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4009B -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4009B
CN102364009B CN2011103687337A CN201110368733A CN102364009B CN 102364009 B CN102364009 B CN 102364009B CN 2011103687337 A CN2011103687337 A CN 2011103687337A CN 201110368733 A CN201110368733 A CN 201110368733A CN 102364009 B CN102364009 B CN 102364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jointed shaft
wheeled
driving syste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87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4009A (zh
Inventor
徐鑫
贾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687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4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4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40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3834 priority patent/WO201307172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4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4009B/zh
Priority to US14/273,872 priority patent/US2014032633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50Arrangements for clean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eposits, drying-out or blockage;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improper discharge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matter
    • B05B15/55Arrangements for clean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eposits, drying-out or blockage;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improper discharge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matter using cleaning flu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27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on a static support, e.g. cr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8Supports, e.g. outriggers, for mobile cra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36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on a mobile support, e.g. tru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45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with bo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6851With casing, support, protector or static constructional installations
    • Y10T137/6855Vehicle
    • Y10T137/6881Automotiv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轮式布料机械。该轮式布料机械包括行驶系统、臂架系统和泵送系统;还包括布料机架;所述臂架系统的根端臂与布料机架相连;所述行驶系统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在行驶状态,所述行驶系统支撑在路面上,所述臂架系统的至少部分重量和布料机架的至少部分重量作用在所述行驶系统上;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布料机架支撑在工作面上,所述臂架系统的全部重量和行驶系统的全部重量均从上方作用在所述布料机架上。该轮式布料机械可以减小工作状态下轮式布料机械占用的场地、增强该机械相应部件的利用效率,能够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粘稠物料的输送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背景技术
由于泵车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已经成为应用广泛的轮式布料机械。请参考图1,该图是现有技术一种泵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泵车处于预定的工作状态时的结构。泵车一般包括行驶系统100、泵送系统300’和臂架系统200。行驶系统100为汽车底盘,汽车底盘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多个车轮总成;汽车底盘可以保证泵车行驶的安全,满足泵车转场需要。泵送系统300’和臂架系统200均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泵送系统300’包括驱动油缸、输送缸、换向阀和料斗,能够将物料以一定的压力泵出。臂架系统200包括多节臂杆和输送管道,多节臂杆包括根端臂、末端臂和位于二者之间的其他臂杆,各臂杆通过水平铰接轴顺序铰接相连;根端臂的内端通过回转机构与汽车底盘底架相连;输送管道的内端与泵送系统300’的泵送口相通,外端沿臂杆延伸到末端臂外端。
泵车具有行驶状态和工作状态两种状态。在行驶状态,泵送系统300’停止泵送物料,臂架系统200收拢在汽车底盘上方;此时,利用汽车底盘能够进行转场操作,使泵车从一个施工场地到达另一个施工场地。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汽车底盘水平放置,且与工作面保持相对固定,臂架系统200展开,根端臂与汽车底盘相连,末端臂的外端向外伸出。泵送系统300’通过泵送口、输送管道将混凝土或其他物料输送到末端臂的外端。泵车通常还会设置与底盘相连的支腿机构,汽车底盘通过支腿机构支撑在地面上,支腿机构可以为泵车提供较大的支撑跨度,以提高泵车的工作稳定性。通过改变相邻臂杆之间的夹角,可以改变末端臂外端的位置,使物料到达预定的位置,在预定的范围进行布料。
如图1所示,在泵车处于预定的工作状态,进行布料操作时,汽车底盘水平放置,占用了施工场地的相应空间。在当前施工要求不断提高,施工场地日益紧凑的情况下,汽车底盘占用空间增加了泵车的使用场地,降低了泵车的适应能力;在很多情形,由于施工场地无法容纳汽车底盘,不得不改变施工方式,甚至改用其他机械实现预定施工操作。不仅泵车存在该问题,具有行驶系统的轮式布料架或其他轮式布料机械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适应能力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对于泵车来讲,由于泵送系统300’和臂架系统200均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汽车底盘的承重能力及行驶安全需要对泵送系统300’和臂架系统200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限制了泵送系统300’和臂架系统的重量和轮廓尺寸。进而,泵送系统300’的泵送能力和臂架系统200的布料半径均受到限制。当前,随着施工水平发展,要求泵车具有更大的泵送能力和更大的布料半径;进而,当前的泵车很难满足当前施工建设的需要。对于具有行驶系统的布料架而言,汽车底盘同样限制了臂架系统的重量和轮廓尺寸。因此,如何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泵送能力和/或布料半径也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更强的轮式布料机械;该轮式布料机械可以为泵车或布料架,不仅可以进行转场操作,也能够进行布料操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再受汽车底盘制约的、轮式布料机械,进而为提高布料半径和/或泵送能力提供前提。
本发明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和臂架系统;还包括布料机架;所述臂架系统的根端臂的内端与布料机架相连;所述主行驶系统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
