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9394B -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 Google Patents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9394B
CN102769394B CN201210252000.1A CN201210252000A CN102769394B CN 102769394 B CN102769394 B CN 102769394B CN 201210252000 A CN201210252000 A CN 201210252000A CN 102769394 B CN102769394 B CN 102769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bt
node
circuit
rectification circui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20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9394A (zh
Inventor
陆飞
王男
杨喜军
唐厚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520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9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9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9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3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升压电路和滤波电路。整流电路为单相不控整流电路,其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升压电路为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其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滤波电路为电容电路,其端子为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本发明可实现直流升压和网侧单位功率因数,其特点是:在直流侧完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结构简单,电源利用率高,成本低廉,适合于单相有源单位功率因数校正场合,如变频家电和通信电源。

Description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具体是一种可将220V交流电升压至385V直流电压和网侧单位功率因数的电路。
背景技术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是家用电器和通信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家用电器和通信电源的迅猛发展,对于单相整流电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入功率因数和电流谐波抑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稳定性好,功率因数高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符合满足清洁能源标准的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为了完成升压直流输出、单位功率因数和谐波抑制,可以采用带隔离型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方案和非隔离型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方案。与带隔离型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方案相比,非隔离型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电源利用率高,稳定可靠的优点。
经过对现有适合高功率因数升压变换器技术的检索发现,“基于DSP的Boost PFC软开关变换器研究”(电力电子技术,2012第2期)中描述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结构缺乏控制的灵活性,功率因数低,输入电流谐波大,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明显,不符合清洁能源标准。
为此需要采用单相可控整流电路,能实现网侧单位因数,电源利用率高,无谐波电流污染,而且供电质量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单相不控整流电路应该改进成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和采用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实现单位输入功率因数,降低谐波电流污染,实现电力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单相可控整流电路,使其实现升压直流输出,单位功率因数输出,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依次级联的整流电路、升压电路和滤波电路,其中: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滤波电路的两个端子即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整流电路为单相不控整流电路:第一电容两端与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一二极管阳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其阴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二二极管阳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阴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第三二级管阳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其阴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四二极管阳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阴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第一~第四二极管构成单相不控整流电路。
所述的升压电路为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第一电感两端分别与第三节点C和第五节点E相连。第一IGBT集电极与输出正极相连,其发射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第二IGBT集电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其发射极与输出负极相连;第三IGBT集电极与输出正极相连,其发射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第四IGBT集电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发射极与输出负极相连。
所述的滤波电路为电容电路,第一电解电容正极与输出正极相连,负极与输出负极相连,第一电阻为稳定电阻,其两端与第一电解电容两端并联。
所述的升压电路中所述的四个IGBT的门极接收PWM脉冲控制信号,并且使得四个IGBT的工作原理为:第一IGBT和第四IGBT组成第一组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组成第二组IGBT。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一组IGBT导通时第二组IGBT关断,第一电感为第一电解电容供电;第一组IGBT关断时第二组IGBT开通,第一电感充电,此时第一电解电容在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电感两端压差增大,电感电流变化增大,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通过控制第一组IGBT和第二组IGBT的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升压。通过控制直流侧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可以在直流侧完成功率因数校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升高的直流电压进行处理,提出了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单位功率因数,输出电压稳定性好,能够满足清洁能源标准。本发明具有设计结构新颖、通用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由图1衍生出的相关电路图;
图3是对图2进一步改进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可将220V交流电升压转换为385V直流电压、网侧单位功率因数的升压电路,功率等级为3.5kW,包括依次级联的整流电路1、升压电路2和滤波电路3,整流电路1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2输入端相连,升压电路2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整流电路1为单相不控整流电路:第一电容C1两端与交流电源输入端P1、N1相连。第一二极管D1阳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其阴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二二极管D2阳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阴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第三二级管D3阳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其阴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四二极管D4阳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阴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第一~第四二极管D1~D4构成单相不控整流电路。
