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298A - 交替蓄热式窑炉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交替蓄热式窑炉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298A
CN102292298A CN2009801552444A CN200980155244A CN102292298A CN 102292298 A CN102292298 A CN 102292298A CN 2009801552444 A CN2009801552444 A CN 2009801552444A CN 200980155244 A CN200980155244 A CN 200980155244A CN 102292298 A CN102292298 A CN 102292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enerator
combustion chamber
oxygen
group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2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298B (zh
Inventor
P·祖凯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r Liquide SA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Original Assignee
LAir Liquide SA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r Liquide SA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filed Critical LAir Liquide SA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5/00Heating of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23L15/02Arrangements of regene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35Heating the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35Heating the glass
    • C03B5/237Regenerators or recupe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7/00Supplying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other than air, to the fire, e.g. oxygen, steam
    • F23L7/007Supplying oxygen or oxygen-enriched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2Direct CO2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Abstract

交替蓄热式窑炉及操作一种交替蓄热式窑炉的方法,其中在过渡状态期间各个蓄热室(20、30)在热回收模式和预加热模式之间转换,反之亦然,在过渡状态之前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将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喷射到窑炉的燃烧室(10)中,该混合物与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的燃料一起燃烧以产生热量。

Description

交替蓄热式窑炉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操作蓄热式窑炉的方法和适合于所述方法的蓄热式窑炉。
背景技术
在窑炉的操作中,热平衡十分重要。已经研制出许多方法、设施和装置,尤其是通过回收离开窑炉的燃烧室的烟道气中的热量来改善窑炉热平衡。
用于改善窑炉热平衡的这种设施的一个例子是蓄热式窑炉,该蓄热式窑炉在工业中,尤其是在连续工作的窑炉情况下广泛使用。
蓄热式窑炉装备有许多蓄热室,每个蓄热室都经由其蓄热室口连接到窑炉的燃烧室上。所述蓄热室作为(1)热回收装置和作为(2)预加热器交替的操作,该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离开窑炉的燃烧室的烟道气中的热量,预加热器用于预热送往燃烧室的燃烧氧化剂(通常是燃烧空气)。这通过每个蓄热室中存在的耐火材料来实现。
当蓄热室作为热回收装置操作时,亦即当蓄热室处于热回收模式时,来自燃烧区的热烟道气经由其蓄热室口进入蓄热室。
热烟道气流过蓄热室,因而将蓄热室中存在的耐火材料加热,并作为冷烟道气经由蓄热室出口离开蓄热室。
当蓄热室作为预加热器操作时,亦即当蓄热室处于预加热模式时,冷燃烧氧化剂经由蓄热室入口进入蓄热室。冷燃烧氧化剂流过蓄热室,并通过与蓄热室中存在的耐火材料热交换而被加热,该耐火材料已在蓄热室的较早热回收模式中被加热。经过预加热或“热”燃烧氧化剂然后由以预加热模式工作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供给,并与由一个或多个燃烧器或燃料喷射器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料一起燃烧或者换句话说烧尽。
所述燃烧器或燃料喷射器一般位于蓄热室口附近,通常在各个蓄热室口下方。
(a)当离开以热回收模式工作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的冷烟道气的温度达到预定上限时;
(b)当离开以预加热模式工作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的热燃烧氧化剂的温度达到预定的下限时;或
(c)当给定的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热回收模式或预加热模式的持续时间达到预定的时间长度时,
蓄热室的操作逆换:
-正以热回收模式工作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转换到以如上所述的预加热模式操作,和
-正以预加热模式工作的蓄热室或蓄热室组转换到以如上所述的热回收模式操作。
这样,在整个窑炉的操作中始终保持改进的能量平衡。
这种方法也通称为换向点火法或换向点火操作(reverse firing processor operation)。
众所周知的蓄热式窑炉存在的问题是,紧接着蓄热室的操作的逆换之后,实际上没有燃烧氧化剂由蓄热室供给到蓄热室。事实上,一方面,(1)在逆换之前处于预加热模式的蓄热室或蓄热室组不再供应燃烧氧化剂给蓄热室,而代之以接收来自燃烧室的烟道气,而另一方面,(2)在供应热燃烧氧化剂给燃烧室之前,操作逆换之前处于热回收模式的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在有限的过渡周期期间,将操作逆换之前充填蓄热室或蓄热室组或在该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内部存在的烟道气供给到燃烧区。在蓄热式窑炉的操作中,该特定的阶段下文称之为“过渡状态”。
