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6561A - 过渡金属络合物,所述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三聚催化剂,1-己烯的制备方法,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和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过渡金属络合物,所述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三聚催化剂,1-己烯的制备方法,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和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6561A
CN102666561A CN2010800541708A CN201080054170A CN102666561A CN 102666561 A CN102666561 A CN 102666561A CN 2010800541708 A CN2010800541708 A CN 2010800541708A CN 201080054170 A CN201080054170 A CN 201080054170A CN 102666561 A CN102666561 A CN 102666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tom
substituent
halogen atom
group
ex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41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6561B (zh
Inventor
川岛康丰
日野高广
千田太一
谷本匡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66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6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6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65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B01J31/22Organic complexes
    • B01J31/2282Unsaturated compounds used as ligands
    • B01J31/2295Cyclic compounds, e.g. cyclopentadieny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1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14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of aluminium or boron
    • B01J31/143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of aluminium or boron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0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a smaller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2/02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a smaller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addition between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C07C2/04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a smaller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addition between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by oligomerisation of well-define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without ring formation
    • C07C2/06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a smaller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addition between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by oligomerisation of well-define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without ring formation of alkenes, i.e. acycl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7C2/08Catalytic processes
    • C07C2/26Catalytic processes with hydrid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C07C2/32Catalytic processes with hydrides or organic compounds as complexes, e.g. acetyl-acetonates
    • C07C2/34Metal-hydrocarbon comple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7/00Metalloc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9/00Metal compound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main groups C07F1/00 - C07F1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28Tita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31/00Catalytic reactions performed with catalyst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231/20Olefin oligomerisation or telomer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31/00Catalytic reactions performed with catalyst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231/30Addition reactions at carbon centres, i.e. to either C-C or C-X multiple bonds
    • B01J2231/32Addition reactions to C=C or C-C triple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4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IV (IVA or IVB)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46Tita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4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IV (IVA or IVB)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48Zirco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4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IV (IVA or IVB)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49Haf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C07C25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C07C2531/1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C07C2531/14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of aluminium or bo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C07C25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C07C2531/22Organic comple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作催化组分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利用该催化组分能够通过乙烯三聚反应以杰出的选择性(甚至在高温条件下)高效地制造1-己烯。还公开了用于经济地制备(甚至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丁基支链的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通过如下实施:使用所述过渡金属络合物作为乙烯三聚催化剂,并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聚合乙烯,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通过使烯烃共聚催化剂和活化助催化组分彼此接触而获得。所述过渡金属络合物由以下通式(1)表示,其中M1表示第4族过渡金属原子,以及R1-R11和X1-X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特定有机基团。

Description

过渡金属络合物,所述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三聚催化剂,1-己烯的制备方法,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和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渡金属络合物,用于制造所述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三聚催化剂,用于制造1-己烯的方法,用于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和用于制造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α-烯烃是工业上重要的原材料单体,其使用金属催化剂通过乙烯的低聚制造。但是,乙烯的低聚通常根据Shultz-Flory分布产生α-烯烃混合物。因此,开发出能够选择性制造α-烯烃的催化剂体系在工业上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专利文献1报道了将式(Cp-B(R)nAr)TiR1 3表示的半茂金属钛络合物用作催化组分用于在活化助催化组分存在下的选择性的乙烯三聚。
在用于选择性的乙烯三聚的这些催化剂中,已经报道了将包含经由碳原子键接至取代芳基的环戊二烯的半茂金属钛络合物用作在30℃条件下的有效乙烯三聚催化剂,所述半茂金属钛络合物例如为[1-(1-甲基-1-(3,5-二甲基苯基)乙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并用MAO(甲基铝氧烷)作为活化助催化组分(参见例如非专利文献1)。在另一方面,已经报道了包含经由硅原子键接至苯基的环戊二烯的[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与上述相同条件下在乙烯三聚反应中具有低催化活性,并且产生大量副产物形式的聚乙烯(参见非专利文献1)。
而且,已经报道了用于乙烯三聚的催化剂体系,其使用类似的包含经由碳原子键接至取代芳基的环戊二烯的半茂金属钛络合物,该催化剂体系在80℃的高温条件下显示的1-己烯制造催化活性和1-己烯制造选择性比30℃下低得多(参见非专利文献2)。
具有带乙烯单元的主链和烷基侧链(例如乙基或丁基支链)的烯属共聚物(例如直链低密度聚乙烯)已经传统地通过乙烯和α-烯烃(例如1-丁烯或1-己烯)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的共聚来制造。
但是,用于制造烯属共聚物的传统方法需要使用乙烯和昂贵的α-烯烃作为原材料单体,并因而是经济性不足的方法。因此,近年来已经研究了用于制造具有烷基侧链的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其利用串联聚合方法,其中仅将乙烯用作原材料单体,并且在一个反应器中使用乙烯低聚催化剂和烯烃共聚催化剂。
例如,已经提出了用于制造具有丁基支链的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聚合,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如下获得:使作为烯烃共聚催化剂的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作为乙烯三聚催化剂的[1-(1-甲基-1-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和作为活化助催化组分的MMAO彼此接触(参见非专利文献3和4)。其中已经报道,通过改变烯烃共聚催化剂和乙烯三聚催化剂的混合比获得了具有宽范围熔点和结晶度的烯属聚合物,但是,在45-50℃获得的烯属聚合物的1-己烯含量比在25-30℃所获得的低得多(参见非专利文献3)。其还报道说,特别地在70℃,没有观察到1-己烯的引入,并且获得了熔点很高达到133.6℃的乙烯共聚物(参见非专利文献4)。
非专利文献4公开了具有低熔点的烯属聚合物,其通过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乙烯来获得,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通过使作为烯烃共聚催化剂的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2-甲基苯[e]茚基)二氯化锆、作为乙烯三聚催化剂的[1-(1-甲基-1-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和作为活化助催化组分的MMAO彼此接触而获得。但是,没有报道在超过25℃的温度下进行聚合的情况。
专利文献1:JP -2004-524959A
非专利文献1: Organometallics 2002, 21, 第5122-5135页。
非专利文献2: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6, 24, 第1397-1401页。
非专利文献3: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04, 25, 第647-652页。
非专利文献4: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04, 42, 第4327-4336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过渡金属络合物,其用作能够通过乙烯的三聚反应(甚至在高温条件下)高效和高选择性地制造1-己烯的催化组分。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甚至在高温条件下也能经济地制造具有丁基支链的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聚合,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通过使用作乙烯三聚催化剂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烯烃共聚催化剂和活化助催化组分彼此接触而获得。
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手段
具体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通式(1)所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Figure 220303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1、R2、R3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1、R2、R3和R3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的甲硅烷基或二取代的氨基;
R5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6、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10和R11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X1、X2和X3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在R1、R2、R3和R4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在R5、R6、R7、R8和R9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并且R10和R11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10和R11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三聚催化剂,其能够通过使上述过渡金属络合物与活化助催化组分接触来获得。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使用所述三聚催化剂制造1-己烯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聚合,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通过使以下物质接触获得: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
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其包括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和
活化助催化组分:
Figure 75126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1、R2、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的甲硅烷基或二取代的氨基;
R5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6、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10和R11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X1、X2和X3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在R1、R2、R3和R4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在R5、R6、R7、R8和R9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并且R10和R11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10和R11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用于制造由所述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或以下通式(1-2)或(1-3)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
R22、R23和R24各自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
R22、R23和R24中的至少一个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和
Figure 453335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
R25、R26和R27各自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和
R25、R26和R27中的至少一个为烷氧基、芳氧基或芳烷氧基。
此外,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由通式(6-1)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939811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R28、R29、R30和R31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28、R29、R30和R31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甲硅烷基或二取代的氨基;
R32和R36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33、R34和R35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37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
R38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
在R32、R33、R34、R35和R36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R37和R38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37和R38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和
部分
Figure 762274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
Figure 966990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165890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31395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785724DEST_PATH_IMAGE010
,
该第六方面还涉及由通式(6-2)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183121DEST_PATH_IMAGE011
其中R39、R40、R41和R42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39、R40、R41和R42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甲硅烷基或二取代的氨基;
R43和R4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44、R45和R46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48和R49各自独立地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在R43、R44、R45、R46和R47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R48和R49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48和R49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和
部分
Figure 706507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
Figure 136351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856362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499833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507104DEST_PATH_IMAGE017
,
该第六发明还涉及由通式(6-3)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236025DEST_PATH_IMAGE018
其中R50、R51、R52和R53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50、R51、R52和R53中的至少两个是烷基;
R54和R58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55、R56和R5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59和R60各自独立地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
在R50、R51、R52和R53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烷基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烷基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己烯环;
在R54,R55,R56,R57和R58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R59和R60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59和R60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和
部分
Figure 252523DEST_PATH_IMAGE019
表示
Figure 750500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522147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558553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911037DEST_PATH_IMAGE024
,
本发明第六方面还涉及由通式(6-4)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525689DEST_PATH_IMAGE025
其中R61、R62、R63和R64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61、R62、R63和R64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甲硅烷基或二取代的氨基;
由R65、R66、R67、R68和R69形成的子结构式(14)是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叔丁基苯基、二叔丁基苯基、叔丁基甲基苯基、二(叔丁基)甲基苯基、蒽、氯苯基、二氯苯基、氟苯基或双(三氟甲基)苯基;
Figure 963624DEST_PATH_IMAGE026
R70和R71各自是甲基;和
部分
Figure 587503DEST_PATH_IMAGE027
表示
Figure 60073DEST_PATH_IMAGE028
Figure 173522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36436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260744DEST_PATH_IMAGE031
Figure 322241DEST_PATH_IMAGE032
,
本发明第六方面还涉及由通式(6-5)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278696DEST_PATH_IMAGE033
其中R72、R73、R74和R75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72、R73、R74和R75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甲硅烷基或二取代的氨基;
R76和R80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77、R78和R7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81表示甲基;
R82表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在R76、R77、R78、R79和R80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R81和R82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81和R82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和
部分
Figure 691222DEST_PATH_IMAGE034
表示
Figure 104066DEST_PATH_IMAGE036
Figure 293739DEST_PATH_IMAGE037
Figure 865666DEST_PATH_IMAGE038
Figure 431777DEST_PATH_IMAGE039
, 和
本发明第六方面还涉及由通式(6-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671128DEST_PATH_IMAGE040
其中R83、R84、R85和R86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83、R84、R85和R86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烷基,芳烷氧基,取代甲硅烷基或二取代的氨基,且R83、R84、R85和R86的每个基团不同时是甲基;
R87、R88、R89、R90和R91中的每一个是氢原子;
R92和R93各自表示甲基;和
部分
Figure 31702DEST_PATH_IMAGE041
表示
Figure 418821DEST_PATH_IMAGE042
Figure 991885DEST_PATH_IMAGE043
Figure 882481DEST_PATH_IMAGE044
Figure 679535DEST_PATH_IMAGE045
Figure 960475DEST_PATH_IMAGE046
此外,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制造由通式(6-1)至(6-6)的任一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能够提供过渡金属络合物,其适合作为能够通过乙烯的三聚反应(甚至在高温条件下)高效和高选择性地制造1-己烯的催化组分。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供甚至在高温条件下也能经济地制造具有丁基支链的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聚合,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通过使用作乙烯三聚催化剂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烯烃共聚催化剂和活化助催化剂彼此接触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图解地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乙烯吸收(absorption)的时间依赖性变化。
图2图解地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
图3图解地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
图4图解地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
图5图解地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术语“聚合”不仅涵盖均聚而且涵盖共聚。此外,本发明中,术语“取代基”涵盖构成化合物或基团的卤素原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由通式(6)和(6-1)至(6-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分别具有在每个环戊二烯基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在本发明中,取代的环戊二烯基化合物表示它们中的任意或它们的混合物。
<过渡金属络合物(1)(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由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在过渡金属络合物(1)中,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元素,且其实例包括钛、锆和铪原子。在它们中,优选钛原子。
在过渡金属络合物(1)中,取代基R1,R2,R3,R4,R5,R6,R7,R8,R9,R10,R11,X1,X2和X3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如下所示。
卤素原子是氟,氯,溴或碘原子,优选氯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中所述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和正二十烷基。在这些中,优选的烷基是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且其更优选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和戊基。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具体实例如上所述。当烷基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时,其碳原子的数目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10。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基的优选实例能够包括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氟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和全氟己基。
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中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具体实例包括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在这些中,优选的芳基是具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且其更优选的实例包括苯基。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具体实例如上所述。当芳基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时,其碳原子数目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0。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基的优选实例能够具体地包括氟苯基,二氟苯基,三氟苯基,四氟苯基,五氟苯基,氯苯基,溴苯基和碘苯基。
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中的所述“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在这些中,优选的芳烷基是具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且其更优选的实例能够包括苄基。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具体实例如上所述。当芳烷基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时,其碳原子数目优选为7-20,更优选为7-10。
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中的所述“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具体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基氧基,正壬基氧基,正癸基氧基,正十一烷基氧基,正十二烷基氧基,十三烷基氧基,十四烷基氧基,正十五烷基氧基,十六烷基氧基,十七烷基氧基,十八烷基氧基,十九烷基氧基和正二十烷基氧基。在这些中,优选的烷氧基是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且其更优选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和叔丁氧基。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具体实例如上所述。当烷氧基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时,其碳原子数目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10。
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中的所述“具有2-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基氧基,正壬基氧基,正癸基氧基,正十一烷基氧基,正十二烷基氧基,十三烷基氧基,十四烷基氧基,正十五烷基氧基,十六烷基氧基,十七烷基氧基,十八烷基氧基,十九烷基氧基和正二十烷基氧基。在这些中,优选的烷氧基是具有2-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且其更优选的实例包括乙氧基和叔丁氧基。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具体实例如上所述。当烷氧基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时,其碳原子数目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10。
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中的所述“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具体实例包括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和蒽氧基。在这些中,优选的芳氧基是具有6-1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且其更优选的实例包括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和4-甲基苯氧基。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具体实例如上所述。当芳氧基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时,其碳原子数目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0。
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中的所述“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具体实例包括苄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和蒽基甲氧基。在这些中,优选的芳烷氧基是具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且其更优选的实例能够包括苄氧基。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具体实例如上所述。当芳烷氧基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时,其碳原子数目优选为7-20,更优选为7-10。
在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中,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R12基团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烃基,例如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和正癸基)和芳基(例如,苯基);或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所述烃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1-20。这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优选为3-18。取代的甲硅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一个烃基或卤代烃基的单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具有两个烃基和/或卤代烃基的二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和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和具有三个烃基和/或卤代烃基的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在这些中,优选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并且更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以及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
在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中,其中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的碳原子的总数是2-20,所述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的碳原子的总数为2-20,更优选2-10。所述烃基和卤代烃基与对于所述取代的甲硅烷基描述的那些烃基和卤代烃基相同。此外,这两个R13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R13基团键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此类二取代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异丁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吡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咔唑基,二氢吲哚基和二氢异吲哚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在这些中,优选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吡咯烷基和哌啶基,以及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
在R1,R2,R3和R4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R10和R11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10和R11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并且在R5,R6,R7,R8和R9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在本文中,环是用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环,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硅杂烃基环等。其具体实例包括环丙烷,环丙烯,环丁烷,环丁烯,环戊烷,环戊烯,环己烷,环己烯,环庚烷,环庚烯,环辛烷,环辛烯,苯,萘,蒽,硅杂环丙烷,硅杂环丁烷,硅杂环丙烷和硅杂环己烷环。
在过渡金属络合物(1)中,R1、R2、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是除氢以外的取代基并且优选是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R1、R2、R3和R4的具体实例是能够提供由子结构式(15)表示的环戊二烯基子结构的那些:
其中R1,R2,R3和R4如以上所定义,和它们中的至少一个是除氢以外的取代基。
例如,能够例示以下子结构:
甲基环戊二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异丙基环戊二烯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仲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苯基环戊二烯基,苄基环戊二烯基,茚基,芴基,四氢化茚基,甲基四氢化茚基,二甲基四氢化茚基和八氢芴基。
在以上例示的环戊二烯基子结构中,优选的环戊二烯基子结构是四甲基环戊二烯基等。
在过渡金属络合物(1)中,R5、R6、R7、R8和R9优选是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R5、R6、R7、R8和R9表示的部分的优选组合的实例能够包括能够提供由子结构式(16)表示的以下子结构的那些:
Figure 347911DEST_PATH_IMAGE048
其中R5,R6,R7,R8和R9如以上所定义。
例如,能够例示以下子结构:
苯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叔丁基苯基,二叔丁基苯基,叔丁基甲基苯基,二(叔丁基)甲基苯基,萘基,蒽基,氯苯基,二氯苯基,氟苯基,五氟苯基,双(三氟甲基)苯基和甲氧基苯基。
在以上例示的子结构中,优选的子结构是苯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等。
在过渡金属络合物(1)中,R10和R11优选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且其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苯基,4-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萘基和苄基。
由R10和R11表示的部分的优选组合的实例能够包括能够提供由子结构式(17)表示的以下子结构的那些:
Figure 315867DEST_PATH_IMAGE049
其中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
例如,能够例示以下子结构: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乙基亚甲硅烷基,乙基甲基亚甲硅烷基,二(正丙基)亚甲硅烷基,甲基(正丙基)亚甲硅烷基,二(正丁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甲基亚甲硅烷基,正己基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正辛基)亚甲硅烷基,正癸基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正十八烷基)亚甲硅烷基,环己基甲基亚甲硅烷基,环四亚甲基亚甲硅烷基,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和甲基苯基亚甲硅烷基。
其优选实例能够包括由子结构式(17)表示的子结构,其中
R10是甲基,和R11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或者
R10和R11相同并且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具体地,所述子结构能够是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乙基亚甲硅烷基,乙基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甲基亚甲硅烷基,环己基甲基亚甲硅烷基,环四亚甲基亚甲硅烷基,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甲基苯基亚甲硅烷基,等。
式(1)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优选实例能够包括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R6和R8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和
R10和R11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过渡金属络合物(1)的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以下络合物:
氯化钛络合物,例如[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3-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3-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二甲基(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异丙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三(3,5-二正己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9-正丁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仲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苯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苄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茚基]三氯化钛,[9-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芴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和[9-正丁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
此外,过渡金属络合物(1)的实例还包括:过渡金属氯化物络合物,例如氯化锆络合物,其中以上例示的络合物中的“钛”替换为“锆”,和氯化铪络合物,其中“钛”替换为“铪”;卤化钛络合物,例如氟化钛络合物,其中所述络合物中的“氯”替换为“氟”,溴化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溴”和碘化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碘”;氢化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氢”;烷基化钛络合物,例如甲基化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甲基”;芳基化钛络合物,例如苯基化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苯基”;芳烷基化钛络合物,例如苄基化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苄基”;钛醇盐络合物,例如甲醇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甲氧基”,正丁醇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正丁氧基”,和异丙醇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异丙氧基”;芳氧基化(aryloxide)钛络合物,例如苯酚盐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苯氧基”;芳烷醇(aralkyloxide)钛盐络合物,例如苯甲醇(benzyloxide)钛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苯甲氧基”;和钛酰胺络合物,例如钛二甲基酰胺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二甲基酰胺”,和钛二乙基酰胺络合物,其中“氯”替换为“二乙基酰胺”。在这些中,优选烷基化钛络合物,并且更优选三甲基钛络合物。
式(1)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优选实例包括[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和[1-甲基二(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其更优选的实例包括[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和[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
<用于制备过渡金属络合物(1)的方法>
过渡金属络合物(1)能够通过例如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来制备:
