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2346B - 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42346B CN102442346B CN 201110280916 CN201110280916A CN102442346B CN 102442346 B CN102442346 B CN 102442346B CN 201110280916 CN201110280916 CN 201110280916 CN 201110280916 A CN201110280916 A CN 201110280916A CN 102442346 B CN102442346 B CN 1024423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aulic power
- cam
- steering
- control unit
- pis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0 types of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9 c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一种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泵、储液罐、液压助力转向器、车速传感器、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器、助力调节器和驱动助力调节器用的步进电机,液压助力转向器出口同储液罐相连通,助力调节器包括缸体、活塞、将步进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直线运动的凸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速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去控制步进电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力大小可按照需要进行调整的且耗电量少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液压助力系统高速转向时会发飘、低速转向时轻便性不够的问题和电子液压助力系统会导致车载蓄电池负载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汽车转向系统的零件都称为保安件。最早开发出来的转向系统为机械转向系统。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当转向负荷较大时,仅靠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则难以顺利转向且操纵费力。
[0003] 为此,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加力装置减轻了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作用力。转向能源来自驾驶员的体力和发动机(或电动机),其中发动机占主要部分。正常情况下,驾驶员能轻松地控制转向。
[0004]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在中国专利号为2008201746758,名称为“单缸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目前最典型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该转向系统包括油壶、液压助力转向器、转向油泵、连接在液压助力转向器上的转向盘、通过液压助力转向器驱动的拉杆和与拉杆连接的转向轮,具体工作过程为:发动机驱动转向油泵转动,油泵将油壶内的油加压后输送到液压助力转向器,油再回流到油壶。液压助力转向器包括左腔和右腔,驾驶员通过转向盘的转动来控制转向油泵输出的高压油流进转向器的左腔或右腔,当车辆直行时,不需要打方向盘,此时高压的转向油同时进入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左腔和右腔,液压助力转向器左腔、右腔此时压强相等,此时不助力;当车辆需要左转时,驾驶员向左转动转向盘(方向盘),此时高压的转向油进入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右腔,由于液压助力转向器右腔的压强大于左腔,高压的转向油推到活塞向左移动,左移的过程中通过拉杆带动转向轮向左转动,车辆实现左转;当车辆需要右转时,驾驶员向右转动方向盘,此时高压的转向油进入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左腔,由于液压助力转向器左腔的压强大于右腔,高压的转向液使活塞向右移动,活塞通过拉杆带动转向轮右转,车轮实现右转;以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有以下不足:由于转向油泵是通过发动机进行直接驱动的,当发动机怠速或车速比较低时,由发动机直接带动的转向油泵的转速也低,此时转向油泵输出的转向液的压强并不大,提供给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助力也不大,故在车辆在发动机怠速或车辆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不足;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高,由发动机直接带动的转向油泵的转速也高,此时转向油泵输出的转向液压强比较大,提供给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助力也比较大,导致高速时方向盘打飘,难以操控。
