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9653B - 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29653B CN102429653B CN201110226323.9A CN201110226323A CN102429653B CN 102429653 B CN102429653 B CN 102429653B CN 201110226323 A CN201110226323 A CN 201110226323A CN 102429653 B CN102429653 B CN 1024296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data
- wounded
- control module
- cpu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包括救援指挥中心和搜救终端,其中搜救终端包括人机接口模块、通信模块、CPU控制模块、定位模块、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以及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分别与救援指挥中心和CPU控制模块连接,定位模块与CPU控制模块连接,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与CPU控制模块连接,人机接口模块与CPU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所有上述模块连接仪提供电源;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检测伤员的生理数据,再通过定位模块接收BD2/GPS卫星数据,将定位结果发送给CPU控制模块,CPU控制模块将伤员生理数据和位置数据融合后,通过BD1通信模块发送至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指挥转运系统对伤员进行搜索、分检、前接、转运至上级救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搜救终端和救援指挥中心的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如美、英、法、俄等有类似的救援系统,特别是在军用方面。目前国外同类型的搜救设备有单兵监视器(PSM)、野战医助便携计算机(FMA)、野战医疗协调器(FMC)、创伤救治服务器(TCC)、医疗摄像系统(MEDIC_CAM)。
目前国内尚无集成定位、生命体征检测和卫星通信功能的成熟、定型产品以及基于此类产品的监护救援系统,部分研发产品具有类型产品局部功能,如无线便携式头盔、基于GSM网络的无线远程医疗设备,无线传感器网路、GPS导航仪、卫星电话、个人医疗救护装备等,设计上也并非针对特殊环境下的应用,并且缺乏一个有效的后台支持系统。它们都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系统内定位、监测、通信的衔接、融合;②定位方式单一(GPS);③通信抗干扰能力差、环境适应性差,缺乏灾害环境下通信保障能力;④缺乏后端服务平台系统,无法整合现有医疗设备及救护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该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包括救援指挥中心和搜救终端,其中搜救终端包括人机接口模块、通信模块、CPU控制模块、定位模块、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以及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分别与救援指挥中心和CPU控制模块连接,定位模块与CPU控制模块连接,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与CPU控制模块连接,人机接口模块与CPU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所有上述模块连接仪提供电源;在CPU控制模块的控制下,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检测伤员的生理数据,并将该生理数据发送给CPU控制模块,再通过定位模块接收BD2/GPS卫星数据,将定位结果发送给CPU控制模块,CPU控制模块将伤员生理数据和位置数据融合后,通过BD1通信模块发送至救援指挥中心,救援指挥中心根据告警级别的不同实时在地图上显示,指挥中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指挥转运系统对伤员进行搜索、分检、前接、转运至上级救治。
上述的生理数据包括心电图、呼吸、体动数据。
上述的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采用腰带式设计,与主控模块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交互。
上述的搜救终端工作模式包括定时上报方式、后台查询方式、终端按键报警方式,其中定时上报方式、后台查询方式通过救援指挥中心发送指令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集伤员卫星定位、生命信息检测和无线传输为一体的小型装置,由士兵或者救援人员随身携带,伤员的生理数据和位置信息通过BD1短消息发送至救援指挥中心,救援指挥中心根据告警级别的不同实时在地图上显示,指挥中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指挥转运系统对伤员进行搜索、分检、前接、转运至上级救治。本发明可以运用到海、陆、空各军种,对于战时伤员找寻、救治,平时军事训练,都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同时也可用于户外运动、旅游、探险、野外作业、医疗监护等民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搜救终端功能组成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搜救终端功能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救援指挥中心模块分层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搜救终端是该系统的采集前端,采集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卫星定位数据,并进行数据融合,通过BD1短消息方式发送至救援指挥中心实时显示和处理,还可以根据后台管理中心的指令进行状态调整。