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8231B -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28231B CN102328231B CN 201110253481 CN201110253481A CN102328231B CN 102328231 B CN102328231 B CN 102328231B CN 201110253481 CN201110253481 CN 201110253481 CN 201110253481 A CN201110253481 A CN 201110253481A CN 102328231 B CN102328231 B CN 1023282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clamping
- anchor clamps
- jaw
- jaw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8
- 210000000282 Nail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4874 lower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4873 upper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1001397809 Hakea leucopte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9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该夹具包括:若干连接板组件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两端的定位段以及设置于两个定位段之间的四个公用段,连接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定位段和公用段之间以及两个公用段之间。本发明具有装夹自动化、工位复合化、结构模块化的优点,能够实现快速、可靠性高、重复性高的梁缘条零件的定位和夹紧。本发明针对飞机梁缘条类零件特有的结构特点,通过将传统三工位立装中的一工位和三工位夹具复合为一,减少夹具工位数的同时使每个工位的夹具有兼顾加工左右对称件的柔性能力。
Description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装置及应用,具体是一种用于大型客机梁缘条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造业中,制造装备和工艺装备被视为实现产品优质、高产、低耗原则的必备硬件条件。其中,夹具作为最为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是实现工艺路线、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的关键环节。航空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中典型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对制造装备和工艺装备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面对航空结构件大型化、结构复杂化、材料多元化、制造精确化的零件特征,以及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绿色低耗的制造需求,夹具 技术必须向着带气动、液压控制系统的自动、柔性夹具的方向发展。
[0003] 梁缘条零件作为飞机上一类典型的大型整体结构件,是组成飞机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的重要零件类型。此类零件的特点是:主要采用高强度航空铝合金材料;显著的细长结构特征,机翼缘条的长度可达20米以上;明显的薄壁特征,壁厚与壁高比可达1/30 ;在结构形式基本相似的基础上,大多数缘条零件仅尺寸有差异,甚至只是结构对称的零件。目前国内梁缘条类零件主要采用整体锻件毛坯在大型五轴龙门铣床上通过铣削来完成加工,工装上以传统手动方式的固定、组合夹具为主。随着数控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切削技术的逐渐成熟,航空铝合金材料所能够达到的金属切削去除率越来越高,包括梁缘条在内的各种大型结构件的生产准备时间占整个生产周期的比例逐渐上升,提高夹具的自动化水平成为航空制造企业提高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采用液压、气动控制的夹具装夹效率高、重复性好,成为首选的高效率夹具方案。然而,梁缘条属于大型航空结构件,其夹具尺寸也相应较大,且基于控制加工变形的考虑一般采用三工位立装的工艺方案(零件两次翻身),若针对每一种缘条零件设计专用的三工位液压夹具,夹具成本将非常高。因此,针对梁缘条类零件的特点,如何在夹具设计中同时兼顾到高自动化和高柔性,成为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绿色低耗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具有装夹自动化、工位复合化、结构模块化的优点,能够实现快速、可靠性高、重复性高的梁缘条零件的定位和夹紧。本发明针对飞机梁缘条类零件特有的结构特点,通过将传统三工位立装中的一工位和三工位夹具复合为一,减少夹具工位数的同时使每个工位的夹具有兼顾加工左右对称件的柔性能力。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包括:若干连接板组件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两端的定位段以及设置于两个定位段之间的四个公用段,连接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定位段和公用段之间以及两个公用段之间。[0007] 所述的连接板组件包括:两个圆柱定位销及其对应的两个衬套,其中:衬套和圆柱定位销分别设置在定位段或公用段的对应两端,通过将圆柱销插入相邻定位段或公用段上的对应衬套实现连接。
