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9978B -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79978B CN102579978B CN2012100465404A CN201210046540A CN102579978B CN 102579978 B CN102579978 B CN 102579978B CN 2012100465404 A CN2012100465404 A CN 2012100465404A CN 201210046540 A CN201210046540 A CN 201210046540A CN 102579978 B CN102579978 B CN 1025799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blood
-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 medicine composition
- chinese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配方及质量配比为:川芎∶当归∶川断∶儿茶∶大黄∶冰片∶郁金∶姜黄∶泽兰=3∶4∶4∶4∶5∶1∶2∶2∶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君臣佐使组方。大黄为君药活血化瘀,当归、川断、儿茶为臣药以补气血,强筋骨、化瘀结,川芎、泽兰为佐药,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郁金、冰片、姜黄为使药以行气化瘀。全方共奏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采用中药组合物穴位贴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给药方法方便,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该药痊愈为52.5%,好转为36.1%;总有效率为88.6%,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药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是一种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病症。本病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故又称为“五十肩”。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故又称为“冻结肩”或“肩凝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睡卧露肩当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故又称为“漏肩风”。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广义的肩关节是由胸锁关节、锁骨、肩锁关节、肩胛骨、盂肱关节、肱骨近端以及肩胛胸壁关节共同组成的复杂结构盂肱关节及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协同运动使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超过人体任何其他关节,而肩关节的功能实现与其解剖特点相适应。
临床表现如下:
1、肩关节疼痛: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疼痛(以单侧多见),初期疼痛轻,以后逐渐加剧,中期肩关节疼痛剧烈时为刀割样痛,难以忍受,并向颈部、头部及上肢放射,可至手部。疼痛白天轻夜晚重,多数患者夜间因肩部疼痛而影响睡眠。
2、活动功能障碍: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功能受限,梳头、穿衣等日常活动难于进行。
3、后期患肩无明显疼痛或痠痛,活动障碍,关节固定,局部肌肉萎缩明显。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
1、气血不足:年老体虚或劳累过度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筋脉拘急而不用。
2、外伤筋骨: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3、外感风寒湿邪:睡卧露肩或久居湿地,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脉络拘急而痛。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
1、肩关节退行性改变,血液供应较差,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滑膜上神经网受到炎性刺激时,常会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也都受炎症侵犯。反复或持久出现的渗出物影响,使肩关节粘连。
2、劳损:频繁活动,各方面挤压、摩擦,导致肩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进而出现肩周软组织粘连,韧带、肌腱、关节囊的炎性改变得不到有效治疗,久之则发生粘连、腱袖钙化,最后发展成肩周炎。
国内肩周炎的治疗主要以手法治疗、中药治疗、注射疗法、针灸疗法、物理疗法、针刀疗法、综合疗法、功能锻炼等八个方面为主,但仍存在疗程长、显效慢、某些疗法对患者有较高的适应要求等不尽人意的地方。提出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针对症状、体征,病程、患者体质等因素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好治疗机。同时期待对肩周炎的病因病理有新的揭示,并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问世,为广大患者服务。(参考文献,颜东颈腰痛杂志2000,21(2):P.164~166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近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丰富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药物,本发明提供了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及质量配比为:川芎∶当归∶川断∶儿茶∶大黄∶冰片∶郁金∶姜黄∶泽兰为3∶4∶4∶4∶5∶1∶2∶2∶3。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用于跌扑肿痛,风湿痹痛。”《中药大辞典》记载其提取物川芎嗪静注可增加家兔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量和微血管开放数目,在体处对由二磷酸腺苷、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家兔和人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使己聚集的血小板迅速解聚。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是补血活血、风湿痹痛、跌扑损伤。《注解伤寒论》记载:“通脉”。同时,现代研究记载当归煎剂耳血管灌注流可使家兔血管舒张,水提醇沉液静注可使麻醉犬动脉压下降,冠脉、脑动脉和股动脉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
川断,味苦、辛、微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养筋骨,通关节,和血脉。用于肾虚腰痛,足膝无力,风寒湿痹而肝肾不足、血脉不利者。《本草汇言》:“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所伤之筋骨非此不养,所滞之关节非此不利……”
儿茶,苦、涩,微寒。归肺经。功能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皮下埋入40mg儿茶5h局部无明显刺激反应,表明儿茶有一定镇痛作用儿茶精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于二磷酸腺苷、氨基酸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儿茶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医学入门》记载:“消血,治一切疮毒。”《药材资料汇编》:“疗火伤,消炎定痛。”
