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0742A - 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0742A
CN102600742A CN 201110261032 CN201110261032A CN102600742A CN 102600742 A CN102600742 A CN 102600742A CN 201110261032 CN201110261032 CN 201110261032 CN 201110261032 A CN201110261032 A CN 201110261032A CN 102600742 A CN102600742 A CN 102600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zone
mentioned
gas
m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610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邊圭一郎
尾崎正昭
吉田阳
高桥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00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0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其通过对臭氧气体发生器进行清洗或干燥,使得臭氧液体生成器能够长时间维持或者恢复高浓度的臭氧生成效率。其特征在于对于包含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混合上述臭氧气体和液体的混合单元(102)、储存液体的储液箱(103)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具有可使液体循环的循环通路(A),使得对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清洗成为可能。

Description

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液体生成器,特别涉及一种自带清洗功能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臭氧液体生成器搭载有用于生成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并通过将水等液体与臭氧气体混合来生成臭氧液体。一般的臭氧气体发生器的原理是,在夹有绝缘体的电极之间印加交流电压使其无声放电,令电极间通过高于大气压的空气或者氧气等气体来生成臭氧气体。电极的形状种类可以有多种,有2枚平板金属并列放置进行放电的类型,也有圆筒形状金属与位于该圆筒形状中心的圆柱状金属间放电的类型等。
但是,这些臭氧气体发生器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电极表面会堆积氮氧化物或硝酸铵等物质,存在由此带来的臭氧气体发生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于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无声放电导致大气中的氮元素或水分与氧元素相结合生成氮氧化物而形成的。因此,众所周知地存在一种用于去除臭氧气体发生器电极表面上的堆积物质使臭氧气体发生效率恢复的净水器。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724483号公报中,公布了一种浴缸循环处理装置,其包含了用于生成臭氧气体的臭氧生成机,和通过用喷射器将水和臭氧气体混合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在对臭氧生成机进行清洗时,通过切换液体的流动通路,从喷射器向臭氧生成机导入液体的方法,清洗臭氧生成机的电极表面上附着的盐,并从排水口向外部排出清洗中所使用过的液体。
可是,对于上述公报中这种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清洗方法,为了从喷射器向臭氧生成机导入液体来清洗臭氧生成机的电极表面并排出清洗用水,需要设置用来切换液体流动方向的装置和新的排水口。因此,例如为了能在净水器等设备上搭载以往的臭氧液体生成器,需要至少2个排水通路,并且需要设置排水用的复杂的管道通路和切换装置,因此存在装置的大型化及现有设备无法利用该方法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液体生成器,其通过简易并且节省空间的、使臭氧气体发生器内循环液体的构造,使得对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清洗或干燥成为可能,从而使臭氧液体发生器能够长时间维持安定的臭氧气体发生效率。
关于本发明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包含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用于混合上述臭氧气体与液体的混合单元,和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箱,并包含可以使臭氧气体发生器内循环液体的循环通路。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可以经由循环通路导入气体,从而可以生成高浓度的臭氧液体。另外,由于可以通过对臭氧气体发生器进行清洗,可以清洗和除去其电极上形成的堆积物,从而可以使臭氧气体效率变得低下的臭氧气体发生器恢复其臭氧气体发生效率。
另外对于上述构成,在上述循环通路内最好还设有,用来控制臭氧液体生成器内部和外部之间气体流动的流动控制装置、用来控制上述储液箱和上述流动控制装置间通路内气体或液体流动的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可以干燥引起臭氧气体发生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的高湿度空气和臭氧气体发生器的电极上附着的液体,因此能够提高臭氧气体的发生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液体在臭氧气体发生器内循环这种简易并且节省空间的构造,使得对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清洗或干燥成为可能,从而使臭氧液体发生器能够长时间维持安定的臭氧气体发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概略图;
图2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a)的立体图;