[0008] 所述的定位段包括:头部定位组件、第一油路蒙头、第一夹具基座、第一夹具底板、调节支撑机构、第一校刀块组件、头部支撑钉、第一原点销组件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其中:第一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销接,第一油路蒙头、第一夹具底板和第一夹具基座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对刀用的第一原点销组件和校核刀具用的第一校刀块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夹具底板的两端,用于完成头部定位的头部定位组件、头部支撑钉、调节支撑机构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依次设置于第一夹具基座上。
[0009] 所述 的头部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圆柱销、定位支撑底座、支撑钉衬套、支撑钉心轴、支撑钉、定位档销衬套、定位挡块和定位档销,其中:定位档销、用于第三工位梁缘条头部定位的定位挡块以及支撑钉均设置于定位支撑底座上,定位档销衬套设置于定位档销上并用于第一工位梁缘条头部的定位,支撑钉心轴和支撑钉衬套设置于支撑钉上并用于在工件定位完成之前支撑工件,定位支撑底座通过定位圆柱销与夹具体定位。
[0010] 所述的公用段包括:第二油路蒙头、第二夹具基座、第二夹具底板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其中:第二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销接,第二油路蒙头、第二夹具底板和第二夹具基座由上而下依次设置,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依次设置于第二夹具基座上。
[0011] 所述的三工位钳口组件由一对装夹活动钳口组件和与之对应的一个装夹固定钳口组件组成并用于夹紧三工位零件一个夹紧点,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加长杆、液压推缸、推缸支座、导轨组件和垫板,其中:固定钳口固定设置于第二夹具底板上,活动钳口、力口长杆、液压推缸和推缸支座依次连接并输出推力,加长杆与设置于导轨组件上的垫板相连以实现活动钳口与固定钳口之间的装夹和松开动作。
[0012] 所述的一工位钳口组件由一对装夹上钳口组件和与之对应的装夹下钳口组件组成并用于夹紧一工位零件一个夹紧点,装夹上钳口组件和装夹下钳口组件为镜像对称结构,均包括:螺纹衬套、浮动液压缸、万向支撑、油路连接头和油缸基座,其中:浮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万向支撑用于对第一工位毛坯的自适应夹紧,螺纹衬套设置于油缸基座上并与油缸基座上的油路孔相通以实现为浮动液压缸供油。
[0013] 所述的装夹上钳口组件和装夹下钳口组件的油缸基座上均设置有用于第一工位毛坯的支撑和定位的可替换钳口。
[0014]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加工用柔性机床,包括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作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以及第二工位夹具,其中:所述的第二工位夹具包括:通过二工位连接板组件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的两个二工位定位段和四个二工位公用段。
[0015] 所述的二工位定位段包括:固定圆柱销、第一定位垫块、第三装夹活动钳口组件、第三基座连接螺钉组件、第三基准定位销、第四装夹固定钳口组件、第四衬套、第三夹具基座、第三夹具底板、第二校刀块组件和第二原点销组件,其中:第三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通过第三基准定位销和第三基座连接螺钉组件固定设置,第三夹具底板设置于第三夹具基座上,第一定位垫块作为型面定位元件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上,位于若干对的第三装夹活动钳口组件和第四装夹固定钳口组件之间,第二工位毛坯将贴合顶面放置在其上进行定位,固定圆柱销插入第一定位垫块,作为第一个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垫块一起完成第二工位毛坯的定位,对刀用的第二原点销组件和校核刀具用的第二校刀块组件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最左边端部;第四衬套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的最右边端部,与下第一工段相接的二工位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其中。
[0016] 所述的二工位公用段包括:第四装夹活动钳口组件、第二定位垫块、第四基座连接螺钉组件、第四基准定位销、第五装夹固定钳口组件、第四夹具基座、第四夹具底板和第五衬套,其中:第四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通过第四基准定位销和第四基座连接螺钉组件固定设置,第四夹具底板设置于第四夹具基座上,第二定位垫块作为型面定位元件设置于第四夹具底板上,位于若干对的第四装夹活动钳口组件和第五装夹固定钳口组件之间,第二工位毛坯将贴合顶面放置在其上进行定位,第五衬套设置于第四夹具底板的最左和最右边端部,分别与前第一工段和后第一工段相接的二工位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其中。
