主体部越向前端部则宽度越窄的形状即可,不需一定形成为三角形状。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引导部33b的前端位置位于与缺口22a的下方侧端大致相同的位置,但如图8所示,引导部33b可以形成为,比缺口22a更大地延伸至下方侧,并且向壳体侧突出。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与储油盘分开单独构成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壁构件,并且引导部构成为不向壳体侧突出的形状,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其明。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部肋22的缺口22a和储油盘30的孔32相接合,来形成用于排出被差速器齿圈14搅起的油的连通部26,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未设置上述储油盘30的孔32,仅由上部肋22的缺口22a形成上述连通部26。
如图9及图10所示,壁构件40形成为与储油盘30及上部肋22分开的单体的一个部件,该壁构件40包括:安装部41a、41b、41c,用于将该壁构件40安装在上部肋22上;流入防止部42、43,防止油从开口部24a侧流入至上部肋22的缺口22a;排出部43,将从缺口22a排出的油引导至壳体6b侧,并排出至贮存室B。
具体而言,上述壁构件40在安装在上部肋22上的状态下,沿着缺口22a的上方缘22a1立设的矩形状的板构件构成的主体部42上连接有用于覆盖该缺口22a的袋状的罩部43,并且,由主体部41和罩部43的外表面43a形成上述流入防止部42、43。
即,如图10所示,关于主体部42,朝向开口部24a一侧的面(下面,称为前表面)42a为从变速箱6a一侧向壳体6b一侧倾斜的锥面,从开口部24a侧流下来的油沿着该主体部42的前表面42a的倾斜而流向壳体6b侧(图9(c)的箭头H方向),并环流至贮存室B。
另外,如图10(a)及图10(f)所示,该主体部41越接近壳体6b侧高度越高,由此即使油流向壳体侧6b,该油也不越过主体部42,但是例如即使油越过主体部42而流向下方侧,也由于缺口22a被上述罩部43覆盖,油不会从该缺口22a流入差速器室A内。
并且,越过了该主体部42的油沿着上述罩部43的外表面43a,被引导至缺口22a的下方侧或者壳体侧6b,并环流至贮存室B。即,该罩部43的外表面43a形成为将从上方沿着上部肋22流下来的油引导至缺口22a的下方侧的引导部。
另外,该罩部43(壁构件40)朝向壳体侧形成开口,并且该壳体侧的端面43c与上部肋22的用于和储油盘30相接合的端面22b大致处于同一表面。换言之,引导部43不向上部肋22的用于与储油盘22b相接合的端面突出,即引导部43不向比变速箱6a和壳体6b的接合面X更靠壳体6b的一侧突出(一并参照图9(a)、图9(b))。
另一方面,形成上述引导部的罩部43的内表面43b还同时构成上述排出部,该罩构件43的内表面43b具有在主体部42的里侧立设的上部立设面43b1和与该上部立设面43b1相向立设的下部立设面43b2
另外,上述罩构件43以使形成下部立设面43b2的靠差速器齿圈14在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里侧的端部朝向内侧卷曲的方式延伸,从侧面观察形成为大致“J”字状,由在该罩部43的内侧朝向主体部42延伸成屋檐状的端部43d(下面,称之为檐部)和下部立设面43b2形成使从缺口22a排出的油通过的引导路45。
进而,与主体部42的前表面42a同样地,上述下部立设面43b2形成为从变速箱6a侧朝向壳体6b侧倾斜的锥面。因此,从上述缺口22a排出的油与罩构件的内表面的上部立设面43b1相抵接,并且借助该接触时的流势而经由变速箱侧的侧面43e流向上述引导路45,沿着下部立设面43b2的倾斜排出至壳体侧,并环流至贮存室B。
但是,用于将上述主体部42及罩部43安装在上部肋22上的安装部41a、41b、41c,在壁构件40的壳体侧(图10(e)的箭头H方向)设置在主体部42的下方侧和檐部43d的安装基部这两处,在壁构件40的变速箱侧(图10(e)的箭头M方向)设置在主体部42的下方侧这一处。
这些安装部41a、41b、41c分别是插入上部肋22上所设置的缺口22a的端缘的大致“コ”字状的插入部,在壳体侧设置在主体部42的下方的第一安装部41a中插入缺口22a的上方缘22a1,在壳体侧设置在檐部43d的安装基部上的第二安装部41b中插入有缺口22a的下方缘(差速器齿圈14在前进时的的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的缘)22a2,在变速箱侧设置在主体部42的下方部上的第三安装部41c中插入有缺口22a的侧缘(缺口的靠变速箱侧的侧缘,参照图2)22a3
这样,将上述壁构件40构成为与储油盘30分开的单独的构件,由此需要从朝向壳体侧鼓出的储油盘延伸设置上述壁构件40,因此能够由与主体部42的下方侧相连接的罩部43来形成该壁构件40的引导部。由此,能够以装进变速箱内的方式容置壁构件40,从而在组装变速箱6a和壳体6b时,能够防止该引导部与设置在壳体侧的构件接触而损坏。因此,能够提高自动变速器的组装性,并且能够提高成品率。
更详细地,首先在上部肋22的缺口22a上安装壁构件40,接着将储油盘30安装在变速箱6a上之后,组装上述变速箱6a及壳体6b,此时,由于壁构件40的引导部43不从变速箱6a和壳体6b的接合面X突出(参照图9),因而能够降低壳体侧的构件和引导部43接触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与储油盘30分开地安装壁构件40,因而在向变速箱6a上安装储油盘30时,壁构件40不会与上部肋22接触而损坏。
进而,由从上方覆盖缺口22a的袋状的罩部43构成上述引导部45,由此能够防止越过主体部42的油从缺口22a流入至差速器室A。
另外,主体部42与罩部43形成为一体,并且壁构件40通过多个安装部41a、41b、41c固定在上部肋22上,由此能够提高壁构件40的强度,并且能够使壁构件40更牢固地紧贴在上部肋22的外表面上。
而且,以独立的零件构成壁构件40,由此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或铸造等来形成上述主体部42的前表面42a、下部立设面43b2的倾斜等立体的锥形形状。特别地,由于能够通过注塑成型来成型壁构件40,因而能够利用树脂等塑料容易地形成该壁构件40。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与从缺口22a排出的油最先抵接的上部立设面43b1构成为平坦的形状,但可以与上述下部立设面43b2同样地,将上部立设面43b1形成为从变速箱侧朝向壳体侧倾斜的锥面。另外,也可以如下构成排出部43b,即,将该上部立设面43b1形成为从壳体侧朝向变速箱侧倾斜的锥面,由此高效地使从缺口22a排出的油聚集到引导路45,将油从该引导路45排出至壳体侧。
而且,也可以在形成上述引导路45的下部立设面43b2的靠变速箱一侧,设置连通罩部43的内表面43b和外表面43a的排出孔,由此能够将没有流势而积存在引导路45的变速箱侧的油排出至罩部43外。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前进6挡的自动变速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前进8挡等各种有级自动变速器,并且当然只要是车辆用变速器就能够应用于各种变速器,例如3轴构成的无级变速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手动挡式变速器等。而且,当然可以任意地组合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车辆用变速器能够安置在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等上,特别地,适于多级式或无级式自动变速器以及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等的车辆用变速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车辆用变速器
5   差动装置
6   箱体构件
7   输入轴
12  副轴
