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8065B - 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及制热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及制热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38065B CN102538065B CN201210025683.7A CN201210025683A CN102538065B CN 102538065 B CN102538065 B CN 102538065B CN 201210025683 A CN201210025683 A CN 201210025683A CN 102538065 B CN102538065 B CN 1025380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ot water
- solar
- air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预备空气源热泵机组;2)预备太阳能热水机;3)预备热水箱;4)预备控制系统;还公开了一种实施该方法的制热水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洁,成本低,易于实现,能快速制备出所需温度的热水;本发明提供的制热水系统设计巧妙,合理充分利用能源,将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空气源,且能有效保证热水的供应质量,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需的热水,不仅达到节能目的,还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利于节能环保,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便利,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热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及制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来加热热水,太阳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在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太阳能的应用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利用太阳能来生产热水,其温度在夜晚及阴天很难达到用户的要求,人们通常采用电辅助加热或燃气加热设备来加以改进,设备成本及运行费用高,且不便于控制。
公开号为CN10210919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根据天气预报及逐时负荷预测确定利用太阳、高效热泵及低谷电优化组合的节能型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是根据不同天气的环境条件及电网的负荷条件,来确定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加热,需要由太阳能集热器、热泵及电加热器来组成,整个系统结构复杂,设备成本及运行费用高,且只单独利用一种能源,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洁,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且能有效保证热水的供应质量的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制热水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备空气源热泵机组,用于从空气或自然环境中吸取低温热能,经空气源热泵机组中的热交换装置转变为高温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制得热水;
(2)预备太阳能热水机组,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制得热水;
(3)预备热水箱,该热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用来储存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所制得的热水并能将该热水输出,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需的热水;
(4)预备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的工作状态,以获得相应温度的热水。
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预备多组空气源热泵机,将该些空气源热泵机并排,并相互连通,且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
(1.2)预备一主热泵循环泵及一备用热泵循环泵,将所述主热泵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上,将所述备用热泵循环泵与该主热泵循环泵并联,制得空气源热泵机组。
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制备太阳能真空管矩阵,该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包括一具有倾斜面的支架及多根横向均匀并排在该支架的倾斜面上的太阳能真空管;
(2.2)重复步骤(2.1),直至制得所需数量的太阳能真空管矩阵;
(2.3)将该些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并排,并使其相互连通,制得太阳能热水机组;
(2.4)将太阳能热水机组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并使支架的倾斜面朝向太阳,将该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与冷水进水管相连接;
(2.5)预备一主太阳能循环泵及一备用太阳能循环泵,将所述主太阳能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将所述备用太阳能循环泵该主太阳能循环泵并联。
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预备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将该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并排,并使其相互连接,制得热水箱,该热水箱连接有热水输出水管;
(3.2)将第一隔热箱体与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将第二隔热箱体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相连,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
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制备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冷热水混合阀、冷水补水电磁阀、回水电磁阀、主恒压供水泵和备用恒压供水泵;
(4.2)将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
(4.3)将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箱体上;
(4.4)将冷水补水电磁阀设置在冷水进水管与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的连接处;
(4.5)通过冷热水混合阀使冷水进水管与热水输出水管相连接;
(4.5)将主恒压供水泵、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热水输出水管上,将备用恒压供水泵与主恒压供水泵相并连;
(4.6)使热水输出水管与所述热水箱形成回水回路,将回水电磁阀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回水回路上。
所述的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
(4.7)使用时,PLC可编程控制器每天以小时为单位记录用水量,作为历史使用热水数据;并能日后根据该历史使用热水数据来判断是否要补水;
(4.8)若有充足阳光让太阳能热水机组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时,PLC可编程控制器不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
(4.9)若在无法预知是否有充足阳光让太阳能热水机组产生热水,且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热水箱的水位已趋向低于低水位时,PLC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历史使用热水数据来判断所剩的热水量是否可以满足未来N小时所需的热水,若可以,则无需补水,以等待太阳再利用太阳能产热水,以避免补充冷水而需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反之,PLC可编程控制器则启动冷水补水电磁阀对热水箱进行补给冷水,直至热水箱的热水量能满足未来N小时所需的热水量时,然后停止补给冷水;若热水箱的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以对热水箱的水进行加热,以保证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