在行驶状态,所述主行驶系统支撑在路面上,所述臂架系统的至少部分重量和布料机架的至少部分重量作用在所述主行驶系统上;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布料机架支撑在工作面上,所述臂架系统的全部重量和主行驶系统的全部重量均从上方作用在所述布料机架上。
可选的,所述预定臂杆为臂架系统的根端臂。
可选的,所述主行驶系统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多个车桥总成;所述车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
可选的,所述主行驶系统包括多个车桥总成,多个所述车桥总成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转向功能的车桥总成。
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车桥总成为具有独立驱动机构的车桥总成。
可选的,所述布料机架包括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旋转配合的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与根端臂的内端相连;
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
可选的,所述旋转部件与根端臂的内端通过根端铰接轴铰接相连;所述根端铰接轴的轴线与回转中心线垂直;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根端铰接轴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还包括臂架驱动机构,所述臂架驱动机构位于根端臂和旋转部件之间,并驱动根端臂相对于旋转部件绕根端铰接轴的轴线旋转。
可选的,在行驶状态,所述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或成锐角;
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至少一个所述支腿机构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旋转块铰接相连,所述旋转块通过旋转铰接轴与所述固定部件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铰接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旋转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回转中心线平行;在预定的工作状态,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布料机架通过支腿机构支撑在工作面上。
可选的,至少有一个支腿机构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所述固定部件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回转中心线垂直。
可选的,在行驶状态,所述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均与水平面垂直;
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各所述支腿机构的内端与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回转中心线平行;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布料机架通过支腿机构支撑在工作面上。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与布料机架相连的泵送总成,所述泵送总成包括泵送系统和与所述泵送系统相连的泵机辅助行驶系统。
可选的,所述布料机架包括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旋转配合的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与根端臂的内端相连;在行驶状态和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均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泵机辅助行驶系统包括泵送支架,在行驶状态或/和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泵送支架与固定部件通过中间铰接轴相连,所述中间铰接轴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内端与所述泵送支架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的支腿机构,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中间铰接轴的轴线平行。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与臂架系统相连的翻转驱动机构;在所述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翻转驱动机构支撑在地面,驱动臂架系统翻转。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与布料机架相连的翻转驱动机构;在所述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翻转驱动机构支撑在地面,驱动布料机架,或,臂架系统和布料机架翻转。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支腿辅助行驶系统,所述支腿辅助行驶系统安装在至少一个支腿机构上;在行驶状态,所述支腿辅助行驶系统支撑在路面上,至少一个支腿机构的重量作用在支腿辅助行驶系统上。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位于一个支腿机构上的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包括行驶控制机构,所述行驶控制机构能够控制主行驶系统的运转。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机架辅助行驶系统,所述机架辅助行驶系统的车桥总成安装在布料机架上;在行驶状态,机架辅助行驶系统的车桥总成支撑在路面上。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状态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根端臂的状态;所述控制器根据状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位置信号。
可选的,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为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根端臂倾斜角;所述控制器根据倾角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完成状态转换,在判断完成状态转换时,输出预定位置信号。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位于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的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包括行驶控制机构,所述行驶控制机构能够控制主行驶系统的运转。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和臂架系统还包括布料机架;所述臂架系统的根端臂通过根端铰接轴与布料机架铰接;所述主行驶系统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所述臂架系统与所述主行驶系统能够一同绕所述根端铰接轴的轴线相对于布料机架转动。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与布料机架相连的泵送总成,所述泵送总成包括泵送系统和与所述泵送系统连接的泵机辅助行驶系统;所述泵送系统与所述臂架系统的输送管道通过管路连通。
可选的,所述布料机架包括旋转配合的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通过所述根端铰接轴与根端臂的内端铰接。
可选的,所述主行驶系统包括多个车桥总成,所述车桥总成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多个所述车桥总成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转向功能的车桥总成。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
至少一个所述支腿机构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旋转块铰接相连,所述旋转块通过旋转铰接轴与所述布料机架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铰接轴的轴线垂直;