图3是涉及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态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b)的立体图;
图4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混合单元的剖面图;
图5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与具有压送单元的配管相连接的混合单元的概略图;
图6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储液箱103(a)的概略说明图;
图7是涉及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态的储液箱103(b)的概略说明图;
图8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时序图;
图9是涉及本发明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实验结果的说明图;
图10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净水器的概略图;
零部件名称
100                    臭氧液体生成器
101                    臭氧气体发生器
102                    混合单元
103、103(a)、103(b)    储液箱
104                    臭氧气体发生器的导入口
105                    臭氧气体发生器的导出口
106                    混合单元的导入口
107                    混合单元的导入口
108                    混合单元的导出口
109                    储液箱的导入口
110                    储液箱的导出口
111                    储液箱的导出口
112                    开设口
113                    第一控制单元
114                    外部口
115                    臭氧过滤装置
116                    第二控制单元
117                    控制器
21、31                 臭氧气体发生部件
22、32                 放电电极
23、33                 对向电极
24、34                 电源
41                     导入通路
42                     连通通路
43                     导出通路
118                    压送单元
61                     容器单元
62                     储藏单元
71                     外壁
72                     储藏单元
73                     内壁
74                     内水筒
75                     外水筒
200                    净水器
201、206               过滤单元
203、204               控制单元
20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利用图1来说明关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概略图。图1中的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具有可以循环气体或液体的循环通路A,循环通路A上设有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用于使臭氧气体和液体混合的混合单元102、和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箱103。
臭氧气体发生器101包含有,
导入口104,其与用于导入空气或氧气等气体的配管c相连接;
臭氧气体发生部件,其由金属等材料的电极构成,以被导入的空气或氧气为材料产生臭氧气体;
导出口105,其用于导出臭氧气体。
从由导入口104导入的氧气或空气中包含的氧气等气体的一部分中生成臭氧气体,并作为臭氧气体从导出口105导出。
这里利用图2详细说明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的一种实施形态。图2是圆筒型臭氧气体发生器101(a)的立体图。圆筒型臭氧气体发生器101(a)包含有,用于导入空气等气体的导入口104、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部件21、和用于导出臭氧气体等气体的导出口105。这里所述的臭氧气体发生部件21包含,由位于圆筒型臭氧气体发生器101(a)中心的导电性材料构成的放电电极22和环绕配置在放电电极22周围的筒状对向电极23。筒状对向电极23内侧由电介质构成,外表面涂有导体。位于中心的放电电极22和环绕配置在周围的对向电极23,各自与电源24相连接,通过印加电压可以发生无声放电。因此,在从导入口104导入空气的情况下,被导入的空气通过发生放电现象的放电电极22和对向电极23之间的过程中,空气中包含的一部分氧气生成臭氧气体,该臭氧气体和空气一起从导出口105导出。
再有,放电现象从空气中不仅会生成臭氧气体,还会生成氮氧化物等物质。因此,在长时间使用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由放电现象产生的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堆积在放电电极22或对向电极23的表面,从而导致放电效率的低下,由此产生臭氧发生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作为臭氧气体发生器的一种实施形态,上面虽就中心是放电电极周围是对向电极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反之,对于中心配置内侧由导体构成外侧表面涂电介质的对向电极、周围环绕配置放电电极的构成来说,上述说明仍然成立。