[0017] 本发明涉及上述梁缘条柔性夹具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第一步、梁缘条零件毛坯的第一工位加工:将零件毛坯定位于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一定位档销以及第一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通过定位调节支撑调整定位,定位完成后通过液压控制回路的电磁阀打开布置在第一工位的装夹上、下钳口组件为液压油缸供油的油路,推动第一工位装夹上、下钳口组件运动,完成最终夹紧并进行第一工位的机械加工;
[0019] 上述第一工位夹具的定位由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一定位档销以及第一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共同完成,夹紧则通过布置在第一装夹钳口组件的液压油缸驱动万向支撑钉实现;
[0020] 第二步、零件毛坯的第二工位加工:将零件毛坯定位于铺设在整个夹具基座上的定位块和固定定位销,定位完成后通过液压控制回路的电磁阀打开布置在第二装夹活动钳口组件为液压油缸供油的油路,驱动活动钳口组件向固定钳口组件运动,并通过活动钳口和固定钳口上带燕尾斜边将零件毛坯压定位块上,完成最终夹紧并进行第二工位的机械加工;
[0021] 上述第二工位夹具的定位由铺设在整个夹具基座上的定位块和固定定位销共同完成,夹紧工作则通过第二装夹钳口组件中带燕尾斜边的钳口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将毛坯压在定位块上实现;
[0022] 第三步、零件毛坯的第三工位加工:零件毛坯定位于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三工位定位档板以及第三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定位完成后通过液压控制回路的电磁阀打开布置在第三装夹钳口组件为液压油缸供油的油路,推动活动钳口组件向固定钳口组件运动,完成最终夹紧并进行第三工位的机械加工。
[0023] 上述第三工位夹具的定位由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三工位定位档板以及第三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共同完成,夹紧则通过布置在第三装夹钳口组件的液压油缸实现。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自动化程度高,可方便实现立装加工,工位复合化,可兼顾梁缘条左右对称零件加工的柔性夹具,从而能够效率、可重复性、精度都较高的实现飞机梁缘条类零件的高效数控加工。
附图说明[0025] 图1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和第二工位夹具总体分段设计示意图。
[0026] 图2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的侧视图。
[0027] 图3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的定位段的主视图。
[0028] 图4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的定位段的俯视图。
[0029] 图5为连接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圆圈处B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图6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头部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的公用段的主视图。
[0032] 图8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的公用段的俯视图。
[0033] 图9为三工位钳口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一三工位复合夹具第三装夹钳口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为一工位钳口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2为二工位夹具二工位定位段的主视图。
[0037] 图13为二工位夹具二工位定位段的俯视图。
[0038] 图14为二工位夹具二工位公用段的主视图。
[0039] 图15为二工位夹具二工位公用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4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三工位复合夹具I和第二工位夹具2,其中:一三工位复合夹具I包括:若干连接板组件3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床工作台4两端的定位段5以及设置于两个定位段5之间的四个公用段6,连接板组件3分别设置于定位段5和公用段6之间以及两个公用段6之间。
