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9570B - 热敏阀 - Google Patents

热敏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9570B
CN102449570B CN2010800236902A CN201080023690A CN102449570B CN 102449570 B CN102449570 B CN 102449570B CN 2010800236902 A CN2010800236902 A CN 2010800236902A CN 201080023690 A CN201080023690 A CN 201080023690A CN 102449570 B CN102449570 B CN 102449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temperature
port
thermovalve
respon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36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9570A (zh
Inventor
勘坂隆司
友广匡
佐藤嘉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hermostat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hermostat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hermostat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hermosta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4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9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5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 F01M5/007Thermostatic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1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G05D23/1306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 G05D23/13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G05D23/133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incom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4Lubricant cooler
    • F01P2060/045Lubricant cooler for transmis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737Thermal responsive

Abstract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热敏阀,所述热敏阀能操作而不需要不必要的工作以将流体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在高温范围时让流体从其流过的回路中。所述热敏阀包括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所述中央引导轴可移动以取得使阀部件(31)保持在第二操作位置(BP2)以打开特定端口的阀运动限制位置(GP1),和允许阀部件(31)移位的阀运动允许位置,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允许在它们之间配置双金属环(51),且所述双金属环变形成在阀壳体(21)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之前的初期阶段将中央引导轴(27)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且在阀壳体(21)中油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将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

Description

热敏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阀(恒温阀,温控阀),特别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油回路的热敏阀,所述油回路具有用于热交换并调节要用于润滑和冷却车辆用变速器的油的温度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用变速器装配在有级变速器类型或无级变速器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系统中。自动变速器系统包括供油从中通过以润滑和冷却变速器的油冷却器。为了使油选择性地通过油冷却器,利用热敏阀响应于油的温度来改变油通路。
作为这类热敏阀中的一种,迄今为止已知一种蜡收纳型的热敏阀,其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与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保持连通的油通路。第一热交换器用来使用于润滑和冷却变速器的油的热量与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的热量在冷却水已通过加热器芯之后进行交换。第二热交换器是空冷型的油冷却器并配置在自动变速器和第一热交换器之间以使从第一热交换器回到自动变速器的油的热量与从汽车前方导入的空气的热量进行交换,从而第二热交换器可通过在油的温度变得比预设温度高时利用热敏阀打开通向第二热交换器的油通路来冷却从第一热交换器回到自动变速器的油。
蜡收纳型的热敏阀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允许油被导入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分支油通路的阀,用于支承所述阀的呈有底筒状的阀支承部件,和用于可动地支承所述阀支承部件的呈活塞状的支承轴。所述阀支承部件具有收纳在其中的蜡,其中蜡可响应于蜡的温度而膨胀和收缩。所述热敏阀还包括用于弹性地驱迫(urge)所述阀的压缩弹簧,从而所述阀能借助于温度敏感的蜡和压缩弹簧而打开和关闭。迄今为止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即,在制造车辆的阶段在第二热交换器的油回路中的油维持在低温的状态下,油难以充填到对于维持在高温的油能打开的油回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到目前已提出了一种除在上述热敏阀中构造的所述阀、支承部件、支承轴和压缩弹簧之外还包括接合销的热敏阀。该接合销设计成在所述阀支承部件移动而抵抗所述压缩弹簧使所述阀打开的强制打开状态下将所述支承轴固定在阀壳体或阀套上。在油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的油回路中之后,在支承轴和阀支承部件回到它们各自的原始位置之前将接合销从支承轴和阀壳体移除(例如见专利文献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特许公报2007-33306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传统的热敏阀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传统的热敏阀需要在油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的油回路中之后从支承轴和阀壳体上移除接合销以便从阀壳体上释放支承轴的移除操作。所述移除接合销的移除操作费力且费时,且由此变成不必要的工作。
此外,为了便于执行用于移除接合销的移除操作,必须使在接合销形成的把手部从阀壳体非常向外地伸出。
为了解决传统的热敏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热敏阀,其不需要从支承轴和阀壳体移除接合销的移除操作并且能实现使油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without fail)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的油回路(其对维持在高温的油能打开)中的油充填操作。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热敏阀包括:阀壳体,所述阀壳体形成有分别与外部的通路保持连通的多个端口和与所述端口保持连通的阀致动腔室;阀部件,所述阀部件可响应于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的流体的温度在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移位,以取得(占取)当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低温范围内时关闭从所述端口之中选择的特定端口的第一操作位置,和当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高温范围内时打开所述特定端口的第二操作位置,所述阀部件在所述阀致动腔室中接收朝向所述第一操作位置的驱迫力;和阀位置限制部件,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容纳在所述阀壳体中并且可移动以取得阀运动限制位置和阀运动允许位置,在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所述阀部件被保持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阀运动允许位置所述阀部件被允许响应于所述流体的温度而移位,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朝所述阀运动允许位置被驱迫;所述热敏阀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敏阀还包括:温度敏感变形部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配置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和所述阀壳体之间并且可响应于温度而变形,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变形成在所述阀壳体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最初达到所述高温范围之前的初期阶段将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保持在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且在所述阀壳体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最初达到所述高温范围时将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形状。
通过上述的热敏阀的构型,所述热敏阀具有在流体被导入所述阀致动腔室中之前的初期阶段利用温度敏感变形阀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以使得所述阀部件被保持在使所述特定端口打开的第二操作位置的阀位置限制部件。这意味着可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无关地打开特定端口。因此,在低温工作环境下流体能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在高温范围时让流体从其流过的回路中。在油充填到回路中之后当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能从阀位置限制部件被释放以使阀运动限制部件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并使阀部件回到阀关闭位置,同时阀位置限制部件回到阀运动允许位置。此时,响应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变化温度而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阀运动限制部件使得所述热敏阀能被操作而不需要用于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阀运动限制部件的不必要的工作。此外,所述热敏阀不需要用于操作阀运动限制部件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而伸出到阀壳体外部的任何操作部件。