利用图3来说明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的另外一种实施形态。图3是使用了平板型电极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b)的立体图。使用平板型电极的臭氧气体发生器包含有,用于导入空气等气体的导入口104、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部件31、和用于导出臭氧气体等气体的导出口105。这里包括,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放电电极32,和配置在其对面的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对向电极33。再有,放电电极32与对向电极33各自与电源34相连接,通过印加电压能够使其发生无声放电。因此,当从导入口104导入空气时,被导入空气中包含的氧气在通过发生放电现象的放电电极32和对向电极33之间的过程中,一部分氧气转化成了臭氧气体,其和空气一起从导出口105被导出。另外,具有平板型电极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b)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和圆筒型臭氧气体发生器101(a)一样,存在氮氧化物等物质堆积的问题。
在此,关于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的一种实施形态,这里虽就图2、图3的臭氧气体发生器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根据电极放电现象原理来产生臭氧气体的构成即可,用其他一般的臭氧气体发生器也是可以的。
混合单元102包括,
导入口106,其用于从臭氧液体生成器外部导入水等液体;
导入口107,其与配管a相连接,用于导入臭氧气体或空气等气体;
和导出口108,其与配管b相连接,用于导出气体和液体混合后的气液混合体。
从导入口106被导入的水等液体与从导入口107被导入的空气或臭氧气体等气体混合,作为臭氧液体等的气液混合体,从导出口108被导出。这里的所说的臭氧液体包括,臭氧气体溶于液体后形成的臭氧溶液、或臭氧气体以气泡的形式混合在液体里形成的臭氧气泡液的状态。再有,这里所说的液体包括,水、或作为农耕用溶剂使用的栽培营养液、或作为医疗用溶剂使用的溶液等用于与臭氧气体混合的溶液。
这里利用图4来具体说明关于混合单元的一种实施形态。图4是文丘里(Venturi)型混合单元的剖面图。文丘里型混合单元102包含有,用于导入液体的导入口106及与之连通的导入通路41、与导入通路41相连通的口径比导入通路41要小的连通通路42、与连通通路42相连通的口径比连通通路42要大的导出通路43,且导出通路43与导出口108相连通用来导出液体。并且,对于连通通路42,通路的当中开设有导入口107,其通过配管a与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相连接。这里所说的开设,是指在配管的侧面设置孔等,作为孔被开设在配管上的开设口,可以与其他配管相连通并进行连接。另外,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适宜的形状,可以自由设计。
从导入口106导入液体的情况下,通过导入通路41到达连通通路42的液体,由于被导入到与导入通路41相比比较细的管内的缘故,根据玻努力(Bernoulli)定理可以知道,随着液体的流速增加静压力将减小。其结果是,流动液体的静压力变为负压,气体通过配管a向着连通通路42的方向被自然吸引。之后,被导入的气体与液体相混合,作为气液混合体从与导出通路43相连通的导出口108被导出。这里,在由臭氧气体发生器101正在产生臭氧气体的情况下,则被导入的液体与臭氧气体相混合,生成臭氧液体。作为混合单元的一种实施形态,这里虽就图4的文丘里型混合单元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可以实现对气体自然吸引的混合单元,使用其他构成的混合单元也是可以的。
接下来,利用图5来说明混合单元的另一种实施形态,如图5所示,配管a或配管c上包含有压送单元,并与不能自然吸引气体的混合单元102相连接。图5(a)是与包含压送单元118的配管a相连接的混合单元的一种实施形态。图5(b)是与包含压送单元118的与配管c相连接的混合单元的一种实施形态。
压送单元118可以由泵等构成,能够通过配管使气体或液体流动。由于需要向混合单元102压送气体或液体,设置在配管上的压送单元118必须具备可以提供高于混合单元102向压送单元118的水压的压送能力。据此,当图5(a)、图5(b)任意一图所示的上述构成配置在不具备自然吸引力类型的混合单元上时,同具有自然吸引力的混合单元时的情况一样,可以经由循环通路A向混合单元102导入气体,并能够与从导入口106被导入的液体相混合。
储液箱103作为可以储藏液体或气体的容器,承担作为可以储存液体的储液装置的功能。其包含有,
导入口109,其与配管b相连接用于导入液体;
导出口110,其用于向臭氧液体生成器外部导出水或臭氧液体等液体;
导出口111,其与配管c相连接,用于将空气或臭氧气体等气体,亦或是像水或臭氧液体等液体导出。
储液箱103具有下部储存被导入的液体,上部储存空气或臭氧气体等气体的构成。
例如,从储液箱的导入口109被导入的臭氧液体中,以气泡形式存在于其中的臭氧气体或空气等气体被分离,并储存在储液箱103内的上部,而由臭氧气体溶于液体形成的臭氧溶液则储存在储液箱103内的下部。
再有,导出口111相对于设置在储液箱103内的导出口110被设置在对重力方向而言较高的位置。而且对于导出口111,当处于向臭氧液体生成器外部导出臭氧液体的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时,因其被设置在比储液箱内储存的液体水位要高的位置,其被设计成不会被被储存的液体浸没。因此,在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时,液体能从导出口110被导出,气体能从导出口111被导出。
接下来,利用图6来具体说明储液箱103的一种实施形态。图6(a)是储液箱103(a)的立体图。图6(b)是储液箱103(b)的剖面图。
储液箱103(a)具有被容器单元61围成的用于储存气体或液体的储藏单元62,该储藏单元62包含有,用于导入液体的导入口109、用于导出臭氧液体等液体的导出口110、和用于导出气体或液体的导出口111。这里,导出口111与导出口110相比,处于对重力方向而言较高的位置,并且为了能够更有效率地导出气体,导出口111最好是设置在储藏单元62的顶部附近。
从导入口109被导入的液体被储存在储藏单元62内,被储存在储藏单元62内的液体的水位超过导出口110的高度时,该液体从导出口110被导出。对于导出口111,其被设置于相对导出口110较高的位置,当臭氧液体生成器处于向外部导出臭氧液体的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时,因其被置于比储藏单元62内储存的液体水位要高的位置,其被设计成确保不会被储存的液体浸没。因此,在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时,储藏单元62的下部储存液体,上部储存气体。
