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8418B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88418B CN102688418B CN2012102024938A CN201210202493A CN102688418B CN 102688418 B CN102688418 B CN 102688418B CN 2012102024938 A CN2012102024938 A CN 2012102024938A CN 201210202493 A CN201210202493 A CN 201210202493A CN 102688418 B CN102688418 B CN 1026884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fructus
- chinese medicine
- medicine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黄芪,鹿角胶,麦冬,枳实,山茱萸,丹皮,远志,白芨,桃仁,川芎,地骨皮,黑豆皮,龙骨,牡蛎,焦三仙,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盗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盗汗主要是指入睡后汗出,醒后即止的病证。盗汗虽是一个伴随症状,但久治不愈,往往使体力虚弱,无精打采,影响学习和工作。盗汗病机为阴虚火旺,营阴不能内守。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的汗液外泄之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的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黄芪,鹿角胶,麦冬,枳实,山茱萸,丹皮,远志,白芨,桃仁,川芎,地骨皮,黑豆皮,龙骨,牡蛎,焦三仙,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芪10-30份,鹿角胶10-20份,麦冬10-30份,枳实5-15份,山茱萸10-30份,丹皮10-20份,远志20-40份,白芨5-15份,桃仁5-15份,川芎10-20份,地骨皮5-15份,黑豆皮10-30份,龙骨10-20份,牡蛎10-30份,焦三仙各10-30份,甘草10-3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黄芪20份,鹿角胶15份,麦冬20份,枳实10份,山茱萸20份,丹皮15份,远志30份,白芨10份,桃仁10份,川芎15份,地骨皮10份,黑豆皮20份,龙骨15份,牡蛎20份,焦三仙各20份,甘草20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脾虚泄泻,等一切气虚血亏之证。
鹿角胶:甘、咸、温。归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血安胎,止血。主治虚劳羸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证。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阴虚,津伤口渴,心烦失眠等证。
枳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胃下垂,脱肛等。
山茱萸:酸、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等证。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甘、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
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用于惊悸、失眠健忘、痰阻心窍,癫痫发狂。
白芨:苦、甘、色、寒。归肺、胃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用于多种瘀血证,肠燥便秘,肺痈,肠痈。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血瘀气滞、风湿痹痛。
地骨皮:甘、寒。归肺、肾经。清虚热,泻肺火,凉血。用于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尿血,消渴等。
黑豆皮:甘、凉。归脾、肺、肾经。养血平肝、祛风解毒。主治头痛,阴虚烦热,盗汗,风痹,湿毒,痈疮,眩晕等。
龙骨:涩、甘、平,归心、肝、肾、大肠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眩晕。
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肾经。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要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痰核,瘰疬,癥瘕积聚等。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消积化食,回乳。主治食积,腹满泄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疝气肿痛等。
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胃。用于饮食积滞证,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等。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痰多咳嗽、热毒疮疡。
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鹿角胶、山茱萸、麦冬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滋阴泻火;枳实、焦三仙破气消极;丹皮、桃仁、川芎活血化瘀;远志宁心安神;白芨、地骨皮、黑豆皮、龙骨、牡蛎收敛固涩,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药物共奏了补气养阴,敛汗固表之功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治愈盗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6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盗汗8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
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必要时作X线胸部摄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作抗“O”、血沉、粘蛋白、T3、T4基础代谢等检查以排除肺痨、风湿痹、甲亢等。
3、治疗方法
3.1处方:黄芪20g,鹿角胶15g,麦冬20g,枳实10g,山茱萸20g,丹皮15g,远志30g,白芨10g,桃仁10g,川芎15g,地骨皮10g,黑豆皮20g,龙骨15g,牡蛎20g,焦三仙各20g,甘草20g。
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3.3服用方法:每次1剂,每日2次,5天为1个疗程。
4、治疗结果:
4.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盗汗完全停止,伴发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1年无复发;显效:盗汗基本停止,伴发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6个月无复发;无效:盗汗及伴发症状均无改善。
4.2结果:痊愈54例(67.5%),显效21例(26.25%),无效5例(6.25%)。总有效率按痊愈和显效计,为93.75%。
5、典型病例
5.1刘某,39岁,不明原因每于夜间入睡后通身大汗,醒后即止,衣被均被浸湿,常需夜间更换衣被,严重影响休息及工作。经检查,血常规、血糖、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X线胸片、胸CT及腹部B超、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伴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睡眠多梦,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数。经过治疗1个疗程,盗汗明显减轻,续服2个疗程,盗汗消失,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5.2张某,女,50岁,因盗汗3月,腹胀、恶心呕吐10天,出现腹胀闷疼痛不适,恶心呕吐,乏力,四肢不温,小便黄,余诊时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服药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盗汗消失,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5.3蔡某,男,35岁,盗汗1月,晚上汗出湿衣,要更换1-2次衣服,醒后即止,低热口干,咳嗽、痰少,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红无苔,脉弦细。经过治疗1个疗程,盗汗明显减轻,续服1个疗程,盗汗消失,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是由黄芪10g,鹿角胶10g,麦冬10g,枳实5g,山茱萸10g,丹皮10g,远志20g,白芨5g,桃仁10g,川芎10g,地骨皮5g,黑豆皮10g,龙骨10g,牡蛎10g,焦三仙各10g,甘草10g制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是由黄芪20g,鹿角胶15g,麦冬20g,枳实10g,山茱萸20g,丹皮15g,远志30g,白芨10g,桃仁10g,川芎15g,地骨皮10g,黑豆皮20g,龙骨15g,牡蛎20g,焦三仙各20g,甘草20g制成。