在如下的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式(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在下文中,称为“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与碱反应:
Figure 411999DEST_PATH_IMAGE050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和
使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和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7)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在下文中,称为“过渡金属化合物(7)”)反应:
Figure 61286DEST_PATH_IMAGE051
其中M1,X1,X2和X3如以上所定义,X12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以及m表示0或1。
在下文中,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与碱反应的步骤可以称为“第一反应步骤”,以及使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和碱的反应产物与过渡金属化合物(7)反应的步骤可以称为“第二反应步骤”。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的在环戊二烯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包括以下结构异构体:
Figure 926474DEST_PATH_IMAGE052
通式(6)所表示的化合物具有在各环戊二烯基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在本发明中,其表示它们中的任意或它们的混合物。
在过渡金属化合物(7)中,取代基X12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X1、X2和X3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7)的实例包括:卤化钛如四氯化钛,三氯化钛,四溴化钛和四碘化钛;氨基化钛如四(二甲基氨基)钛,二氯双(二甲基氨基)钛,三氯(二甲基氨基)钛和四(二乙基氨基)钛;和钛醇盐钛如四异丙氧基钛,四正丁氧基钛,二氯二异丙氧基钛和三氯异丙氧基钛。此外,过渡金属化合物(7)的实例包括其中这些化合物中任意的“钛”替换为“锆”或“铪”的化合物。在它们中,优选的过渡金属化合物(7)是四氯化钛。
在第一反应步骤中与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反应的碱的实例包括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其典型的为有机锂化合物,例如甲基锂,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三甲基甲硅烷基锂(乙)炔化物,(乙)炔化锂,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锂,乙烯基锂,苯基锂和烯丙基锂。
所用碱的量可以为0.5-5摩尔/每一摩尔取代的环戊二烯基化合物(6)。
在第一反应步骤中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与碱的反应中,将胺化合物连同有机碱金属化合物一起使用。此类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伯胺化合物,例如甲胺,乙胺,正丙胺,异丙胺,正丁胺,叔丁胺,正辛胺,正癸胺,苯胺和乙二胺;仲胺化合物,例如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异丙胺,二正丁胺,二叔丁胺,二辛胺,二癸胺,吡咯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和二苯胺;和叔胺化合物,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正丁胺,二异丙基乙胺,三正辛胺,三正癸胺,三苯胺,N,N-二甲基苯胺,N,N,N’,N’-四甲基乙二胺,正甲基吡咯烷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相对于每一摩尔有机碱金属化合物,使用的此类胺化合物的量优选为10摩尔或更少,更优选为0.5-10摩尔,甚至更优选为1-5摩尔。
在第一反应步骤中,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与碱的反应优选在溶剂存在下实施。此外,当使用溶剂时,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和碱在溶剂中反应,且随后能够将过渡金属化合物(7)加入至该反应混合物中,以由此进一步使过渡金属化合物(7)与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和碱的反应产物反应。固体可以沉积在通过使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和碱反应获得的反应混合物中。在该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加入溶剂直至沉积的固体溶解;或沉积的固体可以通过过滤等等临时分离,并可以将溶剂加入至分离的固体中以便溶解或悬浮,随后加入过渡金属化合物(7)。当使用溶剂时,还能够同时将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碱和过渡金属化合物(7)加入至溶剂,由此几乎同时实施第一反应步骤和第二反应步骤。
在第一反应步骤中或者在第一和第二反应步骤中使用的溶剂是不会显著防碍与这些步骤相关的反应进程的惰性溶剂。此类溶剂的实例包括非质子溶剂例如:芳族烃基溶剂,例如苯和甲苯;脂族烃基溶剂,例如己烷和庚烷;醚溶剂,例如乙醚,四氢呋喃和1,4-二氧杂环己烷;酰胺溶剂,例如六甲基磷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极性溶剂,例如乙腈,丙腈,丙酮,二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酮;和含卤素的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苯和二氯苯。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并且其使用量相对于每一重量份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优选为1-200重量份,更优选3-50重量份。
相对于一摩尔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所用过渡金属化合物(7)的量优选为0.5-3摩尔,更优选0.7-1.5摩尔。
第一和第二反应步骤中的反应温度仅需要不低于-100℃并且不大于溶剂沸点的温度,并优选为-80至100℃。
从由此通过第一和第二反应步骤获得的反应混合物,能够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提纯方法将产生的过渡金属络合物(1)取出。例如,所需的过渡金属络合物(1)能够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应步骤后,滤出形成的沉淀物,并浓缩滤液以沉积过渡金属络合物,然后将其通过过滤收集。
<用于制造过渡金属络合物(1-2)的方法>
过渡金属络合物(1-2)能够通过例如使由通式(1-1)表示的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与由式(8)表示的碱金属化合物或由式(9)表示的碱土金属化合物反应产生:
Figure 737435DEST_PATH_IMAGE053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和
X13,X14和X15是卤素原子,
Figure 320863DEST_PATH_IMAGE054
其中M6表示碱金属,和R20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其中M7表示碱土金属,R21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X16表示卤素原子,r是1或者2,并且r和s的总和是2。
过渡金属络合物(1-2)的实例包括烷基化钛,芳基化钛和芳烷基化钛络合物。
在过渡金属络合物(1-2)中,取代基R22、R23和R24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R1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1-1)的实例包括氯化钛,氟化钛,溴化钛和碘化钛络合物。
在过渡金属化合物(1-1)中,取代基X13,X14和X15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X1、X2和X3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金属化合物(8)中,M6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碱金属,且其实例包括锂、钠和钾原子。在它们中,锂和钠原子是优选的,且锂原子是特别优选的。
在碱金属化合物(8)中,取代基R20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R1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9)中,M7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碱土金属,且其实例包括镁、钙和锶原子。在它们中,优选镁原子。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9)中,取代基R21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R1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9)中,取代基X16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X1,X2和X3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9)中,r是1或2,并且r和s的总和是2。
碱金属化合物(8)的实例包括:烷基锂,例如甲基锂,乙基锂,正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正戊基锂,新戊基锂,戊基锂,正己基锂,正辛基锂,正癸基锂,正十二烷基锂,正十五烷基锂和正二十烷基锂;
芳烷基锂,例如苄基锂,(2-甲基苯基)甲基锂,(3-甲基苯基)甲基锂,(4-甲基苯基)甲基锂,(2,3-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4-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5-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6-二甲基苯基)甲基锂,(3,4-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3,4-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3,5-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3,6-三甲基苯基)甲基锂,(3,4,5-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4,6-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锂,(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锂,(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锂,(五甲基苯基)甲基锂,(乙基苯基)甲基锂,(正丙基苯基)甲基锂,(异丙基苯基)甲基锂,(正丁基苯基)甲基锂,(仲丁基苯基)甲基锂,(叔丁基苯基)甲基锂,(正戊基苯基)甲基锂,(新戊基苯基)甲基锂,(正己基苯基)甲基锂,(正辛基苯基)甲基锂,(正癸基苯基)甲基锂,(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锂,(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锂,萘基甲基锂和蒽基甲基锂;和
芳基锂,例如苯基锂,2-甲苯基锂,3-甲苯基锂,4-甲苯基锂,2,3-二甲苯基锂,2,4-二甲苯基锂,2,5-二甲苯基锂,2,6-二甲苯基锂,3,4-二甲苯基锂,3,5-二甲苯基锂,2,3,4-三甲基苯基锂,2,3,5-三甲基苯基锂,2,3,6-三甲基苯基锂,2,4,6-三甲基苯基锂,3,4,5-三甲基苯基锂,2,3,4,5-四甲基苯基锂,2,3,4,6-四甲基苯基锂,2,3,5,6-四甲基苯基锂,五甲基苯基锂,乙基苯基锂,正丙基苯基锂,异丙基苯基锂,正丁基苯基锂,仲丁基苯基锂,叔丁基苯基锂,正戊基苯基锂,新戊基苯基锂,正己基苯基锂,正辛基苯基锂,正癸基苯基锂,正十二烷基苯基锂,正十四烷基苯基锂,萘基锂和蒽基锂。甲基锂,苄基锂和苯基锂是优选的。
相对于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1-1),所用碱金属化合物(8)的量通常为2至10倍摩尔量,优选为1至3倍摩尔量。
碱土金属化合物(9)的实例包括:二烷基镁和不对称二烷基镁例如二甲基镁,二乙基镁,二正丙基镁,二异丙基镁,二正丁基镁,二仲丁基镁,二叔丁基镁,二正戊基镁,二新戊基镁,二戊基镁,二正己基镁,二正辛基镁,二正癸基镁,二正十二烷基镁,二正十五烷基镁和二正二十烷基镁;
二芳烷基镁和不对称二芳烷基镁,例如二苄基镁,二(2-甲基苯基)甲基镁,二(3-甲基苯基)甲基镁,二(4-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3-二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4-二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5-二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6-二甲基苯基)甲基镁,二(3,4-二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3,4-三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3,5-三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3,6-三甲基苯基)甲基镁,二(3,4,5-三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4,6-三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镁,二(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镁,二(五甲基苯基)甲基镁,二(乙基苯基)甲基镁,二(正丙基苯基)甲基镁,二(异丙基苯基)甲基镁,二(正丁基苯基)甲基镁,二(仲丁基苯基)甲基镁,二(叔丁基苯基)甲基镁,二(正戊基苯基)甲基镁,二(新戊基苯基)甲基镁,二(正己基苯基)甲基镁,二(正辛基苯基)甲基镁,二(正癸基苯基)甲基镁,二(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镁,二(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镁,二萘基甲基镁和二蒽基甲基镁;
二芳基镁和不对称二芳基镁,例如二苯基镁,二2-甲苯基镁,二3-甲苯基镁,二4-甲苯基镁,二2,3-二甲苯基镁,二2,4-二甲苯基镁,二2,5-二甲苯基镁,二2,6-二甲苯基镁,二3,4-二甲苯基镁,二3,5-二甲苯基镁,二2,3,4-三甲基苯基镁,二2,3,5-三甲基苯基镁,二2,3,6-三甲基苯基镁,二2,4,6-三甲基苯基镁,二3,4,5-三甲基苯基镁,二2,3,4,5-四甲基苯基镁,二2,3,4,6-四甲基苯基镁,二2,3,5,6-四甲基苯基镁,二五甲基苯基镁,二乙基苯基镁,二正丙基苯基镁,二异丙基苯基镁,二正丁基苯基镁,二仲丁基苯基镁,二叔丁基苯基镁,二正戊基苯基镁,二新戊基苯基镁,二正己基苯基镁,二正辛基苯基镁,二正癸基苯基镁,二正十二烷基苯基镁,二正十四烷基苯基镁,二萘基镁和二蒽基镁;
不对称有机镁化合物,例如烷基芳烷基镁,烷基芳基镁和芳烷基芳基镁;
烷基镁化氯,例如甲基镁化氯,乙基镁化氯,正丙基镁化氯,异丙基镁化氯,正丁基镁化氯,仲丁基镁化氯,叔丁基镁化氯,正戊基镁化氯,新戊基镁化氯,戊基镁化氯,正己基镁化氯,正辛基镁化氯,正癸基镁化氯,正十二烷基镁化氯,正十五烷基镁化氯和正二十烷基镁化氯;
芳烷基镁化氯,例如苄基镁化氯,(2-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3-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4-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3-二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4-二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5-二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6-二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3,4-二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3,4-三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3,5-三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3,6-三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3,4,5-三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4,6-三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五甲基苯基)甲基镁化氯,(乙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丙基苯基)甲基镁化氯,(异丙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丁基苯基)甲基镁化氯,(仲丁基苯基)甲基镁化氯,(叔丁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戊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新戊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己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辛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癸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镁化氯,(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镁化氯,萘基甲基镁化氯和蒽基甲基镁化氯;
芳基镁化氯,例如苯基镁化氯,2-甲苯基镁化氯,3-甲苯基镁化氯,4-甲苯基镁化氯,2,3-二甲苯基镁化氯,2,4-二甲苯基镁化氯,2,5-二甲苯基镁化氯,2,6-二甲苯基镁化氯,3,4-二甲苯基镁化氯,3,5-二甲苯基镁化氯,2,3,4-三甲基苯基镁化氯,2,3,5-三甲基苯基镁化氯,2,3,6-三甲基苯基镁化氯,2,4,6-三甲基苯基镁化氯,3,4,5-三甲基苯基镁化氯,2,3,4,5-四甲基苯基镁化氯,2,3,4,6-四甲基苯基镁化氯,2,3,5,6-四甲基苯基镁化氯,五甲基苯基镁化氯,乙基苯基镁化氯,正丙基苯基镁化氯,异丙基苯基镁化氯,正丁基苯基镁化氯,仲丁基苯基镁化氯,叔丁基苯基镁化氯,正戊基苯基镁化氯,新戊基苯基镁化氯,正己基苯基镁化氯,正辛基苯基镁化氯,正癸基苯基镁化氯,正十二烷基苯基镁化氯,正十四烷基苯基镁化氯,萘基镁化氯和蒽基镁化氯;以及这些化合物中的氯替换为溴或碘的化合物。其优选实例包括二甲基镁,二苄基镁,二苯基镁,甲基镁化溴,苄基镁化溴,苯基镁化溴,等等。
相对于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1-1),所用碱土金属化合物(9)的量通常为1至10倍摩尔量,优选为1至3倍摩尔量。
反应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且反应通常优选通过在溶剂存在下,在氮气、氩气等等的惰性气氛中将有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化合物加入至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1-1)来实施。
用于反应的溶剂实例能够包括:脂族烃基溶剂例如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和辛烷;芳族烃基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和乙苯;卤代烃基溶剂例如氯仿,二氯甲烷,一氯苯和二氯苯;和醚例如乙醚,二丁醚,甲基-叔丁基醚和四氢呋喃。这些溶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并且相对于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1-1),其使用量通常为1至200倍重量份,优选3至30倍重量份。
反应温度通常是-100℃至溶剂沸点,优选-80℃至30℃。反应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在反应完成后,例如滤除不溶物质,并且将滤液浓缩以获得晶体,其可随后通过过滤收集以获得所需的过渡金属络合物(1-2)。
<用于制造过渡金属络合物(1-3)的方法>
过渡金属络合物(1-3)能够通过例如使由通式(1-1)表示的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与由通式(10)表示的碱金属化合物或由式(11)表示的碱土金属化合物反应产生:
Figure 759115DEST_PATH_IMAGE053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R11,X13,X14和X15如以上所定义,
Figure 68874DEST_PATH_IMAGE056
其中M6和R20如以上所定义;
Figure 139598DEST_PATH_IMAGE057
其中M7,R21,X16,r和s如以上所定义。
过渡金属络合物(1-3)的实例包括钛醇盐,芳氧基钛和芳烷醇钛络合物。
在过渡金属络合物(1-3)中,取代基R25,R26和R27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R1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1-1)的实例包括氯化钛,氟化钛,溴化钛和碘化钛络合物。
在过渡金属化合物(1-1)中,取代基X13,X14和X15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X1、X2和X3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金属化合物(10)中,M6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碱金属,且其实例包括锂,钠和钾原子。在它们中,锂和钠原子是优选的,并且锂原子是特别优选的。
在碱金属化合物(10)中,取代基R20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R1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11)中,M7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碱土金属,且其实例包括镁,钙和锶原子。在它们中,优选镁原子。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11)中,取代基R21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R1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11)中,取代基X16如以上所定义,且其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与对于X1,X2和X3所例示的相同的那些。
在碱土金属化合物(11)中,r是1或2,且r和s的总和是2。
过渡金属络合物(1-3)能够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其中使碱金属化合物(10)作用于过渡金属络合物(1-1)(在下文中,称为方法A-1),或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其中使碱土金属化合物(11)作用于过渡金属络合物(1-1) (在下文中,称为方法A-2)。
此外,过渡金属络合物(1-3)还能够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其中使醇化合物在碱存在下作用于过渡金属络合物(1-1)(在下文中,称为方法B)。
通式(10)所表示的碱金属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甲醇钠,乙醇钠,正丙醇钠,异丙醇钠,正丁醇钠,仲丁醇钠,叔丁醇钠,正戊醇钠,新戊醇钠,甲氧基乙醇钠,乙氧基乙醇钠,苄氧基钠,1-苯基乙醇钠,和衍生自一元醇的碱金属醇盐,其中这些化合物中的钠替换为锂或钾;
苯酚锂,2-甲基苯酚锂,3-甲基苯酚锂,4-甲基苯酚锂,2,3-二甲基苯酚锂,2,4-二甲基苯酚锂,2,5-二甲基苯酚锂,2,6-二甲基苯酚锂,3,4-二甲基苯酚锂,2,3,4-三甲基苯酚锂,2,3,5-三甲基苯酚锂,2,3,6-三甲基苯酚锂,3,4,5-三甲基苯酚锂,2,4,6-三甲基苯酚锂,2,3,4,5-四甲基苯酚锂,2,3,4,6-四甲基苯酚锂,2,3,5,6-四甲基苯酚锂,五甲基苯酚锂,乙基苯酚锂,正丙基苯酚锂,异丙基苯酚锂,正丁基苯酚锂,仲丁基苯酚锂,叔丁基苯酚锂,正戊基苯酚锂,新戊基苯酚锂,正己基苯酚锂,正辛基苯酚锂,正癸基苯酚锂,正十二烷基苯酚锂,正十四烷基苯酚锂,萘酚锂,和蒽酚锂;这些化合物中的锂替换为钠或钾的化合物;碱金属卤代芳氧基化物,其中这些化合物由卤素例如氟、氯或溴原子取代;碱金属烷氧基芳氧基化物,通过将卤代芳烷基中的卤素原子任意改变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来获得;碱金属氰基芳氧基化物;和碱金属硝基芳氧基化物。其优选实例包括苯酚锂,4-甲基苯酚锂,2,4,6-三甲基苯酚锂,苯酚钠,4-甲基苯酚钠和2,4,6-三甲基苯酚钠。
可商购的产品等等可以用作碱金属化合物(10)。或者,碱金属化合物(10)还能够在所使用的体系中经过醇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来制造。
在所述体系中在碱金属化合物(10)的制造中使用的此类碱金属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烷基锂,例如甲基锂,乙基锂,正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正戊基锂,新戊基锂,戊基锂,正己基锂,正辛基锂,正癸基锂,正十二烷基锂,正十五烷基锂和正二十烷基锂;
芳烷基锂,例如苄基锂,(2-甲基苯基)甲基锂,(3-甲基苯基)甲基锂,(4-甲基苯基)甲基锂,(2,3-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4-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5-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6-二甲基苯基)甲基锂,(3,4-二甲基苯基)甲基锂,(2,3,4-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3,5-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3,6-三甲基苯基)甲基锂,(3,4,5-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4,6-三甲基苯基)甲基锂,(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锂,(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锂,(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锂,(五甲基苯基)甲基锂,(乙基苯基)甲基锂,(正丙基苯基)甲基锂,(异丙基苯基)甲基锂,(正丁基苯基)甲基锂,(仲丁基苯基)甲基锂,(叔丁基苯基)甲基锂,(正戊基苯基)甲基锂,(新戊基苯基)甲基锂,(正己基苯基)甲基锂,(正辛基苯基)甲基锂,(正癸基苯基)甲基锂,(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锂,(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锂,萘基甲基锂和蒽基甲基锂;和
芳基锂,例如苯基锂,2-甲苯基锂,3-甲苯基锂,4-甲苯基锂,2,3-二甲苯基锂,2,4-二甲苯基锂,2,5-二甲苯基锂,2,6-二甲苯基锂,3,4-二甲苯基锂,3,5-二甲苯基锂,2,3,4-三甲基苯基锂,2,3,5-三甲基苯基锂,2,3,6-三甲基苯基锂,2,4,6-三甲基苯基锂,3,4,5-三甲基苯基锂,2,3,4,5-四甲基苯基锂,2,3,4,6-四甲基苯基锂,2,3,5,6-四甲基苯基锂,五甲基苯基锂,乙基苯基锂,正丙基苯基锂,异丙基苯基锂,正丁基苯基锂,仲丁基苯基锂,叔丁基苯基锂,正戊基苯基锂,新戊基苯基锂,正己基苯基锂,正辛基苯基锂,正癸基苯基锂,正十二烷基苯基锂,正十四烷基苯基锂,萘基锂和蒽基锂。甲基锂,苄基锂和苯基锂是优选的。
此外,所用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一元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戊醇,新戊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苯酚,苯甲醇,1-苯基乙醇,等等。
由通式(11)表示的碱土金属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衍生自一元醇的碱土金属醇盐,例如二甲醇镁,二乙醇镁,二正丙醇镁,二异丙醇镁,二正丁醇镁,二仲丁醇镁,二叔丁醇镁,二正戊醇镁,二新戊醇镁,二甲氧基乙醇镁,二乙氧基乙醇镁,二苄醇镁,和二1-苯基乙醇镁,以及通过将这些化合物中的镁改变为钙,锶或钡获得的那些;和衍生自二醇的碱土金属醇盐,例如乙二醇镁,甲基乙二醇镁,1,2-二甲基乙二醇镁,四甲基乙二醇镁,苯基乙二醇镁,1,2-二苯基乙二醇镁,四苯基乙二醇镁,环戊烷-1,2-二醇镁,环己烷-1,2-二醇镁,亚丙基-1,3-二醇镁,1,3-二甲基亚丙基-1,3-二醇镁,和1,3-二苯基亚丙基-1,3-二醇镁,以及通过将这些化合物中的镁任意地改变为钙,锶或钡获得的那些。这些化合物涵盖其所有立体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
可商购的产品等等可以用作碱土金属化合物(11)。或者,碱土金属化合物(11)还能够在所使用的体系中经过醇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来制造。
在所述体系中在碱土醇盐的制造中使用的此类碱土金属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格氏试剂,例如甲基镁化氯,苯基镁化氯,苄基镁化氯,甲基镁化溴,苯基镁化溴和苄基镁化溴。其优选实例包括甲基镁化氯和甲基镁化溴。此外,所用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一元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戊醇,新戊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苯酚,苯甲醇和1-苯基乙醇;和二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2,3-丁二醇,四甲基亚乙基二醇,苯基乙二醇,氢化苯偶姻,四苯基乙二醇,环戊烷-1,2-二醇,环己烷-1,2-二醇,1,3-丙二醇,2,4-戊二醇,1,3-二苯基-1,3-丙二醇和酒石酸。这些化合物涵盖其所有立体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
在方法B中所用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一元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戊醇,新戊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苯酚,苯甲醇和1-苯基乙醇。
碱的实例包括:无机碱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以及有机碱例如胺化合物,并且优选包括胺化合物。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但并不特别限于:伯胺例如苯胺,氯苯胺,溴苯胺,氟苯胺,甲苯胺,茴香胺,萘胺,苄胺,丙胺,丁胺和戊胺;仲胺例如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二苯胺,N-甲基氯苯胺,N-甲基溴苯胺,N-甲基氟苯胺,吡咯烷,吗啉和哌啶;叔胺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氯苯胺,N,N-二甲基溴苯胺,N,N-二甲基氟苯胺,N-甲基吡咯烷,N-甲基吗啉,N-甲基哌啶,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和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和吡啶例如吡啶,N,N-二甲基氨基吡啶,甲基吡啶和2-甲基哌啶。
反应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该反应优选通过如下实施:使过渡金属络合物(1-1)与碱金属化合物(10)反应(方法A-1)或与碱土金属化合物(11) 反应(方法A-2)或与醇化合物在碱存在下反应(方法B),在溶剂存在下,在氮气、氩气等等的惰性气氛中反应。
在方法A-1中,相对于过渡金属络合物(1-1),使用的碱金属化合物(10)的量通常是大约0.5-15倍摩尔量,优选大约0.8-3倍摩尔量。
在方法A-2中,相对于过渡金属络合物(1-1),使用的碱土金属化合物(11)的量通常是大约0.3-10倍摩尔量,优选大约0.5-2倍摩尔量。
在方法B中,相对于过渡金属络合物(1-1),使用的醇化合物的量通常是大约0.5至10倍摩尔量,优选大约0.8至3倍摩尔量,和相对于过渡金属络合物(1-1),使用的碱的量通常是大约0.5至5倍摩尔量,优选大约0.8-至3倍摩尔量。
能够在所述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实例包括,但不是特别限于:脂族烃基溶剂,例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癸烷;芳族烃基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和均三甲苯;卤代脂族烃基溶剂,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和二氯乙烷;卤代芳族烃基溶剂,例如一氯苯和二氯苯;醚,例如乙醚,二丁醚,甲基叔丁基醚和四氢呋喃;对应于碱金属化合物(10)的醇;和它们的混合物。相对于方法A-1,A-2和B的每一个中的过渡金属络合物(1-1),其使用量通常是1至200倍重量份,优选大约3至30倍重量份。
反应温度通常是-100℃至溶剂沸点,优选大约-80至30℃。
在反应后,例如将不溶性固体除去,并且能够将溶剂馏出以获得过渡金属络合物(1-3)。必要时,能够通过常见方法如重结晶和升华将过渡金属络合物(1-3)提纯。
<取代的环戊二烯(6-1)至(6-6)>
在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1)中,取代基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和R38如以上所定义。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1)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和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以上例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可具有在环戊二烯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
在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2)中,取代基R39,R40,R41,R42,R43,R44,R45,R46,R47,R48和R49如以上所定义。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2)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1-三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三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3-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4-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双(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和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以上例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可具有在环戊二烯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
在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3)中,取代基R50,R51,R52,R53,R54,R55,R56,R57,R58,R59和R60如以上所定义。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3)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四氢化茚,9-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
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四氢化茚,9-乙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
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四氢化茚,9-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
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四氢化茚,9-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
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四氢化茚,9-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
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四氢化茚,9-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
1-三苯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1-三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三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四氢化茚和9-三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
以上例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可具有在环戊二烯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
在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4)中,取代基R61,R62,R63,R64,R65,R66,R67,R68,R69,R70和R71如以上所定义。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4)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和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以上例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可具有在环戊二烯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
在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5)中,取代基R72,R73,R74,R75,R76,R77,R78,R79,R80,R81和R82如以上所定义。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5)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4-正丁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二(4-正丁基苯基)甲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1-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和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以上例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可具有在环戊二烯环的双键位置方面不同的异构体。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
在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6)中,取代基R83,R84,R85,R86,R87,R88,R89,R90,R91,R92和R93如以上所定义。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6-6)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4-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5-二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正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叔丁基环戊二烯,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苯基环戊二烯和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苄基环戊二烯。
<用于制造取代的环戊二烯(6-1)至(6-6)的方法>
由通式(6-1)至(6-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能够通过例如以下步骤制造: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12-1)至(12-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和
使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1)至(12-6)和碱的反应产物与由通式(13-1)至(13-6)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反应。
由通式(12-1)至(12-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如下所示:
其中R28,R29,R30和R31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704888DEST_PATH_IMAGE059
表示
Figure 123231DEST_PATH_IMAGE060
Figure 415672DEST_PATH_IMAGE061
Figure 272770DEST_PATH_IMAGE062
Figure 170319DEST_PATH_IMAGE063
Figure 821880DEST_PATH_IMAGE064
Figure 867196DEST_PATH_IMAGE065
其中R39,R40,R41和R42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934510DEST_PATH_IMAGE066
表示
Figure 483303DEST_PATH_IMAGE067
Figure 774607DEST_PATH_IMAGE068
Figure 41640DEST_PATH_IMAGE069
Figure 240540DEST_PATH_IMAGE070
Figure 581523DEST_PATH_IMAGE071
;
由下式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840466DEST_PATH_IMAGE072
其中R49,R50,R51和R52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266899DEST_PATH_IMAGE073
表示
Figure 3911DEST_PATH_IMAGE074
Figure 527296DEST_PATH_IMAGE075
Figure 160403DEST_PATH_IMAGE076
Figure 136449DEST_PATH_IMAGE077
Figure 677152DEST_PATH_IMAGE078
;
Figure 992727DEST_PATH_IMAGE079
其中R61,R62,R63和R64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327893DEST_PATH_IMAGE080
表示
Figure 994498DEST_PATH_IMAGE081
Figure 73312DEST_PATH_IMAGE082
Figure 774552DEST_PATH_IMAGE083
Figure 280620DEST_PATH_IMAGE084
Figure 496837DEST_PATH_IMAGE085
;
Figure 51446DEST_PATH_IMAGE086
其中R72,R73,R74和R75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607193DEST_PATH_IMAGE087
表示
Figure 549741DEST_PATH_IMAGE088
Figure 925359DEST_PATH_IMAGE089
Figure 345976DEST_PATH_IMAGE090
Figure 818545DEST_PATH_IMAGE091
Figure 350238DEST_PATH_IMAGE092
; 和
Figure 275469DEST_PATH_IMAGE093
其中R83,R84,R85和R86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703039DEST_PATH_IMAGE094
表示
Figure 702219DEST_PATH_IMAGE095
Figure 986570DEST_PATH_IMAGE096
Figure 399097DEST_PATH_IMAGE097
Figure 99200DEST_PATH_IMAGE098
Figure 280782DEST_PATH_IMAGE099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1),(12-2),(12-4)和(12-5)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甲基环戊二烯,1,2-二甲基环戊二烯,1,3-二甲基环戊二烯,1,2,3-三甲基环戊二烯,1,3,4-三甲基环戊二烯,1,2,3,4-四甲基环戊二烯,乙基环戊二烯,1,2-二乙基环戊二烯,1,3-二乙基环戊二烯,1,2,3-三乙基环戊二烯,1,3,4-三乙基环戊二烯,1,2,3,4-四乙基环戊二烯,正丙基环戊二烯,异丙基环戊二烯,正丁基环戊二烯,仲丁基环戊二烯,叔丁基环戊二烯,正戊基环戊二烯,新戊基环戊二烯,正己基环戊二烯,正辛基环戊二烯,苯基环戊二烯,萘基环戊二烯,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三乙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3)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四氢化茚,2-甲基四氢化茚,3-甲基四氢化茚,2,3-二甲基四氢茚,2-乙基四氢化茚,2-正丙基四氢化茚,2-异丙基四氢化茚,2-正丁基四氢化茚,2-仲丁基四氢化茚,2-叔丁基四氢化茚,2-正戊基四氢化茚,2-新戊基四氢化茚,2-戊基四氢化茚,2-正己基四氢化茚,2-环己基四氢化茚,2-N-辛基四氢化茚,2-正癸基四氢化茚,2-苯基四氢化茚,2-苄基四氢化茚,2-萘基四氢化茚,2-甲氧基四氢化茚,2-苯氧基四氢化茚,2-苄氧基四氢化茚,2-二甲基氨基四氢化茚,2-三甲基甲硅烷基四氢化茚和八氢化芴。
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6)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甲基环戊二烯,1,2-二甲基环戊二烯,1,3-二甲基环戊二烯,1,2,3-三甲基环戊二烯,1,3,4-三甲基环戊二烯,乙基环戊二烯,1,2-二乙基环戊二烯,1,3-二乙基环戊二烯,1,2,3-三乙基环戊二烯,1,3,4-三乙基环戊二烯,1,2,3,4-四乙基环戊二烯,正丙基环戊二烯,异丙基环戊二烯,正丁基环戊二烯,仲丁基环戊二烯,叔丁基环戊二烯,正戊基环戊二烯,新戊基环戊二烯,正己基环戊二烯,正辛基环戊二烯,苯基环戊二烯,萘基环戊二烯,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三乙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
由通式(13-1)至(13-6)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如下所示:
Figure 939297DEST_PATH_IMAGE100
其中R32,R33,R34,R35,R36,R37和R38如以上所定义,并且X17是卤素原子;
Figure 839119DEST_PATH_IMAGE101
其中R43,R44,R45,R46,R47,R48和R49如以上所定义,并且X18是卤素原子;
其中R54,R55,R56,R57,R58,R59和R60如以上所定义,并且X19是卤素原子;
Figure 113423DEST_PATH_IMAGE103
其中R65,R66,R67,R68,R69,R70和R71如以上所定义,并且X20是卤素原子;
其中R76,R77,R78,R79,R80,R81和R82如以上所定义,并且X21是卤素原子;和
Figure 329958DEST_PATH_IMAGE105
其中R87,R88,R89,R90,R91,R92和R93如以上所定义,并且X22是卤素原子。
卤化硅化合物(13-1)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氯乙基甲基苯基硅烷,氯二乙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丙基)苯基硅烷,氯甲基(异丙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苯基硅烷,氯(仲丁基)甲基苯基硅烷,氯(叔丁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戊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新戊基)苯基硅烷,戊基氯甲基苯基硅烷,氯(正己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环己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辛基)苯基硅烷,氯(正癸基)甲基苯基硅烷,氯(正十二烷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硅烷,氯苄基二苯基硅烷,
氯(正丁基)甲基(3-甲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正丁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苯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甲氧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苯氧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硅烷和氯(正丁基)甲基(4-苄氧基苯基)硅烷。此外,以上例示的这些化合物中的“氯”替换为“氟”、“溴”或“碘”的化合物也包括在其中。
卤化硅化合物(13-2)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氯三苯基硅烷,氯(2-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4-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6-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4-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6-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5-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6-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4,5-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4,6-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5-四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6-四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5,6-五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乙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异丙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仲丁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叔丁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二甲基氨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苯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苄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双(2,3-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三(2,3-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正丁基苯基)苯基硅烷和氯三(正丁基苯基)硅烷。此外,以上例示的这些化合物中的“氯”替换为“氟”、“溴”或“碘”的化合物也包括在其中。