至少另一所述支腿机构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布料机架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铰接轴的轴线垂直。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各所述支腿机构的内端与所述布料机架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在预定的工作状态,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可选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位于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或支腿机构上的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包括能够控制主行驶系统运转的行驶控制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和臂架系统;还包括布料机架;所述臂架系统的根端臂与布料机架连接;所述主行驶系统通过可拆卸机构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
本发明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包括进行转场操作的主行驶系统、进行布料施工的臂架系统;还包括布料机架;且所述臂架系统的根端臂的内端与布料机架相连;所述主行驶系统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这样,该轮式布料机械可以进行状态转换,在状态转换时,主行驶系统可以随预定臂杆移动。在行驶状态,所述主行驶系统支撑在路面上,所述臂架系统的至少部分重量和布料机架的至少部分重量作用在所述主行驶系统上;这样,通过主行驶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该机械的转场,保持该机械转场操作的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使主行驶系统随预定臂杆翻转,使轮式布料机械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布料机架支撑在工作面上,所述臂架系统的全部重量和主行驶系统的全部重量均从上方作用在所述布料机架上;这样,主行驶系统支撑在布料机架上,不再支撑在工作面上,这样可以减小主行驶系统占用的空间,减小预定的工作状态下轮式布料机械占用的场地;在施工空间较小的场地也能够进行布料作业,进而能够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适应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主行驶系统与臂架系统的根端臂相连;这样可以减少主行驶系统对臂架系统展开时产生的不利影响,使臂架系统的其他臂杆更容易展开,方便臂架系统的展开操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行驶系统包括多个车桥总成,多个所述车桥总成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多个所述车桥总成中至少有一个转向车桥总成。在行驶状态,多个车桥总成通过预定臂杆相连,预定臂杆承担主行驶系统车架的功能,转向车桥总成可以实现主行驶系统的转向,方便轮式布料机械的转场;在预定的工作状态,预定臂杆承担布料功能。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主行驶系统的车架仅能够在行驶状态发挥相应作用,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仅能够在预定的工作状态发挥相应作用;该轮式布料机械中,预定臂杆能够分别在两种状态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两种功能;进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由于可以省略主行驶系统的车架,进而能够在保持布料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轮式布料机械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减小转场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使用成本。重要是:利用该技术方案获得的轮式布料机械,通过降低其设计时速,可以形成《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所称的轮式专用机械车辆,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该轮式专用机械车辆可以具有更大的外轮廓尺寸;这就能够突破汽车底盘对现有泵车等轮式布料机械布料半径的限制;进而,可以使臂架系统具有更大尺寸,使布料半径增加,提高其布料能力;在轮式布料机械包括泵送系统的情况下,该技术方案还能够使泵送系统具有更大尺寸,进而为提高其泵送能力提供前提。进而,该技术方案能够为提高泵送能力和布料半径提供前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布料机架包括回转机构,且根端臂的内端通过根端铰接轴与回转机构的第一部件铰接相连的情况下,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臂架驱动机构,臂架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根端臂相对于旋转部件绕根端铰接轴的轴线旋转。这样,在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可以先使布料机架与预定的工作面固定,再通过臂架驱动机构使根端臂相对于旋转部件绕根端铰接轴的轴线旋转,进而使整个臂架系统及主行驶系统向上旋转。该技术方案限定的轮式布料机械可以自行进行状态转换,实现该机械的状态的转换,进而可以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操作方便性和操作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分别与布料机架铰接相连的支腿机构。该技术方案不需要设置与布料机架相配合的预定工作面,利用支腿机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布料机架固定;进而为臂架系统的翻转提供前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行驶状态,至少一个支腿机构通过支腿辅助行驶系统作用在路面上;另外,使泵送系统通过泵机辅助行驶系统支撑在路面上;这样可以减小主行驶系统的负载,合理分担轮式布料机械的重量,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行驶机动灵活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状态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根端臂的状态;所述控制器根据状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位置信号。这样可以在保证轮式布料机械翻转准确性的同时,提高翻转操作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轮式布料机械主行驶系统和臂架系统,还包括布料机架;所述臂架系统的根端臂与布料机架连接;所述主行驶系统通过可拆卸机构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的预定臂杆上。该技术方案限定的轮式布料机械,在进行状态转换时,可能使主行驶系统与臂架系统分离,进而能够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适应性,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泵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泵车处于预定的工作状态时的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轮式布料机械处于行驶状态的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支腿机构展开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中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在预定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该图示出了该轮式布料机械处于行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中,支腿机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处于预定的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视为对本发明公开技术内容的限制。
为了描述的方便,本文件中所述的车桥总成包括车桥和车轮,车桥可以通过现有的方式安装在相应机构上;车桥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现有的具体结构,如可以选用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等等;也可以形成具有独立驱动机构的车桥。车桥总成可以包括一个车轮,也可以包括二个或四个车轮,等等,车轮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方式进行布置,以实现预定的功能,满足实际需要。
请参考图2至图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轮式布料机械处于行驶状态的结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支腿机构展开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在预定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100、臂架系统200和泵送总成300;该轮式布料机械能够进行布料和泵料。本实施例中,臂架系统200包括通过水平铰接轴顺序铰接相连的四节臂杆,四节臂杆分别为根端臂210、二臂220、三臂230和四臂240。泵送总成300包括的泵送系统320可以与现有泵送系统相同,可以包括料斗、输送缸和液压油等部件;泵送系统320可以设置独立的动力系统,以独立地驱动泵送系统320运转。