其中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产水量V1与热水箱的蓄水量V2和N小时所需的热水量V3的关系式如下:
V1×N+V2=V3
(4.10)若有充足阳光,但太阳能热水机组仍不能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以保证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
(4.11)若第四温度传感器感应热水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回水电磁阀,强制加水,使热水返回热水箱进行新一轮的加热,直至水温升至预定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关闭回水电磁阀,实现输出所需温度的热水;
重复步骤(4.8)~(4.11)中的一项或多项,实现持续制得所需温度的热水。
一种实施上述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的制热水系统,其包括热水箱、控制系统及分别与该控制系统相连并受其控制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所述热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多组空气源热泵机、一主热泵循环泵及一备用热泵循环泵,该些空气源热泵机并排,并相互连通,且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所述主热泵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上,所述备用热泵循环泵与该主热泵循环泵并联;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包括多组太阳能真空管矩阵、一主太阳能循环泵及一备用太阳能循环泵,该些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并排,并相互连通,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包括一具有倾斜面的支架及多根横向均匀并排在该支架的倾斜面上的太阳能真空管,太阳能热水机组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该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与冷水进水管相连接;所述主太阳能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所述备用太阳能循环泵该主太阳能循环泵并联。
所述热水箱包括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该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并排,并相互连接,第一隔热箱体与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第二隔热箱体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相连,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冷热水混合阀、冷水补水电磁阀、回水电磁阀、主恒压供水泵和备用恒压供水泵,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箱体上,冷水补水电磁阀设置在冷水进水管与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的连接处,冷水进水管通过冷热水混合阀与热水输出水管相连接,主恒压供水泵、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热水输出水管上,备用恒压供水泵与主恒压供水泵相并连,热水输出水管与所述热水箱形成回水回路,所述回水电磁阀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回水回路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洁,成本低,易于实现,能快速制备出所需温度的热水;本发明提供的制热水系统设计巧妙,合理充分利用能源,将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空气源,且能有效保证热水的供应质量,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需的热水,不仅达到节能目的,还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利于节能环保,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便利,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备空气源热泵机组1,用于从空气或自然环境中吸取低温热能,经空气源热泵机组1中的热交换装置转变为高温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制得热水;
(2)预备太阳能热水机组2,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制得热水;
(3)预备热水箱3,该热水箱3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和太阳能热水机组2相连,用来储存空气源热泵机组1和太阳能热水机组2所制得的热水并能将该热水输出,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需的热水;
(4)预备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1和太阳能热水机组2的工作状态,以获得相应温度的热水。
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预备多组空气源热泵机11,将该些空气源热泵机11并排,并相互连通,且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3相连接,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
(1.2)预备一主热泵循环泵13及一备用热泵循环泵14,将所述主热泵循环泵13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上,将所述备用热泵循环泵14与该主热泵循环泵13并联,制得空气源热泵机组1。
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制备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该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包括一具有倾斜面的支架及多根横向均匀并排在该支架的倾斜面上的太阳能真空管;
(2.2)重复步骤(2.1),直至制得所需数量的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
(2.3)将该些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并排,并使其相互连通,制得太阳能热水机组2;
(2.4)将太阳能热水机组2与所述热水箱3相连接,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并使支架的倾斜面朝向太阳,将该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与冷水进水管相连接;
(2.5)预备一主太阳能循环泵23及一备用太阳能循环泵24,将所述主太阳能循环泵23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上,将所述备用太阳能循环泵24该主太阳能循环泵23并联。
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预备第一隔热箱体31和第二隔热箱体32,将该第一隔热箱体31和第二隔热箱体32并排,并使其相互连接,制得热水箱3,该热水箱3连接有热水输出水管4;
(3.2)将第一隔热箱体31与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2相连,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将第二隔热箱体32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相连,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
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制备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第一压力传感器55、第二压力传感器56、第三压力传感器57、冷热水混合阀58、冷水补水电磁阀59、回水电磁阀60、主恒压供水泵61和备用恒压供水泵62;
(4.2)将第一温度传感器5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55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上;