卤化硅化合物(13-3)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氯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乙基甲基苯基硅烷,氯二乙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丙基)苯基硅烷,氯甲基(异丙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苯基硅烷,氯(仲丁基)甲基苯基硅烷,氯(叔丁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戊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新戊基)苯基硅烷,戊基氯甲基苯基硅烷,氯(正己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环己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辛基)苯基硅烷,氯(正癸基)甲基苯基硅烷,氯(正十二烷基)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硅烷,氯苄基二苯基硅烷,
氯二甲基(3-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正丁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苯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苯氧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苄氧基苯基)硅烷,
氯(正丁基)甲基(3-甲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正丁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苯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甲氧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苯氧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硅烷,氯(正丁基)甲基(4-苄氧基苯基)硅烷,
氯甲基二苯基硅烷,氯甲基(2-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4-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5-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6-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4-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6-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6-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4,5-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4,6-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5,6-五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乙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异丙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正丁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仲丁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叔丁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甲氧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苯氧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苄氧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双(2,3-二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二(4-正丁基苯基)硅烷,
氯三苯基硅烷,氯(2-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4-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6-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4-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5-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3,6-二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5-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6-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4,5-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4,6-三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5-四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6-四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2,3,4,5,6-五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乙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异丙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正丁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仲丁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叔丁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二甲基氨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苯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4-苄氧基苯基)二苯基硅烷,氯双(2,3-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三(2,3-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正丁基苯基)苯基硅烷和氯三(正丁基苯基)硅烷。此外,以上例示的这些化合物中的“氯”替换为“氟”、“溴”或“碘”的化合物也包括在其中。
卤化硅化合物(13-4)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氯二甲基(2-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3-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4-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5-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6-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4-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6-二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2,3,4,5,6-五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正丁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叔丁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5-二叔丁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5-叔丁基-4-甲基苯基)硅烷,(9-蒽基)氯二甲基硅烷,氯(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氯二甲基(4-氯苯基)硅烷,氯二甲基(3,5-二氯苯基)硅烷,氯二甲基(4-氟苯基)硅烷和氯二甲基(4-溴苯基)硅烷。此外,以上例示的这些化合物中的“氯”替换为“氟”、“溴”或“碘”的化合物也包括在其中。
卤化硅化合物(13-5)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氯甲基(2-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4-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5-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6-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4-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5-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3,6-二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6-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4,5-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4,6-三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2,3,4,5,6-五甲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乙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异丙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正丁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仲丁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叔丁基苯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甲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苯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苄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硅烷,氯甲基(4-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硅烷和氯甲基(4-正丁基苯基)(4-甲基苯基)硅烷。此外,以上例示的这些化合物中的“氯”替换为“氟”、“溴”或“碘”的化合物也包括在其中。
卤化硅化合物(13-6)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化合物:
氯二甲基苯基硅烷,溴二甲基苯基硅烷,氟二甲基苯基硅烷和碘二甲基苯基硅烷。
与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1)至(12-6)反应的碱的实例包括:碱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氢化钠和氢化钾;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钙;和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其代表性地为有机锂化合物如甲基锂,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化锂,乙炔化锂,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锂,乙烯基锂,苯基锂和烯丙基锂。相对于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其使用量通常是0.5至3倍摩尔量,优选0.9至2倍摩尔量。常见可商购的包含矿物油的产品可以直接以氢化钠或氢化钾的形式使用。当然,在使用之前,可以通过用烃基溶剂如己烷洗涤而除去矿物油。
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伯胺,包括伯苯胺如苯胺,氯苯胺,溴苯胺,氟苯胺,二氯苯胺,二溴苯胺,二氟苯胺,三氯苯胺,三溴苯胺,三氟苯胺,四氯苯胺,四溴苯胺,四氟苯胺,五氯苯胺,五氟苯胺,硝基苯胺,二硝基苯胺,羟基苯胺,苯二胺,茴香胺,二甲氧基苯胺,三甲氧基苯胺,乙氧基苯胺,二乙氧基苯胺,三乙氧基苯胺,正丙氧基苯胺,异丙氧基苯胺,正丁氧基苯胺,仲丁氧基苯胺,异丁氧基苯胺,叔丁氧基苯胺,苯氧基苯胺,甲基苯胺,乙基苯胺,正丙基苯胺,异丙基苯胺,正丁基苯胺,仲丁基苯胺,异丁基苯胺,叔丁基苯胺,二甲基苯胺,二乙基苯胺,二正丙基苯胺,二异丙基苯胺,二正丁基苯胺,二仲丁基苯胺,二异丁基苯胺,二叔丁基苯胺,三甲基苯胺,三乙基苯胺,二异丙基苯胺,苯基苯胺,苄基苯胺,氨基苯甲酸,氨基苯甲酸甲基酯,氨基苯甲酸乙基酯,氨基苯甲酸正丙基酯,氨基苯甲酸异丙基酯,氨基苯甲酸正丁基酯,氨基苯甲酸异丁酯,氨基苯甲酸仲丁基酯和氨基苯甲酸叔丁酯,并进一步包括其它伯胺,包括萘胺,萘基甲胺,苄胺,丙胺,丁胺,戊胺,己胺,环己胺,庚胺,辛胺,2-氨基吡啶,3-氨基吡啶和4-氨基吡啶;
仲胺,如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二苯胺,N-甲基氯苯胺,N-甲基溴苯胺,N-甲基氟苯胺,N-甲基茴香胺,N-甲基甲基苯胺,N-甲基乙基苯胺,N-甲基-正丙基苯胺,N-甲基异丙基苯胺,二乙胺,二丙胺,二异丙胺,二戊胺,二己胺,二环己胺,二庚胺,二辛胺,吗啉,哌啶,2,2,6,6-四甲基哌啶,吡咯烷,2-甲基氨基吡啶,3-甲基氨基吡啶和4-甲基氨基吡啶;和
叔胺,如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氯苯胺,N,N-二甲基溴苯胺,N,N-二甲基氟苯胺,N,N-二甲基甲氧基苯胺,N-甲基甲基苯胺,N,N-二甲基乙基苯胺,N,N-二甲基-正丙基苯胺,N,N-二甲基异丙基苯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2-二甲基氨基吡啶,3-二甲基氨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正丁胺,二异丙基乙胺,三正辛胺,三正癸胺和三苯胺。优选使用伯或仲胺,更优选伯胺。
相对于金属氢化物,其使用量通常是0.001至2倍摩尔量,优选0.01至0.5倍摩尔量。反应通常在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中实施。此类溶剂的实例包括非质子溶剂,如:芳族烃基溶剂如苯,甲苯和二甲苯;脂族烃基溶剂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环己烷;醚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和1,4-二氧杂环己烷;酰胺溶剂如六甲基磷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和卤素溶剂如氯苯和二氯苯。这些溶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并且相对于环戊二烯,其使用量通常为1至200倍重量份,优选3至30倍重量份。
对于该反应,例如,(12-1)至(12-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碱和胺化合物可以在溶剂中同时混合,或碱和胺化合物先行混合,并随后可以将(12-1)至(12-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加入至该混合物。反应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且不需要低温设备的温度范围是工业上优选的,并例如为0-70℃,优选10-60℃。该反应有效地产生(12-1)-(12-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金属盐。由此获得的(12-1)到(12-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金属盐可以以反应混合物的形式直接使用或者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取出。前一情况通常是令人满意的。
用于获得(6-1)至(6-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反应通常在对反应惰性的溶剂中实施。此类溶剂的实例包括非质子溶剂,例如:芳族烃基溶剂如苯,甲苯和二甲苯;脂族烃基溶剂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环己烷;醚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和1,4-二氧杂环己烷;酰胺溶剂如六甲基磷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和卤素溶剂如氯苯和二氯苯。这些溶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并且相对于(12-1)至(12-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其使用量通常为1至200倍重量份,优选3至30倍重量份。该反应通常例如通过使碱、胺化合物和(12-1)至(12-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在溶剂中混合并随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13-1)至(13-6)中的任何卤化硅化合物而实施。但是,甚至在采用将这些组分同时混合的方法时,也能够产生所需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1)至(12-6)。反应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且不需要低温设备的温度范围是工业上有利的,并例如为0-70℃,优选10-60℃。
相对于卤化硅化合物(13-1)至(13-6),使用的取代的环戊二烯(12-1)至(12-6)的量通常是0.5至5倍摩尔量,优选0.8至3倍摩尔量。
在反应完成后,将水、碳酸氢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氯化铵水溶液或盐酸水溶液等加入至所获得的反应混合物中。然后,分离有机和含水层以获得有机层形式的(12-1)至(12-6)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溶液。当在反应中使用水相容性溶剂时或当在反应中使用的溶剂的量太小而不容易分离为有机层和含水层时,可以视需要将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或氯苯加入至反应混合物,随后分离为有机层和含水层。将获得的有机层浓缩以获得(12-1)至(12-6) 中的任何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必要时,获得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可以通过诸如蒸馏或柱色谱法处理之类的方法提纯。
<活化助催化组分>
活化助催化组分的实例能够包括如下所示的化合物(A)和(B)。这些化合物(A)和(B)可以以组合的形式使用。
化合物(A):一种或多种铝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A1)-(A3)组成的化合物组:
(A1):由通式(E1)aAl(G)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A2):具有通式{-Al(E2)-O-}b所表示结构的环状铝氧烷,和
(A3):具有通式E3{-Al(E3)-O-}cAl(E3)2所表示结构的直链铝氧烷,其中
E1、E2和E3各自表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G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a表示1-3的整数;b表示2或更大的整数;c表示1或更大的整数;在存在超过一个E1基团的情况中,该E1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在存在超过一个G基团的情况中,该G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E2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E3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和
化合物(B):一种或多种硼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B1)-(B3)组成的化合物组:
(B1):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
(B2):由通式T+(BQ1Q2Q3Q4)-表示的硼酸盐化合物,和
(B3):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硼酸盐化合物,其中
B表示三价硼原子;Q1、Q2、Q3和Q4彼此相同或不同并各自表示卤素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甲硅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二烃基氨基;T+表示无机或有机阳离子;以及(L-H)+表示质子酸。
在化合物(A1)-(A3)中,E1、E2和E3中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的实例包括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和新戊基。
由通式(E1)aAl(G)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A1)的实例包括三烷基铝,二烷基氯化铝,烷基二氯化铝和二烷基氢化铝。三烷基铝的实例包括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丙基铝,三异丁基铝和三己基铝。二烷基氯化铝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丙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和二已基氯化铝。烷基二氯化铝的实例包括甲基二氯化铝,二氯乙基铝,丙基二氯化铝,异丁基二氯化铝和己基二氯化铝。二烷基氢化铝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氢化铝,二乙基氢化铝,二丙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和二已基氢化铝。
在(A2):具有通式{-Al(E2)-O-}b所表示结构的环状铝氧烷和(A3):具有通式E3{-Al(E3)-O-}cAl(E3)2所表示结构的直链铝氧烷中的E2和E3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和新戊基。b是2或更大的整数,和c是1或更大的整数。优选,E2和E3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异丁基,b是2-40,和c是1-40。
这些铝氧烷通过各种方法制备。所述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它们可以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例如,使包含溶于适当有机溶剂(例如,苯或脂族烃基)中的三烷基铝(例如,三甲基铝)的溶液接触水以制备铝氧烷。另一制备方法能够包括,例如,使三烷基铝(例如,三甲基铝)与包含结晶水的金属盐(例如,硫酸铜水合物)接触。
在化合物(B1)-(B3)中,Q1,Q2,Q3和Q4优选是卤素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由卤素原子取代的。T+中的无机阳离子的实例包括二茂铁(ferrocenium)阳离子,烷基取代的二茂铁阳离子和银阳离子。T+中有机阳离子的实例包括三苯甲基阳离子。(BQ1Q2Q3Q4)-的实例包括四(五氟苯基)硼酸根,四(2,3,5,6-四氟苯基)硼酸根,四(2,3,4,5-四氟苯基)硼酸根,四(3,4,5-三氟苯基)硼酸根,四(2,3,4-三氟苯基)硼酸根,苯基三(五氟苯基)硼酸根和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由(L-H)+表示的质子酸的实例包括三烷基取代的铵,N,N-二烷基苯铵(anilinium),二烷基铵和三芳基鏻。
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B1)的实例包括三(五氟苯基)硼烷,三(2,3,5,6-四氟苯基)硼烷,三(2,3,4,5-四氟苯基)硼烷,三(3,4,5-三氟苯基)硼烷,三(2,3,4-三氟苯基)硼烷和苯基双(五氟苯基)硼烷。
由通式T+(BQ1Q2Q3Q4)-表示的硼酸盐化合物(B2)的实例包括四(五氟苯基)硼酸二茂铁,四(五氟苯基)硼酸1,1'-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二茂铁,四(五氟苯基)硼酸银,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和三苯甲基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盐。
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硼酸盐化合物(B3)的实例包括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乙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N-2,4,6-五甲基苯铵,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N,N-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二异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二环已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鏻,四(五氟苯基)硼酸三(甲基苯基)鏻和四(五氟苯基)硼酸三(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鏻。
<三聚催化剂>
本发明的三聚催化剂是包含过渡金属络合物(1)的三聚催化剂并且是能够通过乙烯三聚产生1-己烯的催化剂。例如,过渡金属络合物(1)能够与活化助催化组分接触以获得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
此类活化助催化组分的实例能够包括如上所述的化合物(A)和(B)。此外,这些化合物(A)和(B)可以以组合的形式使用。
对于所用各催化组分的量,化合物(A)(就铝原子而言)和用作催化组分的过渡金属络合物(1)之间的摩尔比(化合物(A)(就铝原子而言)/过渡金属络合物(1))通常是0.01-10000,优选5-5000。而且,化合物(B)和用作催化组分的过渡金属络合物(1)之间的摩尔比(化合物(B)/过渡金属络合物(1))通常是0.01-100,优选0.5-10。
当各催化组分以溶液状态使用时,用作催化组分的过渡金属络合物(1)的浓度通常是0.0001-5毫摩尔/升,优选0.001-1毫摩尔/升。化合物(A)的浓度以铝原子计通常是0.01-500毫摩尔/升,优选0.1-100毫摩尔/升。化合物(B)的浓度通常是0.0001-5毫摩尔/升,优选0.001-1毫摩尔/升。
用于使各催化组分接触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过渡金属络合物(1)可以先行与活化助催化组分接触以制备三聚催化剂,并随后供应至反应器。或者,这些催化组分可以以任何次序供应至反应器并在反应器中经历接触处理。
<用于制造1-己烯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用于制造1-己烯的方法是从乙烯制造1-己烯的方法,并且是经过乙烯的三聚反应制造1-己烯的方法。
三聚反应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可以如下进行:使用脂族烃基(例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和辛烷),芳族烃基(例如,苯和甲苯),或烃基卤(例如,二氯甲烷和氯苯)作为溶剂的三聚反应,浆料状态的三聚反应,或在气态乙烯中的三聚反应。
三聚反应能够通过分批、半连续和连续方法中的任一种来实施。
乙烯的压力通常为常压至10MPa,优选常压至5MPa。
三聚反应的温度通常能够为-50℃至220℃,和优选为0℃至170℃,更优选为50℃至120℃。
三聚反应的时间通常能够根据所考虑的反应设备适当地确定,并且能够为1分钟-20小时。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
用于本发明中使用的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的实例能够包括含有钛、镁和卤素作为必要成分的固体催化组分;以及包含茂金属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催化组分。另外,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的实例能够包括具有苯氧基亚胺配体的络合物,如EP0874005中报道的。
含有钛、镁和卤素作为必要成分的固体催化组分的实例能够包括例如JP 63-142008 A, JP 4-227604 A, JP 5-339319 A, JP 6-179720 A, JP 9-31119 A, JP 11-80234 A, JP 11-322833 A等等中描述的固体催化组分。
用于烯烃聚合的包括含有茂金属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催化组分的实例能够包括以下通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Figure 434180DEST_PATH_IMAGE106
其中M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Cp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J1表示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1和D1的基团;q表示0或1;当q是1时,D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或连接J1和M2并且在其元素周期表第15或16族的原子处键接至M2的基团,以及当q是0时,D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和
X4和X5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的优选实例能够包括由以下通式(3)、(4)或(5)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Figure 528038DEST_PATH_IMAGE107
其中M3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Cp2和Cp3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J2表示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2和Cp3的基团;和
X6和X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Figure 325093DEST_PATH_IMAGE108
其中M4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Cp4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J3表示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4和A1的基团;A1表示连接J3和M4并在其元素周期表第15和16族的原子处键接至M4的基团;和
X8和X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其中
M5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A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6族的原子;
J4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
Cp5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
X10,X11,R14,R15,R16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18和R1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在R14,R15,R16和R17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X10和X11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M5一起形成环;和R18和R19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J4一起形成环。
将详细描述由通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在M2中元素周期表(IUPAC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修订版,1989)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的实例包括例如钛、锆和铪原子。
由Cp1或D1表示的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的实例包括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乙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丙基环戊二烯基,η5-异丙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丁基环戊二烯基,η5-仲丁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正戊基环戊二烯基,η5-新戊基环戊二烯基,η5-正己基环戊二烯基,η5-正辛基环戊二烯基,η5-苯基环戊二烯基,η5-萘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茚基,η5-甲基茚基,η5-二甲基茚基,η5-乙基茚基,η5-正丙基茚基,η5-异丙基茚基,η5-正丁基茚基,η5-仲丁基茚基,η5-叔丁基茚基,η5-正戊基茚基,η5-新戊基茚基,η5-正己基茚基,η5-正辛基茚基,η5-正癸基茚基,η5-苯基茚基,η5-甲基苯基茚基,η5-萘基茚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四氢化茚基,η5-芴基,η5-甲基芴基,η5-二甲基芴基,η5-乙基芴基,η5-二乙基芴基,η5-正丙基芴基,η5-二正丙基芴基,η5-异丙基芴基,η5-二异丙基芴基,η5-正丁基芴基,η5-仲丁基芴基,η5-叔丁基芴基,η5-二正丁基芴基,η5-二仲丁基芴基,η5-二叔丁基芴基,η5-正戊基芴基,η5-新戊基芴基,η5-正己基芴基,η5-正辛基芴基,η5-正癸基芴基,η5-正十二烷基芴基,η5-苯基芴基,η5-二苯基芴基,η5-甲基苯基芴基,η5-萘基芴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芴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芴基和η5-薁基。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η5-茚基,η5-芴基和η5-薁基等是优选的。
J1是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1和D1的基团。J1是-SiR2-, -CR2-, -SiR2SiR2-, -CR2CR2-, -CR=CR-, -CR2SiR2-或-GeR2-。R是氢原子,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R基团可以相同或不同。
R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芳烷基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芳基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由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J1优选为-SiR2-、-CR2-或-CR2CR2-,并且R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
由D1表示的连接J1和M2并且在其元素周期表第15和16族的原子处键接至M2的基团是例如-O-,-S-,-NR-或-PR-,优选-NR-。R是氢原子,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
R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芳烷基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芳基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由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R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降冰片基,苄基或苯基,等。
此外,由D1表示的连接J1和M2并在其元素周期表第15和16族的原子处键接至M2的基团的实例包括由以下通式(2-1)、(2-2)、(2-3)和(2-4)表示的基团:
Figure 779525DEST_PATH_IMAGE110
通式(2-1)是优选的。R是氢原子,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R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芳烷基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芳基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由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R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降冰片基,苄基或苯基,等。
此外,通式(2-1)、(2-2)、(2-3)和(2-4)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由以下取代
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X4、X5中的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的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
在X4,X5中的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和全溴二十烷基。
在X4,X5中的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实例包括氟苯基,二氟苯基,三氟苯基,四氟苯基,五氟苯基,氯苯基,溴苯基和碘苯基。
在X4,X5中的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
任何这些芳烷基可以被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由卤素原子取代芳烷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在X4,X5中的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和正二十烷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由卤素原子取代烷氧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在X4,X5中的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实例包括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和蒽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由卤素原子取代芳氧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在X4,X5中的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实例包括苄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和蒽基甲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由卤素原子取代芳烷氧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在X4,X5中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在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的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中,R12基团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烃基例如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和正癸基)和芳基(例如,苯基);或通过由卤素原子取代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1-20。这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优选为3-18。取代的甲硅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一个烃基或卤代烃基基团的单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所述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具有两个烃基和/或卤化烃基基团的二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和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和具有三个烃基和/或卤化烃基基团的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在它们中,优选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并且更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以及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获得的基团。
在X4,X5中和通式(2-1),(2-2),(2-3)和(2-4)的苯环上的取代基中,在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的碳原子的总数是2-20的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中,所述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的碳原子的总数为2-20,更优选2-10。烃基和卤代烃基与对于取代的甲硅烷基描述的那些烃基和卤代烃基相同。此外,这两个R13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R13基团键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此类二取代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异丁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吡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咔唑基,二氢吲哚基和二氢异吲哚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在它们中,优选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吡咯烷基和哌啶基,以及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
由通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优选是如下络合物:其中q是1,更优选其中q是1,并且D1是通过氮原子键接至M2的基团或由通式(2-1)表示的基团,甚至更优选其中q是1,并且D1是由通式(2-1)表示的基团。
将详细描述由通式(3)和(4)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在M3中,元素周期表(IUPAC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修订版,1989)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的实例包括例如钛、锆和铪原子。锆和铪原子是优选的。
在M4中,元素周期表(IUPAC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修订版,1989)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的实例包括例如钛、锆和铪原子。钛和锆原子是优选的。
A1是通过氧,硫,氮或磷原子连接J3和M4的基团。A1是例如-O-、-S-、-NR-或-PR-,优选-NR-。但是,R是氢原子,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
R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芳烷基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芳基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R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降冰片基,苄基或苯基,等。
J2是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2和Cp3的基团,以及J3是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4和A1的基团。J2和J3各自独立地为-SiR2-, -CR2-, -SiR2SiR2-, -CR2CR2-, -CR=CR-, -CR2SiR2-或-GeR2-。但是,R是氢原子,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至多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多个R部分可以相同或不同。
R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芳烷基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芳基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J2和J3优选为-SiR2-、-CR2-或-CR2CR2-,并且R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
由取代基Cp2,Cp3和Cp4表示的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的实例包括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乙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丙基环戊二烯基,η5-异丙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丁基环戊二烯基,η5-仲丁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正戊基环戊二烯基,η5-新戊基环戊二烯基,η5-正己基环戊二烯基,η5-正辛基环戊二烯基,η5-苯基环戊二烯基,η5-萘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茚基,η5-甲基茚基,η5-二甲基茚基,η5-乙基茚基,η5-正丙基茚基,η5-异丙基茚基,η5-正丁基茚基,η5-仲丁基茚基,η5-叔丁基茚基,η5-正戊基茚基,η5-新戊基茚基,η5-正己基茚基,η5-正辛基茚基,η5-正癸基茚基,η5-苯基茚基,η5-甲基苯基茚基,η5-萘基茚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四氢化茚基,η5-芴基,η5-甲基芴基,η5-二甲基芴基,η5-乙基芴基,η5-二乙基芴基,η5-正丙基芴基,η5-二正丙基芴基,η5-异丙基芴基,η5-二异丙基芴基,η5-正丁基芴基,η5-仲丁基芴基,η5-叔丁基芴基,η5-二正丁基芴基,η5-二仲丁基芴基,η5-二叔丁基芴基,η5-正戊基芴基,η5-新戊基芴基,η5-正己基芴基,η5-正辛基芴基,η5-正癸基芴基,η5-正十二烷基芴基,η5-苯基芴基,η5-二苯基芴基,η5-甲基苯基芴基,η5-萘基芴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芴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芴基和η5-薁基。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η5-茚基,η5-芴基和η5-薁基等是优选的。
X6,X7,X8和X9中的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
X6,X7,X8和X9中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和全溴二十烷基。
X6,X7,X8和X9中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实例包括氟苯基,二氟苯基,三氟苯基,四氟苯基,五氟苯基,氯苯基,溴苯基和碘苯基。
X6,X7,X8和X9中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
任何这些芳烷基可以被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芳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X6,X7,X8和X9中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和正二十烷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该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X6,X7,X8和X9中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实例包括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和蒽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该芳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X6,X7,X8和X9中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实例包括苄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和蒽基甲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该芳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在X6,X7,X8和X9中,在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的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甲硅烷基中,R12基团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烃基例如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和正癸基)和芳基(例如,苯基);或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1-20。这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优选为3-18。取代的甲硅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一个烃基或卤代烃基的单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具有两个烃基和/或卤代烃基的二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和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和具有三个烃基和/或卤代烃基的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在它们中,优选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并且更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以及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在X6,X7,X8和X9中,在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的碳原子的总数是2-20的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中,所述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的碳原子的总数为2-20,更优选2-10。烃基和卤代烃基与对于取代的甲硅烷基描述的那些烃基和卤代烃基相同。此外,这两个R13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R13基团键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此类二取代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异丁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吡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咔唑基,二氢吲哚基和二氢异吲哚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在它们中,优选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吡咯烷基和哌啶基、以及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由通式(3)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能够例如通过JP 3290218B中描述的方法制造。