主行驶系统100包括多个车桥总成;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多个车桥总成直接安装在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上;多个车桥总成可以根据现有汽车底盘的车桥布局方式设置,也可以根据轮式布料机械负载分布设置;位于前部的车桥总成可以设置为具有转向功能的车桥总成。可以理解,只要至少一个车桥总为具有转向功能的车桥总成,适当设置车桥总成的布局,就可以实现主行驶系统100的转向操作,保证或提高主行驶系统100的灵活性。在行驶状态,主行驶系统100的多个车桥总成与路面接触,支撑在路面上。主行驶系统100可以采用现有的动力系统,通过现有的方式分配动力;也可以使至少一个车桥总具有独立的驱动机构;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动力装置或机械拖动主行驶系统100。
该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布料机架400,布料机架400包括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包括旋转配合的旋转部件401和固定部件402,旋转配合形成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的内端与旋转部件401相连;这样,臂架系统200就可以相对于布料机架400绕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旋转。回转机构可以设置现有的驱动机构,以驱动旋转部件401相对于固定部件402旋转。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回转中心线可以与水平面之间形成预定的锐夹角,也可以平行;如图2所示,本例中,在行驶状态,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臂架系统200的多个臂杆收拢在主行驶系统100上。为了便于调整根端臂21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还可以使根端臂210内端通过根端铰接轴211与回转机构的旋转部件401铰接相连,形成铰接连接结构;与该铰接连接结构相对应,还可以设置翻转液压缸作为臂架驱动机构,并使翻转液压缸两端分别与根端臂210和旋转部件401铰接相连;使翻转液压缸进行伸缩,可以使根端臂210相对于旋转部件401绕根端铰接轴211的轴线旋转,改变根端臂210和布料机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
该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四个支腿机构600。支腿机构600本身可以为现有技术,可以为滑动式、垂直轴铰接、水平轴铰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在行驶状态,四个支腿机构600基本平行地向后延伸。请参考图3,为了便于轮式布料机械进行状态转换,上部的两个支腿机构601和下部的两个支腿机构602以不同的方式与布料机架400相连。上部的两个支腿机构601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布料机架400铰接相连,其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回转中心线垂直。
结合图3,并参考图3-1,图3-1是图3中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下部的支腿机构602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图中未示出)与旋转块410铰接相连,旋转块410通过旋转铰接轴411与布料机架400铰接相连,其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旋转铰接轴411的轴线垂直,旋转铰接轴411与回转中心线平行。
如图2所示,为了保持支腿机构600的平衡,还可以设置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安装在位于下方的两个支腿机构602上;在行驶状态,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支撑在路面上,两个下方的支腿机构602的重量作用在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上。本例中,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由四个车桥总成组成,在位于下方的两个支腿机构602上分别直接安装有两个车桥总成,以使相应的车桥总成负载支腿机构602形成的负载。
请参考图3,为了便于泵送系统320的转场,本实施例中,泵送总成300还设置有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与泵送系统320相连;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也由多个车桥总成组成,各车桥总成可以安装在泵送系统320的输送缸上。在行驶状态,泵送系统320通过拖挂方式与布料机架400相连,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支撑在路面上,泵送系统320重量作用在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上。在行驶状态,上述轮式布料机械整体重量作用在主行驶系统100、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和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上,可以方便地实现该机械的转场,保证轮式布料机械的灵活机动性,保持其适应性。
参考图3和图4,在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可以先使位于下方的两个支腿机构602向两侧展开;然后,使臂架系统200和布料机架400保持锁止,再通过起重机或其他辅助机械使臂架系统200、主行驶系统100及布料机架400翻转;在翻转过程中,上方的两个支腿机构601向回转中心线外展开,在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与工作面基本垂直时;使支腿机构602绕旋转铰接轴411的轴线旋转适当的角度,调整下方两个支腿机构602的位置,使四个支腿机构600均匀布置在回转中心线四周,再使四个支腿机构600外端支撑在工作面上,内端卡在布料机架400的适当位置,进而使整个轮式布料机械与工作面保持固定,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此时,臂架系统200的全部重量和主行驶系统100的全部重量均从上方作用在布料机架400上,布料机架400通过四个支腿机构600支撑在工作面。然后,可以解除臂架系统200和布料机架400之间的锁止,通过现有的方式,可以使臂架系统200相对于布料机架400绕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旋转,也可以通过现有方式,使臂架系统200的各臂杆展开,进行相应的布料作业。
在预定的工作状态,主行驶系统100通过根端臂210支撑在布料机架400上,不再直接支撑在工作面上,这样可以减小主行驶系统100占用的施工场地,进而能够减小预定的工作状态轮式布料机械占用的场地;在施工空间较小的场地也能够进行泵送、布料作业,进而可以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适应性。可以理解,在行驶状态,使主行驶系统100支撑在路面上,使臂架系统200的至少部分重量和布料机架400的至少部分重量作用在主行驶系统100上;在预定的工作状态,使布料机架400通过支腿机构600支撑在工作面上,使臂架系统200的全部重量和主行驶系统100的全部重量作用在布料机架400上,就可以为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适应性提供前提。