因为在过渡状态期间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烟道气不能在燃烧室中充分地维持燃烧,所以在该状态期间通常没有燃料喷射到燃烧室中。因此在每次蓄热室的操作逆换的所述过渡状态期间燃烧室中的热生成(量)减少或甚至中断,窑炉的生产率对应减少。
例如,在制成率为每天50000kg玻璃的连续蓄热式玻璃熔窑中,蓄热器的操作的逆换每隔17-22分钟发生一次,而每个操作逆换有40-60秒的过渡状态,燃烧室中的热生成(量)在窑炉的总工作时间的3%-5%期间减少或中断,对窑炉的制成率具有相应的负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蓄热式窑炉的所述缺点,并减少或甚至消除过渡状态对窑炉的燃烧室中热生成的负作用。
此外,本发明提出操作一种交替蓄热式窑炉的方法,所述蓄热式窑炉包括:
燃烧室,
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
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
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燃料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料喷射器。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第一操作状态,第二操作状态和过渡状态。
在第一操作状态中:(a)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处于预加热模式,并预加热冷燃烧氧化剂和将热燃烧氧化剂喷射到燃烧室中,(b)燃料被经由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的至少其中之一喷射到燃烧室中,并与所述热燃烧氧化剂一起燃烧以产生热量和热烟道气,及(c)热烟道气从燃烧室流到处于热回收模式的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中,且所述烟道气作为冷烟道气离开所述第二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
在第二操作状态中,(a)第二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处于预加热模式,并预加热冷燃烧氧化剂和将热燃烧氧化剂喷射到燃烧室中,(b)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的至少其中之一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料与所述热燃烧氧化剂一起燃烧以产生热量和热烟道气,及(c)热烟道气从所述燃烧室流到处于热回收模式的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中,且所述烟道气作为冷烟道气离开所述第一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
在相继的第一和第二操作状态之间及相继的第二和第一操作状态之间发生的过渡状态中,(a)在过渡状态之前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将烟道气喷射到燃烧室中和(b)烟道气从燃烧室流到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预加热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中。
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别特征是,在过渡状态期间,(亦即从一个或多个蓄热室排空烟道气并开始预加热燃烧氧化剂所需的时间):
(a)与在该状态期间没有燃料喷射到窑炉中的常规方法相反,燃料用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的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喷射到燃烧室中,和
(b)紧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将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喷射到燃烧室中。
具有氧含量的混合物能维持燃烧燃料,因此在过渡状态期间,由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器所喷射的燃料与所述混合物一起燃烧以便在燃烧室中产生热量和烟道气。
在过渡状态期间喷射的混合物因此起在过渡状态期间用于燃料燃烧的氧化剂作用或者“合成空气”的作用,以便在所述状态期间在燃烧室中保持热生成。
在该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是,使用具有多个点火口的蓄热式窑炉,该多个点火口设在窑炉燃烧室的相对侧面或端部上,因而每个点火口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的燃烧器。该点火口还提供燃烧器周围的燃烧空气供给。在窑炉操作期间,将燃烧室的一侧(点火侧)上的燃烧器点火,把冷却空气输送到燃烧室的相对侧(出口侧)上的燃烧器,以防止燃烧器损坏。该冷却空气通过位于每个燃烧器中的中心喷管输送。
该冷却空气夹带有经由所述口进入出口侧蓄热室的烟道气。然而,因此与烟道气混合的冷却空气量不足以使得混合物能在状态逆换时维持燃料燃烧。
第一和第二组的蓄热室通常包括:
-第一端,该第一端具有将蓄热室连接到燃烧室上的蓄热室口,
-第二端,该第二端具有冷氧化剂入口和冷烟道气出口,和
-设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可透气的耐火材料床。
然后优选地在操作状态结束(紧接着进行过渡状态)时,通过将含氧气体喷射到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的第一端中,产生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该含氧气体然后与从燃烧室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中的热烟道气混合并充填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的耐火材料床。在后面的过渡状态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将热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喷射到燃烧室中,并在所述过渡状态之后,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进入预加热模式并将热燃烧氧化剂喷射到燃烧室中。