由通式(3)表示的络合物的实例包括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芴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芴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芴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芴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芴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薁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薁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薁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薁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薁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薁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薁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1,2-亚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烷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二苯基亚甲硅烷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
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茚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茚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茚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芴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芴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芴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芴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芴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芴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芴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薁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薁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薁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薁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薁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薁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薁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铪,
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铪,亚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铪,1,2-亚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铪,二甲基亚甲硅烷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铪,二苯基亚甲硅烷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铪,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铪,以及通过用钛替换这些化合物中的锆或铪;用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或芴基替换其中的环戊二烯基;或用溴,碘,氢,甲基,苯基,苄基,甲氧基,正丁氧基,异丙氧基,苯氧基,苄氧基,二甲基酰胺或二乙基酰胺替换其中的氯而获得的化合物。
由通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能够例如通过JP 2535249B中描述的方法制造。
由通式(4)表示的络合物的实例包括亚甲基(叔丁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己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苯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苄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磷桥(phosphido))(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己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苯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苄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
亚异丙基(叔丁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己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苯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苄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己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苯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苄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己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苯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苄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己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苯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苄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
1,2-亚乙基(叔丁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亚乙基(环己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亚乙基(苯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亚乙基(苄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亚乙基(叔丁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亚乙基(环己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亚乙基(苯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亚乙基(苄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己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苯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苄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己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苯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苄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己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硅烷基(苯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硅烷基(苄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硅烷基(环己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硅烷基(苯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硅烷基(苄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
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己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苯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苄基酰氨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环己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苯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1,2-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苄基磷桥)(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以及通过用锆或铪替换这些化合物中的钛;用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或芴基替换其中的环戊二烯基;用氧或硫原子替换其中的叔丁基酰氨基;或用溴,碘,氢,甲基,苯基,苄基,甲氧基,正丁氧基,异丙氧基,苯氧基,苄氧基,二甲基酰胺或二乙基酰胺替换其中的氯而获得的化合物。
将详细描述由通式(5)表示的络合物。在M5中,元素周期表(IUPAC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修订版,1989)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的实例包括例如钛、锆和铪原子。钛原子是优选的。
A2中的元素周期表第16族原子的实例包括氧、硫和硒原子。氧原子是优选的。
由J4表示的元素周期表第14族原子的实例包括碳、硅和锗原子。碳和硅原子是优选的,并且碳原子是更优选的。
由取代基Cp5表示的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的实例包括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乙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丙基环戊二烯基,η5-异丙基环戊二烯基,η5-正丁基环戊二烯基,η5-仲丁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正戊基环戊二烯基,η5-新戊基环戊二烯基,η5-正己基环戊二烯基,η5-正辛基环戊二烯基,η5-苯基环戊二烯基,η5-萘基环戊二烯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η5-茚基,η5-甲基茚基,η5-二甲基茚基,η5-乙基茚基,η5-正丙基茚基,η5-异丙基茚基,η5-正丁基茚基,η5-仲丁基茚基,η5-叔丁基茚基,η5-正戊基茚基,η5-新戊基茚基,η5-正己基茚基,η5-正辛基茚基,η5-正癸基茚基,η5-苯基茚基,η5-甲基苯基茚基,η5-萘基茚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茚基,η5-四氢化茚基,η5-芴基,η5-甲基芴基,η5-二甲基芴基,η5-乙基芴基,η5-二乙基芴基,η5-正丙基芴基,η5-二正丙基芴基,η5-异丙基芴基,η5-二异丙基芴基,η5-正丁基芴基,η5-仲丁基芴基,η5-叔丁基芴基,η5-二正丁基芴基,η5-二仲丁基芴基,η5-二叔丁基芴基,η5-正戊基芴基,η5-新戊基芴基,η5-正己基芴基,η5-正辛基芴基,η5-正癸基芴基,η5-正十二烷基芴基,η5-苯基芴基,η5-二苯基芴基,η5-甲基苯基芴基,η5-萘基芴基,η5-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三乙基甲硅烷基芴基和η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芴基。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η5-茚基和η5-芴基等是优选的。
X10,X11,R14,R15,R16和R17中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
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和正二十烷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和全溴二十烷基。
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实例包括氟苯基,二氟苯基,三氟苯基,四氟苯基,五氟苯基,氯苯基,溴苯基和碘苯基。
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和蒽基甲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上列芳烷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和正二十烷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上列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实例包括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和蒽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上列芳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实例包括苄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和蒽基甲氧基。
此外,在“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芳烷氧基”中的短语“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是指所述芳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的实例包括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上列芳烷氧基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
在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在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的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中,R12基团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烃基例如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和正癸基)和芳基(例如,苯基);或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所述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1-20。这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优选为3-18。 取代的甲硅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一个烃基或卤化烃基的单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具有两个烃基和/或卤代烃基的二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和二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和具有三个烃基和/或卤代烃基的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的烃基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在它们中,优选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并且更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以及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
在X10,X11,R14,R15,R16,R17,R18和R19中,在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的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中,R13部分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更优选为2-10。烃基和卤代烃基与对于取代的甲硅烷基描述的那些烃基和卤代烃基相同。此外,这两个R13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R13基团键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环。此类二取代的氨基的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异丁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吡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咔唑基,二氢吲哚基和二氢异吲哚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所有氢原子而获得的基团。在它们中,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吡咯烷基和哌啶基,和通过用卤素原子取代这些基团中的一些或全部氢原子获得的基团是优选的。
在R14,R15,R16和R17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并且R18和R19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18和R19键接的J4一起形成环。所述环的实例包括饱和或不饱和烃基环,并且能够具体地包括环丙烷,环丙烯,环丁烷,环丁烯,环戊烷,环戊烯,环己烷,环己烯,环庚烷,环庚烯,环辛烷,环辛烯,苯,萘和蒽环。这些环可以被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等等取代,或可含有硅原子。含有硅原子的环的实例包括硅杂环丙烷,硅杂环丁烷,硅杂环戊烷和硅杂环己烷环。
取代基X10和X11优选为卤素原子,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更优选卤素原子。
R14优选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其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苯基,苄基,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其更优选实例包括叔丁基,三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
由通式(5)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能够例如通过JP 9-87313A中描述的方法制造。
由通式(5)表示的络合物的实例包括:由通式(5)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J4是碳原子,例如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甲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亚异丙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芴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异丙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以及通过用锆或铪替换这些化合物中的钛;用溴,碘,氢,甲基,苯基,苄基,甲氧基,正丁氧基,异丙氧基,苯氧基,苄氧基,二甲基酰胺或二乙基酰胺替换其中的氯;用(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或(茚基)替换其中的(环戊二烯基);用2-苯氧基,3-甲基-2-苯氧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3-苯基-5-甲基-2-苯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或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替换其中的3,5-二甲基-2-苯氧基;或用二乙基亚甲基替换其中的亚甲基而获得的化合物;和
由通式(5)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J4是元素周期表第14族中除碳原子之外的原子,例如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
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萘氧基-2-基)二氯化钛,以及用(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异丙基环戊二烯基),(仲丁基环戊二烯基),(异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苯基环戊二烯基),(甲基茚基)或(苯基茚基)替换这些化合物中的(环戊二烯基);用3-苯基-2-苯氧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或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替换其中的2-苯氧基,将其中的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变为二乙基亚甲硅烷基,二苯基亚甲硅烷基或二甲氧基亚甲硅烷基,将其中的钛变为锆或铪;或用溴,碘,氢,甲基,苯基,苄基,甲氧基,正丁氧基,异丙氧基,苯氧基,苄氧基,二甲基酰胺或二乙基酰胺替换其中的氯而获得的化合物。
非桥连的双金属茂络合物也能够用作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并且其实例包括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茚基)二氯化锆,双(芴基)二氯化锆,
(环戊二烯基)(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环戊二烯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环戊二烯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环戊二烯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锆,(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和通过用钛或铪替换这些化合物中的锆;用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或芴基替换其中的环戊二烯基;或用溴,碘,氢,甲基,苯基,苄基,甲氧基,正丁氧基,异丙氧基,苯氧基,苄氧基,二甲基酰胺或二乙基酰胺替换其中的氯而获得的化合物。
具有酰胺-吡啶基-芳基配体的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也能够用作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并且其实例包括2-(N-苯基酰氨基-苯甲基)-6-(2-η-苯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苯基酰氨基-苯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氨基)-苯甲基]-6-(2-η-苯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苯基酰氨基)-邻异丙基苯基甲基]-6-(2-η-苯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氨基)-苯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苯基酰氨基)-邻异丙基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氨基)-邻异丙基苯基甲基]-6-(2-η-苯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氨基)-邻异丙基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氨基)-邻环己基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氨基)-邻甲基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铪二甲基,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氨基)-邻苯基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铪二甲基,以及通过用钛或锆替换这些化合物中的铪;或将其中的二甲基替换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而获得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例如通过US 2004/0220050A1中描述的方法制造。
<烯烃聚合催化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是能够如下获得的催化剂:使包括由通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包括由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活化助催化组分彼此接触。
以所用各催化组分的量计,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之间的摩尔比(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通常为0.0001-100,优选0.001-1,更优选0.01-0.5,甚至更优选0.05-0.15。
以所用各催化组分的量计,化合物(A)(就铝原子而言)和用作催化组分(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的总量)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之间的摩尔比(化合物(A)(就铝原子而言)/过渡金属络合物)通常为0.01-10000,优选5-2000。此外,化合物(B)和用作催化组分(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的总量)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之间的摩尔比(化合物(B)/过渡金属络合物)通常为0.01-100,优选0.5-10。
此外,化合物(A)中的铝原子摩尔数和固体催化组分中的钛原子的摩尔数之间的比率(化合物(A)中的铝原子摩尔数/固体催化组分中的钛原子的摩尔数)通常为1-10000,优选1-2000,更优选2-600。
当各催化组分以溶液状态使用时,用作催化组分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浓度通常是0.0001-5毫摩尔/升,优选0.001-1毫摩尔/升。化合物(A)的浓度以铝原子计通常是0.01-500毫摩尔/升,优选0.1-100毫摩尔/升。化合物(B)的浓度通常是0.0001-5毫摩尔/升,优选0.001-1毫摩尔/升。
包括由通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和活化助催化组分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可以负载在载体上以供使用。多孔物质优选用作载体。更优选使用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甚至更优选无机物质。下文将描述载体。
用于使各催化组分彼此接触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活化助催化组分可以在制备聚合催化剂之前彼此接触,然后将其供应至聚合反应器。或者,这些催化组分可以以任何次序供应至聚合反应器并在聚合反应器中经历接触处理。也可以将先行与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接触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包括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和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的同步产物)供应至聚合反应器;可以向其供应先行与活化助催化组分接触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或可以向其供应先行与活化助催化组分接触的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
(载体)
用作载体的无机物质的实例包括无机氧化物和镁化合物。也可以使用粘土,粘土矿物,等等。它们可以混合使用。
用作载体的无机氧化物的具体实例能够包括SiO2,Al2O3,MgO,ZrO2,TiO2,B2O3,CaO,ZnO,BaO,ThO2和它们的混合物,例如,SiO2-MgO,SiO2-Al2O3,SiO2-TiO2,SiO2-V2O5,SiO2-Cr2O3和SiO2-TiO2-MgO。在这些无机氧化物中,优选SiO2和Al2O3,并更优选SiO2。这些无机氧化物可含有少量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或氧化物组分,例如Na2CO3、K2CO3、CaCO3、MgCO3、Na2SO4、Al2(SO4)3、BaSO4、KNO3、Mg(NO3)2、Al(NO3)3、Na2O、K2O、和Li2O。
此外,无机氧化物通常具有形成于表面上的羟基。通过用各种取代基取代表面羟基中的活性氢获得的改性无机氧化物可以用作所述无机氧化物,并且优选的取代基是甲硅烷基。改性无机氧化物的具体实例包括通过与以下物质接触而处理的无机氧化物:三烷基氯硅烷例如三甲基氯硅烷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三芳基氯硅烷例如三苯基氯硅烷,二烷基二氯硅烷例如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芳基二氯硅烷例如二苯基二氯硅烷,烷基三氯硅烷例如甲基三氯硅烷,芳基三氯硅烷例如苯基三氯硅烷,三烷基烷氧基硅烷例如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三芳基烷氧基硅烷例如三苯基甲氧基硅烷,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例如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芳基二烷氧基硅烷例如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烷基三烷氧基硅烷例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芳基三烷氧基硅烷例如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烷氧基硅烷例如四甲氧基硅烷,烷基二硅氮烷例如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四氯化硅,等等。
用作载体的镁化合物的实例能够包括:卤化镁例如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和氟化镁;烷氧基卤化镁例如甲氧基氯化镁,乙氧基氯化镁,异丙氧基氯化镁,丁氧基氯化镁和辛氧基氯化镁;芳氧基卤化镁例如苯氧基氯化镁和甲基苯氧基氯化镁;烷氧基镁例如乙氧基镁,异丙氧基镁,丁氧基镁,正辛氧基镁和2-乙基己氧基镁;芳氧基镁例如苯氧基镁和二甲基苯氧基镁;和镁的羧酸盐例如月桂酸镁和硬脂酸镁。在它们中,卤化镁或烷氧基镁是优选的,且氯化镁或丁氧基镁是更优选的。
用作载体的粘土或粘土矿物的实例包括高岭土,膨润土,木节土(kibushi clay),gairome clay,水铝英石,硅铁石,叶蜡石,滑石,云母鱼胶,蒙脱土,蛭石,亚氯酸盐,坡缕石,高岭土,珍珠陶土,地开石和埃洛石。在它们中,蒙脱石、蒙脱土、锂蒙脱石、合成锂皂石或皂石是优选的,且蒙脱土或锂蒙脱石是更优选的。
用作载体的无机物质优选为无机氧化物。
用作载体的这些无机物质优选通过热处理干燥以供使用。热处理的温度通常为100-1500℃,优选100-1000℃,更优选200-800℃。热处理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并优选为10分钟-50小时,更优选1小时-30小时。用于热处理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在加热后,例如,在其中将干燥的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以恒定流速循环几个小时或更长的方法,以及在其中将压力降低几个小时的方法。
包括无机物质的载体的平均粒度优选为5-1000微米,更优选10-500微米,甚至更优选10-100微米。包括无机物质的载体的孔体积优选为0.1毫升/克或更大,更优选0.3-10毫升/克。包括无机物质的载体的比表面优选为10-1000m2/g,更优选100-500m2/g。
用作载体的有机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两种或更多种有机聚合物可以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具有含活性氢的基团和/或非质子供体路易斯碱性基团的聚合物是优选的。
具有活性氢的基团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活性氢即可。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伯氨基,仲氨基,亚氨基,酰胺,酰肼,脒基,羟基,过氧氢,羧基,甲酰基,氨基甲酰基,磺酸,亚磺酸,次磺酸,硫醇,硫醛基,吡咯基,咪唑基,哌啶基,吲唑基和咔唑基。伯氨基,仲氨基,亚氨基,酰胺,酰亚胺,羟基,甲酰基,羧基,磺酸或硫醇基是优选的。伯氨基,仲氨基,酰胺或羟基是特别优选的。这些基团可以被卤素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
非质子供体路易斯碱性基团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是不含活性氢原子的具有路易斯碱部分的基团即可。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吡啶基,N-取代的咪唑基,N-取代的吲唑基,腈,叠氮化物,N-取代的亚氨基,N,N-取代的氨基,N,N-取代的氨基氧基,N,N,N-取代的肼基,亚硝基,硝基,硝基氧基,呋喃基,羰基,硫代羰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N,N-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硫代烷氧基,取代的亚硫酰基,取代的磺酰基和取代的磺酸基。杂环基团是优选的,且在环中具有氧和/或氮原子的芳族杂环基团是更优选的。吡啶基,N-取代的咪唑基或N-取代的吲唑基是特别优选的,其中吡啶基是最优选的。这些基团可以被卤素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
聚合物中具有活性氢的基团和非质子供体路易斯碱性基团的量优选为0.01-50毫摩尔/克,更优选0.1-20毫摩尔/克,以基团摩尔量/单位克聚合物计。
具有此类基团的聚合物能够例如通过以下获得:使具有含活性氢的基团和/或非质子供体路易斯碱性基团和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单体均聚,或使该单体与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其它单体共聚。此外,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交联性可聚合单体优选用作至少一种所述其它单体。
此类具有含活性氢的基团和/或非质子供体路易斯碱性基团和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实例能够包括具有含活性氢的基团和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单体,以及具有含路易斯碱部分并且不含活性氢原子的基团和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单体。此类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实例包括:烯基例如乙烯基和烯丙基;以及炔基例如乙炔基团。
具有含活性氢的基团和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实例能够包括包含乙烯基的伯胺,包含乙烯基的仲胺,包含乙烯基的酰胺化合物和包含乙烯基的羟基化合物。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N-(1-乙烯基)胺,N-(2-丙烯基)胺,N-(1-乙烯基)-N-甲胺,N-(2-丙烯基)-N-甲胺,1-乙烯基酰胺,2-丙烯基酰胺,N-甲基-(1-乙烯基)酰胺,N-甲基-(2-丙烯基)酰胺,乙烯醇,2-丙烯-1-醇和3-丁烯-1-醇。
具有非质子供体路易斯碱性基团和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具体实例能够包括乙烯基吡淀,乙烯基(N-取代的)咪唑和乙烯基(N-取代的)吲唑。
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其它单体的实例包括烯烃和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并具体地包括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和苯乙烯。乙烯或苯乙烯是优选的。这些单体可以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的形式使用。此外,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不饱和基团的交联性可聚合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二乙烯基苯。
包含有机聚合物的载体的平均粒度优选为5-1000微米,更优选10-500微米。包含有机聚合物的载体的孔体积优选为0.1毫升/克或更大,更优选0.3-10毫升/克。包含有机聚合物的载体的比表面优选10-1000m2/g,更优选50-500m2/g。
用作载体的这些有机聚合物优选通过热处理干燥以供使用。热处理的温度通常是30-400℃,优选50-200℃,更优选70-150℃。热处理的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并优选10分钟-50小时,更优选1小时-30小时。用于热处理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其中在加热后例如将干燥的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以恒定流速循环几个小时或更长的方法,以及其中将压力降低几个小时的方法。
基于体积的载体粒径的几何标准偏差优选为2.5或更低,更优选2.0或更低,甚至更优选1.7或更低。
<聚合>
本发明涉及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聚合。聚合可以通过仅仅供应乙烯作为原材料单体或通过供应乙烯可共聚单体和乙烯而实施。
乙烯可共聚单体的实例包括: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烯烃,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4-甲基-1-戊烯和4-甲基-1-己烯;环状烯烃例如降冰片烯;烯基芳族烃基例如苯乙烯;不饱和羧酸例如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不饱和羧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烯基酯化合物例如乙酸乙烯酯。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它们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的形式使用。
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能够是,例如,使用脂族烃基(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等),芳族烃基(苯,甲苯,等)或烃基卤(二氯甲烷,等)作为溶剂的溶剂聚合,浆料聚合,在气态单体中实施的气相聚合,等等。此外,连续聚合和分批聚合均可以使用。
本发明甚至通过使用少量供应的己烯作为原材料单体进行聚合,或通过仅仅使用供应的乙烯作为原材料单体进行聚合,能够制造具有丁基支链的聚合物。因此,产生本发明优点的聚合条件更显著包括:当聚合形式为浆料聚合时,聚合体系中的乙烯摩尔分数(聚合体系中乙烯和1-己烯的总量定义为100mol%)优选90mol%或更大,更优选95mol%或更大,甚至更优选基本上100mol%。此外,当聚合形式为气相聚合时,聚合体系中的乙烯摩尔分数(聚合体系中乙烯和1-己烯的总量定义为100mol%)优选97mol%或更大,更优选98mol%或更大,甚至更优选基本上100mol%。
对于溶液聚合和浆料聚合,以用作催化组分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摩尔数计(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的总量),聚合溶液中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浓度通常为0.0001-5毫摩尔/升。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浓度优选为2毫摩尔/升或更低,更优选1毫摩尔/升或更低,以便增强经济性。此外,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浓度优选为0.001毫摩尔/升或更高,更优选0.01毫摩尔/升或更高,甚至更优选0.1毫摩尔/升或更高,特别优选0.5毫摩尔/升或更高,以便更加提高丁基支链数目。
聚合压力优选为常压-5MPa。聚合时间通常根据所考虑的聚合物类型和反应设备适当地确定,且能够为1分钟-20小时。此外,还能够加入链转移剂如氢以便调节烯属聚合物的分子量。
聚合温度能够为0℃-220℃。聚合温度优选为20℃或更高,更优选40℃或更高,甚至更优选50℃或更高,最优选70℃或更高,以便改善经济效率。此外,聚合温度优选为130℃或更低,更优选100℃或更低,以便更加提高丁基支链数目。
<聚合物>
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烯属聚合物的实例包括乙烯-1-己烯,乙烯-1-己烯-丙烯,乙烯-1-己烯-1-丁烯,乙烯-1-己烯-1-辛烯,乙烯-1-己烯-4-甲基-1-戊烯,乙烯-1-己烯-1-丁烯-1-辛烯,乙烯-1-己烯-1-丁烯-4-甲基-1-戊烯,乙烯-1-己烯-苯乙烯,乙烯-1-己烯-降冰片烯,乙烯-1-己烯-丙烯-苯乙烯和乙烯-1-己烯-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
所述烯属聚合物优选为乙烯-1-己烯,乙烯-1-己烯-丙烯,乙烯-1-己烯-1-丁烯,乙烯-1-己烯-1-辛烯,乙烯-1-己烯-4-甲基-1-戊烯,乙烯-1-己烯-苯乙烯或乙烯-1-己烯-降冰片烯共聚物,更优选乙烯-1-己烯或乙烯-1-己烯-1-丁烯共聚物。
从增强烯属聚合物机械强度的观点看,所述烯属聚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丁基支链数目优选为1或更多,更优选3或更多,甚至更优选5或更多,特别优选10或更多。此外,从增强烯属聚合物刚度的观点看,所述丁基支链数目优选为40或更低,更优选30或更低,甚至更优选25或更低。丁基支链数目能够通过诸如碳核磁共振(13C-NMR)或IR之类的方法测定。
从增强烯属聚合物机械强度的观点看,烯属聚合物的熔点优选低于130℃。熔点能够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
烯属聚合物中每1000个碳原子的丁基支链数目能够通过提高聚合催化剂制备中使用的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之间的摩尔比(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或通过降低聚合温度而提高。
烯属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1.5或更高,以便增强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此外,Mw/Mn优选为20或更低以便增强聚合物的机械强度。分子量分布(Mw/Mn)是通过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于聚苯乙烯标样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并用Mw除以Mn获得的数值(Mw/Mn)。
为供使用,所述烯属聚合物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成型方法被模制为各种模制品(例如膜、片材和容器(瓶子、托盘等)),所述成型方法例如:挤出法,例如吹胀膜成型和T-模头膜成型;中空成型、注射成型;压缩成型;以及交联发泡成型。
烯属聚合物可以与本领域公知的树脂共混并随后成型。此外,模制品可以是包含所述烯属聚合物的单层模制品或者可以是包含所述烯属聚合物的多层模制品。
模制品的实例包括用于食品包装的膜,用于食品包装的容器,用于药物的包装,表面保护膜,用于半导体产品等的包装中使用的电子部件的包装材料,交联发泡的模制品,注射发泡的模制品,中空模制品,吹塑瓶和压挤瓶。
实施例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描述。
<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制造>
根据以下方法测量物理性能。
(1)质子核磁共振谱(1H-NMR)
设备:JEOL Ltd制造的EX270。
样品室:管(直径5毫米)
测量溶剂:CDCl3或CD2Cl2
样品浓度:10毫克/0.5毫升(CDCl3或CD2Cl2)
测量温度:室温(大约25℃)
测量参数:探针(直径5毫米),EXMOD NON,OBNUC 1H,累积数16次或更多
重复时间:ACQTM 6秒,PD 1秒
内标:CDCl3(7.26ppm)或CD2Cl2(5.32ppm)
(2)碳核磁共振谱(13C-NMR)
设备:JEOL Ltd制造的EX270。
样品室:管(直径5毫米)
测量溶剂:CDCl3或CD2Cl2
样品浓度:30毫克/0.5毫升(CDCl3或CD2Cl2)
测量温度:室温(大约25℃)
测量参数:探针(直径5毫米),EXMOD BCM,OBNUC 13C,累积数256次或更多
重复时间:ACQTM 1.79秒,PD 1.21秒
内标:CDCl3(77.0ppm)或CD2Cl2(53.8ppm)
(3)质谱
[电子电离质谱(EI-MS)]
设备:JEOL Ltd制造的JMS-T100GC。
电离电压:70eV
离子源温度:230℃
加速电压:7千伏
质量范围:m/z35-800
[实施例1]
“[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的合成”
“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80克,33.47毫摩尔,纯氢化钠形式)和四氢呋喃(38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1克,2.23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0克,24.55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正丁基)甲基苯基硅烷(4.75克,22.32毫摩尔)溶于甲苯(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2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24毫升)和10%碳酸钠(24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24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40毫升)洗涤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20毫升)洗涤。在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5.16克,产率77.4%)。
1H-NMR(CDCl3,δppm):0.13(s,3H),0.66-0.90(m,2H),0.84(t,J=7.0Hz,3H),1.15-1.35(m,4H),1.67(s,3H), 1.71(s,3H), 1.73(s,3H), 1.80(s,3H), 3.10(s,1H), 7.29-7.36(m,3H), 7.41-7.47(m,2H)
质谱(EI-MS,m/z):298(M+)。
“络合物1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2.30克,7.70毫摩尔)和三乙胺(1.95克,19.25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3毫升)滴加1.5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6.21毫升,9.63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2.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2.19克,11.55毫摩尔)溶于甲苯(12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温热并使内部温度设定至60℃。此后,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2小时。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且沉淀的白色固体通过过滤除去。将所得滤液冷却至-20℃。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0.25克,产率7.2%),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6(s,3H), 0.87(t,J=7.0Hz,3H), 1.23-1.42(m,6H), 2.27(s,3H), 2.28(s,3H), 2.36(s,3H), 2.46(s,3H), 7.30-7.42(m,3H), 7.43-7.52(m,2H)
13C-NMR(CDCl3,δppm):-2.61, 13.69, 14.13, 14.32, 14.90, 17.71, 17.81, 25.86, 26.51, 128.01 ,129.53, 134.45, 136.25, 139.44, 141.96, 142.47, 144.63, 144.92
质谱(EI-MS,m/z):393(M+-Bu)。
[实施例2]
