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2933A -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 Google Patents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2933A
CN102382933A CN2011103370543A CN201110337054A CN102382933A CN 102382933 A CN102382933 A CN 102382933A CN 2011103370543 A CN2011103370543 A CN 2011103370543A CN 201110337054 A CN201110337054 A CN 201110337054A CN 102382933 A CN102382933 A CN 102382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flue
ash
valv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70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世昌
王亮
邵远敬
葛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370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2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2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2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一次烟气(煤气)干法除尘工艺。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炉口处产生的1600℃高温含尘的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冷却至880~920℃,进入蒸发冷却塔;2)经过降温、粗除尘的烟气经过第一烟气管道进入到高温布袋除尘器;3)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的含尘浓度≤15mg/Nm3;4)烟气经过第三烟气管道进入到消声器;5)进行降噪处理,然后经过第四烟气管道到杯阀切换站;6)在烟气成分分析仪内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符合回收条件时,烟气进入到煤气冷却器进行冷却,最后收集进入煤气柜储存;不符合回收条件时,则进入到放散烟囱进行燃烧、放散。该工艺可使系统安全运行,能使排放烟气中粉尘含量≤15mg/Nm3

Description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一次烟气(煤气)干法除尘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转炉煤气(烟气)干法除尘工艺的主要优点为:一是除尘净化效率高,粉尘质量浓度降至15mg/Nm3以下;二是该系统全部采用干法处理,不存在二次污染和污水处理;三是系统阻损小,煤气发热值高,回收粉尘可直接利用,降低了能耗;四是系统简化,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和维护。
[0003] 但是由于常规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工艺中使用的是静电除尘器,由于转炉烟气性质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爆炸。常规的干法工艺虽然采取了诸多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安全,但是泄爆仍会发生,对转炉冶炼及回收煤气量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该工艺可使系统安全运行,能使排放烟气中粉尘含量< 15mg/Nm3。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转炉(1)炉口处产生的1600°C高温含尘的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2)冷却至 880〜920°C,进入蒸发冷却塔(3);
[0007] 2)在蒸发冷却塔(3)内,含尘的烟气与双流喷枪系统喷出的雾化水液滴发生接触式换热,含尘的烟气在蒸发冷却塔(3)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4秒(一般为4〜6秒);
[0008] 在蒸发冷却塔C3)下部的香蕉弯型的除尘装置对含尘的烟气进行粗除尘,在蒸发冷却塔(3)出口温度被降至248〜252°C,经过降温、粗除尘的烟气经过第一烟气管道(4) 进入到高温布袋除尘器(5);
[0009] 3)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含尘的烟气被精除尘,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的含尘浓度彡15mg/Nm3 ;经高温布袋除尘器(5)精除尘后,烟气经文氏管流量计(6)及第二烟气管道(7)进入到引风机⑶内;
[0010] 4)烟气经过第三烟气管道(9)进入到消声器(10);
[0011] 5)在消声器(10)内对引风机(8)出口处的烟气进行降噪处理,要求消声器消音量 ^ 35dB(A),然后经过第四烟气管道(11)到杯阀切换站(13);
[0012] 6)在第四烟气管道(11)上安装有烟气成分分析仪(12),在烟气成分分析仪(12) 内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符合回收条件时,烟气进入到煤气冷却器(17)进行冷却,最后收集进入煤气柜储存;不符合回收条件时,则进入到放散烟囱(14)进行燃烧、放散;