原则上,在操作状态结束(紧在过渡状态之前)时,通过操作燃烧室用含氧烟道气充填处于热回收模式的蓄热室或蓄热室组,至少在所述操作状态结束时用过量氧充填,使得离开燃烧室并流入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烟道气仍含有足够的氧来支持燃烧并因此在过渡状态期间(当所述含氧烟道气离开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并流回到所述燃烧室中时)在燃烧室中热生成,也是可行的。燃烧室中的这种过量氧可用不同方法实现,包括将含氧气体加到处于预加热模式的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内或其蓄热室口内的燃烧氧化剂中以使燃烧氧化剂富含氧气,或者直接将含氧气体加到窑炉氛围中。
当第一和第二组的蓄热室的第一端包括在耐火材料床和蓄热室口之间的混合区时,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也能通过在过渡状态期间将含氧气体喷射到紧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预加热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的第一端的所述混合区中来产生。所述含氧气体与在过渡状态期间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烟道气混合。
混合区通常是蓄热室的第一端中的其中烟道气和含氧气体混合的自由空间。所述混合区还可装备有静态或动态扩散器或混合器,以用于增加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的均匀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现有蓄热室设计在第一端中已经包括这种自由空间,因此为实施本发明方法对这些蓄热室的结构没有必要作造价昂贵的改变。
另一个有利的可能性是通过在过渡状态期间将含氧气体喷射到紧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的蓄热室口中来产生烟道气与含氧气体的混合物,由此所述含氧气体在过渡状态期间与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喷射到燃料室中的烟道气混合。
下面可以对本发明的那些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在过渡状态期间将含氧气体喷射到混合区中或一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蓄热室口中:
(a)如果在过渡状态期间和随后的其中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处于预加热模式的状态期间冷燃烧氧化剂经由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冷燃烧氧化剂入口流入蓄热室或蓄热室组中的流量保持基本上相等,则与紧在所述过渡状态之后的状态期间——在此期间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喷射热燃烧氧化剂被经由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冷燃烧氧化剂入口进入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冷燃烧氧化剂取代——相比,在过渡期间将所述含氧气体或喷射到混合区中或喷射到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蓄热室口中将导致在过渡状态期间更高的气体流量(亦即更高的体积流速)进入到燃烧室中(喷射含氧气体和烟道气的混合物被经由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冷燃烧氧化剂入口进入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燃烧氧化剂取代)。这也导致在过渡状态期间与在随后的状态期间相比有更高的烟道气的流量从燃烧室流到处于热回收模式的蓄热室或蓄热室组。进出燃烧室的气体流速的这种改变可能对燃烧室中或蓄热室下游设备中的热生成和热传递产生不想要的暂时且一般有限的影响。
(b)按照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例,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在过渡状态期间从蓄热室或蓄热室组流入燃烧室的流量(体积流速)基本上等于在随后的其中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处于预加热模式的状态期间热燃烧氧化剂从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流入燃烧室的流量(亦即体积流速)(所述两个体积气体流速以相同气体温度和压力下的气体流速表示)。这减少或消除了对燃烧室中的热生成和热传递的影响——该影响可能是由在如上所述的过渡状态和随后的状态之间进出燃烧室的气体流速变动造成的——并在蓄热室下游的设备中保持均匀的气体流量。尤其是,按照本发明,与在紧在所述过渡状态之后的状态期间冷燃烧氧化剂进入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入流相比,在所述过渡状态期间通过调节进入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的冷燃烧氧化剂的入流,能实现在过渡状态期间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从蓄热室或蓄热室组流入燃烧室的流量(体积流速)基本上等于在随后的其中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处于预加热模式的状态期间热燃烧氧化剂从所述蓄热室或蓄热室组流入燃烧室的流量(亦即体积流速)。
当然,含氧气体的量和性质可针对每个窑炉做出决定并优化。
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优选地具有氧含量基本上等于燃烧氧化剂的氧含量。这能在窑炉的整个操作中于燃烧室内实现更均匀的燃烧和热生成。
然而,按照本发明,所述混合物具有与燃烧氧化剂的氧含量不同的氧含量也许是合适的。
例如,当燃烧氧化剂是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的空气或富氧空气时,烟道气将包含氮和燃烧产物如水蒸汽和CO2。与用燃烧氧化剂(如在第一和第二状态期间发生的)所得到的燃烧性能相比,在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中这些燃烧产物的存在在过渡状态期间可能影响燃烧的性能(如温度、辐射等),且混合物的氧含量可以进行调节,以便在过渡状态和随后的状态期间得到十分类似的燃烧性能。
混合物的氧含量和燃烧氧化剂的氧含量之间的差异(按体积计)有利地是不大于7%O2,优选地不大于5%O2和更优选地不大于3%O2
燃烧氧化剂可以是空气。燃烧氧化剂也可以是富氧空气。
窑炉可以是纵火焰池窑(end ports furnace),其中蓄热室设在窑炉的一端处。
窑炉也可以是横火焰池窑(side ports furnace),在窑炉的每个横向侧上都有一个或多个蓄热室。
本发明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在玻璃熔窑中使用,在该玻璃熔窑中制玻璃的原料于燃烧室中熔融以形成熔融态玻璃,且也可以供在金属熔炉中例如在熔铝炉中使用,在该金属熔炉中将固态含金属材料熔化以形成熔融金属。