“[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的合成”
“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54克,22.32毫摩尔,纯氢化钠形式)和四氢呋喃(28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4克,1.49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0克,24.55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7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20℃。向该溶液滴加氯甲基二苯基硅烷(3.46克,14.88毫摩尔)溶于甲苯(7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7毫升)和10%碳酸钠(17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7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将溶剂在减压下浓缩以获得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4.10克,产率86.5%)。
“络合物2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90克,5.97毫摩尔)和三乙胺(3.02克,29.86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8毫升)滴加1.5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4.62毫升,7.17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3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25克,6.57毫摩尔)溶于甲苯(7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温热并使内部温度设定至35℃。此后,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一个小时。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0.94克,产率33.2%),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2.12(s,6H), 2.34(s,6H), 7.31-7.50(m,10H)
13C-NMR(CDCl3,δppm):-1.04, 14.27, 17.69, 128.11, 129.91, 135.08, 135.38, 137.44, 142.33, 145.22
质谱(EI-MS,m/z):470(M+)。
[实施例3]
“[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的合成”
“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1.21克,50.32毫摩尔,纯氢化钠形式)和四氢呋喃(57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31克,3.35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1.5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4.51克,36.9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4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环己基甲基苯基硅烷(8.01克,33.55毫摩尔)溶于甲苯(14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的碳酸钠水溶液(72毫升)。加入甲苯(10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10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在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和过滤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6.57克,产率60.3%)。
1H-NMR(CDCl3,δppm):0.03(s,3H), 1.05-1.37(m,6H), 1.58-1.84(m,14H), 1.94(s,3H), 3.23(s,1H), 7.23-7.34(m,3H), 7.36-7.42(m,2H)
质谱(EI-MS,m/z):324(M+)。
“络合物3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向1-环己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2.27克,7.00毫摩尔)和三乙胺(3.54克,35.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49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5.09毫升,8.4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2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46克,7.70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2小时。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3(1.19克,产率35.6%),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80(s,3H), 1.04-1.50(m,6H), 1.56-1.84(m,5H), 2.15(s,3H), 2.24(s,3H), 2.41(s,3H), 2.61(s,3H), 7.30-7.43(m,3H), 7.49-7.60(m,2H)
13C-NMR(CDCl3,δppm):-3.47, 14.15, 14.50, 17.73, 17.79, 24.90, 26.73, 27.73, 28.06, 28.13, 28.24, 127.83, 129.54, 134.90, 135.31, 139.69, 141.89, 142.81, 144.45, 144.71
质谱(EI-MS,m/z):394(M+-Cy)(Cy:环己基)。
[实施例4]
“[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的合成”
“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82克,34.09毫摩尔,纯氢化钠形式)和四氢呋喃(39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1克,2.27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2.5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6克,25.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5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硅烷(9.30克,22.73毫摩尔)溶于甲苯(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0毫升)。加入甲苯(7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7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以硫酸钠干燥之后,过滤有机相。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8.65克,产率76.9%)。
1H-NMR(CDCl3,δppm):0.13(s,3H), 0.88(t,J=6.9Hz,3H), 1.17-1.32(m,34H), 1.67(s,3H), 1.71(s,3H), 1.73(s,3H), 1.79(s,3H), 3.10(s,1H), 7.28-7.38(m,3H), 7.40-7.47(m,2H)
质谱(EI-MS,m/z):494(M+)。
“络合物4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甲基(正十八烷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98克,4.00毫摩尔)和三乙胺(2.02克,20.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49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67毫升,4.4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3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83克,4.40毫摩尔)溶于甲苯(4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将所得残余物冷却至-78℃并用戊烷洗涤。加入六甲基二硅氧烷并冷却至-20℃。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六甲基二硅氧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4(0.30克,产率11.7%),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6(s,3H), 0.88(t,J=6.8Hz,3H), 1.15-1.37(m,34H), 2.27(s,3H), 2.28(s,3H), 2.36(s,3H), 2.46(s,3H), 7.29-7.40(m,3H), 7.43-7.52(m,2H)
13C-NMR(CDCl3,δppm):-2.56, 14.15, 14.34, 15.21, 17.74, 17.84, 22.72, 23.72, 29.25, 29.39, 29.56, 29.68, 29.72, 31.95, 33.56, 128.03, 129.55, 134.48, 136.31, 139.46, 141.94, 142.46, 144.63, 144.92
质谱(EI-MS,m/z):393(M+-C18H37)。
[实施例5]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5”)的合成”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80克,33.47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0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1克,2.23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0克,24.55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苯基硅烷(3.81克,22.32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9毫升)和10%碳酸钠(19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9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4.08克,产率71.3%)。
“络合物5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6克,5.30毫摩尔)和三乙胺(2.68克,26.5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7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85毫升,6.36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下实施搅拌2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11克,5.83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在将混合物温热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5(0.11克,产率4.9%),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7(s,6H), 2.33(s,6H), 2.40(s,6H), 7.31-7.47(m,5H)
13C-NMR(CDCl3,δppm):0.20, 14.19, 17.65, 128.08, 129.57, 133.96, 137.38, 138.66, 142.17, 144.90
质谱(EI-MS,m/z):408(M+)。
[实施例6]
“[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6”)的合成”
“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96克,40.00毫摩尔,纯氢化钠形式)和四氢呋喃(43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5克,2.67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1.5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42克,28.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1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硅烷(5.30克,26.67毫摩尔)溶于甲苯(11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6毫升)。加入甲苯(8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8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以硫酸钠干燥之后,过滤有机相。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6.60克,产率87.0%)。
1H-NMR(CDCl3,δppm):0.14(s,6H), 1.72(s,6H), 1.76(s,6H), 2.31(s,6H), 3.06(s,1H), 6.98(s,1H), 7.07(s,2H)
质谱(EI-MS,m/z):284(M+)。
“络合物6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99克,7.00毫摩尔)和三乙胺(3.54克,35.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53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5.09毫升,8.4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3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46克,7.70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在温度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并冷却至-20℃,且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6(0.49克,产率16.0%),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4(s,6H), 2.30(s,6H), 2.33(s,6H), 2.41(s,6H), 7.02(s,1H), 7.06(s,2H)
13C-NMR(CDCl3,δppm):0.41, 14.38, 17.85, 21.53, 131.51 ,131.82, 137.18, 137.54, 139.47, 142.33, 145.10
质谱(EI-MS,m/z):436(M+)。
[实施例7]
“[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7”)的合成”
“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68克,28.45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0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8克,1.90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2.55克,20.87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二乙基苯基硅烷(3.77克,18.97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9毫升)和10%碳酸钠(19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9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2.90克,产率53.7%)。
1H-NMR(CDCl3,δppm):0.74-0.99(m,10H), 1.71(s,6H), 1.76(s,6H), 3.17(s,1H), 7.27-7.32(m,3H), 7.40-7.44(m,2H)
13C-NMR(CDCl3,δppm):2.66, 7.58, 11.10, 14.47, 52.65, 127.27, 128.69, 133.05, 134.15, 135.92, 136.46
质谱(EI-MS,m/z):284(M+)。
“络合物7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乙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8克,4.85毫摩尔)和三乙胺(2.47克,24.41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0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6毫升,6.01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4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03克,5.41毫摩尔)溶于甲苯(5.4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向固体加入甲苯,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浓缩以获得络合物7(0.032克,产率1.5%),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99(t,J=7.8Hz,6H), 1.29-1.39(m,4H), 2.31(s,6H), 2.35(s,6H), 7.36-7.41(m,3H), 7.56-7.60(m,2H)
13C-NMR(CDCl3,δppm):5.13, 7.71, 14.31, 17.80, 128.00, 129.63, 134.43, 135.17, 139.81, 142.36, 144.61
质谱(EI-MS,m/z):407(M+-Et)。
[实施例8]
“[1-(3,5-二正己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8”)的合成”
“1-(3,5-二正己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49克,20.45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并随后向其加入四氢呋喃(23毫升)。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3克,1.36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1.83克,15.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6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3个半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3,5-二正己基苯基)二甲基硅烷(4.62克,13.64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0毫升)。加入甲苯(5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5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且随后过滤并通过在减压下除去溶剂而浓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3,5-二正己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3.53克,产率60.9%)。
1H-NMR(CDCl3, δppm):0.19(s, 6H), 0.90(t, J=6.9Hz, 6H), 1.23-1.44(m, 12H), 1.53-1.68(m, 4H), 1.74(s, 6H), 1.78(s, 6H), 2.59(t, J=7.4Hz, 4H), 3.08(s, 1H), 6.98(s, 1H), 7.08(s, 2H)
质谱(EI-MS, m/z): 424(M+)。
“络合物8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3,5-二正己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91克,4.50毫摩尔)和三乙胺(2.28克,22.5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44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27毫升,5.4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6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94克,4.95毫摩尔)溶于甲苯中的溶液(5毫升)。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反应后,将溶剂在减压下浓缩,并随后将庚烷加入至残余物和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从滤液除去溶剂,并获得络合物8(0.73g),为红色油形式。
1H-NMR(CDCl3, δppm):0.74(s, 6H), 0.82-0.93(m, 6H), 1.21-1.38(m, 12H), 1.48-1.67(m, 4H), 2.32(s, 6H), 2.38(s, 6H), 2.49-2.61(m, 4H), 6.95(s, 1H), 7.06(s, 2H)
质谱(EI-MS, m/z): (576 M-)。
[实施例9]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9”)的合成”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54克,22.32毫摩尔,纯氢化钠形式)和四氢呋喃(35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4克,1.49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2.00克,16.37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9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20℃。向该溶液滴加氯三苯基硅烷(4.39克,14.88毫摩尔)溶于甲苯(9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22毫升)和10%碳酸钠(22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22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之后,过滤有机相。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3.76克,产率66.3%)。
1H-NMR(CDCl3,δppm):1.55(s,6H), 1.57(s,6H), 3.77(s,1H), 7.27-7.42(m,9H), 7.54-7.63(m,6H)
质谱(EI-MS,m/z):380(M+)。
“络合物9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2克,4.45毫摩尔)和三乙胺(2.25克,22.24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8毫升)滴加1.5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44毫升,5.34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3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93克,4.89毫摩尔)溶于甲苯(5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被温热且内部温度设定至35℃后,在该温度下实施搅拌一个小时。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9(0.07克,产率3.1%),为橙色固体形式。进一步地,向通过加入庚烷而除去的不溶物质中加入甲苯并过滤以进一步除去甲苯中的不溶物质。在减压下从滤液除去溶剂。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9(0.34克,产率14.5%),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2.05(s,6H), 2.36(s,6H), 7.32-7.49(m,9H), 7.59-7.65(m,6H)
13C-NMR(CDCl3,δppm):14.48, 17.76, 127.96, 130.07, 132.99, 136.93, 142.35, 146.04
质谱(EI-MS,m/z):532(M+)。
[实施例10]
“[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0”)的合成”
“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83克,34.48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85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苯加入胺(0.21克,2.30毫摩尔),并随后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9克,25.28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21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三(4-正丁基苯基)硅烷(10.65克,22.99毫摩尔)溶于甲苯(21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的10%碳酸氢钠(53毫升)和10%碳酸钠(53毫升)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53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和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6.42克,产率50.9%)。
1H-NMR(CDCl3,δppm):0.92(t,J=7.3Hz,9H), 1.15-1.43(m,6H), 1.50-1.67(m,6H), 1.52(s,6H), 1.57(s,6H), 2.54-2.65(m,6H), 3.71(s,1H), 7.12(d,J=8.0Hz,6H), 7.47(d,J=8.0Hz,6H)
13C-NMR(CDCl3,δppm):11.00, 13.96, 14.79, 22.40, 33.43, 35.65, 51.57, 127.48, 127.67, 131.26, 135.24, 135.69, 143.80
质谱(EI-MS,m/z):548(M+)。
“络合物10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三(4-正丁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2.98克,5.43毫摩尔)和三乙胺(2.75克,27.13毫摩尔)的甲苯溶液(60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90毫升,6.51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5.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13克,5.97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再次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六甲基二硅氧烷并冷却至-20℃。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0(0.19克,产率5.0%),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 0.92(t,J=7.3Hz,9H), 1.29-1.42(m,6H), 1.55-1.66(m,6H), 2.03(s,6H), 2.35(s,6H), 2.62(t,J=7.6Hz,6H), 7.18(d,J=8.0Hz,6H), 7.51(d,J=8.0Hz,6H)
13C-NMR(CDCl3,δppm):13.96, 14.46, 17.72, 22.40, 33.32, 35.66, 128.02, 129.96, 136.53, 136.89, 142.28, 144.81, 146.22
质谱(EI-MS,m/z):700(M+)。
[实施例11]
“[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1”)的合成”
“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49克,20.45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23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3克,1.36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1.83克,15.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6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3.5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三(3,5-二甲基苯基)硅烷(5.17克,13.64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和此后,在50℃搅拌22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40毫升)。加入甲苯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50毫升)洗涤两次和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在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后,将50℃的己烷加入至所得固体,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将所得固体用少量己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9克,产率23.4%)。
1H-NMR(CDCl3,δppm):1.54(s,6H), 1.60(s,6H), 2.27(s,18H), 3.73(s,1H), 6.98(s,3H), 7.17(s,6H)
质谱(EI-MS,m/z):464(M+)。
“络合物11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0.93克,2.00毫摩尔)和三乙胺(1.01克,10.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0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1.32毫升,2.2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42克,2.20毫摩尔)溶于甲苯(2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进一步地,向所得残余物加入乙醚,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从滤液除去溶剂。加入戊烷并冷却至-20℃。所得固态物质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1(0.03克,产率2.7%),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2.03(s,6H), 2.27(s,18H), 2.36(s,6H), 7.06(s,3H), 7.20(s,6H)
13C-NMR(CDCl3,δppm):14.52, 17.83, 21.41, 131.63, 132.93, 134.60, 137.03, 142.26, 146.34
质谱(EI-MS,m/z):616(M+)。
[实施例12]
“[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2”)的合成”
“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96克,40.00毫摩尔,纯氢化钠形式)和四氢呋喃(43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5克,2.67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2.5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42克,28.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1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5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硅烷(5.35克,26.67毫摩尔)溶于甲苯(11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6毫升)。加入甲苯(8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80毫升)洗涤两次,和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以硫酸钠干燥之后,过滤有机相。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7.30克,产率95.5%)。
1H-NMR(CDCl3,δppm):0.18(s,6H), 1.75(s,6H), 1.77(s,6H), 3.06(s,1H), 3.83(s,3H), 6.90(d,J=8.6Hz,2H), 7.39(d,J=8.7Hz,2H)
质谱(EI-MS,m/z):286(M+)。
“络合物12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4-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2.01克,7.00毫摩尔)和三乙胺(3.54克,35.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48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5.09毫升,8.4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2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46克,7.70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2(0.48克,产率15.6%),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3(s,6H), 2.32(s,6H), 2.39(s,6H), 3.81(s,3H), 6.90(d,J=8.7Hz,2H), 7.39(d,J=8.7Hz,2H)
13C-NMR(CDCl3,δppm):0.50, 14.35, 17.81, 55.20, 114.00, 128.16, 135.71, 139.59, 142.33, 145.04, 160.98
质谱(EI-MS,m/z):438(M+)。
[实施例13]
“[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3”)的合成”
“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51克,21.20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5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3克,1.41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1.90克,15.55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9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苄基氯二苯基硅烷(4.37克,14.13毫摩尔)溶于甲苯(9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22毫升)和10%碳酸钠(22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22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和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2.59克,产率46.4%)。
1H-NMR(CDCl3,δppm):1.53(s,6H), 1.76(s,6H), 2.73(s,2H), 3.54(s,1H), 6.72-6.79(m,2H), 6.95-7.02(m,3H), 7.17-7.40(m,10H)
质谱(EI-MS,m/z):394(M+)。
“络合物13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苄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28克,3.24毫摩尔)和三乙胺(1.64克,16.21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6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33毫升,3.89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3.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68克,3.57毫摩尔)溶于甲苯(4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3(47.9毫克,产率2.7%),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2.20(s,6H), 2.37(s,6H), 3.28(s,2H), 6.88-6.94(m,2H), 7.03-7.08(m,3H), 7.24-7.44(m,10H)
13C-NMR(CDCl3,δppm):14.44, 17.80, 24.38, 124.85, 127.86, 128.09, 129.53, 130.05, 132.63, 136.47, 136.65, 137.49, 142.49, 145.41
质谱(EI-MS,m/z):455(M+-Bn)。
[实施例14]
“[9-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芴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4”)的合成”
“9-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八氢芴基锂(1.50克,8.32毫摩尔)和四氢呋喃(30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冷却至-30℃。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苯基硅烷(1.56克,9.16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8毫升)和10%碳酸钠(8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8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和过滤。此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9-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1.75克,产率67.9%)。
1H-NMR(CDCl3,δppm):0.22(s,6H), 1.41-1.58(m,4H), 1.60-1.80(m,4H), 2.08(br s,4H), 2.16(br s,4H), 3.00(s,1H), 7.28-7.38(m,3H), 7.43-7.51(m,2H)
质谱(EI-MS,m/z):308(M+)。
“络合物14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9-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八氢化芴)(1.66克,5.38毫摩尔)和三乙胺(2.72克,26.88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3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86毫升,6.45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3.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12克,5.91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再次温热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4(0.17克,产率6.7%),为橙色固体形式。进一步地,向如上所述通过加入庚烷而除去的不溶物质中加入甲苯并过滤以进一步除去甲苯不溶的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4(0.40克,产率16.3%),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3(s,6H), 1.56-1.77(m,4H), 1.82-2.00(m,4H), 2.49-2.67(m,4H), 3.08-3.22(m,2H), 3.45(dt,J=17.1,6.0Hz,2H), 7.30-7.40(m,3H), 7.40-7.46(m,2H)
13C-NMR(CDCl3,δppm):-0.33, 21.47, 22.46, 25.35, 29.09, 128.05, 129.56, 134.01, 137.17, 137.88, 144.01, 147.11
质谱(EI-MS,m/z):460(M+)。
[实施例15]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5”)的合成”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茚(1.85克,15.93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34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10毫升,16.7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2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7毫升)和10%碳酸钠(17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7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3.07克,产率76.9%)。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锂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1.30克,5.19毫摩尔)的己烷溶液(30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7毫升,6.18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2小时。在完成反应后,实施过滤和用己烷进行的洗涤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锂(1.17克,产率88%)。
“1,3-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基)锂(0.96克,3.75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20毫升)滴加氯二甲基苯基硅烷(0.73克,4.25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5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温热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4小时,且此后在35℃实施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5毫升)和10%碳酸钠(15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2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和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3-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0.65克,产率45.1%)。
“络合物15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室温下向四氯化钛(0.34克,1.79毫摩尔的)二氯甲烷溶液(8毫升)滴加1,3-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茚(0.65克,1.69毫摩尔)的二氯甲烷溶液(8毫升),和此后,在室温下搅拌17天。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在-20℃向残余物加入戊烷以获得固体。将所得固体用少量戊烷洗涤并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5(0.25克,产率37.0%),为红棕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83(s,3H), 0.83(s,3H), 7.26-7.28(m,1H), 7.36-7.55(m,8H), 7.73-7.76(m,1H), 7.81-7.84(m,1H)
13C-NMR(CDCl3,δppm):-1.93, -1.44, 120.20, 126.75, 128.18, 128.67, 129.54, 129.58, 129.92, 130.14, 133.65, 134.13, 134.86, 135.27, 135.97
质谱(EI-MS,m/z):402(M+)。
[实施例16]
“[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6”)的合成”
“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82克,34.09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9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1克,2.27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2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6克,25.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硅烷(4.84克,22.73毫摩尔)溶于甲苯(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0毫升)。加入甲苯(7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7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以硫酸钠干燥之后,过滤有机相。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5.93克,产率87.3%)。
1H-NMR(CDCl3,δppm):0.20(s,6H), 1.69(s,6H), 1.81(s,6H), 2.26(s,3H), 2.41(s,6H), 3.28(s,1H), 6.81(s,2H)
质谱(EI-MS,m/z):298(M+)。
“络合物16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9克,5.00毫摩尔)和三乙胺(2.53克,25.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2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33毫升,5.5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4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滴加四氯化钛(1.04克,5.50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并冷却至-20℃。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6(0.21克,产率9.2%),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83(s,6H), 2.21(s,6H), 2.24(s,3H), 2.32(s,6H), 2.36(s,6H), 6.78(s,2H)
13C-NMR(CDCl3,δppm):4.90, 14.29, 17.75, 20.90, 24.63, 129.58, 130.67, 139.43, 142.35, 143.70, 144.10, 144.67
质谱(EI-MS,m/z):450(M-)。
[实施例17]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7”)的合成”
“(2-甲基四氢化茚基)锂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3,3a,4,5,6,7-六氢-2(2H)-二氢茚酮(3.00克,22.04毫摩尔)和四氢呋喃(30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冷却至-78℃,滴加1.07M甲基锂的乙醚溶液(34.72毫升,37.15毫摩尔)并在室温下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加入甲苯以分离油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向所得混合物加入四氢呋喃(30毫升)。将该混合物冷却至0℃,加入3%盐酸水溶液(9毫升)并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加入甲苯和水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镁干燥,并随后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向所得混合物加入己烷(60毫升)。将该混合物冷却至-78℃,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15.2毫升,25.36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2小时。通过过滤将溶剂除去,且所得固态物质用己烷洗涤以获得(2-甲基四氢化茚基)锂(2.10克,产率68%)。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2-甲基四氢化茚基)锂(1.50克,10.70毫摩尔)和四氢呋喃(25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冷却至-78℃。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苯基硅烷(2.19克,12.84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5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在0℃,向所得混合物滴加10%碳酸氢钠(10毫升)和10%碳酸钠(10毫升)的混合溶液。加入甲苯(1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94克,产率67.5%)。
1H-NMR(CDCl3,δppm): 0.22(s,3H), 0.23(s,3H), 1.46-1.72(m,4H), 1.81(s,3H), 2.07(br,2H), 2.24(br,2H), 3.11(s,1H), 5.97(s,1H), 7.31-7.38(m,3H), 7.46-7.54(m,2H)
13C-NMR(CDCl3,δppm):-4.05, -4.05, 16.93, 23.29, 23.73, 24.54, 26.63, 53.36, 127.57, 128.94, 129.16, 133.67, 137.38, 137.44, 138.56, 141.85
质谱(EI-MS,m/z):268(M+)。