终端基于ARM的嵌入式设计,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主控模块、人机接口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CPU控制模块实现各个模块的信息交互,确保各个模块协调工作,负责控制器和外围器件的初始化和控制。定位模块采用BD2/GPS兼容接收机,通过BD2、GPS两种定位方式指示佩戴着的位置,可保障终端定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于采集佩戴者的各项生理信息,获取各项生态指标,主要采集伤员的心电图、呼吸和体动数据,该传感器采用腰带式设计,它与主控模块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交互。该终端采用北斗一号(BD1)短消息方式通信,BD1可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一般用户一次最多可传输12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在公网覆盖不到或者遭到破坏时,BD1能够保障灾害环境下数据的传输,同时又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人机交互模块便于佩戴者实现对系统简单便捷控制、特殊情况下对系统的紧急操作及告警信号指示。电源模块用于对整个系统供电,采用智能化电源管理方案。
如图2所示,搜救终端工作模式包括以下三种:定时上报方式、后台查询方式、终端按键报警方式,其中模式1、2可通过指挥中心发送指令设置。首先采集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的心电图、呼吸和体动数据,以及接收机模块的定位数据,进行数据整合,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将数据通过BD1短消息的方式发送至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后台处理中心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通过无线方式设定终端的工作模式。
如图3所示,救援指挥中心模块采用北斗一号中心式指挥型用户机,通过北斗系统卫星链路和地面网络双路接收北斗数据,监控指挥下属用户数量可达到1000个,可以为大集团指挥机关建设北斗指挥系统。通过这种模式可有效的扩展指挥型用户机的使用,便于多席位的监控和指挥。其主要功能包括:伤员位置和生命体征信息的接收、实时地图显示和处理;信息自动备份、历史数据分类统计和查询;查询终端信息,修改终端定时上报时间和地址等;指挥转运系统对伤员进行搜索、分检、前接、转运至上级救治;评价转运系统、指导救助、支持远程医疗;具备多级指挥、帐户分级管理功能。
本发明的救援指挥中心模块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从纵向架构层面上系统提供硬件解析层、数据访问层、应用层和表示层四大层面。在每个大层面上又包含若干小层面的抽象、影射、实现和封装。
1、硬件解析层:负责完成与终端和车辆的通信,通过对终端设备轮询或主动上报的方式收集数据,实现伤员位置和状态参数实时采集,并执行控制指令。
2、数据访问层:主要进行伤员位置管理,伤员生命体征的分类、处理,用户信息和配置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数据库维护管理等,采用Access数据库实现。伤员的数据可为伤情诊断、统计输出伤员的伤亡率、留治率、后送率等提供依据。
3、应用层:包括用户管理、位置状态管理、报警管理、配置管理和转运管理。用户管理:负责对使用指挥中心站平台的用户进行合理的管理与约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权限鉴别、用户操作记录等;位置状态管理:显示伤员的位置、状态信息,并可对状态进行分析分类,存储和查询;报警管理:发现、显示报警,并根据报警情况指导伤员自救;配置管理:系统的设置,终端轮询时间的设置和修改、上报地址的修改;指挥调度管理:根据伤员的不同情况配置不同的转运方式,可以采用汽车、航空器、船只等方式,并可评价转运系统、指导救助、支持远程医疗。
4、表示层:接收应用软件传送来的数据,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伤员的位置、状态和报警等级。地图选用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正版全国电子地图,实现电子地图的任意放大、缩小和漫游。
Claims (1)
1.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包括救援指挥中心和搜救终端,搜救终端包括人机接口模块、通信模块、CPU控制模块、定位模块、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以及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定位模块采用BD2/GPS兼容接收机;通信模块分别与救援指挥中心和CPU控制模块连接,定位模块与CPU控制模块连接,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与CPU控制模块连接,人机接口模块与CPU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所有上述模块连接以提供电源;在CPU控制模块的控制下,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检测伤员的生理数据,并将该生理数据发送给CPU控制模块,再通过定位模块接收BD2/GPS卫星数据,将定位结果发送给CPU控制模块,CPU控制模块将伤员生理数据和位置数据融合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救援指挥中心,所述通信模块与救援指挥中心采用北斗一号短消息方式通信;救援指挥中心根据告警级别的不同实时在地图上显示,并根据报警情况指导伤员自救;指挥中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指挥转运系统对伤员进行搜索、分检、前接、转运至上级救治;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心电图、呼吸、体动数据;所述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采用腰带式设计,与CPU控制模块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搜救终端工作模式包括定时上报方式、后台查询方式、终端按键报警方式,其中定时上报方式、后台查询方式通过救援指挥中心发送指令设置;