而且,储液箱103不限于图6这一种形态,储藏单元62的形状除了圆筒形也可以是长方体形或其他多边形体形或圆锥形等,只要是可以用来储存气体和液体的容器,配置其他构成的储液箱也是可以的。
再有,储液箱103的大小也可以应设计需要适当改变,也可以通过把配管中的一部分扩大形成储藏单元,构成储液箱。
接下来,利用图7来说明储液箱103的另一实施形态。图7(a)是储液箱103(b)的立体图。图7(b)是储液箱103(b)的剖面图。
图7的储液箱103(b)具有由外壁71围成的用于储存气体或液体的储藏单元72,储藏单元72包含,用于导入液体的导入口109、用于导出臭氧液体等液体的导出口110、和用于导出气体或液体的导出口111。另外,储藏单元72与导入口109相连通,其由包含内水筒74和外水筒75的二重管构造形成,其中,内水筒74由内壁73形成,可以用来储存液体的外水筒75由外壁71与内壁73的之间形成。导出口111设置在,对重力方向而言比由内壁73形成的壁高的位置,导出口110设置在对重力方向而言比由内壁73形成的壁低的位置。这里,为了使导出口111能够高效地导出气体,最好将其设置在储藏单元72的顶部附近;为了使导出口110能够高效地导出液体,最好将其设置在储藏单元72的底部附近。
从导入口109被导入的液体,储存在储藏单元72的内水筒74内,结果,被储存的液体的水位超过内壁73的高度而溢出,储存在外水筒75中。然后,外水筒75内储存的液体通过导出口110被导出。因此,储液箱103(b)在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时,储藏单元72内的下部储存液体,上部储存气体。其结果,储液箱103(b)能够从导入口109导入液体,并从导出口111导出气体。而且,由于储液箱103(b)内,从导入口109被导入的液体流冲击内壁73被阻挡,经过一旦在内水筒74内的储存后再通过导出口110导出,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臭氧液体中含有的臭氧气体或其他气体的气液分离。
另外,虽然在图7里导出口110设在储液箱103(b)的底面,但只要能使外水筒75中能够储存臭氧液体,位于外水筒75底面到内壁73上部之间高度的外壁71上设置导出口110的话也是可以的。
还有,图7虽就关于由二重管构造形成的储液箱103(b)进行了说明,但其不必一定是圆筒状,可以是多边形等形状的二重构造等,只要是能够使气体和液体分离的构造的话,使用其它构造也是可以的。
循环通路A由软管或导管等配管系统组成,其组成内容包括,
配管a,其用于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的导出口105和混合单元102的导入口107间的连接;
配管b,其用于混合单元102的导出口108和储液箱103的导入口109间的连接;
和配管c,其用于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1和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的导入口104间的连接。
循环通路A可以使气体或液体在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循环,使气体或液体在臭氧气体发生器101、混合单元102、储液箱103之间的导入或导出成为可能。因此,通过在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使液体循环的方法,使得对包含臭氧气体发生器101、储液箱103、循环通路A等的臭氧液体生成器100的清洗的进行成为可能。另外,通过让储液箱103内长时间被储存的沉积的水一定时间通过循环通路A循环,也可以防止细菌的发生。
配管c具有于通路中途开设的开设口112,与用于控制上述臭氧液体生成器的内部和外部之间气体或液体流动的流动控制装置相连接。该流动控制装置由,设有可以控制配管内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量的第一控制单元113的配管d构成。配管d的一端,与配管c通路中途开设的开设口112相连通并连接,另一端由与大气连通的外部口114构成。因此,通过利用第一控制单元113控制配管d内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量,使得能够在外部口114和大气之间对气体或液体的流动进行控制。
另外,配管d还可以设有具有臭氧气体还原功能的臭氧过滤装置115。配管d上设有的臭氧过滤装置115由于可以在还原臭氧气体后将其从外部口114向大气中导出,因此能够从外部口114安全地将气体向大气中开放。这里的臭氧过滤装置115,可以是将臭氧分解触媒附着在格子状构成的纸或铝上的,等一般的臭氧过滤装置。
再有,流动控制单元只要是能够控制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部和外部之间气体或液体流动的装置即可,也可使用开设口112不经过配管d,直接设置第一控制单元113的构成等其他的构成。另外,外部口114只要是能够将气体导入及导出的构成即可,与储存有氧气或空气的钢瓶等连接的构成也是可以的。
关于配管c,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1与开设口112之间设有第二控制单元116,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1和开设口112之间的配管c可以用来控制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流量。这里,第一控制单元113及第二控制单元116由阀等构成,能够控制配管内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量。而且,第一控制单元113及第二控制单元116,作为可以电子控制的电子阀,与可以控制开关控制时序的控制器117相连接,进行电子控制的构成也是可以的。
实施例1的运作说明。
基于图1至图8来说明与实施例1相关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运作。图8是与本发明相关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各模式下的时序图模式示例。这里,各控制单元的控制状态表示了各控制单元的开闭状态,开状态表示控制单元流动的流体的流动量处于较高的状态,闭状态表示控制单元流动的流体的流动量处于停止的状态。臭氧气体发生器的生成状态,表示臭氧气体发生器的臭氧气体的生成状态,ON状态表示生成臭氧气体的状态,OFF状态表示停止生成臭氧气体的状态。
时间t0~t1为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时间t1~t4为臭氧气体发生器清洗模式、时间t4~t5为臭氧气体发生器干燥模式的时序图,各模式的切换不仅限于图8所示的模式的顺序,而且也没有必要包含全部模式。再有,各模式的切换可以用控制器,通过使用事先编程的时序或感应器来对控制单元进行控制,或者也可以通过对控制单元进行手动切换。