(4.3)将第二温度传感器5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6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箱体32上;
(4.4)将冷水补水电磁阀59设置在冷水进水管5与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的连接处;
(4.5)通过冷热水混合阀58使冷水进水管5与热水输出水管4相连接;
(4.5)将主恒压供水泵61、第三温度传感器5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57设置在热水输出水管4上,将备用恒压供水泵62与主恒压供水泵61相并连;
(4.6)使热水输出水管4与所述热水箱3形成回水回路,将回水电磁阀60和第四温度传感器54设置在该回水回路上。
所述的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
(4.7)使用时,PLC可编程控制器每天以小时为单位记录用水量,作为历史使用热水数据;并能日后根据该历史使用热水数据来判断是否要补水;
(4.8)若有充足阳光让太阳能热水机组2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时,PLC可编程控制器不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1;
(4.9)若在无法预知是否有充足阳光让太阳能热水机组2产生热水,且第二压力传感器56感应热水箱3的水位已趋向低于低水位时,PLC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历史使用热水数据来判断所剩的热水量是否可以满足未来N小时所需的热水,若可以,则无需补水,以等待太阳再利用太阳能产热水,以避免补充冷水而需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1;反之,PLC可编程控制器则启动冷水补水电磁阀59对热水箱3进行补给冷水,直至热水箱3的热水量能满足未来N小时所需的热水量时,然后停止补给冷水;若热水箱3的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1,以对热水箱3的水进行加热,以保证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
其中空气源热泵机组1的产水量V1与热水箱3的蓄水量V2和N小时所需的热水量V3的关系式如下:
V1×N+V2=V3
(4.10)若有充足阳光,但太阳能热水机组2仍不能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1,以保证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
(4.11)若第四温度传感器54感应热水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回水电磁阀60,强制加水,使热水返回热水箱3进行新一轮的加热,直至水温升至预定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关闭回水电磁阀60,实现输出所需温度的热水;
重复步骤(4.8)~(4.11)中的一项或多项,实现持续制得所需温度的热水。
一种实施上述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的制热水系统,其包括热水箱3、控制系统及分别与该控制系统相连并受其控制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和太阳能热水机组2,所述热水箱3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和太阳能热水机组2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包括多组空气源热泵机11、一主热泵循环泵13及一备用热泵循环泵14,该些空气源热泵机11并排,并相互连通,且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3相连接,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所述主热泵循环泵13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上,所述备用热泵循环泵14与该主热泵循环泵13并联;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2包括多组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一主太阳能循环泵23及一备用太阳能循环泵24,该些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并排,并相互连通,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包括一具有倾斜面的支架及多根横向均匀并排在该支架的倾斜面上的太阳能真空管,太阳能热水机组2与所述热水箱3相连接,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该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与冷水进水管5相连接;所述主太阳能循环泵23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上,所述备用太阳能循环泵24该主太阳能循环泵23并联。所述热水箱3包括第一隔热箱体31和第二隔热箱体32,该第一隔热箱体31和第二隔热箱体32并排,并相互连接,第一隔热箱体31与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2相连,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第二隔热箱体32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相连,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第一压力传感器55、第二压力传感器56、第三压力传感器57、冷热水混合阀58、冷水补水电磁阀59、回水电磁阀60、主恒压供水泵61和备用恒压供水泵62,第一温度传感器5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55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22上,第二温度传感器5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6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箱体32上,冷水补水电磁阀59设置在冷水进水管5与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12的连接处,冷水进水管5通过冷热水混合阀58与热水输出水管4相连接,主恒压供水泵61、第三温度传感器5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57设置在热水输出水管4上,备用恒压供水泵62与主恒压供水泵61相并连,热水输出水管4与所述热水箱3形成回水回路,所述回水电磁阀60和第四温度传感器54设置在该回水回路上。冷热水混合阀58开度由PLC可编程控制器利用PID运算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1包括三组空气源热泵机11,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2包括四组太阳能真空管矩阵21;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所需热水的功率来相应设定空气源热泵机及太阳能真空管矩阵的数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洁,成本低,易于实现,能快速制备出所需温度的热水;本发明提供的制热水系统设计巧妙,合理充分利用能源,将空气源热泵机组1和太阳能热水机组2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空气源,且能有效保证热水的供应质量,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需的热水,不仅达到节能目的,还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利于节能环保,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便利,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系统及制热水方法,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备空气源热泵机组,用于从空气或自然环境中吸取低温热能,经空气源热泵机组中的热交换装置转变为高温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制得热水;
(2)预备太阳能热水机组,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以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的温度,实现制得热水;
(3)预备热水箱,该热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用来储存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所制得的热水并能将该热水输出,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需的热水;预备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将该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并排,并使其相互连接,制得热水箱,该热水箱连接有热水输出水管;将第一隔热箱体与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将第二隔热箱体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相连,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