[0042] 如图3、4所示,所述的定位段5包括:头部定位组件7、第一油路蒙头8、第一夹具基座9、第一夹具底板10、调节支撑机构11、第一校刀块组件12、头部支撑钉13、第一原点销组件14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15和三工位钳口组件16,其中:第一夹具基座9与机床工作台4销接,第一油路蒙头8、第一夹具底板10和第一夹具基座9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对刀用的第一原点销组件14和校核刀具用的第一校刀块组件12分别设置于第一夹具底板10的两端,用于完成头部定位的头部定位组件7、头部支撑钉13、调节支撑机构11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15和三工位钳口组件16依次设置于第一夹具基座9上。
[0043] 所述的第一夹具底板10设有预留油孔,所述的第一油路蒙头8设置于预留油孔处;在第一夹具底板10中设有暗管结构作为液压油路。
[0044] 如图5所示,所述的连接板组件3包括:两个圆柱定位销17及其对应的两个衬套18,其中:衬套18和圆柱定位销17分别设置在定位段5或公用段6的对应两端,通过将圆柱销定位销17插入相邻定位段5或公用段6上的对应衬套18实现连接。
[0045] 如图6所示,所述的头部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圆柱销19、定位支撑底座20、支撑钉衬套21、支撑钉心轴22、支撑钉23、定位档销衬套24、定位挡块25和定位档销26,其中:定位档销26、用于第三工位梁缘条头部定位的定位挡块25以及支撑钉23均设置于定位支撑底座20上,定位档销衬套24设置于定位档销26上并用于第一工位梁缘条头部的定位,支撑钉心轴22和支撑钉衬套21设置于支撑钉23上并用于在工件定位完成之前支撑工件,定位支撑底座20通过定位圆柱销19与夹具体定位。
[0046] 如图7、8所示,所述的公用段6包括:第二油路蒙头27、第二夹具基座28、第二夹具底板29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15和三工位钳口组件16,其中:第二夹具基座28与机床工作台4销接,第二油路蒙头27、第二夹具底板29和第二夹具基座28由上而下依次设置,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15和三工位钳口组件16依次设置于第二夹具基座28上。
[0047] 所述的第二夹具底板29设有预留油孔,所述的第二油路蒙头27设置于预留油孔上;在第二夹具底板29中设有暗管结构作为液压油路。
[0048] 所述的依次设置 是指:若干个一工位钳口组件15与三工位钳口组件16间隔排布。
[0049] 所述的一工位钳口组件15用于夹紧一工位零件一个夹紧点,包括:装夹下钳口组件30和与之对应的一个装夹上钳口组件31,其中:装夹下钳口组件30固定和装夹上钳口组件31均固定设置于第二夹具底板29上。
[0050] 如图9所示,所述的三工位钳口组件16由一对装夹活动钳口组件32和与之对应的一个装夹固定钳口组件33组成并用于夹紧三工位零件一个夹紧点,包括:固定钳口 34、活动钳口 35、加长杆36、液压推缸37、推缸支座38、导轨组件39和垫板40,其中:固定钳口34固定设置于第二夹具底板29上,活动钳口 35、加长杆36、液压推缸37和推缸支座38依次连接并输出推力,加长杆36与设置于导轨组件39上的垫板40相连以实现活动钳口 35与固定钳口 34之间的装夹和松开动作。
[0051] 如图10所示,所述的活动钳口组件32和固定钳口组件33为60°的燕尾形结构且镜像对称设置,以便于将在第一工位已经加工出装夹斜面的零件毛坯A夹紧后可以将其可靠压在第二工位夹具2的定位垫块上,保持定位;活动钳口 35的装夹面与第二夹具底板29
呈60。夹角。
[0052] 所述的液压推缸37为高压(250Mpa)液压缸。
[0053] 所述的夹紧点设置于代加工零件上且分别与一工位钳口组件32与三工位钳口组件33的位置相对应。
[0054] 如图11所示,所述的装夹上钳口组件31和装夹下钳口组件30为镜像对称结构,均包括:螺纹衬套41、浮动液压缸42、万向支撑43、油路连接头44和油缸基座45,其中:浮动液压缸42的活塞杆上设有万向支撑43用于对第一工位毛坯的自适应夹紧,螺纹衬套41设置于油缸基座45上并与油缸基座45上的油路孔相通以实现为浮动液压缸供油。
[0055] 所述的浮动液压缸42为高压(250Mpa)液压缸。
[0056] 所述的装夹上钳口组件31和装夹下钳口组件30的油缸基座上均设置有用于第一工位毛坯的支撑和定位的可替换钳口。
[0057] 如图12、13所示,所述的第二工位夹具2包括:通过二工位连接板组件46设置于机床工作台4上的两个二工位定位段47和四个二工位公用段48。
[0058] 所述的二工位定位段47包括:固定圆柱销49、第一定位垫块50、第三装夹活动钳口组件51、第三基座连接螺钉组件52、第三基准定位销53、第四装夹固定钳口组件54、第四衬套55、第三夹具基座56、第三夹具底板57、第二校刀块组件58和第二原点销组件59,其中:第三夹具基座56与机床工作台4通过第三基准定位销53和第三基座连接螺钉组件52固定设置,第三夹具底板57设置于第三夹具基座56上。第一定位垫块50作为型面定位元件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57上,位于若干对的第三装夹活动钳口组件51和第四装夹固定钳口组件54之间,第二工位毛坯将贴合顶面放置在其上进行定位。固定圆柱销49插入第一定位垫块50,作为第一个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垫块50 —起完成第二工位毛坯的定位。对刀用的第二原点销组件59和校核刀具用的第二校刀块组件58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57最左边端部;第四衬套55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57的最右边端部,与下第一工段相接的二工位连接板组件46设置于其中。
[0059] 如图14、15所示,所述的二工位公用段48包括:第四装夹活动钳口组件60、第二定位垫块61、第四基座连接螺钉组件62、第四基准定位销63、第五装夹固定钳口组件64、第四夹具基座65、第四夹具底板66和第五衬套67,其中:第四夹具基座65与机床工作台4通过第四基准定位销63和第四基座连接螺钉组件64固定设置,第四夹具底板66设置于第四夹具基座65上。第二定位垫块61作为型面定位兀件设置于第四夹具底板66上,位于若干对的第四装夹活动钳口组件60和第五装夹固定钳口组件64之间,第二工位毛坯将贴合顶面放置在其上进行定位。第五衬套67设置于第四夹具底板66的最左和最右边端部,分别与前第一工段和后第一工段相接的二工位连接板组件46设置于其中。