首先就臭氧液体生成模式进行说明。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是指,把由臭氧液体生成器生成的使臭氧液体导出到臭氧液体生成器外部的模式。如时序图图8的t0~t1所示,臭氧气体发生器101为ON状态,第一控制单元113为闭状态,第二控制单元为开状态,从混合单元的导入口106导入水等液体。
从混合单元102的导入口106被导入的水等液体,通过配管b,被导入到储液箱103并被储存。因此,储液箱103内储存的一部分空气等气体被导入的液体挤出似的从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0被导出。结果,储液箱103中储存的液体的水位变高,当超过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0位置的高度时,导出口110被液体所堵塞。再有,因为第一控制单元113处在闭状态,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的气体,被封闭在由储液箱103、配管a、配管c的空间里,处于密封状态。这里的密封状态,不是指在物理上被密封的状态,而是指气体处在被液体封闭的状态。
被封闭的空气等气体,随着水流流动,被导入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由臭氧气体发生器101被生成为臭氧气体。之后,臭氧气体经过配管a,被从混合单元102的导入口107导入,与从另一个导入口106被导入的水等液体混合,生成臭氧液体。生成的臭氧液体,经过配管b,被导出到储液箱103,并被气液分离。
这里的臭氧液体,因为包含溶有臭氧气体的臭氧溶液和以臭氧气泡形式混于其中的臭氧气泡液,所以在储液箱103内,其被分离为包含臭氧气体或空气等的气体,和包含臭氧溶液的液体。被分离的包含臭氧气体或空气等的气体,回到原本被封闭的空间里再次进行循环。因此,储液箱103的气体由如下通路进行循环。储液箱103→配管c→臭氧气体发生器101→配管a→混合单元102→配管b→储液箱103→配管c→臭氧气体发生器101→混合单元102→……。其结果是,因为臭氧气体发生器101以包含未被完全溶解的被气液分离的臭氧气体为原材料来生成臭氧气体的缘故,所以其能够产生更高浓度的臭氧液体。
这里,就与本发明相关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生成高浓度臭氧水的工作原理,使用以下模型来进行说明:以2L/min的空气为原材料,利用生成浓度为500ppm程度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和将水与臭氧气体混合的混合单元、生成溶有0.4mg/L程度的臭氧气体的臭氧水。
臭氧水浓度0.4mg/L是指,在1L水中溶有0.4mg的臭氧气体的状态,即1L水中溶有0.18ml程度体积的臭氧气体。因此,在2L的空气中溶有90ppm的臭氧气体。
计算公式如下。将臭氧水浓度0.4mg/L的单位变换为mol/L,得到8.33×10-6mol/L。(0.4mg/L÷1000mg/g÷48g/mol=8.33×10-6mol/L)因为1mol的体积为22.4L,所以有0.18ml的臭氧气体溶于1L水中。(8.33×10-6mol/L×22.4L/mol=0.18ml/L)水中溶解的0.18ml的臭氧气体浓度,以2L/min体积计算,结果为90ppm。(0.18ml÷2000ml=90×10-6=90ppm)
也就是说,因为在臭氧气体发生器内,以空气为原材料生成的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浓度500ppm大于溶于水而减少的臭氧气体浓度90ppm,所以每次气体经过循环臭氧气体的浓度都会增加。因此,从循环开始起经过一定时间,被导入到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气体的臭氧浓度上升,臭氧气体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的臭氧浓度可以增加到臭氧气体发生器发生能力的限界。
利用这个原理,把高浓度的臭氧气体导入到混合单元,结果使得高浓度臭氧液体的生成成为可能。再有,循环通路A内,受水压的影响,被封闭的空间的空气被压缩,处于加压状态。因此,混合单元能够导入高密度的气体,使得飞跃性的高浓度臭氧液体的生成成为可能。
另外,根据上述模型的计算,溶于水的臭氧气体的溶解量为100L水溶解18ml程度,对臭氧液体生成器内循环的气体的增减没有很大影响。
再有,在只使用臭氧液体生成模式时,由于不使用第二控制单元116,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可以不设置第二控制单元116。
接下来说明臭氧气体发生器清洗模式。臭氧气体发生器清洗模式是指,通过循环通路A向臭氧气体发生器导入水等液体,清洗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模式。如图8的时序图所示,其包括与臭氧液体生成模式相同的第一控制状态(t1~t2)、第二控制状态(t2~t3)、和第三控制状态(t3~t4)。而且,从臭氧液体生成模式中切换到第二控制状态,然后再切换到第三控制状态,也能够对臭氧气体发生器进行清洗。
第一控制状态(t1~t2)和臭氧液体生成模式相同,臭氧气体发生器101处于ON状态、第一控制单元113处于闭状态、第二控制单元116处于开状态,向混合单元的导入口106导入水等液体。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安定于臭氧气体或空气等气体通过循环通路A循环,臭氧液体从储液箱的导出口110导出的状态。详细过程因与臭氧液体生成模式的说明相同,这里省略说明。
臭氧液体生成器100的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安定于第一控制状态后,切换到第二控制状态。对于这里的切换时机,可以事先程序设计好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液体或气体流动的安定时间,在经过了这个控制时间后进行控制。再有,也可以在储液箱103内设置可以感知储液量的感应器,在储液量安定于一定的水位时;或者设置可以感知从储液箱103导出的液体水量的流量感应器,在导出的流量安定于一定值时,进行切换控制。再有,也可以在储液箱103或者循环通路A的配管等处设置压力计,在测得的压力安定时进行切换控制。
在第二控制状态(t2~t3),臭氧气体发生器处在OFF状态,第一控制单元113处于开状态,第二控制单元116处于开状态,继续向混合单元102的导入口106导入水等液体。