12a 输出齿轮
14  齿圈(差速器齿圈)
18  车轮
19  驱动源(发动机)
20  差速器区隔构件
21  肋构件(变速箱肋)
22b 端面
25  肋构件(壳体肋)
24  开口部
26  连通部
30  储油盘
33、40  壁构件
33a     主体部
33b     引导部
A       差速器室
B       贮存室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变速器,
具有:
输入轴,其与驱动源相连接并进行旋转,
副轴,其与该输入轴平行,
差动装置,其配置在该副轴的下方侧,并且向该差动装置输入来自该副轴的旋转,且该差动装置与左右车轮相连接,
箱体构件,其容置有所述输入轴、所述副轴及所述差动装置,
贮存室,其处于所述箱体构件内,贮存有油,
差速器室,其处于所述箱体构件内,容置有所述差动装置,并且与所述贮存室隔开;
该车辆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变速器具有差速器区隔构件,该差速器区隔构件沿着与所述副轴的输出齿轮相啮合的所述差动装置的齿圈形成,并且将所述差速器室与所述贮存室隔开来形成该差速器室,
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具有:
肋构件,沿着所述齿圈的外周面延伸设置,且在所述差速器室的上方侧与所述箱体构件之间形成有空间部,
开口部,其以能够使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齿圈啮合的方式形成开口,
连通部,其形成在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的上方部分的比该开口部更靠所述齿圈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一侧的所述肋构件的中途部,该连通部用于从所述差速器室将油排出至所述贮存室,
壁构件,其在所述连通部的所述输出齿轮及齿圈的啮合部侧,从所述肋构件的外表面向上方侧立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构件具有:
主体部,其向上方侧立设,且下方侧与所述肋构件的外表面相接触,
引导部,其将从所述连通部的上方沿着所述肋构件的外表面流下的油引导至该连通部的下方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是通过弯折所述主体部形成的,并且该引导部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越向前端部宽度越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速器区隔构件具有:
所述箱体构件,
储油盘,其呈半球形状,并且隔着所述齿圈从与所述箱体构件的内表面一侧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差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构件与所述储油盘形成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构件与所述储油盘分体形成,所述壁构件以不比所述肋构件的与所述储油盘相接合的端面更突出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肋构件上。
CN201080064747.3A 2010-03-31 2010-12-14 车辆用变速器 Active CN102770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3440 2010-03-31
JP2010083440 2010-03-31
PCT/JP2010/072484 WO2011121861A1 (ja) 2010-03-31 2010-12-14 車両用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0691A CN102770691A (zh) 2012-11-07
CN102770691B true CN102770691B (zh) 2015-07-15

Family

ID=4471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747.3A Active CN102770691B (zh) 2010-03-31 2010-12-14 车辆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29364B2 (zh)
CN (1) CN102770691B (zh)
DE (1) DE112010004719B4 (zh)
WO (1) WO20111218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15979A (ja) * 2012-07-09 2014-01-30 Honda Motor Co Ltd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ギヤのベアリング潤滑構造
JP2014190529A (ja) * 2013-03-28 2014-10-06 Aisin Aw Co Ltd 動力伝達装置
US10018265B2 (en) 2013-06-28 2018-07-10 Aisin Aw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6233013B2 (ja) 2013-12-26 2017-11-22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131849B2 (ja) * 2013-12-26 2017-05-2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289193B2 (ja) 2014-03-20 2018-03-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用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JP6188615B2 (ja) 2014-03-27 2017-08-3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523612B2 (ja) 2014-03-27 2019-06-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271315B2 (ja) * 2014-03-27 2018-01-3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188616B2 (ja) 2014-03-27 2017-08-3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187353B2 (ja) * 2014-03-27 2017-08-3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301725B2 (ja) * 2014-04-28 2018-03-2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6409615B2 (ja) * 2015-02-24 2018-10-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US9772027B2 (en) * 2015-10-08 2017-09-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riable baffle that reduces oil at the gear mesh
JP6478893B2 (ja) * 2015-10-20 2019-03-06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KR101905385B1 (ko) * 2016-11-30 2018-10-10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변속기용 오일 가이드장치