[0013] 烟气回收与切换通过杯阀切换站(13)操作完成,当烟气成分中一氧化碳体积含量> 35%,且氧气体积含量<0.5%时,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关闭,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打开,进行烟气回收;反之,则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打开,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关闭,进行烟气放散;
[0014] 7)通过蒸发冷却塔(3)下部香蕉弯处的内置式刮板输灰机(18)除下来的温度为 248〜252°C的粗灰经过粗灰卸灰管(19)、第一气动插板阀Q0)及第一气动双层翻板阀 (21)落到粗灰仓0¾内;
[0015] 8)粗灰仓02)的下部安装有第一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第一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
[0016] 9)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被除下温度为248〜252°C的细灰经过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下方的第一刮板输灰机(23),细灰被送至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外部;在正常情况下,细灰通过第一细灰卸灰管(¾)、第二气动插板阀04)及第二气动双层翻板阀0¾落至第二刮板输灰机(27),然后经过第二细灰卸灰管(30)被输送至螺旋输灰机(31),最后经由斗式提升机(3¾及第三细灰卸灰管(3¾被输送至细灰仓(34);在事故状态下,细灰通过事故气动插板阀08)及事故卸灰管09)落至事故灰仓中;
[0017] 10)细灰仓(34)的下部安装有第二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第二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
[0018] 步骤6)所述进行烟气回收时,烟气经过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通过第五烟气管道(16)运输至煤气冷却器(17),第五烟气管道(16)上安装有眼镜阀(1¾ ;在煤气冷却器(17)内,温度为200°C烟气经过喷水冷却至70°C,最终进入到煤气柜中进行储存;
[0019] 进行烟气放散时,烟气经过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进入到放散烟囱(14),在放散烟囱(14)顶部,烟气经过点火燃烧,烟气被排放至大气中,排放时烟气含尘浓度< 15mg/ Nm3;如果在吹氧过程中引风机(8)跳闸或烟气流量小于设定值(该设定值为75000Nm3/h) 持续10秒钟以上,立即打开氮气引射装置,氮气通过氮气引射装置注入放散烟囱。
[0020] 所述设定值为75000Nm3/h。
[0021] 所述粗灰仓02)仓壁上安装有第一流化装置,并周期性开启,周期为:开启10秒, 关闭600秒。
[0022] 所述粗灰仓0¾的顶部装有第一简易布袋除尘器及第一真空释放阀。
[0023] 所述细灰仓(34)仓壁上安装有第二流化装置,并周期性开启,周期为:开启60秒, 关闭600秒。
[0024] 所述细灰仓(34)顶部装有第二简易布袋除尘器及第二真空释放阀。
[002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其采用了蒸发冷却塔粗除尘、高温布袋除尘器精除尘,可保证烟气中粉尘浓度< 15mg/Nm3,远低于国家要求排放标准;同时由于系统采用蒸发式冷却,可节省大量冷却水,不存在二次污染和污水处理;且系统简化,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和维护。对比使用静电除尘器的干法系统,由于使用的是高温布袋除尘器,绝对避免了系统爆炸,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27] 图中:1-转炉(提钒转炉),2_汽化冷却烟道,3-蒸发冷却塔,4-第一烟气管道,5-高温布袋除尘器,6-文氏管流量计,7-第二烟气管道,8-引风机,9-第三烟气管道, 10"消声器,11-第四烟气管道,12-烟气成分分析仪,13-杯阀切换站,14-放散烟囱,15-眼镜阀,16-第五烟气管道,17-煤气冷却器,18-内置式刮板输灰机,19-粗灰卸灰管,20-第一气动插板阀,21-第一气动双层翻板阀,22-粗灰仓,23-第一刮板输灰机,24-第二气动插板阀,25-第二气动双层翻板阀,26-第一细灰卸灰管,27-第二刮板输灰机,28-事故气动插板阀,29-事故卸灰管,30-第二细灰卸灰管,31-螺旋输灰机,32-斗式提升机,33-第三细灰卸灰管,34-细灰仓。(注: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中不包括转炉1、汽化冷却烟道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9] 实施例1 :
[0030] 如图1所示,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0031] 1)转炉(1)炉口处产生的1600°C高温含尘的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2)冷却至 880〜920°C (最佳为900°C ),进入蒸发冷却塔(3);
[0032] 2)在蒸发冷却塔(3)内,含尘的烟气与双流喷枪系统(双流体气雾喷枪)喷出的雾化水液滴发生接触式换热(雾化液滴的成份为工业净循环水),为保证含尘的烟气与雾化水液滴充分换热,含尘的烟气在蒸发冷却塔(3)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4秒(一般为4〜 6秒);
[0033] 在蒸发冷却塔C3)下部的香蕉弯型的除尘装置对含尘的烟气进行粗除尘,在蒸发冷却塔(3)出口温度被降至248〜252°C (最佳为250°C ),经过降温、粗除尘的烟气经过第一烟气管道(4)进入到高温布袋除尘器(5);
[0034] 3)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含尘的烟气被精除尘,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的含尘浓度彡15mg/Nm3,高温布袋除尘器内使用的滤料要求:长期耐温200°C,瞬时耐温250°C, 耐酸碱、抗水解性能好;经高温布袋除尘器(5)精除尘后,烟气经文氏管流量计(6)及第二烟气管道(7)进入到引风机(8)内;
