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9475A - 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 Google Patents
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9475A CN102409475A CN201110282607XA CN201110282607A CN102409475A CN 102409475 A CN102409475 A CN 102409475A CN 201110282607X A CN201110282607X A CN 201110282607XA CN 201110282607 A CN201110282607 A CN 201110282607A CN 102409475 A CN102409475 A CN 1024094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oil storage
- shaped protrusions
- storage tank
- shaped b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所述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包含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的外表面包含第一弧形突起、第二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第二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的弧形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的第二弧形突起,所述的内表面包含环形突起,相邻的环形突起之间构成油封腔,所述的油封腔包含用于储油的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为锯齿形的凹陷。由于本发明的缓冲橡胶圈利用内表面的油封腔和储油槽能大大提高整个橡胶圈的油封能力,提高整个纺织机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背景技术
纺织机上需要使用橡胶圈来做为缓冲装置,现有的橡胶圈都是简单的环形圈,减震效果仍须提高,另外,现有的橡胶圈的油封能力也不佳。
中国发明专利ZL90225886.9 公开了一种缓冲纺织皮圈是一种低噪耐磨的纺织皮圈,涉及纺织器材。它由外硬质耐磨层、缓冲隔离带、内硬质耐磨层、皮圈本体等组成,其缓冲隔离带由内、外硬质耐磨层夹在其中,由铆钉将粘接后的内、外硬质耐磨层、缓冲隔离带固定在皮圈本体的前、后端。这种皮圈无任何储油空间,极易造成漏油和缺油。
中国发明专利ZL200720040000.X公开了一种减震套,具体地说是用于转杯纺纱机上,属于纺织配件技术领域。其主要由前减震器结合件及后减震器结合件组成,前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内圈通过前橡胶圈 连接成一体;后减震器结合件由外圈、内圈通过后胶圈连接成一体,并分别压于内套上,特征是前减震器结合件和后减震器结合件为分体式,在内套上分别开有散热 孔和加油孔。然而,这种减震套的储油空间很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缓冲橡胶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所述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包含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的外表面包含第一弧形突起、第二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第二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的弧形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和第三弧形突起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的第二弧形突起,所述的内表面包含环形突起,相邻的环形突起之间构成油封腔,所述的油封腔包含用于储油的储油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的储油槽为锯齿形的凹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
由于本发明的缓冲橡胶圈利用外表面的三个不同半径的弧形突起,使得这种橡胶圈不需要指明使用方向,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位于外面中间的第二弧形突起能有效增强整个橡胶圈的轴向耐受冲击力,另外,橡胶圈利用内表面的油封腔和储油槽能大大提高整个橡胶圈的油封能力,提高整个纺织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视角为正视;
图3为图2中的橡胶圈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1,该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1包含外表面2和内表面3,其特征在于,该外表面2包含第一弧形突起21、第二弧形突起22和第三弧形突起23,该第一弧形突起21、第二弧形突起22和第三弧形突起23的弧形高度相同,该第一弧形突起21和第三弧形突起23的圆弧半径相同,该第一弧形突起21的圆弧半径小于该第二弧形突起22。
该内表面包含环形突起31,相邻的环形突起31之间构成油封腔32,该油封腔32包含用于储油的储油槽321。该储油槽321为锯齿形的凹陷。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1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