当然,使布料机架400与适当的工作面配合,使布料机架400与工作面固定,省去支腿机构,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当然,主行驶系统100也可以使用现有的汽车底盘结构,使主行驶系统100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多个车桥总成,并使车架与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固定相连;这样,在预定的工作状态,也可以使整个汽车底盘与根端臂210同时向上翻转,减小预定的工作状态轮式布料机械占用的场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例中,主行驶系统100包括多个车桥总成,车桥总成直接安装在根端臂210上。在行驶状态,多个车桥总成通过根端臂210相连,根端臂210承担主行驶系统100车架的功能;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根端臂210承担布料功能;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主行驶系统100的车架仅能够在行驶状态发挥相应作用,臂架系统的根端臂210仅能够在预定的工作状态发挥相应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中,根端臂210能够分别在两种状态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两种功能,进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由于利用根端臂210在不同的状态发挥不同的作用,可以省略主行驶系统100的车架;进而在保持泵送能力和布料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轮式布料机械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减小转场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使用成本。重要是:利用该技术方案获得的轮式布料机械,通过降低其设计时速,可以形成《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所称的轮式专用机械车辆;这样,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该轮式布料机械可以具有更大的外轮廓尺寸;这就能够突破现有技术中,汽车底盘对泵车泵送能力及布料能力的限制,使该轮式布料机械的泵送系统320具有更大尺寸,为提高泵送能力提供前提,也可以使臂架系统200具有更大尺寸,使其布料半径增加,提高布料能力。进而,该轮式布料机械能够为提高泵送能力和布料半径提供前提。
本实施例中,工作状态为能够进行泵送和布料的状态,本实施例提供轮式布料机械不限于以上述工作状态进行工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另一种工作状态进行泵送和布料。如:在布料范围较小,不需要臂架系统200全部展开时,也可以使轮式布料机械以另一种工作状态进行施工作业;此时,可以使主行驶系统100与地面接触(或通过适当的辅助支腿机构与地面接触),仅使二臂220、三臂230和四臂240展开,使臂架系统200重量至少部分地作用在主行驶系统100上。通过改变二臂220、三臂230和四臂240的位置,能够在预定的范围内进行布料。
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理解,主行驶系统100的车桥总成不限于安装在根端臂210上,也可以安装在其他臂杆上,通过适当设置车桥总成的结构及收拢状态臂杆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保证主行驶系统100行驶功能的实现。另外,布料机架400不限于包括回转机构,在保证根端臂210与布料机架400相连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相关部件进行相应布置,比如:也可以使泵送系统320与布料机架400或臂架系统200通过现有的其他方式相连;在行驶状态,可以使泵送系统320的至少部分重量作用在支腿机构600上,进而省去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支腿机构600不限于向后延伸,也可以向前方延伸,进而使支腿机构600的至少部分重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主行驶系统100(此时,在相应的工作状态,设置适当的卡止机构,使布料机架400可以卡在支腿机构600内端的上表面,使布料机架400能够通过支腿机构600支撑在工作面上)。
另外,支腿机构60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的安装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在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三个支腿机构600时,至少一个所述支腿机构600的内端通过旋转块410与布料机架400相连,就可以调整三个支腿机构600的相对位置,以形成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支撑点,实现对布料机架400的支撑;当然,也可以使各支腿机构600均通过旋转块410与布料机架400相连。为了保证多个支腿机构600对布料机架400支撑的稳定性,优选技术方案中,可以使至少一个支腿机构600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布料机架400铰接相连,并使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回转中心线保持垂直。与布料机架400的结构相对应,也可以使各所述支腿机构600的内端与布料机架400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在预定的工作状态,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以调整各支腿机构600的支撑位置。
为了便于轮式布料机械进行状态转换,该轮式布料机械还可以设置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可以包括状态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根端臂210的状态;控制器根据状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位置信号,进而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控制器输出的位置信号确定根端臂210的状态。状态检测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根端臂210的重心高度,也可以通过检测主行驶系统100是否与工作面(路面)接触,确定根端臂210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检测根端臂21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根端臂210的状态。本例中,状态检测传感器为倾角传感器,通过该倾角传感器检测根端臂210的倾斜角;控制器根据倾角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根端臂210是否与工作面垂直,或是否与工作面平行;进而判断是否完成状态转换,在判断完成状态转换时,发送预定位置信号。可以在轮式布料机械从相应的工作状态转换到行驶状态时,控制器发送一种位置信号,在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相应的工作状态时,使控制器发送另一种位置信号;进而根据位置信号的不同,操作人员可以确定状态转换是否完成。
为了保证轮式布料机械的工作稳定性,还包括在相关部分设置的配重块,比如可以设置与布料机架和/或支腿机构相连的配重块,以平衡整机受力。
请参考图2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还包括位于所述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外端的操作室800;操作室800内可以包括行驶控制机构和泵送控制机构,通过行驶控制机构可以控制主行驶系统100的运转,通过泵送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泵送系统320的运转。这样,在行驶状态,操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室800内控制主行驶系统100的运转,方便轮式布料机械的转场;在相应的工作状态,操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室800内控制泵送系统320的运转。
为了方便轮式布料机械,减小对其他辅助机械设备的依赖性,还可以单独设置翻转驱动机构。比如:轮式布料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一端与臂架系统200的相应臂杆相连的翻转油缸;在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相应的工作状态时,使翻转油缸的另一端支撑在地面,使翻转油缸伸长,就可以驱动臂架系统200翻转,当然,在进行状态转换时,可以使臂架系统200与布料机架400保持锁止关系,以在翻转臂架系统200时,使布料机架400同时翻转。当然,也可以使翻转油缸与布料机架400相连;在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相应的工作状态时,使翻转油缸一端支撑在地面,再使其伸长,就可以驱动布料机架400进行翻转,或者驱动臂架系统200和布料机架400一同翻转。当然,翻转驱动机构不限于通过翻转油缸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现有的其他机构实现,如杠杆机构、滑轮机构,等等。
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中,在进行状态转换过程中,需要转换布料机架400的位置,以使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从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转换到与水平面垂直的位置;为了方便布料机架400位置转换需要,需要根据上述描述设置支腿机构60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的铰接连接结构。这就使得支腿机构600及支腿机构60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连接结构非常复杂,不仅影响支腿机构600的支撑刚度,导致支腿机构600的可靠性降低,还使得状态转换过程复杂。为了简化支腿机构600的结构,方便轮式布料机械的状态转换,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轮式布料机械。
