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3024A -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3024A
CN102363024A CN2011101771830A CN201110177183A CN102363024A CN 102363024 A CN102363024 A CN 102363024A CN 2011101771830 A CN2011101771830 A CN 2011101771830A CN 201110177183 A CN201110177183 A CN 201110177183A CN 102363024 A CN102363024 A CN 102363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xiaozao
stomach
medicinal liquid
hour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71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娥
田永庆
宋千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771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30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3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3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用以解决胃部不适问题。它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小枣10~40、生姜10~50、橘皮5~30、肉桂5~30,肉豆蔻5~30。本发明剂型可以是膏滋、袋泡茶、冲泡颗粒等。本发明制剂既能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又能理气消食,可长时间服用。本发明制剂原料药均为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药材,无任何毒副作用,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有毒中间物,口感好,患者依从性强,适于长期服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药食两用的植物药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系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按照病理组织学改变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三类。同时根据病变部位又可将萎缩性胃炎分为胃体胃炎(A型胃炎)和胃窦胃炎(B型胃炎),前者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与自身免疫有关,后者病变主要在胃窦,临床较为常见。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等病证范畴。
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本病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与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各自或与Hp协同作用而引起或加重胃黏膜慢性炎症。
2.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素体脾虚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总由胃气阻滞、胃失和降所致。早期多由饮食、情志所伤,病属邪实,后期常见脾虚。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虚实可互相转化。日久瘀阻络伤,可见吐血、便血。
脾胃虚寒,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  脾胃虚寒
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
 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和调理。
在治疗时,通常会让病人服用一些汤剂或中成药。众所周知,所有药物在治疗疾病同时会对人身体带来副作用,尤其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的,日积月累,毒副作用更大。现在,已经有很多毒副作用大的化学药品被禁止使用,而选择药食同源药材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同样,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中药制剂的副作用也是中药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因此,如何选用药食同源的植物类药材配伍,是研发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它能治疗胃虚寒胃痛,具有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除此之外,本发明还要提供这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别之处是,它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小枣10~40、生姜10~50、橘皮5~30、肉桂5~30,肉豆蔻5~30。
上述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原料药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5~50的红茶。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小枣、生姜、橘皮、肉桂、肉豆蔻;将小枣洗净,置100~170℃烘箱中烘1~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取出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入5~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10~1.25,再加入果胶0.1%~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小枣、生姜、橘皮、肉桂、肉豆蔻;将小枣洗净,置100~170℃烘箱中烘1~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取三分之一枣和肉豆蔻粉碎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剩余量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4小时,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10~1.25,再加入上述细粉,烘干后粉成细粉,制成颗粒,分装至包装袋中。 
一种制备上述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小枣、生姜、橘皮、肉桂、肉豆蔻;将小枣洗净,置100~170℃烘箱中烘1~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取三分之一枣和肉豆蔻粉碎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剩余量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4小时,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10~1.25,再加入上述细粉,烘干后粉碎成粉,与茶混匀,分装至无纺布包装袋中。