[0035] 所指耐酸碱是指可以耐类似碳酸及碳酸钠等弱酸碱性物质;抗水解性能的指标为要求其软化系数大于0. 85,用材料的软化系数K来表示;K = fw (w为下标)/f
[0036] 式中:fw-—材料在饱和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
[0037] f—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
[0038] 4)弓丨风机⑶是干法除尘系统的动力来源,烟气在引风机⑶中被加压,引风机风量是由流量控制器及炉口微差压控制器综合控制,经过加压后烟气经过第三烟气管道(9) 进入到消声器(10);
[0039] 5)在消声器(10)内对引风机(8)出口处的高速烟气进行降噪处理,要求消声器消音量>35dB(A),然后经过第四烟气管道(11)到杯阀切换站(13);
[0040] 6)在第四烟气管道(11)上安装有烟气成分分析仪(12),在烟气成分分析仪(12) 内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并与程序进行连锁控制,符合回收条件时,烟气(煤气)进入到煤气冷却器(17)进行冷却,最后收集进入煤气柜储存;不符合回收条件时,则进入到放散烟囱(14)进行燃烧、放散;
[0041] 烟气(煤气)回收与切换通过杯阀切换站(13)操作完成,当烟气成分中一氧化碳体积含量> 35%,且氧气体积含量< 0. 5%时(符合回收条件时),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关闭,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打开,进行烟气(煤气)回收;反之,则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打开,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关闭,进行烟气(煤气)放散;
[0042] 进行烟气(煤气)回收时,烟气(煤气)经过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通过第五烟气管道(16)运输至煤气冷却器(17),第五烟气管道(16)上安装有眼镜阀(1¾ ;在煤气冷却器(17)内,温度为200°C烟气(煤气)经过喷水冷却至70°C,最终进入到煤气柜中进行储存;
[0043] 进行烟气(煤气)放散时,烟气(煤气)经过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进入到放散烟囱(14),在放散烟囱(14)顶部,烟气(煤气)经过点火燃烧,烟气被排放至大气中,排放时烟气含尘浓度< 15mg/Nm3;如果在吹氧过程中引风机(8)跳闸或烟气流量小于设定值 (该设定值为75000Nm3/h)持续10秒钟以上,立即打开氮气引射装置(氮气引射装置安装在放散烟®上,直接与放散烟®相连通),氮气通过氮气引射装置注入放散烟®,以排出整个除尘系统残存的烟气;
[0044] 7)通过蒸发冷却塔(3)下部香蕉弯处的内置式刮板输灰机(18)除下来的温度为 248〜252°C (最佳为250°C )的粗灰经过粗灰卸灰管(19)、第一气动插板阀Q0)及起到锁气作用的第一气动双层翻板阀落到粗灰仓0¾内;
[0045] 8)粗灰仓02)仓壁上安装有第一流化装置,并周期性开启,周期为:开启10秒, 关闭600秒的周期,防止粗灰仓0¾内的灰尘发生板结;粗灰仓0¾的下部安装有第一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根据用户需要确定),第一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回收的灰尘可继续用作冶炼的原料;为保证卸灰顺利,在粗灰仓02)的顶部装有第一简易布袋除尘器及第一真空释放阀;
[0046] 9)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被除下温度为248〜252V (最佳为250°C )的细灰经过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下方的第一刮板输灰机(23),细灰被送至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外部;在正常情况下,细灰通过第一细灰卸灰管(26)、第二气动插板阀04)及起到锁气作用的第二气动双层翻板阀(气动双层翻板阀)½¾落至第二刮板输灰机(27),然后经过第二细灰卸灰管(30)被输送至螺旋输灰机(31),最后经由斗式提升机(3¾及第三细灰卸灰管 (33)被输送至细灰仓(34);在事故状态下,细灰通过事故气动插板阀08)及事故卸灰管 (29)落至事故灰仓中;
[0047] 10)细灰仓(34)仓壁上安装有第二流化装置,并周期性开启,周期为:开启60秒, 关闭600秒的周期,防止细灰仓(34)内的灰尘发生板结;细灰仓(34)的下部安装有第二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根据用户需要确定),第二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回收的灰尘可继续用作冶炼的原料;为保证卸灰顺利,在细灰仓(34)顶部装有第二简易布袋除尘
器及第二真空释放阀。
[0048] 经过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状态很好。
[0049] 实现上述工艺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如图1所示,它包括蒸发冷却塔3、第一烟气管道4、高温布袋除尘器5、文氏管流量计6、第二烟气管道7、引风机8、第三烟气管道9、消声器10、第四烟气管道11、烟气成分分析仪12、杯阀切换站13、放散烟囱14、 眼镜阀15、第五烟气管道16、煤气冷却器17、内置式刮板输灰机18、粗灰卸灰管19、第一气动插板阀20、第一气动双层翻板阀21、粗灰仓22、第一刮板输灰机23、第二气动插板阀24、 第二气动双层翻板阀25、第一细灰卸灰管沈、第二刮板输灰机27、事故气动插板阀观、事故卸灰管四、第二细灰卸灰管30、螺旋输灰机31、斗式提升机32、第三细灰卸灰管33、细灰仓 34;