特别适合于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使用的交替蓄热式窑炉包括燃烧室、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及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燃料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料喷射器。
第一和第二组蓄热室包括:
-第一端,该第一端具有将蓄热室连接到燃烧室上的蓄热室口,
-第二端,该第二端具有冷燃烧氧化剂入口和冷烟道气出口,
-设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可透气的耐火材料床,
和另外的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所述蓄热室的第一端中的喷射器。
第一和第二组的蓄热室的第一端有利地包括在耐火材料床和蓄热室口之间的混合区,蓄热室包括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所述混合区中的喷射器。
第一和第二组蓄热室还可包括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所述蓄热室的蓄热室口中的喷射器。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蓄热室的第一端中或喷射到蓄热室口中以便得到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的喷射器仅用于这一目的。然而,当所述喷射器不工作时,可以使有限的气流流过所述喷射器,以便提供必要的冷却。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实施例,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蓄热室的第一端中或蓄热室口中以便得到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的喷射器在过渡状态后面的状态中用来增加在所述过渡状态后面的状态中热燃烧氧化剂的氧含量。
装备有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蓄热室的第一端中或蓄热室口中的喷射器的交替蓄热式窑炉从例如US4496316和US4496315中已知,这里它们的使用方法与本发明不同并且对在过渡状态期间燃烧室中热生成减少的问题没有提供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窑炉尤其可以是纵火焰交替蓄热式池窑或横火焰交替蓄热式池窑。
可注意本发明的下列优点。
通过在整个窑炉的操作中一直保持在燃烧室10内部的燃料燃烧,使窑炉内对炉料例如玻璃或铝批料的热通量增加。另外这可在不增加窑炉中温度的情况下和尤其在不增加窑炉的耐火材料例如炉顶的温度的情况下实现。热通量的增加导致窑炉的生产率或制成率增加。
一般说来,固定的窑炉成本是窑炉操作成本的主要因素。例如,在玻璃熔窑的情况下,固定的成本为总成本的3/4。因此,即使用氧或富氧空气作为含氧气体,也实现生产的成本效率。
本发明不会导致窑炉中火焰几何形状的显著变化。热点位置没有显著的变化,并因此保持可靠的窑炉操作。
由于连续的燃料燃烧,所以热通量更均匀,导致耐火材料壁和炉顶上的热应力减小和更长的窑炉使用寿命。
与本发明有关联的额外安装成本较少。
此外,用于喷射含氧气体的喷射器也可用于富氧通风,例如以便当某些蓄热室由于老化或污垢而存在性能损失时保持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一些优点在玻璃熔窑领域的下述实施例中参见附图1-7更详细地加以说明。
图1是在窑炉(横火焰池窑)的两个横向侧上包含若干蓄热室的连续操作式蓄热玻璃熔窑的示意顶视图。
图2是在窑炉的第一操作状态期间沿着图1的窑炉的垂直面II-II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蓄热式玻璃熔窑包括在燃烧室10的上游端处的原料入口11和在燃烧室10的下游端处的熔融态玻璃出口12。
第一组蓄热室20位于燃烧室10的左侧13上(当朝窑炉的上游-下游方向A看时),第二组蓄热室30位于燃烧室10的右侧14上,因此第一组蓄热室20的蓄热室口21与第二组蓄热室30的蓄热室口31相对设置。
第一组燃料喷射器40安装在燃烧室10的左侧壁13中,第一组的每个燃料喷射器40都直接设在第一组蓄热室的一蓄热室20的蓄热室口21的下方。同样,第二燃料喷射器50安装在燃烧室10的右侧壁14中,因此每个所述燃料喷射器50都直接设在第二组蓄热室的蓄热室30的蓄热室口31的下方。
每个蓄热室20、30都包含在蓄热室的底端22、32处的冷空气入口和冷烟道气出口及在蓄热室的顶端23、33处的蓄热室口21、31,蓄热室通过该口21、31与窑炉的燃烧室10流体连接。每个蓄热室20、30另外还包括在蓄热室的底端22、32和顶端23、33之间的可透气的耐火材料床24、34。
冷燃烧空气通常是环境温度下的空气。应该理解,在给定的蓄热室20、30中,冷空气进入蓄热室的入口和冷烟道气排出所述蓄热室的出口可以分开或可选地由装备有阀的单个入口/出口导管组成,该阀用于从将冷燃烧空气导入蓄热室切换到将冷烟道气导出所述蓄热室。
通过经由燃烧室10的上游端中的入口11进给固体原料来在窑炉中生产熔融态玻璃。通过使由两组燃料喷射器40、50中的一组喷射到燃烧室10中的燃料和经由直接位于上述喷射器40、50上方的蓄热室口21、31供给燃料室10的燃烧氧化剂一起燃烧,在燃烧室10中产生热量。因此在燃烧室10中产生的热量使固体原料熔化,因此产生熔融态玻璃,该熔融态玻璃经由在燃烧室10下游端处的熔融态玻璃出口12从燃烧室10排出。
在图2所示的窑炉的操作状态期间,第一组(左手侧)蓄热室20处于预加热模式,第二组(右手侧)蓄热室30处于热回收模式。
窑炉的包含处于预加热模式的蓄热室的该侧也通称为窑炉的“点火侧”,而包含处于热回收模式的蓄热室的该侧也通称为“出口侧”。
冷燃烧空气60由冷空气入口进入第一组蓄热室20,然后燃烧空气向上流过已在蓄热室的较早热回收模式被加热的耐火材料床24。因此,在环境温度下已进入蓄热室20的燃烧空气通过与耐火材料床热交换而被加热,并以1000℃和1300℃之间的温度离开该耐火材料床。
热燃烧空气61经由蓄热室口21喷射到燃烧室10中。燃料通过位于所述蓄热室口21下方的燃料喷射器40喷射到燃烧室10中。
在燃烧室10内部,由喷射器40喷射的燃料与热燃烧空气一起燃烧以产生火焰62,因此在燃烧室10中产生热量和热烟道气。具有温度在1450℃和1600℃之间的热烟道气63经由第二组蓄热室30的蓄热室口31离开燃烧室10。在蓄热室30内部,烟道气穿过耐火材料床34从蓄热室30的顶端33流到底端32,因而将耐火材料床34加热。
此后烟道气作为在约550℃-750℃的温度下的冷烟道气穿过烟道气出口离开蓄热室30。
随着所述窑炉操作中该状态的进行,第一组蓄热室20中耐火材料床24的热含量下降,该热含量下降又导致由所述蓄热室20供应给燃烧室10的热燃烧空气61的温度降低。
为了使热回收过程的效率保持足够高,使窑炉的操作逆换:
(1)当由第一组蓄热室20送到燃烧室10的热燃烧空气61的温度降到低于第一临界水平(预定下限)时,该第一临界水平表示热回收程度不够;
(2)当离开第二组蓄热室30的冷烟道气64的温度高于第二临界水平(预定上限)时,该第二临界水平表示耐火材料床34已回收和积聚足够的热能来有效地预加热冷燃烧空气;或
