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2706B -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2706B
CN102322706B CN201110299312.3A CN201110299312A CN102322706B CN 102322706 B CN102322706 B CN 102322706B CN 201110299312 A CN201110299312 A CN 201110299312A CN 102322706 B CN102322706 B CN 102322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or
water
refrigerant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93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2706A (zh
Inventor
陈中坚
黄虹宾
李志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keru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KERU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KERU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KERU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93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2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2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2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2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27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和发动机之间的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溶液回路、冷媒水回路;在溶液回路中包括设有泵和电磁阀的浓溶液通道和稀溶液通道。通过在溶液回路中的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直接设置浓溶液通道和稀溶液通道,并在浓溶液通道和稀溶液通道上分别设置泵和电磁阀,使得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通过电磁阀和泵来联动控制,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U形管液位差来控制,相对于U形管的控制方式,体积更小,更适合安装在大中型车辆的车体上。

Description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制冷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应大中型车的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热能制冷的技术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吸收式和吸附式。这两种制冷设备的体积均比目前广泛使用的压缩式制冷设备大,其中吸附式制冷设备又比吸收式的制冷设备大得多。如果利用发动机余热作为驱动力给车辆提供冷能,从体积和重量的角度来看,采用吸收式制冷技术比较有优势。对于轿车、轻型和微型各车而言,底盘下、车顶和发动机仓中没有多余的空间,只有大中型客车、工程车辆、野外作业车、某些军用车辆等有较充足的空间来安装余热驱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
另外,固定设置在地面的利用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技术已臻成熟。在最近十年,我国的吸收式制冷机研究和开发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有飞跃性发展,在驱动热能方面,已成功开发出蒸汽式、燃气式、燃油、热水、乏汽、废气的空调产品;在效数和级数方面,有单效、双效、三效、单级、双级;在容量上,涵盖了10~5500KW制冷范围。
吸收式制冷系统通常是由发生器、冷凝器、制冷剂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冷剂水泵和溶液泵组成。整个系统包括两个回路:一个是冷剂水回路,一个是溶液回路。系统中使用的工作流体是冷剂水和吸收剂,吸收剂吸收了液化的冷剂水后形成溶液,溶液加热又能放出冷剂蒸汽。冷剂水回路通常由冷凝器、制冷剂节流阀、蒸发器、冷剂水泵组成。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凝,产生的冷剂水经制冷节流阀节流后用冷剂水泵送到蒸发器进行蒸发,进而对环境制冷。溶液回路由发生器、吸收器、U形管、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泵组成。在吸收器中,吸收剂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冷剂蒸汽,形成富含冷剂水的稀溶液,将该稀溶液用溶液泵送到发生器;经过加热后,稀溶液中的冷剂水重新蒸发出来,形成冷剂蒸汽被送入冷凝器。另一方面,发生后的稀溶液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高浓度,形成浓溶液被送入吸收器,再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吸收过程中伴随释放热,为了保证吸收的顺利进行,需要冷却吸收液。现在的设备通常会在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设置一段U型管,当发生器或者吸收器其中一个液面过高时,由于溶液本身的压力会使得溶液通过U型管流到另一边;同时U形管里面存留的溶液又保证了两边压力不会窜通;但U形管的缺点在于要求有一定的高度,太高的U形管不适合安装在车体内的有限空间内。
如果能够利用车辆发动机的余热驱动车辆冷暖空调,为车厢在夏季提供冷气,冬季提供暖风,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目前国际上研究该项目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熟的热量制冷设备因为体积庞大和重量过大而无法直接应用在空间局促、载重有限的车辆上。