[0005] 为解决液压助力系统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设计出了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即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工作方式为采用电机直接带动动力转向油泵,动力转向油泵将产生的高压转向液直接为液压助力转向器提供助力,来实现对转向系统的助力,其电机的电能由车载蓄电池提供,电机受ECU直接控制,ECU根据车速的不同,按预先编好的程序对电动机的电流进行控制,车速低时,ECU给电动机的电流大,电动机转速高,动力转向油泵转速高,产生的转向液压强大,提供给齿条的助力大,此时方向盘越轻便,车速高时,ECU给电动机的电流小,电动机转速低,转向油泵转速低,产生的转向液压强小,提供给齿条的助力小,此时方向盘越沉重,增加了车辆在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但是由于驱动转向油泵的电动机通过车载蓄电池供电且耗电量大,造成车载蓄电池负载较大,影响车载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力大小可按照需要进行调整的且耗电量少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液压助力系统高速转向时会发飘、低速转向时轻便性不够的问题和电子液压助力系统会导致车载蓄电池负载大的问题。
[0007]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泵,该转向泵设有转向泵进口)与转向泵出口;与转向泵进口相连通的储液罐;液压助力转向器设有液压助力转向器出口与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与转向泵出口相连通,液压助力转向器出口同储液罐相连通,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控制单元、位于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与转向泵出口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助力调节器和具有锁止功能的步进电机,所述助力调节器包括缸体、位于缸体内的活塞、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的凸轮,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形成可变容积空间,所述可变容积空间与所述转向泵出口相连通,所述车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步进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助力调节器”是指通过体积改变来改变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的装置,“可变容积空间”是指容积大小可以改变的腔体。使用时,发动机或电动机转动时带动转向泵转动,转向泵将储液罐内的压力油增压后输送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进口端并根据转向情况进入液压助力转向器相应的内部空间内,液压助力转向器内的液压油回流到储液罐,控制单元根据车速情况和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情况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凸轮传递给活塞,使活塞在缸体内作直线运动,从而可变容积空间的体积产生改变,可变容积空间的体积改变使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增大或减小,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符合要求时,则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可变容积空间的体积保持在现有体积不变(即保压)。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助力调节器还包括弹簧和连接在所述活塞上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弹簧的驱动下与所述凸轮抵接在一起。当凸轮转动时,凸轮与活塞杆的抵接点距离助力调节腔体的距离产生改变,由于弹簧驱动活塞杆始终抵接在凸轮上,故活塞杆带动活塞运动,使得活塞和助力调节腔体所形成的容积空间的大小改变,来实现压力的调节。设计弹簧使活塞杆抵接在凸轮上来实现传动,结构简单、安装连接方便。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为压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可变容积空间内。弹簧设计为压簧且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弹簧可以以抵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连接时的方便性。
[0010]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凸轮为偏心轮,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缸体并铰接在连杆的一端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与所述凸轮相匹配的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所述凸轮上。凸轮转动时,通过圆环带动连杆、连杆带动活塞杆作平移运动,活塞杆带动活塞作平移运动。通过连杆一端设置圆环套设在凸轮上、另一端铰接在活塞杆上方式来传递动力,活塞和凸轮之间的连接可靠,确保凸轮输出的动力能够传递到活塞上。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凸轮和所述圆环之间设有轴承。圆环和凸轮相对转动时灵活轻松。二者之间不会产生磨损。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的中心线同所述凸轮的轴线垂直相交。凸轮驱动活塞在缸体内运动时的行程大,也即压力调节范围大,故在车速变大范围大时也能启动有效的调节作用,适应性好。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的朝向所述可变容积空间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活塞环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可变容积空间相连通。当可变容积空间变小时,内部液压油的压力会上升,活塞环同缸体之间产生泄漏的可能性变大,设计了环形槽后,当液压油的压力上升时,环形槽内的液压油径向撑开环形槽侧壁的力会随着变大,活塞环同缸体之间的作用力变大,密封效果提高,反之,当压力下降时,活塞环同助力调节腔体之间产生泄漏的可能性变小,而此时环形槽内的液压油径向撑开侧壁的力会随着变小,活塞环同缸体之间的作用力变小,使活塞环和缸体之间的磨损变小,故此种设计能够动态地满足密封要求和减小磨损的要求。