本发明药剂秉承祖国医学精华,依据中医养生理念,精选兼具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中草药及食品配方,经过加工制备成具有治疗、营养、滋补作用的膏滋、袋泡茶、冲泡颗粒等剂型,可以适应不同服药习惯的患者服用。本发明制剂既能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又能理气消食,可长时间服用。本发明制剂原料药均为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药材,无任何毒副作用,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有毒中间物,口感好,患者依从性强,适于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制剂辩证分型适用于胃部虚寒疼痛,消化不良,纳差,呃逆、吐酸水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脾中焦胃虚弱所致。本方采用药食同源的植物类药材配伍应用,从培补中焦脾胃入手,辅以理气、温中止痛的方法,以复方形式治疗胃虚寒胃痛,具有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
本发明制剂由小枣、生姜、橘皮、肉桂、肉豆蔻、红茶等原料药组成。组方中小枣补中益气、补气养阴、健脾益胃补五脏之不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枣除含有以上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三萜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枣中所含的环磷酸腺苷参与机体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促进蛋白质及抗体的合成,从而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枣还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和抗过敏的作用;生姜、肉桂温中健胃,止呃逆;橘皮理气消食、和中健胃;肉豆蔻的功效为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的治疗。红茶是完全发酵茶,性温、去寒、暖胃。红茶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具有利尿、消炎杀菌、解毒、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健胃助消化、延缓衰老、舒张血管、强壮骨骼及抗癌等功效。全方配伍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理气消食的功效。
为方便患者服用,本发明制剂为膏滋、冲泡颗粒等剂型。
以下按剂型不同、提供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称取小枣400g、生姜300 g、橘皮100 g、肉桂100 g、肉豆蔻100 g将小枣洗净,置150℃烘箱中烘2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10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3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10,再加入果胶0.1%~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即得膏滋成品。
实施例2:称取小枣200g、生姜100 g、橘皮100 g、肉桂50g、肉豆蔻50 g将小枣洗净,置100℃烘箱中烘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25,再加入果胶0.1%~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既得膏滋成品。
实施例3:称取小枣300g、生姜200 g、橘皮100 g、肉桂50 g、肉豆蔻200 g将小枣洗净,置170℃烘箱中烘1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2,再加入果胶0.1%~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既得膏滋成品。
实施例4:称取小枣300g、生姜200 g、橘皮100 g、肉桂100 g、肉豆蔻100g将小枣洗净,置140℃烘箱中烘1.5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取三分之一枣和肉豆蔻粉碎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10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3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剩余量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2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25,再加入上述细粉,烘干后粉成细粉,制成颗粒,分装至包装袋中。
实施例5:称取小枣250g、生姜200g、橘皮100 g、肉桂100 g、肉豆蔻50g、红茶300g将小枣洗净,置170℃烘箱中烘1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取三分之一枣和肉豆蔻粉碎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剩余量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4小时,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10~1.25,再加入上述细粉,烘干后粉碎成粉,与茶混匀,分装至无纺布包装袋中。
本发明制剂服用方法如下:膏滋制剂每日三次,每次10~15g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也可长时间作为保健品服用,配合西药使用,可以使治疗效果增强,减轻西药的毒付作用,提高治愈率 ,无任何毒副作用。颗粒制剂每日三次,每次3g ,温开水冲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袋泡茶每日三次,每次一袋,每袋3g,开水冲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本发明制剂临床观察如下:
1、观察指标:① 疼痛程度、时间、部位、方向变化。②伴随症状:(呃逆、噎嗝、呕吐)。③症状影响因素变化。
2、疗效判定:① 临床治愈:症状基本消失,无反复。②显效:症状明显减轻,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或大部减轻,遇影响因素无加重。③ 好转:疼痛减缓及伴随症状减轻,但遇影响因素加重。④无效:诸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趋向。
选择年龄18-45岁患者120例,平均年龄32岁,病程2-5年,平均3年,男女不限。(治疗前均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
病人分组:
(1)、病人自觉胃部冷痛,不能食用冷、硬食物,或食用后出现胃部疼痛。
(2)、病人遇寒后胃部疼痛,胃酸胃痛,遇热减轻,遇冷加重。
(3)、病人消化不良,餐后觉得胃部饱胀、胸闷,以及大便溏薄、次数较多。
治疗方案分组:
对第(1)(2)类症状:
a实验组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b 实验组加对照组(对照药采用维U颠茄铝胶囊)
c 对照组(维U颠茄铝胶囊)
对第(3)类症状:
a实验组为本中药组合物
b 实验组加对照组(对照药采用多潘立酮片)
c 对照组(多潘立酮片)
治疗周期:一般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然后进行症状评分。
治疗效果,治疗28天后治疗效果比较见表
表1 第(1)(2)类症状治疗效果表
Figure 685101DEST_PATH_IMAGE001
经过对60例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临床应用,可以看到本方和西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愈率,本品单独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达95.0%,治愈率超过80%。
 表2 第(3)类症状治疗效果表
Figure 602241DEST_PATH_IMAGE002
经过对60例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临床应用,可以看到本方和西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愈率,本品单独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达90.0%,治愈率超过70%。