(2)成熟的热量制冷设备由于只能用于地面静止环境下而无法应用于颠簸、摇晃等恶劣工况的车辆上。
(3)在大中型车辆的发动机怠速工况下(车速小于10km/h),发动机水箱和尾气的余热不足以驱动制冷装置向车厢内供应足够的冷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量驱动的吸收式制冷设备因体积庞大而无法集中安装在大中型车辆上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更小而更适应大中型车的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和发动机之间的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溶液回路、冷媒水回路;所述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包括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内的重力式换热器,所述重力式换热器将发动机冷却液和尾气与发生器内吸收剂进行热交换;所述溶液回路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的浓溶液通道和稀溶液通道、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冷剂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冷剂水通道;所述浓溶液通道上设有将发生器内发生后的吸收剂送入吸收器内的浓溶液泵,所述浓溶液泵和吸收器之间设有浓溶液电磁阀;所述稀溶液通道上设有将吸收器内吸收后的吸收剂送入发生器内的稀溶液泵,所述稀溶液泵和发生器之间设有稀溶液电磁阀;所述冷凝器内设有将冷剂蒸汽冷凝的冷凝器换热装置,所述吸收器内设有将蒸发后的冷剂水与吸收剂进行混合吸收的吸收器喷淋装置,所述蒸发器内设有将冷剂水与冷媒水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换热装置;所述冷剂蒸汽通道将发生器内产生的冷剂蒸汽导入冷凝器内,所述冷剂水通道上设有将所述冷凝器内冷剂蒸汽送入散热装置内的冷剂水泵,所述冷剂蒸汽经散热装置散热冷凝后形成冷剂水;所述冷凝器和冷剂水泵之间设有冷剂水电磁阀,所述冷剂水电磁阀控制冷剂水进入蒸发器内,所述冷剂水在蒸发器换热装置中与冷媒水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入所述吸收器喷淋装置;所述冷剂水在吸收器内与浓溶液混合后通过稀溶液通道进入到发生器内;所述冷媒水回路包括蒸发器内设置的蒸发器换热装置和送冷气装置,所述冷媒水与冷剂水进行热交换后送入送冷气装置中,所述送冷气装置将冷媒水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换热装置中。
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中,所述重力式换热器包括与发动机冷却液外循环连通的冷却液空间以及与发动机尾气出口连通的尾气空间,所述冷却液空间和尾气空间之间设有将尾气空间内的尾气与冷却液空间内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重力管。
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中,所述重力管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其开口端与所述冷却液空间连通而封闭端延伸至所述尾气空间;进而利用冷却液的自身对流实现冷却液空间内的冷却液与尾气空间的尾气进行热交换。
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中,所述发生器包括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顶部与所述冷剂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底部设有与所述浓溶液泵连通的浓溶液出口,所述换热空间顶部设有与所述稀溶液电磁阀连通的稀溶液入口;所述换热空间内横向设有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所述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连通而另一端回流至发动机冷却液外循环;所述换热空间位于所述重力式换热器冷却液空间的上方;提高了重力式换热器与发生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有限的发动机余热的利用效率,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中,所述换热空间底部设置为朝向浓溶液出口倾斜,使得换热空间底部的浓溶液向浓溶液出口汇集。
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中,所述发生器和重力式换热器一体化设置在高压区壳体内,所述重力式换热器设置在发生器的下方;所述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一体化设置在低压区壳体内,所述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通过将发生器和重力式换热器设置在高压区壳体内,同时将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设置在低压区壳体内,能够缩小整个制冷设备的体积,从而适于安装在车体上的有限空间;另外,由于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设置在低压区壳体内,从而缩短了各种管道之间的长度,加快了制冷循环的过程,提高了制冷效率。
在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中,还包括冷却水回路,所述冷却水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换热装置、设置在吸收器喷淋装置下方的吸收器换热装置、冷却水泵、散热风扇,所述冷却水进冷却水泵加压后进入冷凝器换热装置,与冷凝器换热装置中的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吸收器换热装置,与吸收器换热装置中的冷剂水进行换热后进入散热风扇,经散热风扇将热量排出在车体外后回到冷却水泵。通过设置冷却水回路同时穿过冷凝器和吸收器,使得冷凝器和吸收器能够被同一回路冷却,缩小了整体的体积,进一步适合车载。