“络合物17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甲基四氢化茚(1.50克,5.59毫摩尔)和三乙胺(2.83克,27.95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0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4.02毫升,6.71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3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17克,6.15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温热并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7(0.17克,产率7.0%),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3(s,6H), 1.60-1.74(m,2H), 1.77-1.93(m,2H), 2.49(s,3H), 2.54-2.79(m,2H), 3.17-3.41(m,2H), 7.33-7.47(m,5H)
13C-NMR(CDCl3,δppm):-0.34, -0.32, 20.22, 21.54, 22.38, 26.96, 28.54, 128.10, 128.35, 129.66, 133.99, 136.97, 137.71, 144.95, 147.06, 148.14
质谱(EI-MS,m/z):405(M+-Me)。
[实施例18]
“[1-二甲基(1-萘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8”)的合成”
“1-二甲基(1-萘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66克,27.27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1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7克,1.82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2.44克,20.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5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1-萘基)硅烷(4.01克,18.18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40毫升)。加入甲苯(5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5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二甲基(1-萘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3.24克,产率58.2%)。
1H-NMR(CDCl3,δppm):0.34(s,6H), 1.66(s,6H), 1.81(s,6H), 3.46(s,1H), 7.40-7.66(m,4H), 7.82-7.95(m,2H), 8.24(d,J=7.9Hz,1H)
质谱(EI-MS,m/z):306(M+)。
“络合物18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1-萘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8克,4.50毫摩尔)和三乙胺(2.28克,22.5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1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00毫升,4.95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4.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94克,4.95毫摩尔)溶于甲苯(5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从滤液除去溶剂。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8(0.57克,产率27.7%),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94(s,6H), 2.31(s,6H), 2.40(s,6H), 7.30-7.53(m,3H), 7.62-7.77(m,2H), 7.88(t,J=8.2Hz,2H)
13C-NMR(CDCl3,δppm):1.43, 14.23, 17.72, 125.31, 125.49, 125.80, 127.34, 129.34, 130.57, 133.46, 134.21, 135.36, 136.46, 139.92, 142.31, 144.49
质谱(EI-MS,m/z):458(M-)。
[实施例19]
“[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19”)的合成”
“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47克,19.50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22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4克,1.50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2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1.83克,15.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7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4.5小时,冷却至室温,并随后滴加至已经冷却至0℃的(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4.60克,15.00毫摩尔)溶于甲苯(22毫升)的溶液中,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30毫升)。加入甲苯(5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5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3.20克,产率54.3%)。
1H-NMR(CDCl3,δppm):0.15(s,6H), 1.40(s,6H), 1.57(s,6H), 2.82(s,1H), 7.49(s,2H), 7.57(s,1H)
质谱(EI-MS,m/z):392(M+)。
“络合物19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7克,3.50毫摩尔)和三乙胺(1.77克,17.5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5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33毫升,3.85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73克,3.85毫摩尔)溶于甲苯(4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并冷却至-20℃。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19(0.13克,产率6.8%),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83(s,6H), 2.35(s,6H), 2.38(s,6H), 7.88(s,3H)
质谱(EI-MS,m/z):544(M-)。
[实施例20]
“[3-甲基-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0”)的合成”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甲基环戊二烯基锂(1.50克,17.43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30毫升)滴加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氯(3.27克,19.17毫摩尔)溶于甲苯(16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加热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6毫升)和10%碳酸钠(16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6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随后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3.47克,产率92.8%),为区域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
1H-NMR(CDCl3,δppm)(major isomer):0.17(br s,6H), 2.03(s,3H), 3.46(s,1H), 6.07(s,1H), 6.42(s,2H), 7.32-7.40(m,3H), 7.51-7.57(m,2H)
质谱(EI-MS,m/z):214(M+)。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锂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0℃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2.58克,12.02毫摩尔)的己烷溶液(52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8.64毫升,14.43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40℃实施搅拌。加入乙醚,将所得白色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锂(2.31克,产率86.1%),为白色固体形式。
“3-甲基-1,1-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锂(1.30克,5.90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26毫升)滴加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氯(1.11克,6.49毫摩尔)溶于甲苯(5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加热至室温并实施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3毫升)和10%碳酸钠(13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3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随后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3-甲基-1,1-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0.72克,产率35.0%)。
1H-NMR(CDCl3,δppm):-0.10(s,6H), -0.09(s,6H), 2.02(s,3H), 6.25(s,1H), 6.48(d,J=4.6Hz,1H), 6.56(d,J=4.6Hz,1H), 7.25-7.37(m,6H), 7.38-7.45(m,4H)
质谱(EI-MS,m/z):348(M+)。
“络合物20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3-甲基-1,1-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0.72克,2.05毫摩尔)的甲苯溶液(15毫升)滴加四氯化钛(0.39克,2.05毫摩尔)溶于甲苯(4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随后加入戊烷。在-20℃移走上清液。该操作重复四次。将所得残余物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0(0.39克,产率51.4%),为褐色油形式。
1H-NMR(CDCl3,δppm):0.67(s,3H), 0.67(s,3H), 2.47(s,3H), 6.87-6.91(m,1H), 7.01-7.05(m,1H), 7.13-7.16(m,1H), 7.34-7.43(m,3H), 7.48-7.54(m,2H)
13C-NMR(CDCl3,δppm):-2.46,-2.29, 17.35, 127.72, 128.11, 129.49, 129.83, 129.87, 133.91, 136.03, 141.84, 143.62
质谱(EI-MS,m/z):366(M-)。
[实施例21]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1”)的合成”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1,2,4-三甲基环戊二烯基)锂(2.10克,18.40毫摩尔)和四氢呋喃(90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冷却至-78℃。向该溶液滴加氯二甲基苯基硅烷(1.89克,11.04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和10%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和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0.99克,产率37%)。
1H-NMR(CDCl3,δppm):0.20(s,3H), 0.23(s,3H), 1.72(s,3H), 1.79(s,3H), 1.81(s,3H), 3.17(s,1H), 5.97(s,1H), 7.34-7.37(m,3H), 7.49-7.57(m,2H)
质谱(EI-MS,m/z):242(M+)。
“络合物21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5-三甲基环戊二烯(0.98克,4.04毫摩尔)和三乙胺(2.05克,20.22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0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9毫升,4.85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4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84克,4.45毫摩尔)溶于甲苯(4.5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物温热并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向固态物质加入甲苯,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浓缩以获得络合物21(0.037克,产率2.3%),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0.74(s,3H), 0.75(s,3H), 2.33(s,3H), 2.36(s,3H), 2.47(s,3H), 6.75(s,1H), 7.33-7.47(m,5H)
质谱(EI-MS,m/z):394(M-)。
[实施例22]
“[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2”)的合成”
“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82克,34.09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9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1克,2.27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6克,25.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4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9-蒽基)氯二甲基硅烷(6.16克,22.73毫摩尔)溶于甲苯(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0毫升)。加入甲苯(7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80毫升)洗涤两次和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4.41克,产率54.4%)。
1H-NMR(CDCl3,δppm):0.49(s,6H), 1.68(s,6H), 1.88(s,6H), 3.68(s,1H), 7.41-7.53(m,4H), 7.98-8.07(m,2H), 8.34-8.43(m,2H), 8.49(s,1H)
质谱(EI-MS,m/z):356(M+)。
“络合物22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9-蒽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3克,4.00毫摩尔)和三乙胺(2.02克,20.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1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67毫升,4.4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8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0.83克,4.40毫摩尔)溶于甲苯(4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态物质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2(0.087克,产率4.3%),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1.10(s,6H), 2.29(s,6H), 2.33(s,6H), 7.30-7.48(m,4H), 8.01(d,J=8.6Hz,2H), 8.21(d,J=9.1Hz,2H), 8.51(s,1H)
质谱(EI-MS,m/z):508(M+)。
[实施例23]
“[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3”)的合成”
“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82克,34.09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9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1克,2.27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06克,25.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3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环四亚甲基)苯基硅烷(4.47克,22.73毫摩尔)溶于甲苯(10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0毫升)。加入甲苯(7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7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4.35克,产率67.8%)。
1H-NMR(CDCl3,δppm):0.87-0.98(m,4H), 1.55-1.68(m,4H), 1.58(s,6H), 1.91(s,6H), 3.11(s,1H), 7.16-7.33(m,5H)
质谱(EI-MS,m/z):282(M+)。
“络合物23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环四亚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41克,5.00毫摩尔)和三乙胺(2.53克,25.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1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29毫升,5.5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6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04克,5.50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浓缩滤液。进一步地,向所得残余物加入乙醚,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浓缩滤液。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3(0.13克,产率6.1%),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1.18-1.35(m,2H), 1.49-1.68(m,2H), 1.69-1.99(m,4H), 2.36(s,6H), 2.50(s,6H), 7.28-7.40(m,5H)
13C-NMR(CDCl3,δppm):13.25, 14.26, 17.36, 26.85, 128.14, 129.49, 133.93, 137.08, 138.26, 142.19, 144.70
质谱(EI-MS,m/z):434(M+)。
[实施例24]
“[1-甲基二(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4”)的合成”
“1-甲基二(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0.98克,40.95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57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25克,2.73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3.67克,30.03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14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甲基二(4-甲基苯基)硅烷(7.12克,27.30毫摩尔)溶于甲苯(14毫升)中的溶液并在35℃搅拌。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36毫升)和10%碳酸钠(36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36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甲基二(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3.74克,产率39.5%)。
1H-NMR(CDCl3,δppm):0.30(s,3H), 1.55(s,6H), 1.73(s,6H), 2.33(s,6H), 3.40(s,1H), 7.13(d,J=8.0Hz,4H), 7.39(d,J=8.0Hz,4H)
13C-NMR(CDCl3,δppm):-6.69, 11.10, 14.49, 21.47, 53.03, 128.37, 128.62, 133.23, 134.56, 135.27, 138.77
质谱(EI-MS,m/z):346(M+)。
“络合物24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甲基二(4-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3.00克,8.66毫摩尔)和三乙胺(4.38克,43.32毫摩尔)的甲苯溶液(60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6.23毫升,10.4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5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81克,9.53毫摩尔)溶于甲苯(10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4(1.24克,产率28.6%),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1.06(s,3H), 2.13(s,6H), 2.33(s,6H), 2.36(s,6H), 7.17(d,J=7.9Hz,4H), 7.34(d,J=7.9Hz,4H)
13C-NMR(CDCl3,δppm):-0.86, 14.26, 17.72, 21.55, 128.92, 131.62, 135.39, 138.30, 139.84, 142.31, 145.33
质谱(EI-MS,m/z):498(M-)。
[实施例25]
“[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5”)的合成”
“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将分散在矿物油中的氢化钠用己烷洗涤以除去矿物油。此后,将所得氢化钠(0.66克,27.27毫摩尔,就纯氢化钠而言)和四氢呋喃(31毫升)混合。将该混合物加热至50℃并加入苯胺(0.17克,1.82毫摩尔),以及在50℃搅拌一个小时。向其滴加1,2,3,4-四甲基环戊-1,3-二烯(2.44克,20.00毫摩尔)溶于四氢呋喃(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50℃搅拌2.5小时,并随后冷却至0℃。向该溶液滴加氯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硅烷(5.25克,18.18毫摩尔)溶于甲苯(8毫升)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钠水溶液(50毫升)。加入甲苯(50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用水(50毫升)洗涤两次并进一步用饱和盐水(50毫升)洗涤。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5.08克,产率74.6%)。
1H-NMR(CDCl3,δppm):0.30(s,3H), 1.54(s,6H), 1.74(s,6H), 2.29(s,12H), 3.40(s,1H), 6.97(s,2H), 7.10(s,4H)
质谱(EI-MS,m/z):374(M+)。
“络合物25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甲基双(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87克,5.00毫摩尔)和三乙胺(2.53克,25.0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39毫升)滴加1.6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64毫升,6.0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40℃实施搅拌6小时。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滴加四氯化钛(1.04克,5.50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5(0.34克,产率12.9%),为橙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1.06(s,3H), 2.13(s,6H), 2.28(s,12H), 2.34(s,6H), 7.06(s,6H)
13C-NMR(CDCl3,δppm): -0.76, 14.32, 17.76, 21.39, 131.61, 133.04, 134.85, 137.29, 138.77, 142.28, 145.27
质谱(EI-MS,m/z):526(M-)。
[实施例26]
“[3-叔丁基-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6”)的合成”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叔丁基环戊二烯基锂(1.50克,11.71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30毫升)滴加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氯(2.20克,12.88毫摩尔)溶于甲苯(11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后,实施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1毫升)和10%碳酸钠(11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1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和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2.84克,产率94.8%),为区域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
1H-NMR(CDCl3,δppm)(major isomer):0.17(s,6H), 1.14(s,9H), 3.45(s,1H), 6.05(s,1H), 6.45(d,J=4.8Hz,1H), 6.61(d,J=4.8Hz,1H), 7.31-7.41(m,3H), 7.48-7.56(m,2H)
质谱(EI-MS,m/z):256(M+)。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锂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0℃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1.92克,7.50毫摩尔)的己烷溶液(38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5.39毫升,9.00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40℃实施搅拌。加入乙醚以获得白色固体,将其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锂(0.28克,产率14.3%),为白色固体形式。
“3-叔丁基-1,1-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锂(1.68克,6.40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34毫升)滴加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氯(1.20克,7.04毫摩尔)溶于甲苯(6毫升)中的溶液。在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后,实施搅拌过夜。在0℃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10%碳酸氢钠(17毫升)和10%碳酸钠(17毫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苯(17毫升)以分离有机相,且有机相以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实施提纯以获得3-叔丁基-1,1-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0.64克,产率25.7%)。
1H-NMR(CDCl3,δppm):-0.07(s,6H), -0.07(s,6H), 1.01(s,9H), 6.16(dd,J=2.5,1.6Hz,1H), 6.51(dd,J=4.6,2.5Hz,1H), 6.56(dd,J=4.6,1.6Hz,1H), 7.17-7.27(m,6H), 7.27-7.36(m,4H)
质谱(EI-MS,m/z):348(M+)。
“络合物26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3-叔丁基-1,1-双(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0.64克,1.65毫摩尔)的甲苯溶液(15毫升)滴加四氯化钛(0.31克,1.65毫摩尔)溶于甲苯(4毫升)中的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至室温并实施搅拌3周。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络合物26(0.30克,产率44.5%),为橙色固体物质形式。
1H-NMR(CDCl3,δppm):0.65(s,3H), 0.70(s,3H), 1.37(s,9H), 7.05(dd,J=3.1,2.0Hz,1H), 7.07(dd,J=3.1,2.3Hz,1H), 7.21(dd,J=2.3,2.1Hz,1H), 7.33-7.44(m,3H), 7.46-7.53(m,2H)
13C-NMR(CDCl3,δppm):-2.40, -1.80, 30.89, 34.56, 123.69, 127.01, 128.11, 129.18, 129.80, 133.97, 136.27, 142.45, 160.05
质谱(EI-MS,m/z):408(M-)。
[实施例27]
“[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锆(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7”)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11克,3.73毫摩尔)和三乙胺(1.89克,18.64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2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68毫升,4.47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3小时。在-78℃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四氯化锆(0.96克,4.10毫摩尔)在甲苯(4毫升)中的悬浮液中。将所得混合物加热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并冷却至-20℃。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7(0.56克,产率27.4%),为浅黄色固体形式。所得络合物每分子包含0.5分子的三乙胺。
1H-NMR(CDCl3,δppm):0.71(s,3H), 0.86(t,J=7.1Hz,3H), 1.02(t,J=7.2Hz,NEt3), 1.14-1.42(m,6H), 2.07(s,3H), 2.09(s,3H), 2.13(s,3H), 2.30(s,3H), 2.64(q,J=7.2Hz,NEt3), 7.26-7.34(m,3H), 7.37-7.44(m,2H)
13C-NMR(CD2Cl2,δppm):-2.39, 10.38, 13.26, 13.36, 13.95, 15.94, 16.67, 16.88, 26.58, 27.05, 45.67, 128.05, 129.24, 134.73, 137.94;Cp环碳原子作为宽范围信号在 135.15, 135.67 和139.01周围观察到。
质谱(EI-MS,m/z):435(M+-Bu)。
[实施例28]
“[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 三氯化铪(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8”)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36克,5.30毫摩尔)和三乙胺(2.68克,26.50毫摩尔)的甲苯溶液(27毫升)滴加1.67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81毫升,6.36毫摩尔)。在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后,在35℃实施搅拌5.5小时。将在-78℃所得混合物滴加至四氯化铪(1.87克,5.83毫摩尔)在甲苯中(10毫升)的悬浮液中。将混合物温热并在室温下实施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庚烷,将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将溶剂除去以在减压下浓缩滤液。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8(0.48克,产率16.8%),为浅黄色固体形式。将溶剂进一步在减压下除去。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8(0.38克,产率13.3%),为浅黄色固体形式。向通过加入庚烷而除去的不溶物质中,加入甲苯并过滤以进一步除去甲苯不溶的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将所得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戊烷洗涤,并随后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8(0.42克,产率14.8%),为浅黄色固体形式。
1H-NMR(CD2Cl2,δppm):0.68(s,6H), 2.27(s,6H), 2.33(s,6H), 7.29-7.39(m,3H), 7.42-7.48(m,2H)
13C-NMR(CD2Cl2,δppm):0.47, 12.41, 15.72, 124.69, 128.34, 129.76, 133.69, 134.34, 135.58, 138.40
质谱(EI-MS,m/z):540(M+)。
[实施例29]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29”)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0.30克,0.57毫摩尔)的乙醚溶液(15毫升)滴加0.93M甲基镁化碘的乙醚溶液(1.91毫升,1.78毫摩尔)。在搅拌下将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0℃。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己烷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将所得固体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29(0.23克,产率86.3%),为浅黄色固体形式。
1H-NMR(CD2Cl2,δppm):0.95(s,9H), 1.62(s,6H), 1.95(s,6H), 7.27-7.43(m,9H), 7.50-7.60(m,6H)
13C-NMR(CD2Cl2,δppm):12.47, 15.47, 63.59, 116.34, 128.00, 129.76, 130.58, 135.78, 136.33, 137.13
质谱(EI-MS,m/z):472(M+)。
[实施例30]
“[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0”)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20℃向[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87.0毫克,0.14毫摩尔)的乙醚溶液(5毫升)滴加3.00M甲基镁化氯的四氢呋喃溶液(0.23毫升,0.70毫摩尔)。在搅拌下将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在完成反应后,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此后,向残余物加入己烷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将所得固体在减压下干燥以获得络合物30(57.3毫克,产率73.1%),为浅黄色固体形式。
1H-NMR(CD2Cl2, δppm):0.95(s, 9H), 1.60(s, 6H), 1.95(s, 6H), 2.26(s, 18H), 7.02(s, 3H), 7.11(s, 6H)
13C-NMR(CD2Cl2, δppm):12.47, 15.53, 21.47, 63.32, 117.74, 129.08, 130.62, 131.25, 134.77, 135.68, 137.15。
[实施例31]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苯酚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1”)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苯酚锂(0.34克,3.37毫摩尔)的甲苯溶液(10毫升)滴加(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0.50克,0.94毫摩尔)的甲苯溶液(10毫升)。在搅拌下将混合物逐渐地温热至室温。完成室温下20小时的反应后,加入其它苯酚锂(0.10克,1.00毫摩尔)并加入少量四氢呋喃。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后,将己烷加入至残余物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并在-20℃从甲苯/戊烷实施重结晶以获得络合物31(0.47克,产率71.2%),为黄色固体形式。
1H-NMR(CDCl3,δppm):1.87(s,6H), 2.14(s,6H), 6.59(d,J=7.4Hz,6H), 6.80(t,J=7.4Hz,3H), 7.08(t,J=7.4Hz,6H), 7.26(t,J=7.4Hz,6H), 7.37(t,J=7.4Hz,3H), 7.61(d,J=7.4Hz,6H)
13C-NMR(CDCl3,δppm):12.06, 15.23, 118.88, 120.09, 120.68, 127.77, 128.97, 129.39, 131.92, 134.83, 136.71, 137.38, 164.90
质谱(EI-MS,m/z):706(M+)。
[实施例32]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乙醇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2”)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二乙醇镁(74.7毫克,0.65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5毫升)滴加(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193.6毫克,0.36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5毫升),并在搅拌下逐渐地加热至室温。完成室温下18小时的反应后,加入其它二乙醇镁(32.0毫克,0.28毫摩尔)。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后,将庚烷加入至残余物并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加入戊烷并在-20℃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在减压下将溶剂除去以获得络合物32(152.6毫克,产率74.8%),为黄色油形式。将所得络合物32通过在-20℃静置而结晶。
1H-NMR(CD2Cl2,δppm):1.12(t,J=6.9Hz,9H), 1.66(s,6H), 1.99(s,6H), 4.22(q,J=6.9Hz,6H), 7.28-7.41(m,9H), 7.64-7.70(m,6H)
13C-NMR(CDCl3,δppm):11.43, 14.60, 20.02, 70.04, 112.53 ,127.13, 127.81, 129.38, 132.06, 136.51, 137.07
质谱(EI-MS,m/z):562(M+)。
[实施例33]
“络合物29的合成”
以与实施例29相同的方式实施反应,区别在于使用1.12M甲基锂的乙醚溶液(1.83毫升,2.05毫摩尔)代替0.93M甲基镁化碘的乙醚溶液(1.91毫升,1.78毫摩尔)以获得络合物29。
[实施例34]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甲基二氯化钛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0.30克,0.57毫摩尔)的乙醚溶液(15毫升)滴加0.93M甲基镁化碘的乙醚溶液(0.63毫升,0.59毫摩尔)。在搅拌下将温度逐渐提高到0℃以获得[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甲基二氯化钛。
[实施例35]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甲基氯化钛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0.30克,0.57毫摩尔)的乙醚溶液(15毫升)滴加0.93M甲基镁化碘的乙醚溶液(1.26毫升,1.18毫摩尔)。在搅拌下将温度逐渐提高到0℃以获得[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 二甲基氯化钛。
[实施例36]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基钛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78℃向[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0.30克,0.57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15毫升)滴加0.96M苄基镁化氯的四氢呋喃溶液(1.85毫升,1.80毫摩尔)。在搅拌下将温度逐渐提高到0℃以获得[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基钛。
[实施例37]
“络合物31的合成”
以与实施例30相同的方式实施反应,区别在于使用甲基镁化氯和从苯酚(0.27克,2.82毫摩尔)生成的苯氧基镁化氯 (0.43克,2.82毫摩尔)的3.00M四氢呋喃溶液(0.94毫升,2.82毫摩尔)代替苯酚锂(0.34克,3.37毫摩尔)的甲苯溶液以获得络合物31。
[实施例38]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苯酚钛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苯酚锂(0.11克,1.12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10毫升)滴加[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0.50克,0.94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10毫升)。在搅拌下将温度逐渐提高到0℃以获得[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苯酚钛。
[实施例39]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氯二苯酚钛的合成”
在氮气氛下,在-30℃向苯酚锂(0.22克,2.24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10毫升)滴加[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0.50克,0.94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10毫升)。在搅拌下将温度逐渐提高到0℃以获得[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氯二苯酚钛。
[实施例40]
“[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醇钛的合成”
以与实施例31相同的方式实施反应,区别在于使用1.57M正丁基锂和从甲醇(3.5毫克,1.08毫摩尔)生成的甲醇锂(4.1毫克,1.08毫摩尔)的己烷溶液(0.36毫升,1.08毫摩尔)代替二乙醇镁(74.7毫克,0.65毫摩尔)的四氢呋喃溶液以获得[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醇钛。
<1-己烯的制造>
(1)1-己烯的活性
使用气相色谱(Shimadzu GC-2010,DB-1柱)进行分析。
(2)公知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根据公知方法合成1-(1-甲基-1-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3”)(J. Organomet. Chem. 1999, 592, pp 84-94.)。[根据公知方法合成1-(1-甲基-1-(3,5-二甲基苯基)乙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4”)(Organometallics 2002,21,pp 5122-5135)。
[实施例41]
在减压下干燥配备有搅拌器的高压釜(0.4升),用氩气吹扫并随后抽空。在供应甲苯(90毫升)并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40℃后,供应甲基铝氧烷(由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PMAO-s)浓度为2.45毫摩尔/毫升甲基铝氧烷的己烷溶液(0.41毫升)。然后,引入乙烯以便获得0.5MPa的分压,从而稳定该体系。向该体系供应1.0毫升络合物1的甲苯溶液(1微摩尔/毫升)。反应在40℃实施30分钟,同时连续地供应乙烯气体,以使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用乙醇-盐酸对高压釜内容物除灰并随后过滤。以4.0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52×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2]
在减压下干燥配备有搅拌器的高压釜(0.4升),用氩气吹扫并随后抽空。在供应甲苯(90毫升)并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80℃后,供应甲基铝氧烷(由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PMAO-s)浓度为2.45毫摩尔/毫升甲基铝氧烷的己烷溶液(0.41毫升)。然后,引入乙烯以便获得0.5MPa的分压,从而稳定该体系。向该体系供应1.0毫升络合物1的甲苯溶液(1微摩尔/毫升)。反应在80℃实施30分钟,同时连续地供应乙烯气体,以使整体压力在反应期间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用乙醇-盐酸对高压釜内容物除灰并随后过滤。以1.65×106克/每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14×106克/每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3]
在减压下干燥配备有搅拌器的高压釜(0.4升),用氩气吹扫并随后抽空。在供应甲苯(90毫升)并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80℃后,供应0.73克Al浓度为9.2wt%(3.4毫摩尔/克)的甲基铝氧烷的甲苯溶液(由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s)。然后,引入乙烯以便获得0.5MPa的分压,从而稳定该体系。向该体系供应1.0毫升络合物1的甲苯溶液(1微摩尔/毫升)。反应在80℃实施30分钟,同时连续地供应乙烯气体,以使整体压力在反应期间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用乙醇-盐酸对高压釜内容物除灰并随后过滤。以1.96×106克/每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6×106克/每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实施例44]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2代替络合物C0484。结果,以2.10×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5]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9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1.28×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2×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6]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5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1.09×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2×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7]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3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1.2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6×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8]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6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1.09×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12×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9]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7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1.43×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7×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0]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4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1.15×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3×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1]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11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3.7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2]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21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0.9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4×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3]
