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0954A -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 Google Patents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0954A
CN102450954A CN2010105169639A CN201010516963A CN102450954A CN 102450954 A CN102450954 A CN 102450954A CN 2010105169639 A CN2010105169639 A CN 2010105169639A CN 201010516963 A CN201010516963 A CN 201010516963A CN 102450954 A CN102450954 A CN 102450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runner
thermoelectric
flui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69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0954B (zh
Inventor
洪敏郎
彭及青
周雅文
陈奕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 2010105169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09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0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0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0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0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该热电式饮用装置包括进给管路、冷端增益回路、热端增益回路、导出管路、及热电式热泵,而该热电式热泵包含热电芯片、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且内部设有制冷流道的制冷单元、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且内部设有制热流道的制热单元。该进给管路将流体分别导入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中,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分别令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这样,使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及热端面分别通过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对流体进行制冷动作及制热动作,而该导出管路分别从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导出已完成制冷动作及/或制热动作的流体。

Description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详而而言,是关于一种具有内建流道结构的制冷单元与制热单元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型的饮水机可区分为温、热型及冰、温、热型两种类型,其动作原理是通过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的方式来对饮水机内的热水胆进行制热动作以获得所需的热水,同时,亦利用压缩机来对饮水机内的冰水胆进行制冷动作以获得所需的冰水,而所述的温水则多采用混合热水及冰水的方式来予以产生。
如中国台湾第I294510号发明专利案第1图及第2图所示,分别揭示了一种通过设置于热水胆内的电热管来进行直接加热以获得所需的热水,以及一种通过设置于热水胆外的电热片来进行间接加热以获得所需的热水的技术。而如中国台湾第M285680号新型专利案第2图所示,则揭示了一种通过连接于冰水胆的压缩机来获得所需的冰水的技术。但是,以电热管及电热片来进行直接加热及间接加热的方式,存在因加热面积局限在单点或是局部而无法提升制热效率的问题。其次,以压缩机来提供饮水机进行制冷动作的设计,不仅直接成为饮水机的整体体积过于庞大的主因,也间接地带来了冷媒污染及耗电量过高等严重问题。
近来,由于仅需利用电子移动而不需任何机械动作即可进行制冷动作或是制热动作的热电芯片技术日趋成熟,利用热电芯片来提供饮水机进行制冷动作或是制热动作的设计方式,也逐渐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图1所示,其绘示一种利用热电芯片来进行制冷动作的饮水机1,如图所示,热电芯片10的冷端面10c贴附于冰水胆11上,以对冰水胆11内的流体进行制冷动作,而热电芯片10的热端面10h则对应地设置有散热鳍片12及风扇13,以利用散热鳍片12及风扇13的交互作用将热电芯片10热端面10h产生的热能带走。
普遍来说,利用热电芯片来供饮水机进行制冷动作或者是制热动作的设计方式,虽然具有使饮水机运作较稳定及维修需求较低的优点,但由图1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可知,利用散热鳍片12与风扇13来带走热端面10h的热能的散热方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热能,且同样地使得饮水机的整体体积过于庞大,而风扇13在实际运转时所产生的振动及噪音,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困扰与不便。再者,以热电芯片的冷/热端面贴附于水胆上的制冷/制热方式不但效率低且温度传递过慢。是以,现行以热电芯片来进行制冷动作或制热动作的饮水机设计,仍应具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公知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制冷、制热效率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利用压缩机来进行制冷动作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搭配风扇与散热鳍片来对热电进片进行散热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式热泵,包含:热电芯片,具有用以吸收热能的冷端面及用以释放热能的热端面;制冷单元,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上,且内部设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冷流道;以及制热单元,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上,且内部设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热流道,而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通过该制热单元的制热流道对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进行制热动作。