大黄,性味苦,寒。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功效:祛瘀主治:跌打损伤。用于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濒湖集简方》记载其“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
冰片,性味辛苦,凉。入心、肺经。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会约医镜》记载其″治肢节疼痛。″有报告指出,冰片应用于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而有某些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痛。
郁金,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本草备要》记载其“行气,解郁;泄血,破瘀。”《本草汇言》记载其“郁金,清气化痰,散瘀血之药也。”
姜黄,性味辛、苦,温,归脾、肝经。功能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戴原礼《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现代研究表明,姜黄煎剂有镇痛作用.姜黄素能防止甲醛性关节炎时大鼠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升高。
泽兰,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治跌打损伤。《濒湖集简方》记载其“治疮肿初起,及损伤瘀肿。”
本发明以君臣佐使组方。大黄为君药活血化瘀,当归、川断、儿茶为臣药以补气血,强筋骨、化瘀结,川芎、泽兰为佐药,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郁金、冰片、姜黄为使药以行气化瘀。全方共奏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具有行气活血、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通过临床及药理研究已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十分有效。
黄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性的特性,上述诸药佐以辛散温通之黄酒,增强其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之效,同时借助黄酒发散的作用,更好的帮助药效透过皮肤,通过经络直达病所。
肩髃,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穴下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肩贞,出自《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皮下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及肩关节周围炎等。抬肩,经外奇穴,位于上肢部,肩峰下1.5寸,垂臂取之,主治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臂膈,手阳明络之交会穴位于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含脂肪组织,该肌由臂丛后束腋神经支配。功用为通经通络,主治病症: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以上四穴分布在肩关节的四周,而且其功用均可以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故联合应用可取得良效。
本发明提供的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把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按照川芎3g,当归4g,川断4g,儿茶4g,大黄5g,冰片1g,郁金2g,姜黄2g,泽兰3g的配比量为一付药量,加黄酒调匀成糊状,均匀涂敷于等大的医学上可以接受的无菌胶布上,敷于人体双侧的肩髃、肩贞、抬肩、臂膈、肾俞,腰眼、委中及腰阳关穴。留置6小时后揭下。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为2日。
禁忌:对本中药组合物皮肤过敏者禁用。
疗效判定: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规定:
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按照上述规定,使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1例。其中,男16例,女45例;年龄46~69岁;病程15天~38个月,平均5.85个月。
61例临床病例,10天为1个疗程,根据实际情况,患者用药分别为3-5个疗程。
痊愈为52.5%;共32人,男6例,女26例;年龄46~60岁,病程15天~10个月。
好转为36.1%,共22人,男6例,女16例,年龄56~65岁,病程5个月~20个月。
未愈为11.4%;共7人,男4例,女3例;年龄54~69岁,病程10个月~38个月。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君臣佐使组方。大黄为君药活血化瘀,当归、川断、儿茶为臣药以补气血,强筋骨、化瘀结,川芎、泽兰为佐药,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郁金、冰片、姜黄为使药以行气化瘀。全方共奏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具有行气活血、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贴敷于人体双侧的肩髃、肩贞、抬肩、臂膈、肾俞,腰眼、委中及腰阳关穴。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采用中药组合物穴位贴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缓解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症状,促进肌纤维粘连分解、减缓软组织纤维化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减轻其治疗该病所产生的经济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给药方法方便,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该药痊愈为52.5%,好转为36.1%;总有效率为88.6%,是一种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及质量配比为:川芎3g,当归4g,川断4g,儿茶4g,大黄5g,冰片1g,郁金2g,姜黄2g,泽兰3g。
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把所述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加黄酒调匀成糊状,均匀涂敷于等大的医学上可以接受的无菌胶布上,敷于人体双侧的肩髃、肩贞、抬肩、臂膈、肾俞,腰眼、委中及腰阳关穴。留置6小时后揭下。10天为一个疗程。
禁忌:对本中药组合物皮肤过敏者禁用。患者用药分别为3-5个疗程。
Claims (2)
1.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及质量配比为:川芎∶当归∶川断∶儿茶∶大黄∶冰片∶郁金∶姜黄∶泽兰=3∶4∶4∶4∶5∶1∶2∶2∶3。