在减压下干燥配备有搅拌器的高压釜(0.4升),用氩气吹扫并随后抽空。在供应甲苯(90毫升)后,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80℃。然后,将浓度为1.0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0.4毫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引入乙烯以便获得0.5MPa的分压,从而稳定该体系。向该体系供应1.0毫升络合物9的甲苯溶液(1微摩尔/毫升)。随后,供应3毫升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TB)的甲苯溶液(1微摩尔/毫升)。反应在80℃实施30分钟,同时连续地供应乙烯气体,以使整体压力在反应期间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用乙醇-盐酸对高压釜内容物除灰并随后过滤。以1.20×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62×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4]
实施与实施例5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nilinium)(AB)代替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TB)。结果,以1.65×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32×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5]
实施与实施例5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11代替络合物9。结果,以3.43×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10×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6]
实施与实施例54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11代替络合物9。结果,以4.75×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12×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7]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23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0.77×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3×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8]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24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1.6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5×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9]
在减压下干燥配备有搅拌器的高压釜(0.4升),用氩气吹扫并随后抽空。在供应甲苯(90毫升)并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80℃后,供应0.73克Al浓度为9.2wt%(3.4毫摩尔/克)的甲基铝氧烷(由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s)的甲苯溶液。然后,引入乙烯以便获得2.0MPa的分压,从而稳定该体系。向该体系供应1.0毫升络合物11的甲苯溶液(1微摩尔/毫升)。反应在80℃实施30分钟,同时连续地供应乙烯气体,以使整体压力在反应期间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用乙醇-盐酸对高压釜内容物除灰并随后过滤。以11.46×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40×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对比例1]
实施与实施例43中相同的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34代替络合物1。结果,以0.58×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9×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对比例2]
在减压下干燥配备有搅拌器的高压釜(0.4升),用氩气吹扫并随后抽空。在供应甲苯(90毫升)并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80℃后,供应1.22毫升甲基铝氧烷(由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PMAO-s)浓度为2.45毫摩尔/毫升甲基铝氧烷的己烷溶液。然后,引入乙烯以便获得0.5MPa的分压,从而稳定该体系。向该体系供应1.0毫升络合物33的甲苯溶液(1微摩尔/毫升)。反应在80℃实施30分钟,同时连续地供应乙烯气体,以使整体压力在反应期间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用乙醇-盐酸对高压釜内容物除灰并随后过滤。以0.06×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1-己烯并以0.01×106克/摩尔-络合物h的活性获得聚合物。
结果显示在表1中。
表1
Figure 790206DEST_PATH_IMAGE111
*t=106g
**仅在实施例59中将乙烯压力设定为2.0MPa。
<烯属聚合物的制造>
(1)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Mw/Mn)
使用Rapid GPC(由Symyx制造)以以下条件实施测量。  
液体进料装置:Gilson制造的(LC泵)
                            型号305(泵压头25.SC)
柱:  PLgel Mixed-B 10 mm
       由Polymer Laboratories (PL)制造
       7.5毫米直径×300毫米
流动相:邻二氯苯
溶解溶剂:1,2,4-三氯苯
流速:2毫升/分钟
柱温:160℃
校准曲线:PL Standard产品
                聚苯乙烯(PS)8样品
                (Standard PS分子量)
                5,000, 10,050, 28,500, 65,500
                185,400, 483,000, 1,013,000, 3,390,000
(2)熔点(单位:℃)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Seiko Instruments Inc.制造的DSC 6200R),以以下条件测量聚合物的熔点。从第二次温度升高的差示热分析图获得熔点。  
[条件]20℃(20℃/分钟)→200℃(10分钟保持)(-20℃/分钟)→
-100℃(10分钟保持)(20℃/分钟)→200℃(10分钟保持)。
(3)丁基支链数目
从红外吸收光谱获得所得聚合物中的丁基支链数目。注意,根据文献(Charact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um,由Takayama和Usami等编写)中描述的方法,使用归属于己烯的特性吸收实施测量和计算。就每1000个碳原子的支链数目(Me/1000C)而言表明丁基支链数目。
(4)公知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根据公知方法(JP 9-87313A)合成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5”)。
根据公知方法(JP 2535249B)合成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6”)。
根据公知方法(Organometallics(1997),16(4),pp 713)合成亚异丙基双(茚基)二氯化铪(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7”)。
根据公知方法(WO2009/019919)合成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8”)。
根据公知方法(JP 3154999B)合成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39”)。
根据公知方法(JP 2003-12682A)合成1,2-亚乙基双(茚基)二苯酚锆(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0”)。
根据公知方法(JP 2006-525314A)合成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胺)-邻异丙基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二甲基铪(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1”)。
根据广泛公知的方法(Organometallics(1995),14(1),5)合成1,2-亚乙基双(茚基)二氯化锆(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2”)。
根据公知方法(JP 9-87313A)合成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3”)。
根据公知方法(JP 9-87313A)合成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4”)。
根据公知方法(WO2001/027124)合成亚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5”)。
根据公知方法(Macromolecules 2010,43,pp 2299-2306)合成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在下文中,称为“络合物46”)。
[实施例60]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5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5)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7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21.9×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4.0×105,Mw/Mn为1.8,熔点为118.3℃和丁基支链数目为6。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1]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5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6)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6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25.7×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9.4×105,Mw/Mn为1.7,熔点为121.4℃和丁基支链数目为4。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2]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6)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9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19.3×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1.1×106,Mw/Mn为1.7,熔点为118.8℃和每1000个碳原子的丁基支链数目为11。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3]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2)和0.095微摩尔亚异丙基(联茚基)二氯化铪(络合物37)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8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19.7×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1.1×106,Mw/Mn为1.8,熔点为122.7℃和丁基支链数目为3。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4]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2)和0.09微摩尔亚异丙基(联茚基)二氯化铪(络合物37)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13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9.8×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1.3×106,Mw/Mn为1.7,熔点为118.3℃和丁基支链数目为8。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5]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2)和0.095微摩尔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络合物38)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36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3.1×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6.1×105,Mw/Mn为2.3,熔点为121.9℃和丁基支链数目为3。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6]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2)和0.09微摩尔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络合物38)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40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2.5×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7.8×105,Mw/Mn为2.6,熔点为119.6℃和丁基支链数目为8。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7]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2)和0.09微摩尔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络合物39)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4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47.0×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 Mw为5.9×105,Mw/Mn为1.8,熔点为125.2℃和丁基支链数目为2。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8]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9)和0.09微摩尔亚乙基(联茚基)二苯酚锆(络合物40)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2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121.2×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2.1×105,Mw/Mn为1.8,熔点为129.7℃和丁基支链数目为5。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69]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9)和0.09微摩尔2-[N-(2,6-二异丙基苯基酰胺)-邻甲基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基二甲基铪(络合物41)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2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95.1×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3.0×104,Mw/Mn为1.4,熔点为126.2℃和每1000个碳原子的丁基支链数目为9。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对比例3]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1-甲基-1-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33)和0.09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6)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8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21.1×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熔点为132.4℃。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对比例4]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1-甲基-1-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33)和0.09微摩尔乙烯(联茚基)二氯化锆(络合物42)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6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34.4×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熔点为132.8℃。
结果显示在表2中。
[实施例70]
在高压釜中,将1-己烯(0.02毫升)和甲苯(3.7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制造的TMAO)的甲苯溶液(40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5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5)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8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15.9×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 Mw为2.7×105,Mw/Mn为2.3,熔点为105.7℃和丁基支链数目为18。
结果显示在表2中。
Figure 961424DEST_PATH_IMAGE112
[实施例71]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5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5)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3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63.5×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3.4×105,Mw/Mn为1.7,熔点为128.1℃和丁基支链数目为2。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2]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5)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3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45.8×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3.8×105,Mw/Mn为1.9,熔点为122.1℃和丁基支链数目为5。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3]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5微摩尔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43)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2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69.0×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 Mw为1.2×105,Mw/Mn为1.5,熔点为121.6℃和丁基支链数目为9。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4]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微摩尔亚异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43)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2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72.4×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7.9×104,Mw/Mn为1.5,熔点为120.2℃和丁基支链数目为20。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5]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5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44)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3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54.0×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1.8×105,Mw/Mn为1.5,熔点为118.7℃和丁基支链数目为7。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6]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05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5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络合物46)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2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82.5×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2.5×105,Mw/Mn为1.6,熔点为128.4℃和丁基支链数目为2。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7]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6)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8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17.4×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7.1×105,Mw/Mn为2.4,熔点为123.9℃和丁基支链数目为8。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8]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2)和0.09微摩尔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乙基-4-(2-氟-4-联苯基)-4H-薁基]二氯化铪(络合物38)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T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60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6.0×105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5.6×105,Mw/Mn为2.5,熔点为128.6℃和丁基支链数目为5。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79]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2)和0.09微摩尔亚异丙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3,6-二叔丁基芴基)二氯化锆(络合物45)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T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3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42.1×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3.5×105,Mw/Mn为1.8,熔点为129.3℃和丁基支链数目为3。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对比例5]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1-甲基-1-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33)和0.09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6)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A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6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23.1×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熔点为134.5℃。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对比例6]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4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1-甲基-1-苯基乙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33)和0.09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6)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T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2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63.0×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熔点为134.8℃。
结果显示在表3中。
[实施例80]
在高压釜中,将1-己烯(0.02毫升)和甲苯(3.62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内部温度提高到70℃,并将乙烯加压到0.6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TIBA)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向高压釜供应0.01微摩尔[1-(正丁基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络合物1)和0.09微摩尔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氨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络合物36)的甲苯溶液(900微升)以及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三苯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TB)的甲苯溶液(300微升)以引发聚合。在70℃实施聚合6分钟。在聚合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整体压力保持在恒定值。在完成聚合后,吹扫高压釜内的乙烯,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活性为19.8×106克/摩尔-络合物h。
测量所得聚合物的物理性能。Mw为3.8×105,Mw/Mn为2.2,熔点为117.8℃和丁基支链数目为10。
结果显示在表3中。
Figure 57556DEST_PATH_IMAGE113
[实施例81]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68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80℃,并将乙烯加压到0.5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10毫摩尔/毫升的三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将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1-三(3,5-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钛(络合物30)的40微升甲苯溶液和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的120微升甲苯溶液供应至高压釜以引发反应。在80℃实施反应36分钟。在反应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总压力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取出高压釜内容物的上清液并进行GC分析,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结果显示在表4中,且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显示在图1中。按照在反应中由于乙烯吸收而使压力下降时将压力升高至目标压力所需的压力累积值计以psi单位表示乙烯吸收。
[实施例82]
以与实施例81相同的方式实施操作,区别在于乙烯压力从0.50MPa变化到0.80MPa,并且反应时间为12分钟。结果显示在表4中,且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显示在图2中。
[实施例83]
以与实施例81相同的方式实施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11代替络合物30,并且反应时间为60分钟。结果显示在表4中,且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显示在图3中。
表4
Figure 175685DEST_PATH_IMAGE114
评估条件:TIBA/络合物/AB=400/1/3
*按照在反应中由于乙烯吸收而使压力下降时将压力升高至目标压力所需的压力累积值计以psi单位表示。  
** t = 106g。
[实施例84]
在高压釜中,将甲苯(3.8毫升)放置在氮气氛下。将体系的内部温度提高到80℃,并将乙烯加压到0.50MPa以稳定该体系。然后,将浓度为0.25毫摩尔/毫升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oration制造,TMAO)的甲苯溶液(160微升)供应至高压釜。然后,供应浓度为0.001毫摩尔/毫升的[1-三苯基甲硅烷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甲基钛(络合物29)的40微升甲苯溶液以引发反应。在80℃实施反应30分钟。在反应期间,供应乙烯气体以使高压釜的总压力保持在恒定值。此后,吹扫乙烯,取出高压釜内容物的上清液并进行GC分析,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获得聚合物。结果显示在表5中,且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显示在图4中。
[实施例85]
以与实施例84相同的方式实施操作,区别在于使用络合物9代替络合物29。结果显示在表5中,且乙烯吸收的时间依赖性变化显示在图5中。
表5
Figure 306452DEST_PATH_IMAGE115
评估条件:TMAO/络合物=1000/1
*按照在反应中由于乙烯吸收而使压力下降时将压力升高至目标压力所需的压力累积值计以psi单位表示。  
** t = 106g。
产业实用性
由于提供了用作催化组分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能够经过乙烯三聚反应(甚至在高温条件下)高效和高选择性地制造1-己烯,并且还提供了通过聚合乙烯(甚至在高温条件下)经济地制造具有丁基支链的烯属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具有高度的产业实用性。

Claims (35)

1.由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Figure 543086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1,R2,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基,该芳氧基,该芳烷基,该芳烷氧基,该取代甲硅烷基或该二取代的氨基;
R5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6,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10和R11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
X1,X2和X3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
在R1,R2,R3和R4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在R5、R6、R7、R8和R9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并且R10和R11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10和R11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M1是钛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中的R1,R2,R3和R4各自是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在所述通式(1)中,R10是甲基,和R11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在所述通式(1)中,R10和R11相同并且是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其中在所述通式(1)中,R6和R8各自是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和
R10和R11各自是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7.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其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8.能够通过使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与活化助催化组分接触而获得的三聚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聚催化剂,其中所述活化助催化组分包含以下化合物(A):
化合物(A):一种或多种铝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A1)-(A3)组成的化合物组:
(A1):由通式(E1)aAl(G)3-a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A2):具有通式{-Al(E2)-O-}b所表示结构的环状铝氧烷,和
(A3):具有通式E3{-Al(E3)-O-}cAl(E3)2所表示结构的直链铝氧烷,其中
E1、E2和E3各自表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G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a表示1-3的整数;b表示2或更大的整数;c表示1或更大的整数;在存在超过一个E1基团的情况中,该E1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在存在超过一个G基团的情况中,该G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在存在超过一个E2基团的情况中,该E2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以及在存在超过一个E3基团的情况中,该E3基团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三聚催化剂,其中所述活化助催化组分包含以下化合物(B):
化合物(B):一种或多种硼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B1)-(B3)组成的化合物组:
(B1):由通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
(B2):由通式T+(BQ1Q2Q3Q4)-表示的硼酸盐化合物,和
(B3):由通式(L-H)+(BQ1Q2Q3Q4)-表示的硼酸盐化合物,其中
B表示三价硼原子;Q1、Q2、Q3和Q4彼此相同或不同并各自表示卤素原子,可以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甲硅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二烃基氨基;T+表示无机或有机阳离子;以及(L-H)+表示质子酸。
11.使用权利要求8-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三聚催化剂制造1-己烯的方法。
12.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聚合,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能够如下获得:使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
包含由以下通式(1)所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用于三聚的催化组分,和
活化助催化组分彼此接触:
Figure 633402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M1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1,R2,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基,该芳氧基,该芳烷基,该芳烷氧基,该取代甲硅烷基或该二取代的氨基;
R5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6,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10和R11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X1,X2和X3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在R1,R2,R3和R4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在R5、R6、R7、R8和R9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并且R10和R11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10和R11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包含由通式(2)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其中M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Cp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J1表示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1和D1的基团;q表示0或1;当q是1时,D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或连接J1和M2并且在其元素周期表第15或16族的原子处键接至M2的基团,以及当q是0时,D1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和
X4和X5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包含由通式(3)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Figure 145603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M3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Cp2和Cp3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J2表示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2和Cp3的基团;和
X6和X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包含由通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Figure 779847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M4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Cp4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J3表示通过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一个或两个原子连接Cp4和A1的基团;A1表示连接J3和M4并且在其元素周期表第15和16族的原子处键接至M4的基团;和
X8和X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造烯属聚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组分包含由以下通式(5)所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Figure 345957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
M5表示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原子;
A2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6族的原子;
J4表示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原子;
Cp5表示具有环戊二烯类型的阴离子骨架的基团;
X10,X11,R14,R15,R16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和
R18和R1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在R14,R15,R16和R17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X10和X11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M5一起形成环;并且R18和R19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J4一起形成环。
17.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
Figure 460675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并且部分
Figure 149145DEST_PATH_IMAGE007
表示
Figure 270685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453536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672028DEST_PATH_IMAGE010
 或
Figure 890967DEST_PATH_IMAGE012
;和
使所述由式(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和所述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7)所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
Figure 798881DEST_PATH_IMAGE013
其中M1,X1,X2和X3如以上所定义,X12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为2-20,和m表示0或1。
18.用于制造由通式(1-2)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
Figure 809562DEST_PATH_IMAGE014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
R22,R23和R24各自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
R22,R23和R24中的至少一个是该烷基、该芳基或该芳烷基,特征在于使由通式(1-1)表示的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与由通式(8)表示的碱金属化合物或由通式(9)表示的碱土金属化合物反应:
Figure 839835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和
X13,X14和X15中的每一个是卤素原子,
Figure 935967DEST_PATH_IMAGE016
其中M6表示碱金属,和R20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Figure 460620DEST_PATH_IMAGE017
其中M7表示碱土金属,R21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X16表示卤素原子,r是1或2,并且r和s的总和是2。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制造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碱金属化合物是锂化合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制造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碱土金属化合物是镁化合物。
21.用于制造由通式(1-3)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
Figure 325808DEST_PATH_IMAGE018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如以上所定义,
R25,R26和R27各自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或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和
R25,R26和R27中的至少一个是该烷氧基,该芳氧基或该芳烷氧基,
特征在于使由通式(1-1)表示的过渡金属卤化物络合物与由通式(10)表示的碱金属化合物或由通式(11)表示的碱土金属化合物反应:
Figure 526982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M1,R1,R2,R3,R4,R5,R6,R7,R8,R9,R10,R11,X13,X14和X15如以上所定义,
Figure 911741DEST_PATH_IMAGE019
其中M6和R20如以上所定义;
Figure 489353DEST_PATH_IMAGE020
其中M7,R21,X16,r和s如以上所定义。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制造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碱金属化合物是锂化合物。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制造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碱土金属化合物是镁化合物。
24.由通式(6-1)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209047DEST_PATH_IMAGE021
其中R28,R29,R30和R31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28,R29,R30和R31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基,该芳氧基,该芳烷基,该芳烷氧基,该取代甲硅烷基或该二取代的氨基;
R32和R36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33,R34和R35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37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
R38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
在R32,R33,R34,R35和R36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R37和R38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37和R38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
部分
Figure 331855DEST_PATH_IMAGE022
表示
Figure 402579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455986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358083DEST_PATH_IMAGE025