(3)当窑炉的现行操作状态的持续时间达到一临界值时,该临界值已预先确定(用实验方法或通过计算),该临界值(持续时间)足够长使得第二组蓄热室30的耐火材料床积聚足够的热能以供有效地预加热冷燃烧空气,并且该临界值足够短使得由第一组蓄热室20所供给的热燃烧空气61的温度并未降到低于第一临界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已发现,当状态逆换通过程序控制为每隔20分钟发生时,由处于预加热状态的蓄热室组所供给的热燃烧空气在整个窑炉操作期间一直具有在1000℃和1300℃之间的温度。
在状态逆换之后,第一(左手侧)组蓄热室20处于热回收模式,第二(右手侧)组蓄热室30处于预加热模式。这在图3中示出。
根据现有技术的示例
在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在第一状态(图2中示出)结束时,处于热回收模式的蓄热室组的蓄热室30填充有烟道气。因此,在紧接着状态逆换的约50秒钟的过渡周期期间,现已转换成预加热(模式)的第二(右手侧)组蓄热室30将所述蓄热室30中存在的烟道气65供应给燃烧室10,直至所述烟道气被经由蓄热室30的冷空气入口进入所述蓄热室30的燃烧空气取代为止。这在图4中示出。
在过渡周期期间,因此没有燃烧空气喷射到燃烧室10中以便维持燃烧在上述燃烧室10内部的燃料。因此已知,在过渡周期或状态期间中断将燃料供应给燃烧室10。类似的过渡周期在窑炉操作从第二状态(在图3中示出)转换回到第一状态(在图2中示出)时发生。
第一示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法中,在第一状态的最后阶段(在第一状态的约最后50秒期间),将含氧气体66喷射到第二(右手侧)组蓄热室30的顶端33中,以便与经由所述蓄热室30的蓄热室口31离开燃烧室10的烟道气63混合,并形成烟道气与含氧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具有恒定氧含量(通常按体积(体积百分比)计约含21%的氧)。例如,当喷射到蓄热室的顶端中的含氧气体具有氧浓度为90%(按体积计)时,在第一状态的最后阶段期间将含氧气体喷射到蓄热室的顶端中以每1体积烟道气约有0.2-0.3体积含氧气体的比例进入蓄热室(含氧气体和烟道气的所述体积表示为分别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所取的含氧气体和烟道气的体积)。这在图5中示出。
该烟道气和氧气的混合物逐渐充填第二组蓄热室30的耐火材料床34。在操作逆换的时刻,中断含氧气体66到第二组蓄热室30的顶端33的喷射。在该方法中的这个阶段,第二组蓄热室完全充满所述混合物,因此紧接着状态逆换(见图6),第二组蓄热室30(现在处于预加热状态)将烟道气和氧气的热混合物67喷射到燃烧室10中,以便维持燃烧由位于第二组蓄热室30的蓄热室口31下方的燃料喷射器50所喷射的燃料。在所述蓄热室30内部,烟道气和氧气的混合物逐渐地被经由所述蓄热室30的燃烧空气入口进入蓄热室的燃烧空气取代,以便在状态逆换之后约50秒时,第二组蓄热室30将热燃烧空气61喷射到燃烧室10中(如图3中所示)。
接着进行类似程序——从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的操作逆换。
这样,在整个窑炉的操作中实现不中断的供给具有恒定氧含量(按体积计通常为21%)的并能在燃烧室10中维持燃料燃烧的热燃烧氧化剂。
因而,窑炉的制成率增加3%-5%。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状态的最后阶段如现有技术的实施例(见图2)中所述进行,因此在第一状态结束时处于热回收模式的蓄热室组的蓄热室充填有烟道气。
按照第二实施例,在紧接着状态逆换之后的约50秒过渡周期期间,将含氧气体66喷射到状态逆换之前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的顶端中(或可选地喷射到蓄热室口31中)。在图2和7所示的情况下,这些是第二组蓄热室30。
因此在过渡周期期间喷射到所述蓄热室30的顶端中(或可选地喷射到蓄热室口31中)的含氧气体66与过渡周期期间离开所述第二组蓄热室30的烟道气混合,因而喷射到顶端33中(或可选地喷射到蓄热室口31中)的含氧气体66的量是这样,以使通过第二组蓄热室30的蓄热室口31喷入到燃烧室10中的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具有恒定的氧含量(通常按体积计约为21%的氧)。这在图7中示出。
在过渡周期结束时,当第二组蓄热室30的耐火材料床34中的烟道气已被经由冷燃烧空气入口进入所述蓄热室30的燃烧空气取代,及第二组蓄热室30的蓄热室口31开始通过它们的蓄热室口31将热燃烧空气喷射到燃烧室10中时,停止含氧气体66到所述蓄热室30的顶端33(或蓄热室口31)中的喷射。
接着进行类似程序——从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的操作逆换。
如第一实施例的情况那样,第二实施例的方法能实现不中断供给具有恒定氧含量(通常按体积计为21%)的并在窑炉的燃烧室10中维持不中断的燃料燃烧的热燃烧氧化剂。

Claims (15)

1.操作交替蓄热式窑炉的方法,所述蓄热式窑炉包括:
-燃烧室(10);
-第一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
-第二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30);
-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燃料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的燃料喷射器,所述方法包括:
(i)第一操作状态,其中(a)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处于预加热模式并预加热冷燃烧氧化剂并将热燃烧氧化剂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其中(b)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中的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的燃料与所述热燃烧氧化剂一起燃烧以便产生热量和热烟道气,及其中(c)热烟道气从所述燃烧室(10)流到处于热回收模式的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30)中,并作为冷烟道气离开第二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
(ii)第二操作状态,其中(a)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30)处于预加热模式并预加热冷燃烧氧化剂并将热燃烧氧化剂喷射到燃烧室(10)中,其中(b)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中的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的燃料与所述热燃烧氧化剂一起燃烧以便产生热量和热烟道气,及其中(c)热烟道气从所述燃烧室(10)流入到处于热回收模式的第一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中,并作为冷烟道气离开第一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