所述的电容C1为2.2μF/250VAC。
所述的二极管D1~D4为35A/400V/100℃。
所述的升压电路2为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第一电感L1两端分别与第三节点C和第五节点E相连。第一IGBT S1集电极与输出正极P2相连,其发射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第二IGBT S2集电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其发射极与输出负极N2相连;第三IGBT S3集电极与输出正极P2相连,其发射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第四IGBT S4集电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发射极与输出负极N2相连。
所述的电感L1为1mH。
所述的IGBT S1~S4为功率IGBT 35A/600V/100℃,开关频率为20kHz。
所述的升压电路2中所述的四个IGBT的门极接收PWM脉冲控制信号,并且使得四个IGBT的工作原理为:第一IGBT和第四IGBT组成第一组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组成第二组IGBT。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一组IGBT导通时第二组IGBT关断,第一电感为第一电解电容供电;第一组IGBT关断时第二组IGBT开通,第一电感充电,此时第一电解电容在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电感两端压差增大,电感电流变化增大,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通过控制第一组IGBT和第二组IGBT的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升压。通过控制直流侧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可以在直流侧完成功率因数校正。
所述的滤波电路3为电容电路,第一电解电容E1正极与输出正极P2相连,负极与输出负极N2相连,第一电阻R1为稳定电阻,其两端与第一解电容E1端并联。
所述的电解电容E1为铝电解电容2200μF/400V。
所述的电阻R1为200kΩ/2W。
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工作:220V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1整流输出正弦半波直流电压。升压电路2中所述的四个IGBT的门极接收PWM脉冲控制信号,并且使得四个IGBT的工作原理为:第一IGBT和第四IGBT组成第一组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组成第二组IGBT。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一组IGBT导通时第二组IGBT关断,第一电感为第一电解电容供电;第一组IGBT关断时第二组IGBT开通,第一电感充电,此时第一电解电容在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电感两端压差增大,电感电流变化增大,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通过控制第一组IGBT和第二组IGBT的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升压。通过电压外环控制可以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通过电流内环控制可以使网侧获得正弦波电流,从而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本发明采用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将单相交流电压变换为高压直流电压输出,同时能够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巧妙地将在交流侧功率因数校正转化为在直流侧进行,而且设计有负压功能,扩大了功率因数调节范围,进一步降低了谐波电流含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仅将图1中第一IGBT S1和第四IGBT S4分别替换为第一二极管FRD1和第二二极管FRD2,其他结构保持不变。两个IGBT S2和S3的门极接受PWM脉冲控制信号,并且使得两个IGBT的工作原理为: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二IGBT S2和第三IGBT S3同时关断时,第一电感L1为第一电解电容E1供电,第二IGBT S2和第三IGBT S3同时导通时第一电感L1充电,此时第一电解电容在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电感两端压差增大,电感电流变化增大,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通过控制第二IGBT S2与第三IGBT S3的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升压。通过电压外环控制可以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通过电流内环控制可以使网侧获得正弦波电流,从而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所述的二极管FRD1~FRD2为反向快速恢复型,35A/600V/100℃。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对图2作进一步改进,在图2中的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添加非线性电路,其他结构保持不变。所述非线性电路中,第三二极管FRD3阳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其阴极与第六节点F相连。第二电解电容E2阳极与第六节点F相连,第二稳定电阻R2与第二电解电容E2两端并联。并将第六节点F作为输出正极P2,将第四节点D作为输出负极N2。IGBT S2和S3的门极接受PWM脉冲控制信号,并且使得两个IGBT的工作原理为: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二IGBT S2和第三IGBT S3同时关断时,第一电感L1为第一电解电容E1供电,第二IGBT S2和第三IGBT S3同时导通时第一电感L1充电,此时第一电解电容在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电感两端压差增大,电感电流变化增大,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通过控制第二IGBT S2与第三IGBT S3的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升压。通过电压外环控制可以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通过电流内环控制可以使网侧获得正弦波电流。所述的非线性电路和由第一二极管FRD1、第二二极管FRD2、第二IGBT S2和第三IGBT S3组成的可控整流电路的谐波电流互相抵消,只剩正弦半波基波电流,从而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所述的二极管FRD3为反向快速恢复型,35A/400V/100℃。
所述电解电容E1为铝电解电容680μF/400V。
所述电解电容E2为铝电解电容2820μF/400V。
所述的电阻R2为200kΩ/2W。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4)

1.一种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升压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所述滤波电路的两个端子即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整流电路为单相不控整流电路:第一电容两端与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一二极管阳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其阴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二二极管阳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阴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第三二极管阳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其阴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四二极管阳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阴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第一~第四二极管构成单相不控整流电路; 