[0050] 转炉1炉口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2冷却进入到蒸发冷却塔3内 (蒸发冷却塔3的入口与汽化冷却烟道2的出口相连通),蒸发冷却塔3内设有用作喷雾化液滴蒸发冷却烟气的双流喷枪系统(双流体气雾喷枪);蒸发冷却塔3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一烟气管道4与高温布袋除尘器5的烟气输入口相连通;高温布袋除尘器5的烟气出口安装有文氏管流量计6 ;文氏管流量计6与引风机8的输入口通过第二烟气管道7相连;引风机8的输出口与消声器10的输入口通过第三烟气管道9相连;消声器10的输出口与杯阀切换站13的输入口通过第四烟气管道11相连,第四烟气管道11上安装有烟气成分分析仪 12 ;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与煤气冷却器17的输入口通过第五烟气管道16相连通,第五烟气管道16上设有眼镜阀15 ;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通过放散管与放散烟囱14相连; 放散烟® 14上安装有氮气引射装置(直接与放散烟@相连通)及点火装置;蒸发冷却塔3 的香蕉弯型的除尘装置处的内置式刮板输灰机18与粗灰仓22通过粗灰卸灰管19相连,粗灰卸灰管19上安装有第一气动插板阀20和第一气动双层翻板阀21 ;
[0051] 高温布袋除尘器5的出口下方安装有第一刮板输灰机23,第一刮板输灰机23的正常出灰口与第二刮板输灰机27通过第一细灰卸灰管沈相连,第一细灰卸灰管沈上安装有第二气动插板阀M和第二气动双层翻板阀25 ;第一刮板输灰机23的紧急出灰口与事故灰仓通过事故卸灰管四相连,事故卸灰管四上安装有事故气动插板阀观;第二刮板输灰机27的输出口与螺旋输灰机31的输入口通过第二细灰卸灰管30相连;螺旋输灰机31的输出口直接与斗式提升机32的输入口相连;斗式提升机32的输出口与细灰仓34通过第三细灰卸灰管33相连。
[0052] 实施例2 :
[005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4)中通过对引风机风量的控制实现对烟气流量的控制:
[0054] 对于烟气流量(即引风机风量)控制器:在提钒转炉(1)的氧枪处于关闭的状态时,不同阶段的烟气风量设定值直接设定为额定值的百分比,见下表:
Figure CN102382933AD00081
Figure CN102382933AD00091
[0057] 在氧枪处于开启状态时,烟气风量设定值设定为与吹氧量相关的公式,公式为:烟气流量设定值=(氧气流量x2. 1438) +烟罩压力控制器输出(氧气流量是指转炉氧枪吹氧时的氧气流量,烟罩压力控制器是指转炉炉口处的活动烟罩);对于加熔剂时的吹氧阶段, 设定点计算如下:烟气流量设定点=(氧气流量x2. 1438x1. 07) +烟罩压力控制器输出,烟罩压力控制器的输出流量值范围为-25,OOONmVh〜+25,000Nm3/h。

Claims (7)

1.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⑴炉口处产生的1600°c高温含尘的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2)冷却至880〜 920°C,进入蒸发冷却塔(3);2)在蒸发冷却塔(3)内,含尘的烟气与双流喷枪系统喷出的雾化水液滴发生接触式换热,含尘的烟气在蒸发冷却塔(3)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4秒;在蒸发冷却塔C3)下部的除尘装置对含尘的烟气进行粗除尘,在蒸发冷却塔(3)出口温度被降至248〜252°C,经过降温、粗除尘的烟气经过第一烟气管道(4)进入到高温布袋除尘器(5);3)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含尘的烟气被精除尘,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的含尘浓度彡15mg/Nm3 ;经高温布袋除尘器(5)精除尘后,烟气经文氏管流量计(6)及第二烟气管道 (7)进入到引风机(8)内;4)烟气经过第三烟气管道(9)进入到消声器(10);5)在消声器(10)内对引风机(8)出口处的烟气进行降噪处理,要求消声器消音量 ^ 35dB,然后经过第四烟气管道(11)到杯阀切换站(13);6)在第四烟气管道(11)上安装有烟气成分分析仪(12),在烟气成分分析仪(1¾内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符合回收条件时,烟气进入到煤气冷却器(17)进行冷却,最后收集进入煤气柜储存;不符合回收条件时,则进入到放散烟囱(14)进行燃烧、放散;烟气回收与切换通过杯阀切换站(13)操作完成,当烟气成分中一氧化碳体积含量> 35%,且氧气体积含量<0.5%时,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关闭,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打开,进行烟气回收;反之,则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打开,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关闭,进行烟气放散;7)通过蒸发冷却塔C3)下部香蕉弯处的内置式刮板输灰机(18)除下来的温度为 248〜252°C的粗灰经过粗灰卸灰管(19)、第一气动插板阀Q0)及第一气动双层翻板阀 (21)落到粗灰仓0¾内;8)粗灰仓02)的下部安装有第一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第一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9)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被除下温度为248〜252°C的细灰经过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下方的第一刮板输灰机(23),细灰被送至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外部;在正常情况下,细灰通过第一细灰卸灰管(¾)、第二气动插板阀04)及第二气动双层翻板阀0¾落至第二刮板输灰机(27),然后经过第二细灰卸灰管(30)被输送至螺旋输灰机(31),最后经由斗式提升机(3¾及第三细灰卸灰管(3¾被输送至细灰仓(34);在事故状态下,细灰通过事故气动插板阀08)及事故卸灰管09)落至事故灰仓中;10)细灰仓(34)的下部安装有第二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第二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进行烟气回收时,烟气经过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通过第五烟气管道(16)运输至煤气冷却器(17),第五烟气管道(16)上安装有眼镜阀(15);在煤气冷却器(17)内,温度为 