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热电式饮用装置,包括热电式热泵、进给管路、冷端增益回路、热端增益回路、及导出管路,其中,该热电式热泵包含具有用以吸收热能的冷端面及用以释放热能的热端面的热电芯片、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上且内部设有制冷流道的制冷单元、及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上且内部设有制热流道的制热单元,该进给管路用以将流体分别导入该制冷单元的制冷流道及制热单元的制热流道中,该冷端增益回路连接于该制冷单元并用以令该进给管路导入该制冷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而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利用该制冷单元的制冷流道对于该制冷流道中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加速制冷动作,该热端增益回路连接于该制热单元并用以令该进给管路导入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而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利用该制热单元的制热流道对于该制热流道中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加速制热动作,该导出管路连接于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用以分别从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导出已完成制冷动作及/或制热动作的流体。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中,该热电式热泵包含多个具有冷端面及热端面的热电芯片,并包含多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制冷单元及制热单元,而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分别为U形异位单向式流道结构、U形同位单向式流道结构、螺旋单向式流道结构、螺旋双向式流道结构、或U形异位双向式流道结构。
相较于公知技术,由于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是利用热电芯片、制冷流道、制热流道、冷端增益回路、及热端增益回路的相互搭配,同时对制冷流道与制热流道中的流体进行充分的制冷动作及制热动作,不但提供了较佳的制冷效率及制热效率,也避免了能源的损耗。再者,由于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不需设置压缩机、风扇、及散热鳍片等机械构件,所以除了能有效地减少整体的体积外,也能进一步避免造成冷媒污染及耗电量过高等严重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利用热电芯片进行来进行制冷动作的饮水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3A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3B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结合示意图;
图3C绘示沿着图3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
图3D为串联的多个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4B为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结合示意图;
图4C绘示沿着图4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
图4D为串联的多个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螺旋单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5B为螺旋单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结合示意图;
图5C绘示沿着图5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螺旋双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6B为螺旋双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结合示意图;
图6C绘示沿着图6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
图7A为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7B为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结合示意图;
图7C绘示沿着图7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7D为并联的多个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饮水机                10热电芯片
10c冷端面              10h热端面
11冰水胆               12散热鳍片
13风扇                 2热电式饮用装置
20、20a、20b、20c、20d、20e热电式热泵
200热电芯片            200c冷端面
200h热端面             201制冷单元
2010制冷座             20100制冷流道
20101制冷垫圈沟槽      2011制冷密封垫圈
2012制冷密封盖板       202制热单元
2020制热座             20205热端容置槽
2022制热密封盖板       21进给管路
210c、210h进水阀       211c、211h逆止阀
22冷端增益回路         220冷端控制阀
221冷端加压泵          222冰水胆
23热端增益回路         230热端控制阀
231热端加压泵          232热水胆
24导出管路             240出水阀
241c、241h流量控制阀   20120、20102螺孔
20121螺丝
20103、20203、20123进水口
20104、20204、20124出水口
20125制冷盖板连接件        A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热电式饮用装置2包括热电式热泵20、进给管路21、冷端增益回路22、热端增益回路23、及导出管路24。