所述的升压电路为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第一电感两端分别与第三节点C和第五节点E相连;第一IGBT集电极与输出正极相连,其发射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第二IGBT集电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其发射极与输出负极相连;第三IGBT集电极与输出正极相连,其发射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第四IGBT集电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其发射极与输出负极相连,第一~第四IGBT构成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所述的四个IGBT的门极接收PWM脉冲控制信号,并且使得四个IGBT的工作原理为:第一IGBT和第四IGBT组成第一组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组成第二组IGBT;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一组IGBT导通时第二组IGBT关断,第一电感为第一电解电容供电;第一组IGBT关断时第二组IGBT开通,第一电感充电,此时第一电解电容在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电感两端压差增大,电感电流变化增大;通过控制第一组IGBT和第二组IGBT的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升压;通过控制直流侧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可以在直流侧完成功率因数校正; 
所述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设有非线性电路,其他结构保持不变;所述非线性电路中,第三快恢复二极管阳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其阴极与第六节点F相连;第二电解电容E2正极与第六节点F相连,第二稳定电阻R2与第二电解电容E2两端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其特征是,将所述的第一IGBT和第四IGBT分别替换为第一快恢复二极管和第二快恢复二极管,其他结构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二IGBT和第三IGBT的门极接受PWM脉冲控制信号,并且: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二IGBT和第三IGBT同时关断时,第一电感为第一电解电容供电,第二IGBT和第三IGBT同时导通时第一电感充电,此时第一电解电容在第五节点E和第四节点D之间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电感两端压差增大,电感电流变化增大;通过控制第二IGBT与第三IGBT的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升压;通过电压外环控制可以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通过电流内环控制可以使网侧获得正弦波电流;所述的非线性电路和所述可控整流电路的谐波电流互相抵消,只剩正弦半波基波电流,从而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滤波电路为电容电路,其中:第一电解电容正极与输出正极相连,其负极与输出负极相连;第一电阻为稳定电阻,其两端与第一电解电容两端并联。 
CN201210252000.1A 2012-07-20 2012-07-20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9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2000.1A CN102769394B (zh) 2012-07-20 2012-07-20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2000.1A CN102769394B (zh) 2012-07-20 2012-07-20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394A CN102769394A (zh) 2012-11-07
CN102769394B true CN102769394B (zh) 2014-08-27

Family

ID=4709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200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9394B (zh) 2012-07-20 2012-07-20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9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1908A (zh) * 2013-01-08 2013-06-12 科比传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滤波单元和变频器
CN103326556B (zh) * 2013-05-14 2015-10-28 上海交通大学 定向功率的单相ac-dc变换电路
CN104270009B (zh) * 2014-09-23 2017-1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多输出的电源电路和空调器
CN108964483A (zh) * 2018-06-01 2018-12-07 上海交通大学 无线输电与分布发电用升降压型复合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843A (zh) * 2010-10-08 2011-0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脉波整流系统的直流侧回收式谐波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02130580A (zh) * 2011-03-30 2011-07-20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一种图腾柱无桥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843A (zh) * 2010-10-08 2011-0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脉波整流系统的直流侧回收式谐波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02130580A (zh) * 2011-03-30 2011-07-20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一种图腾柱无桥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ost-PFC电路拓扑和控制算法的研究;郎芸萍;《万方学位论文》;20061117;正文第1-7页 *
郎芸萍.Boost-PFC电路拓扑和控制算法的研究.《万方学位论文》.2006,正文第1-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394A (zh) 201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1233B (zh) 一种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开关控制时序
CN102780409B (zh) 单位功率因数升降压电路
CN105471238A (zh) 一种直流母线电压纹波补偿方法和光伏逆变器
CN107204717B (zh) 一种无桥升压型cuk pfc电路
CN102769394B (zh)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CN111416534A (zh) 一种电流路径重构式的单相五电平整流器
CN103178582A (zh) 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工频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CN102291014A (zh) 交流斩波-全桥整流的ac-dc变换器
CN105515415A (zh) 一种功率转换电路、方法及空调器
CN104253549A (zh) 一种基于lcl滤波的大功率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
CN107332438B (zh) 基于双电感双电压直流输出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方法
CN105553271A (zh) 一种三相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202524315U (zh) Dc/ac并网逆变电路
CN102403922A (zh) Dc/ac并网逆变电路及功率因数调节方法
CN103208935A (zh) 低共模噪声并网逆变电路及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5429452A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Baharom et al.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igh power factor three-phase AC-DC current injection hybrid resonant converter
CN205336138U (zh) 一种高效率双Boost倍压PFC变换器
CN205212694U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CN203135507U (zh) 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工频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CN105337515A (zh) 一种高效率双Boost倍压PFC变换器
CN204190641U (zh) 基于lcl滤波的大功率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
CN103269160A (zh) 一种三态直/直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65508A (zh) 一种非对称新型t型桥的单相三电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12865569A (zh) 一种混合t型桥的单相三电平整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