实施本发明的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发生器和重力式换热器内部为高压区,吸收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内部为低压区。通过在溶液回路中的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直接设置浓溶液通道和稀溶液通道,并在浓溶液通道和稀溶液通道上分别设置泵和电磁阀,这样使得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通过电磁阀和泵来联动控制,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U形管液位差来控制,相对于U形管的控制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制冷设备体积更小,更适合安装在大中型车辆的车体上;另外,通过采用电磁阀控制,克服了U形管在车体上容易造成高、低压区之间直接连通而使得整个制冷循环失效的问题,使得该制冷设备进一步适应车体上颠簸的工况。通过设置重力式换热器,能够利用温度更高的尾气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再利用发动机冷却液作为整个制冷设备的驱动热源与发生器的吸收剂进行热交换。
更进一步地,通过将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设置在发生器换热空间的下方,能够提高传热效率,使得重力式换热器内的冷却液的热量能够快速被发生器内的吸收剂吸收。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的系统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优选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在本发明所述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中,主要包括发生器10、冷凝器20、蒸发器30和吸收器40,其中各部件依次通过连通管连接,其主要工作液体包括吸收剂、制冷剂、冷媒水、冷却水和发动机冷却液。在本车站制冷设备中主要包括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溶液回路、冷媒水回路。
其中,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包括发生器10、重力式换热器50,用于将发动机冷却液和尾气与发生器10内的吸收剂进行热交换,形成浓溶液和冷剂蒸汽。
溶液回路包括发生器10、吸收器40、冷凝器20、蒸发器30、设置在发生器10和吸收器40之间的浓溶液通道210和稀溶液通道220、设置在发生器10和冷凝器20之间的冷剂蒸汽通道230、设置在冷凝器20和蒸发器30之间的冷剂水通道240。在浓溶液通道210上设有浓溶液泵211和浓溶液电磁阀212,浓溶液电磁阀212设置在浓溶液泵211和吸收器40之间;在稀溶液通道220上设有稀溶液泵221和稀溶液电磁阀222,稀溶液电磁阀222设置在稀溶液泵221和发生器10之间。浓溶液泵211、浓溶液电磁阀212主要用于控制从发生器10进入吸收器40的浓溶液的流量;稀溶液泵221、稀溶液电池阀主要用于控制从吸收器40回流至发生器10的稀溶液的流量。通过控制两个通道的流量,进而控制整个制冷循环中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的容积平衡,以期获得更好的制冷效果。发生器10和冷凝器20之间设有冷剂蒸汽通道230,用于将发生器10内产生的冷剂蒸汽导入冷凝器20内。冷凝器20和蒸发器30之间设有冷剂水通道240,冷剂水通道240上设有冷剂水泵241,用于将冷凝器20内产生的冷剂水导入蒸发器30内;在冷剂水泵241和蒸发器30之间设有冷剂水电磁阀242,用于控制导入蒸发器30的冷剂水的流量,以调节制冷的效果。
另外,冷凝器20内设有冷凝器换热装置21,用于将冷剂蒸汽和车体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将冷剂蒸汽冷凝为冷剂水。吸收器40内设有吸收器喷淋装置41,用于将蒸发后的冷剂水进行喷淋降温后与吸收剂(浓溶液)进行混合吸收,形成稀溶液。蒸发器30内设有蒸发器换热装置31,用于将冷剂水与冷媒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剂水吸收冷媒水的热量,冷媒水与车体内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制冷效果,冷剂水吸热后进入吸收器40内形成稀溶液。
发生器10内发生后的吸收剂(即浓溶液)被浓溶液泵211送入吸收器40内,浓溶液在吸收器40内吸收蒸发后的冷剂蒸汽形成稀溶液(即吸收后的吸收剂),再通过稀溶液泵221送回至发生器10内,形成循环。由于整个溶液回路被设置在车体上的有限空间内,并且在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振荡,无法通过安装U形管来自动平衡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的相对液位,通过浓溶液电磁阀212和浓溶液泵211以及稀溶液电磁阀222和稀溶液泵221之间的联动控制,可以精确控制稀溶液和浓溶液的溶液量,以控制整个制冷循环的平衡;即时车体振荡也不受影响,使得该制冷设备更适用于车载。
冷媒水回路包括蒸发器换热装置31和送冷气装置320,冷媒水与冷剂水在蒸发器换热装置31内进行热交换后进入送冷气装置320中,送冷气装置320将冷媒水与车体内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换热装置31中。
如图2、3、4、5所示,在本发明所述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可设置发生器10包括换热空间,换热空间顶部与冷剂蒸汽通道230连通,换热空间底部设有与浓溶液泵211连通的浓溶液出口11,换热空间顶部设有与稀溶液电磁阀222连通的稀溶液入口12,最好在换热空间顶部设置与稀溶液入口12连接的喷淋装置13,这样就能将稀溶液从上至下喷洒在换热空间内,充分进行热交换。换热空间内横向设有热管14,热管14的一端与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51连通而另一端回流至发动机冷却液外循环。最好设置换热空间底部设置为朝向浓溶液出口11倾斜,使得换热空间底部的浓溶液向浓溶液出口11汇集。