热电式热泵20包含热电芯片200、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其中,热电芯片200具有用以吸收热能的冷端面200c及用以释放热能的热端面200h,制冷单元201贴附于热电芯片200的冷端面200c上,且内建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冷流道,制热单元202贴附于热电芯片200的热端面200h上,且内建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热流道。具体来说,热电芯片200利用载子流动时可顺道带走热量的原理,以冷端面200c来吸收热能,进而再利用热端面200h释放由冷端面200c所吸收的热能,藉此同时制冷及制热,以提升能源因素值(energyfactor,EF),达到节省电能的功效。而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可为一体成型或组合封装。且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内部设有制冷流道及制热流道,可分别形成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结构、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结构、螺旋单向流道式结构、螺旋双向流道式结构、或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结构,以供流体流动于其中,而制冷流道及制热流道的细部结构,详述如后。
进给管路21用以将流体分别导入热电式热泵20的制冷单元201的制冷流道,及制热单元202的制热流道中,经制冷单元201的冷水流入冰水胆222,及经制热单元202的热水流入热水胆232。于本实施形态下,进给管路21可选择性地具备进水阀210c、210h及逆止阀211c、211h,其中,进水阀210c用以开始或停止将流体导入制冷单元201的制冷流道中,进水阀210h用以开始或停止将流体导入制热单元202的制热流道中,逆止阀211c用以防止经由进给管路21导入制冷单元201的制冷流道中的流体逆流,而逆止阀211h用以防止经由进给管路21导入制热单元202的制热流道中的流体逆流。
冷端增益回路22一端连接于制冷单元201,另一端与冰水胆222连接,用以令由进给管路21导入制冷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而热电芯片200的冷端面200c是利用制冷单元201内建的制冷流道针对在制冷流道中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制冷动作。于本实施形态下,冷端增益回路22可选择性地具备用以开启或停止制冷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的冷端控制阀220、用以增进制冷流道中的流体的循环流动效率的冷端加压泵221,当冰水胆222内的冰水温度为设定温度8℃以下时,则冷端加压泵221停止运转,冷端控制阀220关闭,且用以加速储存制冷动作的流体于冰水胆222,冰水胆222可设置一开关流出冰水(未图示)。而为了达到较佳的储存效果,冰水胆222还可被覆用以保持温度的保温层(未图示)。
热端增益回路23一端连接于制热单元202,另一端与热水胆232连接,用以令由进给管路21导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而热电芯片200的热端面200h是利用制热单元202内建的制热流道针对在制热流道中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制热动作。于本实施形态下,热端增益回路23可选择性地具备用以开启或停止制热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的热端控制阀230、用以增进制热流道中的流体的循环流动效率的热端加压泵231,当热水胆232内的热水温度在设定温度85℃以上时,则热端加压泵231停止运转,热端控制阀230关闭,且用以加速储存制热动作的流体于热水胆232,热水胆232同样可设置一开关流出热水(图未示)。同样地,为了达到较佳的储存效果,热水胆232也可被覆用以保持温度的保温层(未图示)。
导出管路24连接于冷端增益回路22及热端增益回路23,用以分别从冷端增益回路22及热端增益回路23导出已完成制冷动作及/或制热动作的流体。于本实施形态下,导出管路可选择性地具备出水阀240及流量控制阀241c、241h,其中,出水阀240用以分别开启或停止从冷端增益回路22及热端增益回路23导出已完成制冷动作及/或制热动作的流体,流量控制阀241c用以控制导出管路24从冷端增益回路22导出流体的流量,而流量控制阀241h则用以控制导出管路24从热端增益回路23导出流体的流量,此时,冷端控制阀220及热端控制阀230关闭,冷端加压泵221及热端加压泵231运转。但是,亦可利用重力作用直接从冰水胆222及热水胆232流出,此管路未图示,且不需所谓的加压泵。
具体实施时,若进给管路21连接至自来水源,当一定容量的自来水在经由进给管路21分别导入于制冷单元201的制冷流道及制热单元202的制热流道中后,热电式饮用装置2即可利用控制器(未图示)致能热电芯片200,并同步地启动冷端增益回路22及热端增益回路23,以令由进给管路21导入制冷流道及制热流道中的自来水开始产生循环流动,而由于热电芯片200在致能后会从冷端面200c吸收热能并从热端面200h释放热能,所以,热电芯片200可搭配制冷流道及制热流道对于制冷流道及制热流道中流动的自来水进行降温作用及升温作用。而由于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内建了制冷流道及制热流道,所以,除了可增加作用于制冷单元201中的自来水的降温时间及作用面积外,也可同时增加作用于制热单元202中的自来水的升温时间及作用面积,进而以较佳的效率完成预定的制冷动作与制热动作。
而当热电式饮用装置2利用传感器(未图示)感测到制冷动作与制热动作已满足预定的要求,亦即,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中的自来水已成为符合预定温度的冰水及热水后,热电式饮用装置2即可将已达到预定温度的冰水及热水分别储存于冰水胆222及热水胆232中。尔后,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冰水、热水、或是温水时,热电式饮用装置2即可再利用控制器令导出管路24分别从冰水胆222及热水胆232中撷取出冰水及热水供使用者使用,或者分别从冰水胆222及热水胆232中撷取出一定比例的冰水及热水使混合成温度适当的温水供使用者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2又可搭配相关的RO逆渗透装置及/或UV杀菌装置,以提供使用者安全性更高的饮用水。而所述的RO逆渗透装置及UV杀菌装置,则可选择性地搭接于进给管路21或导出管路24。其次,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与成本考虑,热电式热泵20所包含的热电芯片200的数量,及热电式热泵20本身的数量,皆可选择性地增加为多个,例如,热电式热泵20中可设置多个热电芯片200,而热电式饮用装置2中更可同时设置多个彼此串联或并联的热电式热泵20。