(iii)在相继的第一和第二操作状态之间和相继的第二和第一操作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其中(a)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将烟道气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和其中(b)烟道气从所述燃烧室(10)流到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预加热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中,
其特征在于:
在过渡状态期间(a)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射器中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将燃料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和(b)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将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具有氧含量的混合物能够维持燃烧燃料,使得在过渡状态期间由所述至少一个燃料喷射器喷射的燃料与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一起燃烧,以在所述燃烧室(10)中产生热量和烟道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和第二组蓄热室(20、30)包括:
-具有蓄热室口(21、31)的第一端(23、33),该蓄热室口(23、33)将该蓄热室连接到所述燃烧室(10)上,
-具有冷燃烧氧化剂(60)入口和冷烟道气(64)出口的第二端(22、32),和
-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可透气的耐火材料床(24、3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所述混合物通过紧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的末尾将含氧气体喷射到处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的第一端(23、33)中以便与从所述燃烧室(10)流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中的热烟道气混合而产生,其中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所述混合物然后充填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的耐火材料床(24、34)。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组蓄热室的第一端(23、33)包括在耐火材料床(24、34)和蓄热室口(21、31)之间的混合区,其中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所述混合物通过在过渡状态期间将含氧气体喷射到紧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预加热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的第一端(23、33)的所述混合区中以便与在过渡状态期间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的烟道气混合而产生。
5.按照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蓄热室包括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所述第一端中的喷射器。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所述混合物通过在过渡状态期间将含氧气体喷射到紧在过渡状态之前的操作状态中处于热回收模式的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的蓄热室口(21、31)中以与在过渡状态期间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蓄热室(20、30)喷射到所述燃烧室(10)中的烟道气混合而产生。
7.按照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组蓄热室包括用于将含氧气体喷射到所述蓄热室的蓄热室口(21、31)中的喷射器。
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具有的氧体积含量在相对于燃烧氧化剂的氧体积含量上下7%O2的范围内,优选地在相对于燃烧氧化剂的氧体积含量上下5%O2的范围内。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道气和含氧气体的混合具有的氧含量基本上等于燃烧氧化剂的氧含量。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烧氧化剂是空气。
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氧气体具有氧体积含量为至少90%,优选地为至少95%。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是纵火焰池窑。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是横火焰池窑。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是玻璃熔窑,在该玻璃熔窑中制玻璃的原料于所述燃烧室(10)中熔化以形成熔融态玻璃。
1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窑炉是金属熔炉,优选的是熔铝炉,其中将固态含金属的材料熔化以形成熔融态金属。
CN200980155244.4A 2009-01-23 2009-10-23 交替蓄热式窑炉及其操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2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51288A EP2210864A1 (en) 2009-01-23 2009-01-23 Alternating regenerative furnace and process of operating same
EP09151288.9 2009-01-23
PCT/EP2009/064021 WO2010083900A1 (en) 2009-01-23 2009-10-23 Alternating regenerative furnace and process of operating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298A true CN102292298A (zh) 2011-12-21
CN102292298B CN102292298B (zh) 2014-04-16

Family