被导入到混合单元102的液体,经过配管b被导入到储液箱103,从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0被导出。一方面,由于第一控制单元113切换到开状态,与大气连通的外部口114为大气解放压的缘故,在循环通路A内循环的气体导出到气压较低的外部口114。因此,储液箱103内储存的气体的体积减少,由于储液箱103内气压变低的缘故,储存于储液箱103内的液体的水位渐渐升高。结果,储液箱103的液体的水位变高,当超过一定的储液量时,切换到第三控制状态。
这里所说的储液箱103的一定的储液量是指,储液箱103的液体的水位与设在储液箱103内的导出口111有相同高度或者更高时的储液量。例如,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1被所储存的液体堵塞时,或者配管c内有液体流动时,或者由配管d的外部口114导出液体时,切换到第三控制状态都是可以的。
这里的切换时机,可以是事先程序设计好储液箱103内储存的液体超过了一定储液量的时间,在经过了这个控制时间时进行控制。再有,也可以在储液箱103内设置可以感知被储存液体的储液量的水位的感应器,当储液量超过一定水位时进行控制;也可以在循环通路A的配管上设置可以感知液体流动的感应器,当感知到液体时进行控制。再有,在储液箱103或循环通路A的配管等处设置压力计,根据测定的压力进行切换控制。
在图8所示的时序图的第三控制状态(t3~t4),臭氧气体发生器处于OFF状态,第一控制单元113处于闭状态,第二控制单元116处于开状态,继续向混合单元102导入水等液体。
被导入混合单元102的液体,继续从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0被导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控制单元113切换到闭状态,配管a和配管c再次处于被封闭的状态的缘故,配管c或储液箱103等的气体或液体被混合单元102吸引。
因此,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的气体或液体通过循环通路A循环。其结果是,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部循环的液体使得,对附着在设在循环通路A上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的电极表面的氮氧化物等堆积物、或对附着于循环通路A的污垢的清洗成为可能。而且,在只使用臭氧气体发生器清洗模式的情况下,由于不使用第二控制单元116,所以在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不设置第二控制单元116的构成也是可以的。
接着就臭氧气体发生器干燥模式进行说明。臭氧气体发生器干燥模式是指,对附着于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水分或水蒸气进行干燥的模式,特别是指对附着在臭氧气体发生器的电极上的液体进行干燥的模式。
如图8的时序图的t4~t5期间所示,臭氧气体发生器处于OFF状态,第一控制单元113处于开状态,第二控制单元116处于闭状态,向混合单元102的导入口106导入水等液体。
被导入混合单元102的液体,经过配管b被导入到储液箱103,从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0被导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控制单元113处于开状态,空气等气体被从配管d的外部口114向混合单元102导入口107吸引。这时,因气体经过配管在臭氧气体发生器101内的流动,对臭氧气体发生器及配管进行干燥。特别是可以对附着在臭氧气体发生器101电极表面的水蒸气进行干燥。再有,被导入到混合单元102的导入口107的气体,与被导入到混合单元102的导入口106的水等液体混合后,从储液箱103的导出口110被导出。
另外,臭氧气体发生器干燥模式,不仅可以在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清洗模式后,也可以在臭氧液体生成模式后进行。作为公知,一般的臭氧气体发生器,与以湿度高的空气作为材料生成臭氧气体相比,以湿度低的空气作为材料生成臭氧气体的话可以生成更高浓度的臭氧气体。这是因为,电极表面附着水蒸气,导致与电极表面接触的氧气量减少;或者因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导致相对的氧气量减少等原因,造成臭氧气体发生效率低下。因此,臭氧气体发生器干燥模式抑制臭氧液体生成器内部的气体的湿度,对于提高臭氧气体发生效率是有效的。
根据上述说明,本发明能够对臭氧液体生成器,特别是对臭氧气体发生器的电极部堆积的氮氧化物进行清洗和干燥,使臭氧气体发生器的自我再生成为可能。
实验结果。
接下来利用图9的实验结果的说明图,来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清洗运作相关的清洗实验。实验是在图1的构成上,使用发生100mg/h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并向混合单元102导入2.5L/min的水,在经过了20小时的臭氧液体的生成后进行的。
臭氧气体浓度表示由臭氧气体发生器发生的臭氧气体的浓度,臭氧液体浓度是对从混合单元被导出的液体的臭氧浓度的测试值。“无清洗”表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经过20小时臭氧液体生成模式后的臭氧气体浓度和臭氧液体浓度的推移。“有清洗”表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经过20小时的臭氧液体生成模式后,在臭氧气体发生器清洗模式中让水循环2分钟进行清洗、在臭氧气体发生器干燥模式中干燥5分钟后的臭氧液体浓度和臭氧气体浓度的推移。
实验的结果,对于图9中的全部实验条件,“有清洗”所表示的结果相比“无清洗”所表示的结果,臭氧气体浓度和臭氧液体浓度都得到了高的结果。其原因在于,由于堆积于臭氧气体发生器的电极表面的氮氧化物和水蒸气被水除去,使得臭氧气体发生器的臭氧气体发生能力得到了恢复。因此,利用与本发明相关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可以恢复臭氧气体发生能力,使得长时间安定浓度的臭氧液体的生成成为可能。
实施例2。
图10是具有与本发明相关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净水器的概略图。净水器200包括,用于生成臭氧液体的臭氧液体生成器100、用于过滤水等液体的过滤单元201(和形成让水等液体流动的通路的配管),并具有:
臭氧液体生成通路B,其把自来水等液体导入臭氧液体生成器100生成臭氧液体,
和净水通路C,其把自来水等液体导入过滤单元201生成净水。
臭氧液体生成器100能够以通过配管被导入的水等液体为材料,导出臭氧液体。而且,由于臭氧液体生成器100与实施例1的构成相同,图上同样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过滤单元201,由UF膜(Ultrafiltration Membrane)过滤器等能够用来除去粒子的过滤器形成,能够将经过配管被导入的水等液体过滤并导出。