在具有上述构型(1)的热敏阀中,(2)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优选地容纳在所述阀壳体中并且可响应于所述阀壳体内的温度而变形。通过该构型,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能以高的灵敏度响应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变化温度。
在具有上述构型(1)的热敏阀中,(3)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设置在所述阀壳体的外部并且可响应于所述阀壳体和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中至少一者的温度而变形。通过该构型,与阀致动腔室中的流体保持接触的所述阀壳体和阀位置限制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响应于流体的温度而改变温度以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响应于流体的温度通过在阀致动腔室中的流体和所述阀壳体和阀位置限制部件中的一者之间传导的热量而变形。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的变形可从阀壳体的外部看到,由此能在视觉上确定温度敏感变形部件是否被保持在使阀位置限制部件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的保持状态。
在具有上述构型(1)至(3)的热敏阀中,(4)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可优选地由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所述阀壳体上的可动轴构成。通过该构型,由于温度敏感变形部件与阀位置限制部件的一部分以及阀位置限制部件的端面固定或接合,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在结构上可简单。
在具有上述构型(4)的热敏阀中,(5)当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变形以将所述可动轴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从其初期姿态沿径向变形,在所述初期姿态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与所述可动轴接合以将所述可动轴保持在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通过该构型,由于温度敏感变形部件与可动轴的一部分以及可动轴的端面固定或接合以使得可动轴能可靠无误地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和可靠无误地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所述热敏阀在结构上可简单。
在具有上述构型(5)的热敏阀中,(6)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优选地由双金属环构成,所述双金属环围绕所述可动轴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流体的温度达到所述高温范围时可扩大直径以与所述可动轴的所述一部分分离开。通过该构型,由双金属环构成的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而扩大,并且可仅通过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在流体的温度达到所述高温范围之前与可动轴的一部分固定或接合以使得可动轴能可靠无误地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而在结构上简单。当流体的温度达到所述高温范围时由双金属环构成的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能可靠无误地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不由双金属环构成,而是可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金属环51可为除环状之外的其它任意形状,例如弧形、杆状、板状和非圆环形,其可响应于环境温度变化而部分地朝向和离开所述可动轴移动。
在具有上述构型(5)的热敏阀中,(7)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具有固定在所述阀壳体上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且可变形成将所述可动轴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形状的变形部。通过该构型,热量能有效地从阀壳体传导至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由此能实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的可靠操作。
在具有上述构型(5)的热敏阀中,(8)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的所述变形部可由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可动轴的径向延伸的双金属环构成。通过该构型,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能沿中央引导轴27的径向发生大程度的变形,并且可容易地设置成与可动轴的端面接触。
在具有上述构型(1)至(8)的热敏阀中,(9)所述多个端口除了所述特定端口以外,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流体导入到所述阀壳体的内部的第一进入端口、用于将所述流体从所述阀壳体的内部排出的第一排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保持连通的第二排出端口和用于将从所述第二排出端口排出的流体导入的第二进入端口,在所述阀壳体中形成有第一流体通路,以在所述阀部件取得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时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彼此保持连通,并且在所述阀壳体中形成有第二流体通路,以在所述阀部件取得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时使所述第二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特定端口彼此保持连通。
通过该构型,第一流体通路和第二流体通路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可靠无误地选择性地改变。
在具有上述构型(9)的热敏阀中,(10)所述多个端口包括构成所述第一流体通路的一部分的连通端口,并且所述阀部件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连通端口的第一阀体部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特定端口的第二阀体部,所述第一阀体部取得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所述连通端口被打开以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彼此保持连通,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连通端口被关闭以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第一流体通路的连通彼此保持断开,并且所述第二阀体部取得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所述特定端口被关闭以使所述第二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彼此保持断开,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特定端口被打开以使所述第二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彼此保持连通。
通过该构型,所述第一阀体部可取得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所述连通端口被打开以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彼此保持连通,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连通端口被关闭以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第一流体通路的连通彼此保持断开。第一流体通路和第二流体通路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可靠无误地选择性地改变,而所述热敏阀可在结构上简单而径直移动。
在具有上述构型(10)的热敏阀中,(11)所述阀部件可优选地具有与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可轴向滑动地接合的可滑动筒部,和与所述可滑动筒部形成为一体以形成由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封闭的容积可变腔室的鼓部,所述第一阀体部可轴向移位地支承在所述鼓部上,并且所述第一阀体部和所述阀部件允许第一弹性部件介设在它们之间以向所述第一阀体施加沿使所述连通端口关闭的方向的驱迫力。
通过该构型,即使鼓部的内腔室的容积处于阀位置限制部件被保持在阀位置限制位置的状态,也可通过第一阀体部令人满意地维持连通端口的关闭状态。容积变化的内腔室优选地充填有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而膨胀和收缩的蜡。在这种情况下,当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升高时,蜡在熔化的同时膨胀以让阀部件使鼓部相对于可动轴移位,从而所述特定端口可由所述阀部件打开。因此,打开特定端口的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升高温度使得保持在高温的流体不仅能用于调节流体的温度,而且能被导入其它回路如冷却回路中。
在具有上述构型(10)和(11)的热敏阀中,(12)所述第二阀体部和所述阀壳体可优选地允许第二弹性部件介设在它们之间以向所述第二阀体施加沿使所述特定端口关闭的方向的驱迫力。
通过该构型,当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从阀位置限制部件释放时,经阀部件从第二弹性部件接收驱迫力的阀运动限制部件可立即回到阀运动允许位置。
在具有上述构型(1)至(12)的热敏阀中,(13)当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响应于所述流体的温度最初达到所述高温范围而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和所述阀壳体之间变形成将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形状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优选地被保持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和所述阀壳体中任一者的特定位置。
通过该构型,当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响应于所述流体的温度最初达到所述高温范围而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和所述阀壳体之间变形成将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形状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能可靠无误地定位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或阀壳体的特定位置,从而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的释放操作能可靠无误地进行。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热敏阀构造成,在低温工作环境下在流体被导入到阀致动腔室中的初期阶段利用温度敏感变形阀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无关地将阀位置限制部件保持在打开特定端口的阀运动限制位置,使得流体能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在高温范围时让流体从其流过的回路中,并且在油充填到回路中之后当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能从阀位置限制部件被释放以使阀运动限制部件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并使阀部件回到阀关闭位置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释放操作,这使得所述热敏阀能被操作而不需要不必要的工作以使流体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在高温范围时让流体从其流过的回路中。本发明对于适用于回路的所有热敏阀都是有用的,所述回路具有能够调节用于润滑和冷却车辆用变速器的油的温度的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维持在初期阶段且配备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基本部分的结构框图,只有所述热敏阀以剖视图示出。