为了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2的热电式热泵20的设计架构,请连同图2参阅图3A至图3D,其中,图3A绘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a的分解示意图,图3B绘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a的结合示意图,图3C绘示沿着图3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D绘示多个彼此相互串联的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a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所示,制冷单元201为组合封装式,且具备内建有制冷流道20100的制冷座2010、设置于制冷垫圈沟槽20101中以提供防漏效果的制冷密封垫圈2011、及对应覆盖制冷座2010的制冷密封盖板2012,其中,制冷流道20100的几何形状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制冷密封盖板2012及制冷座2010分别具有对应的螺孔20120、20102以供螺丝20121予以穿设,进而将制冷密封盖板2012对应地固定于制冷座2010上,并将制冷密封垫圈2011固定于制冷座2010的制冷垫圈沟槽20101中,以达到固定、密封的效果。当然,制冷密封盖板2012亦可利用黏合或夹合等方式固定密封于制冷座2010上。
而制热单元202可具有与制冷单元201相同的架构,亦即,制热单元202亦具备内建有制热流道(图未示)的制热座2020、设置于制热座2020的制热垫圈沟槽(图未示)中的制热密封垫圈(图未示)、及对应覆盖制热座2020的制热密封盖板2022,且制热流道的几何形状亦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制热密封盖板2022及制热座2020亦具有对应的螺孔(图未示)以供螺丝(图未示)穿设,进而将制热密封盖板2022固定于制热座2020上,并将制热密封垫圈固定于制热座2020的制热垫圈沟槽中。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牢靠地将热电芯片200夹置于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间,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的相对面上,可分别设置用以承接热电芯片200的冷端面200c的冷端容置槽(图未示)及用以承接热电芯片200的热端面200h的热端容置槽20205。
因此,于本实施例中,当冷端增益回路22开始令制冷流道20100中的流体产生流动时,所述的流体即可不断地由靠近角落部位的进水口20103注入制冷单元201,并在呈现为异位单向流道式的制冷流道20100中以U形的流动方式予以循环流动,进而不断地从设置于相对于进水口20103另一侧的角落部位的出水口20104流出制冷单元201。同理,当热端增益回路23开始令制热流道内的流体产生流动时,所述的流体即可不断地由进水口20203注入制热单元202,并在呈现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制热流道中流动,进而不断地从出水口20204流出制热单元202。而所述的流体的流向,诚如图3C所示,为入口与出口位于不同侧的U形流向。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达到阶段式的制冷效果与制热效果,以及提供更佳的处理流量,设计者可配置多个热电式热泵20a,并将其彼此相互串联,如图3D所示。当然,依据使用者不同的实际需求,多个热电式热泵20a亦可弹性地配置为彼此相互并联的形式。而于制冷流道20100及制热流道中的流体,亦可选择性地利用其它的驱动装置(未图标)而不利用冷端增益回路22及热端增益回路23来予以驱动。
请再连同图2参阅图4A至图4D,其中,图4A绘示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b的分解示意图,图4B绘示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b的结合示意图,图4C绘示沿着图4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而图4D绘示多个彼此相互串联的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b的立体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前述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实施例的最大差别,在于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配置方式,以及所述的流体于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内的流动方式。
详而言之,于本实施例中,进水口20103与出水口20104设置于制冷单元201的同一侧,且进水口20203与出水口20204亦设置于制热单元202的同一侧,而所述的流体于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内的流动方式,诚如图4C所示,为一种入口与出口位于同一侧的U形流向。当然,为了达到阶段式的制冷效果与制热效果,以及提供更佳的处理流量,设计者亦可将多个热电式热泵20b彼此相互串联,形成如图4D所示的配置。当然,亦可依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将多个热电式热泵20b弹性地配置为彼此相互并联的形式。
接着,请再连同图2参阅图5A至图5C,其中,图5A绘示螺旋单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c的分解示意图,图5B绘示螺旋单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c的结合示意图,而图5C绘示沿着图5B的切面A剖视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前述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及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的实施例的最大差别,在于进水口及出水口的设置方式,以及制冷流道20100与制热流道(未图示)形成为螺旋单流道式的结构设计。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冷座2010与制热座2020未设置有任何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而于制冷密封盖板2012中央设置进水口20123,并于靠近制冷密封盖板2012边缘的位置设置出水口20124。相应地,制热密封盖板2022上也设置有进水口(未图示)及出水口(未图示)。