Figure 838743DEST_PATH_IMAGE026
25.用于制造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由通式(6-1)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胺化合物的存在下使由通式(12-1)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
其中R28,R29,R30和R31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557934DEST_PATH_IMAGE029
表示
Figure 475074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67861DEST_PATH_IMAGE031
Figure 463070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277442DEST_PATH_IMAGE033
Figure 162222DEST_PATH_IMAGE034
;和
使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1)和所述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13-1)所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反应:
其中R32,R33,R34,R35,R36,R37和R38如以上所定义,和X17是卤素原子。
26.由通式(6-2)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441205DEST_PATH_IMAGE036
其中R39,R40,R41和R42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39,R40,R41和R42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基,该芳氧基,该芳烷基,该芳烷氧基,该取代甲硅烷基或该二取代的氨基;
R43和R4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44,R45和R46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48和R49各自独立地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在R43,R44,R45,R46和R47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R48和R49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48和R49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和
部分
Figure 110083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
Figure 165764DEST_PATH_IMAGE038
Figure 920093DEST_PATH_IMAGE039
Figure 657105DEST_PATH_IMAGE040
Figure 993540DEST_PATH_IMAGE041
Figure 423384DEST_PATH_IMAGE042
27.用于制造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由通式(6-2)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12-2)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
Figure 727326DEST_PATH_IMAGE043
其中R39,R40,R41和R42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815499DEST_PATH_IMAGE044
表示
Figure 856454DEST_PATH_IMAGE046
Figure 585375DEST_PATH_IMAGE047
Figure 477239DEST_PATH_IMAGE048
 或 
Figure 37533DEST_PATH_IMAGE049
;和
使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2)和所述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13-2)所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反应:
其中R43,R44,R45,R46,R47,R48和R49如以上所定义,以及X18是卤素原子。
28.由通式(6-3)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572868DEST_PATH_IMAGE051
其中R50,R51,R52和R53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50,R51,R52和R53中的至少两个是烷基;
R54和R58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55,R56和R57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59和R60各自独立地表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并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
在R50,R51,R52和R53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烷基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烷基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己烯环;
在R54,R55,R56,R57和R58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R59和R60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59和R60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和
部分
Figure 455373DEST_PATH_IMAGE052
表示
Figure 870174DEST_PATH_IMAGE053
Figure 812722DEST_PATH_IMAGE054
Figure 250657DEST_PATH_IMAGE055
Figure 484323DEST_PATH_IMAGE056
 或
Figure 956893DEST_PATH_IMAGE057
29.用于制造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由通式(6-3)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12-3)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
Figure 132659DEST_PATH_IMAGE058
其中R50,R51,R52和R53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57890DEST_PATH_IMAGE059
表示
Figure 95247DEST_PATH_IMAGE060
Figure 156744DEST_PATH_IMAGE061
Figure 503412DEST_PATH_IMAGE062
Figure 915939DEST_PATH_IMAGE063
Figure 756987DEST_PATH_IMAGE064
;和
使所述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3)和所述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13-3)所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反应:
Figure 938569DEST_PATH_IMAGE065
其中R54,R55,R56,R57,R58,R59和R60如以上所定义,以及X19是卤素原子。
30.由通式(6-4)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190559DEST_PATH_IMAGE066
其中R61,R62,R63和R64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61,R62,R63和R64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基,该芳氧基,该芳烷基,该芳烷氧基,该取代甲硅烷基或该二取代的氨基;
子结构式(14)
由R65,R66,R67,R68和R69形成,是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叔丁基苯基,二叔丁基苯基,叔丁基甲基苯基,二(叔丁基)甲基苯基,蒽,氯苯基,二氯苯基,氟苯基或双(三氟甲基)苯基;
R70和R71各自是甲基;和
部分
Figure 656493DEST_PATH_IMAGE068
表示
Figure 131785DEST_PATH_IMAGE070
Figure 581220DEST_PATH_IMAGE071
Figure 951022DEST_PATH_IMAGE072
Figure 654667DEST_PATH_IMAGE073
31.用于制造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由通式(6-4)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12-4)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
Figure 451722DEST_PATH_IMAGE074
其中R61,R62,R63和R64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122874DEST_PATH_IMAGE075
表示
Figure 296367DEST_PATH_IMAGE076
Figure 120097DEST_PATH_IMAGE077
Figure 88053DEST_PATH_IMAGE078
Figure 246502DEST_PATH_IMAGE079
 或
Figure 958106DEST_PATH_IMAGE080
;和
使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4)和所述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13-4)所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反应:
其中R65,R66,R67,R68,R69,R70和R71如以上所定义,以及X20是卤素原子。
32.由通式(6-5)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775201DEST_PATH_IMAGE082
其中R72,R73,R74和R75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72,R73,R74和R75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基,该芳氧基,该芳烷基,该芳烷氧基,该取代甲硅烷基或该二取代的氨基;
R76和R80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77,R78和R79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
R81表示甲基;
R82表示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在R76,R77,R78,R79和R80中,键接至两个相邻碳原子的两个基团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该两个基团键接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环,R81和R82可以彼此键接以连同与R81和R82键接的硅原子一起形成环,和
部分表示
Figure 670661DEST_PATH_IMAGE084
Figure 480703DEST_PATH_IMAGE085
Figure 790462DEST_PATH_IMAGE086
Figure 861186DEST_PATH_IMAGE087
 或
Figure 976909DEST_PATH_IMAGE088
33.用于制造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由通式(6-5)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12-5)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
Figure 816689DEST_PATH_IMAGE089
其中R72,R73,R74和R75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110399DEST_PATH_IMAGE090
表示
Figure 465157DEST_PATH_IMAGE091
Figure 322254DEST_PATH_IMAGE092
Figure 829590DEST_PATH_IMAGE093
;和
使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5)和所述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13-5)所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反应:
Figure 983994DEST_PATH_IMAGE096
其中R76,R77,R78,R79,R80,R81和R82如以上所定义,以及X21是卤素原子。
34.由通式(6-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Figure 532787DEST_PATH_IMAGE097
其中R83,R84,R85和R86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卤素原子,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
可具有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由-Si(R12)3表示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其中的三个R12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三个R12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1-20,或
由-N(R13)2表示的二取代的氨基,其中的两个R13基团各自独立地表示烃基或卤代烃基,且所述两个R13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2-20,和
R83,R84,R85和R86中的至少一个是卤素原子,该烷基,该烷氧基,该芳基,该芳氧基,该芳烷基,该芳烷氧基,该取代的甲硅烷基或该二取代的氨基,且R83,R84,R85和R86不全部同时是甲基;
R87,R88,R89,R90和R91中的每一个是氢原子;
R92和R93各自表示甲基;和
部分表示
Figure 700911DEST_PATH_IMAGE099
Figure 437420DEST_PATH_IMAGE102
35.用于制造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由通式(6-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胺化合物存在下使由通式(12-6)表示的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与碱反应:
Figure 991078DEST_PATH_IMAGE104
其中R83,R84,R85和R86如以上所定义,和
部分
Figure 514463DEST_PATH_IMAGE105
表示
Figure 733403DEST_PATH_IMAGE107
Figure 917577DEST_PATH_IMAGE109
Figure 315060DEST_PATH_IMAGE110
;和
使所述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12-6)和所述碱的反应产物与以下通式(13-6)所表示的卤化硅化合物反应:
Figure 43982DEST_PATH_IMAGE111
其中R87,R88,R89,R90,R91,R92和R93如以上所定义,以及X22是卤素原子。
CN201080054170.8A 2009-09-30 2010-09-30 过渡金属络合物,三聚催化剂和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6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6685 2009-09-30
JP2009226685 2009-09-30
JP2009-232247 2009-10-06
JP2009232247 2009-10-06
PCT/JP2010/067127 WO2011040555A1 (ja) 2009-09-30 2010-09-30 遷移金属錯体、該遷移金属錯体の製造方法、三量化用触媒、1-ヘキセンの製造方法、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及び、該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6561A true CN102666561A (zh) 2012-09-12
CN102666561B CN10266656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382636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4168.0A Active CN102666607B (zh) 2009-09-30 2010-09-30 烯属聚合物
CN20108005417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6561B (zh) 2009-09-30 2010-09-30 过渡金属络合物,三聚催化剂和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CN2010800440158A Pending CN102574940A (zh) 2009-09-30 2010-09-30 乙烯聚合物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4168.0A Active CN102666607B (zh) 2009-09-30 2010-09-30 烯属聚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40158A Pending CN102574940A (zh) 2009-09-30 2010-09-30 乙烯聚合物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6) US8470947B2 (zh)
EP (1) EP2484685B1 (zh)
JP (3) JP2011099091A (zh)
CN (3) CN102666607B (zh)
CA (1) CA2776208A1 (zh)
DE (2) DE112010004033T5 (zh)
WO (3) WO201104055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9406A (zh) * 2011-03-29 2013-12-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用于三聚的催化剂,用于制备1-己烯的方法,用于制备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2)
CN109071582A (zh) * 2016-05-12 2018-12-21 Scg化学有限公司 不对称茂金属催化剂及其用途
CN114829418A (zh) * 2019-12-17 2022-07-29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催化体系的二有机镁化合物
CN116328832A (zh) * 2021-12-24 2023-06-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聚合物载体和主催化剂及乙烯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99091A (ja) 2009-09-30 2011-05-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EP2316864A1 (en) * 2009-10-29 2011-05-04 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Polyethylene prepared with supported late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 system.
EP2684910B1 (en) 2011-03-08 2016-02-24 Kaneka Corporation Polyethylene resin foamed particles, polyethylene resin in-mold foam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thylene resin foamed particles
JP2012214457A (ja) * 2011-03-29 2012-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遷移金属錯体、該遷移金属錯体の製造方法、三量化用触媒、1−ヘキセンの製造方法、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及び、該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2214459A (ja) * 2011-03-29 2012-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遷移金属錯体、該遷移金属錯体の製造方法、三量化用触媒、1−ヘキセンの製造方法、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及び、該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2214460A (ja) * 2011-03-29 2012-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遷移金属イオン錯体、該遷移金属イオン錯体の製造方法、三量化用触媒、1−ヘキセンの製造方法
JP2012224842A (ja) * 2011-03-30 2012-11-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製造用触媒および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24617A (ja) * 2011-03-30 2012-11-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1−ヘキセンの製造方法
JP6123165B2 (ja) * 2011-03-30 2017-05-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製造用触媒の製造方法、エチレン系重合体製造用触媒及び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13765A (ja) * 2011-03-30 2012-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オレフィンオリゴマー化用触媒およびα−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KR101543056B1 (ko) * 2012-02-10 2015-08-07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1­헥센 제조용 촉매 및 1­헥센의 제조방법
JP2013184926A (ja) * 2012-03-08 2013-09-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ケイ素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ニルチタントリハライドの製造方法
US8865846B2 (en) * 2012-09-25 2014-10-21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Metallocene and half sandwich dual catalyst systems for producing broa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polymers
JPWO2016052308A1 (ja) 2014-09-30 2017-07-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変性固体状ポリアルキルアルミノキサンおよびオレフィン多量化反応用触媒
KR102242546B1 (ko) * 2016-11-17 2021-04-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에틸렌 비닐아세테이트 공중합체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102247231B1 (ko) * 2016-11-17 2021-04-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에틸렌 비닐아세테이트 공중합체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JP7027988B2 (ja) * 2017-04-27 2022-03-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重合体組成物
JP7041585B2 (ja) * 2018-05-21 2022-03-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合触媒、及び、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7009307B2 (ja) * 2018-05-21 2022-01-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合触媒、及び、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RU2739446C1 (ru) * 2019-11-07 2020-12-24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ика-Инноваци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основы синтетических моторных масел
CN111154017B (zh) * 2020-01-09 2022-11-01 山东清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蜡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及其应用
CN113237794B (zh) * 2021-05-11 2022-07-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评价盐度对泡沫液膜扩张粘弹性影响的方法
CN116328836A (zh) * 2021-12-24 2023-06-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型乙烯聚合主催化剂及乙烯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323A (zh) * 1995-07-14 1998-09-16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过渡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含该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生产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492847A (zh) * 2001-02-22 2004-04-28 ˹�ٴĶ������ۺ���ѧ�� 用于烯烃三聚反应的催化剂体系
US7163907B1 (en) * 1987-01-30 2007-01-16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Aluminum-free monocyclopentadienyl metallocene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EP2045254A1 (en) * 2006-07-07 2009-04-08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Rare earth metal complex, catalyst for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2008A (ja) 1986-12-04 1988-06-14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エチレン−オレフイン共重合体の製造法
DE3922546A1 (de) 1989-07-08 1991-01-17 Hoechs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ycloolefinpolymeren
NZ235032A (en) 1989-08-31 1993-04-28 Dow Chemical Co Constrained geometry complexes of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comprising a 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e ligand; use as olefin polymerisation catalyst component
US5068489A (en) 1989-12-28 1991-11-26 Union Carbide Chemicals And Plastic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eparation of very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in a fluidized bed
TW309523B (zh) 1991-11-30 1997-07-01 Hoechst Ag
JPH05339319A (ja) 1992-06-15 1993-12-21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ポリエチレンの製造法
JPH06179720A (ja) 1992-12-15 1994-06-28 Toho Titanium Co Ltd 超高分子量ポリエチレン製造用固体触媒成分
JPH0782322A (ja) * 1993-09-14 1995-03-28 Idemitsu Kosan Co Ltd エチレン重合体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WO1994018250A1 (en) 1993-02-05 1994-08-18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ethylen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ethylene
JPH06271594A (ja) 1993-03-22 1994-09-27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ニル基含有ケイ素化合物または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ニル基含有ゲルマニウ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3529941B2 (ja) 1995-05-18 2004-05-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固体状チタン触媒成分、その製造方法、固体状チタン触媒成分を含む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JP3577786B2 (ja) * 1995-06-08 2004-10-13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直鎖状低密度ポリエチレンの製造方法
JP3378436B2 (ja) * 1995-07-14 2003-02-17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遷移金属錯体からな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該触媒成分を含有す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5712354A (en) * 1996-07-10 1998-01-27 Mobil Oil Corporation Bridged metallocene compounds
TWI246520B (en) 1997-04-25 2006-01-01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cesse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SG73622A1 (en) 1998-03-11 2000-06-20 Sumitomo Chemical Co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and catalys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lefin polymer
EP1138687B1 (en) 1999-10-08 2007-04-11 Mitsui Chemicals, Inc. Metallocenes, their preparation, olefin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olefins
US6455648B1 (en) 1999-12-29 2002-09-24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Olefin production
BR0207835A (pt) 2001-02-22 2004-06-22 Stichting Dutch Polymer Inst Sistema catalisador para a trimerização de olefinas e processo de trimerização de compostos olefìnicos
JP2003012682A (ja) 2001-06-27 2003-01-15 Sumitomo Chem Co Ltd ジルコニウム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SG110031A1 (en) * 2002-03-28 2005-04-28 Sumitomo Chemical Co Ethylene-based polymer resin
US7700707B2 (en) 2002-10-15 2010-04-20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olyolefin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US7550528B2 (en) 2002-10-15 2009-06-23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Functionalized olefin polymers
US7223822B2 (en) 2002-10-15 2007-05-29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ultiple catalyst and reactor system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olymers produced therefrom
US7524910B2 (en) 2002-10-15 2009-04-28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olyolefin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JP2006511694A (ja) * 2002-12-20 2006-04-06 サソル テクノロジー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オレフィンのタンデム四量体化−重合
SG118223A1 (en) * 2003-01-20 2006-01-27 Sumitomo Chemical Co Metal compound and catalyst component and catalyst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 cing addition polymer
JP2004306014A (ja) * 2003-03-26 2004-11-04 Sumitomo Chem Co Ltd オレフィン三量化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三量体の製造方法
US6953764B2 (en) 2003-05-02 2005-10-11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igh activity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nd process
JP4696453B2 (ja) * 2004-03-04 2011-06-08 東ソー株式会社 粒子状ポリエチレ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91669B2 (ja) * 2004-06-18 2010-06-30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の製造方法
WO2006019147A1 (ja) 2004-08-16 2006-02-23 Mitsui Chemicals, Inc.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の用途
JP5288682B2 (ja) * 2004-08-16 2013-09-1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ブロー成形体への応用
US9187610B2 (en) 2004-10-27 2015-11-1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foamed article produced therefrom
JP5380764B2 (ja) * 2004-10-27 2014-01-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およびその射出発泡成形体
JP2006193605A (ja) 2005-01-13 2006-07-2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からなる二軸延伸フィルム
JP2006347899A (ja) 2005-06-13 2006-12-28 Mitsui Chemicals Inc 遷移金属化合物、該遷移金属化合物の製造方法、該遷移金属化合物からなる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該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を用いた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US7741398B2 (en) 2005-06-24 2010-06-22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illed, low gloss, TPO composi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polycarbonate-abs blends
CN101050216B (zh) * 2006-04-05 2011-01-12 杭州容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乙肝药物恩替卡韦的合成方法
ATE556095T1 (de) 2007-08-06 2012-05-15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 Propylenpolymer,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zusammensetzung damit und verwendung davon
US7858817B2 (en) * 2008-03-10 2010-12-28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allocene-substituted pyridyl amines, their metal complexes,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JP2011099091A (ja) 2009-09-30 2011-05-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14457A (ja) 2011-03-29 2012-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遷移金属錯体、該遷移金属錯体の製造方法、三量化用触媒、1−ヘキセンの製造方法、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及び、該置換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2224617A (ja) 2011-03-30 2012-11-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1−ヘキセン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3907B1 (en) * 1987-01-30 2007-01-16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Aluminum-free monocyclopentadienyl metallocene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CN1193323A (zh) * 1995-07-14 1998-09-16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过渡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含该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和生产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492847A (zh) * 2001-02-22 2004-04-28 ˹�ٴĶ������ۺ���ѧ�� 用于烯烃三聚反应的催化剂体系
EP2045254A1 (en) * 2006-07-07 2009-04-08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Rare earth metal complex, catalyst for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FA CHEN等,: "Reactions of SiH-Functionalized Cyclopentadienes with Metal Carbonyls", 《ORGANOMETALLICS》 *
HIDENORI HANAOKA等,: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tanium and zirconium complexes with silicone-bridged phenoxycyclopentadienyl ligands",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
JULIA HITZBLECK等,: "Half-sandwich dibenzyl complexes of scandium: Synthesis,structure, and styrene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
LENKA LUKESOVA等,: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rmally stable titanocenes",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
NABIKA等,: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zed by low valent half-titanocene complex", 《KOBUNSHI RONBUNSHU》 *
PATRICK J. W. DECKERS等,: "Catalytic Trimerization of Ethene with Highly Active Cyclopentadienyl-Arene Titanium Catalysts", 《ORGANOMETALLICS》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9406A (zh) * 2011-03-29 2013-12-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用于三聚的催化剂,用于制备1-己烯的方法,用于制备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2)
CN103459406B (zh) * 2011-03-29 2016-03-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方法,用于三聚的催化剂,用于制备1-己烯的方法,用于制备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方法(2)
CN109071582A (zh) * 2016-05-12 2018-12-21 Scg化学有限公司 不对称茂金属催化剂及其用途
US11053269B2 (en) 2016-05-12 2021-07-06 Scg Chemicals Co., Ltd. Unsymmetrical metallocene catalysts and uses thereof
CN109071582B (zh) * 2016-05-12 2021-08-10 Scg化学有限公司 不对称茂金属催化剂及其用途
CN114829418A (zh) * 2019-12-17 2022-07-29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催化体系的二有机镁化合物
CN114829418B (zh) * 2019-12-17 2024-01-12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催化体系的二有机镁化合物
CN116328832A (zh) * 2021-12-24 2023-06-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聚合物载体和主催化剂及乙烯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05572A1 (en) 2015-04-16
EP2484685B1 (en) 2017-11-01
CN102666607A (zh) 2012-09-12
US9919300B2 (en) 2018-03-20
US20130005931A1 (en) 2013-01-03
JP2011099091A (ja) 2011-05-19
JP2011098954A (ja) 2011-05-19
CN102666561B (zh) 2015-11-25
US8470947B2 (en) 2013-06-25
WO2011040556A1 (ja) 2011-04-07
JP2011099092A (ja) 2011-05-19
CN102666607B (zh) 2014-03-26
US20150105237A1 (en) 2015-04-16
WO2011040557A1 (ja) 2011-04-07
DE112010003860T5 (de) 2013-01-03
WO2011040555A1 (ja) 2011-04-07
JP5807325B2 (ja) 2015-11-10
US20120184431A1 (en) 2012-07-19
CN102574940A (zh) 2012-07-11
CA2776208A1 (en) 2011-04-07
EP2484685A4 (en) 2013-11-13
US20120184693A1 (en) 2012-07-19
US20170036200A1 (en) 2017-02-09
DE112010004033T5 (de) 2013-01-03
EP2484685A1 (en)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6561B (zh) 过渡金属络合物,三聚催化剂和取代的环戊二烯化合物
CN101861339B (zh) 聚合催化剂、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由其制备的聚烯烃产物
CN101213217B (zh) 用来制备乙烯均聚物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的芳香基苯氧基催化剂体系
CN102844338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合物以及利用该催化剂组合物的聚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330085A (zh) 过渡金属化合物、用于加聚的催化剂以及用于制备加成聚合物的方法
CN101687776A (zh) 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在该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2958959A (zh) 产生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方法
CN101522727A (zh) 用来制备乙烯均聚物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的芳基苯氧基催化剂体系
CN102388072A (zh) α烯烃低聚物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126813A (ja) メタロセン錯体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EP2800753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locene complexes
CN106488935B (zh) 过渡金属化合物,过渡金属催化剂组合物及乙烯均聚物或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制备方法
JP3651807B2 (ja) α−オレフィン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方法
WO2013099626A1 (ja) α-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EP3036244B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2&#39;-bis-indenyl biphenyl ligands and their metallocene complexes
CN103476735A (zh) 用于制备1-己烯的方法
JP2011144157A (ja) メタロセン化合物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WO2003101936A1 (fr) Catalyseurs de polymerisation pour olefines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polymeres olefiniques
WO2012133936A1 (en) Catalyst for producing ethylene-based 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166684B2 (en)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 catalys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olefin
JP7063096B2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6188204A (ja) 遷移金属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むオレフィン多量化用触媒および該触媒存在下で行うオレフィン多量体の製造方法
CN102149719A (zh) 过渡金属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烯烃聚合催化剂、聚烯烃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及取代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57362A (zh) 过渡金属化合物、包含其的催化剂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WO2012133919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talyst for producing ethylenic polymer, catalyst for producing ethylenic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ethylenic poly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