[图2]图2是在初期阶段之后维持在油处于低温时且配备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基本部分的结构框图,只有所述热敏阀以剖视图示出。
[图3]图3是在初期阶段之后维持在油处于高温时且配备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基本部分的结构框图,只有所述热敏阀以剖视图示出。
[图4]图4(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的双金属环形成部分的俯视图,图4(b)是在初期阶段装配有双金属环的阀位置限制部件的剖视图,图4(c)是维持在油的温度升高且达到高温范围之后装配有双金属环的阀位置限制部件的剖视图。
[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驱动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图6是维持在初期阶段且配备有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基本部分的结构框图,只有所述热敏阀以剖视图示出。
[图7]图7是在初期阶段之后维持在油处于低温时且配备有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基本部分的结构框图,只有所述热敏阀以剖视图示出。
[图8]图8是具有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的热敏阀的俯视图,示出为处于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装配在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优选实施例。
(一个实施例)
图1至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和装配有所述热敏阀的车辆驱动系统。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敏阀用于热交换器,其中在外部,油(流体:例如ATF(自动变速器领域))在构成用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一部分的油液压回路的一部分中流动以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调节油的温度。
首先说明所述热敏阀的结构。
如图1至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辆驱动系统10包括构成内燃机的发动机11(见图5),和构成在将发动机11的驱动力传递到未示出的驱动轮(驱动力输出侧)时能够改变速度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自动变速器12。这里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可以是有级变速器类型或无级变速器类型,当然也可包括装配有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构型的类型。根据本发明的热敏阀也可应用于除自动变速器12之外的其它变速器,如手动变速器,或者可应用于构成使用用于润滑和冷却该装置的各元件和部分的油的另一装置的一部分的油冷却回路。
车辆驱动系统10安装在包括散热器13和加热器芯14的汽车上。散热器13适于利用从车辆前侧导入的空气来冷却用于发动机11的冷却水。加热器芯14设计成使发动机11的冷却水与导入座舱空间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得座舱空间能够变热。所述汽车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5,固定部件17,和第二热交换器18。第一热交换器15设置在用于使冷却水在流过加热器芯14之后回到发动机11的管路上(见图5中的H3至H5),以使流过加热器芯14的冷却水的热量与用于润滑和冷却自动变速器12的油(流体)的热量进行交换。固定部件17形成有用于使自动变速器12与第一热交换器15连通的油通路16a,16b,并且构造成将第一热交换器15固定在构成自动变速器12一部分的壳体(未详细示出)上。第二热交换器18用作油冷却器,该油冷却器适于利用从车辆前侧导入的空气来冷却从第一热交换器15回到自动变速器12的油。
发动机11在图5中被示出为具有容纳在其中的水泵11p。水泵11p用于将高温的冷却水从发动机11经上软管H1导入散热器13,同时使进行了热交换且由此被散热器13冷却的冷却水经下软管H2回到发动机11。水泵11p还用于使冷却水从发动机11经加热器芯14(即,用于加热座舱空间的热交换器)并经第一热交换器15通过管路H3,H4和H5循环。水泵11p具有进入侧,在该进入侧配置有恒温器19,恒温器19设计成在冷却水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水平时允许冷却水从上软管H1旁通绕过散热器13导入下软管H2,同时在冷却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水平时响应于冷却水的温度而调节通过散热器13的冷却水的量。水泵11p是由发动机11的驱动力驱动的机械式泵,而如果自动变速器12为例如混合动力构型,则也可设置有在发动机11停止时用于使冷却水循环(冷却水保持在例如一加热座舱空间的温度水平之上)的电动泵。
在自动变速器12和第一热交换器15之间设置有一对油管18a,18b和热敏阀20,即,调节油的温度的调节阀,以使得第二热交换器18能够选择性地介设在适于使冷却水从第一热交换器15回到自动变速器12的油通路16b上。
如图2和3所示,热敏阀20容纳在固定部件17中且由固定部件17保持以响应于通过油通路16b的油的温度选择性地在油通路16b上形成第一流动通路PW1或第二流动通路PW2中的任一者。热敏阀20经油管18a和18b与第二热交换器18连接,所述油管18a和18b各自的内部形成有油导入通路部18c1和油排出通路部18c2,它们组合起来构成第二流动通路PW2的一部分。如果热敏阀20安置在从第一热交换器15到自动变速器12的返回侧,则热敏阀20不必一定容纳在固定部件17中,而是可安置在比图5所示的位置更靠近第二热交换器18的油管18a和18b上。
当从第一热交换器15导入并通过油通路16b的油的温度处于预设的低温范围内时,热敏阀20具有如图2所示形成在其中的第一流动通路PW1,使得油通路16b由将油从第一热交换器15导入热敏阀20的油导入通路部16b1,将油从热敏阀20排出到自动变速器20的油排出通路部16b2,和在热敏阀20中选择性地形成的第一流动通路PW1构成。
另一方面,当从第一热交换器15导入并通过油通路16b的油的温度处于预设为包括比低温范围的上限温度高的温度水平的高温范围内时,热敏阀20具有如图3所示地形成的第二流动通路PW2,使得油通路16b由将油从第一热交换器15导入热敏阀20的油导入通路部16b1,将油从热敏阀20排出到自动变速器12的油排出通路部16b2,和在油管18a,18b和热敏阀20中形成的第二流动通路PW2构成。这里所述的低温范围和高温范围被设定成覆盖根据车辆确定的大部分适当的温度,且由此可包括部分重叠的相同温度水平。高温范围的下限温度可比低温范围的上限温度高以防止温度彼此重叠。
图1至3所示的热敏阀包括阀壳体21。阀壳体21形成有多个外部连接端口21a、21b、21c、21d,一对阀端口22a、22b,和阀致动腔室23,所述阀致动腔室大致呈筒状,与外部连接端口21a、21b、21c、21d和端口22a、22b保持连通。外部连接端口21a,21b,21c,21d和阀端口22a,22b总体上构成本发明中限定的多个端口。这里,外部连接端口21a、21b、21c、21d分别用作第一进入端口、第一排出端口、第二进入端口和第二排出端口,并且分别与被限定为油导入通路部16b1,油排出通路部16b2,油导入通路部18c1,油排出通路部18c2的相应的外部通路连接。
阀壳体21包括呈凹形且一端向外部敞开(见图1至3中的上侧)的第一壳体部件24,和呈插塞形并旋拧在第一壳体部件24上以气密密封第一壳体部件24的一个端部的第二壳体部件25。第一壳体部件24形成有与油导入通路部16b1和油排出通路部18c2保持连通的连通通路24a。连通通路24a经阀端口22a(连通端口)与阀致动腔室23保持连通以使油导入通路部16b1与油排出通路部18c2彼此保持连通。
第二壳体部件25具有例如通过螺旋接合(可包括除螺旋接合之外的其它接合方式)固定在第一壳体部件24上的固定螺旋接合部25a,在一个端部从第一壳体部件24沿轴向向外伸出的凸缘筒状部25b,和在另一个端部接纳在第一壳体部件24中的阀片部25c。阀片部25c在第一壳体部件24和第二壳体部件25之间形成有环形通路26以与油导入通路部18c1保持连通。阀片部25c形成有使环形通路26与阀致动腔室23保持连通的另一个阀端口22b,和沿径向延伸并在周向上等角度设置以使阀端口22b与环形通路26保持连通的多个连通通孔25e。第二壳体部件25的固定螺旋接合部25a不详细描述,但由在第二壳体部件25的径向内部形成内环形周向凹槽25g的多个部分构成。内环形周向凹槽25g可在凹槽25g在所述各部分之间接纳了双金属环51之后形成,然后所述各部分通过挤压、螺旋连接、焊接和其它紧固方法彼此接合。下面将描述双金属环51。
第二壳体部件25的筒状部25b具有中央部,该中央部形成有在其中接纳中央引导轴27的轴向通孔。中央引导轴27构成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阀壳体21上的可动轴。中央引导轴27具有接纳在第二壳体部件25的筒状部25b的轴向通孔中的大直径的滑动轴部27a,从滑动轴部27a朝阀致动腔室23伸出的小直径的筒状引导轴部27b,和与滑动轴部27a形成为一体且可与第二壳体部件25的筒状部25b接合以防止滑动轴部27a向外移动到第二壳体部件25的筒状部25b之外的止挡部27c。
滑动轴部27a设置有多个密封圈28以气密密封第二壳体部件25和滑动轴部27a之间的环形间隙。通过将引导轴部27b向滑动轴部27a挤压或其它固定方法,将引导轴部27b部分地插入滑动轴部27a中并与滑动轴部27a接合。引导轴部27b的外周面具有高的硬度以及精加工和处理过的光滑的滑动面。滑动轴部27a在引导轴部27b和密封圈28之间形成有环形周向凹槽27e(见图2)。
另一方面,热敏阀20的阀致动腔室23在图1至3中示出为设置有阀部件31,大致呈筒状的带凸缘的外侧引导部件32,和大致呈锥形的锥形螺旋弹簧33。
阀部件31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阀端口22的第一阀体部41,和用于打开和关闭阀端口22b的第二阀体部42。
第一阀体部41可移动而取得图2所示的第一操作位置AP1以及图1和3所示的第二操作位置AP2。当第一阀体部41移到第一操作位置AP1时,阀端口22a打开以使油导入通路部16b1经第一流动通路PW1与油排出通路部16b2连通。另一方面,当第一阀体部41移到第二操作位置AP2时,阀端口22a关闭以使油导入通路部16b1经第一流动通路PW1与油排出通路部16b2的连通断开。第二阀体部42可移动而取得图2所示的第一操作位置BP1以及图1和3所示的第二操作位置BP2,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BP1第二阀体部42关闭阀端口22b以使油导入通路部18c1与油排出通路部16b2断开,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BP2第二阀体部42打开阀端口22b以使油导入通路部18c1与油排出通路部16b2连通。
外侧引导部件32具有凸缘部32f和引导部32g,凸缘部32f支承在台阶部24d上,台阶部24d形成在第一壳体部件24的部分地构成阀致动腔室23的内壁部上,引导部32g大致呈筒状并与凸缘部32f一体形成以可轴向滑动地引导阀部件31。凸缘部32f形成有在周向上等角度设置而形成第一流动通路PW1的一部分的多个通孔32h。
阀部件31具有与中央引导轴27的引导轴部27b可滑动地接合且固定在第二阀体部42上的可滑动筒部43,与可滑动筒部43一体形成且形成有由中央引导轴27的引导轴部27b封闭的蜡收纳腔室44的鼓部45,和从鼓部45的底壁部沿可滑动筒部43的相反方向朝阀端口22a伸出以如此支承第一阀体部41、使得第一阀体部41可沿中央引导轴27的轴向滑动的阀引导轴部46。这意味着第一阀体部41经阀引导轴部46在其中央部支承在鼓部45上以便可相对于鼓部45轴向滑动。在第一阀体部41和鼓部45之间设置有压缩螺旋弹簧47,压缩螺旋弹簧47用作第一阀体部41和阀部件31之间的、施加沿利用第一阀体部41关闭阀端口22a的方向的驱迫力的第一弹性部件。
另一方面,锥形螺旋弹簧33设置在第二阀体部42和阀壳体21之间以用作施加利用第二阀体部42关闭阀端口22b的方向的驱迫力的第二弹性部件。这里,第二阀体部42一体地连接在可滑动筒部43上并且可与鼓部45和可滑动筒部43一起滑动。从锥形螺旋弹簧33向第二阀体部42施加的驱迫力用于沿利用第二阀体部42关闭阀端口22b的方向施加在第二阀体部42上。
形成在阀部件31的鼓部45和可滑动筒部43中的蜡收纳腔室44充填有充填材料,例如与专利文献No.1中所公开的相同的蜡,该充填材料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而膨胀和收缩。因此,蜡收纳腔室44形成可变容积腔室,当所述蜡膨胀时所述可变容积腔室能扩大以增加所述蜡的体积,而当所述蜡收缩时所述可变容积腔室收缩以减小所述蜡的体积。