(4)预备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的工作状态,以获得相应温度的热水;
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制备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一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冷热水混合阀、冷水补水电磁阀、回水电磁阀、主恒压供水泵和备用恒压供水泵;
(4.2)将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
(4.3)将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箱体上;
(4.4)将冷水补水电磁阀设置在冷水进水管与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的连接处;
(4.5)通过冷热水混合阀使冷水进水管与热水输出水管相连接;
(4.6)将主恒压供水泵、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热水输出水管上,将备用恒压供水泵与主恒压供水泵相并连;
(4.7)使热水输出水管与所述热水箱形成回水回路,将回水电磁阀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回水回路上;
(4.8)使用时,PLC可编程控制器每天以小时为单位记录用水量,作为历史使用热水数据;并能日后根据该历史使用热水数据来判断是否要补水;
(4.9)若有充足阳光让太阳能热水机组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时,PLC可编程控制器不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
(4.10)若在无法预知是否有充足阳光让太阳能热水机组产生热水,且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热水箱的水位已趋向低于低水位时,PLC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历史使用热水数据来判断所剩的热水量是否可以满足未来N小时所需的热水,若可以,则无需补水,以等待太阳再利用太阳能产热水,以避免补充冷水而需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反之,PLC可编程控制器则启动冷水补水电磁阀对热水箱进行补给冷水,直至热水箱的热水量能满足未来N小时所需的热水量时,然后停止补给冷水;若热水箱的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以对热水箱的水进行加热,以保证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
其中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产水量V1与热水箱的蓄水量V2和N小时所需的热水量V3的关系式如下:
V1×N+V2=V3
(4.11)若有充足阳光,但太阳能热水机组仍不能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以保证产生所需温度的热水;
(4.12)若第四温度传感器感应热水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启动回水电磁阀,强制加水,使热水返回热水箱进行新一轮的加热,直至水温升至预定温度时,PLC可编程控制器关闭回水电磁阀,实现输出所需温度的热水;
重复步骤(4.9)~(4.12)中的一项或多项,实现持续制得所需温度的热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预备多组空气源热泵机,将该些空气源热泵机并排,并相互连通,且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
(1.2)预备一主热泵循环泵及一备用热泵循环泵,将所述主热泵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上,将所述备用热泵循环泵与该主热泵循环泵并联,制得空气源热泵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制备太阳能真空管矩阵,该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包括一具有倾斜面的支架及多根横向均匀并排在该支架的倾斜面上的太阳能真空管;
(2.2)重复步骤(2.1),直至制得所需数量的太阳能真空管矩阵;
(2.3)将该些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并排,并使其相互连通,制得太阳能热水机组;
(2.4)将太阳能热水机组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并使支架的倾斜面朝向太阳,将该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与冷水进水管相连接;
(2.5)预备一主太阳能循环泵及一备用太阳能循环泵,将所述主太阳能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将所述备用太阳能循环泵与该主太阳能循环泵并联。
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的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水箱、控制系统及分别与该控制系统相连并受其控制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所述热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所述热水箱包括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该第一隔热箱体和第二隔热箱体并排,并相互连接,第一隔热箱体与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相连,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第二隔热箱体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相连,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每天以小时为单位记录用水量,作为历史使用热水数据,并能日后根据该历史使用热水数据来判断是否要补水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该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冷热水混合阀、冷水补水电磁阀、回水电磁阀、主恒压供水泵和备用恒压供水泵,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箱体上,冷水补水电磁阀设置在冷水进水管与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的连接处,冷水进水管通过冷热水混合阀与热水输出水管相连接,主恒压供水泵、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热水输出水管上,备用恒压供水泵与主恒压供水泵相并连,热水输出水管与所述热水箱形成回水回路,所述回水电磁阀和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回水回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多组空气源热泵机、一主热泵循环泵及一备用热泵循环泵,该些空气源热泵机并排,并相互连通,且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所述主热泵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上,所述备用热泵循环泵与该主热泵循环泵并联;所述太阳能热水机组包括多组太阳能真空管矩阵、一主太阳能循环泵及一备用太阳能循环泵,该些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并排,并相互连通,太阳能真空管矩阵包括一具有倾斜面的支架及多根横向均匀并排在该支架的倾斜面上的太阳能真空管,太阳能热水机组与所述热水箱相连接,形成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该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与冷水进水管相连接;所述主太阳能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上,所述备用太阳能循环泵该主太阳能循环泵并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25683.7A CN102538065B (zh) | 2012-01-17 | 2012-01-17 | 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及制热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25683.7A CN102538065B (zh) | 2012-01-17 | 2012-01-17 | 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及制热水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38065A CN102538065A (zh) | 2012-07-04 |