[0014]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为:
[0015] 第一步:设定车速及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并将设定的车速及压力值输入控制单元;
[0016] 第二步:启动发动机;
[0017] 第三步:控制单元实时根据车速传感器的车速信号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检测车速和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
[0018] 第四步:控制单元实时接收的车速和压力值分别与设定的车速和设定压力值进行比较,如果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低于设定的压力值,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正向转动;
[0019] 第五步:控制单元判断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是否等于设定的压力值,如果是则进入第六步;
[0020] 第六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压力值增大到设定的压力值,此时压力传感器给控制单元一个信号,控制单元收到信号并判定此时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值相符,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第七步:控制单元判断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是否大于设定压力值,如果是,则进入第八步;
[0021] 第八步: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转向泵的转速也跟着提高,此时车速传感器将车速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收判定此时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压力值大于设定的压力值、车速大于设定的车速,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反转;
[0022] 第九步:控制单元判断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是否大于设定压力值,如果是,则继续第八步,如果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小于设定压力值,则步进电机正向转动;如果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等于设定的压力值,则步进电机停止转动。
[0023]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步,步进电机正转,步进电机带动凸轮正转,正转的凸轮推到活塞如移。
[0024] 作为优选,所述第六步,步进电机停止转动,步进电机锁住凸轮。[0025]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根据车速情况将助力的大小进行调整到设定值,无论车辆处于高速还是低速状态,都能轻松平稳地使车辆进行转向;步进电机只在调压的短暂过程中转动,故耗费的电能少,如果共用车载蓄电池时,对车载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小;结构简单;优选方案中,在活塞环上设置环形槽,能根据压力的大小自动调整密封件之间连接力的大小,既能在不同压力下实现良好的密封,又能有效地延长密封环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1中的助力调节器的C一C剖视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助力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可变容积空间处于最大状态时的助力调节器的示意图。
[0033]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液压助力转向器1,液压助力转向器出口 11,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 12,转向控制阀13,腔体14,左腔141,右腔142,高压油管143,横拉杆15,球头总成16,齿条17,环形凸起18,转向器壳体19,储液罐2,储液罐出口 21,储液罐进口 22,三通23,转向泵3,转向泵进口 31,转向泵出口 32,转向泵皮带轮33,助力调节器4,助力调节器端口 41,连接头411,缸体42,活塞43,凸轮44,凸轮转轴441,凸轮轴承442,平键443,可变容积空间45,活塞杆46,左杆461,螺纹连接头4611,右杆462,螺纹连接孔4621,罩子47,弹簧48,弹簧固定座49,支撑边491,连通孔492,活塞环40,环形槽401,车速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控制单元7,步进电机8,输出轴81,发动机9,多楔带91,连杆10,圆环101,连杆轴承102,活塞杆连接头105,双头螺杆103,凸轮连接头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6]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泵3、储液罐2、液压助力转向器1、助力调节器4、车速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控制单元7和步进电机8。车速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和步进电机8电连接在控制单元7上。
[0037] 控制单元7为汽车本身的E⑶。
[0038] 步进电机8为具有锁止功能的步进电机。不需要另行设计锁止结构,简化整体结构。