更具体地,阀部件31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使得如上所述地那样,可滑动筒部43与中央引导轴27的引导轴部27b可滑动地接合。因此可理解,当所述蜡在蜡收纳腔室44中膨胀时,第二阀体部42可响应于所述蜡膨胀而抵抗沿使第二阀体部42关闭阀片部25c的方向的驱迫力沿使第二阀体部42与阀片部25c分离开的方向移动,从而可打开阀端口22b。另一方面。当所述蜡在蜡收纳腔室44中收缩时,第二阀体部42可响应于所述蜡收缩而通过沿使第二阀体部42关闭阀片部25c的方向的驱迫力沿使第二阀体部42朝阀片部25c移动的方向移动,从而可关闭阀端口22b。
如从上述说明中可理解,阀部件31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而移位,并适于从阀致动腔室23中的锥形螺旋弹簧33接收朝第一操作位置BP1驱迫阀部件31的驱迫力。因此,阀部件31能取得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处于预设的低压范围内时关闭阀端口22b、即从端口21a至21d和端口22a,22b之中选择的特定端口的第一操作位置BP1(见图2),和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处于预设的高压范围内时打开阀端口22b的第二操作位置BP2(见图3)。
阀致动部件31适于从阀致动腔室23中的锥形螺旋弹簧33经第二阀体部42接收朝第一操作位置BP1驱迫阀部件31的驱迫力的事实导致阀部件31对蜡收纳腔室44中的蜡加压并经所述蜡被施加以来自中央引导轴27的反作用力。
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阀壳体21上的中央引导轴27构造成如图1所示将阀部件31移动至将阀部件31保持在第二操作位置BP2的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以及如图2和图3所示将阀部件31移动至使阀部件31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而移位的阀运动允许位置GP2。中央引导轴27被锥形螺旋弹簧33经蜡收纳腔室44中的蜡朝向第一操作位置BP1保持驱迫,并在热敏阀20的通常使用状态下朝向阀运动允许位置GP2保持驱迫。
中央引导轴27在热敏阀20的初期阶段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保持接合,所述初期阶段即为从热敏阀20被装配完成时到热敏阀20连接到自动变速器12作为油液压回路的一部分且阀致动腔室23被油充填时。在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之间设置有双金属环51,该双金属环能够接纳于形成在第二壳体部件25的内周部内的内环形凹槽25g中和形成在中央引导轴27的外周部内的外环形凹槽27e中,使得在热敏阀20的初期阶段,中央引导轴27能通过接纳在第二壳体部件25的内环形凹槽25g和中央引导轴27的环形凹槽27e中的双金属环51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与阀壳体21接合。
双金属环51由可响应于第二壳体部件25中油的温度而变形的大致呈C形的温度敏感变形部件构成,第二壳体部件25中油的温度等于或接近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在密封圈28的轴向内侧位置测得的温度)。双金属环51构造成具有大致为C形且热膨胀系数(线性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金属部件51a和51b,如图4(a)所示。在所述C形的金属部件51a和51b之中内金属部件51a的线性膨胀系数比外金属部件51b的线性膨胀系数大,这样当双金属环51周围的温度处于预设的低温范围内时,双金属环51的内径Dr接近于滑动轴部27a的外环形凹槽27e的底面的直径D1,如图4(b)所示,而当双金属环51周围的温度处于预设的高温范围内时,双金属环51的内径Dr变得比滑动轴部27a的外径D2大,如图4(c)所示。双金属的原理和制造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由此下文将不作描述。
双金属环51可变形成两种不同的扩大形状,其在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之前的热敏阀20的初期阶段如图4(b)所示将中央引导轴27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并且在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时如图4(c)所示将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在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时,变形为扩大形状的双金属环51的外周部与内环形凹槽25g的底部接合,如图4(c)所示,从而双金属环51能用于使中央引导轴27相对于阀壳体21同轴定位,也就是定位在阀壳体21的中央。这意味着在热敏阀20的初期阶段双金属环51围绕滑动轴部27a的一部分并与滑动轴部27a的外环形凹槽27e保持接合,但是,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时,双金属环51在直径上扩大以从滑动轴部27a的所述一部分释放。此外,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以使双金属环51在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之间变形成使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的扩大形状时,双金属环51与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中的一者接合以保持在相对于中央引导轴27释放所需的最优选的径向特定位置。
下面将对操作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本实施例的热敏阀20在图1中示出为具有在油导入阀致动腔室23之前的初期阶段。所述初期阶段包括热敏阀20在完成其组装操作之后作为车辆部件之一被传送到车辆装配厂的阶段,和热敏阀20与车辆驱动系统10装配在一起的阶段,以及阀致动腔室23被油充填的阶段。在上述初期阶段,中央引导轴27由双金属环51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从而阀部件31保持在第二操作位置BP2。因此,特定的阀端口22b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无关地保持为打开状态。
利用由双金属环51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的中央引导轴27保持在阀运动限制状态的热敏阀20然后例如在车辆装配厂与车辆驱动系统10装配在一起。在热敏阀的装配操作之后,油不是立刻充填到第一热交换器15,热敏阀20,第二热交换器18和各自用作冷却器管的油管18a,18b中。
在热敏阀20与车辆驱动系统10装配在一起之后,油充填到阀致动腔室23中的时间是在自动变速器12的操作之前或之后。这时,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保持在低温状态,在所述低温状态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未达到预设的高温范围,但是特定的阀端口22b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无关地保持在打开状态。
因此,在低温操作环境下,也就是在油的温度处于高温范围之外的状态下,油能可靠无误地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18的回路中,如果执行普通的阀操作,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达到预设高温范围时,这允许油从第二热交换器的回路流过。
当热敏阀20完成与车辆驱动系统10装配在一起且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时,双金属环51在直径上扩大且由此使中央引导轴27位于径向上的特定位置,也就是在阀部件31中的蜡膨胀以使阀部件31压缩锥形螺旋弹簧33之前以双金属环51的外周部位于阀壳体21的中央。双金属环51由此从中央引导轴27的外环形凹槽27e释放,使得中央引导轴27能被双金属环51从其被保持状态释放。这时,接收朝向第一操作位置BP1的驱迫力的阀部件31移动以关闭阀端口22b,且允许阀部件31移位的中央引导轴27移动至阀运动允许位置GP2。
此时,响应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变化温度而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的中央引导轴27使得完全不需要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中央引导轴27的不必要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热敏阀20不需要在传统的装置中因释放中央引导轴27的手动操作导致的使双金属环51从阀壳体21向外伸出所需的操作。完全不需要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中央引导轴27的不必要操作使得即使在低温操作环境下、也就是在油的温度处于高温范围之外的状态下也能使油容易地、可靠无误地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18的让油从其流过的回路中。
这里,传统热敏阀中可看到的以下操作被采用并被考虑,以与根据本发明的热敏阀20的上述优点进行比较。即使当仅通过热敏阀20的操作使油处于阀致动腔室23中时试图将油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18的回路中,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处于低温范围内时油也不能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18的回路中,从而在油的温度处于低温范围内的阶段不能执行检查油是否泄漏的操作。原因在于,与第二热交换器18和油管18a,18b保持连通的阀端口22b即使在第一热交换器15充填了油的情况下也保持关闭。在完成了装配操作之后的性能测试中在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未达到高温范围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所有的性能测试。这不仅可能使将油充填到阀致动腔室23中的时间产生偏差,而且会损害将油充填到阀致动腔室23中的可操作性。
相比之下,本实施例在结构上简单地具有双金属环51,该双金属环51由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制成,接纳在中央引导轴27的外环形凹槽27e中且与其接合以便可响应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而扩大,从而在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之前中央引导轴27能可靠无误地被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因此,在低温和高温范围时油都能充填到允许油从其流过的回路中。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由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制成的双金属环51从中央引导轴27释放,从而中央引导轴27能从上述保持状态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阀部件31取得第一操作位置BP1和第二操作位置BP2,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BP1第一流动通路PW1被建立以使第一进入端口21a与第一排出端口21b连通,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BP2第二流动通路PW2被建立以使第二进入端口21c经阀壳体21中的特定端口与第一排出端口21b连通,这样第一流动通路PW1和第二操作位置BP2能响应于导入阀致动腔室23的油的温度而可靠无误地选择性地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端口21a至21d和端口22a、22b包括构成形成第一流动通路PW1一部分的连通端口的阀端口22a,且阀部件31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阀端口22a的第一阀体部41,和用于打开和关闭阀端口22b的第二阀体部42。此外,第一阀体部41取得使阀端口22a打开以允许第一进入端口21a与第一排出端口21b经第一流动通路PW1彼此连通的第一操作位置AP1,并取得使阀端口22a关闭以允许第一进入端口21a与第一排出端口21b经第一流动通路PW1的连通彼此断开的第二操作位置AP2,而第二阀体部42取得使阀端口22b关闭以允许第二进入端口21c与第一排出端口21b彼此断开的第一操作位置BP1,并取得使阀端口22b打开以允许第二进入端口21c与第一排出端口21b彼此连通的第二操作位置BP2。因此,阀部件31具有使阀端口22a打开和使阀端口22b关闭的第一操作位置BP1,同时具有使阀端口22a关闭和使阀端口22b打开的第二操作位置BP2。根据本发明的热敏阀20由此在结构上简单,仅阀部件31径直移动且能响应于导入阀致动腔室23的油的温度使第一流动通路PW1和第二流动通路PW2选择性地和平滑地、可靠无误地改变。