此种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设置方式在搭配架构为螺旋单流道式的制冷流道20100与制热流道时,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式,即形成为如图5C所示的流向,亦即,所述的流体由设置于中央部位的进水口注入制冷流道20100与制热流道后,紧接着以螺旋流动的方式流动至靠近边缘部位的出水口,并由靠近边缘部位的出水口予以流出。当然,设计者也可依据不同的实施环境将多个热电式热泵20c配置为彼此相互串联或并联的形式。
再者,请再连同图2参阅图6A至图6C,其中,图6A绘示螺旋双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d的分解示意图,图6B绘示螺旋双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d的结合示意图,而图6C绘示沿着图6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前述螺旋单流道式的实施例的最大差别,在于进水口及出水口的设置方式,以及制冷流道20100与制热流道(未图示)形成为螺旋双流道式的结构设计。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冷密封盖板2012中央部位同时设置有进水口20123及出水口20124,相应地,制热密封盖板2022中央部位亦同时于设置有进水口(未图示)及出水口(未图示)。而为了更精准地连接制冷密封盖板2012的进水口20123及出水口20124,以及连接制热密封盖板2022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设计者可分别于制冷密封盖板2012及制热密封盖板2022上选择性地设置内建T型管路的制冷盖板连接件20125及制热盖板连接件(未图示)。
此种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设置方式在搭配上螺旋双流道式的制冷流道20100与制热流道时,制冷单元201及制热单元202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式,即形成为图6C所示的流向,亦即,所述的流体由设置于中央部位的进水口注入后,紧接着以螺旋流动的方式于制冷流道20100与制热流道中流动,进而再回流至中央部位的出水口,并由中央部位的出水口予以流出。当然,设计者也可依据不同的实施环境将多个热电式热泵20d配置为彼此相互串联或并联的形式。
最后,再连同图2参阅图7A至图7D,其中,图7A绘示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e的分解示意图,图7B绘示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e的结合示意图,图7C绘示沿着图7B的切面A所视的剖面示意图,而图7D绘示多个彼此相互并联的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的热电式热泵20e的立体示意图。
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前述异位单向流道式的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配置方式配置于相对应的两侧边的中央部位,且制冷流道20100与制热流道(未图示)构成为异位双向流道式的结构设计,同时,本实施例还同时配置了四块热电芯片200,藉此提供效率更佳的制冷动作及制热动作。
因此,所述的流体在由设置于制冷座2010一侧中央部位的进水口20103,及设置于制热座2020一侧中央部位的进水口20203分别注入制冷单元201的制冷流道20100及制热单元202的制热流道后,即会先进行左右分流,进而再以U形流动的方式分别汇流至制冷座2010及制热座2020另一侧中央部位的出水口(未图示),以形成如图7C所示的流向。当然,为了提供更佳的处理流量,设计者同样可将多个热电式热泵20e配置成彼此相互并联的形式,如图7D所示。而为了达到阶段式的制冷效果与制热效果,多个热电式热泵20e也可弹性地配置为彼此相互并联的形式。
需注意的是,热电式热泵20(20a、20b、20c、20d、20e)中的制冷单元201与制热单元202,除了可为前述的分离式的设计形态外,亦可为一体成型式的设计形态。而制冷单元201的制冷流道的设计架构,亦可与对应的制热单元202的制热流道有所不同,以增加配置弹性。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是利用热电芯片、制冷流道、制热流道、冷端增益回路、及热端增益回路的相互搭配,同时对制冷流道及制热流道中的流体进行充分的制冷动作及制热动作,是以,本发明不但能提供较佳的制冷效率及制热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无谓的能源损耗。再者,由于本发明的热电式饮用装置不需设置压缩机、风扇、及散热鳍片等机械构件,所以,除了能有效地缩小整体的体积外,也能进一步避免造成冷媒污染及耗电量过高等严重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电式热泵,该热电式热泵包含:热电芯片,具有用以吸收热能的冷端面及用以释放热能的热端面;制冷单元,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上,且内部设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冷流道;以及制热单元,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上,且内部设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热流道;
进给管路,用以将流体分别导入该制冷单元的制冷流道及制热单元的制热流道中;
冷端增益回路,连接于该制冷单元,用以令经由该进给管路导入该制冷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而使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借助该制冷单元对于该制冷流道中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加速制冷动作;
热端增益回路,连接于该制热单元,用以令经由该进给管路导入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而使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借助该制热单元对于该制热流道中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加速制热动作;以及