重力式换热器50设置在发生器10壳体内,用于将发动机冷却液和尾气与吸收剂进行热交换,以获得制冷设备所需的热能,即已发动机冷却液和尾气的余热作为整个制冷设备的热源。具体地,可设置重力式换热器50包括与发动机冷却液外循环连通的冷却液空间51以及与发动机尾气出口连通的尾气空间52,所述冷却液空间51和尾气空间52之间设有将尾气空间52内的尾气与冷却液空间51内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重力管53。由于发动机尾气的温度通常会比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高,所以重力式换热器50的尾气空间52内的尾气与重力管53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将冷却液进一步加热升温,在重力管53内,底层的冷却液温度相对于顶层的冷却液温度较高,会形成局部对流,进而将被尾气加热的冷却液带入到冷却液空间51内,进而吸收发动机尾气余热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冷却液的温度。
发动机冷却液包括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当发动机冷却液经内循环管路10吸收发动机内的余热后进入到外循环管路20,在外循环管路20经过发动机散热器21风冷后再进入内循环管路10,依次循环。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外循环管路20中旁接一旁通支路30到重力式换热器50内,实现对发动机冷却液余热的利用,避免了发动机冷却液内的热量白白排入大气中而浪费掉。具体地,该旁通支路30通过两个三通电磁阀22旁接在外循环管路20一侧,其中旁通支路30上设有循环泵31,并与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51连通,使得外循环管路20中带余热的发动机冷却液能够进入到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51,以便与发生器10内的吸收剂进行热交换。具体地,发生器10换热空间内的热管14可以设有多根,以方便与喷淋的吸收剂充分接触而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为此,最好在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51中设置冷却液入口51a和冷却液出口51b,冷却液入口51a和冷却液出口51b通过设置的多根发生器热管连通,通过循环泵31给冷却液空间51的冷却液提供动力,使得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入口51a被分为多个支路进入每根发生器10热管内,再通过冷却液出口51b回流至旁通支路30。
工作时,发动机冷却液进三通电磁阀分流处时部分冷却液至旁通支路30,进旁通支路30上的循环泵31加压后进入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51;另一方面,发动机尾气进入重力式换热器的尾气空间52内,并通过重力管53进一步加热冷却液空间51内的冷却液。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51a进入到发生器10的热管内,并与发生器10内的稀溶液充分热交换后通过冷却液出口51b回流至旁通支路30,再由另一三通电磁阀和发动机外循环管路20内的冷却液汇聚后进入发动机内循环管路10。
为了充分利用热量,尽量缩小整体体积,优选还包括冷却水回路,能够同时冷凝器20内的冷剂蒸汽和吸收器40内的浓溶液温度,避免了使用多套冷却装置而造成整体体积过大不适宜安装在车体上的问题。具体地,冷却水回路包括冷凝器换热装置21、设置在吸收器喷淋装置41下方的吸收器换热装置410、冷却水泵420、设置在车体外部的散热风扇430,冷却水进冷却水泵420加压后进入冷凝器换热装置21,与冷凝器换热装置21中的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吸收器换热装置410,与吸收器换热装置410中的冷剂水进行换热后进入散热风扇430,经散热风扇430将热量排出在车体外后回到冷却水泵420,形成循环。
为了节省安装空间,将发生器10和重力式换热器50设置在高压区壳体内,具体的,可将重力式换热器50的冷却液空间51的腔壁、尾气空间52的腔壁和发生器10换热空间的腔壁一体化设置在一起,再利用隔板分隔形成各个空间;这样,重力式换热器50和发生器10之间的热量传导迅速,能够充分利用热量,减少热量在传输过程的损失。另外,将冷凝器20、蒸发器30和吸收器40一体化设置在低压区壳体内,并将冷凝器20设置在蒸发器30的上方。
具体地,冷凝器20通过冷剂蒸汽通道230与发生器10连通,通过冷剂水通道240与蒸发器30连通,冷凝器20内部设有冷凝器换热装置21,用于将冷剂蒸汽冷凝形成冷剂水后经冷剂水通道240进入蒸发器30内。冷凝器换热装置21包括多根换热管,换热管与冷却水回路连通,即冷却水泵420将冷却水本如换热管内;从冷剂蒸汽通道230导入的冷剂蒸汽在换热管外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冷凝形成冷剂水,汇集在冷凝器20底部,并经过冷剂水通道240进入吸收器40内,冷剂水泵241和冷剂水电磁阀242设置在冷凝器20的一侧。
蒸发器30位于冷凝器20下方,蒸发器30内设有蒸发器换热装置31,蒸发器换热装置31内设有热管,热管内与冷媒水回路连通,冷剂水通过蒸发器30顶部设置的喷淋管喷淋在热管外,使得冷剂水与冷媒水进行热交换,冷剂水吸收冷媒水的热量并将冷媒水温度降低后进入吸收器40内。
吸收器40内设有吸收器喷淋装置41,吸收器40内还设有热管,吸收器40热管位于吸收器喷淋装置41下方,吸收器40热管内与冷却水回路连通,吸收器喷淋装置41将蒸发器30内输入的冷剂水喷洒在热管外,与热管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吸收冷剂水的热量,将冷剂水降温后落入吸收器40底部;另外,发生器10内的吸收剂经加热后除了形成冷剂蒸汽外,还形成了浓溶液;浓溶液经浓溶液通道210导入吸收器40底部与降温后的冷剂水混合形成稀溶液,稀溶液通过稀溶液通道220再返回至发生器1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和发动机之间的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溶液回路、冷媒水回路;
所述发生器加热循环回路包括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内的重力式换热器,所述重力式换热器将发动机冷却液和尾气与发生器内吸收剂进行热交换;
所述溶液回路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的浓溶液通道和稀溶液通道、设置在所述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冷剂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冷剂水通道;
所述浓溶液通道上设有将发生器内发生后的吸收剂送入吸收器内的浓溶液泵,所述浓溶液泵和吸收器之间设有浓溶液电磁阀;所述稀溶液通道上设有将吸收器内吸收后的吸收剂送入发生器内的稀溶液泵,所述稀溶液泵和发生器之间设有稀溶液电磁阀;