请参考图5至图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该图示出了该轮式布料机械处于行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中,支腿机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处于预定的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相比,实施例二提供轮式布料机械中,在行驶状态和预定的工作状态,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均与水平面垂直。这样,在轮式布料机械进行状态转换时,就不需要再使回转机构翻转,进而不需要翻转布料机架400。由于不需要翻转布料机架400,该实施例中,各支腿机构600的内端与布机架400之间可以通过一种方式相连,即各支腿机构600内端均通过支腿铰接轴与布料机架400铰接相连,且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回转中心线平行。为了便于支腿机构600的收拢,在行驶状态,该实施例的四个支腿机构600中两个向前延伸,两个向后延伸;为了减小行驶状态轮式布料机械的前后尺寸,向后延伸的两个支腿机构600为伸缩式结构,在行驶状态,向后延伸的两个支腿机构600收缩。
请参考图6,在展开支腿机构600时,使各支腿机构600先绕相应的支腿铰接轴的轴线旋转相应角度,再使支腿机构600的外端支撑在工作面上,保持布料机架400的稳定。再通过臂架系统200的驱动油缸(或其他辅助起重设备)使根端臂210相对于布料机架400翻转,使轮式布料机械转换到相应的工作状态,再通过现有的方式控制臂架系统200,就可以实现布料。由于支腿机构600与布料机架400通过轴线与回转中心线平行,且与水平面基本垂直的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不仅使得该轮式布料机械进行状态转换比较方便,也能够提高支腿机构600对布料机架400支撑的稳定可靠性,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稳定可靠性。
如图5所示,为了合理分配轮式布料机械的负载,保证行驶状态的稳定性,实施例二中,还设置了机架辅助行驶系统420,机架辅助行驶系统420的车桥总成安装在布料机架400上。这样,在行驶状态,机架辅助行驶系统420的车桥总成与地面接触,布料机架400的重量就可以基本作用在机架辅助行驶系统420上;这样就可以提高轮式布料机械的行驶稳定性和灵活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使布料机架400的重量作用在根端臂210上,再通过根端臂210作用在主行驶系统100上。
另外,为了方便操作室800内控制机构的布置,避免由于状态转换造成操作位置的变化,实施例二中,操作室800设置在向前伸出的一个支腿机构600的外端。这样,在轮式布料机械进行状态转换时,操作室800不再随根端臂210(或其他臂杆)进行翻转,进而可以方便行驶控制机构和泵送控制机构的布置,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由于操作室800高度降低,也能够提高操作安全性。
为了保证泵送总成30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的位置,方便泵送系统320泵送口与臂架系统200的输送管道之间连接,还可以使泵送总成30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形成适当的连接机构;优选的方式是使泵送总成300和布料机架400铰接相连。
请参考图8,该图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在预定的工作状态和行驶状态,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均与水平面基本垂直;在进行状态转换时,布料机架400也不需要进行状态转换。泵送系统320重量作用在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上,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包括泵送支架311和与泵送支架311相连的车桥总成。泵送支架311与布料机架400通过中间铰接轴301相连,中间铰接轴301与水平面垂直(在布料机架400包括回转机构时,泵送支架311具体与固定部件402相连)。这样,泵送系统320与布料机架400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通过中间铰接轴301确定,进而能够为泵送系统320的泵送口与臂架系统200的输送管道之间连接提供方便,提高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可以理解,此时,泵送系统320的重量通过铰接连接部分地传递到布料机架400上,泵送系统320的部分重量作用在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上;这样有利于合理分配轮式布料机械的负载分布。当然,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结构,使泵送系统320的部分重量传递到其他部分。
为了保证泵送系统320的工作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与泵送支架311铰接相连的支腿机构600(为了区别起见,该支腿机构600标记为603)。支腿机构603的内端与所述泵送支架311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中间铰接轴301的轴线平行。在相应的工作状态,支腿机构603的外端支撑在工作面上,可以为泵送支架311提供支撑力,进而可以提高泵送系统320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中,将主行驶系统100;安装在臂架系统200上,并设置布料机架400;主行驶系统100可以方便轮式布料机械的转场操作;在预定的工作状态下,布料机架400支撑在工作面上,为布料操作提供基础;在进行状态转换时,主行驶系统100能够随臂架系统200进行位置转换。进而,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轮式布料机械中,包括主行驶系统100、臂架系统200和布料机架400;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通过根端铰接轴211与布料机架400铰接;并将主行驶系统100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臂架系统200与主行驶系统100能够在适当机构作用下一同绕根端铰接轴211的轴线相对于布料机架400转动。臂架系统200和主行驶系统100形成的负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配,以在行驶状态下,满足转场需要,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满足布料需要。
基于上述核心,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100、臂架系统200和布料机架400;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与布料机架400连接;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轮式布料机械的区别在于,主行驶系统100通过可拆卸机构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这样,在进行转场操作时,通过可拆卸机构,可以使主行驶系统100与臂架系统200保持连接;在进行布料操作时,可以使主行驶系统100与臂架系统200分离,使布料机架400支撑在预定工作面上,通过现有技术提供方法,控制臂架系统200,实现布料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的技术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结合,以形成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实际遇到的相应技术问题,满足实际需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比如:由于布料机架400承载较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内端与布料机架400相连的支腿机构600;可以根据支腿机构600的实际重量,设置相应的支腿辅助行驶系统,以承担支腿机构600形成的负载;操作室800不限于设置在向上伸出的支腿机构600上,也可以根据实际控制需要,设置在相应支腿机构600的外端,或支腿机构的其他部分;当然,操作室800也不限于设置在根端臂210的外端,也可以设置在其他臂杆的适当部分;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9)

1.一种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100)和臂架系统(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料机架(400);所述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的内端与布料机架(400)相连;所述主行驶系统(100)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