ID=4093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2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2298B (zh) 2009-01-23 2009-10-23 交替蓄热式窑炉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90566B2 (zh)
EP (2) EP2210864A1 (zh)
JP (1) JP2012515700A (zh)
CN (1) CN102292298B (zh)
BR (1) BRPI0924175A2 (zh)
ES (1) ES2544760T3 (zh)
RU (1) RU2011135069A (zh)
WO (1) WO201008390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866A (zh) * 2014-09-29 2015-01-28 广东工业大学 高效蓄热式熔铝炉
CN106196022A (zh) * 2015-04-30 2016-12-07 东键飞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火焰的蓄热式窑炉燃烧系统及方法
CN110461778A (zh) * 2017-03-29 2019-11-15 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再生器堵塞的减少
CN113716839A (zh) * 2021-08-20 2021-11-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助熔玻璃的玻璃窑炉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41157B4 (de) * 2010-09-21 2016-01-28 Software & Technologie Glas Gmbh (Stg) Verfahren zum geregelten Betrieb eines regenerativ beheizten Industrieofens, Steuereinrichtung und Industrieofen
GB2511115A (en) * 2013-02-25 2014-08-27 Linde Ag An end port regenerative furnace
WO2015043295A1 (zh) * 2013-09-24 2015-04-02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替切换蓄热式燃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66741A (zh) * 2014-12-17 2020-12-11 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
US10746469B2 (en) * 2017-01-11 2020-08-18 Praxair Technology, Inc. Regenerators with pressurized cavity in partition walls
US10895379B2 (en) 2017-02-13 2021-01-19 Bloom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Dual mode regenerative burner system and a method of heating a furnace using a dual mode regenerative burner system
PL3722671T3 (pl) * 2019-04-11 2022-02-07 Hertwich Engineering Gmbh Sposób ciągłego opalania komór spalania z co najmniej trzema palnikami regeneracyjnymi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3391A (en) * 1984-08-17 1990-05-08 American Combustion, Inc. Regenerative burner
EP1634856A1 (en) * 2004-09-10 2006-03-15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Combustion method with staged oxidant inj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5529A (en) * 1967-06-08 1970-06-02 Owens Illinois Inc Glass melting furna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4496316A (en) * 1983-07-05 1985-01-29 Ppg Industries, Inc. Target wall air jet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air
US4496315A (en) * 1983-07-05 1985-01-29 Ppg Industries, Inc. Port wall air jet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air
US5203859A (en) * 1992-04-22 1993-04-20 Institute Of Gas Technology 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method
JPH08128622A (ja) * 1994-10-31 1996-05-21 Daido Steel Co Ltd 蓄熱燃焼装置
JPH08208240A (ja) * 1995-02-01 1996-08-13 Osaka Gas Co Ltd ガラス溶解炉
US5571006A (en) * 1995-07-24 1996-11-05 Tokyo Gas Company, Ltd. Regenerative burner, burner system and method of burning
US5993203A (en) * 1995-11-01 1999-11-30 Gas Research Institut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s for increasing fuel efficiency in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s
US5795364A (en) * 1995-11-01 1998-08-18 Gas Research Institute Reburning glass furnace for insuring adequate mixing of gases to reduce NOx emissions
US6261093B1 (en) * 1999-02-02 2001-07-17 Monsanto Company Heat regenerative oxidiz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6176702B1 (en) * 1999-04-07 2001-01-23 Combustion Tec Simple remotely tuned solid core fuel jet, low NOx fuel gas burner