所述冷凝器内设有将冷剂蒸汽冷凝的冷凝器换热装置,所述吸收器内设有将蒸发后的冷剂水与吸收剂进行混合吸收的吸收器喷淋装置,所述蒸发器内设有将冷剂水与冷媒水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换热装置;
所述冷剂蒸汽通道将发生器内产生的冷剂蒸汽导入冷凝器内,所述冷剂水通道上设有将所述冷凝器内冷剂蒸汽送入散热装置内的冷剂水泵,所述冷剂蒸汽经散热装置散热冷凝后形成冷剂水;所述蒸发器和冷剂水泵之间设有冷剂水电磁阀,所述冷剂水电磁阀控制冷剂水进入蒸发器内,所述冷剂水在蒸发器换热装置中与冷媒水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入所述吸收器喷淋装置;所述冷剂水在吸收器内与浓溶液混合后通过稀溶液通道进入到发生器内;
所述冷媒水回路包括蒸发器内设置的蒸发器换热装置和送冷气装置,所述冷媒水与冷剂水进行热交换后送入送冷气装置中,所述送冷气装置将冷媒水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回到蒸发器换热装置中;
所述重力式换热器包括与发动机冷却液外循环连通的冷却液空间以及与发动机尾气出口连通的尾气空间,所述冷却液空间和尾气空间之间设有将尾气空间内的尾气与冷却液空间内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重力管;
所述重力管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其开口端与所述冷却液空间连通而封闭端延伸至所述尾气空间;
所述重力式换热器的所述尾气空间内的尾气与所述重力管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将所述冷却液加热升温,在所述重力管内,底层的冷却液温度相对于顶层的冷却液温度较高,会形成局部对流,进而将被尾气加热的所述冷却液带入到所述冷却液空间内,进而吸收发动机尾气余热以提高整体的冷却液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包括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顶部与所述冷剂蒸汽通道连通,所述换热空间底部设有与所述浓溶液泵连通的浓溶液出口,所述换热空间顶部设有与所述稀溶液电磁阀连通的稀溶液入口;所述换热空间内横向设有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所述重力式换热器的冷却液空间连通而另一端回流至发动机冷却液外循环;所述换热空间位于所述重力式换热器冷却液空间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底部设置为朝向浓溶液出口倾斜,使得换热空间底部的浓溶液向浓溶液出口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车载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和重力式换热器一体化设置在高压区壳体内,所述重力式换热器设置在发生器的下部;所述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一体化设置在低压区壳体内,所述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回路,所述冷却水回路包括所述冷凝器换热装置、设置在吸收器喷淋装置下方的吸收器换热装置、冷却水泵、设置在车体外部的散热风扇,所述冷却水进冷却水泵加压后进入冷凝器换热装置,与冷凝器换热装置中的冷剂蒸汽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吸收器换热装置,与吸收器换热装置中的冷剂水进行换热后进入散热风扇,经散热风扇将热量排出在车体外后回到冷却水泵。
CN201110299312.3A 2011-09-30 2011-09-30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2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9312.3A CN102322706B (zh) 2011-09-30 2011-09-30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9312.3A CN102322706B (zh) 2011-09-30 2011-09-30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2706A CN102322706A (zh) 2012-01-18
CN102322706B true CN102322706B (zh) 2014-10-15

Family

ID=4545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931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2706B (zh) 2011-09-30 2011-09-30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22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5482B (zh) * 2015-11-18 2020-04-14 中南大学 一种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的换热系统与装置
CN105491856A (zh) * 2015-12-31 2016-04-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用于电子装置的冷电联供装置及其方法
CN106403353A (zh) * 2016-10-27 2017-02-15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cpu余热的高热密度机房综合散热系统
CN107975960B (zh) * 2017-11-07 2019-05-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引射增效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405276B (zh) * 2021-07-14 2022-07-05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集成式冷源循环发生器及吸收式制冷装置