[0060] 本装置中的一三工位复合夹具复合了第一工位、第三工位两个工位,第一工位主要完成梁缘条第一面(未翻身)的粗加工,第三工位主要完成梁缘条第一面(二次翻身)的精加工。第二工位夹具主要完成梁缘条第二面(一次翻身)的粗、精加工。通过分成三工位、立装的夹具方案保证梁缘条的加工工艺可以达到两次翻身、粗精加工分开的工艺要求,有利于控制切削加工引起的工件变形;同时合理的装夹方式也利于工序的集中,实现将去工艺搭子等辅助工序安排的一次完成。
[0061] 本装置采用分段设计的方 式,实现左右对称件的兼顾加工,通过有利于夹具的模块化设计的分段方式降低成本和设计周期。
Claims (15)
1.一种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连接板组件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两端的定位段以及设置于两个定位段之间的四个公用段,连接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定位段和公用段之间以及两个公用段之间; 所述的定位段包括:头部定位组件、第一油路蒙头、第一夹具基座、第一夹具底板、调节支撑机构、第一校刀块组件、头部支撑钉、第一原点销组件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其中:第一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销接,第一油路蒙头、第一夹具底板和第一夹具基座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对刀用的第一原点销组件和校核刀具用的第一校刀块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夹具底板的两端,用于完成头部定位的头部定位组件、头部支撑钉、调节支撑机构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依次设置于第一夹具基座上; 所述的公用段包括:第二油路蒙头、第二夹具基座、第二夹具底板以及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其中:第二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销接,第二油路蒙头、第二夹具底板和第二夹具基座由上而下依次设置,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依次设置于第二夹具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板组件包括:两个圆柱定位销及其对应的两个衬套,其中:衬套和圆柱定位销分别设置在定位段或公用段的对应两端,通过将圆柱销插入相邻定位段或公用段上的对应衬套实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头部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圆柱销、定位支撑底座、支撑钉衬套、支撑钉 心轴、支撑钉、定位档销衬套、定位挡块和定位档销,其中:定位档销、用于第三工位梁缘条头部定位的定位挡块以及支撑钉均设置于定位支撑底座上,定位档销衬套设置于定位档销上并用于第一工位梁缘条头部的定位,支撑钉心轴和支撑钉衬套设置于支撑钉上并用于在梁缘条定位完成之前支撑梁缘条,定位支撑底座通过定位圆柱销与夹具体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夹具底板设有预留油孔,所述的第一油路蒙头设置于预留油孔处;在第一夹具底板中设有暗管结构作为液压油路;所述的第二夹具底板设有预留油孔,所述的第二油路蒙头设置于预留油孔上;在第二夹具底板中设有暗管结构作为液压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对一工位钳口组件和三工位钳口组件依次设置是指:若干个一工位钳口组件与三工位钳口组件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工位钳口组件用于夹紧一工位零件一个夹紧点,包括:装夹下钳口组件和与之对应的一个装夹上钳口组件,其中:装夹下钳口组件和装夹上钳口组件均固定设置于第二夹具底板上;所述的三工位钳口组件由一对装夹活动钳口组件和与之对应的一个装夹固定钳口组件组成并用于夹紧三工位零件一个夹紧点,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加长杆、液压推缸、推缸支座、导轨组件和垫板,其中:固定钳口固定设置于第二夹具底板上,活动钳口、加长杆、液压推缸和推缸支座依次连接并输出推力,加长杆与设置于导轨组件上的垫板相连以实现活动钳口与固定钳口之间的装夹和松开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钳口组件和固定钳口组件为60°的燕尾形结构且镜像对称设置,以便于将在第一工位已经加工出装夹斜面的零件毛坯夹紧后可以将其可靠地压在第二工位夹具的定位垫块上,保持定位;活动钳口的装夹面与第二夹具底板呈60°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装夹上钳口组件和装夹下钳口组件为镜像对称结构,均包括:螺纹衬套、浮动液压缸、万向支撑、油路连接头和油缸基座,其中:浮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万向支撑用于对第一工位毛坯的自适应夹紧,螺纹衬套设置于油缸基座上并与油缸基座上的油路孔相通以实现为浮动液压缸供油;所述的装夹上钳口组件和装夹下钳口组件的油缸基座上均设置有用于第一工位毛坯的支撑和定位的可替换钳口。