实施例3,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是由黄芪30g,鹿角胶20g,麦冬30g,枳实15g,山茱萸30g,丹皮20g,远志40g,白芨15g,桃仁10g,川芎20g,地骨皮15g,黑豆皮30g,龙骨20g,牡蛎30g,焦三仙各30g,甘草30g制成。
Claims (2)
1.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黄芪10-30份 鹿角胶10-20份 麦冬10-30份 枳实5-15份 山茱萸10-30份
丹皮10-20份 远志20-40份 白芨5-15份 桃仁5-15份 川芎10-20份
地骨皮5-15份 黑豆皮10-30份 龙骨10-20份 牡蛎10-30份 焦三仙各10-30份
甘草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黄芪20份 鹿角胶15份 麦冬20份 枳实10份 山茱萸20份
丹皮15份 远志30份 白芨10份 桃仁10份 川芎15份
地骨皮10份 黑豆皮20份 龙骨15份 牡蛎20份 焦三仙各20份
甘草20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24938A CN102688418B (zh) | 2012-06-07 | 2012-06-07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24938A CN102688418B (zh) | 2012-06-07 | 2012-06-07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8418A CN102688418A (zh) | 2012-09-26 |
CN102688418B true CN102688418B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6854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0249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8418B (zh) | 2012-06-07 | 2012-06-07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884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0672B (zh) * | 2013-11-20 | 2015-04-29 | 王连忠 | 一种治疗脾气虚型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749119A (zh) * | 2016-03-28 | 2016-07-13 | 李美霞 | 一种治疗营卫不和型盗汗的中药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3402A (zh) * | 2011-12-09 | 2012-04-25 |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4292A (zh) * | 2008-01-04 | 2009-07-08 | 北京九发药业有限公司 | 添精补肾滴丸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06-07 CN CN2012102024938A patent/CN1026884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3402A (zh) * | 2011-12-09 | 2012-04-25 |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8)
Title |
---|
中医药辨治糖尿病自汗症35例临床观察;饶振芳;《河北医药》;20100131;第16卷(第1期);第91页第1.3节 * |
刘春龙等.归芪两地汤治疗产后阴虚发热48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第24卷(第1期),第20页第2节. |
加味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盗汗30例;杨晓碧;《陕西中医》;20090731;第30卷(第7期);第847页右栏第1段 * |
归芪两地汤治疗产后阴虚发热48例;刘春龙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0131;第24卷(第1期);第20页第2节 * |
杨德胜.盗汗辨治七法.《中医药学报》.2004,第32卷(第1期),第31-32页. |
杨晓碧.加味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盗汗30例.《陕西中医》.2009,第30卷(第7期),第847页右栏第1段. |
盗汗辨治七法;杨德胜;《中医药学报》;20040229;第32卷(第1期);第31-32页 * |
饶振芳.中医药辨治糖尿病自汗症35例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10,第16卷(第1期),第91页第1.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8418A (zh) | 2012-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299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550517B (zh) | 一种治疗肝癌的药物 | |
CN103536758B (zh) | 一种治疗阴虚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191313A (zh) | 一种补血养血糖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1570A (zh) | 一种内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 |
CN104524337A (zh) |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 |
CN104043057A (zh) | 一种治疗淋巴癌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552753B (zh)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631655B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65929B (zh) | 一种治疗心血虚型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688418B (zh)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330835A (zh) |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50521A (zh) |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416144A (zh) | 治疗小儿惊风的中药 | |
CN102091279B (zh) |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50384A (zh) | 一种治疗肝血虚型盗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091163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579607B (zh) |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274399B (zh) |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 | |
CN104547553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性内分泌紊乱的中药 | |
CN104547369A (zh) | 一种治疗眼睑痉挛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56172A (zh) |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胶囊的制备方法 | |
CN103071142A (zh) | 一种速效气管炎外用贴 | |
CN103127398B (zh) |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28086B (zh) |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药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