Claims (5)

1.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小枣10~40、生姜10~50、橘皮5~30、肉桂5~30,肉豆蔻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5~50的红茶。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小枣、生姜、橘皮、肉桂、肉豆蔻;将小枣洗净,置烘箱中加热至适当温度,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热测为1.10~1.25,再加入果胶0.1%~10%,保温使果胶溶解后,高压均质,分装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称取小枣、生姜、橘皮、肉桂、肉豆蔻;将小枣洗净,置烘箱中加热至适当温度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取三分之一枣和肉豆蔻粉碎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剩余量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4小时,再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10~1.25,再加入上述细粉,烘干后粉成细粉,制成颗粒,分装至包装袋中。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述步骤进行:按配比称取小枣、生姜、橘皮、肉桂、肉豆蔻;将小枣洗净,置130~170℃烘箱中烘1~3小时,使产生适宜香气备用,取三分之一枣和肉豆蔻粉碎备用,其余各药洗净后置提取器中,加5~15倍水煎煮约3小时,放出药液,药渣再加2~5倍水煎煮1小时,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再将炙好的剩余量小枣加入上述煎好的药液中煎煮约1~4小时,将小枣搅拌使破碎,搅拌均匀后,过滤,滤渣弃去,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热测时为1.10~1.25,再加入上述细粉,烘干后粉碎成粉,与茶混匀,分装至无纺布包装袋中。
CN2011101771830A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3630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71830A CN102363024A (zh)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71830A CN102363024A (zh)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3024A true CN102363024A (zh) 2012-02-29

Family

ID=4568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71830A Pending CN102363024A (zh)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302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8466A (zh) * 2012-06-06 2012-09-26 黄芸 缓解胃痛生姜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3520664A (zh) * 2013-09-18 2014-01-22 顾爱银 一种暖胃冲剂
CN105412788A (zh) * 2015-12-14 2016-03-23 张翠华 胃脘痛患者理气止痛制剂及制法
CN105535887A (zh) * 2015-12-28 2016-05-04 曹桂苟 一种治疗胃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9370855A (zh) * 2018-12-14 2019-02-22 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善脾胃、减轻腹部隐痛和改善睡眠功能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01A (zh) * 1997-09-04 1998-03-25 李秋义 具有多种功能的药酒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01A (zh) * 1997-09-04 1998-03-25 李秋义 具有多种功能的药酒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8466A (zh) * 2012-06-06 2012-09-26 黄芸 缓解胃痛生姜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3520664A (zh) * 2013-09-18 2014-01-22 顾爱银 一种暖胃冲剂
CN105412788A (zh) * 2015-12-14 2016-03-23 张翠华 胃脘痛患者理气止痛制剂及制法
CN105535887A (zh) * 2015-12-28 2016-05-04 曹桂苟 一种治疗胃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9370855A (zh) * 2018-12-14 2019-02-22 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改善脾胃、减轻腹部隐痛和改善睡眠功能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6204A (zh) 食药两用中药食品饼干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851806A (zh) 一种甲子米
CN102178912B (zh) 用于阳虚体质的人缓解胃脘冷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01098A (zh)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
CN104107387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187260A (zh) 一种补中益气清热健脾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418A (zh) 一种健脾开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32512A (zh) 一种减肥中药制剂
CN103169793B (zh) 一种治疗三高症的药物
CN102363024A (zh) 一种治疗胃虚寒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0528204C (zh) 治疗小儿疳积症的药物
CN100548367C (zh) 一种内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80048B (zh) 减肥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8403993A (zh) 一种治疗脾虚腹泻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0556A (zh) 八珍代餐粉系列
CN104958636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7246A (zh) 一种功能性红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2196A (zh) 一种供慢性消化不良患者食用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6901A (zh)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0311A (zh) 一种治疗脑梗塞、心肌梗塞的药物
CN113367329A (zh) 一种三米芩豆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4741A (zh) 一种清淤消脂排毒养颜保健茶
CN106421665B (zh) 一种复方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中的应用
CN103892006A (zh) 健脑益寿茶
CN102872435A (zh)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