导出管路,连接于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用以分别从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导出已完成制冷动作或制热动作的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电式热泵包含多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制冷单元及制热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单元包括具有该制冷流道及制冷垫圈沟槽的制冷座、设置于该制冷垫圈沟槽中的制冷密封垫圈、及覆盖该制冷座的制冷密封盖板;且该制热单元包括具有该制热流道及制热垫圈沟槽的制热座、设置于该制热垫圈沟槽中的制热密封垫圈、及覆盖该制热座的制热密封盖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密封盖板及该制冷座具有对应的螺孔,以供螺丝穿设其中,进而将该制冷密封盖板固定于该制冷座上,并将该制冷密封垫圈固定于该制冷座的制冷垫圈沟槽中;且该制热密封盖板及该制热座具有对应的螺孔,以供螺丝穿设其中,进而将该制热密封盖板固定于该制热座上,并将该制热密封垫圈固定于该制热座的制热垫圈沟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螺旋单向流道式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螺旋双向流道式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给管路具备进水阀及逆止阀,该进水阀用以开始或停止将流体分别导入该制冷单元的制冷流道及该制热单元的制热流道中,而该逆止阀用以防止经由该进给管路导入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逆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端增益回路具备用以开启或停止该制冷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的冷端控制阀、及用以增进该制冷流道中的流体的循环流动效率的冷端加压泵,且用以加速储存制冷动作的流体于冰水胆;而该热端增益回路具备用以开启或停止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产生循环流动的热端控制阀、及用以增进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的循环流动效率的热端加压泵,且用以加速储存制热动作的流体于热水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冰水胆及该热水胆被覆有用以保持温度的保温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冰水胆及该热水胆具有流出冰水及热水的开关。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冰水胆内的冰水温度为设定温度8℃以下时,则该冷端加压泵停止运转,该冷端控制阀关闭;而当热水胆内的热水温度在设定温度85℃以上时,该热端加压泵停止运转,该热端控制阀关闭。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导出管路分别从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导出已完成制冷动作或制热动作的流体时,该冷端控制阀及该热端控制阀关闭,该冷端加压泵及该热端加压泵运转。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冰水胆及该热水胆分别提供一定比例的冰水及热水,使混合成温度适当的温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式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出管路具备出水阀及流量控制阀,其中,该出水阀用以分别开启或停止从该冷端增益回路及该热端增益回路导出已完成制冷动作及制热动作的流体,而该流量控制阀用以控制该导出管路的流量。
18.一种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包含:
热电芯片,具有用以吸收热能的冷端面及用以释放热能的热端面;
制冷单元,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冷端面上,且内部设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冷流道;以及
制热单元,贴附于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上,且内部设有用以供流体流动的制热流道,而该热电芯片的热端面通过该制热单元的制热流道对该制热流道中的流体进行制热动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单元包括具有该制冷流道及制冷垫圈沟槽的制冷座、设置于该制冷垫圈沟槽中的制冷密封垫圈、及覆盖该制冷座的制冷密封盖板;且该制热单元包括具有该制热流道及制热垫圈沟槽的制热座、设置于该制热垫圈沟槽中的制热密封垫圈、及覆盖该制热座的制热密封盖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密封盖板及该制冷座具有对应的螺孔,以供螺丝穿设其中进而将该制冷密封盖板固定于该制冷座上,并将该制冷密封垫圈固定于该制冷座的制冷垫圈沟槽中;且该制热密封盖板及该制热座具有对应的螺孔,以供螺丝穿设其中进而将该制热密封盖板固定于该制热座上,并将该制热密封垫圈固定于该制热座的制热垫圈沟槽中。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U形异位单向流道式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U形同位单向流道式结构。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螺旋单向流道式结构。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螺旋双向流道式结构。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电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该制冷流道及该制热流道为U形异位双向流道式结构。
CN 201010516963 2010-10-15 2010-10-15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Active CN102450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6963 CN102450954B (zh) 2010-10-15 2010-10-15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6963 CN102450954B (zh) 2010-10-15 2010-10-15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0954A true CN102450954A (zh) 2012-05-16
CN102450954B CN102450954B (zh) 2013-07-17

Family

ID=4603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16963 Active CN102450954B (zh) 2010-10-15 2010-10-15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095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6961A (zh) * 2013-11-28 2015-06-0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复合式冷热共生热泵设备
