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7777A -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77777A CN102577777A CN2011100027513A CN201110002751A CN102577777A CN 102577777 A CN102577777 A CN 102577777A CN 2011100027513 A CN2011100027513 A CN 2011100027513A CN 201110002751 A CN201110002751 A CN 201110002751A CN 102577777 A CN102577777 A CN 1025777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hizome
- seedling
- radix glycyrrhizae
- production method
- rootst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根茎的处理、根茎的种植,其中,选地以砂质土壤或疏松的红壤土为宜,根茎繁殖根茎繁殖宜在春秋季采挖甘草,选其粗根入药,将较细的根茎,截成长7-10cm的小段,每段带有根芽1个以上和须根,在垄上开10cm左右的沟两条,按株距10cm将根茎平摆于沟内,出苗前要经常保持湿润。埋条后不要马上浇水,待苗将要出土时再浇足水即可每667平方米用种秧75~100kg。通过本技术解决了同类产品发芽率低的缺点,品种不容易变异的优点,和因播种时间,温度高低,导致出苗速度慢,苗弱,保苗率也不高的缺点,生产植株旺盛,大面积推广后采挖方便,该技术简单容易接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播种种植的甘草,发芽率低,以及因用种子繁殖而导致品种遗传变异,失去原有品种的纯度。种子繁殖由于甘草种子皮质硬而厚,不易出苗,播种前用碎沙子与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后,发芽率达才为85%左右。甘草是深根植物,如果播种保苗技术掌握不好,直播甘草生长不整齐,影响商品质量;而且,直播甘草根深达65~70厘米,采挖不便。保苗和采挖机械是限制直播甘草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甘草的微段繁殖可以提高甘草种植的成活率,保证品种的纯正性,抗病虫害率提高,大大缩短了采挖的时间,以及甘草采挖时的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提供一种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根茎的处理、根茎的种植,
其中,选地以砂质土壤或疏松的红壤土为宜,每667平方米施厩肥3000kg,在秋季深翻40~50cm,耙细整平,做高垄,垄宽40~50cm,沟宽30~35cm,
根茎繁殖根茎繁殖宜在春秋季采挖甘草,选其粗根入药,将较细的根茎,截成长7-10cm的小段,每段带有根芽1个以上和须根,萘乙酸350ppm、吲哚丁酸350ppm、0.4%高锰酸钾、退菌特1500ppm、1%蔗糖混合液浸泡30分钟速蘸处理。
在垄上开10cm左右的沟两条,按株距10cm将根茎平摆于沟内,出苗前要经常保持湿润。埋条后不要马上浇水,待苗将要出土时再浇足水即可每667平方米用种秧75~100kg。
通过本技术解决了同类产品发芽率低的缺点,品种不容易变异的优点,和因播种时间,温度高低,导致出苗速度慢,苗弱,保苗率也不高的缺点,生产植株旺盛,大面积推广后采挖方便,该技术简单容易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根茎的处理、根茎的种植,
其中,选地以砂质土壤或疏松的红壤土为宜,每667平方米施厩肥3000kg,在秋季深翻40~50cm,耙细整平,做高垄,垄宽40~50cm,沟宽30~35cm,
根茎繁殖根茎繁殖宜在春秋季采挖甘草,选其粗根入药,将较细的根茎,截成长7-10cm的小段,每段带有根芽1个以上和须根,萘乙酸350ppm、吲哚丁酸350ppm、0.4%高锰酸钾、退菌特1500ppm、1%蔗糖混合液浸泡30分钟速蘸处理。
在垄上开10cm左右的沟两条,按株距10cm将根茎平摆于沟内,出苗前要经常保持湿润。埋条后不要马上浇水,待苗将要出土时再浇足水即可每667平方米用种秧75~100kg。
通过本技术解决了同类产品发芽率低的缺点,品种不容易变异的优点,和因播种时间,温度高低,导致出苗速度慢,苗弱,保苗率也不高的缺点,生产植株旺盛,大面积推广后采挖方便,该技术简单容易接受。
本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熟悉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
1.甘草微段生产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根茎的处理、根茎的种植,
其中,选地以砂质土壤或疏松的红壤土为宜,每667平方米施厩肥3000kg,在秋季深翻40~50cm,耙细整平,做高垄,垄宽40~50cm,沟宽30~35cm,
根茎繁殖根茎繁殖宜在春秋季采挖甘草,选其粗根入药,将较细的根茎,截成长7-10cm的小段,每段带有根芽1个以上和须根,萘乙酸350ppm、吲哚丁酸350ppm、0.4%高锰酸钾、退菌特1500ppm、1%蔗糖混合液浸泡30分钟速蘸处理,
在垄上开10cm左右的沟两条,按株距10cm将根茎平摆于沟内,出苗前要经常保持湿润,埋条后不要马上浇水,待苗将要出土时再浇足水即可每667平方米用种秧75~100k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027513A CN102577777A (zh) | 2011-01-07 | 2011-01-07 |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027513A CN102577777A (zh) | 2011-01-07 | 2011-01-07 |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7777A true CN102577777A (zh) | 2012-07-18 |
Family