[0039] 转向泵3为单作用叶片泵。转向泵3通过发动机9驱动,转向泵进口 31通过管路与储液罐出口 21相连通,储液罐进口 22通过管路同液压助力转向器出口 11相连通,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 12、转向泵出口 32和助力调节器端口 41三者通过三通23相连通,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连通液压助力转向器4的进口和三通23的管路上。
[0040] 助力调节器4包括缸体42、与缸体相配套的活塞43和凸轮44。凸轮44为偏心轮。活塞43和缸体42形成可变容积空间45,助力调节器端口 41用于将可变容积空间45同缸体42的外部空间连通。活塞43上设有活塞杆46。活塞杆46的横截面同活塞43的横截面大小相等,活塞杆46和活塞43为一体结构。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为:不需要另行设计支撑结构来保证活塞43在缸体42内左右滑动时的平稳性,加工时方便。在可变容积空间45内设有弹簧48。弹簧48为压簧。在弹簧48的驱动下,活塞杆46的右端抵接在凸轮44上。活塞43的中心线同凸轮44的轴线垂直相交。缸体42的右端上连接有罩子47,凸轮44位于罩子47内。使凸轮44位于罩子内的有益效果为:凸轮表面不易脏污,活塞杆在凸轮上运动时的通畅。
[0041] 液压助力转向器I包括转向器壳体19、位于转向器壳体19内的转向控制阀13、腔体14、两根高压油管143和位于腔体内的齿条17。齿条17的两端各连接在一根横拉杆15的内端上,横拉杆15的外端连接球头总成16。
[0042] 参见图2,齿条17的中间设有环形凸起18,环形凸起18将腔体14分割成不连通的左腔141和右腔142,左腔141和右腔142各通过一根高压油管143同转向控制阀13相连通。转向控制阀13的作用是用于控制从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 32进入的高压压力油是流向左腔141还是右腔142还是同时流向左腔141和右腔142。
[0043] 参见图3,缸体42内设有弹簧固定座49。
[0044] 弹簧固定座49为圆台形壳状结构。设计为壳状结构能够省材和降低车辆的自重。弹簧固定座49的左端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支撑边491。支撑边491的外径同缸体42的内径相等。弹簧固定座49的右端面上设有连通孔492。设置连通孔492的目的是使弹簧固定座49的内外受力平衡,可变容积空间45内的高压液体不会将弹簧固定座49压溃。
[0045] 弹黃48的左端套设并抵接在固定座49上。弹黃48的右端套设并抵接在活塞43的左端上。弹簧48同活塞43同轴线。
[0046] 活塞43上设有活塞环40,活塞环40的左端面上设有环形槽401,环形槽401沿活塞环40的周向延伸。环形槽401与可变容积空间45相连通。环形槽401的断面呈梯形,环形槽401的顶端的宽度大于底端的宽度,使得环形槽更容易张开与合拢。在助力调节器端口 41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头411。设计连接头411的目的在于减低缸体的加工难度,以降低加工成本。
[0047] 参见图4,凸轮44的凸轮转轴441的前后两端各通过一个凸轮轴承442支撑在罩子47的前后壁上。凸轮转轴441通过平键443与步进电机8的输出轴81连接在一起。
[0048] 当发动机9未启动时,活塞43位于图中所示位置即中间位置,由于步进电机8带锁止功能,故助力调节器4不会移动;当发动机9怠速或车辆低速行驶时,此时发动机9转速低,由于转向泵皮带轮33与发动机9曲轴驱动轮通过多楔带91传动,此时转向泵3转速低,转向泵3输出的转向液压强低,此时车速传感器5和压力传感器6将各自的信号传给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将收到的车速信息、转向液压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判定此时转向泵3输出的转向液压强低于设定值,此时控制单元7给步进电机8 一个信号,步进电机8正转即按照图示的D向转动,步进电机8带动凸轮44正转,正转的凸轮44推到活塞43前移即向图中的左方移动,此时低压的转向液被压缩,体积缩小,压强增大(此时相当于加压过程),提供给液压助力转向器I的助力增大;当增大到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6感知到此时的压力值到了设定值(人为给出),此时控制单元7收到压力传感器6的信号并判定此时系统压力已经足够,控制单元7给步进电机8 一个信号,命令步进电机8停止转动,由于步进电机8带锁止功能,所以凸轮44被锁止(固定不动),此时活塞43也将固定不动,此时相当于转向系统保压过程;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转向泵3的转速也跟着提高,转向泵3输出的高压转向液压强提高,此时车速传感器5将车速信号传给控制单元7、压力传感器6将压力信号传给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经过综合分析,判定此时转向系统压力过大、车速过快,控制单元7给步进电机8 一个信号,命令步进电机8反转,步进电机8带动凸轮44反转,凸轮44反转时,在弹簧48的作用力下,活塞43向后移动,助力调节器4的可变容积空间45体积增大,转向液压强降低,液压助力转向器I的助力减小,此时相当于转向系统的减压过程,当减小到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6感知到此时的压力值到了设定值(人为给出),此时控制单元7收到压力传感器6的信号并判定此时系统压力已经合适,控制单元7给步进电机8一个信号,命令步进电机8停止转动,由于步进电机8带锁止功能,所以凸轮44被锁止(固定不动),此时活塞43也将固定不动,此时相当于转向系统保压过程。
[0049] 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车速、助力调节器压力与转向系统操纵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编入控制单元7中,在此系统工作时,一旦控制单元7判定和此关系式接近或重合时,控制单元即执行上述动作!发动机熄火后,活塞43位置回到图中所示位置!此系统能实现转向系统内压力的自动控制,提高了转向系统的低速轻便性和高速时的操纵性!
[0050] 本发明中的步进电机8或控制单元7失效后,由于活塞43位置一直会停留在图中所示位置,不会造成转向系统内压力的卸压,此时只是没有调节转向系统内压力的功能,但汽车任可以按现有的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来工作!可靠性高!