200°C烟气经过喷水冷却至70°C,最终进入到煤气柜中进行储存;进行烟气放散时,烟气经过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进入到放散烟® (14),在放散烟囱(14)顶部,烟气经过点火燃烧,烟气被排放至大气中,排放时烟气含尘浓度< 15mg/Nm3; 如果在吹氧过程中引风机(8)跳闸或烟气流量小于设定值持续10秒钟以上,立即打开氮气弓I射装置,氮气通过氮气弓I射装置注入放散烟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值为 75000Nm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灰仓 (22)仓壁上安装有第一流化装置,并周期性开启,周期为:开启10秒,关闭600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灰仓 (22)的顶部装有第一简易布袋除尘器及第一真空释放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灰仓 (34)仓壁上安装有第二流化装置,并周期性开启,周期为:开启60秒,关闭600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灰仓 (34)顶部装有第二简易布袋除尘器及第二真空释放阀。
CN2011103370543A 2011-10-31 2011-10-31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Pending CN102382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70543A CN102382933A (zh) 2011-10-31 2011-10-31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70543A CN102382933A (zh) 2011-10-31 2011-10-31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2933A true CN102382933A (zh) 2012-03-21

Family

ID=45822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70543A Pending CN102382933A (zh) 2011-10-31 2011-10-31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293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6315A (zh) * 2012-08-17 2012-11-1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蒸发冷却塔及其工艺
CN102874551A (zh) * 2012-10-26 2013-01-16 内蒙古国原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高温干馏煤输送方法及输送装置
CN103320563A (zh) * 2013-06-14 2013-09-25 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orex竖炉炉顶煤气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3333983A (zh) * 2013-06-28 2013-10-02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3571993A (zh) * 2012-08-10 2014-02-12 斯普瑞喷雾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转炉半干法除尘设备
CN104089492A (zh) * 2014-07-18 2014-10-08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闭矿热炉煤气干法净化与回收系统
CN104894331A (zh) * 2015-06-30 2015-09-0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转炉一次干法除尘防结垢蒸发冷却设备
CN105132614A (zh) * 2015-09-01 2015-12-09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冷却器粗灰输送装置
CN107034335A (zh) * 2017-05-18 2017-08-11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转炉一次烟气超净除尘的工艺系统和方法
CN107739771A (zh) * 2017-11-30 2018-02-27 北京瑞达宏信科技有限公司 转炉煤气热能全干法净化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1993A (zh) * 2012-08-10 2014-02-12 斯普瑞喷雾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转炉半干法除尘设备
CN102776315B (zh) * 2012-08-17 2014-04-23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蒸发冷却塔及其工艺