DE102017102527A1 (de) * 2017-02-09 2018-08-09 GETRAG B.V. & Co. KG Fahrzeuggetriebe mit abgegrenztem Fluidraum
JP6815536B2 (ja) * 2017-11-02 2021-01-20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537008B1 (en) * 2018-02-23 2022-09-28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Group, LLC Lubricant directing shroud
US11149837B2 (en) * 2019-03-15 2021-10-19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unit gear shrouds
US11143286B2 (en) * 2019-03-15 2021-10-1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unit gear shrouds
CN110107682A (zh) * 2019-03-22 2019-08-09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结构
JP7180505B2 (ja) * 2019-03-29 2022-11-30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動力伝達装置
JP7384599B2 (ja) * 2019-09-04 2023-11-21 明石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KR20220012742A (ko) * 2020-07-23 2022-02-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인휠 구동 장치
DE102021132154B3 (de) * 2021-12-07 2023-05-1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triebe mit eingekapseltem Zahnrad
DE102023000110A1 (de) 2023-01-16 2024-07-18 Mercedes-Benz Group AG Antriebsaggrega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DE102023104204A1 (de) 2023-02-21 2024-08-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Getriebeeinrichtung für ein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ntriebseinheit und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92086A (en) * 1940-10-29 1942-08-04 Gen Electric Gear drive and lubr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284Y2 (ja) * 1988-10-28 1994-03-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歯車潤滑構造
JPH11108163A (ja) * 1997-10-08 1999-04-20 Toyota Motor Corp 潤滑装置
JP4074278B2 (ja) * 2004-09-09 2008-04-09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バッフルプレート排油構造
JP4838523B2 (ja) * 2005-03-29 2011-12-14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4765800B2 (ja) 2006-07-10 2011-09-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4898654B2 (ja) * 2007-12-27 2012-03-2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92086A (en) * 1940-10-29 1942-08-04 Gen Electric Gear drive and lubr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29364B2 (ja) 2014-02-26
DE112010004719T5 (de) 2012-10-04
WO2011121861A1 (ja) 2011-10-06
JPWO2011121861A1 (ja) 2013-07-04
CN102770691A (zh) 2012-11-07
DE112010004719B4 (de) 2017-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0691B (zh) 车辆用变速器
US8371978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03415727B (zh) 动力传递装置
WO2010150698A1 (ja) 変速機
CN104145135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8626367B (zh)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流体供给结构
CN102788141B (zh) 变速器的机油排出结构
CN107524789B (zh) 车辆用变速器
JP6733444B2 (ja) 車両用変速機
CN106104089A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H063255B2 (ja) 自動変速機のトランスアクスルケ−ス
US10077691B2 (en) Fluid retention and filtration element for a hydraulic transfer case
CN108626365B (zh)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CN102434653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3542079A (zh)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通气结构
US10920870B2 (en)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8626363B (zh)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CN108626369B (zh) 动力传递装置的流路结构
CN113446386A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JP2021162136A (ja)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JP7487616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10240513U (zh) 车辆用变速器
JP2015143559A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7501302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03542078B (zh) 变速箱的润滑油排出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