在行驶状态,所述主行驶系统(100)支撑在路面上,所述臂架系统(200)的至少部分重量和布料机架(400)的至少部分重量作用在所述主行驶系统(100)上;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布料机架(400)支撑在工作面上,所述臂架系统(200)的全部重量和主行驶系统(100)的全部重量均从上方作用在所述布料机架(4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臂杆为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行驶系统(100)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多个车桥总成;所述车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行驶系统(100)包括多个车桥总成,多个所述车桥总成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转向功能的车桥总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车桥总成为具有独立驱动机构的车桥总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架(400)包括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旋转配合的旋转部件(401)和固定部件(402),所述旋转部件(401)与根端臂(210)的内端相连;
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401)与根端臂(210)的内端通过根端铰接轴(211)铰接相连;所述根端铰接轴(211)的轴线与回转中心线垂直;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根端铰接轴(211)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还包括臂架驱动机构,所述臂架驱动机构位于根端臂(210)和旋转部件(401)之间,并驱动根端臂(210)相对于旋转部件(401)绕根端铰接轴(211)的轴线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在行驶状态,所述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或成锐角;
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600);至少一个所述支腿机构(602)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旋转块(410)铰接相连,所述旋转块(410)通过旋转铰接轴(411)与所述固定部件(402)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铰接轴(411)的轴线垂直,所述旋转铰接轴(411)的轴线与所述回转中心线平行;在预定的工作状态,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布料机架(400)通过支腿机构(600)支撑在工作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
至少有一个支腿机构(601)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所述固定部件(402)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回转中心线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在行驶状态,所述回转机构(400)的回转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
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600);各所述支腿机构(600)的内端与所述固定部件(402)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回转中心线平行;在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布料机架(400)通过支腿机构(600)支撑在工作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布料机架(400)相连的泵送总成,所述泵送总成包括泵送系统(320)和与所述泵送系统(320)相连的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机架(400)包括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旋转配合的旋转部件(401)和固定部件(402),所述旋转部件(401)与根端臂(210)的内端相连;在行驶状态和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回转机构的回转中心线均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包括泵送支架(311),在行驶状态或/和预定的工作状态,所述泵送支架(311)与固定部件(402)通过中间铰接轴(301)相连,所述中间铰接轴(301)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端与所述泵送支架(311)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的支腿机构(600),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中间铰接轴(301)的轴线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臂架系统(200)相连的翻转驱动机构;在所述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翻转驱动机构支撑在地面,驱动臂架系统(200)翻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6、8、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布料机架(400)相连的翻转驱动机构;在所述轮式布料机械从行驶状态转换到预定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翻转驱动机构支撑在地面,驱动布料机架(400),或,臂架系统(200)和布料机架(400)翻转。
16.根据权利要求8、9、10或13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所述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安装在至少一个支腿机构(600)上;在行驶状态,所述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支撑在路面上,至少一个支腿机构(600)的重量作用在支腿辅助行驶系统(700)上。
17.根据权利要求8、9、10或13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一个支腿机构(600)上的操作室(800);所述操作室(800)包括行驶控制机构,所述行驶控制机构能够控制主行驶系统(100)的运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辅助行驶系统(420),所述机架辅助行驶系统(420)的车桥总成安装在布料机架(400)上;在行驶状态,机架辅助行驶系统(420)的车桥总成支撑在路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检测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根端臂(210)的状态;所述控制器根据状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位置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为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根端臂(210)倾斜角;所述控制器根据倾角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完成状态转换,在判断完成状态转换时,输出预定位置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的操作室(800);所述操作室(800)包括行驶控制机构,所述行驶控制机构能够控制主行驶系统(100)的运转。
22.一种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100)和臂架系统(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料机架(400);所述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通过根端铰接轴(211)与布料机架(400)铰接;所述主行驶系统(100)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所述臂架系统(200)与所述主行驶系统(100)能够一同绕所述根端铰接轴(211)的轴线相对于布料机架(400)转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布料机架(400)相连的泵送总成,所述泵送总成包括泵送系统(320)和与所述泵送系统(320)连接的泵机辅助行驶系统(310);所述泵送系统(320)与所述臂架系统(200)的输送管道通过管路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架(400)包括旋转配合的旋转部件(401)和固定部件(402),所述旋转部件(401)通过所述根端铰接轴(211)与根端臂(210)的内端铰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行驶系统(100)包括多个车桥总成,所述车桥总成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多个所述车桥总成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转向功能的车桥总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600);