2.如权利例要求1所述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及质量为:川芎3g,当归4g,川断4g,儿茶4g,大黄5g,冰片1g,郁金2g,姜黄2g,泽兰3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465404A CN102579978B (zh) | 2012-02-28 | 2012-02-28 |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465404A CN102579978B (zh) | 2012-02-28 | 2012-02-28 |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9978A CN102579978A (zh) | 2012-07-18 |
CN102579978B true CN102579978B (zh) | 2013-11-27 |
Family
ID=4646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465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978B (zh) | 2012-02-28 | 2012-02-28 |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799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5299B (zh) * | 2013-11-13 | 2016-09-21 | 北京理工大学 | 利用外观测信息的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对准及误差修正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3882A (zh) * | 2002-05-30 | 2002-12-11 | 魏宗熙 | 筋骨活血膏 |
CN1432377A (zh) * | 2002-01-15 | 2003-07-30 | 韦节民 | 一种治疗风湿病症和腰肌劳损外用膏药及制备方法 |
CN1628792A (zh) * | 2004-08-24 | 2005-06-22 | 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 | 复方川芎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204570A (zh) * | 2006-12-20 | 2008-06-25 | 高山 | 痹痛药贴及其制法 |
CN101850087A (zh) * | 2009-12-31 | 2010-10-06 | 潘畅 | 用于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2012
- 2012-02-28 CN CN2012100465404A patent/CN10257997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2377A (zh) * | 2002-01-15 | 2003-07-30 | 韦节民 | 一种治疗风湿病症和腰肌劳损外用膏药及制备方法 |
CN1383882A (zh) * | 2002-05-30 | 2002-12-11 | 魏宗熙 | 筋骨活血膏 |
CN1628792A (zh) * | 2004-08-24 | 2005-06-22 | 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 | 复方川芎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204570A (zh) * | 2006-12-20 | 2008-06-25 | 高山 | 痹痛药贴及其制法 |
CN101850087A (zh) * | 2009-12-31 | 2010-10-06 | 潘畅 | 用于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中医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金文勇;《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10;第27卷(第5期);759-760 * |
张京.消炎止痛液治疗肩周炎.《中医药信息》.1987, |
李俊海.肩关节周围炎治疗常用药及其组方规律.《中医正骨》.1998,第10卷(第3期),42. |
消炎止痛液治疗肩周炎;张京;《中医药信息》;19870415 * |
肩关节周围炎治疗常用药及其组方规律;李俊海;《中医正骨》;19980620;第10卷(第3期);42 * |
金文勇.中医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第27卷(第5期),759-76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9978A (zh) | 2012-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3860A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膏药 | |
CN103463349A (zh) | 一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705670A (zh) | 一种祛风除湿止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87220A (zh) |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 | |
CN104083457B (zh) | 治疗气虚体弱型腰肌劳损骨科药酒的制备方法 | |
CN102727833A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膏药 | |
CN102698092A (zh) |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895601A (zh) | 一种治疗颈肩部疼痛的药物 | |
CN104771740A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039245A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外用中药矿泉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79634B (zh) |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
CN102579978B (zh) |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 |
CN103169822A (zh) | 滑膜炎回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43359A (zh) |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药酒 | |
CN103585483B (zh) | 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26977A (zh) | 一种具有祛风除湿和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 | |
CN101804108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112474A (zh) | 一种浸泡治疗脑瘫的中草药制剂 | |
CN104771469A (zh) | 一种治疗踝部软组织损伤的外用中药 | |
CN109806351A (zh) | 颈肩腰腿痛温敷散 | |
CN109731047A (zh) |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风寒湿痹痛、颈肩腰腿痛的筋骨疼痛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2228583B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用于制备抗风湿止痛药物的用途 | |
CN108939015A (zh) | 颈椎复原药枕枕芯 | |
CN102406789B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膏药 | |
CN115040588A (zh) | 一种通解十二经筋痹症的中药、其制法及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