9.一种数控加工用柔性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梁缘条柔性夹具作为第一工位夹具和第三工位夹具的复合夹具,还包括第二工位夹具,其中:所述的第二工位夹具包括:通过二工位连接板组件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的两个二工位定位段和四个二工位公用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柔性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的二工位定位段包括:固定圆柱销、第一定位垫块、第三装夹活动钳口组件、第三基座连接螺钉组件、第三基准定位销、第四装夹固定钳口组件、第四衬套、第三夹具基座、第三夹具底板、第二校刀块组件和第二原点销组件,其中:第三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通过第三基准定位销和第三基座连接螺钉组件固定设置,第三夹具底板设置于第三夹具基座上,第一定位垫块作为型面定位元件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上,位于若干对的第三装夹活动钳口组件和第四装夹固定钳口组件之间,第二工位毛坯将贴合顶面放置在其上进行定位,固定圆柱销插入第一定位垫块,作为第一个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垫块一起完成第二工位毛坯的定位,对刀用的第二原点销组件和校核刀具用的第二校刀块组件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最左边端部;第四衬套设置于第三夹具底板的最右边端部,与下第一工段相接的二工位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控加工用柔性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的二工位公用段包括:第四装夹活动钳口组件、第二定位垫块、第四基座连接螺钉组件、第四基准定位销、第五装夹固定钳口组件、第四夹具基座、第四夹具底板和第五衬套,其中:第四夹具基座与机床工作台通过第四基准定位销和第四基座连接螺钉组件固定设置,第四夹具底板设置于第四夹具基座上,第二定位垫块作为型面定位元件设置于第四夹具底板上,位于若干对的第四装夹活动钳口组件和第五装夹固定钳口组件之间,第二工位毛坯将贴合顶面放置在其上进行定位,第五衬套设置于第四夹具底板的最左和最右边端部,分别与前第一工段和后第一工段相接的二工位连接板组件设置于其中。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所述数控加工用柔性机床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梁缘条零件毛坯的第一工位加工:将零件毛坯定位于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一定位档销以及第一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通过定位调节支撑机构调整定位,定位完成后通过液压控制回路的电磁阀打开布置在第一工位的装夹上、下钳口组件为液压油缸供油的油路,推动第一工位装夹上、下钳口组件运动,完成最终夹紧并进行第一工位的机械加工;第二步、零件毛坯的第 二工位加工:将零件毛坯定位于铺设在整个夹具基座上的定位块和固定定位销,定位完成后通过液压控制回路的电磁阀打开布置在第二装夹活动钳口组件为液压油缸供油的油路,驱动活动钳口组件向固定钳口组件运动,并通过活动钳口和固定钳口上带燕尾斜边将零件毛坯压定位块上,完成最终夹紧并进行第二工位的机械加工; 第三步、零件毛坯的第三工位加工:零件毛坯定位于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三工位定位档板以及第三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定位完成后通过液压控制回路的电磁阀打开布置在第三装夹钳口组件为液压油缸供油的油路,推动活动钳口组件向固定钳口组件运动,完成最终夹紧并进行第三工位的机械加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工位夹具的定位由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一定位档销以及第一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共同完成,夹紧则通过布置在第一装夹钳口组件的液压油缸驱动万向支撑钉实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工位夹具的定位由铺设在整个夹具基座上的定位块和固定定位销共同完成,夹紧工作则通过第二装夹钳口组件中带燕尾斜边的钳口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将毛坯压在定位块上实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工位夹具的定位由第一、第三工位定位段的第三工位定位档板以及第三装夹钳口组件的钳口共同完成,夹紧则通过布置在第三装夹钳口组件的液压 油缸实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53481 CN102328231B (zh) | 2011-08-30 | 2011-08-30 |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53481 CN102328231B (zh) | 2011-08-30 | 2011-08-30 |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8231A CN102328231A (zh) | 2012-01-25 |
CN102328231B true CN102328231B (zh) | 2013-07-31 |