如已详细描述的那样,阀部件31具有与中央引导轴27的引导轴部27b可滑动地接合且固定在第二阀体部42上的可滑动筒部43,和与可滑动筒部43一体形成且形成有由中央引导轴27的引导轴部27b封闭的蜡收纳腔室44的鼓部45。第一阀体部41支承在鼓部45上以可在中央引导轴27的轴向上移位,而压缩螺旋弹簧47设置在第一阀体部41上以朝阀端口22a驱迫第一阀体部41以关闭阀端口22a。前述构型使得即使在中央引导轴27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的状态下鼓部45的蜡收纳腔室44中蜡的体积改变,也能优选地保持利用第一阀体部41使阀端口22a关闭的关闭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敏阀20包括配置在第二阀体部42和阀壳体21之间以朝阀端口22b驱迫第二阀体部42以关闭阀端口22b的锥形螺旋弹簧33,这样当双金属环51从中央引导轴27释放以使中央引导轴27从保持状态释放时,中央引导轴27能通过阀部件31被施加以锥形螺旋弹簧33的驱迫力以立即回复到阀运动允许位置GP2。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敏阀20中,容积可变的蜡收纳腔室44被充填以能响应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而膨胀和收缩的蜡,这样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升高时,鼓部45中的蜡膨胀,阀部件31允许鼓部45相对于中央引导轴27移位,从而阀端口22b能由阀部件31打开。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升高时阀部件31打开阀端口22b使得油能导入使用高温油并调节油的温度的其它回路中,例如由第二热交换器18代表的冷却回路。
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时,双金属环51在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筒状部25b之间变形成将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的形状。这时,双金属环51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筒状部25b接合且保持在最适于释放中央引导轴27的特定位置,这样双金属环51能可靠无误地定位在设定位置,由此当双金属环51变形成将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的形状时能可靠无误地执行引导轴27的释放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油被导入阀致动腔室23之前的初期阶段,中央引导轴27由双金属环51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且阀端口22b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无关地打开,这样即使在低温操作环境下油也能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允许流体如油在油的温度处于高温范围内时流过的第二热交换器18中。此外,当在油充填操作之后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双金属环51从中央引导轴27释放以将中央引导轴27从保持状态释放,阀部件31沿使阀端口22b关闭的方向移动,且中央引导轴27回到阀运动允许位置GP2,这样便不需要执行不必要的操作以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中央引导轴27,或者不需要在阀壳体21的外部操纵任何操作工具来完成上述释放操作。结果,本发明能提供这样一种热敏阀20,其能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执行将油充填到在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处于高温范围时让流体流过的回路中的操作,而不需要执行在传统的热敏阀中必需的任何不必要的释放操作。
虽然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热敏阀20在初期阶段使用容纳在阀壳体21中的大致呈C形的双金属环51来与中央引导轴27的外环形凹槽27e接合,但双金属环51的形状限不限于C形,而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只要当流过油通路16b的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时双金属环51能从中央引导轴27释放即可。此外,双金属环51不必一定要由如上所述的双金属环制成。
双金属环51可用例如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接合环来代替,只要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接合环能允许中央引导轴27从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的状态释放并回到阀运动允许位置GP2即可。双金属环51可以呈除诸如C形的环状之外的其它任意形状,例如弧形、杆状、板状和非圆环形,其可响应于环境温度变化而部分地朝向和离开中央引导轴27移动。更具体地,双金属环51可由一对接合部件代替,每个接合部件都例如由双金属或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分别呈彼此相对的凹形和凹状,且可与中央引导轴27的外环形凹槽27e接合。
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由对温度敏感而可变形的部件和不会对温度敏感而变形的部件构成的组合式接合部件来代替。在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时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的变形方向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径向扩大方向,而是可优选地为径向收缩方向,也就是使双金属环51收缩到中央引导轴27中的方向,其中双金属环51的外周面位于中央引导轴27的外表面的径向内侧。因此,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与阀壳体接合并保持在适于释放中央引导轴27的特定位置。此外,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与诸如中央引导轴27的阀位置限制部件接合并保持在特定位置。这里,适于释放中央引导轴27的特定位置是指在中央引导轴27的径向上的特定位置。换句话说,特定位置应当是指在与阀的径向垂直、亦即与阀操作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特定位置。根据本发明,所述特定位置不限于在诸如中央引导轴27的阀位置限制部件的径向上指定的上述位置。
此外,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可不如上所述地构造成如双金属环51那样接纳在中央引导轴27的外环形凹槽27e中,而是可构造成具有任何形状以与形成在构成可动轴(如中央引导轴)的阀位置限制部件上的台阶部、环形凹部或凸部、非环形凹部(孔)接合,以将中央引导轴27调节成在使中央引导轴27从阀壳体21释放的方向上轴向移动。
(另一个实施例)
图6和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热敏阀的另一个实施例。除了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及其周边结构以外,本实施例的热敏阀和车辆驱动系统在结构上与前述的热敏阀和前述实施例的车辆驱动系统几乎相同,这样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和相似的本实施例的构成要素具有与图1至5中的前述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且下面将简单描述,而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将详细描述。
如图6和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敏阀60包括阀壳体21,阀部件31,和构成可动轴和阀运动限制部件的中央引导轴27。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与根据前述实施例的热敏阀20不同的热敏阀60中,阀壳体21不形成有内环形凹槽25g(见图3),而中央引导轴27不形成有外环形凹槽27e。
如图6所示,中央引导轴27的滑动轴部27a的长度和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长度被设定成当中央引导轴27取得将阀部件31保持在第二操作位置BP2的阀运动限制位置GP1时使中央引导轴27的滑动轴部27a的外端面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端面25j大致齐平。
如图6至8所示,在阀壳体21的外侧在第二壳体部件25的端面25j上以预设的装设姿态安装有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在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装设在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上的初期阶段以及在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温度在预设温度以下的阶段,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保持为与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两者面对面地接触。在初期阶段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在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之间且固定在阀壳体21上,使得热量从中央引导轴27传导至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
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可响应于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例如两者而变形成在阀壳体21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之前的初期阶段将中央引导轴27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且在阀壳体21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高温范围时将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的形状。
更具体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包括由固定螺钉62固定在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端面25j上的固定部61a,和变形部61b,所述变形部61b从固定部61a朝中央引导轴27的滑动轴部27a延伸且在阀壳体21中油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可变形为将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的形状。
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变形部61b由例如呈杆状且从固定部61a沿中央引导轴27的径向延伸的双金属板构成,且由此构造成具有分别为薄板形状、线性膨胀系数不同且结合在一起的两个金属部件61e,61f。与中央引导轴27的中心轴线接近的金属部件61e的线性膨胀系数比金属部件61f的大。当变形部61b的温度处于预设的低温范围内时,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变形部61b处于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的初期姿态AT1或接近初期姿态AT1的姿态,且当变形部61b的温度达到预设的高温范围时,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变形部61b处于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释放姿态AT2或接近释放姿态的弯曲状。