臭氧液体生成通路B由,用于导入液体的配管e和包含臭氧液体生成器100的配管f构成,净水通路C由配管e和配管g构成。配管e包含令其分歧为配管f和配管g的分歧点202,其被臭氧液体生成通路B和净水通路C这两个通路共有。配管f包含控制单元203,配管g包含控制单元204,其都能够控制各自配管内流动的液体的流动量。因此,净水器200可以在,生成臭氧液体的臭氧液体生成通路B和生成净水的净水通路C间切换。
而且,控制单元203、204可以是由电子阀构成,其与控制器205连接,进行电子的控制。再有,令控制器205与臭氧液体生成器100的控制器117共有,只用一个控制器对各个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的构成也是可以的。
再有,在配管e上,在分歧点202前,设置预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等的过滤单元206也是可以的。使用上述构成,就没有必要在两个通路上设置过滤器,能够更有效率地净水。
实施例2的运作说明。
利用图10来说明与实施例2相关的净水器200的运作。净水器200具有臭氧液体生成器模式和净水模式。
臭氧液体生成器模式下,向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导入水等液体,能够进行臭氧液体的生成、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清洗、或臭氧气体发生器的干燥;控制单元203处于开状态,控制单元204处于闭状态,从配管e导入液体。
被导入的液体,通过臭氧液体生成通路B的配管e及配管f被导入到臭氧液体生成器100内,又通过配管f被导出。由于与实施例1的臭氧液体生成器100的运作说明相同,这里省略对臭氧液体生成器的运作的说明。
接下来就净水模式进行说明。净水模式下,能够向过滤单元导入水等液体,并将其净水后导出;控制单元203处于闭状态,控制单元204处于开状态,从配管e导入液体。被导入的液体,通过净水通路C的配管e及配管g被导入到过滤单元201,在被过滤单元201过滤后,又通过配管g被导出。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在权力要求所表示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更,根据不同实施形态中各个被开示的技术手段的适当组合得到的实施例,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臭氧液体生成器,包含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用于混合上述臭氧气体和液体的混合单元和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使在上述臭氧气体发生器内循环液体的循环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臭氧液体生成器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设有能够控制气体流动的流动控制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储液箱有导入液体的导入口、导出液体的第一导出口、和与第一导出口相比对重力方向而言处于相对高位置的第二导出口,并且上述第二导出口与上述循环通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通路,在上述储液箱和上述流动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路内设有控制气体或液体流动的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单元包括:
导入通路,其用于导入液体;
连通通路,其与导入通路相连,与导入通路相比有比较小的口径;
导出通路,其与连通通路相连,与连通通路相比有比较大的口径;
上述混合单元,通过可以向连通通路导入气体的配管,与上述臭氧气体发生器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通路设有压送单元。
7.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净水器。
8.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和用于过滤液体的过滤装置的净水器,其可以在
把液体导入上述臭氧液体生成器生成臭氧液体的臭氧液体生成通路,和
把液体导入过滤装置过滤后导出的净水通路之间进行切换。
9.一种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清洗方法,其涉及的是,包含
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用于将上述臭氧气体和液体混合的混合单元、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箱、和与上述臭氧气体发生器相连接的循环通路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清洗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循环通路内使液体循环,来清洗上述臭氧气体发生器。
10.一种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清洗方法,其涉及的是,包含
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用于将上述臭氧气体和液体混合的混合单元、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箱、和与上述臭氧气体发生器相连接的循环通路的臭氧液体生成器的清洗方法,
其包含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向上述混合单元导入液体,使上述循环通路由于液体而处于密闭状态、
第二步,在第一步之后从上述循环通路,向上述臭氧液体生成器的外部导出气体、
第三步,在第二步之后使上述循环通路处于密闭状态,在上述臭氧气体发生器内通过上述循环通路使液体循环。
CN 201110261032 2011-01-21 2011-09-05 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 Pending CN102600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0464A JP5455942B2 (ja) 2011-01-21 2011-01-21 オゾン液生成器、浄水器及びその洗浄方法