CN113895263B (zh) * 2021-10-14 2023-07-14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CN114442693B (zh) * 2021-12-31 2023-04-07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温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182A (zh) * 2006-12-31 2007-07-18 春兰(集团)公司 一种燃气热泵空调装置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1033707A (zh) * 2006-02-24 2007-09-12 株式会社电装 废热利用装置和所述废热利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304072U (zh) * 2011-09-30 2012-07-04 浪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3438B2 (ja) * 2002-02-06 2007-09-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973441B2 (ja) * 2002-02-08 2007-09-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3707A (zh) * 2006-02-24 2007-09-12 株式会社电装 废热利用装置和所述废热利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000182A (zh) * 2006-12-31 2007-07-18 春兰(集团)公司 一种燃气热泵空调装置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02304072U (zh) * 2011-09-30 2012-07-04 浪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32581A 2003.08.22
JP特开2003-232582A 2003.08.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2706A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2706B (zh)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CN109017212B (zh) 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
CN101963412B (zh) 太阳能与电能联合工作复合式热泵系统及制冷制热方法
CN205768485U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2261762B (zh) 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和发动机冷却液为热动力源的吸收式车载空调系统
CN20722502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4121724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一种热交换器
CN10312934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系统
CN201363960Y (zh) 汽车用太阳能和发动机余热双能制冷空调
CN102128513B (zh) 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
CN202029670U (zh) 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
CN202304072U (zh) 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车载制冷设备
CN113511043B (zh) 一种双压缩机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08180707U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1504224B (zh) 汽车用太阳能和发动机余热双能制冷空调
CN212289440U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和电动车
CN112046237A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车
CN103968595A (zh) 吸收式汽车空调
CN1166906C (zh) 利用内燃机余热的吸收式制冷装置
CN102478322A (zh) 环保型综合利用太阳能和汽车发动机余热的制冷空调装置
CN2763755Y (zh)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双效汽车余热制冷机
CN212827783U (zh) 一种蓄热吸收式驻车空调
CN206231185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13715578B (zh) 一种蓄热吸收式驻车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1416890U (zh) 一种热泵空调和电池热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WEIKERU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ANGDA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0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15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news Road and King Road Interchange orpine name Park (two) 3 804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Weikerui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ongming Town, Baoan District Village building, Ming Road junction Chen Chen Industrial Park, B3 building, 2 floor

Applicant before: Guide Tre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