因此,在从热敏阀装配在车辆驱动装置10中的完成时间直到热敏阀60作为油液压回路的一部分连接到自动变速器12并用油充填阀致动腔室23之前的初期阶段,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可呈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的姿态,也就是初期姿态AT1,其中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与中央引导轴27保持接合以将中央引导轴27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在热敏阀60与车辆驱动系统10装配在一起的完成时间之后在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预设的高温范围时,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能响应于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的升高温度而沿中央引导轴27的径向变形成从初期姿态AT1移动到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释放姿态AT2或沿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从中央引导轴27释放的方向弯曲。
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具有基本上垂直于固定部61a弯曲的转动阻止部61c。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具有形成在其侧表面上的平坦侧面25k。转动阻止部61c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平坦侧面25k保持接合,这样当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由固定螺钉62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连接时可防止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与固定螺钉62一起转动。根据本发明,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转动阻止部61c不是必须需要的。代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上述转动阻止部61c,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端面25j可形成有引导部或定位部,所述引导部或定位部呈突出形状或凹入形状,与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固定部61a的一部分保持接合以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相对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定向和定位,这样当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由固定螺钉62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连接时能防止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与固定螺钉62一起转动。
在将油导入阀致动腔室23中的阶段,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热敏阀60中的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变形部61b能取得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的初期姿态AT1。因此,通过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中央引导轴27被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且阀部件31被保持在第二操作位置BP2,同时阀端口22b打开,即保持在打开状态。
在热敏阀装配在自动变速器12之后当油充填到阀致动腔室23中时即使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未达到预设的高温范围阀端口22b也保持打开状态这一事实使得在油的温度不在高温范围内的低温操作环境下油能充填到第二热交换器18的回路中,而该回路在油的温度达到预设的高温范围时才在热敏阀60的通常阀操作中让油从其流过。
在自动变速器12装配在车辆驱动系统10中之后当阀致动腔室23中油的温度最初达到预设的高温范围时,与阀致动腔室23中的油保持接触的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响应于油的温度而改变,这样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的热量能传导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这时,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响应于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的升高温度而沿中央引导轴27的径向变形以从初期姿态AT1移动至释放姿态,即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释放姿态AT2并沿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从中央引导轴27释放的方向弯曲。
中央引导轴27由此被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且锥形螺旋弹簧33的朝向第一操作位置BP1的驱迫力使阀部件31返回以关闭阀端口22b。同时,中央引导轴27回到阀运动允许位置GP2。
从前述说明中可理解,本实施例在结构上简单,仅具有与构成可动轴的中央引导轴27保持接合并由此被其保持的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这使得在阀致动腔室23中流体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之前中央引导轴27被可靠无误地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而当阀致动腔室23中流体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中央引导轴27响应于阀致动腔室23中流体的变化温度而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可靠无误地释放。
结果,在油的温度未达到高温范围的工作温度环境下,如此构造的本实施例不仅不需要用于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中央引导轴27的任何工作,而且油能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在高温范围时让油从其流过的第二热交换器18的回路中。
此外,能从阀壳体21的外部看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由此能在视觉上确定中央引导轴27是否由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即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出于某种原因而不能正常工作,也能通过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上移除固定螺钉62而将中央引导轴27从阀运动限制位置GP1释放。这意味着如此构造的本实施例可具有故障安全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变形部61b由沿中央引导轴27的径向延伸的双金属板制成,这样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的变形部61b的自由端能沿中央引导轴27的径向发生大程度的变形,且变形部61b能容易地设置成与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的平坦侧面25k接触。因此,中央引导轴27能可靠无误地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和从该位置释放而不用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大程度地伸出到阀壳体21之外。由于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具有要固定在阀壳体21的第二壳体部件25上的固定部61a,热量能有效地从阀壳体21和中央引导轴27传导至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由此能使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相对于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可靠地工作。热量不仅能从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中的一者而且能从中央引导轴27和阀壳体21中的两者传导至温度敏感变形部件61,由此导致优良的热响应性。
虽然对于上述本实施例的说明是针对蜡收纳型的阀部件31,但是任何类型的阀部件31都可用于替代蜡收纳型。例如,其中一种类型的阀部件31可构造成响应于流体的温度而使阀致动腔室23中的流体膨胀和收缩以关闭和打开阀端口22b。上述实施例已经关于如图1至3以及图6和7所示的竖直设置的热敏阀20和60进行了说明,但是热敏阀20和60当然也可具有水平地和以任何其它方向设置的相应姿态。
虽然上述本实施例已经关于这样的事实进行了说明,即,在油被导入阀致动腔室23之前的初期阶段,中央引导轴27被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且阀部件31处于第二操作位置BP2,但是如果在例如为了更换油而将油再次充填到阀致动腔室23中之前从外部朝阀壳体21的内部手动地推动中央引导轴27,则中央引导轴27可被再次保持在阀运动限制位置GP1。从前述说明中可理解,不仅在装配热敏阀的阶段而且在更换油时,都能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将流体充填到在流体处于高温时才让流体从其流过的热交换器回路中而不需要不必要的工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热敏阀构造成,在低温工作环境下在流体被导入到阀致动腔室中的初期阶段利用温度敏感变形阀与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无关地将阀位置限制部件保持在打开特定端口的阀运动限制位置,使得流体能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在高温范围时让流体从其流过的回路中,并且在油充填到回路中之后当阀致动腔室中流体的温度达到高温范围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能从阀位置限制部件被释放以使阀运动限制部件从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并使阀部件回到阀关闭位置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释放操作,这使得所述热敏阀能被操作而不需要不必要的工作以使流体容易地和可靠无误地充填到在高温范围时让流体从其流过的回路中。本发明对于适用于回路的所有热敏阀都是有用的,所述回路具有能够调节用于润滑和冷却车辆用变速器的油的温度的热交换器。
附图标记列表
12:自动变速器
15:第一热交换器
16b1,18c1:油导入通路部
16b2,18c2:油排出通路部
18:第二热交换器
20,60:热敏阀
21:阀壳体
21a:外部连接端口(第一进入端口)
21b:外部连接端口(第一排出端口)
21c:外部连接端口(第二进入端口)
21d:外部连接端口(第二排出端口)
22a:一个阀端口(连通端口)
22b:另一个阀端口(特定端口)
23:阀致动腔室
24:第一壳体部件
25:第二壳体部件
25g:内环形凹槽
25j:端面
27:中央引导轴(阀位置限制部件)
27a:滑动轴部
27b:引导轴部
27e:外环形凹槽
31:阀部件
32:外侧引导部件
32h:通孔
33:锥形螺旋弹簧(第二弹性部件)
41:第一阀体部
42:第二阀体部
43:可滑动筒部
44:蜡收纳腔室(容积可变腔室)
45:鼓部
46:阀引导轴
47:压缩螺旋弹簧(第一弹性部件)
51:双金属环(温度敏感变形部件)
61:温度敏感变形部件
61a:固定部
61b:变形部
62:固定螺钉
AP1,BP1:第一操作位置
AP2,BP2:第二操作位置
AT1:初期姿态
AT2:释放姿态
GP1:阀操作限制位置
GP2:阀操作允许位置
PW1:第一流体通路
PW2:第二流体通路

Claims (13)

1.一种热敏阀,包括:
阀壳体,所述阀壳体形成有分别与外部的通路保持连通的多个端口和与所述端口保持连通的阀致动腔室;