[0051] 实施例二,参见图5,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助力调节器4。
[0052] 助力调节器4包括缸体42、与缸体相配套的活塞43和凸轮44。凸轮44为偏心轮。活塞43和缸体42形成可变容积空间45,助力调节器端口 41用于将可变容积空间45同缸体42的外部空间连通。 活塞43上设有活塞杆46。活塞杆46的横截面比活塞43的横截面小,活塞杆46和活塞43为焊接在一起的。在缸体42的右端部上设有支撑环421。支撑环421是通过螺栓连接在缸体42上的。支撑环421的内孔直径同活塞杆46的直径相同。活塞杆46的右端穿出缸体42的右端并铰接在连杆10的左端上。连杆10的右端设有圆环101,圆环101套设在凸轮44上。在圆环401同凸轮44之间设有连杆轴承102。设置连杆轴承102的目的是使圆环101在凸轮44上转动时通畅,二者之间不易磨损。活塞43的中心线同凸轮44的轴线垂直相交。缸体42的右端上连接有罩子47,凸轮44位于罩子47内。
[0053] 参见图6,活塞杆46包括左杆461和右杆462,左杆461的右端设有螺纹连接头4611,右杆462的左端上设有螺纹连接孔4621,螺纹连接头4611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孔4621内。左杆461和右杆462的横截面大小相等且同中心线,这样两根杆连接在一起时径向占用空间小,轴向传递力时,不会在连接处产生径向的扭矩而在连接处产生弯折现象。螺纹连接头4611的长度小于螺纹连接孔4621的深度。当螺纹连接头4611完全拧入到螺纹连接孔4621内时,左杆和右杆的连接处平整度好。
[0054] 通过改变活塞杆46的长度使活塞在缸体42内的起始终止位置合适的方法为•.参见图7,使凸轮44处于距离缸体42距离最远的部位,也即可变容积空间45容积最大的部位,改变螺纹连接头4611拧入螺纹连接孔4621内的长度,使活塞43的右端不会抵接到支撑环421的左端,然后转动凸轮44,使凸轮44转动180度,即处于距离缸体42距离最近的部位,看可变容积空间45是否太大,如果太大,减小螺纹连接接头4611拧入螺纹连接孔4621内的长度,使可变容积空间45的大小符合要求。
[0055] 实施例三,参见图8,与实施例二的机械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为:连杆10包括活塞杆连接头105、双头螺杆103和凸轮连接头104,活塞杆连接头105和凸轮连接头104上分别设有与双头螺杆相配套的螺纹孔,双头螺杆103的两端螺纹连接在活塞杆连接头105的螺纹孔和凸轮连接头104上的螺纹孔内,圆环101设置在凸轮连接头104上。圆环101与凸轮连接头104为一体结构。通过改变双头螺杆103拧入活塞杆连接头105或凸轮连接头104内的深度来改变连杆10的长度、以实现活塞在缸体42内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的改变。
[0056] 本发明采用对心凸轮来驱动活塞的前进或后退,如果采用其他外凸轮结构(设计不同的升程曲线、降程曲线)也可实现此功能,视同此发明,受此发明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泵(3),该转向泵(3)设有转向泵进口(31)与转向泵出口(32);与转向泵进口(31)相连通的储液罐;液压助力转向器(I)设有液压助力转向器出口(11)与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与转向泵出口(32)相连通,液压助力转向器出口同储液罐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控制单元、位于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与转向泵出口(32)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助力调节器和具有锁止功能的步进电机,所述助力调节器包括缸体、位于缸体内的活塞、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的凸轮,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形成可变容积空间,所述可变容积空间与所述转向泵出口相连通,所述车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步进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调节器还包括弹簧和连接在所述活塞上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弹簧的驱动下与所述凸轮抵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压簧,所 述弹簧位于所述可变容积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偏心轮,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缸体并铰接在连杆的一端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与所述凸轮相匹配的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所述凸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和所述圆环之间设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中心线同所述凸轮的轴线垂直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的朝向所述可变容积空间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活塞环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可变容积空间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设定车速及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的压力值,并将设定的车速及压力值输入控制单元; 第二步:启动发动机; 第三步:控制单元实时根据车速传感器的车速信号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检测车速和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的压力值; 第四步:控制单元实时接收的车速和压力值分别与设定的车速和设定压力值进行比较,如果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的压力值低于设定的压力值,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8)正向转动; 第五步:控制单元判断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的压力值是否等于设定的压力值,如果是则进入第六步; 第六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压力值增大到设定的压力值,此时压力传感器给控制单元一个信号,控制单元收到信号并判定此时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的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值相符,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第七步:控制单元判断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是否大于设定压力值,如果是,则进入第八步; 第八步: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转向泵(3)的转速也跟着提高,此时车速传感器将车速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收判定此时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12)压力值大于设定的压力值、车速大于设定的车速,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反转; 第九步:控制单元判断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是否大于设定压力值,如果是,则继续第八步,如果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小于设定压力值,则步进电机(8)正向转动;如果液压助力转向器进口的压力值等于设定的压力值,则步进电机(8)停止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步进电机正转,步进电机带动凸轮(44)正转,正转的凸轮(44)推到活塞(43)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步进电机停止转动,步进电机锁 住凸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80916 CN102442346B (zh) | 2011-09-21 | 2011-09-21 | 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80916 CN102442346B (zh) | 2011-09-21 | 2011-09-21 | 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42346A CN102442346A (zh) | 2012-05-09 |