至少一个所述支腿机构(602)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旋转块(410)铰接相连,所述旋转块(410)通过旋转铰接轴(411)与所述布料机架(400)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铰接轴(411)的轴线垂直;
至少另一所述支腿机构(601)的内端通过支腿铰接轴与布料机架(400)铰接相连,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铰接轴(411)的轴线垂直。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三个支腿机构(600);各所述支腿机构(600)的内端与所述布料机架(400)通过支腿铰接轴铰接相连;在预定的工作状态,该支腿铰接轴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轮式布料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或支腿机构(600)上的操作室(800);所述操作室(800)包括能够控制主行驶系统(100)运转的行驶控制机构。
29.一种轮式布料机械,包括主行驶系统(100)和臂架系统(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料机架(400);所述臂架系统(200)的根端臂(210)与布料机架(400)连接;所述主行驶系统(100)通过可拆卸机构安装在所述臂架系统(200)的预定臂杆上。
CN2011103687337A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Active CN102364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87337A CN102364009B (zh)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PCT/CN2012/073834 WO2013071729A1 (zh) 2011-11-18 2012-04-11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US14/273,872 US20140326330A1 (en) 2011-11-18 2014-05-09 Wheeled material distributing machiner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87337A CN102364009B (zh)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4009A CN102364009A (zh) 2012-02-29
CN102364009B true CN102364009B (zh) 2013-08-28

Family

ID=4569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87337A Active CN102364009B (zh)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26330A1 (zh)
CN (1) CN102364009B (zh)
WO (1) WO20130717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4009B (zh) * 2011-11-18 2013-08-28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CN102837679B (zh) * 2012-09-13 2014-11-05 东华大学 一种支承底座
US10543817B2 (en) * 2016-12-15 2020-01-28 Schwing America, Inc. Powered rear outrigger system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8448B1 (en) * 2002-01-07 2003-07-08 Glazer Enterprises, Inc. Telescopic boom-mounted concrete pump apparatus
CN1837551A (zh) * 2006-04-14 2006-09-27 梁毅 步履式混凝土泵送臂架输送机
EP1847505A2 (en) * 2006-04-19 2007-10-24 Cifa S.p.A. Movable pump for concrete provided with an improved stabilisation system
CN201521111U (zh) * 2009-06-11 2010-07-07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 现浇桥梁混凝土布料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45U (zh) * 1983-06-20 1985-01-09
US4624357A (en) * 1984-06-25 1986-11-25 Rotec Industries, Inc. Vehicle-mounted extensible conveyor
CN102108789B (zh) * 2010-12-23 2012-07-0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
CN102364009B (zh) * 2011-11-18 2013-08-28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8448B1 (en) * 2002-01-07 2003-07-08 Glazer Enterprises, Inc. Telescopic boom-mounted concrete pump apparatus
CN1837551A (zh) * 2006-04-14 2006-09-27 梁毅 步履式混凝土泵送臂架输送机
EP1847505A2 (en) * 2006-04-19 2007-10-24 Cifa S.p.A. Movable pump for concrete provided with an improved stabilisation system
CN201521111U (zh) * 2009-06-11 2010-07-07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 现浇桥梁混凝土布料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71729A1 (zh) 2013-05-23
CN102364009A (zh) 2012-02-29
US20140326330A1 (en) 2014-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4010B (zh)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CN201043128Y (zh) 多功能叉铲装载车
CN104321161A (zh) 车身用部件安装系统
CN201882818U (zh) 具有伸缩塔身的起重机
CN202264689U (zh) 一种隧道施工运输车
CN202899040U (zh) 穿越隧道箱梁运架一体机
CN102364009B (zh) 一种轮式布料机械
KR100899274B1 (ko) 반궤도식 작업차
CN201339157Y (zh) 轻便制式路面铺设装置
CN105473793A (zh) 工程机械
CN102491192A (zh) 塔机引进平台结构
KR20130121837A (ko) 회수기
CN102424001A (zh) 四轴汽车底盘及具有该底盘的汽车起重机
CN106087730A (zh) 一种桥梁护栏模板拆装专用台车
CN108928407A (zh) 一种报废车辆的拆解流水线及拆解方法
CN202449769U (zh) 可提升式自行履带车超起装置及起重机
CN204980004U (zh) 车载式伸缩皮带机
CN102826447A (zh) 一种桁架臂起重机及其下车结构、转点方法
CN104326380A (zh) 轮式履带式两用起重机
CN204454333U (zh) 风电塔筒制造专用履带吊运机
CN204251242U (zh) 轮式履带式两用起重机
CN100999303A (zh) 悬挂式折叠叉车
CN102912986B (zh) 一种移动式布料泵
CN102259706A (zh) 飞机集装升降平台车
CN202322094U (zh) 全路面桁架臂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5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02

Address after: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Applicant aft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2

Address after: 410000 3rd floor, Sany administrative center, Sany industrial city, Sany Road,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atentee befor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