JP2011-010464 2011-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0742A true CN102600742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1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61032 Pending CN102600742A (zh) 2011-01-21 2011-09-05 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55942B2 (zh)
CN (1) CN1026007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982A (zh) * 2015-03-23 2016-11-23 广州健之杰洁具有限公司 具有臭氧循环系统的浴缸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8708B2 (ja) * 2012-11-05 2016-07-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オゾン水生成装置
CN114680710A (zh) * 2020-12-25 2022-07-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483A (ja) * 1993-07-15 199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浴用循環処理装置
JPH1111909A (ja) * 1997-06-23 1999-01-19 Yuushin Eng Kk オゾン発生器
JP3846978B2 (ja) * 1997-08-05 2006-11-15 株式会社タクマ 脱臭用放電装置
JPH1147774A (ja) * 1997-08-07 1999-02-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
JP2001137862A (ja) * 1999-11-11 2001-05-22 Teeiku Wan Sogo Jimusho:Kk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
JP2001180916A (ja) * 1999-12-27 2001-07-03 Toshiba Corp オゾン発生器
JP3381705B2 (ja) * 2000-03-22 2003-03-0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オゾン水生成システム
CA2343670C (en) * 2001-04-11 2008-11-25 Air Liquide Canada Inc. Method of cleaning an ozone genera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982A (zh) * 2015-03-23 2016-11-23 广州健之杰洁具有限公司 具有臭氧循环系统的浴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48943A (ja) 2012-08-09
JP5455942B2 (ja)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50897B2 (ja) 水素水製造装置
KR101222455B1 (ko) 수소환원수 제조장치
JP4216892B1 (ja) 電解水の製造装置、電解水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解水
US10259728B2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separation and selective recomposition of ions
CN107849713B (zh) 用于电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的还原法和电解系统
WO2012166997A2 (en) Electrochemical reactor and process
KR101030721B1 (ko) 수소풍부수 제조장치
JP4420667B2 (ja) 電解式水素水生成装置
CN102600742A (zh) 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
JP2009072778A (ja) 電解水の製造装置、電解水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解水
AU2020200573A1 (en) Process for extraction and production of lithium salt products from brine
US20200263311A1 (en) Electrolyser arrangement
CN107428567A (zh) 电解水生成装置
WO2015058109A1 (en) Brine mining process
KR101741969B1 (ko) 실시간 대용량 수소수 제조장치
WO2013065355A1 (ja) オゾン液生成器及びオゾン液生成方法
CN208786104U (zh) 脱除有机胺液中热稳盐的系统
KR102591796B1 (ko) 이온 드라이브를 이용한 축전식 해수 담수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9752632U (zh) 一种制备高纯度有机碱的两隔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
WO2013136467A1 (ja) オゾン液生成器、浄水器およびその洗浄方法
EP3299342B1 (en) Dehydrogenation tank for ballast water treatment system having same
KR102046477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처리방법
CN202542919U (zh) 一种氢氧气体直接外排的无膜电去离子系统
Mukimin The Energy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Treatment of ML-MFC Using High Organic Content Wastewater
CN203699931U (zh) 一种用于氮化炉的氨气纯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