CN102538065B true CN102538065B (zh) | 2014-07-16 |
Family
ID=46345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568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8065B (zh) | 2012-01-17 | 2012-01-17 | 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及制热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380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67001B (zh) * | 2012-11-28 | 2015-04-01 | 无锡中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实时控制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 |
CN105402908B (zh) * | 2015-12-15 | 2017-08-01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多源参数的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机组控制系统 |
CN105698412A (zh) * | 2015-12-24 | 2016-06-22 | 沈丰 | 一种利用天气预报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6403284A (zh) * | 2016-11-21 | 2017-02-15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回收余热的船舶热泵热水系统 |
CN109634313A (zh) * | 2018-12-28 | 2019-04-16 | 广东顺德禾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水系统的水箱水位控制方法 |
CN113847587B (zh) * | 2021-09-18 | 2024-04-30 | 江西国泰七零九科技有限公司 | 炸药生产用多种清洁能源组合供热供汽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96728Y (zh) * | 2006-12-31 | 2007-12-26 | 河源市鼎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配空气能节能热水系统 |
CN101672497A (zh) * | 2009-10-26 | 2010-03-17 | 湖州盛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双能源太阳能集中供暖水装置及其电气控制方法 |
CN101676637A (zh) * | 2008-09-19 | 2010-03-24 |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 适用于轨道交通基地的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 |
FR2954472A1 (fr) * | 2009-12-23 | 2011-06-24 | Muller Et Cie | Chauffe-eau solaire a double sonde thermique |
CN102109198A (zh) * | 2011-04-02 | 2011-06-29 | 上海海事大学 |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 |
CN202532724U (zh) * | 2012-01-17 | 2012-11-14 | 东莞市盈信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 太阳能空气源制热水系统 |
-
2012
- 2012-01-17 CN CN201210025683.7A patent/CN10253806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96728Y (zh) * | 2006-12-31 | 2007-12-26 | 河源市鼎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配空气能节能热水系统 |
CN101676637A (zh) * | 2008-09-19 | 2010-03-24 |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 适用于轨道交通基地的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 |
CN101672497A (zh) * | 2009-10-26 | 2010-03-17 | 湖州盛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双能源太阳能集中供暖水装置及其电气控制方法 |
FR2954472A1 (fr) * | 2009-12-23 | 2011-06-24 | Muller Et Cie | Chauffe-eau solaire a double sonde thermique |
CN102109198A (zh) * | 2011-04-02 | 2011-06-29 | 上海海事大学 |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 |
CN202532724U (zh) * | 2012-01-17 | 2012-11-14 | 东莞市盈信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 太阳能空气源制热水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38065A (zh)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8065B (zh) | 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制热水方法及制热水系统 | |
CN201954660U (zh) | 双水箱常压供水蓄热型太阳能热水机组 | |
CN104279756A (zh) | 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储能式清洁能源热水锅炉及其制备热水的方法 | |
CN106613531B (zh) |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光伏光热一体化循环系统 | |
CN204829088U (zh) | 一种基于光伏水循环的天然气埋地管道防冻胀的系统 | |
CN201582900U (zh) | 一种全天候智能型太阳能集热联供系统 | |
CN102252303A (zh) | 太阳能蒸汽动力装置 | |
CN212481440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相变储能的储供热系统 | |
CN201873678U (zh) |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农村户式沼气系统 | |
CN202092322U (zh) | 太阳能燃气组合热水器 | |
CN103851783A (zh) | 节能热水器 | |
CN206300246U (zh) | 生活热水系统 | |
CN202532724U (zh) | 太阳能空气源制热水系统 | |
CN211316295U (zh) | 一种用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节能补热装置 | |
CN107023872A (zh) | 一种太阳能、电磁能与相变储能耦合采暖控制系统 | |
CN209181062U (zh) | 一种农业设施自供暖系统 | |
CN115388484B (zh) | 光伏直驱的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电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7308498U (zh) |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储供热装置 | |
CN103471255B (zh) | 光伏供电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218209758U (zh) | 一种光热光伏联用的全天候供暖系统 | |
CN203346382U (zh) | 一种太阳能恒温沼气发酵罐 | |
CN117073051A (zh) | 复合式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 |
CN201311105Y (zh) | 全自动四季恒温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9405045A (zh) | 一种农业设施自供暖系统及方法 | |
CN204629679U (zh) | 一种采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