所述救援指挥中心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从纵向架构层面上系统提供硬件解析层、数据访问层、应用层和表示层四大层面;在每个大层面上又包含若干小层面的抽象、影射、实现和封装;
所述硬件解析层:负责完成与所述搜救终端和车辆的通信,通过对搜救终端轮询或主动上报的方式收集数据,实现伤员位置和状态参数实时采集,并执行控制指令;
所述数据访问层:主要进行伤员位置管理,伤员生命体征的分类、处理,用户信息和配置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数据库维护管理,采用Access数据库实现;伤员的数据可为伤情诊断、统计输出伤员的伤亡率、留治率、后送率提供依据;
所述应用层:包括用户管理、位置状态管理、报警管理、配置管理和转运管理;用户管理:负责对使用所述救援指挥中心的用户进行合理的管理与约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权限鉴别、用户操作记录;位置状态管理:显示伤员的位置、状态信息,并可对状态进行分析分类,存储和查询;报警管理:发现、显示报警,并根据报警情况指导伤员自救;配置管理:系统的设置,所述搜救终端轮询时间的设置和修改、上报地址的修改;指挥调度管理:根据伤员的不同情况配置不同的转运方式,采用汽车、航空器、船只方式,并评价转运系统、指导救助、支持远程医疗;
所述表示层:接收应用软件传送来的数据,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伤员的位置、状态和报警等级;地图选用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正版全国电子地图,实现电子地图的任意放大、缩小和漫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26323.9A CN102429653B (zh) | 2011-08-08 | 2011-08-08 | 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26323.9A CN102429653B (zh) | 2011-08-08 | 2011-08-08 | 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29653A CN102429653A (zh) | 2012-05-02 |
CN102429653B true CN102429653B (zh) | 2014-10-08 |
Family
ID=45978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26323.9A Active CN102429653B (zh) | 2011-08-08 | 2011-08-08 | 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296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8239B (zh) * | 2012-07-24 | 2016-03-23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严重创伤救治远程信息联动院内预警呼叫系统 |
CN102970727B (zh) * | 2012-10-31 | 2015-03-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医护定位及告警方法 |
CN103077324A (zh) * | 2013-01-29 | 2013-05-01 | 郑静晨 | 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和医疗数据处理装置 |
CN103731477A (zh) * | 2013-12-12 | 2014-04-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医疗救护分队卫勤指挥作业系统 |
CN104751596A (zh) * | 2013-12-30 | 2015-07-01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求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758174B (zh) * | 2014-01-15 | 2015-11-18 | 柳州天运寰通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信息远程监控采砂船作业的装置 |
CN103892808B (zh) * | 2014-03-21 | 2016-03-0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北斗系统的户外活动智能安全监护及应急系统 |
CN104586374A (zh) * | 2014-12-10 | 2015-05-06 | 张远海 | 基于北斗gps双模定位的智能手环 |
CN105044751A (zh) * | 2015-08-05 | 2015-11-11 | 中北大学 | 一种基于北斗的警犬搜救及状态监测系统 |
CN105574354A (zh) * | 2016-02-04 | 2016-05-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一种远程实时心理与生理状况监控方法 |
CN106037712A (zh) * | 2016-04-28 | 2016-10-26 | 新乡医学院 |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心电监护报警系统 |
CN105891857A (zh) * | 2016-06-23 | 2016-08-24 | 深圳车伙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北斗卫星定位器 |
CN106447579A (zh) * | 2016-10-10 | 2017-02-22 | 成都理工大学 | 适用于复杂山地景区的天地空一体化协同搜救系统 |
CN107734447A (zh) * | 2017-10-27 | 2018-02-23 | 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北斗系统的定位通讯和监测管理系统 |
CN109567762A (zh) * | 2018-11-16 | 2019-04-05 | 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填埋场现场人员管理方法 |