US6113389A (en) * 1999-06-01 2000-09-05 American Air Liquid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a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US6748883B2 (en) * 2002-10-01 2004-06-15 Vitro Global, S.A.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ing and burning of a pulverized fuel in a glass melting furnace
FR2890155B1 (fr) * 2005-08-25 2007-11-23 Air Liquide Prechauffage de combustible et du comburant d'oxybruleurs a partir d'installation de prechauffage d'air de combustion
FR2892497B1 (fr) * 2005-10-24 2008-07-04 Air Liquide Procede de combustion mixte dans un four a regenerateu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3391A (en) * 1984-08-17 1990-05-08 American Combustion, Inc. Regenerative burner
EP1634856A1 (en) * 2004-09-10 2006-03-15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Combustion method with staged oxidant injec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5866A (zh) * 2014-09-29 2015-01-28 广东工业大学 高效蓄热式熔铝炉
CN104315866B (zh) * 2014-09-29 2019-04-26 广东工业大学 高效蓄热式熔铝炉
CN106196022A (zh) * 2015-04-30 2016-12-07 东键飞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火焰的蓄热式窑炉燃烧系统及方法
CN110461778A (zh) * 2017-03-29 2019-11-15 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再生器堵塞的减少
CN113716839A (zh) * 2021-08-20 2021-11-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助熔玻璃的玻璃窑炉及方法
CN113716839B (zh) * 2021-08-20 2022-05-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助熔玻璃的玻璃窑炉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0864A1 (en) 2010-07-28
WO2010083900A1 (en) 2010-07-29
CN102292298B (zh) 2014-04-16
EP2391587A1 (en) 2011-12-07
JP2012515700A (ja) 2012-07-12
US8690566B2 (en) 2014-04-08
RU2011135069A (ru) 2013-02-27
BRPI0924175A2 (pt) 2016-11-01
ES2544760T3 (es) 2015-09-03
EP2391587B1 (en) 2015-05-13
US20120021367A1 (en) 2012-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298B (zh) 交替蓄热式窑炉及其操作方法
US6705118B2 (en) Method of boosting a glass melting furnace using a roof mounted oxygen-fuel burner
RU2473475C2 (ru) Стеклоплавильная печь
JP5955958B2 (ja) ガラスを溶融させるためのハイブリッド設備および方法
CN102138040B (zh) 利用燃烧器组件产生燃烧的方法和所用的燃烧器组件
MXPA02008040A (es) Metodo para controlar la atmosfera de horno para vidrio.
RU2469961C2 (ru) Печь и способ сжигания с кислородным дутьем для плавления стеклообразующ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CN107667257A (zh) 用于低速燃料流的燃烧方法
EP2414295B1 (en) Cyclical stoichiometric variation of oxy-fuel burners in glass furnaces
MX2011003173A (es) Horno con multiples sistemas de recuperacion de calor.
CN102076620A (zh) 热氧燃烧器的供料
CN101743206B (zh) 玻璃熔炉和熔化玻璃的方法
US6126440A (en) Synthetic air assembly for oxy-fuel fired furnaces
EP2959248B1 (en) An end port regenerative furnace
US4725299A (en) Glass melting furnace and process
US7232542B2 (en) Preheating cold blast air of a blast furnace for tempering the hot blast temperature
CN101297158B (zh) 蓄热式窑炉中的混合燃烧方法
CN101754936B (zh) 玻璃熔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5855639A (en) Process for the conversion of a glass furnace with the aid of a combustion with oxygen
CZ281819B6 (cs) Způsob tavení skla se sníženou tvorbou oxidů dusíku a regenerační sklářská tavicí pec pro provádění způsobu
CN111132941B (zh) 适用于在端焰炉中熔融诸如玻璃的材料的燃烧方法
WO2009040599A1 (en) Method for melting glass in an oxy-fuel glass melting furnace
CN113149470B (zh) 一种外燃环形套筒窑系统及生产石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