该缓冲橡胶圈利用外表面的三个不同半径的弧形突起,使得这种橡胶圈不需要指明使用方向,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位于外面中间的第二弧形突起能有效增强整个橡胶圈的轴向耐受冲击力,另外,橡胶圈利用内表面的油封腔能大大提高整个橡胶圈的油封能力,提高整个纺织机的可靠性。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1),所述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1)包含外表面(2)和内表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表面(2)包含第一弧形突起(21)、第二弧形突起(22)和第三弧形突起(23),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21)、第二弧形突起(22)和第三弧形突起(23)的弧形高度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21)和第三弧形突起(23)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的第一弧形突起(21)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的第二弧形突起(22),所述的内表面包含环形突起(31),相邻的环形突起(31)之间构成油封腔(32),所述的油封腔(32)包含用于储油的储油槽(321)。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槽(321)为锯齿形的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其特征在于,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1)为氯丁橡胶或丁晴橡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2607XA CN102409475A (zh) | 2011-09-22 | 2011-09-22 | 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2607XA CN102409475A (zh) | 2011-09-22 | 2011-09-22 | 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9475A true CN102409475A (zh) | 2012-04-11 |
Family
ID=45911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82607XA Pending CN102409475A (zh) | 2011-09-22 | 2011-09-22 | 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09475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82985Y (zh) * | 2002-12-16 | 2003-10-29 | 李光辉 | 摩托车后轮毂及后叉用缓冲减震套 |
CN201034221Y (zh) * | 2007-03-15 | 2008-03-12 | 赵澈守 | 一种有橡胶垫的管道连接装置 |
JP2008232029A (ja) * | 2007-03-20 | 2008-10-02 | Edwards Kk | ポンプ装置 |
CN201344227Y (zh) * | 2009-01-16 | 2009-11-11 | 东风汽车公司 | 汽车减振器橡胶套管组件 |
CN201475324U (zh) * | 2009-06-15 | 2010-05-19 | 宁国市顺达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连杆油封件 |
-
2011
- 2011-09-22 CN CN201110282607XA patent/CN1024094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82985Y (zh) * | 2002-12-16 | 2003-10-29 | 李光辉 | 摩托车后轮毂及后叉用缓冲减震套 |
CN201034221Y (zh) * | 2007-03-15 | 2008-03-12 | 赵澈守 | 一种有橡胶垫的管道连接装置 |
JP2008232029A (ja) * | 2007-03-20 | 2008-10-02 | Edwards Kk | ポンプ装置 |
CN201344227Y (zh) * | 2009-01-16 | 2009-11-11 | 东风汽车公司 | 汽车减振器橡胶套管组件 |
CN201475324U (zh) * | 2009-06-15 | 2010-05-19 | 宁国市顺达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连杆油封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16220B (zh) | 一种空调压缩机专用的深沟球轴承减震环 | |
CN103244686A (zh) | 一种低摩擦减振器油封 | |
CN105257763A (zh) | 双向作用的筒式减震器 | |
CN211474739U (zh) | 一种带塑料防尘管的前减震器 | |
CN207049242U (zh) | 一种新型轿车用液压拉伸缓冲减振器机构 | |
CN102409475A (zh) | 带储油槽的纺织缓冲橡胶圈 | |
CN102425026A (zh) | 纺织缓冲橡胶圈 | |
CN106594146B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总成 | |
CN106638282A (zh) | 软阻尼钢减隔震支座 | |
CN216242008U (zh) | 具有自检功能的油阻尼器 | |
CN204852169U (zh) | 一种油罐车发动机减震装置 | |
CN207500382U (zh) | 一种气囊减振器复位缓冲装置 | |
CN206206471U (zh) | 一种用于adc减振器的封尘防漏油顶盖结构 | |
CN202468816U (zh) | 车辆悬架用气压减振器 | |
CN215890924U (zh) | 一种全地形车悬架减震装置 | |
CN203926575U (zh) | 一种减震器密封油封 | |
CN202251628U (zh) | 减震器油封 | |
CN208535057U (zh) | 一种减震器外筒 | |
CN203890547U (zh) | 一种纺织机减震支腿 | |
CN216715063U (zh) | 一种前减震缓冲装置 | |
CN202251629U (zh) | 采用双重密封结构的气弹簧 | |
CN105020325A (zh) | 一种重型车空气悬挂减震系统 | |
CN207715625U (zh) | 一种带摩擦缓冲环的汽车减振器导向座 | |
CN108591350A (zh) |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 | |
CN109441990A (zh) | 一种双筒支柱式汽车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