CN109817294A (zh) * | 2019-03-13 | 2019-05-28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急救信息通联系统 |
CN109901199A (zh) * | 2019-03-16 | 2019-06-18 | 毕延彬 | 一种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应急通信救援系统 |
CN111580527B (zh) * | 2020-05-27 | 2021-03-02 |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 水上医疗的救援转运系统 |
CN112450904A (zh) * | 2020-11-19 | 2021-03-09 |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及位置信息实时获取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7214A (zh) * | 2006-08-18 | 2007-02-07 | 方祖祥 | 具有急救及定位功能的便携式远程实时监护仪 |
CN1947654A (zh) * | 2005-10-13 | 2007-04-18 | 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生命信息发报方法及其发报装置 |
CN101877821A (zh) * | 2009-04-29 | 2010-11-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地震现场定位系统及方法 |
CN102104991A (zh) * | 2010-12-28 | 2011-06-22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状网架构的消防员单兵系统 |
-
2011
- 2011-08-08 CN CN201110226323.9A patent/CN1024296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7654A (zh) * | 2005-10-13 | 2007-04-18 | 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生命信息发报方法及其发报装置 |
CN1907214A (zh) * | 2006-08-18 | 2007-02-07 | 方祖祥 | 具有急救及定位功能的便携式远程实时监护仪 |
CN101877821A (zh) * | 2009-04-29 | 2010-11-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地震现场定位系统及方法 |
CN102104991A (zh) * | 2010-12-28 | 2011-06-22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状网架构的消防员单兵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29653A (zh) | 2012-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29653B (zh) | 基于北斗系统的应急生命监护救援系统 | |
CN104318809B (zh) | 一种带3g功能的便携ads‑b机载系统 | |
CN207677775U (zh) | 一种智能消防作战指挥系统 | |
CN206237396U (zh) | 基于Lora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智能手环 | |
CN111601245B (zh) | 基于嵌有uwb模块的手机测量和预警社交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909687A (zh) | 一种高空作业安全报警系统 | |
CN103389504A (zh) | 一种北斗/GPS/WiFi/蓝牙示位标及发送坐标装置 | |
CN102724287A (zh) | 一种移动空间四维信息服务系统及其终端和定位方法 | |
CN104902004A (zh) | 一种失踪人口的紧急救助系统及方法 | |
CN203136170U (zh) |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人员追踪系统 | |
CN103198615A (zh) | 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人体跌倒检测预警装置 | |
CN106921943A (zh) | 一种电子围栏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202198589U (zh) | 灾害环境下伤员生命信息远程监护终端 | |
CN105866805B (zh) | 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定位技术的老人移动健康监测系统 | |
CN206096454U (zh) |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防摔保护与防丢失装置 | |
CN103197642B (zh) | 一种户外旅游安全监管系统 | |
CN109035695A (zh) | 一种基于bds和超宽带双模定位技术的居家老人应急监测系统 | |
CN102866411B (zh) | 一种地质勘查安生系统 | |
Mohandes et al. | Pilgrim tracking and identification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GPS in a mobile phone | |
Sharma et al. | LoRa-based IoT system for emergency assistance and safety in mountaineering. | |
CN104966110A (zh) | 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 |
CN204965010U (zh) | 一种多功能手表和基于多功能手表的远程监控系统 | |
CN104298717A (zh) | 一种基于信息元的智能服务系统 | |
CN105510944A (zh) | 一种北斗定位终端信息收集器及系统 | |
CN204594489U (zh) | 一种野生动物活动信息获取组件及在线监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