ID=46467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027513A Pending CN102577777A (zh) | 2011-01-07 | 2011-01-07 |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7777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8690A (zh) * | 2014-05-29 | 2014-08-20 | 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缩短甘草种子结实期的繁育方法 |
CN105284387A (zh) * | 2015-11-16 | 2016-02-03 | 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厚叶五味子根部产量的组合物及栽培方法 |
CN106472061A (zh) * | 2016-09-20 | 2017-03-08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 |
CN113079963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美康中药材有限公司 | 一种胀果甘草的种植方法 |
-
2011
- 2011-01-07 CN CN2011100027513A patent/CN102577777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及华: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河北林业科技》 * |
广东星火计划网: "甘草的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 http://www.xinnong.com/jishu/yaocai/z902379/", 《新农网》 * |
新浪博客: "吲哚丁酸萘乙酸ABT等常规生根剂与通用强力生根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13fd430100jhqx.html", 《新浪博客》 * |
贾士龙: "甘草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四川农业科技》 * |
陈芳等: "甘草根茎繁殖技术研究", 《石河子大学学报》 * |
魏灵芝等: "甘草栽培及其新功能", 《中国林副特产》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8690A (zh) * | 2014-05-29 | 2014-08-20 | 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缩短甘草种子结实期的繁育方法 |
CN103988690B (zh) * | 2014-05-29 | 2016-05-04 | 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缩短甘草种子结实期的繁育方法 |
CN105284387A (zh) * | 2015-11-16 | 2016-02-03 | 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厚叶五味子根部产量的组合物及栽培方法 |
CN105284387B (zh) * | 2015-11-16 | 2018-06-19 | 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厚叶五味子根部产量的组合物及栽培方法 |
CN106472061A (zh) * | 2016-09-20 | 2017-03-08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 |
CN113079963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美康中药材有限公司 | 一种胀果甘草的种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56969B (zh) | 小麦少耕深松精密耕作机 | |
CN103229692A (zh) | 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 | |
WO2017031686A1 (zh) | 一种油菜种植方法 | |
CN106105745A (zh) | 烟草的种植方法 | |
CN102939849A (zh) | 一种西瓜高产的种植方法 | |
CN105475078A (zh) | 一种长柄扁桃的种植方法 | |
CN105309157A (zh) | 一种银杏树的栽培方法 | |
CN103597991A (zh) | 一种大蒜沼液浸种种植法 | |
CN104255278A (zh) |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技术方法 | |
CN111328647B (zh) | 一种控制退化泥炭地非目标种并促进优势植被重建的方法 | |
CN110999735A (zh) | 一种中重度盐碱地芦笋根际避盐栽培方法 | |
CN102907222B (zh) | 金银草的栽培方法 | |
CN104798561A (zh) | 一种鸡毛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方法 | |
CN102577777A (zh) | 甘草微段生产方法 | |
CN110036852A (zh) | 一种长山药横生高产的种植方法 | |
CN102187801A (zh) | 白泥土造林的方法 | |
CN104604491A (zh) | 半夏的栽培方法 | |
CN105432276A (zh) | 一种黄秋葵的育苗技术 | |
CN104054500A (zh) | 芋头的高产省工栽培方法 | |
CN108551953A (zh) | 四翅滨藜接种肉苁蓉的方法 | |
CN103797992A (zh) | 一种苹果、甘薯、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 |
CN103416178A (zh) | 一种苦丁茶的矮化种植方法 | |
CN102598995A (zh) | 花荵的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7667795B (zh) | 一种缩短通关藤花龄和提高开花率的方法 | |
CN113016473A (zh) | 一种幼龄茶树绿色高效除草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