CN102776315A (zh) * 2012-08-17 2012-11-1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用蒸发冷却塔及其工艺
CN102874551B (zh) * 2012-10-26 2016-03-02 千秋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高温干馏煤输送方法及输送装置
CN102874551A (zh) * 2012-10-26 2013-01-16 内蒙古国原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高温干馏煤输送方法及输送装置
CN103320563A (zh) * 2013-06-14 2013-09-25 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orex竖炉炉顶煤气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3333983A (zh) * 2013-06-28 2013-10-02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3333983B (zh) * 2013-06-28 2015-01-2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4089492A (zh) * 2014-07-18 2014-10-08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闭矿热炉煤气干法净化与回收系统
CN104089492B (zh) * 2014-07-18 2016-01-06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闭矿热炉煤气干法净化与回收系统
CN104894331A (zh) * 2015-06-30 2015-09-0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转炉一次干法除尘防结垢蒸发冷却设备
CN105132614A (zh) * 2015-09-01 2015-12-09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冷却器粗灰输送装置
CN105132614B (zh) * 2015-09-01 2018-08-17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冷却器粗灰输送装置
CN107034335A (zh) * 2017-05-18 2017-08-11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转炉一次烟气超净除尘的工艺系统和方法
CN107739771A (zh) * 2017-11-30 2018-02-27 北京瑞达宏信科技有限公司 转炉煤气热能全干法净化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2933A (zh)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CN102344987B (zh) 一种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CN102382934A (zh)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CN102373312B (zh) 一种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KR101534589B1 (ko) 용광로 플랜트에서 축열식 히터들을 작동시키는 방법
AU2010243769B2 (en) Method for feeding a burden to a blast furnace
CN102120132B (zh) 火化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10270210A (zh) 一种节能型生物质锅炉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04073581A (zh) 强制回收高炉放散煤气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01176445Y (zh) 转炉煤气高温袋式除尘装置
CN102337375B (zh) 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CN206646064U (zh) 一种干熄焦装置
CN201850285U (zh) 一种转炉干法除尘装置
CN101875993A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297659U (zh)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CN106288833A (zh) 一种提高闪速炉余热锅炉作业率的方法和循环系统
CN202297658U (zh) 一种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CN203663677U (zh) 一种消烟除尘除臭脱硫设备
CN202359142U (zh) 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CN102382935B (zh) 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
CN201988321U (zh) 火化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1857402U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
CN201493188U (zh) 组合型旋风分离式沉降冷却器
CN202715332U (zh) 一种干法后处理系统
CN206056314U (zh) 一种提高闪速炉余热锅炉作业率的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