阀部件,所述阀部件可响应于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的流体的温度在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移位,以取得当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低温范围内时关闭从所述端口之中选择的特定端口的第一操作位置,和当所述阀致动腔室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高温范围内时打开所述特定端口的第二操作位置,所述阀部件在所述阀致动腔室中接收朝向所述第一操作位置的驱迫力;和
阀位置限制部件,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容纳在所述阀壳体中并且可移动以取得阀运动限制位置和阀运动允许位置,在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所述阀部件被保持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阀运动允许位置所述阀部件被允许响应于所述流体的温度而移位,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朝所述阀运动允许位置被驱迫;所述热敏阀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敏阀还包括:
温度敏感变形部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配置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和所述阀壳体之间并且可响应于温度而变形,
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变形成在所述阀壳体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最初达到所述高温范围之前的初期阶段将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保持在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且在所述阀壳体中的所述流体的温度最初达到所述高温范围时将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容纳在所述阀壳体中并且可响应于所述阀壳体内的温度而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设置在所述阀壳体的外部并且可响应于所述阀壳体和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中至少一者的温度而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由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所述阀壳体上的可动轴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敏阀,其中,当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变形以将所述可动轴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从其初期姿态沿径向变形,在所述初期姿态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与所述可动轴接合以将所述可动轴保持在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由双金属环构成,所述双金属环围绕所述可动轴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流体的温度达到所述高温范围时可扩大直径以与所述可动轴的所述一部分分离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具有固定在所述阀壳体上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且可变形成将所述可动轴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形状的变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的所述变形部由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可动轴的径向延伸的双金属环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多个端口除了所述特定端口以外,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流体导入到所述阀壳体的内部的第一进入端口、用于将所述流体从所述阀壳体的内部排出的第一排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保持连通的第二排出端口和用于将从所述第二排出端口排出的流体导入的第二进入端口,
在所述阀壳体中形成有第一流体通路,以在所述阀部件取得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时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彼此保持连通,并且
在所述阀壳体中形成有第二流体通路,以在所述阀部件取得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时使所述第二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特定端口彼此保持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包括构成所述第一流体通路的一部分的连通端口,并且所述阀部件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连通端口的第一阀体部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特定端口的第二阀体部,
所述第一阀体部取得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所述连通端口被打开以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第一流体通路彼此保持连通,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连通端口被关闭以使所述第一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经所述第一流体通路的连通彼此保持断开,并且
所述第二阀体部取得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所述特定端口被关闭以使所述第二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彼此保持断开,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特定端口被打开以使所述第二进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排出端口彼此保持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阀部件具有与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可轴向滑动地接合的可滑动筒部,和与所述可滑动筒部形成为一体以形成由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封闭的容积可变腔室的鼓部,
所述第一阀体部可轴向移位地支承在所述鼓部上,并且所述第一阀体部和所述阀部件允许第一弹性部件介设在它们之间以向所述第一阀体部施加沿使所述连通端口关闭的方向的驱迫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敏阀,其中,所述第二阀体部和所述阀壳体允许第二弹性部件介设在它们之间以向所述第二阀体部施加沿使所述特定端口关闭的方向的驱迫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敏阀,其中,当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响应于所述流体的温度最初达到所述高温范围而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和所述阀壳体之间变形成将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从所述阀运动限制位置释放的形状时,所述温度敏感变形部件被保持在所述阀位置限制部件和所述阀壳体中任一者的特定位置。
CN2010800236902A 2009-05-29 2010-03-11 热敏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9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0951 2009-05-29
JP2009-130951 2009-05-29
JP2009-298185 2009-12-28
JP2009298185A JP4892606B2 (ja) 2009-05-29 2009-12-28 サーモバルブ
PCT/JP2010/001721 WO2010137214A2 (en) 2009-05-29 2010-03-11 Thermo-val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9570A CN102449570A (zh) 2012-05-09
CN102449570B true CN102449570B (zh) 2013-06-19

Family

ID=4301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369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9570B (zh) 2009-05-29 2010-03-11 热敏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42418B2 (zh)
JP (1) JP4892606B2 (zh)
CN (1) CN102449570B (zh)
DE (1) DE112010002185B4 (zh)
WO (1) WO201013721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9799B (zh) 2011-04-13 2017-03-22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车辆附件的皮带轮组件
US8978600B2 (en) * 2012-04-11 2015-03-17 Borgwarner Inc. Control methods for dual mode cooling pump
CN102312997A (zh) * 2011-09-08 2012-01-1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变速箱调温器
CN202251793U (zh) * 2011-09-26 2012-05-30 陈苏红 有动液温度自动调节装置的液力变矩器
KR101776718B1 (ko) * 2011-11-22 2017-09-11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열교환기
KR101765582B1 (ko) * 2011-12-06 2017-08-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열교환기
US8919299B2 (en) * 2011-12-19 2014-12-30 Chrysler Group Llc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automotive powertrain component temperature
CN103573993B (zh) * 2012-08-07 2016-05-2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CN103573991B (zh) * 2012-08-07 2017-10-3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KR101776834B1 (ko) 2012-08-07 2017-09-08 쯔지앙 산후아 오토모티브 컴포넌츠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온도 조절기 및 온도 조절기 부품
WO2014023157A1 (zh) 2012-08-07 2014-02-1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JP6090906B2 (ja) * 2012-11-30 2017-03-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水陸両用車
US8813609B1 (en) * 2013-03-04 2014-08-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for de-aerating fluid in a transmission