CN102442346B true CN102442346B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600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80916 Active CN102442346B (zh) | 2011-09-21 | 2011-09-21 | 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423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19992B (zh) * | 2014-06-25 | 2017-01-11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附件载荷模拟系统 |
CN111120451A (zh) * | 2019-12-25 | 2020-05-08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一种具有电气和手动两种方式的液压防伸出机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70537A (en) * | 1980-03-03 | 1981-09-09 | Jidosha Kiki Co | Hydraulic fluid feeding device for power steering device |
CN2564437Y (zh) * | 2002-08-14 | 2003-08-06 | 大连液压件厂 | 轿车转向泵二次阻尼流量控制装置 |
CN1464197A (zh) * | 2002-06-13 | 2003-12-31 | 尤尼西亚Jkc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 可变排量泵 |
CN1721252A (zh) * | 2004-07-05 | 2006-01-18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动力转向装置 |
CN101270747A (zh) * | 2007-03-24 | 2008-09-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可变排量叶片泵 |
US20100154402A1 (en) * | 2008-09-09 | 2010-06-24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Flow Rate Control Device of Hydraulic Pump in Power Steering System |
-
2011
- 2011-09-21 CN CN 201110280916 patent/CN1024423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70537A (en) * | 1980-03-03 | 1981-09-09 | Jidosha Kiki Co | Hydraulic fluid feeding device for power steering device |
CN1464197A (zh) * | 2002-06-13 | 2003-12-31 | 尤尼西亚Jkc控制系统株式会社 | 可变排量泵 |
CN2564437Y (zh) * | 2002-08-14 | 2003-08-06 | 大连液压件厂 | 轿车转向泵二次阻尼流量控制装置 |
CN1721252A (zh) * | 2004-07-05 | 2006-01-18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动力转向装置 |
CN101270747A (zh) * | 2007-03-24 | 2008-09-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可变排量叶片泵 |
US20100154402A1 (en) * | 2008-09-09 | 2010-06-24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Flow Rate Control Device of Hydraulic Pump in Power Steering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42346A (zh) | 2012-05-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74521B2 (en) | Drive train of a mobile machine | |
CN104118473B (zh) | 车辆动力转向用电液泵 | |
EP2840252B1 (de) | Hydrostatisches Triebwerk | |
CN102501917A (zh) | 一种农用机器人移动平台电控液压驱动转向装置 | |
CN102390251B (zh) | 混合动力车双动力源离合系统 | |
EP2598393A1 (en) |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 |
CN102442346B (zh) | 凸轮式助力可调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351004B (zh) | 一种汽车转向助力系统 | |
CN104554223A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 | |
CN102424068A (zh) | 一种汽车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
CN201792896U (zh) | 一种电动液压动力传动系统 | |
CN201494524U (zh) | 一种新型折腰式拖拉机 | |
CN208931417U (zh) | 一种双蓄能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
CN106032825A (zh) | 一种汽车离合器电液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2345756U (zh) | 汽车液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
EP2770192A2 (de) | Rückschlagventileinrichtung in der Saugseite eines bei gleicher Drehrichtung als Pumpe und Motor betreibbaren hydrostatischen Triebwerks | |
CN203142767U (zh) | 随速溢流阀 | |
CN100549430C (zh) | 汽车的液压传动装置 | |
CN203864778U (zh) | 一种方向盘拖拉机的全液压转向装置 | |
CN203294178U (zh) | 一种具有流量控制装置的汽车转向泵 | |
CN102303642A (zh) | 一种可调助力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及其助力转向控制方法 | |
CN204586859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制动装置 | |
CN106882264A (zh) | 一种电控变流量转向助力系统 | |
CN103253299A (zh) | 一种联合转向装置 | |
CN107891910A (zh) | 一种新型电动车用转向助力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6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501 Shanghai city Jinshan District Fengjing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