Family
ID=45480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53481 Active CN102328231B (zh) | 2011-08-30 | 2011-08-30 |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282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1620A (zh) * | 2013-06-08 | 2013-10-02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车加工用柔性夹具圆基础板 |
CN104400094B (zh) * | 2014-09-29 | 2016-06-29 | 宁波华液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铣机构 |
CN104440193A (zh) * | 2014-12-03 | 2015-03-25 | 佛山市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行李架的左右件共用夹具 |
CN110682137A (zh) * | 2019-10-17 | 2020-01-14 | 上海交通大学 | 柔性数控加工用夹具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66343A (en) * | 1970-10-30 | 1975-02-18 | William B Frost | Indicia display panel |
CH689188A5 (de) * | 1998-03-26 | 1998-11-30 | Esec Sa |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eines Folienstreifens und Transportanlage fuer Folienstreifen. |
CN101104242A (zh) * | 2007-09-11 | 2008-01-16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飞机机翼肋缘条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 |
-
2011
- 2011-08-30 CN CN 201110253481 patent/CN1023282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66343A (en) * | 1970-10-30 | 1975-02-18 | William B Frost | Indicia display panel |
CH689188A5 (de) * | 1998-03-26 | 1998-11-30 | Esec Sa |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eines Folienstreifens und Transportanlage fuer Folienstreifen. |
CN101104242A (zh) * | 2007-09-11 | 2008-01-16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飞机机翼肋缘条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8231A (zh) | 2012-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28231B (zh) |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 |
CN204639722U (zh) | 发电机支架液压组合夹具 | |
CN105798673A (zh) |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工件的车床工装夹具 | |
CN103231212A (zh) | 超长焊接同类件的加工方法 | |
CN204621616U (zh) | 一种飞机结构件通用铣床夹具 | |
CN204053583U (zh) | 一种轴类产品装夹装置 | |
CN103920914A (zh) | 一种数控铣床 | |
CN206066019U (zh) | 高效高精度多位装夹的液压夹具 | |
CN202701871U (zh) | 一种多轴钻孔自动夹紧装置 | |
CN201702596U (zh) | 多工序用快速夹具 | |
CN203495634U (zh) | 双工位缸套自动定位装置 | |
CN203236250U (zh) | 一种合箱镗孔夹具 | |
CN102922232B (zh) | 一种夹具非标准件的加工工艺 | |
CN202021357U (zh) | 七轴联动数控落地式专用镗床 | |
CN204338916U (zh) | 一种直角管接头可翻转卡盘夹具 | |
CN105773248A (zh) | 一种自动分中液压夹具 | |
CN110757213A (zh) | 多工位立式加工中心四轴液压夹具 | |
CN110434372A (zh) | 一种薄板钻孔工装夹具及其装夹方法 | |
CN202461590U (zh) | 一种加工汽车前轴主销底孔的机床 | |
CN106583487B (zh) | 冷挤压复合加工中心 | |
CN106180801B (zh) | 光热太阳能主梁集成全自动生产系统及钻孔方法 | |
CN204565237U (zh) | 万能卧式升降台铣床 | |
CN203599915U (zh) | 工件定位装置 | |
CN203918045U (zh) | 一种数控铣床 | |
CN210967979U (zh) | 多工位立式加工中心四轴液压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