CN107322349A (zh) * 2017-06-07 2017-11-07 楹联新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效电子式冷冻盘夹具装置
CN113063238A (zh) * 2021-03-11 2021-07-02 深圳荆虹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13509604A (zh) * 2021-04-06 2021-10-19 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cmo专用便携式温控水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8919Y (zh) * 2002-07-02 2003-07-02 湖南大学 热管式热电热水器
CN101278807A (zh) * 2008-05-08 2008-10-08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节能饮水机
CN201532052U (zh) * 2009-10-12 2010-07-21 张文波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01561603U (zh) * 2009-12-15 2010-08-25 河南鸿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致冷致热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53430U (en) * 2000-02-10 2001-09-01 Ind Tech Res Inst Heat exchanger for thermo-electric heat pipe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8919Y (zh) * 2002-07-02 2003-07-02 湖南大学 热管式热电热水器
CN101278807A (zh) * 2008-05-08 2008-10-08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节能饮水机
CN201532052U (zh) * 2009-10-12 2010-07-21 张文波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01561603U (zh) * 2009-12-15 2010-08-25 河南鸿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致冷致热器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6961A (zh) * 2013-11-28 2015-06-0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复合式冷热共生热泵设备
CN104676961B (zh) * 2013-11-28 2017-04-1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复合式冷热共生热泵设备
CN107322349A (zh) * 2017-06-07 2017-11-07 楹联新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效电子式冷冻盘夹具装置
CN113063238A (zh) * 2021-03-11 2021-07-02 深圳荆虹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13509604A (zh) * 2021-04-06 2021-10-19 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cmo专用便携式温控水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0954B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0595B (zh) 熱電式飲用裝置及熱電式熱泵
CN105829812B (zh) 流动效率提高的磁制冷系统
US9677792B2 (en) Magnetic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separated inlet and outlet flow
US20160273811A1 (en) System for cooling a cabinet
US20040025516A1 (en) Double closed loop thermoelectric heat exchanger
CN106032919A (zh) 一种冷冻水冷却系统
US20140026606A1 (en) Rotational multi vane positive displacement valve for use with a so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U2014338692B2 (en) Modulat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in plate design
CN102450954B (zh) 热电式饮用装置及热电式热泵
CN108413675B (zh) 一种基于磁制冷的模块化冰箱
CN110345681A (zh) 一种蓄冷器和磁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KR102080260B1 (ko) 태양열 히트펌프용 축열조
US10422555B2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a caloric heat pump
CN105919438A (zh) 一种快速电热饮水机
CN201561603U (zh) 一种致冷致热器件
CN203163333U (zh) 液态气体致冷的冷媒循环装置
CN207842707U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加热管理系统及动力电池
CN207035559U (zh) 一种半导体‑吸收扩散耦合制冷装置
US11009282B2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a caloric heat pump
CN201093818Y (zh) 冰酒桶
Nishihata et al. Peltier cooling system utilizing liquid heat exchanger combined with pump
TWI765805B (zh) 可致冷、致熱的流體循環行動裝置
CN210374148U (zh) 一种带有捷路的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媒系统
CN205156479U (zh) 智能冰箱
CN206357768U (zh) 强冷式输出级层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