CN105209848B (zh) * 2013-03-15 2019-03-08 达纳加拿大公司 用于预热和冷却传动流体的阀系统配置
JP6111857B2 (ja) * 2013-05-21 2017-04-12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流体温度調整装置
CN104344063B (zh) * 2013-08-01 2016-08-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US9458967B2 (en) * 2013-12-31 2016-10-04 Ingersoll-Rand Company Integrated lubrication cooling system
US20150285369A1 (en) * 2014-04-08 2015-10-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thermal hydraulic fluid level control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KR101519961B1 (ko) * 2014-09-05 2015-05-15 주식회사 코렌스 트랜스미션 오일 바이패스 조립체
US9829115B2 (en) * 2014-10-08 2017-11-28 Hyundai Motor Company Valve
US10087793B2 (en) * 2015-01-26 2018-10-02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rmal management unit for vehicle powertrain
US10619530B2 (en) 2015-01-26 2020-04-14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rmal management unit for vehicle powertrain
KR102092795B1 (ko) * 2015-04-23 2020-04-1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변속기 오일용 열교환기
KR101744812B1 (ko) 2015-06-15 2017-06-20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밸브
JP6601149B2 (ja) * 2015-10-27 2019-11-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06704685B (zh) * 2015-11-12 2020-06-2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温控阀及变速箱温控系统
CN106704686B (zh) * 2015-11-12 2019-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温控阀及变速箱温控系统
JP6767246B2 (ja) * 2016-04-01 2020-10-1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感温式弁機構
WO2017181869A1 (zh) * 2016-04-21 2017-10-2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及一种温控系统
CN107304834B (zh) * 2016-04-21 2020-06-2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系统
CN107314150B (zh) * 2016-04-26 2019-09-1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KR102110828B1 (ko) * 2016-05-31 2020-05-15 쯔지앙 산후아 오토모티브 컴포넌츠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온도 조절 밸브
DE102016014322A1 (de) 2016-12-01 2018-06-07 Daimler Ag Thermostat für einen Fluidkreislauf
IT201700020428A1 (it) * 2017-02-23 2018-08-23 Ufi Filters Spa Un gruppo valvola con corpo valvola e dispositivo di comando
US10132403B1 (en) * 2017-05-18 2018-11-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108930777B (zh) * 2017-05-25 2020-04-1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WO2019206118A1 (zh) * 2018-04-27 2019-10-3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US20200218293A1 (en) * 2019-01-09 2020-07-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ot temperature restricted valve
US10859153B2 (en) * 2019-02-19 2020-12-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hermal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trategy
DE102020204271A1 (de) * 2019-04-05 2020-10-08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mit integriertem Ventil und Druckbypass
DE102020213955A1 (de) * 2020-11-06 2022-05-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Ölversorgungssystem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804A (zh) * 2003-10-14 2006-11-22 罗伯特绍控制器公司 具有手动闭锁安全装置的高温度限制恒温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08419A1 (de) * 1981-03-06 1982-09-23 Friedrich Grohe Armaturenfabrik Gmbh & Co, 5870 Hemer Schutzvorrichtung gegen verbruehungen
DE8700022U1 (zh) * 1987-01-02 1987-02-26 Walter Stauffenberg Kg, 5980 Werdohl, De
JP2592983Y2 (ja) 1991-11-11 1999-03-31 日本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バイメタル式オイル切替バルブ
JPH0612707U (ja) 1992-07-15 1994-02-18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クーラの油温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JP3216530B2 (ja) * 1996-07-17 2001-10-0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潤滑油還流装置
CA2216451C (en) 1997-09-24 2004-06-22 Long Manufacturing Ltd. By-pass valves for heat exchangers
DE19756180A1 (de) 1997-12-17 1999-06-24 Hyundai Motor Co Ltd 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e Automatikgetriebe-Flüssigkeit
US6253837B1 (en) * 1998-03-23 2001-07-03 Long Manufacturing Ltd. By-pass values for heat exchanger
JP4586460B2 (ja) 2004-08-30 2010-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熱交換器構造
WO2007014473A1 (de) 2005-08-03 2007-02-08 Ozonia Ag Ozongenerator
JP2007211715A (ja) 2006-02-10 2007-08-23 Aisin Seiki Co Ltd 弁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システム
JP2007333068A (ja) * 2006-06-14 2007-12-27 Toyota Motor Corp サーモバルブ
US9098095B2 (en) * 2007-07-17 2015-08-04 Jiffy-Tite Co., Inc. Cooler bypass assembly
JP4831155B2 (ja) 2008-09-30 2011-1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オイルの充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804A (zh) * 2003-10-14 2006-11-22 罗伯特绍控制器公司 具有手动闭锁安全装置的高温度限制恒温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333068A 2007.12.27
JP特开平10-30420A 1998.02.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37214A3 (en) 2011-11-17
DE112010002185B4 (de) 2014-08-07
WO2010137214A2 (en) 2010-12-02
DE112010002185T5 (de) 2012-04-12
CN102449570A (zh) 2012-05-09
JP4892606B2 (ja) 2012-03-07
JP2011007321A (ja) 2011-01-13
US20120055565A1 (en) 2012-03-08
US8342418B2 (en)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9570B (zh) 热敏阀
KR102070798B1 (ko) 밸브 장치
EP2884134B1 (en) Thermoregulator
EP2884135B1 (en) Thermoregulator and thermoregulator component
KR101519961B1 (ko) 트랜스미션 오일 바이패스 조립체
EP3702590B1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CA2928788A1 (en) Co-axial valve apparatus
US20230332849A1 (en) Devices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cooler flow through automotive transmissions
KR20160147474A (ko) 차량용 밸브
KR102380176B1 (ko) 밸브 조립체, 열교환 조립체, 및 기어박스용 오일온도조절 시스템
KR101610175B1 (ko) 차량용 오일 쿨러
KR102103337B1 (ko) 서모스탯 및 온도 제어 시스템
JP2019537698A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油の温度調節システム、熱交換アセンブリ及び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JP7105998B2 (ja) 温度調節弁
IT201700020428A1 (it) Un gruppo valvola con corpo valvola e dispositivo di comando
CN108087532B (zh) 热交换组件
CN108087531B (zh) 热交换组件
JP6257037B2 (ja) サーモスタット装置
KR101610177B1 (ko) 차량용 오일 쿨러
WO2019206118A1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09695704B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15539670A (zh) 一种调温阀及热管理系统
CN110553026A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